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三性”之研究

2022-12-11

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00后逐步走进大学校园, 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 不少学者围绕大学生思想教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学者们的研究都注重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而忽视了与有效性密切相关的一些内容, 从而使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 提高针对性, 增强实效性, 是当前高校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服务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创造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有利于建立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正确向导,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迫和重要。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 社会环境复杂化

当代大学生是在一个相对复杂、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思维活跃, 可塑性极强, 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和行为的影响。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流渠道的同时, 也为许多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 思想教育方法相对陈旧、单一, 针对性不强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方式方法相对陈旧, 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一方面, 对于这些“时刻连线中”的90后、00后, 他们在潜意识里不爱被人说教;另一方面, 随着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 大学生把自身定位为教育服务的享受者, 对传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抵触心理。

(三) 经常性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越来越大, 辅导员带生强度指标不断变大, 思想教育工作在很多地方存在被弱化的现象, “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存在, 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很难落到实处。此外, 思想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以及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由于上述原因, 思想教育工作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有效性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一) 什么是思想教育的“三性”

所谓“三性”就是思想教育工作经常性、针对性、有效性。

1. 经常性是思想教育的基础

经常性思想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 要围绕大学生思想教育这个中心, 联系当前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通过经常性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达到育人的目的。

2. 教育的针对性是前提

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面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就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在当前环境下的思想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把握不同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3. 有效性是思想教育的根本

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与切身利益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使思想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真正服务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把这三者贯穿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

(二) 模型建立

模型解释:

1.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益取决于教育者输出信息总量和受教育者对输出的接受量。

2.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益与教育者输出信息总量息息相关, 教育者输出信息总量是基础, 教育者输出信息总量越大, 对学生对输出信息的接受量影响越大, 进而影响思想教育工作效益越大;思想教育工作效益与受教育者对输出信息的接受量正相关, 对输出信息的接收量越大, 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益越高。

3.增大教育者输出信息总量, 就是经常性的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教育;增大受教育者对输出信息接受量, 就是要因人而异的开展思想教育, 增强其针对性, 使受教育者能更好的接受。

(三) 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基于四个前提

1. 对学生思想变化规律的真知灼见

大学生思想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学生大学四年生活大致可分为适应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同阶段学生的关注点不同, 应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 采取应对教育。

2. 对教育对象的了如指掌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 特别是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思想变化更是复杂。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 就要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了如指掌, 思想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3. 对重大不确定因素变动方向的卓越预见

现在社会是相对复杂、深刻变化的, 信息的流通渠道呈多元化, 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敏感性政治事件、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等, 都可能影响大学生思想稳定。能够掌握这些因素及其变动方向, 就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疏导和干预, 防范于未然。

4. 对出现问题的有效应对

有效应对这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关系到学生及校园的安全稳定。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思想教育应对体系,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维护校园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来应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 如何贯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三性”

为了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贯彻思想教育工作的“三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建立专家化辅导员队伍

根据辅导员特长进行定向培养, 增强其专业性, 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利用信息化等手段, 促进辅导员由事务型向指导型转变, 把辅导员从日常的事务型工作中解放出来, 加大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和引导方面的作用。

2. 学生自治

(1) 实施学生助理制度, 把辅导员从日常繁琐的学生事务中解放出来, 发挥其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 用学生了解学生, 用学生带动学生, 用学生引导学生, 利用学生朋辈影响力来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

(2)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培养思想教育学生骨干队伍, 赋予其监督、检查、纠正等重要责任, 以学生领袖的表率作用和学生组织的管理功能影响带动其他同学自省自查、自我完善, 发挥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3) 加大基层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开展符合学生特点, 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 保证教育的覆盖面和接受度, 提升教育效果。

3. 创新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1) 从细节着手、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着手。当前大学生中在公民道德素质、社会行为习惯、职业素养等方面与社会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些看似很细微的行为和习惯, 往往对他们的生活和就业带来很大影响。针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不端行为, 适时进行纠正和强化,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把这些良好习惯不断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

(2) 开辟网络阵地, 构筑思想教育工作网上教育功能。大学生对网络的接触相对较多, 要积极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逐步建立起适应网络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体系, 打造全范围收集信息、高效率信息传递、主动宣传建设的新媒体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三性”教育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高校的目标是培养人才, 服务社会,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经常性、针对性、有效性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大学生思想和高校学生工作特点,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三性”研究, 将思想教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有效性结合在一起, 建立“经常性教育——专题教育——特殊时期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教育体系, 真正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协调, 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摘要: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想教育经常性、针对性、有效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突破以往研究仅仅注重有效性的藩篱, 更加注重思想教育过程的管理。在研究中更注重三者的结合, 把经常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放到一起研究, 思考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教育与管理, 探究其间的规律。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经常性,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 2017.

[2] 央视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 (01) .

[3] 史向军, 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3 (1) :72-75.

[4] 佘双好.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 2018 (5) :46-51.

[5] 王开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机制[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2 (4) :298-29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思考下一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