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2023-01-20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生活在所谓“轴心时代”的两位圣贤, 他们是屹立于中西方思想高峰的巨人。尽管他们分别置身于不同的时空环境, 但他们都关注道德这一人类精神领域中丰富而又易于被忽视的问题。他们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博大, 立意深远, 探讨比较他们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

1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出生于当时宋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早年丧父, 幼年与母相依为命, 生活贫贱, 地位低微。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 下层的政治势力对上层政治集团迫切超越和取代的心理业已成为一种现象, 父不父, 子不子, 父子兄弟相残, 各个诸侯独立、大夫专政, 伦理规范遭受毁坏, “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之风流行,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土地制度已经出现, 奴隶制开始瓦解。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8年, 卒于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中等家庭, 父亲是一个雕刻家, 而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兴盛繁荣走向腐败衰落的历史时期, 在他生活的时代波奔尼撒战争是希腊文化生活的重要转折点, 战争使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 同时也使希腊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产生危机, 伦理的根基动摇了, 没有普遍的公共伦理标准, 伦理价值分崩离析, 个人的道德也处于迷茫之中, 人性普遍也堕落了, 社会中缺乏对美德的判断。当时以传授知识谋生的智者派不关心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美德, 对法律、习俗、道德准则以至神, 持怀疑态度, 其中有些智者玩弄诡辩, 以个人的私利和意见蒙蔽智慧和德性。

2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内容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孔子是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仁”, 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仁”, 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多次谈到“仁”, 一部共有482章, 其中有58章是论仁的, 有105个是仁字, 孔子说的仁, 意义非常宽泛, 它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道德观念, 而其最基本的涵义则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其意是说, 人们做到仁, 就应该有爱心, 人与人应该相爱。因此,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 如果背离了“爱人”, 忠、孝、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就没有意义了。“爱人”不是一句空话, 爱人是一个人内心的自然流露, 是真诚之爱, 孔子反对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学而》) 。爱人要对社会民众有广博的爱, 不是只爱亲近的人, 要把一颗爱心, 推而广之, 由亲而疏, 逐渐扩散其影响力, “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 。爱人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只有在爱人方面做到这些, 才算做到了“仁”。

如果说中国的孔子认为“仁”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那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则认为“善”是人们一切行动的目的, 是生活、思想必须依据的唯一原则, 是最高的道德价值。“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 在他看来, 善是普遍的, 超越于特殊和具体的, 但善存在于人的内在理性精神之中, 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目的。个人的生活要向善就要获得对世界的善的知识,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著名的伦理命题。在《美诺篇》中他把道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 道德和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是融合在一起的, 人只要具备了知识, 就会愿意做善事, 因为无人自愿作恶, 作恶是因为对德性知识的无知而导致的行为和结果。因此, 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拥有“善”的知识的人才能真正行善, 才是道德善。

3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有自己独到的道德教育方法。孔子明确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朱熹曰:“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意思是, 不能在教学中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 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只有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 老师予以开导指点, 使之得其真义,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用, 当学生求通而不能通、求达而不能达时, 老师才予以启发诱导, 通过告其一隅使其推知其他三隅, 最后使学生完全透彻地弄清问题。老师要在学生困惑时予以解答, 则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樊迟性鲁钝, 很少提问题, 但一旦提出问题, 孔子即时鼓励他“善哉问” (《论语·颜渊》)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还做到“因材施教”, 《为政篇》载:“孟懿子问孝

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其劳, 有酒食先生撰, 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述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4人关于“孝”的提问, 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 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弟子的学习。

苏格拉底的教化方法是助产术, 即帮助孕育于精神自身的理性、知识、品德从精神本身中出世和成长。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因此, 苏格拉底深入雅典人的日常生活中, 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的任务, 通过讨论式的对话, 引导对话者精神的提升与思想的唤醒, 启迪对话者对美德的追求。他把自己比喻在人群中飞来飞去的“牛虻”, 激励、促醒慵懒的雅典人的精神灵魂。苏格拉底常以冷静的态度询问雅典的青年:何谓名誉?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德性?苏格拉底与年轻人交谈总是问多余答, 主要让这些青年发表意见, 思索问题, 然后苏格拉底言简意赅地解说就能使青年们茅塞顿开。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有着博大而精深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做以比较, 探讨其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启示。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生.德性与教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芦笙.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J].学术探讨, 2007 (4) .

[4] 李佳.试述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 2003 (1) .

[5] 张顺军.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2) .

[6] 谢寅翠.浅谈苏格拉底美德伦理的思想[J].科教文汇, 2007 (7) .

[7] 武卉昕.苏格拉底之德性的教化[J].兰州学刊, 2006 (7) .

[8] 沈道海.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 2008 (12) .

[9] 黄钊.关于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4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进行注汽锅炉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