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2-11-26

很多学生害怕文言文, 甚至讨厌文言文, 这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这种局面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造成的。如何丰富教学手段, 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是语文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较教学法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它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新的认识——原来文言文也如此有趣。

那么什么是比较教学法呢?比较教学法就是利用教学内容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中巧妙运用比较教学法, 能够使教学双方都受益。笔者以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篇文章为例, 谈谈运用比较教学的点滴收获。

本册安排的这三篇文章都是传统的经典名篇, 且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及思想教育意义。因此如何利用好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价值, 成为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主题。当学完三篇文章后, 笔者以“范仲淹、欧阳修、杜甫三位圣贤谁的思想境界更高”为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此题一出, 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们各抒己见。多数支持杜甫, 其次是范仲淹, 也有力挺欧阳修的。现结合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整理如下。

1 第一名——“只忧不乐”之杜甫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 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 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 故有“诗史”之美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杜甫晚年, 此时他的人生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面对自身无比艰辛的遭遇想到的却是和他同样境遇的天下寒士。好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字字铿锵, 句句洪亮。如此博爱的心胸和崇高的境界着实令人可感可敬。试问:历朝历代, 谁堪与比?反观杜甫的人生经历, 又有哪一件事, 不是为了国家, 为了人民!此诗所体现的思想高度, 就是杜甫一生的最好写照, 而其中朴实无华的描写和气势磅礴的呐喊, 正是他内心铸入诗歌不朽的灵魂。所以, 杜甫的思想境界当之无愧高居榜首。

2 第二名——“先忧后乐”之范仲淹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六年被贬邓州, 应同遭贬谪岳州的友人滕子京之约为修茸一新的岳阳楼作文, 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按常理, 范仲淹应为好友歌功颂德, 哪知他却借“岳阳楼记”抒发自己的情怀:“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表示要追随古代的仁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他做官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 而是为朝廷社稷和天下百姓。这是一个政治家崇高的思想境界。表面上看, 范仲淹似乎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作秀, 其实不然, 如果了解范仲淹的一生, 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他仕途沉浮几十年, 数遭贬黜, 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 在家乡买“义田”千亩, 救济贫穷的族人, 而自己却贫苦一生, 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 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 忧民之忧, 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范仲淹的思想境界位居杜甫之后, 实属应当。

3 第三名——“与民同乐”之欧阳修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几乎在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差不多时期写下了另一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从《醉翁亭记》探究作者当时的心情:可以用“醉乐”二字来形容, 实亦悲忧矣!滁州僧人智仙筑亭于琅琊酿泉岸边, 欧阳修为亭题名“醉翁亭”, 以“醉翁”自谓, 原因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醉翁也”。又说:“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实为欧阳修政治失意时寄情山水、消遣愁怀之心境。欧阳修之心情可谓悲矣、忧矣, 但他却尽力抒写其乐:观山间之朝暮四时, 因“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因滁人“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往来而不绝”的悠闲游而乐。但野餐之间, 看众宾之欢, 太守则“苍颜白发, 颓乎其中”, 醉了, 此时太守是忧是乐只有他自己知道。当宴席散去, 欧阳修看“游人去而禽鸟乐”时, 终于将其“乐”的感受进行了升华与提升:“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他将愁情依托在山水之间, 把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 即与民同乐。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 在自身受到打击之时还能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境界, 实属不易, 敢问现代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欧阳修屈居第三。

其实三位圣贤的理想及思想境界都很高远, 他们都是华夏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宝贝, 都留给炎黄子孙一笔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以上的比较教学, 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增加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又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简直是“一箭多雕”的好事, 何乐而不为呢?其实文言文教学方法还有很多,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动脑, 肯钻研, 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就一定会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摘要: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瑰宝, 蕴含着艺术、思想、精神等多方面的价值, 学习文言文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比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使教学双方受益。本文以范仲淹、欧阳修、杜甫“忧乐观”的比较为例, 谈谈比较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比较教学法,忧乐观

参考文献

[1] 李华.比较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应用.河南大学, 2012.

[2]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内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综述下一篇:EVA热熔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