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与三生教育论文

2022-04-22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生活教育与三生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动员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几点意见。

生活教育与三生教育论文 篇1:

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三生教育”

(2008年10月28日)

同志们:

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云南省中小学推进“三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研究和讨论“三生教育”的意义、内涵、方法、途径、评价等问题,交流、观摩和推广各地各学校开展“三生教育”的做法、经验和启示,这是结合云南教育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具体举措。

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此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着手从各方面推进工作。为帮助大家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有一个基本了解,现将有关情况作一个简要通报。

一是从2月份至今,通过境外考察和省内外调研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操作性等进行研究。二是在5月19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哀悼日举办了“云南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面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实施“三生教育”的信息;8月13日,召开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除在昆明设主会场以外,在其他州、市设立了93个分会场,总计约15000人参加了会议。三是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五是在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上开通了“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六是7月中旬,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教学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定稿并且交付出版。七是今年秋季学期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省属部分中专学校开展实施“三生教育”。八是举办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九是组成检查组到16个州、市,对包括实施“三生教育”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十是在分别召开了高校的3个调研座谈会后,10月25日又在云南大学召开了全省61所学校参加的“三生教育”研讨会,围绕“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进行研讨,罗崇敏厅长作了重要讲话。

从总体上看,实施“三生教育”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思路清晰、工作有序,抓得紧、进展快、步子稳,初见成效。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广泛认同和共鸣,实现了良好开局。这项工作刚刚起步,这项事业刚刚开始,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提高和完善。我们召开这次工作研讨会,就是要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使“三生教育”这项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向前推进。

今天召开全省中小学推进“三生教育”工作调研会的目的是:通过研讨、交流和观摩,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凝聚力量,调动全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切实推进“三生教育”。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从根本上讲,“三生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的基础工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深刻领会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这是符合国家要求,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是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

其次,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几个关系

深入实施“三生教育”,关键要正确处理好认识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关系。

一是认识上要正确处理“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办法、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只有这样,这个“基础工程”才能名副其实。“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抓“三生教育”,不是在国家德育范畴以外另搞一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方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抓实抓好德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实施“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是工作上要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四个关系。第一是“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加上一门课程或减去另一门课程,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整合性原则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整合课程资源的前提是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第二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第三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第四是开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但仅靠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探索中提高,在总结中前进,为实现“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责任编辑王世赋◇

作者:杜玉银

生活教育与三生教育论文 篇2:

统一思想 凝心聚力 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动员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从根本讲,“三生教育”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事业。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深刻领会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这是符合国家要求,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

其次,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几个关系

认识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办法、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只有这样,这个“基础工程”才能名副其实。“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抓“三生教育”,不是在国家德育范畴以外另搞一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方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抓实抓好德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实施“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实施“三生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加上一门课程或减去一门课程,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资源的前提是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一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二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三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是开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但仅靠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四、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进展情况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今年2月19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要求。此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着手从各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从2月份至今,通过境外考察和省内外调研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操作性等进行研究。二是在5月19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哀悼日举办了“云南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面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实施“三生教育”的信息;8月13日,召开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除在昆明设主会场以外,在其他州、市设立了93个分会场,总计约15000人参加了会议。三是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五是在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开通了“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六是7月中旬,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定稿并交付出版。七是今年秋季学期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省属部分中专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八是举办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九是在本周内组成10个组到16个州、市,对包括实施“三生教育”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从总体上看,实施“三生教育”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思路清晰、工作有序,抓得紧、进展快、步子稳,初见成效。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及共鸣,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一切,既是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全厅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专家学者、干部师生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个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一项事业才刚刚开始,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不负时代使命的思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实施“三生教育”,是党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需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重任。

一要坚定信心,克服顾虑。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的整体概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实践能力,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但是,我省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研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三生教育”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根本,在全国首家提出来的。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重新学习、认真研究、科学对待。

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作出的决定,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把“三生教育”贯穿到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中,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本职工作中。“三生教育”是一项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在方向上、精神上、工作上、宣传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做“三生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研究者。通过我们的言行和工作,不断引领“三生教育”、丰富“三生教育”、完善“三生教育”,同时也使自己在“三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探索中提高,在总结中前进,为实现“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而不断奋斗。

◇责任编辑矣 勇◇

作者:杜玉银

生活教育与三生教育论文 篇3:

独立学院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探索

摘 要: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其实施对于提高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探索了在独立学院这个特定的情境下开展“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的途径,提出了培养师资力量、完善课程设置、结合课外活动及建立评价体系等实施要点。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三生教育 实施途径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2008年2月云南省率先开展了“三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此后其他地区陆续引进和探索,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丰富了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教育类的新兴群体,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随着教育部26号令的颁布与实施,尤其是部分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标志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也是对现有独立学院的重要考验。实施“三生教育”既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学生的必备内容,又是独立学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

1.独立学院开展“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生命意识、生存技能和生活能力缺失的问题,这种问题在独立学院同样存在,同时,独立学院作为一个培养新型学生群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也存在自身的特殊需要。总的来说,独立学院对于“三生教育”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当前青少年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漠视和“无能”。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化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一系列漠视甚至无视生命的事件陆续上演。沉重的课业负担、巨大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受“排挤”的体育活动量,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差,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生活兴趣单一甚至低俗,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在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方面有较大的缺陷。

1.2独立学院基础教学未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累积上相对本一、本二学生有一定差距,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起点相对低一些。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的经历更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思维比较活跃,有很强的求新求异的意愿,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更喜欢接受感性、具体和时尚的信息。

然而,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不甚明确,教学大纲采用母体学校的翻版,把校本部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移植过来,缺乏对学生特点的深入研究,不能完全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特色群体的要求。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没能真正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体学校教师,或者聘用年轻教师及其他学校退休教师,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多局限于讲授知识,缺少艺术性和生动性,难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特点和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导致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1],也就难以培养出知识、技能具有理想深度和广度的新世纪人才。

1.3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书本上的既定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在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判断能力。但是,我国过去脱离生命本原、忽视生存能力培养和生活情操熏陶的教育根本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正是从这种需要出发,“三生教育”致力于帮助青少年提高生命质量、掌握生存技能、获得生活体验,全面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延伸个体存在的意义。这也迎合了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由此可见,我国“三生教育”的提出植根于现实,来源于实践,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过于统一、忽视个性的问题。独立学院更要参考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寻找出适当的、独特的实施办法。

2.“三生教育”的实践性

“三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改变,也将这种体会和改变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三生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

2.1“三生教育”的提出源于实践的要求。

教育负载和传承人类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经验;彰显和追求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在人类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难题要求我们不仅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且做到在险峻的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面对生活的多元化,人生的选择多样化,有学者将当前教育质量的问题归结为“三无状况”:对生命的无畏、对生存的无能和对生活的无趣。[2]这就回到针对教育的提问——“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上来,“三生教育”就是对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

2.2“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依赖实践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建设社会主義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三生教育”致力于构建积极、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建构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必然在实践论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也依赖于从实践中获得反馈进而不断修正和提高。“三生教育”是否经得起检验最终得回到实践这一层面。为此,李兴华等提出在“三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3]:第一,“三生教育”的目标要与人生价值观相结合,有合理的教育结构。第二,“三生教育”的方法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教育。第三,“三生教育”的路径要与人格成长相结合。

2.3“三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回归实践、服务实践。

教育的本质内在规定了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生命完善,促进人的生存、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为主题。“三生教育”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构建的人生教育理论,其本质必然从属于教育的本质,受教育本质内在规定性的制约。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作为一种人生教育,也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动力[4]。这一本质体现了“三生教育”的目的是回归到人的实践中并为人类的实践服务。

3.“三生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施途径

独立学院迫切需要“三生教育”,而“三生教育”又是实践性的教育,因此探讨“三生教育”在独立学院的实施途径就十分必要甚至刻不容缓。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独立学院特点的分析,认为在独立学院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里实施“三生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培养师资力量,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育人的核心力量,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需要深刻理解“三生教育”的理念并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把这种理念传授给学生,还要结合实际对“三生教育”的内涵、结构和实施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丰富“三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云南省正在尝试建立一支由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教学团队。但是这样的队伍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尤其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师资力量本来就是薄弱环节,引进专业人才或者增加现有老师教学任务都是比较困难的,不能成为“三生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优势,承担起主要任务。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一支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起‘指导者和引路人’重要作用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独立学院建立的时间较短,教育教学、学习生活的良好风气都还有待形成,学生思想活跃,自我约束力相对薄弱。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的工作更多,难度更大。正因为辅导员平时和学生接触频繁而且深入,相对一般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而且辅导员在进行思想工作和主题教育活动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特长十分符合“三生教育”的要求。反过来,“三生教育”力求达到的目标契合了教育部对辅导员工作效果的要求。

为了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全方位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辅导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深入理解“三生教育”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要领,并且研究和掌握全面、多样的教育方法。这无疑也是对当前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的更高要求和全新挑战。随着这一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可以从辅导员队伍中分流出“三生教育”的专职人员。

3.2完善课程设置,深化学生理论基础。

教材和课程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要系统实施“三生教育”就必须有相应的教材和课程。从课程设计角度来讲,尽管渗透式教学即在各门课程的教授中渗透“三生教育”的思想更为理想,但是可操作性较低,因此,在尝试的初期应采取单一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根据教育目的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选取教学内容,编制“三生教育”的教材。课程设置方面,需要专门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或者限选课,保证学时和学分。这一做法,要利用课堂和教材这一媒介对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从理性角度掌握“三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流程。

3.3结合课外实践,拓展“第二课堂”。

“三生教育”是以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的课程。要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并达到知行统一,重在实践和体验的目标,就必须充分重视课堂以外的教育,把握机会随时随地教育学生。学生自己开展的主题班会、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都是重要的教育途径。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一般都是和市场对接比较好的专业,在与企业和社会联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借助现有力量,扩展出一批“三生教育”的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把这些实践纳入学生的“第二课堂”,认定相应的学分,肯定学生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差异,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是独立学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3.4建立评价体系,加强反馈推进。

“三生教育”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必然要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教育评价既能帮助教师获取信息,制订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计划,又是一种反馈,能够促使教师调整教与学,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建立“三生教育”的评价体系,必须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的确定就是明确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定义,明确每一次课程或活动的教育目标,并且与取得的结果对照。这一思考是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进行的。在评价方法方面,可以结合理论试卷考核、心理学常用的问卷法和个案研究等全面评定学生的改变和成长。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多维评价、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和多人评价,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进步和教育的效果,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或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实施“三生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众多教育者的共同追求。独立学院结合现有力量和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必然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院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助力。当然,科学的教育是立体的、完整的,应该包含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如何在做好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其他领域是独立學院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晓娜,王青,耿亚飞.“教育超市”模式下满足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4.

[2][3]李兴华,尹松波.“三生教育”的哲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17-18.

[4]罗明东.“三生教育”本质论——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1):6-9.

作者:王文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检体诊断学医学教育论文下一篇:高中英语新课程写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