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专业医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调查医学类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和培养质量,以根据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对培养过程评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该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较低。

第一篇:专业医学论文范文

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入医学专业学业指导工作探究

摘 要: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在维护教育公平前提下,以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专长、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影响学生完成学业为原则,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学生学籍管理第三节规定中,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也明确了转专业的各项规定。通过学生的再次选择专业,可以使学生进入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去,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 医学专业 学业指导

1 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入医学专业的现状

当代医学生应具备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医学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三要素,是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医学关系到人身命脉,所以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需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其关乎人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学校颁布实行学生转专业制度以来,每一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通过转专业的程序,从其他非医学专业转入医学专业。这些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转入医学专业之前,几乎没有人学习过相关的医学类课程,进入到新的学院、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课程,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从而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 轉专业情况分析

以2016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转专业为例:共有115名转专业学生,各学院分布情况见表1。

在115名转专业学生中,转入医学院学生70人,其中有8名学生是医学院内部转专业,其他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

经统计分析,共有11个学院的115名学生转专业,其中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经管学院转出学生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3.91%、30.43%;在所有非医学专业转入医学专业学生中,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园艺技术专业和经管学院的法律事务专业转入医学院的人数最多,分别为23.08%、16.67%(见表3);在转入医学院各专业人数中,护理、助产专业转入人数最多,都是27人,分别占转专业人数的34.62%、34.62%(见表4)。

3 转入医学专业后课程分析

以护理、助产专业为例,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见表5。

以法律事务、园林技术专业为例,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见表6。

在转入医学院19个专业中(除去医学院4个专业外),分析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发现(以法律事务和园艺技术为例):在第一学期的课程中,这些专业基本上以开设思政概论、基础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一些通识课程及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对于医学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都没有开设。而医学类专业,除了开设通识课程外,还在第一学期就开设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入医学专业,转入的学期是第二学期,第一学期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又没有学过,明显出现了课程上的脱节,对于这部分转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的学习中,不仅要完成转入专业第二学期的所有课程学习,还要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对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补修,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如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业的指导尤为重要。

经过统计分析,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入医学专业第一学期需重新补修的课程各专业累计共有13门,免修课程5门,最多是正常人体结构和正常人体机能各有69人。

4 针对性开展学业指导

4.1 营造转专业学生学习的氛围

由于转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个性,在面对新学院、新专业、新同学、新课程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态度,学院领导—教科办—专业—班主任4个层面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及学业指导,学院领导主要进行学生的动员,渗透学院的育人理念;教科办负责学生学籍管理、补修课程的统计、课务及考试安排;专业主任对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规划、专业思想的教育;班主任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开展分科式学业指导

分科式学业指导是指按照专业、课程的不同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指导、专业认知指导。教科办根据前期统计的课程补修信息,安排任课教师对这些转专业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指导,任课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等都很熟悉,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4.3 加强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

邀请受学生欢迎、喜欢、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参加转专业学生的座谈会,师生沙龙、个别答疑辅导等方式,向非医学转专业学生传授医学知识的学习方式方法、各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制定规划学习内容,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在平时,学生可以通过QQ、电话、微信等方式向老师求教学习方法。

4.4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的回补

学生需补修的课程门数较多,在第二学期要完成所有第一学期没上的医学基础课程,学生需花大量的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学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选择,学生在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自修课程、节假日辅导班等方式,在不占用正常课时的前提下,对转专业学生进行医学基础课程的辅导,从而让转专业同学能尽快回补第一学期的课程,为接下来的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于助产专业的转专业同学来说,因为是独立组班,可以在教学时间内开展课程的补修,方便学生。而其他转专业的同学是插班,没有独立成班,开展补课需要凑所有医学专业学生有空时间开展补课。

4.5 开展朋辈互助

班主任可以运用朋辈之间互助的方式使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能及时得到帮助,动员班干部、班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开展一对一、一帮一的互助模式,同时也可以进行班级的学习经验交流,不仅可请本班及其他班学习成绩好的,也可以请上一届转专业学生中学生成绩好的来参加。班级可以成立学习互帮互助小组,使转专业的同学尽快融入新学院、新班级,感受到转专业所带来的新的学习活力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遇到学习或生活困难的时候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转专业的同学进入新学院后,必定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有一护理专业学生因课务太重,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整天闷闷不乐,晚上睡不着觉,坚持了一个月,还是提出休学,针对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应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定期对转专业同学进行排查和跟踪。

转专业后的学业指导是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使学生摆脱过去被动学习和强迫学习的局面,通过对转专业的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指导,使每一位转专业的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完成转专业后的各项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郑正.高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转入临床医学专业适应情况的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13(4):1-6.

[2] 李永春.对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现象的思考[J].艺术视角,2012(4):25.

[3] 赵宗更.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对策建议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4(1):81-84.

作者:肖宁 王岚 楼晓 应佩蓓

第二篇: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就业现状研究

【摘 要】目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调查医学类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就业情况和培养质量,以根据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从就业过程、就业结果、对培养过程评价,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结果:该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对就业质量的满意度较高,但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较低。结论:学校应明确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就业

在高校扩招、高校合并的态势下,我国各类专业型大学也逐步向综合类大学发展,同时卫生部在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动态调整医学教育招生规模与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推动以提高素质与能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改革。如今,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我国近百所医学类院校中,均设有非医学类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心理学因其投入少又热门,在各医学类院校布点数量位于前列。随着非医学专业的持续增设,问题随之暴露。由于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医学教育为主,使得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本专业认可度低、就业后稳定性差等现象。因此,对于医学类院校非医学专业就业的追踪调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中医院校管理类专业为例,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其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据以提出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内容。对某中医药大学8个学院17个专业的2017届毕业生进行毕业半年后的追踪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某中医类院校的两大管理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数据从求职基本情况、求职过程、求职结果、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进行研究。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对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半年就业情况进行追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工作稳定性、职业特色、求职过程、教育教学评价等32项。问卷收回率为82.3%,有效率为80.1%。

2 结果与分析

2.1 就业总体情况

该校共设置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制药工程学院、医院管理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中药临床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共8个学院,17个专业。据2017年12月31日前的问卷调查显示,管理学院的纯就业率(除去升学率)为58.00%,在8个学院中排名第三,升学率为14.00%,排名第七,灵活就业率为16.00%,排名第一,未就业率为12.00%,排名第七。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88.89%和86.96%。由此可知,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率较高。

2.2 求职过程分析

2.2.1 求职成功渠道与求职过程难点

对求职过程的分析首先从求职困难的原因和求职成功的渠道进行分析。对于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均有47.06%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实践经验的缺乏,其次是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再次是求职方法技巧缺乏,最后是社会关系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是学生这一角色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认为知识技能达不到要求占比也相对较高,反映出相应专业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所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有待改善。

从求职成功的渠道进行分析,28.33%学生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24.08%学生通过专业化的求职网站,14.31%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招聘会,11.61%学生是通过父母及亲友推荐,9.21%学生通过校外现场招聘会,2.83%学生通过学校网站发布就业信息,1.70%学生通过校方(导师)直接推荐。反映出学校对于培养学生应聘技能和提供应聘渠道方面有待加强。

2.2.2 专业竞争力保障程度分析

专业竞争力保障度反映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找工作时所带来的竞争力的保障程度。市场营销专业竞争力保障度为50.00%,在17个专业中排名第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竞争力保障度为11.76%,在17个专业中排名15。表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找工作中不具有专业的竞争力,专业为自己就业的保障程度较低;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就业信心不足。

2.3 就业结果质量分析

2.3.1 专业相关度分析

专业相关度反映学生实际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2.9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2.29,在全校17个专业中排名靠后,表明学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较低。在从事低相关专业工作的原因中,有30.53%的学生由于个人兴趣不想从事专业相关工作,23.16%的学生想找相关工作但不符合要求,17.89%的学生想找相关工作但是机会太少,17.89%的学生因收入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关系不想找相关工作。就管理类的两个专业来看,市场营销专业因其专业性质使得的就业面较广,市场包容性强,专业相关性较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较低,通过访谈发现,由于各类企业单位招聘中对于涉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一般招收工科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医药管理学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取得的是管理类学位,致使很多学生在应聘环节因不符合条件而不能报考相关岗位。

2.3.2 就业各方面满意度

对就业结果的满意度分别从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进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5分制对结果进行评分,如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和薪酬的满意度在全校17个专业中位于前列。说明学生对于就业所处行业的市场情况较为满意,也说明了市场对于市场营销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需求。

2.4 对培养过程的分析

对培养过程的满意度分别从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教学水平、教学态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问卷数据采用5分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在8个学院中,管理类2个专业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排名第三,而对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表明学生对于管理类2个专业的教学培养满意度有待提高。

3 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情况信心不足,但就某医学类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来看,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在就业质量方面,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对工作内容、职业发展前景、薪酬满意度较高;从对培养过程的分析来看,学生对于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较低;从求职过程分析来看,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找工作时所带来的竞争力的保障程度较低。上述结果表明,非医学生在就业认知、就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亟需解决,它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明确专业特色,增强专业认同感

对于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来讲,有着天然的特色就是医学院校背景,如市场营销专业,主要为卫生医药行业培养营销人才,为我国健康卫生行业发展做出贡献。所以,从学生层面来讲,应做好自我定位,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掌握一定医药知识和管理理论的复合型综合人才。从学校层面来讲,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避免搞全校“一刀切”,以及时了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与需求,以提高非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非医学专业属于医学院校的边缘专业,该类二级学院的教师一般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興趣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因此,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不容忽视。

3.2 完善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工作

学校应继续研究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定位,按照专业不同的方向设置课程模块,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本专业目的是培养既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又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市场上对于具备计算机能力的工作岗位大多招收的是工科类学生而非管理类学生,这就需要学校层面继续研究与优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时根据市场需要做出调整。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学校应该明确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专业定位,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非医学类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参 考 文 献

[1]陈沛军,李娟,梁嘉豪,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与趋向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38-40.

[2]刘堃,杜清,何晓敏,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214-215.

[3]徐晓炜,任晋文.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社会文化实践活动现状分析与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6):221-223.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梁蕊缨

第三篇: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本文对目前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实践方法。旨在就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进行同行间的交流,并探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最优方法,把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院校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全社会对于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更提高了对于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专业英语是广大医学生真正地把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实用阶段的重要课程,以能搜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为目标,使医学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英语作为媒介进行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由此可见,对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中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将结合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求与各位同仁交流与商讨。

2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是英语语言知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目前,对于本门课程到底应该属于英语课还是专业课,许多人仍然持不同意见。另外,在一些地区, 由于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不够,在整个教学与考核过程中,专业英语教学都受不到重视,甚至被完全舍弃,因此,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一直未能有明显的提高,对于此类教学的研究也非常少。

目前,我国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2.1 匮乏的师资

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来源有两类:英语专业教师和医学专业教师,这两类教师的优缺点非常明显。英语专业教师有良好的语言功底,但由于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之间学科跨度较大,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师对所教授的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而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讲,虽然掌握着丰富的医学知识,英语使用却不熟练,不能把英语教学和医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课堂英语教学组织不够充分。总之,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匮乏,教学队伍不稳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2.2 落后的教材

目前,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的发展也远远不能满足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需要。首先,教材系统陈旧、改版缓慢、实用性差。由于医学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匮乏,世面上可见的医学专业英语教材种类单一,多数使用年头已久。另外,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教材未能编写配套的辅助材料,教材内容杂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能很好地利用此类教材达到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的。

2.3 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受到教材及教师水平的限制,很多医学专业英语课堂都以汉语为主,主要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先单词后课文,以翻译为主,并辅以阅读训练。此种教学手段已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非常影响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而且不利于英语知识教学与医学专业教学的结合,根本达不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要求。

3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特点,目前,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全方面的必要的改革,充分地把英语教学的特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力求提高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3.1 加强师资选拔与培养

匮乏的师资是长久以来困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一大问题,师资的培养需要长久的计划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在师资选择方面,要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结合,解决师资选择的问题。鉴于医学专业与英语专业跨度较大,而英语专业教师又大多是文科出身,所以最好的师资莫过于经过专业英语培训的医学专业师资。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其次,加强师资培养。医学专业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当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英语口语与听力的熟练应用,所以在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训应放在这两方面技能上。当然,最好的培训方法莫过于采取出国培训的方式。此外,对于那些经济及师资力量不雄厚的院校,最快的优化师资的方法即成立专业外语教研室,取长补短,双方协作教学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培训目标。

3.2 完善教材的使用

面对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内容陈旧及辅助材料不足的缺点,应适当地进行教材的补充,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最新的医学专业方面的英语知识,以此来扩充并更新日常的教学内容。政府及院校应加大投入,积极鼓励更多的医学人才及英语人才投身到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中来,帮助医学专业英语教材迅速地完善,以适应时代对于医学人才的更高要求。同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加大教材选择与使用的自主性,不能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医学各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院校学生基础的差异。

3.3 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最适合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基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对于吉林医药学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课堂调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优化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1)采取以CBI为主导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CBI教学法,即基于内容教学法,是国际公认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之一。CBI教学法的使用是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的最优手段之一,可以大力推进该教学法的使用与研究。

(2)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多样性,在医学专业教学当中,不乏丰富的优秀的国外英语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艳.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医学信息,2007.

[2] 赵明.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科技文汇,2008(3).

作者:张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药品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