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武装工作论文

2022-05-1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做好基层武装工作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新的历史时期,工会组织承担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我们离不开工会组织,概括来讲,落实科学发展,需要工会组织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工会组织来参与;着力改善民生,需要工会组织来助力;巩固党的地位,需要工会组织来凝聚。

第一篇:做好基层武装工作论文

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种事物的变化更加纷繁复杂,因此必须采取更加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统计便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它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材料,通过精准地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为决策者提供帮助。目前,基层统计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简析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以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统计;方法;研究

统计是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达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目的。作为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上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下为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依据,是为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数据,对了解社会现状,分析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使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建立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是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的源头,是获得第一手统计资料的首要来源。第一手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齐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统计整理的质量和统计分析的意义。因此,基层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中最基本且重要的一环,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做好。那么,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呢?

1 建立健全基层的统计组织与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基层统计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基层的统计组织与管理制度,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待遇,保持统计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统计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改进,对基层统计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但仍然存在领导不重视、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制度不规范、统计人员不积极等问题。

目前,我国统计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指导下,已经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规定了组织结构的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应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可我国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和各公司的领导认为统计没有给单位带来实质性好处,设置统计岗位不仅浪费人力也耗费财力,不需要设置统计岗位;还认为统计工作是政府的事,政府需要数据只是勉强配合一下;还有出于本单位利益,故意虚报、瞒报或伪造统计数据和指标的现象,不愿配合政府统计工作。很多单位统计组织不健全,兼职的统计人员居多,有的单位甚至不设统计机构,有的设定了统计岗位却没有固定的统计人员,使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责任感不强,应付了事。甚至还有安排既无统计知识也无工作经验,仅以统计工作作为跳板达到人事目的统计人员,统计素质低下,根本不胜任统计工作。凡此种种都直接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给统计事业带来许多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完整性。上层统计组织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下层统计组织的建设与管理,鼓励并组织统计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切实抓好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加强统计队伍的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使统计人员专业化。上层统计组织还应经常派人员到基层各相关单位督促、检查并指导统计工作;完善奖惩制度,强加对统计工作的监管,明确法律责任,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发扬想管、会管和敢管的精神;采取唯贤是举的措施,切实鼓励统计人员做好统计工作,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2 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

要抓好基层统计的基本工作,还需加强统计资料的管理,积极开展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动,做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提高统计调查工作效率,认真做好统计整理工作,建立健全统计台账。

一切事物都有其根源,而一切统计数据的根源就是原始的统计资料。原始统计资料的收集是统计整理和分析的基础。因此,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妥善的管理,保证其全面与完整。原始资料的获得是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开始。原始资料的准确与否、全面与否,直接影响统计整理的质量,影响统计分析的意义。如果不加强统计调查工作,就难以获得真实可靠、全面准确的原始资料。统计人员应合理设计调查方案,采取多渠道、多侧面、多形式的调查方式,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以保证调查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供统计整理和分析使用。

统计资料的整理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分析的基礎和前提,又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因此,统计人员应高度重视统计整理工作,及时编制统计整理方案,明确统计整理方向,合理布局统计汇总指标的分组,保证统计整理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整理工作要是做不好,统计调查也就难以深化,统计分析也就难以进行。统计人员应积极总结经验,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改进统计方法,采取各种措施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为统计分析做好前提保证。

统计台账是根据填报统计报表和统计核算工作的需要,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将分散的原始统计记录资料按指标和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登记、积累和汇总统计资料的良好形式,是沟通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的桥梁。建立健全统计台账,有利于将分散的原始记录资料加以集中,便于随时对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可将大量烦琐的原始记录资料整理工作分别在平时完成,有利于提高报表报送的及时性;可以满足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需要;可以系统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各项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适应统计分析的需要。这方面有许多单位做得还不够。上层统计组织和有关人员应加以重视基层工作,从而共同做好基层工作。

3 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统计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统计分析能够科学地评价客观事物,为决策者提供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依据,是整个宏观统计工作的开始。因此,要做好基层的统计工作,还要做好统计的分析工作,满足领导决策的需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确保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提高统计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但目前还有不少统计人员对统计分析工作认识不够,导致统计分析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对此,统计人员应加强认识,增强对统计分析的研究,从而保证统计分析在单位发展中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社会在进步、改革在深化、经济在发展,统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互联网的崛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工作来说也是机遇。统计人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深化认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高度专业化的统计学理论结合在一起,建立一套完整的统计网络信息化服务体系,为现代统计工作服务。

4 做好统计的普法工作

目前,有许多单位的领导不够重视统计工作,视之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是一种对统计认知的缺失,它极大地阻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相关部门要做好统计的普法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大造舆论态势,让整个社会都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了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单位领导消除对统计数据共享的忧虑,积极配合并参与到统计工作中,使统计工作有序地进行。

5 加强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统计工作者在社会上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材料,囊括整个社会包罗万象的统计数据和社群论断,为国家、社会和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广泛的信息情报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些统计人员由于业务水平低,在统计工作中做得还不够好,迟报、虚报、假报、错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不重视分析工作,使统计失去了重要的一环。广大的统计人员应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内部矛盾与联系及其发展变化与规律,为社会各级各阶层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服务,便于掌握情况与决定策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正确处理有关问题,促使矛盾朝着良性的方向转化,使事物向着正常的轨道发展。单位领导要重视统计工作,为统计人员提供合理的工作环境,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共同把统计工作做好,达到统计的最终目的。统计人员也应自觉做好统计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

统计是一项具体的、细致的工作,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到、无所不为,因此也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广大统计工作者应当加强统计工作的内部联系,建立各种统计信息网络,提高彼此之间的沟通效率和透明度,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要做井中之蛙,要跟上形势,做好改革的先头兵、通信兵,做改革的开拓者。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想要做好基层的统计工作,就要加强统計的基本建设,做好统计的基本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加强统计工作的内部联系,提高本身的素质,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切实投身于统计工作中,为各级各部门的决策和社会进步服务。统计工作者要为社会的改革与民族的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负国家的期望,无愧于本身的职责。

参 考 文 献

[1]索南东主.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J].青海统计,2010(6).

[2]李和林.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统计工作[J].青海统计,2009

(12).

[3]朱文娜.浅析基层统计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6(20).

[4]林子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 夯实统计工作基础[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10).

[责任编辑:高海明]

作者:陆美高

第二篇:谈如何做好基层工会工作

摘要: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新的历史时期,工会组织承担了很多重要的工作,我们离不开工会组织,概括来讲,落实科学发展,需要工会组织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工会组织来参与;着力改善民生,需要工会组织来助力;巩固党的地位,需要工会组织来凝聚。

关键词:面向职工;以人为本;基层工会工作;生命线

工会作为一级群众性组织在全国各行各业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工会作为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重大的贡献,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因此,党的宗旨就是工会的宗旨,党的要求就应该成为工会的行动。在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时代背景和大庆油田为实现“创建百年油田”这一宏伟目标的新形势下,作为基层大队的工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做到全心全意面向职工,时时刻刻做员工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困难的知情者,基层工会工作才能凝聚人心、勃发生机,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新进程。

一、坚持四个原则、摆重位置是基层工会工作的落脚点

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是政治路线、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的领导,集中体现在党要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上。通过各级党委把关定向,引导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把执行政策的坚定性和服务职工群众的实效性结合起来,真正把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各级党组织要真正将党对工会工作的绝对领导权摆上各级党组织工作重要议程,纳入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来,同时部署、同时考核、同时落实。

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原则问题把关,具体工作放手,加强不包办,支持不干预”,从制度上为工会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新时期油田高科技会战这一新形势下基层工会工作的要点和规律,不断创新和完善领导工会工作的制度和机制。

要建立健全党委定期研究工会工作的制度,市、县(市、区)党委每届都要召开一次工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会工作;县以上党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同级工会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工会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加涉及职工利益改革调整的领导机构,努力形成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固本强基,在组织上“加强”。

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必须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建设,选好配强各级工会干部队伍。各级党委要坚持和发展“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党建”,为做好工会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要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切实做好在新的经济组织中组建工会工作,及时抓好企事业改组改制中工会组织的整顿和重建工作,加强基层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基层工会的建设,扩大工会的覆盖面。

二、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是基层工会工作的生命线

(一)工会工作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能够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本质特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基层工会组织应首先从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入手,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同时以落实民主管理职权为重点,不断拓展民主管理的范围、深化民主管理的层次,切实体现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作用。

大队在召开职代会前,大队工会都要组织职工代表专门就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及权利、民主管理、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维权等方面进行专题讲课,使广大职工代表对自身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实践证明,广大职工在会上,都能够畅所欲言,正确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职代会提案,该大队工会都能认真对待,积极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职工代表;因目前政策、条件所限而未能解决的提案,也能及时向提案人作出解释。这一方法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大队的民主建设。

(二)工会工作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能够调动职工的参与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增强企业的活力,就必须使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职工感到自己不仅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劳动,而且在为自己劳动,使职工认识到企业经营的好坏是与每个职工利益直接挂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经济、办好企业已经不再是国家和企业的事情,而首先是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关系到自身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此基层工会组织应当把企业的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统一起来作为落脚点,始终把握“树立大局意识、服务中心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单位生产经营目标积极开展工作,才能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厂(队)务公开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有效载体,对于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年来在分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队工会始终把实行队务公开作为加强民主管理,规范生产经营,体现民主决策,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组织实施。在实行队务公开过程中,该大队注意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把队务公开的触角向大队生产经营等深层次领域延伸。坚持大队重大决策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及时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原则,通过“队务公开栏”、“员工心语”等形式及时公开大队的重大决策、人事任免、医疗保险、住房以及薪酬改革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信息和政策,让职工代表清楚地了解大队的各项工作进展,保证了广大职工重大决策前的知情权、决策中的自主权和决策后的监督权,提高了大队管理的透明度,使广大职工感到自己主人翁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加深了职工心中单位是家、岗位是根、敬业是魂、奉献是本的企业情结。

(三)工会工作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能够提高职工的人才意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而人才储备的薄厚则成为了现代社会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的获得无外乎两种途径,一个是从外部引进,一个是内部培养。作为基层的工会组织,更应该重视广大职工这一巨大的人才基地,面向职工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企业助我成才,我为企业奉献”的良性循环。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发扬主人翁精神为目的,工会针对生产上的重点、技术上的难点、管理上的弱点,积极开展各项人才培训活动,大队工会结合“五小工程”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把练兵开展到小队、到班组、到员工。鼓励员工紧密结合大队 (下转12页)(上接11页)生产实际,立足本职,以争当“岗位能手”为主线,开展“重安全、降成本、学技术、当能手”的岗位练兵活动,并在岗位练兵活动中引入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同时把劳动竞赛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调动基层活力,促进油田发展的有效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钻研业务、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大队工会协同相关部门组织的岗位技能鉴定暨“岗位状元大赛”活动,在广大员工中掀起了“学技术、比贡献、争一流、创效益”的热潮。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坚持面向职工、以人为本也是基层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它不仅仅促进了基层生产经营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更拉近了基层工会组织与广大员工的距离,让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员工的贴心人。

基层工会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自我逐步完善的过程,是油田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工会组织要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把广大员工引导到为油田建功立业上来,推动油田不断发展,为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大胆实践,开阔思路,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高吉顺

第三篇:浅析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比例,因此,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农业科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科技水平,积极推广基层农村科学技术工作是完善落实科技兴农的重要环节,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阶段我国在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还存在各种的问题,基于此,重点讨论基层做好农技工作的具体方法措施,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如有不当之处,望同行予以斧正。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实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提供给广大农民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给他们普及现代化发展所必备的农业技术知识,不断把一些最新的关于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农业生产环节。在新型农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极大地促进粮食增产,为我国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减少粮食进口[1]。同时,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必须对传统的农技推广进行相应的改革,推广创新现有的农技要点势在必行。

1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欠缺完善的体系和相应制度

因为农业发展规模过于庞大,很多系统的体系和完善的制度在推广运行的过程中未得到相应的完善,很多农民还保留传统的生产意识,大多只在意农产品本身带来的效益,基本上不会关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新型机械设备的运用,这造成了现代化的先进生产技术无法真正在农民的土地上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基层农技的推广工作。

1.2 缺乏经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但关于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其理论知识仍存在差异,未能达成共识,造成了农业组织机构只能根据农民的负担状况来引用作物与技术的结果,这一结果不仅对我国的组织机构正常开展推广活动造成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我国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

1.3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很多被派到基层普及农技生产知识的相关工作者不是专门研究此工作的专业人士,大多是从公益活动中和通过参加到相关组织的人士组成的农技推广团队,他们带来了热情,但很多人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理论,业务、技能方面的综合素质较低,无法为农民提出的关于农作物专业知识疑问做出合理的答复,造成农业生产成果和相关产业严重不符[2]。正是由于农技推广工作的理论与实际发展要求相背离且欠缺针对性,导致农户的生产和农业发展的要求之间出现需求错位,达不到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推广相应技术的效果。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要点

2.1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想要完善发展农技推广模式,就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第一,必须深入了解我国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必备条件,深入探究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应用模式,必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农技工作推广模式的科学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基层给农民朋友普及农技知识的环节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现有的推广方法,具体分析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第二,必须在基层农技推广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别,建立健全一套相应的管理体制,要确保推广的技术模式可以满足当地农业的发展要求,并带有可持续性。所以,在研究推广农业技术最佳模式时,要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灵活协调的便利性,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完善农技推广的细节问题,有计划、有指标地给基层推广员制定一些任务,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2.2 完善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

我国现有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仍存在不足,所以想要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我国政府应更加重视农业问题,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另外,为了保证技术得到推广,还需要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知识的队伍,此外,为了保证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还需要优化设计农业技术推广结构,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结构更加完善。

2.3 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足够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同时要将农业经济的管理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发展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另外,还需要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之结合,在实现农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同时着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實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2.4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要以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为前提,还要根据农民的切实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业科技工作的培训要点,不断推广普及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新品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形式,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互联网信息查询,深入到农田中做指导工作等相应的技术措施,把农业发展相应知识真正送到农民的田间、带到农民的家中,不断强化广大农民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操作水准,培养训练出一批真正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技工队伍[3]。还要充分整合配置现有的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健全最为先进的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和相应网络体系,不断鼓励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到农技培训工作中去,不断优化农民的学习环境。对于农作物的培育,要根据季节差异,播撒不同的肥料,保证作物营养充分,利用精细化操作流程保证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还要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断拓宽相应的培训内容,当然,还是要以主要的实用技术作为内容核心,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业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2.5 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农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优农、惠农的政策与规定,而且还加大了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资金投入力度[4]。此外,要加大农业技术的研发,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而且要将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到各个领域,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带动农业发展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使农户获取相关农业技术的渠道和销售市场,使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保证。

3 结语

在现阶段国家大力鼓励农村经济快速提升的发展大潮流引导下,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技水平的推广方法,不断优化相应推广单位和人员的技能与专业素养,适当地整改传统落后的推广方法,优化、整合农业推广的可利用资源,更新操作设备,引起先进发展技术,优化农技推广模式,政府予以优厚的财政补贴等,要把农民的发展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服务于民,不断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再攀高峰。

参考文献

[1]房政.亟待破解城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5,22(18):241.

[2]刘彩霞,罗军,陈庄,等.广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215-218.

[3]胡鲁平,王广东,刘德甫,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8-29.

[4]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14(4):17-25.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何晓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古典家具鉴赏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