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2022-05-03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可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合作探究的途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而要转变学生之学习方法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和谐与开放之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

摘要:加强学生的 思想品德教育;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这四个方面,对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 实践能力

过去很多人认为,生物就是由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构成的。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识体系外,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

生物是一门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一)尊重每个学生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二)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三)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

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作者:徐晓华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2: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可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合作探究的途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而要转变学生之学习方法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和谐与开放之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文章从结合生物科学史、生物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方面介绍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当前许多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古板、缺少创新是主因。那么,如何激发出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可以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在此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思考的习惯、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生物科学史实施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史。生物科学史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探究生物的良好素材。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生物科学史来实施探究性学习。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笔者就将瓦伯格(O.Wanbung)、卢宾(S.Ruben)、卡门(M.Kamen)、卡尔文(M.Calvin)、阿尔农(D.Amon)和派克(Pank)等科学家的研究史料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实质,而且有助于他们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探究条件。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以及独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有效掌握实验方法,逐渐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及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设计生物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在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去优化设计及验证生物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的膜这个性质。在生物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并学会分析各个实验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就逐渐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及提升了自己的生物实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积极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学习

教学情境设置适当则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景中去积极主动、有机融合学习生物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探究思维及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该巧妙地穿插文字以及教学资料图片,也可以通过录像以及PPT课件来创造教学情景,甚至可以将实验的动画演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比如,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时,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领会,为此,笔者就将有关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巧妙地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细胞分裂之真实情景。同时,在这个教学情境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与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情景,加深细胞周期及着丝点分裂等基本概念,了解染色體、染色单体及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变化与变化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生物知识学习体系。此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探究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一种认知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生物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运用情境提问式向学生导入探究课题。“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有的学生是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的父母均是双眼皮,而他却为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而其姐妹却是单眼皮呢?”运用这种探究性的情境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与学习,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合研究性课题实施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题是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收录了不少研究性课题。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这个研究性课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探究。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去探究矿质元素是如何促进植物生长、如何充分利用农作物的杂交优势等系列研究性课题。同时,要求学生要在课题中学会观察分析、收集相关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写出课题研究报告。教师可以对比较好的研究报告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并以其为范文在课堂上让其他学生学习。

五、结合生活实例实施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按照社会发生的一些生物事件及生物安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针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个问题,笔者就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与交流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性探究学习,并形成调研报告。又如,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要求学生对“关注艾滋病”展开热烈讨论,并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对预防艾滋病、关注艾滋病进行调查性探究,并宣传艾滋病的防范对策。

总之,在探究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出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学习生物知识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生物实验的能力。此外,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引导者,为此教师应该找准角色,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其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途径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开展探究性教学实验,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09).

[2]石其俊.新课程下探究式化学教学设计初探[J].林区教学,2011,(02).

[3]曹勇.对新课程生物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4]陈福荣.对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1,(05).

[5]解继.浅谈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华章,2011,(21).

作者:刘漾华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 篇3: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新课程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生物课新课程积极的改革,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高中生物教学,是学生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是学生通向理想大学的必经阶段。所以,老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学能力,使素质教育等到进一步的深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前被动式的接受知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环境及学生状况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传授生物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新课程的变化

教材改了,版本多了内容更丰富了版面更活泼了,与实际的距离更近了。虽然教材的选择权不完全在各中学和相关授课教师,但毕竟有多个版本同时推出,至少给一线教师多提供了几本优质的教学参考书,为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标精神和探究教法提供了权威性指导;同时,部分教材所设置的练习形式有所改变,更富有探究性和针对性等。教学方式有所改变.教师的探究意意和尝试变革教学方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更加开放了,学生实验等活动时间增加了,教学活动变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了。

2、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验阶段值得改进的问题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得到全面兑现,如从总体上看,与旧课程相比,知识本位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教学的基小组织形式和大班教学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以本代纲”的现象依然存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同虚设过程评价可有可无,教师的负担有所加重;部分学校生物课的相对地位变化不大,其课时仍少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更突出的是,应试教育的主导地位依然如故。学生自主选课等力面的改革仍然像以前的会考等改革活动一样面临“走过场”的尴尬境地,课业负担仍很重。

3、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新课程的高中生物的三个必修模块,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还应该注意各模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者之间的和谐性与整合性,明确对各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同时还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3.2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要联系生物科学的新成就。生物科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许多科研成果对生物教学都起着促进作用,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生物学无论是对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生产实践,还是对未来进一步的深造都是十分必要的。从而产生内在的学习要求。生物生物课不能脱离开生物界而照本宣科,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生物圈。开展课外活动,能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应用,实际上,学生对此类活动反响强烈,兴趣盎然。教师可根据课时的安排,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让学生将书本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解植物、动物的分布、生长规律,生活习性。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轻松愉快、积极参与的环境下学生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对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

3.3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和探究

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生物学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教学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3.4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 注重优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来展示图形、图像和声音,借助音像效果和电脑功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慢为快,化快为慢,使教学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并增加信息量、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对生物更感兴趣。

3.5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化

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有效教学必需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

3.6学习评价的激励化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学习评价的激励性,是指应该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发展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从而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师生发展的手段。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表扬和奖励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对激励的成功运用取决于时间和方式的恰当与否,过分、过于夸张的奖励会降低内在动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某些时候关系不大以至于表扬会变得无足轻重;不同学生其内在动机系统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作者:王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课程学习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生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