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塑造

2022-09-13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 应国家制造产业“品质革命”的需要和企业新型人才需求, 开展“工匠精神”教育, 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将“工匠精神”理念蕴含其中,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型应用人才, 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 作为一种职业理念, 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工匠精神”, 不同维度下有着多元丰富的解读。在目标层面, 是制造与创造的高度融合;在实践层面, 是创业与创新的高度融合;在价值层面, 是至精与至善的高度融合;在心理层面, 是独特心性与专一心态的高度融合;在经验层面, 是隐性与显性的高度融合;在策略层面, 是共赢与共生的高度融合;在传承发展上, 是师道与术道的高度融合;在培养层面, 是学场与工场的高度融合等等。[1]

上述种种内涵中, 专业专注、创新开拓等, 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最为核心的元素。

二、“融”学科的学科专业建设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工匠精神”理念更多地体现为在其专业关注和职业强调下的跨学科“整合”。

高校传统上“强理论探究、弱实践应用”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和做法, 很明显与当前注重产品品质革命、“工匠精神”的社会吁求不相吻合, 所以, 把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 强调学科专业建设的知识应用性价值和目标, 将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相结合, 推进知识开发和应用的转化等, 应该成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一个新思路。

同时, 新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 需要多种技术、多项技能的融合, 而高校传统“专业目录”培养出来的学生, 也不能适应这种“跨学科”需求。所以,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关键, 就是要让诸多看似不同的专业“融”为一体, 产生新型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融”学科。

这方面, 近期麻省理工学院新型本科专业建设的案例可以提供很多启示。[2]2018年秋季, 麻省理工学院增设了一个融合城市科学规划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型本科专业。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课程的基础上, 新专业的主要内容增添了可视化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等新兴科技, 是人文学科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

麻省理工学院此次成立的新专业的亮点, 是提出了一种综合性、整合性的教育方式。整合的核心部分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参与“城市科学综合实验室”的实验性课程, 该类课程结合各类高科技工具解决现实中的城市规划问题。

这类融合性学科的实验项目在麻省理工学院已有许多先例。麻省理工学院有60余个类型多样的跨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与此同时, 麻省理工学院为新生提供了许多接触跨学科知识的机会。不同的实验学习小组计划为有需求的新生提供包含各类学科的讨论性课堂, 组织一系列包含学分的创新主题研讨会, 激发学生对跨学科领域的更多思考。通过一系列活动, 新生能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 享受良好的互动式学习环境, 为其在高年级选择跨学科专业奠定了基础。

跨学科人才培养离不开全方位的培养计划。麻省理工学院的戈登领袖计划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能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未来领袖。该计划是工学院下的10个系别一同设计的整套工程实践活动。大一新生通过广泛的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大二可以确定自己的专业, 参与一些跨学科的实践项目。第三学年, 计划负责人会从600名学生中挑选30人, 加入戈登领袖计划。该计划要求参与者作为项目核心领导者组建团队, 通过与不同专业背景 (工科的不同专业或商科、文科等) 、文化背景的人一同协作, 完成一项符合计划和成本的工程任务。在此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有导师为其单独定制培养方案,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通过知识获取、实践应用、反思内化这三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跨学科实用技能得到了提升, 其跨学科综合领导力也得到了培养。

而在美国另一所名校, 斯坦福大学, 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将能力作为本科学习的基础。传统大学一般按知识来划分不同院系, 计划中的斯坦福大学, 将按学生的不同能力, 重新建构院系。要把“先知识后能力”翻转为“先能力后知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提出, 到2024年,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将推出10个建立在本科生能力之上的教学中心, 这些能力包括:科学分析、定量推理、社会调查、道德推理、审美解读、沟通有效性等。未来, 每个中心的负责人将负责开发交叉学科的课程, 每个中心也都将成为斯坦福大学的组织结构。

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院系设置, 会让学生提高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未来雇主, 也会根据学生的能力数据, 更精准地选出与其更匹配的候选人。[3]

“融”学科的专业建设, 要求对于学校现有专业资源的重新评估和优选整合, 并在整合基础上建设适应这种新型“融”学科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否则, 课程和教学支持体系的虚弱, 将会直接导致“融”学科的专业建设的失败。

三、“创新创业”为旨归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在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工匠精神”理念更多地体现为以“创新创业”为旨归。

在教学体系建设上, 教学内容应用性;实践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将作为重点观照, 形成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知识转化和技能操作等实践能力。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转变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 建构专业知识、知识开发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职业规划与创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另外, 专业课程的教学要兼顾专业和职业特点, 教师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 以职业就业创业能力为导向, 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 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专业知识课程教学紧密结合, 强调基础、适用和前沿的知识, 创设职业情境加强职业训练。在具体教学安排上, 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数比、有实践经验的“工匠”授课占总授课时数比、学生实训基地的时间占总学制时间比等。

“工匠精神”的培育要和实践教育、技能训练相联系, 在分析学生个性特长、专业方向等因素的基础上, 突出个人能力的发展, 首先使学生精通一门技艺,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延伸推广, 力戒能力培养的“样样学、样样怂”。

多元推进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 强化职业角色训练, 注重细节, 通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兼职, 使学生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完成职业素养的塑造。

校企合作, 是培养学生技艺、塑造“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校企合作能够使学生共享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 使学生在接受学校系统知识教学的同时, 同时接受企业生产活动的训练和企业文化的熏陶, 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 从知识到技能, 从感知到素养, 从行为到精神的升级, 最终实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

在“现代学徒制”式等的教学中融汇“工匠精神”。组建集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社会行业专家为一体的教师团队, 推行现代学徒制, 通过名师巧匠“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指导, 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的专业感, 职业的敬畏感, 技艺的执着感, 创新的使命感。

同时, 建立一个全新的学生学习成绩、实践效果、能力鉴定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突出专业主义、能力本位、“工匠精神”等, 营造学生专业 (职业) 能力培养环境, 实现创新创业为宗旨教学培养目标。

四、“工匠”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大多是从校园毕业后直接步入教师岗位, 缺少系统的专业实践锻炼, 而且在今后教师职业生涯中又缺乏开展专业实践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成为其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中较为薄弱的一面。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首要解决师资问题, 着手培养和引进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具有专业主义和“工匠精神”的“工匠”型教师。

为此, 首先是加强对在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特别是对教师专业主义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次是拓宽人才招聘渠道, 不拘一格, 从社会、企业聘请职场专家到校任教。这些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教师, 在教学整个过程中, 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浸染, 传承接受到优良的专业 (职业) 品质。

同时, 建立全新的教师任职资格、教学能力、教学成绩及其效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制, 突出教师专业能力、职业技艺、“匠人”素养等, 鼓励教师在专业 (职业) 技能、就业创业等方面有所创新。

在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塑造“工匠精神”, 除了以上几个重要的方面, 还可以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诸如学生人格培养、意志训练、情趣升华, 以及整个社会对“匠人文化”的关注、对“匠人”的重视和尊重等等, 都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 有时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未来这一课题研究需要拓展的方向。

【相关链接】

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 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 以本科教育为主, 与学术型大学概念相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部分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 教学和科学研究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初期, 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 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

目前, 中国大学现按型大致分类可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几类。

按照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分类体系标准, 将中国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 (中国研究型和特色研究型) 、应用研究型大学 (区域研究型和区域特色研究型) 、应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等4种类型。

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力量主要有部分老牌本科高校、部分升本较早的新建本科高校和部分其他新建本科高校, 根据其自主性高低, 可分为主动建设和非主动建设两种类型。建设应用型大学有两个办学方向, 即应用型和应用-研究 (学术) 混合型。

对于一所高校到底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 主要看学术性和应用性哪个起决定作用。

从学术性和应用性的关系看, 学术水平越高, 其应用能力也越强, 应用型大学要提升应用水平, 也要从提高学术水平开始。

两者区别在于起决定作用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学术成果的转化情况不同, 学术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应用范围广、成果价值高, 而应用型大学学术成果转化率高、转化周期短、适用范围小、价值相对较低。学术性、应用性都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内在统一于任何一所高校。

所以, 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应该是高等教育范畴内转型发展, 并不是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教育。

摘要:“工匠精神”, 业已成为从政府到民间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的共识。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产品品质革命,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 人才培养需要蕴含工匠精神等等, 成了当下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改革深化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祺午, 《工匠精神塑造:精髓与挑战》http://www.zytzb.gov.cn/tzb2010/jcjyxd/201610/0b21f498cc1747b2be5180155019965e.shtml#.

[2] 《如何建设跨学科专业?》[N].北京日报, 2018-09-05 08:36.

[3] 《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与教育改革, 公众号:文山启晨2018-9-2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汽车模块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浅析资金管理模式的缺陷及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