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梨花抒情诗歌范文

2022-06-29

第一篇:咏梨花抒情诗歌范文

梨花香诗歌

笑看红尘 三世情牵白首不离 实难得见

醉卧林间

桃花春深处

是谁将无情戏子扮演

事过境迁 旧人难见

黄花归晚

原来时光总是轻擦

你我的脸

映照出新颜

枯萎 凋残

再如何痴心一片

幽幽相思又该向谁言

梨花香 却让人心伤

做尘酒酿 千杯酒尝 欲解思量

却叫人愁断了肠

如何敢忘 离人模样

思念 遥寄她乡

几度轮换 旧人难见

红尘辗转

原来繁花离落

照尽

一生的凄凉别迁

和贪嗔痴怨

再如何此生不换

此心谁可鉴

为情殇 世事变幻皆无常

笑沧桑 尘埃茫茫我深闯

勿怅惘 因宿命而相见无望

洗去泪妆 莫再伤

凝望离枝 忆留香

红尘陌上

谁笑我 诺谁一世痴狂

天地苍茫

唯我 用尽一生去梵唱

相思未央

第二篇:飘落的梨花诗歌

这是雪花飘落的日子——

零零落落——一片一片

仿佛是依依不舍——

这是春天明媚的日子——

妩媚多姿似雪花弥漫——

荡漾着天空中的蔚蓝——

你的凝脂欲滴——

怎能躲得过蜜蜂的眼睛——

但你这冰身玉肤犹梦似烟——

你竟是如此地安静——

趁着暖意,甜美地撒着娇——

一瓣瓣怯生生地轻盈飘着——

你是否知道飘扬的韵味——

那穿越了季节的界线——

把我带入了白皑皑的世界——

我喜欢天空的飘雪——

飞扬着去追逐飘渺的梦——

沉醉在你淡淡的清香中永生——

第三篇:咏菊花诗歌[定稿]

历代咏菊花诗集锦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和郭主簿(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兰确铭(晋·王淑之)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菊 (晋)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东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答休上人菊 (晋)鲍照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 玉碗徒自羞,为君慨此秋。金盖覆牙半,何为心独愁。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云安九日(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咏菊(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复愁 (唐)杜甫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感遇(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秋菊 (唐)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唐)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净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厌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西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渐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野菊

(唐)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戏答王观复酴糜菊(二首选一)(宋)黄庭坚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糜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黄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晚菊

(宋).陆游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今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池上

(宋)赵师秀

朝来行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咏翻集句(宋·史铸)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黄花

(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菩萨蛮

无名氏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看酒香。

(宋)刘克庄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张孝样《鹧鸪天》: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如梦令.野菊

(宋)张滋

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 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

(金)元好问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将晚景前。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墨菊

(元)胡布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桃花菊

(元)王恽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 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明)李梦阳

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菊花

(明)李梦阳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王公子宅五月菊

(明)高启 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夸。 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晚香轩(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咏菊(明·文征明)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六月菊

(清)袁枚

寒菊公然冒暑黄,苍蝇侧翅远相望。东篱共讶西风早,秋士偏食夏日长。 试把一灯来照影,焉知六月不飞霜。数枝冷艳当阶立,愁杀红莲不敢香。

二色菊

(清) 程先贞

黄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不比炫春葩,姚魏敌门户。

游繁台

(清)李于潢

天清寺外是繁台,岁岁登高此地来。蒲泽蓼堤看不极,菊花洞下坐衔怀。

白菊

(清)许廷荣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疏影.菊影

(清)陈克勤

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 有人斜倚阑杆角,荡一片、伤秋情绪。怅十分、瘦尽秋容,化出倩魂如许。

幸未飘零迟暮。更重阳节尽,减尽风雨。画不分明,叠叠重重,横卧晚凉庭宇。西风冷梦吹难醒,但暗地乱蛩烟语。待殷勤、为唤宵灯,移上素屏看取。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北山菊

(现代)董必武

北山有佳菊,经霜犹自华。隐秀蕴幽芬,淡逸影垂斜。 移植东篱下,防冻护根芽。置之温室中,含苞绽金霞。 深山任自然,不免风雪加。花残枝虽傲,所损毋乃奢。

(现代)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咏菊

(现代)臧克家

碧野桥东陶令身,长红小白作芳邻。秋来不用登高去,自有黄花俯就人。

万寿菊

(现代)桂芳

花开黄金甲,叶坼恶臭发。原本岁枯荣,何须万寿夸?

菊畔香(现代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朱德《赏菊》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赏菊(现代)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第四篇:山居杂咏诗歌

廿五年前,吾从黄柏山桃花尖过,见一女子生de清秀白皙,亭亭玉立,气质如兰。心怦然,遂托人说媒。后闻知此女子早已定下娃娃亲,不愿嫁去。闻之吾意后,亦曾想了断婚事,嫁与吾家。后吾三心二意,朝三暮四。此女子心灰意冷,遂违心嫁人。前不久郁郁而死,吾闻之,唏嘘不已,特为诗一组以记之。兰花开在桃花尖,桃花林里等哥来。

一束兰花寄春心,日夜思哥泪满腮。

春风得意马蹄疾,乱花渐欲迷人眼。

兰花离林生不佳,红消香断人人怜。

廿五年后游故地,勾起往事心悲哀。

香径兰花笑春风,只是不见美人来。

封建礼教要打破,男娶女嫁全由我。

花开堪折直须折,花残别家空吟哦。

第五篇: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8)

秋雨

作为浚县游子,夜来独自灯下,集选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把玩欣赏,聊寄思乡情怀。浚县古属卫地浚川,旧称黎阳,襟山带河,古城如画,青螺物华,灵秀人杰。历代咏浚县诗歌多篇,细研诗句行间,追寻风物当年,故乡召我入梦境,诗歌诱我写文章。

因信箱两次发信失败,《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浚县古建筑上的对联欣赏》《歌咏故乡浚县》以贴的形式发出,请家乡马、姚二位老师到此拷贝。

明代

42. 高尚志大伾山

紫雾通危嶂,苍山逼古城。诸峰伏地起,独岫入云横。 俯带淇滨险,遥襄晋岭平。河隍中野曲,沙势大江迎。 窈窕开幽径,参差构绮甍。松巢留鹤羽,兰若问僧名。 洞久含灵润,花奇照晚晴。乘高瞻巨迹,寻古辨深铭。 兴洽攀藤藟,怀舒委旆旌。浩歌安终极,万里望蓬瀛。

高尚志,明代寇县今属山东人,进士。公元1589年的万历十七年任浚县知县。和一首:

孤峰慑九重,拔地逼苍穹。大川留遗迹,丹丘伴古城。 山门寥廓处,仰望步峥嵘。柏涛怀神禹,千仞壁危倾。 历代题摩崖,通幽访古径。山南听道语,恍若问佛僧。 海若石佛望,天吴紫气生。龙吟云洞起,灵润雾岚峰。 太极宫远眺,苍茫满目青。欲穷黎阳景,绝顶上楼宫。 43. 陈大宾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 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 喜随骢马登云峤,疑上丹丘靖幻心。 望近凤山红日晓,坐余龙洞白云深。 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

陈大宾,字敬夫,明代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侍郎。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99年3月夜,陈大宾骑马登大伾山时,同杨毅侍御史月

下砌夜畅饮,直至拂晓,月光映衬出大伾秀丽、淇水如练的美好夜景,仰瞻圣迹引发作者无限感思,情不自尽高歌。大伾山西侧有浮丘山,县城与两山紧依相连,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大伾山西麓为道教文化,东麓为佛教文化,山顶有神学和儒学文化。山上有三别四壶。三别是指大伾山上的三个别墅:紫泉别墅、瀛洲别墅和古守臣别墅,分别位于太极宫北、吕祖祠南和龙洞之南。四壶是指大伾山上的四处壶天仙境:蓬壶仙境、方壶仙境、瀛壶仙境和小壶仙境,分别位于山门前后、壶天道院、吕祖祠左侧和圆门至太极宫。

侍御:侍御史的略称,即监察御史。穹窿: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样子。移觞句:相互敬酒,邀月同饮。觞:盛酒器具。云峤:指大伾山。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幻心:从幻想中产生的想法。凤山:即凤凰山,位于大伾山东北里余,山体呈龟背形,周长500余米,海拔65米,岩石裸露。经多年开采,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掘为平地。龙洞白云:龙洞位于大伾山东丰泽庙内崖壁上,相传有龙出于此洞,因名龙洞。每逢天将下雨,洞内先有云气涌出,宛如晴雨表。北宋政和八年(1118),宋徽宗敕封为康显侯。龙洞吐云升祥烟为浚县八景之一。源:水流所从出的地方。秋水:比喻清澈明亮。萦:回旋缠绕。练:形容澄澈的卫河、淇河水有如柔软洁白的生丝。圣: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44. 王铎再至青坛

窅窅崇色青,中兴溢此坛。石稠原少树,洞背故多寒。 帝子留神鼎,河渠志汉官。为怜骐骈歇,暂得憩安盘。

王铎生活于公元1592年至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人,博学好古,工诗文,画山水,尤擅书法。幼时家境十分贫寒,明朝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崇祯十六年曾一度避难于苏州。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崇祯十七年春,王铎第一次登浚县大伾山,但见眼前龙洞幽深,极目远眺,黄河东移后在山脚下仍留有紫金湖,湖水波光闪闪,白鹭飞翔,如入仙境,王铎被这美妙胜景吸引住了。他参拜完大石雕塑,登上藏经阁,6000多卷的《大藏经》让王铎手不释卷,佛界的清静使他一时忘了家忧国难。他来到大石雕塑与洞

之间的山崖前,当年此处树木参天,山势峻奇,水波潋滟,鹭鸟点点,烟霭蒙蒙。大伾山的风光激起了王铎奋笔疾书的强烈欲望,一腔豪情油然而生,他情不自禁地在云半山房的崖壁上写下了“仙崿”“鹭涛虎岫”两方大字。

崇祯十七年春,王铎返回京城行至内黄县楚旺一带时,北京又传来消息说李自成已经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无奈之下,王铎只好南下,赶赴南京。南下途中,王铎再一次路过大伾山。这一次因为行程匆忙,王铎只得趁夜色上山,上山走的还是那条路,去的还是云半山房,迎接他们的还是朱隽和尚,可大明江山已经易手。王铎在暮色中打量这云半山房:云半山房建筑奇特,房分三间,随地势,曲折有致,南间一半面东,窗对古槐,名小槐安,小槐安以西的另半间面南,抬头一望,云绕雾罩,名云邮。云邮北边的一间壁上有龛,供着释迦牟尼雕塑。绕龛而过,为山房北间,名维石斋。整个山房石壁环绕,天然回合,磊砢万状。房壁上有他前几日刚书写的“鹭涛虎岫”和“仙崿”题记。旧地重游,看着这景这物,一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王铎在云半山房一手执灯,一手写下了《再至青坛》诗。王铎第二次登山之时,明朝政权已经覆灭,王铎的家国之痛、个人忧思,在《再至青坛》中表露无遗,王铎在诗中回顾了大伾山的历史名望,表露了渴望安宁、希求歇息的心情。

大伾山上既有文人名士的诗文题刻,还有一位太监的诗句。明嘉靖己酉仲春,司礼太监贾堪奉旨到河南公干时,来到大伾山。站在一块平坦的岩面上,看着满山苍翠,贾堪不觉诗兴大发。善于揣摩上级意图的下官们早有准备,立即奉上纸墨,于是片刻之间一首诗出炉了,因为贾堪是皇帝身边的人,自然也博得官员们一片叫好之声。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首歪诗仍在。原文如下:

西崖山半有西凉,无数松花送好香。一派笙箫欢畅饮,和风淡荡赏春光。 45. 王阳明大伾山诗

晓披烟蓦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人士,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故乡多称他王守仁。他不愧古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称谓,

名副其实,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弘治十二年,即公元1499年,先哲新中进士。王守仁中进士的前一年,浚县王越死于甘州军中,新科进士王守仁奉旨送王越灵柩回浚县安葬。王守仁送王越灵柩来到浚县,逗留期间曾在大伾山上聚众讲学。讲学期间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王越赠他宝剑一把。王越安葬后,为表示答谢之意,王越的儿子将王越的宝剑赠给了王守仁。为纪念王守仁大伾山讲学,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60年,将建于大伾山上的东山书院改名为阳明书院,并将王守仁的《大伾山诗》和《大伾山赋》复制后立于书院中,从此先哲与大伾结缘。民国二十三年,有人又将王阳明画像碑仿刻后镶入书院墙壁。山上的禹王庙就是阳明书院故址。

登故乡大伾,游西麓道观,寻三别四壶,看对面浮丘碧霞,叹寥廓西眺太行千古;去东麓佛院,见大禹化身,望东逝黄河故道,忆碧波东有澶湖当年;登孤峰绝顶,略青云拂面,聊卢生卧游万仙,入太极宫楼众妙之门。禹王庙处远怀神禹治水,顿想起阳明书院故址,此处先书院而后建起禹王庙宇。大明弘治己未重阳,明朝一代先哲余姚王守仁曾写《大伾山赋》,《大伾山赋》中文字:“王子游于大伾山之麓,二三子从焉。秋雨霁野,寒声在松。经龙居之窈窕,升佛岭之穹窿。天高而景下,木落而山空,感鲁卫之故迹,吊长河之遗踪。倚清秋而远望,寄遐想于飞鸿。于是开觞云石,洒酒危峰,高歌振于岩壑,余响递于悲风。”

大伾山巅,忆起先哲,吟诗赋歌,犹如仙界。白云飘过,清风徐来,恰似苏子曾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邯郸一枕平时梦想大伾顶,海市蜃楼今日回首阳明诗。

《大伾山赋》文情并茂,表述了“山河之在天地也,不犹毛发之在吾躯乎?千载之于一元也,不犹一日之于须夷乎”的辩证思想。先哲当年写《大伾山赋》,正值气盛志满之时,眼前物,天外景,胸中意,未来梦,无不诱发先哲昂扬斗志,令其精神饱满。一咏一叹,一诗一赋,无不彰显一代人物旷达博大的胸怀。孔子曾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竟不知是智者爱山仁者爱水,或是智者之乐如水悠然,仁者之乐似山崇高。

《大伾山赋》中记述,二三子慨然太息曰:“夫子之至于斯也,而仆右之乏二三子走偶获供焉。兹山之长存,固夫子之名无穷也。而若走者,袭荣枯于朝菌,与蝼蛄而始终。吁嗟乎!亦何怪于牛山、岘首之沾胸。”似有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那样的感慨。

《大伾山赋》中说:“是故盛衰之必然尔。尚未睹夫长河之决龙门,下砥柱,以放于兹土乎?吞山吐壑,奔涛万里,固千古之泾渎也,而且平为禾黍之野,崇为邑井之虚。吁嗟乎!流者而有湮,峙者岂能无夷!则斯山之不荡为尘沙而化为烟雾者几稀矣!况吾与子,集露草而随风叶,曾木石之不可期,奈何忌其飘忽之质,而欲较久暂于锱铢者哉!吾姑与子达观于宇宙可乎?”

古之黄河大伾山下,滚滚北去,不舍昼夜,人生如斯也。大伾明月,普照古今,河汉星空,旋转永恒。苏轼曾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与王阳明等古之先哲情感相通,令我等感叹。

阳明送王越灵柩,未见先哲悲痛伤心泪。乡人每以王越自矜,外埠多以为耻。新中进士,志得意满,蓬勃向上,充满梦想,怎会为善交奸宦之人魂去哀声?文字间并无悼念凭吊痕迹,甚或笔下从无王越之名,尽是人生哲理,至今仍不过时。山河由大地承载,处于天地之间,犹如我等身上毛发,长于自身,却被时常忽略。千年万载,有过几多一元复始?大地日月环绕,千古开来,直到永远,而我等生命须臾之间,不可相提并论。人类与天地相比,犹如蝼蚁,然而人类却依聪明才智,创出历史辉煌,日出日落,谱写华章。

然而王守仁别离浚县之后,时隔仅有10年,因得罪宦官刘瑾,遭贬谪放贵州龙场。王守仁跌入人生低谷,始于龙场悟道,悟出心乃万事万物之根本,世间万物皆系心之产物。曾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误落入唯心论渠沟之中。此间写下《瘗旅文》,文中述及有吏目云自京来者,过龙场,王守仁“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物景情景推及心境,可知其已是心灰意冷。文中故事言道,为五斗米当官,致使三人丧命。《瘗旅文》文中说:“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伤怀自身,游子怀乡之悲苦,无以言表。

《瘗旅文》文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人生处于低谷,流露颓废心境,命运飘忽,死生不定,达观自处,随遇而安。结语以歌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龙场落魄时的王守仁,已不再是大伾山上得意之时的王阳明。

”众同窗山巅又是大笑,声传霄汉,化作彩云,尤似彩云追月,隐约嫦娥归来。

《瘗旅文》实为《葬文》,明曰葬他人,实为葬自己,被谪遭难,已非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之时。说什么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云梦逍遥,任魂飞天涯海角;往来无阻,似行走仙界人间。先哲都不能做到,何况凡夫俗子?《瘗旅文》充斥悲观失望,心中滴泪;《大伾山赋》写于奉旨送王越灵柩回归浚县,但先哲却无半点哀伤。其背景与文字,对照明显,上下悬殊,推及王越,系历史复杂人物,善结交奸宦,故先哲文字难留王越身影。故乡人多以王越自矜,外埠人却以王越为耻。

夕阳挂于浮丘碧霞宫一角,飞鸟晚归大伾古松柏林间。远在大洋彼岸,今夜竟然深夜无眠,只好独坐信笔,并将王守仁《大伾山赋》《瘗旅文》附于文后。

大伾山赋

王子游于大伾山之麓,二三子从焉。秋雨霁野,寒声在松。经龙居之窈窕,升佛岭之穹窿。天高而景下,木落而山空,感鲁卫之故迹,吊长河之遗踪。倚清秋而远望,寄遐想于飞鸿。于是开觞云石,洒酒危峰,高歌振于岩壑,余响递于悲风。

二三子慨然太息曰:“夫子之至于斯也,而仆右之乏二三子走偶获供焉。兹山之长存,固夫子之名无穷也。而若走者,袭荣枯于朝菌,与蝼蛄而始终。吁嗟乎!亦何怪于牛山、岘首之沾胸。”

王子曰:“嘻!二三子尚未喻于向之所与尔叹而吊悲者乎?当鲁为会于兹也,车马玉帛之繁,衣冠文物之盛,岂独百倍于吾侪之具于斯而已耶!而其囿于麋鹿,宅于狐狸也,即已不待今日而知矣。是故盛衰之必然尔。尚未睹夫长河之决龙门,下砥柱,以放于兹土乎?吞山吐壑,奔涛万里,固千古之泾渎也,而且平为禾黍之野,崇为邑井之虚。吁嗟乎!流者而有湮,峙者岂能无夷!则斯山之不荡为尘

沙而化为烟雾者几稀矣!况吾与子,集露草而随风叶,曾木石之不可期,奈何忌其飘忽之质,而欲较久暂于锱铢者哉!吾姑与子达观于宇宙可乎?”

二三子曰:“何如?”

王子曰:“山河之在天地也,不犹毛发之在吾躯乎?千载之于一元也,不犹一日之在于须臾乎?然则久暂奚容于定执,而小大为可以一隅也。而吾与子固将齐千载于喘息,等山河于一芥,遨游八极之表,而往来造物之外,彼人事之倏然,又乌足为吾人之芥蒂者乎!”

二三子喜,乃复饮。已而,夕阳入于西壁,童仆候于岩阿。忽有歌声自谷而出,曰:“高山夷兮,深谷嵯峨。将胼胝是师兮,胡为乎蹉跎。悔可追兮,遑恤其他。”

王子曰:“夫歌者为吾也。”盖急起而从之,其人已入于烟萝矣。

大明弘治己未重阳,余姚王守仁伯安赋并书。

瘗旅文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

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上一篇 <<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7) 下一篇 >> 历代咏故乡浚县诗歌选(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亚里士多德语录范文下一篇:一路艰辛一路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