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论文

2023-02-18

1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

1.1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发展特点

1.1.1 参与范围的广泛化

新世纪大学生自我培养的愿望十分强烈, 这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础。这也要求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要跳出仅仅局限几个人、几个小组的狭小圈子,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扩大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 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1.2 活动内容的前沿化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大市场,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将不再是小制作或小发明, 而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首要任务, 紧紧追踪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关注人类社会生存的共有空间, 尤其是信息产业、新材料和环保等领域。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文科学创新的协调发展, 加大对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人文科学创新的重视程度。

1.1.3 作品总体质量化

创新不是一个绝对、静止的概念, 它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需要不断提高引导的力度和高度, 注重作品在数量、质量和规模上的全面协调发展, 并通过引进恰当的参照系引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特别是注重与国内、国际同类、同层次参与者的作品进行较量, 积极参与到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中去竞争。这样也将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1.1.4 组织实施的社会化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以良好的环境、完善的机制、科学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作基础。同时, 其组织者也不仅仅是共青团组织, 还应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并逐渐建立相应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新机制、新体系, 努力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真正做到立足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为促进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1.1.5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高校拥有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才优势, 是高技术的辐射源和生长点, 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依托。然而, 一段时期以来,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成果真正实现转让和产业化的却微乎其微。

1.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及成果

1.2.1 加强了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教育, 增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使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学术讲座, 科技论坛、科技竞赛、图片展览、模拟演示等科普活动, 综合知识竞赛, 创业、立业、成就事业。科技讲座、经管系列论坛等科技知识讲座, 激发了学生越来越高的创造热情。

1.2.2 完善了大学生科创基金制度, 大大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学术水平的提高

几年来, 组织开展大学生科创基金制度, 每年都有十几个学院共4 0 0多个团队参赛, 每个团队三到五人, 学校每年资助了大概二百个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领域的调查研究, 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科技学术水平。

1.2.3 加强了对大学生参加全国性科技大赛的组织和领导, 使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以及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1.2.4 建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制度保障体系, 使科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制定和完善了近1 0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规范了大学生科创协会, 成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 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成立了如电脑爱好者协会、网络爱好者协会、行动调研协会、无线电协会、创业者协会、E R P沙盘模拟协会等社团, 使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走上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搭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舞台。

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内容、制度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使大学生科技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研究与实践, 符合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与人的成才理论, 对高校探索科学规范、富有成效的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促使大学生创造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培养适应科技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创新实践人才, 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主要内容

2.1 大学生“班村共建”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根本问题。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我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充分体现了党对农村工作规律的新认识、对农村发展前景的新规划和对农村各项工作的新要求, 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先进科学与文化的集中地, 大学生“班村共建”, 能够把党的政策和党的温暖带到农村, 把文明新风和民主法制带到农村,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农村中去, 协助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把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为农村培训科技人才, 帮助农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为“三农”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添砖加瓦。大学生“班村共建”, 正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班村共建要努力在六个方面发挥作用:调研农村工作;宣传党的政策;服务生产发展;监督民主管理;调解矛盾纠纷;传播乡风文明, 并此过程中锻炼成长。充分发挥好六员作用即:当好农村工作的“调研员”;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当好生产发展的“服务员”;当好民主管理的“监督员”;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当好乡风文明的“传播员”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伟大工程, 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生“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留下浓厚的一笔, 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生也在“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2 科技文化艺术节

我校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历经十几届, 几乎届届有创新, 年年有发展。今年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就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同学对科技文化活动参与意识增强, 依靠科技文化艺术节获得知识的提高和美的培养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二是活动形式有所创新, 具有时代性特征的主题性活动增加。三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科技培训注意到了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 真正使同学成为掌握技术与技能的明白人。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科技热情的机会在科技文化艺术节等阶段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同时科技文化艺术节也大大锻炼了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2.3 志愿者

学校每学期都有定期组织的各项志愿者活动, 比如:科技下乡志愿者, 志愿服务西部志愿者, 支教志愿者, 还有校内的各种科技活动服务志愿者, 迎新生志愿者, 绿色服务志愿者。这些活动的宗旨都是致力于将同学们所学知识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3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风气还不浓, 意识还比较淡薄

许多学生还把学习定格在“接受”型学习上, 还没有意识到“创造”型学习的重要性, 因而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上, 还没有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统计中发现, 有近8 8.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5.3%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进入实验室和研究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类活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 考试取得优异成绩才是最关键的这才是提高综合测评名次及获得奖学金的唯一途径。由此, 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风气还不浓厚。

3.2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影响面还不够, 广泛性不强, 深入性不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总是集中在部分大学生身上, 这些学生对参加科技活动有足够的兴趣, 而且也在科技实践中尝到了甜头。尽管这部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给学校争得了荣誉, 但我们冷静地看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影响面很小。究其原因多数学生觉得课外科技活动离自己还比较远, 自己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而就放弃了科技实践活动的机会, 同时学校组织动员的力度还不够,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倾向, 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科技活动场所和空间。

3.3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良性机制还没有形成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目前, 很多学校缺少统一的规划, 把它变成随机性的活动。遇到重大比赛便组织学生参加, 缺少平时的经常性的训练过程, 没有完备的激励和制约措施, 学生参加不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完全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 这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 往往是组织者着急而学生不愿意参加, 或者是学生想参加而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二者思维脱节;另一方面, 有些学校对课外科技活动没有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大学生, 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带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 学校都应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3.4 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本专业科学知识结合得还不是很紧密

目前有部分接受大学生班村共建活动服务的部门反映, 学生开展工作时容易停留于事物表面性工作, 没能将知识与实际结合发挥到极致, 农民朋友们想从这些科技大学生身上得到进的能多的与详尽的解释, 可事实上他们往往充满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归。这不但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同时也给渴望得到先进知识的农民朋友们泼了一头冷水, 同时也是对我们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一种侧面反映。

4 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完善措施

4.1 完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运行机制

一是营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氛围。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内容, 需要大力的宣传、积极的引导、认真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 要通过开展各种具有指导性的活动营造一个浓厚的科研氛围, 让广大同学和教师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 了解科技活动的实践对学生科研过程的训练、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的重要作用;二是选拔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人才。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考虑年级的梯队化, 一、二年级打基础, 三、四年级攻关出成果;三是组织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队伍的任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过程的学习、科研方法的训练、科研思想的熏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并最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拿出科技成果。

4.2 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激励机制, 深度挖掘大学生开展活动的主动性

建立一个引导激励机制旨在奖励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激发广大同学的科研积极性, 吸引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参与到学术科技活动中来。一是建立评奖制度, 设立系统科学的奖励项目。每年进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评比工作, 对在课外科技活动中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以及努力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从而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推动科技活动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在奖励办法上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除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更要注重树立科技先进典型, 同时为优秀学生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对那些关心学生科技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的教师也应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在职称评定、评优、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将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考虑。

4.3 注重学生的内在需求

根据对心理学的需求理论的分析得知, 需求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动力学生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特征。如何从总体上获取学生的内在需求, 对需求的特征及强度进行把握, 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为了获得有关大学生内在需求的全面性的资料, 需要建立全国性的学生需求资料库。全国性的需求资料库的建立, 需要各高校之间的合作, 各高校只有不断地总结实际案例, 才能丰富资料库的内容。各高校在整理学生的需求状况资料时, 要加强对学生具体需求情况的调查, 通过平时的具体调查,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为资料准备打好坚实的基础。如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迷茫问题、学费问题、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需求是什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需求问题, 是各高校资料整理的重点。在拥有资料库的基础上, 要加强对资料库中现有资料的分析,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的分析, 可以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教育分析技巧, 提高工作能力, 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建立引导机制, 加强教师指导力度和效度, 以加强学生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程度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强调创新性, 但由于学生缺乏科技开发经验, 知识结构体系也不完善, 同时联系社会、接触最新科技前沿的机会又比较少, 因此要顺利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并始终体现创新性, 仅由学生单独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要建立引导机制, 为其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要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切实关心学生科技项目的进度, 必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如通过计算教学工作量、实施科研业绩奖励, 在评奖、评优中充分体现指导成绩因素等。

4.5 拓宽渠道, 丰富、扩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题型和题量, 尽量开展一些课题是实践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多样性依赖于课题类型和内容的多样性, 因此要充分注重开拓各种类型的科研项目, 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功能。另外, 大学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是面向全体学生, 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因此科研选题要有广泛的数量。学校要开拓思路, 在关注学生原创课题外, 更应鼓励教师提供题源, 联系企业或研究所提供题源等等, 以丰富题型和题量。尤其是要注重对课题式实践的开展, 既有利于同学们对本专业知识有很好的了解, 又能够实事求是地在课外活动中大展拳脚, 同时更有利于被服务的地区及部门的发展, 他们既得到知识, 又有比较专业的同学会指导, 可谓知识技术双丰收。

摘要:从我校及全国各高校近些年大力开展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发现: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既是进行创新教育, 又是快速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 高校重视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现状,成果

参考文献

[1] 尹仕.高校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江云清.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5 (3) .

[3] 孟添, 滕建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3 (11) .

[4] 共青团中央.中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 2003-06-09.

[5] 李惠超.“班村共建”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长的需求[M].人力资源研究.2005, 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程思政在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下一篇:检察机关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利弊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