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2022-05-0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回顾了人民币从1949年中国建立以来至今的汇率机制变化,人民币相对市场化、自由化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分析了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人民币融入世界货币体系的重要事件。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1:

论经济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摘要:本文是在借鉴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并注重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探讨经济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文认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就是要把上海建成为一个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只有具备高度的金融市场化、对外开放及国际化,才能真正成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本文强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能照搬伦敦的经验,仅仅依赖市场化的力量,而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本文还着重阐述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关键词:经济转型期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建设

Study on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dur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un Lixing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需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如何推进新一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我们认为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伦敦一直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至今依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验值得上海学习和借鉴。尽管如此,两地无论是经济、政治体制,还是产业结构、金融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来探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和主攻方向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实际上就是要依靠上海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构建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基础上,以完备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平台,把上海建成为一个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

正确反映金融资源配置的价格体系是实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只有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才能保证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金融资源配置就是投资未来,含有很高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以及具有很强风险分担功能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对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样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伦敦国际金融中心主要依托于高度发达的伦敦金融服务业。伦敦金融服务业不仅是英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贸易顺差是全球最大的。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伦敦的开放型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特别是80年代后期开始的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使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高度发达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品种齐全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及极具规模且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绝对主导地位。

虽然,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然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却处在与伦敦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即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由于长期以来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造就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相关政策的运用对处在转型期的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作支撑,因此,它不能仅仅依赖于市场化的力量,而是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

在目前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过分依赖银行体系的融资结构现状下,利率市场化不但会增加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会因国际资本流动波及汇率的波动,从而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必须配合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一方面,要鼓励和加快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提高银行体系的风险分散功能;另一方面,要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尤其大力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市场,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让资本市场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中发挥积极作用。

市场化利率机制必须与弹性化汇率生成机制相互配合、密切协调,才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性,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但是,高度对外依存的实体经济,阻碍了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制约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加快开发消费者信贷市场,增加国内需求。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医疗、教育和养老金等领域的收入再分配,来改变传统的储蓄文化。同时,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推动储蓄资产向投资品转换。另一方面,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利用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来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以消费创造收入和就业。

金融市场化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只有具备很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

与其他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是最高的。伦敦开放型经济的繁荣造成了对国际金融活动的需求,从而使伦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成熟的金融中心。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数量最多的外国银行,全球最大的国际保险市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全球最大的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等。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样与其资本市场的强大息息相关。伦敦是全世界最活跃的国际证券交易市场,其交易的外国证券量占全世界的50%以上,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达450家以上,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的交易所;而且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70%的二级债券市场交易的发生地。

虽然随着上海金融业近年整体实力的明显增强,上海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资金集聚辐射功能的国家金融中心,但无论在交易规模、机构数量、产品创新等方面上海离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还相距甚远。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将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2.1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被取消。外资法人银行被允许从事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及结算、咨询、理财等服务。外资银行的进入,尤其是上海已成为外资法人银行总行的集聚地,这有力地推动了上海金融业的发展。虽然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的集聚,扩大了金融交易的规模和范围,促进了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和金融衍生品创新,从而提升了上海金融业的经营效率和服务功能;但是另一方面,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以及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缺乏的情况下,要警惕所谓“温布尔顿现象”的负面效应,即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兼并国内金融机构,蚕食国内金融市场份额,从而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直接威胁着国家金融安全。从这种意义上讲,只有加快国内金融业市场基础制度、体系的建设,培育具备合理的产权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市场化”金融机构,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需要。

不仅如此,国内目前的金融分业制也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要求。鉴于国内金融监管制度及法规的不健全,混业经营改革的步伐依然非常缓慢。面对以混业经营为主体的外国金融业的挑战,国内金融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现阶段而言,只能依靠建立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和监管功能。在此基础上,加快协调国内各个金融监管机构,改革目前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模式,使之最终发展成为统一综合的金融监管机构,为国内金融业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混业经营模式创造条件。

2.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要把上海打造成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平台。但是,中国资本账户迄今为止未实行全面开放,这使国际资金难以自由进出上海金融市场,阻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对一国金融业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因此,资本账户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条件不成熟就过早全面开放,势必会极大增加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国家金融安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如何管理跨境短期资本流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为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敲响了警钟。从这种意义上讲,国内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是资本账户开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应该在国内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逐步加以实现。

合适的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顺序的重要因素。只有在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中,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波动区间,才能保证国内金融体系免受较大的外部冲击。外汇市场建设已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做市商机制,扩大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提高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规范市场运作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外汇市场的透明度。只有在搞好外汇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再配合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才能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稳步有序地实现资本账户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

2.3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本市场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上海证券交易所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在规模、品种、上市公司的数量、投资者结构、风险控制机制和规则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不是一个国际化的成熟市场。我们不仅要继续扩大QFII在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放宽QDII乃至境内居民对外金融投资的限制、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上市融资,而且更要健全协调监管机制,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目前,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内债券市场发展已经严重滞后,这使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两个轮子只有一个在运行,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发展债券市场,不仅可以改变国内单一融资结构的脆弱性,缓解金融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体系,而且在对外开放经济战略下,可以抵御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风险,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进程。要改变由政府主导型债券市场发展的局面,不断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民间需求,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通过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样化,为消费者资产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开放并不等同于金融改革,绝不能以金融开放取代金融改革。因为金融改革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改革,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金融改革搞好了,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才得以实现,资金、机构的聚集才会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通过金融市场的作用,有限的资源就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强大的外部性会导致国家金融安全问题,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政府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作用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虽然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和竞争推进而自发形成的,但是英国政府在其发展的进程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80年代后期起实施的金融服务业自由化改革到90年末开始推动的以统一金融监管为特征的金融改革,都为伦敦的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巩固。

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意义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而且也需要地方政府的推动。尤其是在吸引和培养大批适合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方面。因为金融人才的竞争,是金融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大批的优秀金融人才,是关系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成败与否。只有加快引进海外人才,加大力度整合和培养国内金融人才,才能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国际金融中心应具备的配套基础设施,如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便利的城市交通设施以及能够为外国人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居住园区等,从而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尽管如此,市场因素和政府力量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其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政府的职能只是在于解决市场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比方说,通过财政税收政策的配套实施和适当的制度安排,将企业和政府的储蓄转化到居民的消费和社会保障体系上来。政府不能直接介入市场的运作,而是应立足于建立和完善支撑市场机制的制度基础设施,如法律体系、信用文化和市场监管等,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

总之,只有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改变中国经济中现存的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加快上海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升上海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由制造型经济为主转向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建立健全适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市场制度、市场规则、市场管理和市场运作,加强各金融市场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六大基本功能,即投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流动性保障功能、风险分散功能、信息生产功能及公司治理功能,才能实现全球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作者:孙立行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2:

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影响研究

摘要:文章回顾了人民币从1949年中国建立以来至今的汇率机制变化,人民币相对市场化、自由化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分析了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人民币被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人民币融入世界货币体系的重要事件。人民币被纳入SDR后影响了各个国家的官方外汇储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增大,但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加入SDR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关键词:SDR;国际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外汇市场越发活跃,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多功能,金融结算工具、对冲、国家储备外汇抑制通胀等。各国的货币都可以在外汇市场上交换使用,其中使用越多的货币对外汇市场产生的影响越大。

一、国际外汇市场现状

根据2019年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全球外汇市场调查显示,在全外汇交易中,美元继续保持第一大货币地位,占比88.3%。欧元排名第二,占比32.3%。日元的交易占比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至16.8%,但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货币。英镑、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的交易量分列全球第四至第七位,占比与2016年基本持平,分别为12.8%、6.8%、5.0%和5.0%。外汇市场常用交易货币的国家往往都具备这样几个因素:综合国力强大、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稳、通胀率低,也这是因为这几个因素,在外汇交易中,这些国家的货币受到交易者的青睐。

外汇市场这个大池子存在着各个国家的货币,这也就意味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都将给整个池子带来波澜。用最简单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以美元为例,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说明其他货币升值而美元贬值,这样一来表明其他货币更加值钱而美元不值钱,反应迅速的交易者们就会持有其他货币而抛售美元,大量的抛售美元则会加重对美元贬值的影响,虽然这种在外汇市场上的贬值将会被国家政策的其他经济措施所弥补,但给外汇市场带来巨大的波动。

二、人民币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不断上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日益增加。十多年来,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攀升,2013年人民币交易量占全球外汇交易量2.2%,排名第九。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的调查显示,2019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使用份额相较于2016年略有上升,占比4.3%,排名与2016年相同,位居第八。虽然与排名靠前的货币相比,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的的使用率还比较低,但是结合中国外汇市场开始较晚的发展来看,这一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

简要回顾中国1949-2019年间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为1949-1978年的29年,是行政定价的单一汇率体制,包括单一浮动官方汇率阶段、单一固定官方汇率阶段和“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单一浮动官定汇率阶段。第二个历史时期为1978-2005年的27年,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探索时期,包含汇率双轨制阶段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探索时期。第三个历史时期为2005年以后,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推进时期。

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多次扩大了人民币汇率对中间价浮动区间,增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使得人民币更加市场化,促进人民币更多的参与外汇市场交易。在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的货币交易份额排名中能够位居第八,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币正在往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的使用次数愈加频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交易者所使用,逐步扩大在国际外汇市场中的影响。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自188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上实行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时期,伦敦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在全世界所有货币中是最高的。金本位制度瓦解后,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了。金本位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英镑和美元带来了世界级货币的地位,虽然已经瓦解,但这两种货币的地位在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任然位居头等。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日元、欧元鼎力的局面,一国货币想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自身货币的国际化趋势。接下来将分析人民币被纳入“一篮子”货币(SDR)后,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影响。

SDR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的记账单位,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人民币加入SDR对于人民币有着明显的广告效应,不仅使人民币在国际业务上大大增强了发展动力,也让更多的国家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从而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及影响力。

四、人民币被纳入SDR对国际外汇储备的影响

从整个世界外汇市场来看,人民币被纳入SDR,这最直接的含义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员国若决定与另一成员国交换SDR单位的话,人民币也是可接受的货币。并且,人民币获得“国际储备货币”的资格,直接意味着在中长期内世界多国的外汇储备将流向人民币。对比来看,在2015年人民币尚未加入SDR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很小,在总额达11.3万亿美元的全球储备资产中仅占约1%;而自2015年12月人民币加入SDR以来,并没有立即引发资金流向人民币,而是在缓慢改变各国在外汇储备中的货币种类及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中,人民币资产约合2196.2亿美元,在全球外储占比也升至2.01%,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自2016年10月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尤其是与美元和欧元资产差距较大(其中美元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约占62%,欧元占比约20%)。不过,人民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官方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會越来越高。例如,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的国家行为,委内瑞拉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欧洲将五亿欧元的外汇储备,从美元换成了人民币;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宣布将人民币作为可直接贸易的货币,而根据最新的俄罗斯外汇储备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已经飙升了14倍,变成了14.7%。

五、问题与展望

各种数据表明人民币在被入SDR后,对全球国际外汇储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民币正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一发展过程也相当缓慢,因为人民币成为了世界货币,并不一定得到所有国家的认可和使用。有一部分国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货币的可获得性来选取所使用的货币。

人民币成为各国的国际货币储备资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人民币加入SDR只是一个开始,发展经济、保持人民币稳定、扩大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才能增加人民币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顺俊.浅评人民币加入SDR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J].经贸实践,2018(04).

[2] 王睿敏.关于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外汇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金融经济,2018(22).

[3] 白玉峰.人民币汇率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3).

[4] 刘东民.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开放的影响[J].领导科学论坛.

[5] 王国刚,林楠.中国外汇市场70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J].经济学动态,2019(10).

作者:李婉月

国际外汇市场发展论文 篇3: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分析

【摘  要】在国际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品和商务国际性转移、资本国际性转移、黄金输出入、外汇买卖、国际货币运转等都需要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力支持。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很多融资手段、投资方式和金融活动应运而生,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文章主要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际金融市场;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引言

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在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投资方式应运而生,金融活动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及风险,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国际金融市场的相关内容

1.1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广义角度进行分析,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领域中开展国际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活动场所,金融业务活动主要有群众间的金融业务和非群众间的金融业务。从狭义角度进行分析,国际金融市场指的是国际经济市场主体之间各个时期进行借贷的场所。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可以以国家金融方式体现,各项传统经济都需要依赖金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1.2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1)性质不同。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不同,可以划分成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其中,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活动是在市场所在国货币开展的活动,如国际信贷、债券业务,市场所在国政府可以管辖各项交易活动;离岸金融市场比较自由,其能够将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政府部门不会限制交易活动。

(2)资金融通期限。从资金融通期限差异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划分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其中,货币市场是借贷期不满1年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资本市场是借贷期高于1年的资金融通市场。

(3)经营业务。从经营业务的角度进行划分,国际金融市场被分成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和黄金市场。国际外汇市场指的是与外汇相关的交易活动场所,外汇供需双方构成的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业务涉及范围相对较广,根据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分成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根据交易标的的差异可以分成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股票、债券等特殊金融产品有相应的交易市场,与资金和外汇等市场有所不同,被称为证券市场,其交易活动能够在长期资本投资者和资本需求者之间开展,国际黄金市场中主要开展黄金交易活动。

1.3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1)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在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中,生产地域变化比较明显,公司经营方式会根据地区本土文化的需要出现不同的变动,这样企业内部的资金需求会在全球企业中不断调配,满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改变了企业游离资金的配置方式,实现了各项资金的充分利用,为国际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完善、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全球资本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普及,在多国支付、国际收支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实现国际融资的畅通化。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比较强,世界各国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现各项闲置资金的有效应用、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出其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租用,在长期的发展中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发展成资金汇集场所。

2.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2.1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在不断改善,虽然处于稳定的发展环境中,但无法证明国际市场形势发展完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所处位置相对比较复杂,出台的很多政策呈现出多边形特点,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相对薄弱,在受到不良政策信号影响下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2.2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新兴经济体股市疲软、发达经济体,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大变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经济体发展比较缓慢、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力不断增强。因此,流通资金更加趋于发达经济体,使得新兴经济体不断向发达经济体进行流动。

2.3信贷环境结构性分化

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世界经济体资金货币处于政策分化、高速复苏的状态,世界资金利率也呈现出结构性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资金结构性分化,很多新兴经济体普遍实行资金货币量化宽松政策,为了压低信贷利率,出现了多次降息的现象。发达经济体也长期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在推出量宽政策的情况下,短时间不会提升基准利率,能够确保国际金融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在本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影响下,新兴经济体无法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第二,发达经济体长期和短期利率分化。目前,发达经济体长期维持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在推出量宽政策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也不能提升基准利率,但发达经济体量宽政策退出信号日益增强,如中长期信贷利率开始上升和回调,很多核心国家国债都得到了一定提高。

3.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分析

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国家的金融市场情况,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不平衡,出现了资本流动变化的问题,在国家未针对资本流入流出采取各项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金融风险。通常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活动主体是外汇交易商、金融投资者,在套利保值和投机的情况下都将汇率、利率预期作为基础。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商和投资者预期汇率、利率的过程都属于博弈过程,在汇率和利率预期出现差异的情况下,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很大波动。通过分析发现,预期均衡主要是合理预期和预测,其主要是預期或预测现在可得的、与变量未来发展相关的各项信息,市场参与人员需要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预测。因此,在投资者、投资商遇到市场实际情况和合理预期不同的情况下,会改变定价策略,通过市场差价获取更多利益,而各个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能够内生地扩大、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4.1美元贬值

随着国际油价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美元的疲态初现端倪。从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来看,大宗商品价格走强,会对作为计价货币的美元产生向下压力,同时也将恶化美国的贸易条件,从而扩大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进而增强美元贬值的压力。美元走势将呈现出贬值状态,以满足自身的经济复苏需求和机构盈利需求,尤其是很多大型跨国公司需要美元贬值保护美国机构的竞争力。从货币政策预期的角度进行分析,美元利率会出现反转性调整,利率转变方向将有助于美元投资,美元贬值和美元加息有助于实现美元技术和策略的合理控制,这样美元既可以消化技术风险,又能够避免出现有涨有跌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实际需求,保护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刺激相关商品涨价,反之会刺激加息,迎来全盘规划转变。

4.2黄金市场波动起伏上扬

在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中,未来将呈现出高涨形势,其主要原因是黄金价格会出现国际投资结构性改革、以投资为主体的结构配置会使得黄金价格出现快速增长,且全球流动性过剩局面会不断扩张,尤其在政策流动性、充足性的影响下,黄金价格将不断增长,还将成为货币竞争和金融战略的基础保障。但是,在技术规律的约束、调节作用下,黄金价格会在短期内快速回升,黄金价格下跌会跌破1000美元,但盘整时间相对较短,全年基本保持在1000美元以上。

4.3石油市场盘整上涨

在未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际石油市场全年呈现出高水准的发展形势,将达到100美元的价格高点,但石油价格出现了很大波动,最低下跌能够达到60美元。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石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美元、石油储备、石油供给和消费。例如,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中,伊朗的变化比较明显,受到美国的影响,最终导致石油价格发生很大变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国家政府部门需要清醒地认识国际金融市场,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实际發展形势制定相应的金融措施,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夏伟亮,王利维.金融危机前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势、经验与启示[J].华北金融,2017(01):31-35.

[2]赵振伟.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析[J].时代金融,2017(03):30-31.

[3]刘钊均.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影响[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221.

作者:张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工智能机械电子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反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