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组评优

2022-11-12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研组评优

新桥中学语文教研组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中共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依据,在市教研室《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评价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的指导下,以学校“落实、创新、提质”六字方针为主题,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科研兴教、信息强教”战略,不断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促进教育走内涵发展。

二、具体目标

充分发动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念,探索课程改革经验,大兴教学研究之风,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广大教师要通过上好参评课,互相评价、共同切磋、自我反思,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系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发现和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教研骨干,提高我校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育科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顺利推进行新一轮课程实验改革。

三、具体要求:

1、充分发动,保证教师全员参与。

2、评研结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要以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契机,狠抓教学研究和改革。每一位老师要以积极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设计好参评课教案,并上好参评课。各校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督促评价组认真评析

1 每一堂参评课,督促每一位参评教师課后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认真分析教学实施中的得与失,并拟好相应对策,以进一步改进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让学生各级地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强化“目标意识”,发挥其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强化“反馈矫正意识”,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清除失误,完成教学预定目标。教师要通过互相评析、共同切磋、自我反思,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系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严密组织,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本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采取逐级评优的办法,分为初评、复评、决赛(展示)、表彰四个阶段:

初评阶段:以各个备课组为单位,由教研组负责安排;由教务处、教研组联合组织。初评在5月底完成,各备课组于6月5日之前将参加复赛名单交教务处。

复评阶段:复评将在10月初进行,并于10月20日前将参加决赛名单交教务处。(具体组织细则另行通知)

决赛阶段: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将在11月份进行。

表彰阶段:学校将组织教育教学专题表彰会,对在本次活动中涌现出来和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5、认真回顾与反思、总结成绩,分析不足。

活动结束后,要对整修活动进行认真回顾、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提出改革教学工作的意见,于12月10日前将书面总结材料上交教务处。

附课堂教学案例评价指标 1. 与既定的教学设计方案相符合

 教学案例要体现既定的教学设计思想

 教学案例允许教师在以上的前提下发挥主动性,改进教学过程 2. 教学过程与方法

 教学环节完整,安排有序,时间分配合理,各环节交替自然

 教学方法灵活,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策略和媒体工具 3. 教学态度和基本素质

    课前准备充分,有完整的教案

课上仪表端庄,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熟练操作课上所需的教学媒体

具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4. 教学效果

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包括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如讨论,发言,动手操作等)较高  能够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 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馈良好

第二篇: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

申 报 材 料

近两年来,在市教研室和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特别在我校教务处的直接关怀下,我校的低语教研组在借鉴以往活动经验、学习他人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校实际,从活动的形式、内容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校语文学科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研组概况。

低语组下设3个分学段教研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共有3个备课组。教研组由13位充满活力的教师组成,有州级骨干教师,其中小高高教师4名,高级教师9名,,教研组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更有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传帮带”作用明显。

在这个集体里,每位教师都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学工作中,各成员更能扬长避短、群策群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添砖加瓦。在改革大潮中,用创新精神开辟学校语文教育新天地,增强语文教育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我们的努力下,小学低语教研组已成长为一支积极进取、勇挑重担的队伍,是一个勤奋团结、充满活力的集体。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重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 (1)实施“名师工程”

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每位教师填写《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袋,加强学科建设,让语文学科每一年级、每个学段都有1—2名骨干2,并逐步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行、专业素质高的骨干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提供条件,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夯实教师基本功

此项着重抓教师的“三字一话” 训练。每周练。根据学校安排的每节课都练粉笔字的要求。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学期固定时间举行课文诵读、演讲比赛比赛等活动,强化要求,正确认识说普通话,用普通话。

(3)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正常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加底蕴,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 在此基础之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4)认真抓好教师业务培训。

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不少于一节的优质课,进行微格。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学习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学校的业务学习落到实处。

业务学习改变以往“业务学习一锅烩”,“业务学习一张嘴”的形式。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业务学习。业务学习提供展示平台,让身边的名教师现身说法。业务学习形式多样,有理论解说、视频观摩、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结合实际教学开展活动,让教师听得懂、学得进、易操作。每周四三下午固定时间,举行校本研修活动。

(5)做好“传帮带”工作。

老中青结合,师徒结队,一对一进行“传帮带”工作,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努力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充分利用好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发挥好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支持他们参与各级各类的研讨指导活动,为其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创造更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他们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认可的喜悦。

2、抓语文学科建设 (1)学科模式初现成效。

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之上,探讨适宜我校校本研修,每个年级组都制定了研修小专题,每节课都围绕小专题开展。带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课题研究

我校低语组根据本年级中的教学重难点制定研修小专题,教师都能紧紧为绕小专题开展工作。

(3)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加强学校语文集体备课和教研组建设,确定各组负责人,明确责任,每周教研活动都有负责人,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目标明确,方式灵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等,努力推行“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备—大家共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每人每学期推出1节公开课。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之上,每学期争取每人至少上一节优质课。积极支持教师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鼓励教师采取自我实践与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4)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提供大练兵平台。

在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的基础之上,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竞赛活动,举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掀起了语文学科大练兵的热潮,成就了自己学校的名教师,树立了学科标杆,调动了语文教师的积极性,。

3、抓学生素质培养

对于小学的学生,写字、朗读是重点。 (1)写字工程

抓学生的写字,是一项大的保底工程。它既需要从低年级做好基础工作,又需要全学段配合。以课标为指导思想,利用“课内指导示范,课外巩固练习”方式强化学生写字练习。

“课内指导示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识写字环节中,认真指导,亲自示范。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的书写,让学生做好书本或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课外巩固练习”则是利用中午写字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写字进行督查、评价。持之以恒,由专门的练习写扩展到学生的平时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读书工程

主要内容针对两块:一块是学生按要求把教科书中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另一块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有针对性阅读指导,或范读,或形式多样的去读,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习读的方法,体会读的乐趣。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级举办读书汇报交流会,畅谈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每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读书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三、规范管理促落实

1、坚持每月的业务检查制度。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方面教学常规的全面检查。本学期,我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做了更详细更严格的要求。每月教研组都要根据相关要求进行组织开展活动。校长室、教务处专人进行跟踪督查,检查不走形式,不看表面,深入备课组参与其活动过程,认真的检查、记载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存在的问题,和备课组及时、当面地交流、探讨,以求教研组的活动更规范。

2、坚持抓好听课促学习。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周周开课;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源,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要达到20节以上,年平均听课不少40节,并要有详细的评课。

3、坚持教学反思“一月一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要达当月教学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至少写四篇篇幅较长、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写教育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每月都要让教师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

4、把好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关。本学期教务处成立评课小组,进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教师按市教研室要求人人上好过关课、达标课。学期结束,对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估。不达标的课进行微格培训,跟踪使之真正进步。

四、教研成效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今年教研组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高。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研组中已拥有市学科带头人3人,州骨干教师1人。

教师积极参与组内及校内外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每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一大批年青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

2、学生素质培养成绩喜人。

我校语文教师关注学生成长,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全体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下,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较扎实,语文能力取得较大提高。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成绩喜人,在区级以上各类语文相关竞赛中,约有20人次获奖。

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等待着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耕耘在教育一线这片乐土上,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使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学习、创新,努力创建一流教研组。

第三篇:小学优秀小学语文教研组申报

立足课堂,以生为本

龙子湖第五小学

在教研室和和学校领导的领导下,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借鉴以往活动经验、学习他人和创新的基础之上,结合我校实际,从活动的形式、内容上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语文教研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校语文学科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研组概况。

我们语文教研组现有6位教师,中老年教师2人,青年教师4人,他们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教育教学中,严谨治学,尽心尽职。平日里,大家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语文教学成绩一直是稳中有升,可以说我们教研组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团队。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重点,经过不断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并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全面实施。

1、抓教师的素质培养。 (1)夯实教师基本功

此项着重抓教师的“三字一画” 训练。每周练。根据学校安排的每节课都练粉笔字的要求。教师都能认真对待。每学期固定时间举行课文诵读、演讲比赛比赛等活动,强化要求,正确认识说普通话,用普通话。

(2)继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正常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加底蕴,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文化内涵。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 在此基础之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

(3)认真抓好教师业务培训。

认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料,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不少于一节的优质课,进行微格。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学习的主题,要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把学校的业务学习落到实处。

2、抓语文学科建设 (1)学科模式初现成效。

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之上,探讨适宜我校校本研修——生本课堂。每节课都围绕小专题开展,带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加强学校语文集体备课和教研组建设,确定各组负责人,明确责任,目标明确,方式灵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等,努力推行“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备—大家共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每人每学期推出1节公开课。在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之上,每学期争取每人至少上一节优质课。积极支持教师个人将所学理念大胆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鼓励教师采取自我实践与同伴互助的方式,形成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3、抓学生素质培养

对于小学的学生,写字、朗读是重点。 (1)写字工程

抓学生的写字,是一项大的保底工程。它既需要从低年级做好基础工作,又需要全学段配合。以课标为指导思想,利用“课内指导示范,课外巩固练习”方式强化学生写字练习。

课内指导示范”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识写字环节中,认真指导,亲自示范。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注意字的笔画、笔顺的的书写,让学生做好书本或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课外巩固练习”则是利用中午写字课的时间,对学生的写字进行督查、评价。持之以恒,由专门的练习写扩展到学生的平时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读书工程 主要内容针对两块:一块是学生按要求把教科书中的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另一块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有针对性阅读指导,或范读,或形式多样的去读,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在反复地练习中学习读的方法,体会读的乐趣。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级举办读书汇报交流会,畅谈从书中得到的收获和感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美文诵读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每班“读书之星”,“书香班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培养学生读书情趣,提高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三、规范管理促落实

1、坚持每月的业务检查制度。我校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方面教学常规的全面检查。本学期,我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都做了更详细更严格的要求。深入备课组参与其活动过程,认真的检查、记载和反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存在的问题,和备课组及时、当面地交流、探讨,以求教研组的活动更规范。

2、坚持抓好听课促学习。学期中,通过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周周开课;给我校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课源,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要达到20节以上,年平均听课不少40节,并要有详细的评课。

3、坚持教学反思“一月一评”。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教学反思数量要达当月教学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至少写四篇篇幅较长、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都能坚持写教学反思,通过写教育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每月都要让教师写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

四、教研成效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今年教研组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高。

经过努力,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师积极参与组内及校内外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每位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一大批年青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

2、学生素质培养成绩喜人。

我校语文教师关注学生成长,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全体各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下,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较扎实,语文能力取得较大提高。成绩代表着过去,未来等待着开创,我们组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耕耘在教育一线这片乐土上,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努力使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登上一个新台阶,不断学习、创新,努力创建一流教研组。

综上所述,我们申报语文特色教研组,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7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达成高度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

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字谜大擂台。

(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 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

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3

活动主题:主题: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

学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2、解读文本把握目标——分年级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主持人谌雪娇)

(1)大屏幕出示文本内容(吴琼瑛负责课件)

主持人:好,让我来接过这个接力棒。我记得在青赛课期间,时常会听到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一个问题,我记得戴主任就问过:你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吗?文本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一个物的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义。下面,让我们跟随本部三年级组青春靓丽的黄春英、缪玲、黄梅芳、黄翠玲老师一起走进《放飞蜻蜓》。

(2)教师个性化分角色朗读。

(3)按年级组讨论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及简要提出突破本课难点的建议(有效突破难点的金点子)。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研组记录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 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 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 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 5. 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 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 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

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

谌雪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语文组教研活动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

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信息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