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

2022-04-2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我国的城市更新方兴未艾,这对导向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字化与文脉传承为此提供了科技与文化的双重支撑。

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 篇1:

老龄化城市(上海)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研究

[摘 要] 随着上海市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老年人参与轨道交通的人数增多,引发的各种出行问题也尤为突出。以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为切入点,调研分析上海轨道交通中的不足之处,根据老年人的视觉生理特点,提出设计方案或改善建议,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老龄化城市(上海)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的设计研究,对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老龄化城市 轨道交通 视觉导向设计

一、老龄化城市(上海)轨道交通的现状

1.老龄化城市(上海)的现状。上海作为国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的“银发浪潮”正日渐汹涌。根据上海市民政局、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底数据显示,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已达300.5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6%。2008年上海户籍老人比重比上年增长了4.8个百分点。此外,在300.57万老人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53.4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8%,比上年增长了6.4%。

自1979年以来,上海已连续30年成为国内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1.6%的老龄化程度,约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而且,上海还处在继续老龄化的进程中,预计2010年~2020年将迎来老龄化高峰期,并在2025年~2030年间达到最高峰。

通过与上海市历史人口增长、全国人口老龄化和发达国家人口龄化的比较,总结出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在人口增长得到控制的同时出现老龄化,并呈梯度式加速发展,阶段特征明显;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增长迅速、老龄化程度加深、老龄化进程加速度发展和老年人口高龄化;上海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远大于发达国家,且老龄化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未富先老。

2.老年人出行与轨道交通的现状。老年人出行的目的、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出行目的上,老年人出行逐渐由生存性转向生活性有关,即由与谋生有关的出行转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心理要求而采取的出行。在出行方式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逐渐放弃对体力或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交通方式,如自行车和小汽车等,而偏重步行和公共交通。对交通方式品质的关注也会从注重出行速度以便准时到达目的地转向寻求出行的安全、舒适和低费用。

随着上海市关爱老年人的各种阳光政策推出,如免费乘车、公园不收门票、爱心接力等,老年人的出行频率增加,活动范围扩大。据市交通部门调查,每天约有超过70万人次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近两万人次的老年人使用社保卡乘坐轨道交通。老年人出行人数增加,导致老年人“客伤”比例也有明显增加。据统计,轨道交通“客伤”事故中老年乘客约占70%以上,每个月都会有多起老年人摔伤、发病,甚至离世的事件。由于目前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的人数庞大,运营公司主要解决的是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在通用性设计的基础上,考虑了无障碍设计,但还没有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专属设计考虑。上海老龄人口比例已突破20%,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的出行安全不可忽视。

二、老龄化社会(上海)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现状研究

1.上海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的现状。轨道交通的导向标识系统是帮助乘客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识别最佳乘搭和换乘路线或者联络通道的系统,也包括乘客在地铁站点与外部城市空间之间联系的导向性,其应具有简洁性、规范性、明确性、反复性等特点。合理设置的轨道交通导向标识和标线,可以提高通行能力、减少灾情事故、防止人群拥堵,还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效果。

上海市軌道交通正进入网络化大发展的阶段,地铁线路与站点快速增加,客流量也与日俱增。为了提高运营效率,地铁运营管理公司一直在不断完善视觉导向标识,但由于1、2、3号线等老线路建设较早,相对问题明显。通过对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莲花路站、中山公园站等地铁枢纽站的调研中发现许多仍需要完善之处:

(1)导向标识的分布。①在交通枢纽站的建筑交通路口,两个方向的导向牌距离非常近,且垂直分布,没有起到加强引导的作用,反而相互干扰,行人易混淆。(如图1所示)

②导向标识与商业广告的位置、比例关系存在不当,出现商业广告与导向标识“争风”的局面,从而削弱了交通标识的作用。(如图2所示)

③在交通要道或者建筑路口导向标识过于频繁、密集,例如从上海长途客运南站通向地铁站台不到500m的路程中,导向标识挂在顶部的达18个,侧壁的21个,在一些连续的路口,不足30m的距离导向标识牌达14个。导向标识过多的出现,不能加强引导,反而难以突显重要信息。

(2)导向标识的内容。目前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的内容主要是地铁线路、道路、公交站、标志性建筑等功能性信息,缺少对服务性设施的引导,如卫生间、休息室、急救室等,不便于应急情况的处理,尤其对于老年人这类特殊群体,在地铁站点里,非常需要这类导向信息,来保证自身的安全和身体需求。对于普通乘客这些也是必要需求信息。

出入口的简要地图中,很少将周围的主要建筑、景点、小区、医院以及可换乘交通线路等进行标注,不熟悉环境的乘客往往只能通过询问路人解决,十分不便。

(3)导向标识的识别功能实现。①上海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导向标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新旧导向标牌除了规格、材料、工艺不一致外,还存在图形文字的搭配、区域划分等变化,视觉形象不统一。

②图形与文字搭配不合理,不同信息之间没有分割或者分割不明显,导致箭头的标向与文字信息脱节,造成信息误导或误解。(如图3所示)

③在一些交通枢纽站,由于建筑及周围环境复杂,轨道交通的地形平面导向图往往绘制的过于复杂,一般人都需要花2-5分钟的时间去思考,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困难,因此他们一般都会选择问路,放弃看导向牌。(如图4所示)

④一些字体的编排设计需要更严谨,如下图的字体排版设计,就欠考虑,影响了正常的识别功能。(如图6所示)

⑤在夜间、下雨或下雪等特殊环境下,由于导向标识没有自身光源或者环境光线弱,户外视觉导向系统的可识别性差。

(4)导向标识的制作与维护。目前导向标识的制作主要有三种工艺,都存在于轨道交通站点内。

传统导向标识制作为正面喷绘图,背面日光灯打光的方式。其主要的问题是喷绘图易老化泛白,打光之后发灰,识别性较差。(如图6所示)

正面铝塑板雕刻,铝塑板后贴着挡光板,背后再打光。这种工艺图形文字非常清晰,但导向标识的信息不易修改,更换成本高。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其局限性。(如图7所示)

目前最新的导向标识制作主要是正面即时贴,即时贴粘贴在挡光板上,内部再打光。无论室内还是室外,这种工艺识别性最好,且易更改,成本较低。(如图8所示)

导向标识的维护管理差,易发生内部光源损坏的情况,亮度降低,大大降低识别性和功能性。

通过上面的调查和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尚且影响识别,更何况是占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的老年人呢?解决好老龄化城市的视觉导向设计,既能增强老年人的视觉导向识别,又能促进导向标识的改进,更好地服务于普通大众。

2.分析老龄化社会(上海)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如何更好的服务老年人

(1)老年人的视觉生理特点视觉是影响老年人出行最重要的生理机能,其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①视力变化。伴随年龄的增加,眼球水晶体会逐渐变黄变硬,使得光穿透视网膜的比例下降,导致老人对于近物无法清晰辨别,即人们常说的“老花眼”。此外,由于瞳孔的变小,降低了光的通过度,使得老年人的视力在昏暗的情况下丧失正常功能。另外,老年人患眼疾的概率逐渐增大,一旦患上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不同程度的产生弱视和失视,从而导致视觉机能下降。

②认知色彩能力变化。由于常年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老年人眼睛的晶体逐渐变黄、变浊。晶体的白浊化及变黄使光的透射率发生变化:在370-780nm的可视光波长范围内,变黄将降低短波长的光透射率,使人难以分辨紫色、青色等颜色的细微差别;白浊化会减少所有光的透射率,使人难以看清形体的细部。

④视觉适应时间延长。年轻人在昏暗的地方瞳孔会张开,而老年人的瞳孔由于不能完全张开,进入眼球内的光量就会减少。而且在视线方向出现高辉度的照明器具时,容易出现因眩光而看不清或完全看不见视觉对象,老年人一旦适应了明亮的地方,再移动到昏暗的地方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年龄越大,暗适应时间就越长。

(2)针对老年人的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研究。老年人的视觉变化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视觉导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视觉变化,在涉及影响老年人视觉导向的因素上,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

①导向标识的分布。导向标识的分布需要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并非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轨道交通的站点建筑和功能各不相同,导向标识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化,需要因地制宜。导向标识的数量需要更考究,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应有规则、有条理的展示信息,引导人群。

导向标识不只是简单的放置在路口,需要考虑人群流向的视觉心理因素。如调研中丁字路口导向标识的问题,通过简单的修改就会达到更好的功能效果(如图9、10所示)。

导向标识与商业广告之间,毫无疑问,要首先确保导向标识的视觉功能。在不影响导向标识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商业广告。受利益的驱使,很多轨道交通站点布满了商业广告,解决的办法就是规范化管理。

②导向标识的内容。导向标识的内容不仅要对功能性信息进行引导,也要重视卫生间、休息室、急救室、电话亭等服务性设施信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方面生理机能都快速下降。在地铁站点里,他们非常需要这类导向信息,来保证自身的安全和身体需求。在出入口的地图中,加强对周围信息的引导,如换乘线路、建筑、医院等,方便不熟悉环境的乘客。

③导向标识的识别功能实现。导向标识的识别是视觉导向设计研究最重要的内容,将调研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字、图形、色彩、照明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研究:

文字设计。文字设计是导向标识设计的重要内容,为老年人设计的文字标志应位置准确、大小足够、显示与背景之间有足够的对比。调查发现,文字大小、字体风格、文字编排是影响其可辨認度的重要因素。文字大小直接影响导向标识的可识别度,其根据距离、空间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以上海南站户外导向牌的字体为例,一级信息字高12.5cm,二级信息字高5.5cm,字体的大小比较合适,视觉效果好。对老年人在视角为20度的实验测试,对常用汉字风格的认视距离排序,结果表明,使用新宋、宋体、黑体、仿宋4种字体最利于老年人辨认。上海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标准字体为黑体。文字的编排要严谨,适应人们的正常阅读习惯。调研中发现的倾斜文字,减弱了其识别功能。

图形。醒目明晰的图形标志可增强视觉冲击力,增加老年人正确获得信息的机会。用于视觉导向的图形标志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图形与背景界限清楚、关系明晰、反差明显、静止稳定;图形宜闭合完整、简单明了;图意对应一致。

针对老年人的视觉生理特点,导向标识需要做一些的调整。例如,庞大复杂的平面导向图很难识别,可将平面图分区域处理,简化图形,展示主要信息。信息展示的方式可采取几何图形与实景照片相结合,增强老年人的理解。以最合理的方式设计导向标识图形,减轻老年人视觉和心里负担。

色彩。色彩包括图形与字体自身的颜色,也包括图形与标识、材料等之间的相互对比色。字体与图形的色彩应尽可能的采用明度、纯度高的色彩。图形与字体的颜色对比应强烈,如上海南站轨道交通站内通道里的即时贴导向标牌,色彩采用黑底黄字,这种色彩搭配比黑底白字识别性更好,其信息更加醒目。(如图11和图12所示)

老年人认知色彩的能力减弱,应尽可能少的使用紫色、青色等短波长的颜色。加强对色彩的研究,有助于增强老年人对导向标识的识别能力。

亮度。由于老年人具有暗适应的生理特点,由站外转向站内入口处,站内的导向标识光强度和环境光强度都应适当增加,以增强老年人的视觉识别。

导向标识的亮度并非越强越好,光线太强容易刺眼,也不节能,太弱识别性不好,根据环境来寻求二者的平衡。

(4)导向标识的制作和维护。轨道交通正在快速的网络化发展,导向标识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进步,要确保视觉导向统一的形象和可持续的功能形式。新工艺要加大推广力度,及时更换视觉效果差的导向牌。导向标识的维护是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对导向标识的维护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三、结语

中国正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加大对老年人轨道交通视觉导向的设计研究,将对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明确、高效的导向标识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设计和管理的层面进行长期、可持续性的规划。2010 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为参观者提供便捷、明晰的世博会交通导向信息,必将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利于城市的长期规划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绘宇:轨道交通导向标识设计初探——以广州地铁为例[J].64-65

[2]张 曦:城市公共导向标识设计初探[J].《视觉杂谈》,78-79

作者:陈 虹 冯立伟

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 篇2:

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我国的城市更新方兴未艾,这对导向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字化与文脉传承为此提供了科技与文化的双重支撑。文章通过对城市更新环境过程中导向系统的数字化思考,研究植入文脉传承的必然性,结合无锡城市更新具体案例,论证地域文化元素提炼与应用的必要性以及数字化实现方式的可行性,提出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的基本思路,旨在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群体提供数字化导向服务,以期把数字化介入的创新应用于更多群体的日常生活中,从侧面促进环境导向设计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得到重视与推广,丰富环境导向设计的应用理论。

关键词:城市更新;导向设计;数字化;文脉传承

1 城市更新背景

城市更新旨在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居住品质,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市更新包括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主的一系列民生工程。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改造完成21.9万个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基本完成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1]。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工改造5.3万个城镇老旧小区,全国实际开工改造5.56万个城镇老旧小区[2];江苏省政府提出要确保改造完成1 130個老旧小区[3]。

无锡市计划3年内完成老新村改造3 000万平方米,包括2000年前建成的所有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2021年,无锡投入30亿元用于192个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背街小巷整治、街区道路建设,实现区域的整体更新[4]。

城市更新吸纳了海绵城市、隐蔽工程、综合管廊等城市建设新理念,在满足城市运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街区的优化设计,不断强化城市生活的美学与科学特征,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更新不同于以往的旧城改造,不仅是对生活环境层面的修缮,也为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

2 城市更新中的数字化导向设计需求

城市运行质量提升的前提是有序,秩序依赖于显性与隐性的导向系统。数字化环境突破视觉、听觉等基础感官阈限,将视觉、听觉等元素传达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5]。借助数字化技术,导向系统已超越传统单一方向引导,建成在导向基础上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在更新后的城市生态中体现出更高价值。

导向设计及其数字化方向。导视起源于北欧国家,主要是利用艺术标识一个代表空间含义的公共图标设计[6]。传统导向系统以特殊而简洁的文字、符号以及图案的组合传递各类信息,辅助、引导人们在公共空间中顺畅活动。

具有高频使用性和灵活变通性的导向设计,集成了平面视觉传达、环境景观建筑以及工业产品设计等多学科信息,并受原材料、制造工艺的直接影响,近年来更是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获得了迭代升级的动能。

第一,城市更新对导向设计的要求。导向系统虽已深度融于日常,但仍然缺失创新的设计模式与完善的功能信息。传统导向牌已无法满足人们的交互活动需求,信息传达存在局限,信息更新较为迟滞,难以适配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

城市更新侧重老旧社区的升级改造,其整体外形及内部各类设施将与陈旧落后的功能结构相剥离。其中的导向系统设计也应汲取最新的科技与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

第二,导向系统的数字化思考。移动互联网的普及、5G技术的提升、网络终端产品的日益平民化、软件平台的不断丰富以及人工智能门槛的降低,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创意设计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传统导向搭载上数字技术的平台,就拥有了全新的设计思考逻辑。数字化打开了导向系统向人性化、情感化发展的通道,使其从单一的视觉转为多感官的信息传达,从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参与,使冰冷的导向系统具备了可以交流的暖,增强了使用者的获得感。

第三,数字化导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可能。城市更新在于解决城市机体存量部分的自然老化问题,从空间、功能、生态多个维度对硬件与软件进行修复、完善、提质,以满足城市人群不断增加的生活需求。城市更新既不同于以往修修补补的改造行为,又有别于城市快速发展期的增量建设,科学、经济、可持续应该是城市更新的标签。从这一角度思考,数字化因其宽领域、多平台、易包容、可扩展等特性成为重要切入点。

传统导向系统是老旧小区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字技术的导入可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区域内有序流动,显著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数字化平台可以集成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像识别技术、LBS定位技术、遥感技术、电子地图等一系列便于出行的先进技术,不仅具有主动提示的功能,而且能确保信息更新的及时性,甚至是即时性。数字化导向的设计与应用突出了使用者的优先地位,并给予其自主权和参与分享权,为建立新型社群关系提供良好途径。

虽然数字化导向系统初期投入与日常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但可重复利用、海量信息容量以及优秀的交互体验极大地提高了性价比,也顺应了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

3 关于数字化导向设计的文脉传承研究

文脉传承,即对传统文化及相关知识进行保护与发扬。导向系统的设计理念中若能融入地域文化、传统风俗及非遗知识等相关理念因子,其艺术精神价值将体现得更加到位。

城市特定区域的导向系统不仅承担着物质层面的实用功能,也可以是该区域精神层面的风格提炼。无论城市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文脉元素的融入。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邻里乡土温情的重新拾取,更是对祖先智慧结晶的有机保留。

3.1 在城市更新数字化导向设计中植入文脉传承的逻辑必然

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导向设计势必超越初级的指引功能,融入更多美学元素,体现必要的艺术价值。城市更新是对生活环境与公共空间的硬件升级,是城市人群在更高层次对美好生活的呼应,也是在文化自信前提下对城市文化基底的再发掘、再提炼,既可避免在大规模城市变迁中遗失传统文化基因,又能打造出和而不同的个性之美。

数字化带来导向设计在技术上的全面升级,文脉传承的思维逻辑为数字化导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基因。数字化与文脉传承共同为导向设计形成了丰满的品质理念。具体就某一城市更新区域而言,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一则增强了本地居民的心理认同和身份骄傲,二则能第一时间为访客提供行为指引和感官享受的复合服务。数字化确保了多方面功能常换常新,不断消解审美疲劳。

导向设计作为一地以建筑为主的环境附着物,原本极易由于设计的简单化而产生疏离感。从各地的城市更新实践来看,总体风格的包装愈发受到重视。在这种风格的建设中,汲取地域文化的营养逐渐成为首选。于是,基于文脉传承的导向设计也就具备了融入城市更新整体环境设计的前置条件。

3.2 文脉传承为数字化导向设计提供的基础

在数字化导向设计中,对文脉元素的提炼与运用既可搭建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艺术共识通道,又能使传统导向的数字化具备必要的文化传承性,为系统提高辨识度、强化参与感、扩大适用面、增强艺术性、提高美观度、增强功能性,促使导向系统依托科技与文化两个支撑逐渐超越普通的实用性,真正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脉传承为设计者提供了美学基础和文化内涵,给使用者带来认同感,为导向系统本身赋予更强的表达力。文脉传承唤醒了本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增强了外来访客的新鲜感,既是导向设计地域独特性的体现,也为正在流失的文化瑰宝构建了保存平台。

这些智慧因子为数字化导向系统增添了人文关怀。数字化导向系统使用户由传统导向阶段的被动接收信息转为主动接收信息,甚至提供信息。导向系统与人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文脉的存在使两者形成共生的知识循环。

3.3 如何在数字化导向设计中进行文脉传承

导向系统首先要确保导向信息的感官认知性,数字化平台的丰富性可以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感官体验方式,全面兼容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多种导向和其他生活出行需求。

文脉传承能为导向设计提供美学灵感,提高受众的辨识度,而数字化为这种植入提供了便利。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导向注入了情感,使数字化导向设计具备了主观温度,使受众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获得了别具一格的体验。

作为一地特有的符号与组合方式,文化脉络可提供的元素有很多,如建筑环境、语言风俗、人文典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尽管数字化导向设计的构成要素几乎均可接受文脉的嵌入,但这种融入既要令人眼前一亮,又不能影响系统本身的实用功能。例如,语音导航中可以加入方言包,让人们实现普通话与方言的自由切换,这也会成为留存方言的一种有效方式。

传统导向设计对周边居民的指引及自身具备的美化功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趋于弱化,为外部访客提供的使用功能又会因构成单一、机械而无法得到充分展现。在区域性导向设计中,可用数字化平台改善这些不足,用文脉元素打造可读性,并借助自身平台的兼容性,在导向主题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元、多维的服务性传播媒体,通过搭载广告信息以消化建设与维护成本,保持导向系统运营的持续性。

4 城市更新中的文脉传承:以无锡棉花巷项目为例

4.1 项目概况

棉花巷东西长440米、宽11~18米,为无锡中心城区五里街的一段,因曾在清朝设棉花行而得名。巷内两侧为居民楼,沿街分布着大量特色店铺,种类丰富、立面店招多样。

棉花巷及沿線小区原环境杂乱、设施老旧、路面功能混乱、空间划分不明,由此被纳入城市更新项目。主要诉求为店面立面出新、重新铺装路面、重装或增设树池及座椅等城市家具。

4.2 导向设计思路

人们通过行为与信息互动,行为与信息分别属于主体用户和对象产品,它们需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7]。城市更新的现实环境必然是数字化与传统导向相辅相成的综合体系。

第一,数字化导向的载体选择。笔者构想的数字化导向系统因地制宜选择多载体支持。

固定端包括可视终端电子显示屏、数字化体感交互终端和传统导向牌,以展示地域人文典故和特色景点的图文信息为主,同时辅以数字化导向系统。具有屏幕自适应功能的体感交互终端则为数字化导向提供升级扩展功能。同时,每一处传统导向牌上均以二维码作为微信小程序导向入口。

移动端以最常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为主,其优势在于突破固定终端服务范围的局限,以此满足人们自由行动的需求,并实现更大范围的个性定制及隐私保护。在特定场合,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可作为数字化导向备选载体。

第二,数字化导向设计构思。相较于传统导向,数字化导向系统可在有限的物理端口储备无限信息,在提供针对性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无锡棉花巷项目中,即可将系统设置为访客模式与熟路模式。

访客模式主要针对外来访客。初来者对此区域缺乏认识,因此在展示地图的同时,屏幕上会展现周边餐饮娱乐区及居民区的具体位置,点击任何一处都可查看详情、路线及片区历史文化背景。

熟路模式主要针对当地居民。系统能够记忆用户曾路过或停留的地方,以及在各地停留的时间与频率,展示各空间店铺的即时信息。此外,巷内居民可拥有醒目且易于识别和记忆的“回家”选项,主要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老人或病残者通过系统一键呼叫安全回家。

数字化导向显著的设计感可以颠覆传统导向给人的呆板的印象,海量信息不受时空限制,互动界面还可引入使用者对信息的传递与更新,这种“以用户服务用户”的扁平结构能大大增强导向系统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第三,数字化导向设计的文脉传承。导向系统通常为标准化外包工程,很少顾及当地文化脉络,设计角度也罕以当地居民为主,导致实际风格千篇一律。文脉传承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数字化提供了多元化便捷的呈现手段。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为城市更新水准的提升增添了新的维度。

以无锡棉花巷更新项目为例,从其名称渊源入手,可提炼棉花作为区域LOGO的设计元素,也可与无锡盛产的梅花或杜鹃等花卉结合,用于门牌、方向指引等传统导向,亦可在数字化导向中动态显示。由于棉花巷历史上紧邻河道,巷内曾有一处大鱼池,而鱼在中国文化中素有繁盛和飞升的寓意,因此可将其造型设置在传统导向指示或者数字化电子地图中动线展示。棉花巷所处的五里街曾是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时的往惠山赏景之路,被称为“踏花御道”,因此结合“踏花归去马蹄香”之典,在数字化与传统导向设计中采用马与蝴蝶、花卉结合的方法。

在视觉之外,数字化导向带来的多感官触达也可将语言作为文脉元素吸收在内,既可用方言文字墙的形式形成装饰与发挥导向功能,也可在电子终端植入方言语音包满足多方需求。

从整个无锡市来看,其特有的江南园林、自然山水、人文艺术、工商传统以及惠山泥人、精微绣、留青竹刻、纸马等众多非遗,均可作为数字化导向的设计源泉。

传统导向设计的色彩以基本色为主,较为单调。从整体环境艺术设计角度考虑,从文化脉络传承中提取色彩元素融入导向设计同样可行,而数字化导向系统具有更为丰富的色彩承载和变换能力,易于形成多场景的色彩导引功能。

5 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对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意义

棉花巷为老城区生活场所,巷内老年人众多。通过无锡棉花巷更新项目,笔者发现,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对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具有特殊意义。

5.1 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现状

202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主动接受互联网的老年人为49.68%,被动者为17.22%,剩余33.10%的老年人不适应网络时代。

据无锡市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无锡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 356 126人,占总人口的26.7%,这意味着无锡市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

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的障碍之一是情感认知不连贯。那么,在城市更新中将文脉传承融入数字化导向设计即可为减轻乃至消除这一障碍提供便利。这对城市更新区域内为数较多的老年人群具有较多益处。

5.2 文脉传承推动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

城市更新的目标之一是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也是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

数字化设计中的文脉传承通过挖掘区域人文底蕴,将历史文化融入常态化生活,打造符合地域需求的城市空间,首要受益者可能就是老年人。城市水泥森林里,老年人精神归属感的缺失直接影响其对现代社会的接纳程度。文脉传承重拾的人文元素得以通过数字化导向设计的线索串联起人与人、人与空间的有机联系,实现环境景观对人的逆向赋能。

具有显性文化特征的优质生活场景能够打破认知隔膜,有助于老年人以积极的姿态接纳数字化生活,经过数字化导向系统潜移默化地引领,不断熟悉并融入数字化生活中。

5.3 老年人的数字化导向解决设想

多数老年人对数字产品疏于了解与使用。如何让其理解并自如操作导向系统成为城市更新设计的重心之一,设计更应注重展示数字化的独有优势,以赢得老年人的信任。

鉴于老年人视听功能的弱化,数字化导向信息传递中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予以强调。例如,采用大数据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老龄客户,设置极简页面,放大字号,键盘常亮,提高音量,在多次操作失败后即可转接设置在社区的人工网点,增强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让老年群体更愿意尝试。

设置数字化导向系统的主动服务功能。在征得本人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有需求的老年人的面部、形體信息纳入智慧社区体系,在识别出摔倒、生病等异常信息时发出警示。

在数字化导向系统的基础上还可升级建立“智慧社区”系统,设置物联网传感器和AI视频监控,实现人脸车牌二维图像识别、周边可疑信息预警、即时联网处置等,从而为老幼等特殊群体提供定向服务。

6 结语

导向系统的数字化在于对个体的尊重,利于人的参与、互动。文脉传承突出了地域的个性,增强了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更是对服务品质的深度开发。

城市更新的受益群体是多元的,基于文脉传承的数字化导向设计也缩短了各类人群融入数字化生活的心理距离,为其提供了便利。

概言之,传统导向是一种单向传播,数字化导向是双向、多向的互动交流,高度契合了新时代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文脉传承为导向设计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智慧元素,数字化则为导向设计提供了便捷的多维实现手段。

参考文献:

[1] 徐佩玉.什么是城市更新?包含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惠民工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4-14.

[2] 王仁宏.住建部:2021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EB/OL].搜狐焦点,https://ts.focus.cn/zixun/4ec736c2ec954987.html,2022-01-25.

[3] 姜奇卉. 2021年江苏将完成113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EB/OL].百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495181903793542&wfr=spider&for=pc,2021-02-23.

[4] 练维维.计划投入30亿元,无锡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百姓幸福感[EB/OL].无锡新传媒,http://www.wxrb.com/doc/2021/05/29/90645.shtml,2021-05-29.

[5] 游贞娜.基于数字化发展的多维视觉传达设计效应应用[J].蚌埠学院学报,2019,8(1):13-17.

[6] 周慧玲.数字化导视在校园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7] 孙辛欣.交互设计的决策规律:信息架构与行为逻辑的匹配[J].装饰,2016(6):140-141.

作者简介:莫非奇(2001—),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费晓惠(1987—),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作者:莫非奇 费晓惠

导向设计城市空间设计论文 篇3:

浅谈慢行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组织

摘要:小汽车主导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了系列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在提倡以“公交优先,鼓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宗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慢行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活力的有效手段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有力途径。本文以慢行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组织作为切入点,从交通支撑网络搭建、生活服务圈布局和慢行廊道设置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慢行交通;城市空间

1“汽车的城市”所引发的问题

目前我国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词均指向“快”,人口增长快,用地扩张快,机动车总量增长快,至2017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并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满足众多的机动车出行需求,城市道路越修越宽,人行道、自行车道越来越窄,城市变成“汽车的城市”。以快速化、机动化为导向的高强度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支撑,为经济高效运转提高保障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机动车导向下的城市蔓延。当前,在我国也汽车充当了城市蔓延扩展的先锋,城市新区不断建设,一些城市“摊大饼”式不断向外扩张。

(2)路网结构失衡,交通拥堵严重。很多中国城市,特别是新兴的城市化区域,道路网络大都以主干道为主,路网呈现倒金字塔的层次结构,车优先于人的弊病十分明显。世界银行发表的研究显示,巴黎每平方公里有133个十字路口,东京有211个,新建设的北京北部只有14个,上海浦东新区只有17个。随着路网结构的失衡,城市拥堵问题呈现越发严重的趋势。

(3)公共空间尺度不宜人,丧失活力。随着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不断拓宽,破坏绿地的连续性,致使公共空间之间很难通过步行或自行车的休闲出行方式抵达,很多公共空间相互割裂,使用强度大大降低。

(4)汽车导向的城市化,也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尾气污染等系列社会、环境问题。

2慢行交通的发展

2.1.发展慢行交通的時代要求

为了应对以快速化、机动化为导向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带来的问题,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在提倡以“公交优先,鼓励慢行,限制小汽车发展”为宗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我国响应世界无车日的口号,2007年起,连续开展无车日活动,至2015年,全国共有171个城市参加,鼓励绿色出行。

同时一系列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慢行交通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 号)》,步行和自行车第一次出现在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等内容。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33 号)》针对当前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降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当前,慢行交通作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广泛的为市民所接受,慢行健身已经成为都市生活的新时尚。

2.2.慢行交通认识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的机动车交通而言的低速交通方式,一般出行速度不大于15千米/小时,包括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

根据慢行交通的目的,慢行交通系统可以分为通勤慢行系统和休闲慢行系统。

2.3.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

(1)交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慢行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对解决末端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活力的有效手段

慢行交通作为短距离出行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有效加强绿地、居住、商业等功能之间的直接联系,增强途经及周边区域的商业繁荣,提升城市活力与魅力。

(3)满足精神需求的有力途径

慢行交通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是实现人与人交流、释放压力、感受精彩生活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活动载体,慢行交通可满足人群安全、舒适、交往、放松等需求。

3慢行交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组织

3.1.搭建“公共+慢行”的交通支撑网络

在城市整体发展层面,无论是新区规划或旧城更新中,应转变交通以汽车为导向的思路,在规划之初就注重“公共+慢行”交通支撑网络搭建,进而影响用地布局。

在交通路网布局中,结合公共交通系统及城市道路布局确定慢行道路系统及慢行设施系统的规划,如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与慢行道的资源合理分配、慢行道及慢行设施的合理布局,使整个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结合当前城市路网建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政府特别要求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首先,注重路网结构的合理性,注重打造小尺度街区、开放街区,加强支路的建设,承担城市道路系统中毛细血管的作用,缓解城市拥堵严重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公交与慢行之间的无缝衔接,弥补公共交通可达性的不足,提高绿色出行的吸引力。

3.2.基于慢行支撑的生活服务圈布局

在确定慢行导向的交通支撑网络基础上,结合人们出行的不同空间尺度研究生活圈层的布局,包括“公交出行尺度”、“自行车出行尺度”及“步行出行尺度”三个层面。

从城市生活圈层构建的角度来看,城市发展的宜人规模尺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轨道交通线网的长度。从北京、上海等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成熟和武汉、郑州等轨道交通规划已明确的城市尺度上来看,城区基本上空间跨度在30公里左右,和轨道线的长度是相匹配的。城市若继续发展,将以组团布局形式跳跃式发展。

综合分析轨道线路长度不宜大于35km、最短不宜小于15km,超长线路以1h运行时间为控制目标,设置支线不宜过长。自行车行程速度宜按照 11~14 千米/小时计算。结合出行,其最远的出行距离为 6~10 千米。 步行交通速度宜按照 1.8~7.0 千米/小时,一般城市道路两侧步行道步行速度取 4 千米/小时。步行的合适出行距离为 500~1000 米。

明确了城市空间的规模尺度后,在城市内部对公共空间资源进行梳理,依托城市功能布局、适宜的慢行出行范围,构建慢行分区、慢行单元、慢行核三个层级的慢行系统,结合设置不同层级的生活服务设施,形成多层级、全覆盖的生活服务圈,实现慢行系统与城市生活服务层级递进的联动模式。

3.3.设置连续便捷安全的慢行廊道

根据通勤性、休闲性等交通需求分类分级规划慢行通廊。规划合理确定道路断面,保障慢行交通路权,强调慢行路径选择的可实施性和对各级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的串联性。

其中休闲慢行廊道主要是体验慢行、健身休闲。结合休闲慢行廊道的设置,可形成高品质、富有魅力的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激发短距离和休闲健身出行。

合理设置慢行过街设施,是保证慢行廊道连续性的重要措施。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设置过街设施。在重要交叉口设置二次过街设施,在局部交叉口采用慢行信号优先、标线提前等措施,明确自行车和行人过街线路,提高过街效率。

4结语

由于现状限制、重视程度、资金问题、发展模式等诸多原因,慢行交通在我国城市发展领域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除了沿海部分比较发达的地区切实的贯彻以外,慢行交通的规划往往成为一纸空文,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城市的推进,慢行交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应重视慢行交通的规划,尤其是加强其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趙倩,吴焕,和瑞,昌继海,等. 郑州高新区慢行交通系统专项规划(2015-2030年) [R]. 郑州: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

[2]阎军,宫磊,赵一新. 高科技园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以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北扩区为例(J). 城市交通.2012(02):53-61.

[3]潘志勇.城市新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建设与实践——以住建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为例(J).2011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8-342.

[4]平茜.开发区慢行交通发展策略研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江苏建筑.2012(04):7-9.

(作者单位: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作者:赵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营销活动策划服务销售论文下一篇:烧结机点火炉节能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