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教育论文

2022-04-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研究生队伍是我国学术事业的储备力量,其学术道德水准与学术研究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学术水平的发展。分析当下存在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积极防治这类阻碍我国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弊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概念界定及行为表现入手,分析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研究生学术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

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教育论文 篇1:

洪堡现代大学理念与高校教师职能

摘 要:本文剖析了作为现代大学教育鼻祖的洪堡的主要大学教育理念:学术自由与大学自主,大学的实用性和学术性,培养通识的具备“全面人格”的人才,大学服务于社会。同时,将这几条理念与中国的现代高效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指出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和高校职能之间的关联,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高校教师职能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理念;教师职能;威廉·洪堡;人才培养

一、引言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中国废除了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效仿西方现代大学理念而成立的现代中国大学。解放后,新中国延续并发展了大批现代高校,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一项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教师的职能问题。本文将结合西方经典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以洪堡式大学理念为线索,从几方面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与高校教师职能。

二、洪堡式现代高等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现状

大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欧洲教会创办的以神学为教学核心的大学,包括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但是,一般认为的现代大学发轫于1810年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外交官威廉·冯·洪堡在当时普鲁士首都柏林创办的柏林大学,也就是现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前身。洪堡的现代大学理念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常说的“大学理念”来源于德语单词“Universit?tsidee”;而“学术”一词在德语中对应的单词“Wissenschaft”比英语中的“science”的内涵广泛,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包括人文科学、哲学等学科(童世骏,2006)。匈牙利教育哲学家费赫尔(Feher,2007:9-31:2将洪堡的大学理念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术自由:洪堡认为学术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做学术的人应以学海无涯、未知无限为原则孜孜不倦地攻克难题。因此学术研究的过程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同时也是人格的塑造和身份的构建。

2.科研与教学的统一。

3.孤寂与自由(或自主与独立):绝对的独立自主,独立思考。

4.大学与行政机构的区分:教与学的自由。如,大学校长应由教授出任。

5.区分实用性(Nützlichkeit)与探寻真理(Wahrheitssuche)。如,当代德国大学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而应用科技大学则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对立:大学应不同于大专、职业学校、培训学校等专业性学校,大学应兼备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

7.树立以哲学和哲学系为中心的大学教育:这点上洪堡深受德国哲学巨擘康德的影响。

8.通过科学塑造人格修养(Bildung durch Wissenschaft):即所谓活在思想中,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得到自我发展,从天生的自我束缚中得到自我救赎。

综合以上八点,论文本部分将浅析洪堡的大学理念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以及高校教师职能。

首先,洪堡的大学理念强调学术独立与大学的自主。从其历史背景来看,柏林大学的办校宗旨就是服务于普鲁士的国家利益。但洪堡的大学理念认为,为国家利益服务不意味着放弃大学的学术自由和自主。而正是大学的学术自由和自主才是符合普鲁士的最根本利益(童世骏,2006)。同时,强调学术自由和大学自主也将柏林大学与中世纪创办的具备现代大学雏形的其他欧洲大学区分开来。这些中世纪创办的欧洲大学主要由教会创办,教授的学科也以神学为中心。我国现代大学的创办也深受洪堡的自由思想影响。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提出五育并举、兼容并蓄、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等治校之道。

其次,洪堡将大学职能的实用性和学术性区分开来,强调大学的职能应是教学与科研并重。我国的现代高校体制尚未明确区分实用性和学术性两大职能。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就以发展研究型大学为方向,但当下我国研究型、学术型大学特点并不突出。就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趋势来看,高等教育正在向着更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实用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正在向更专业、更具体的方向发展,但有些方面的改革仍迫在眉睫。另外,洪堡将学术科研与教学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洪堡看来,学术科研就是追求真理,这个过程中是孤寂与自由的统一。所谓“孤寂”,就是指大学做学术应该超越经济和政治的各种旨趣,排开各种功力因素,潜心治学(杨熙生,2011)。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中也曾说过,教育机构与生机机构是对立的。任何将其历程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学校教育,绝不是真正的教育(尼采,2012:15-52)。科学研究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永远都有问题等待解决,而解决的方法时刻都在更新,所以科研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个人的发展方式,也就是洪堡所说的“通过科学塑造人格修养”。在这一点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术风气浮躁,科研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存在明显距离,这与高校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紧密联系。

再次,洪堡认为大学是培养通识人才,教育以培养“全面人格”为目的。“大学”一词在英文中是“university”,在德文中是“Universit?t”。从词源上理解,大学不仅是指学校规模大,更是指学科范围广泛(universality/Universalit?t)。只有以这样的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洪堡所说的“全面人格”(vollst?ndigeMenschen),才能成为全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典范和中心(童世骏,2006)。更深一层分析,洪堡把培养“全面人格”看作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也是一种超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思想与洪堡不谋而合。这种培养“全面人格”的教育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职能性要求。

最后,洪堡的柏林大学还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为普鲁士乃至当代德国的几次从失败到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现代国家,高校已经不再是象牙塔,而是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的肩负着重大社会职责的机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马克思名言:“哲学家们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校训带着浓重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告诫专业学者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地为了学术而学术。这方面美国高校比德国高校更多地参与到了广泛的社会事务中,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社会的“服务站”,逐步成为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心(李太平,2011)。中国高校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具有现实批判精神,不仅要在社会上发挥表率性作用,还要让自己的学术服务于社会。

三、反思洪堡大学理念下高校教师职能建设

(一)慎独内省,成为学生良师益友

洪堡所倡导的通过科学塑造人格修养,结合高等教育实践可以进一步理解为,高校不仅是传授、研究科学的地方,更是塑造人格修养的地方。在塑造学生人格修养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与教学效果。所以,高校教师首先需要认识人性,做到内省和慎独(李太平,2011)。内省就是对自己内省进行反省,注重良心在修养中的作用。内省是一种内心的自律进取。慎独侧重的是行为的理性约束,慎独表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自律的能力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做到了内省和慎独,教师就能切实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明确教学明确改进和发展的方向,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以人为本,崇尚人文精神

除了要认识人性以外,根据洪堡培养“全面人格”的大学理念,一名具高素质的高校教师必定要具备人文精神,要能切实在教学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古人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应弘扬对待学生平等、宽容、仁爱的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普遍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高校教师职能,务必还要了解大学生在此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全面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的人文精神教化学生,以自己的“全面人格”感化学生。此外,“全面人格”不仅指培养通识人才,具备人为主义修养的教师培养出的人才从一开始就不仅知道如何去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且还知道如何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三)探寻真理,潜心学科创新

高校教师,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科研任务。因此科研道德建设也是高校教师职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堡看来,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为学术服务的,而不是学术为学生服务。可见学术科研在是高校师生关系中的粘合剂(童世骏,2006)。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科研和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科研道德日益关注,一些违背科研道德的事件也频频被曝光。作为高校教师,在科研道德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探寻真理的精神。作为一名具有崇高科研道德的高校教师,应该对学术有着无限的追求,对自己的专业有着强大的进取心和学术好奇心,这样才能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才能在指导学生在学科上不断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同时,高校教师要经得起功名利禄的诱惑,不屈服于功利主义,耐得住孤寂,享受科研的自由,才能让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升华。

(四)立足社会,学术服务实践

新时代的高校还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高校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楷模作用,明确教学、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进一步阐释了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科学的现实社会功能,理论在人的生存中的意义没有丝毫体现,人们注重的仅仅是它们在孤立的领域内有何意义……专业学者作为科学家,把社会现实及其产物视为外在的……而批判的思维则试图现实地克服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霍尔斯特,2000:20)。哈贝马斯的观点说明,如果学术界将理论视为独立于实践的孤立体系时,那么理论就会失去其内在的批判力量,彻底沦为工具性的存在物;理论的批判力量就是理论本身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艾四林,2010:29)。面对当前高校教师失范现象,我们需要将关注点集中到对教师职业素养具有直接冲击性的因素上,运用批判性思维,针对性地认识和完善高校教师职能。高校教师要从个人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四个方面着手,成为反思型教师,让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服务社会实践。

四、结语

本论文从大学教育理念与高校教师职能问题入手,剖析了作为现代大学教育鼻祖的洪堡的主要大学教育理念:学术自由与大学自主,大学的实用性和学术性,培养通识的具备“全面人格”的人才,大学服务于社会。同时,论文将这几条理念与中国的现代高效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指出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和高校职能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强化教师职能的途径:慎独内省,成为学生良师益友;以人为本,崇尚人文精神;探寻真理,潜心学科创新;立足社会,学术服务实践。如果说“教师”这一称谓强调的是为师之道的基础,那我们所谓的“大师”则是教师中更高的境界。“大师”的标准不仅要求教师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求教师具有人文精神和全面人格。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其次,教师要用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全面人格”感化学生。进一步说,“教师”还要以成为“大师”为目标,即潜心科研,探寻真理,并以批判现实的精神让学术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艾四林.民主、正义与全球化——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M].东方出版中心,2000.

[3]Istvan M. Feher,Schelling-Humboldt Idealismus und Universit?t,Peter Lang,Frankfurt am Main,2007.

[4]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5]尼采.尼采读本[M].作家出版社,2012.

[6]童世骏.大学的理念和高校的社会责任[A].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2004年理论创新咨询专家文集[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7]杨熙生.洪堡的意义——大过教育漫说[M].科学时报,2011(9).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刘赢和

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教育论文 篇2: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分析与治理对策

摘要:研究生队伍是我国学术事业的储备力量,其学术道德水准与学术研究能力直接影响我国学术水平的发展。分析当下存在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积极防治这类阻碍我国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弊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概念界定及行为表现入手,分析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研究生学术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不端;治理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研究生培养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学术不端行为日益频发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准与学术研究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升,探讨与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意义由此凸显。

一、概念界定与行为表现

学术不端行为,或称学术不当行为、学术不良行为。2007年1月,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发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中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列举了七种学术不端行为。

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4.伪造注释。

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

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不端行为定义为:伪造、篡改、剽窃和“其他严重背离公认准则的行为”②美国公共卫生局(PHS)给出的正式定义是:“在申报、开展或报道研究项目过程中,出现伪造、篡改、剽窃或其他严重背离科学共同体所公认的东西的行为。它并不包括在解释或判断数据过程中诚实性的错误或诚实性的偏差。”③从学术不端概念定义可见,伪造、篡改和剽窃是其重要特征。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表现主要包括:论文抄袭、剽窃、伪造或篡改实验或调查数据、学术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或多发、论文买卖、引文不当或不加注释、杜撰参考文献、通过非正当渠道发表低水平文章、文章署名搭便车等。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①培养机制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单一与滞后。目前研究生培养课程与教学仍然沿用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意识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学制通常2至3年,除课程学习时间外,真正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并不多。当前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过分偏重量化考核的特点,重“量”,不注“质”,关注的重点在于发表了多少篇何种级别的论文。加之多数高校对研究生都有公开刊物论文发表的刚性任务,压力之下必然会出现以学术不端方式走捷径的现象。②学术规范制度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目前部分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过程中,并未明确制订相关学术规范制度,对学术规范的基本教育和养成性训练缺位,许多研究生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引文意识、知识产权意识淡漠,伪引、虚引、抄袭、拼凑等现象比比皆是,客观上助长了学术不诚信氛围。③导师指导与示范效应的欠缺。导师及其导师组是研究生培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不仅承担着“授业、解惑”之职,更肩负着“传道、育人”之责。近年来,由于扩招数目激增,导师与其指导的研究生之间的师生比严重失调,导师超量指导各类型研究生的客观情况并不少见。而部分导师或因自身学术素质与学术水平较低,成为学术失范的“反面教材”,甚至或因忙于个人事务抑或责任意识薄弱而忽视对研究生的指导,弱化了对研究生学术诚信以及学术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导致研究生学士不端行为防治的第一道防线的缺失。

2.内部因素。①学术动机异化。在功利性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多研究生仅将读研视为缓解就业压力、谋取优厚薪酬的跳板。入学伊始,考虑的便是怎样省时省力地应付学校规定的研究任务,以便获得求职的更多时间。即便从事学术活动,也是将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作为一种暂时工作,缺乏长远的学术事业意识,急于积累学术资本。然而学术积淀绝非一蹴而就,非经艰辛的研究过程,无以获得真正的学问。②学术道德素质偏低。我国学术传统中知识产权意识与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位,使得研究生的道德素质与诚信意识普遍较低。具体到学术活动中,即体现为“拿来主义”盛行,不问出处,不加引注,据为己有。技术性过失有之,但更多的则是明知失范。在利益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同辈中的越轨举动取得的好处激起了群体的效仿,集体无意识渐成风气,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日趋泛滥。③学术研究能力匮乏。伴随研究生的扩招,素质参差不齐的学子不断涌入研究生的行列。先天的不足、学风的散漫,加之研究生培养体制及导师指导等外因的不力,导致许多研究生在文献查找、调查研究(诸如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分析)、数据处理、实证分析等重要的学术研究能力方面,欠缺系统训练,也就缺乏发现、研讨并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对策

1.确立弘扬诚信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风气和学术环境。大力开展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素质教育,增强研究生群体的学术自律。弘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净化学术空气,优化研究生的培育环境。此项举措任重道远,却势在必行,理应上升到国家层面,由教育、宣传、纪检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创设健康、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修德而后可讲学”是清代学人黄宗羲对平生治学经验的总结。德为学之根本,不修道蓄德,则不能为文作学。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慢慢积累的过程,既需要外在的教化,更须有自身的学习与素养,才能固化为不变的内在准则与行为规范。从新生入学到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从校园橱窗到校内网宣传,利用开设学术规范课程、举办学术诚信专门讲座、签署校内荣誉保证书(由学生自愿签署的保证在学习和学术活动中遵守学术诚信的学术诚信誓言或承诺)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摒弃急功近利的学术投机思想,树立正确的学术理想与学术责任感,培养其“慎独”的学术态度,逐步实现学术道德的自律。

2.建立与完善研究生学术规范,改善研究生学业与学术评价机制。学术规范是指学术研究群体所共同拥有的某种知识与信念、解释的模式与理论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方法标准,侧重于学术研究的具体操作规则,包括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署名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等。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各校可依据实际情况,对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和规范、考试纪律以及研究生课程论文、文献查阅综述等日常学术行为作出具体明细的规定。不仅只针对发表的学术成果,还建议将研究生日常学术行为,比如平时作业或课程论文的质量等纳入评价的范围。鉴于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类型的逐渐多元化,避免用单一的学术性标准来要求与衡量。类似于取得学位必须发表具体篇数学术刊物论文之类的刚性要求,可适当依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在评奖、评优过程中充分发挥公示的实际作用。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监督与惩戒制度。在高校学术诚信建设过程中,导师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须通过实施严格的遴选,确保具有资格者加入导师的行列。坚持对导师进行相关的学术诚信政策教育,敦促、导引导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学术修养,增强教育责任心,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验开展、开题管理、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把关等培养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指导与监督,真正发挥研究生的学术引路人的作用。培养单位还应设立专门的督查机构和人员,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实施状况与结果进行监控。建议成立“研究生学术奖惩制度督察专家组”,由各院(系)的教授、导师和研究生院(处)的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开展定期检查;还可以实行督导员制,实时监督,一旦制度决策、实施和结果存在问题,立即予以指出并纠正。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保证奖惩制度的顺利执行,必须对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等监督工作任务进行明确规定。对督查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应严肃处理,严重者甚至可以采取学位申请中的“一否决票”。目前情况下,采取纪律处分,加大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成本,惩前毖后,仍有其必要性。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89/info.htm.

[2]Buzzelli,D.The definition of misconduct in science:a view from NSF[J].Science,1993,259(5095):584-648.

[3]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Responsibilities of award and applicant institutions for dealing with and reporting possible misconduct in science:final rule,42 CFR Part 50,Subpart A[S].Federal Register,54(151),32446-32451.

[4]郭洁.郭宁,美国传统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术规范管理制度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

[5]张笑涛.对“学术规范”的规范[J].探索与争鸣,2004,(12).

作者:朱勇 杨蕾

知识产权与学术道德教育论文 篇3:

道德心理学视阈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提高学术敏感性、强化学术公正感、养成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以“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为依托,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研,从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促进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三个角度,对提高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道德心理; 学术道德; 行为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文化、道德建设,不仅是涉及“兴国”之策的大问题,也是“立人”的根本性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道德价值论。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和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引领我国未来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与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互为前提和条件。所以,调研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及状况,结合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基础,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框架体系,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守信、鼓励科研创新、遵循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有着重要作用。

一、道德心理学的引入

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学术自由思想引领下,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必须恪守的去伪存真、尊重原创的道德准则,是科学精神之本,是学术生命之源。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术道德是研究者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过程中所表現出来的尊重他人创新性和知识求真性的心理约束。从教育学角度来理解,学术道德是约束科研工作者,保持科研的纯正性和创新性的准则和底线。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与实践中通过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价值结构以顺应大学文化价值规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实现学生对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一项重要内容。[1]针对学术道德教育的特征和紧迫性,本文引入道德心理学概念,将规范伦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在哲学层面相结合,从新的视角理解人的道德行为,对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

道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准则采取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也称为品德或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组成。[2]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认为,学者“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3]。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认为,个体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个体社会价值观,个体的道德根植于社会环境,也根植于其自身的发展。它与社会大环境下个体之间协调一致,也与解决个体间的种种利益冲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雷斯特在明尼苏达大学有关学者的大量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该模型将道德心理过程分为解释情境、作出判断、道德抉择、实施行为四个阶段。过程一为“解释情境”,指个体面临特定的具体情境时,必须能够理解情境特征,估计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行动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和后果,是以“道德敏感性”为主要表现形式。过程二为“作出判断”,建立于“解释情境”基础上,个体在各种可能的行动中决定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决定,此过程以“公正感”为核心主导决策,它引领个体对社会情境产生积极反射,作出道德上正确的判断。过程三是“道德抉择”,即一个为决策赋值的过程,当个体对某种道德判断选择的赋值超过所有其他的观念价值,通过赋值比较形成抉择并付诸行动,此过程取决于个体价值观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这一过程是判断与行动、认识与行为之间的必要环节。过程四是“实施行为”,即将在解释情境基础上,依据判断将道德抉择转化为道德行动。雷斯特的上述四个过程组成的模型就是这样勾画了个体从面临道德情境到形成并采取道德行动所经过的心理历程。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分析

学术道德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准确了解在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状况,充分挖掘影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因素,有效构建学术道德教育体系,本文针对2012—2013年度在校研究生开展了学术道德现状问卷调查,从学术不端行为频率、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原因、学术道德教育的方式及途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及监督机制等17个方面进行调研,全面地了解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45份,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其中985院校668份,211院校154份,其他类型高校256份,参与调研的硕士研究生占81.91%,博士研究生占18.09%。

结合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调查问卷和目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开展状况,依据“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对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师生提高了对学术道德的重视。但是,目前在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1.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

解释情境是雷斯特“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的第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道德敏感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4]学术道德敏感性表现在学术道德认知、学术道德情感、学术道德问题识别三个层面。

调查显示研究生学术道德认知较模糊。研究生认为“考试作弊、打小抄、传小条”、“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是在校园里最常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57.8%的研究生不明确“替他人撰写论文或请他人代写论文”、“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情感和对学术道德问题的识别存在偏差。部分研究生曾经有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而未加标注”、“伪造或篡改实验、调研、统计数据”、“学位论文、课程小论文、学术报告等拼凑,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对“利用人际关系或送礼等干扰奖学金评定或项目评审”、“为申请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伪造申请者和主要成员”、“一稿多投”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模糊。曾经有过不同程度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生是从没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累积百分比的近2倍,调研表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较低,在研究生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目、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而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于学生开展学术道德的教育不足,对于学术失范行为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缺少明确的界定和警示。

2.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

道德公正感是个体重要的道德心理感受,对个体的道德判断、行为有重要影响。而学术道德公正感,即个体将学术道德指标作为判断和行为标准,是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在原因,它以学术道德敏感性为基础,以违反道德标准可能出现的风险为约束,受到社会或他人学术道德认知及行为影响。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原因”调研中,有66.32%的研究生认为“学术水平低,写不出论文,怕不能正常毕业”等自我学术自信缺失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高频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获得更高的奖学金或其他荣誉”、“学习目的功利,缺乏科学精神和专业兴趣”等功利思想严重干扰了学术道德在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主导作用。“社会风气浮躁,周围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研究生课程中,缺乏详细的学术规范细则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也是导致该行为的重要原因。“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研究生存在投机和侥幸心理”,道德失范风险较低,是导致学术道德公正感较弱的原因之一。而导致这类学术道德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社会规范不严,学生受到部分功利行为和浮躁心理的影响,坚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的个体自觉没有被激发出来。

3.学术道德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学术道德抉择,即一个对学术道德决策赋值的过程,除与学术道德公正感密切相关,也受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并对行为习惯有较强的依赖性。调查将导师对学术道德的教育分成四个层次,“严肃认真,并举例详细讲解了学术道德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教育过,并告诫学生认真学习学术道德规范”等导师给予研究生学术道德明确指导和要求的达到调查比例的82.4%,说明目前,在学术道德行为养成中,绝大部分导师重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但是仍有部分导师对学术道德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调查中,对于“论文查重等学术规范制度的观点”,37.5%的同学认为应该在日常课程和考试中开展论文查重工作,“要体现出小论文的价值,使同学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避免老师不重视、学生撰写不認真情况的出现”,但仍有24.9%的同学对日常查重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日常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规范警示。问卷调查了在校研究生对学术规范教育的期望频率,24.9%的研究生认为应该每个月接受学术规范教育,51.1%的有效调查者认为至少应该每学期接受学术规范教育。可见,研究生存在较强的学术道德意识,对于学术道德教育也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导师在研究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应起到示范和监督作用。

综上,各类学术道德问题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术道德问题的社会规范不足,高校缺少针对学术道德的系统和完备的教育,导师对于学生学术行为习惯养成的督导不足,部分功利性的个体行为影响等都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建议

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调查,清晰地展现出在校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识别、判断、决策等情况,对于发现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用“道德心理四过程”模型指导学术建设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净化社会学术道德环境,完善道德行为规范

根据道德心理学理论,人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影响,如果急功近利、无视、践踏学术道德的行为经常出现,将严重污染在校研究生的道德净土;如果坚持追求真理、恪守学术道德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流,将净化研究生的道德心灵、筑牢学生的道德标准。所以,净化整个社会的学术道德环境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教育部门不但要在政策、规章层面严肃道德行为规范,更要从严处理道德失范行为,在舆论方面积极呼吁关注学术道德建设、宣扬恪守学术道德的科学故事,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2.科学开展高校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受到了国家和高校的普遍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相关教育广泛开展,但仍存在教育方案不系统、教育设置不合理、教育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学术道德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则成为道德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借鉴英美国际知名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理念,掌握时间节点、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则成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关键因素。学术道德教育应与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紧密结合,注重学术道德教育有效时间节点,建立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对于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哈佛大学在研究生手册的第一条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准备所有论文和其他书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该总是谨慎地把自己的思想、知识与其他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区分开来,这必须成为一种习惯。学术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通过专家讲座、导师引导、知识普及和氛围营造使研究生清晰地了解为什么要遵循学术道德、违背学术道德会产生哪些危害。调查显示,研究生期待通过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学术道德认知。并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日常作业评价等环节中加入学术道德讲座等内容,使研究生在心中建立学术道德底线,划清学术道德警戒线。

3.发挥导师示范和教育作用,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

导师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德育教育的主要引导者,要率先垂范,尊重、遵守学术道德。要注重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调研结果显示,仍有17.6%的导师在学生日常指导中没有进行任何与学术道德内容相关的教育和要求,这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要在导师中大力宣传学术道德,导师对研究生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提出内容和时间上的要求,将学术道德教育作为导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导师对于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只有导师以身作则,才能对研究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只有导师对学术道德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引起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同时要要加强氛围营造,通过学术道德讲坛、学术道德标兵评选、搜集整理学术研究领域道德失范现象的案例,为研究生提供警示等活动,发动所有研究生,在研究生课题组的日常讨论和学术报告中相互监督,以坚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所以,切实发挥导师的示范和监督作用,是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学术习惯的关键因素。

4.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促进学生个体自觉

建立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系统不仅需要有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要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评价作为道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个体自觉。特别是在研究生的日常学术活动中,要大力推进课程作业、小论文等教育环节的查重工作,将学术道德教育向常规化推进。可结合学生课程培养及科研过程,设置可量化的学术道德评价指标,建立学生学术道德档案,将研究生学术道德表现与奖学金评选、学术资助申请、德育评比等内容挂钩,突出学术道德评价作用。商讨、制定违反学术道德的处理意见,对于日常各类学术失范行为给予严肃认真的处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促进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的个体自觉。

研究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的学术道德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环境的纯洁性和学术发展的质量。所以,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要开展科学系统的学术道德教育、明确学术道德认知,从学术情感界定、学术问题识别等维度入手建立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敏感性和公正感。加强日常学术道德监督与评价,明确学术道德动机,促进行为习惯养成,发挥导师学术道德教育的作用,营造健康积极的学术环境,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品性。

参考文献

[1] 赵秋静.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92-95.

[2] 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6(5):64-66.

[3] 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45-47.

[4] 郑信军,岑国桢.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与辨析.心理学探新[J].2009(1):62-64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王宏 徐晶 李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交通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