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

2022-04-1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通过分析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阐明福建省具备的必要基础条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充分挖掘福建特色文化价值、大力培养人才服务于创意农业发展、深化闽台在创意农业方面的合作空间等方面提出推进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 篇1:

旅游节庆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开发策略研究

摘 要:该文论述了从创意农业发展趋势、旅游节庆特征和旅游节庆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开发策略,并提出了有效策略来开发旅游创意农业。主要包括: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加快旅游创意农业的培训,注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等。

关键词:旅游节庆;创意农业;开发策略

随着旅游节庆的发展,旅客已经不再满足于平常式的旅游方法,而是更加喜爱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旅游节庆往往用现代旅游活动去诠释悠久的传统文化或独特的地域文化,举办富有当地特色的活动,使旅客在游玩期间有更多参与到旅游节庆活动中的机会,与当地群众共享旅游节庆的的盛世,以此来加速当地旅游业发展速度。创意农业发展进程不长,创意农业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农业创新和设计,也包括以三农为背景并且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休闲农业、农业景观等等。在旅游节庆的基础上发展创意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作为地方一个特色项目,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1 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创意农业是新时代的产物,旅游节庆视角下的创意农业有发展前景。新时代的人们有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旅游节庆与创意农业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在旅游节庆的基础上发展创意农业,融合不同地方的特色来开辟一条崭新的旅游创意农业发展道路。旅游创意农业具有地域性、体验性、经济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在开发旅游创意农业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要加快培养旅游创意农业专业人才的速度;在主题选择上,要注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要树立品牌效应。

创意农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新时代高水平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融入创意产业的新理念、新思想,人们能够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农业资源,使农业产业独具一格。创意农业瞄准了世界上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步伐,充分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更多的群众体验农业文化。

2 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促使全球各国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增长。旅游节庆有其独特性,它的内容或项目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内在需求,而且还考虑了外来游客的需求。旅游创意农业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和被人们所喜爱,新时代的人们有多元化的需求,旅游节庆可以和创意农业同步发展,相互结合,在旅游节庆的基础上发展创意农业,努力发展一条特色旅游创意农业道路。与发达国家的创意农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创意农业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没有完整的发展计划,缺乏创意农业的总体设计规划和发展创意农业的创造力,大多数创意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都较小,大量的农业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关于创意农业的知识储备量仍比较低,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创意农业发展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眼下,在外国现有的模式中,我国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外国特色的创意农业模式,取长补短,吸取它们的优点,再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形成我国特有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3 旅游节庆特征分析

3.1 具有地域性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不同的地理位置,各地举办的旅游节庆也是各有各的风采,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旅游节庆,其他的地区是无法照搬,这就造成了以不同的旅游节庆为基础而发展的创意农业的不同。福建省泉州市,它是闻名全国的宗教城市,是东亚文化之都,每年都会有从世界各地慕名前来的群众进行朝拜,有信仰基督教的、信仰佛教的、信仰道教的,甚至还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并且泉州人们在正月初九的那天会敬天公,感谢上天的恩赐。宗教文化成为了泉州的一大旅游特色,这种旅游节庆是闽南地区独有的。

3.2 具有体验性 旅游节庆是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以此来感受活动的氛围,获得亲身体验,并以此让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旅游创意农业的开发关键在于政府要有完整的设计规划和旅客参与活动的体验程度。创意农业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并不是很理解创意农业的含义,人们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到创意农业的发展中来,才能明白创意农业的具体含义、具体内容。举例来说,休闲农业的发展,人们也是亲身去感受了休闲农业的特色,体会休闲农业为我们带来的新颖感和创新处,才了解休闲农业的优缺点。

3.3 具有经济性 旅游节庆由于活动规模有大有小,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大量海內外的旅客,从而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促进经济增长。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上海每年都会在南汇举行桃花节活动,从节庆开始到结束总共要30d左右的时间,旅客不仅可以欣赏桃花,还可以进行登高等其他丰富的旅游休闲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把上海的地方优势与商业优势等结合起来,促进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上海这个国际名城的影响力。创意农业并不是非盈利的产业,它跟其他的经济型产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从旅游节庆视角下来发展创意农业也是带有其强烈的经济性,许多地区通过活动把地方潜力优势转化为独有的发展优势,大力推进创意农业的发展。

3.4 具有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也是吸引观光者最深层次的因素。文化艺术节,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属性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我国各地区利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戏曲、武术等传统艺术形式,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如西安古文化节等,都备受旅游者欢迎。在创意农业中融入带有文化特性的旅游节庆,可以丰富旅游资源,促进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福建省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福建各地区举办了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例如海峡旅游博览会、泉州文化旅游节等等。这些旅游节庆不仅可以提升福建省的知名度,而且对于福建省走向世界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 旅游节庆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开发策略

4.1 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 在开发旅游创意农业过程中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运用恰当的政策为旅游创意农业保驾护航。加大旅游创意农业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政府的宣传效应增强当地旅游创意农业的知名度。在编制旅游创意农业发展规划时,要做到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有大量的可用资金、有完整的计划实施。在目前无法顺利开展的创意农业发展项目中,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在制定政策的同时,给予创意农业项目的优惠,推动旅游创意农业的有序发展。

4.2 加快旅游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 现如今,我国旅游创意农业不仅缺乏有创造力的规划,而且缺少专攻旅游创意农业的人才。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来培养旅游创意农业的人才,不仅可以发挥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型人才更可以进入企业来实践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自身能力。这种创意农业的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思考不同的旅游节庆活动,提出不同特色的旅游创意农业规划。因此,要大力培养旅游创意农业的专业型人才。

4.3 注重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审视现在的休闲农业,大多农庄都是通过钓鱼、野炊等休闲活动来吸引旅客注目的,缺乏創新,没有把当地的特色文化产业融合进去。要办好一个有特色的旅游创意农业项目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更多旅客参与进去。旅游创意农业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与其他产业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在发展道路上,建立一个战略目标,确定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方向定位。旅游创意农业在通过与当地文化结合的同时,也要借鉴学习其他产业先进的经验,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以便更好的发展旅游创意农业。

4.4 突出当地特色,树立品牌效应 建立品牌可以提升旅游经济效益,通过品牌效应可以加快旅游创意农业发展速度。以旅游节庆为主题的创意农业,应着重利用当地的特色和传统节日,选择能够成为代表当地旅游创意农业的标志。旅游创意农业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吸引力,自然而然会吸引广大的游客和观光者,进而带动了旅游创意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秋红.基于旅游节庆开发的创意休闲农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4).

[2]李蕊蕊,李子蓉,赵伟.福建省创意农业空间布局优化与发展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4).

[3]李明宇.基于旅游节庆开发的创意休闲农业研究[J].乡村科技,2016(11).

[4]王爱玲.国外的创意农业[J].农家参谋,2014(9).

[5]刘宇翔.基于创意导向的民族节庆旅游开发研究[J].全国商情,2012(16):62-64.

[6]黄猛,李丽霞.城市旅游节庆体验价值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4(1).

(责编:徐焕斗)

作者:陈雯帆 曾芳芳

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 篇2:

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摘要:通过分析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阐明福建省具备的必要基础条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充分挖掘福建特色文化价值、大力培养人才服务于创意农业发展、深化闽台在创意农业方面的合作空间等方面提出推进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福建;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in Fujian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YAO Yan, ZENG Fangfang

(College of Jinshan,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

Key words: Fujian; agricultur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21世紀初,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意产业已蓬勃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其他产业。创意农业就是将创意产业的思维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它仍属于农业范畴,实际是知识经济形态的农业。现今,创意农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为福建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有效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赢得了契机,对于推进福建省农业迈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1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现实需求

中国地广物博,但人口基数庞大,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人口的膨胀、经济的发展,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效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成必然之势。然而,现代农业在通过科技进步和集约化经营竭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透支、资源趋紧等问题。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瓶颈,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能够进一步整合闲置的农业“三生”资源,改变粗放式经营模式,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手段,加强农业绿色、高效生产。创意农业将引领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型,它适应了社会现实需求的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12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渐成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趋向日益凸显[1]。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结合二产,连接三产,延伸、构筑产业间的相关联的价值链,已成必行之态。首先,创意农业的发展耦合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农业发挥其多功能的特性,使它们在相互作用下得到内容的延伸和层次的提升,同时也不断催生着新的创意和创新应用,不断推动着创意农业的进步。其次,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农业“产、供、销”一体化联动发展,激活和释放创意农业就业增收的活力,将农业推向新的高度。创意农业与时俱进地切合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3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农业文化

中华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却面临传承危机。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农业文化。一方面,文化是创意农业的内在灵魂,更是创意农业发展所要依托的载体,悠久的地方特色文化无疑是发展创意农业最好的应用素材[2]。将特色文化与创意开发融入农业生产、农业产品,赋予其文化内涵与创新构想,使农业更具有美学价值与人文色彩,给人以美的体验和乐的参与。同时,还进一步挖掘了农业的文化、经济功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更好地开发、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另一方面,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发挥农业的休闲娱乐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调节身心、回归自然的自由休闲平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长期城市生活的厌倦使人们更希望亲近大自然,返璞归真。创意农业通过提供富有地域特色又充满别样趣味的农事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等,在满足大众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还广泛传播了农业文化,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农业,从而喜爱农业。

2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创意农业在我国各地方兴未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予以促进,日益成为充满吸引力的朝阳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尽管目前创意农业在福建发展还不成熟,但福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创意农业客观有利的生存土壤。

21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在2014年,福建人均GDP达到10333美元,突破万元大关,成为又一个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省份。这是福建长期稳步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厚积薄发的卓越成果,标志着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效,经济发展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梯次。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有度假需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创意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为福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空间。此外,道路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私人汽车迅速增加,以及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随之增多,这些都为福建省创意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2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福建倚山傍海,光热、水土条件优厚,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动植物生息,具备农业差异化、层次化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福建生態强省建设逐步推进,城乡一体的绿化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农田生态系统、林木生态系统和湿地水域生态系统不断优化[3]。截止到2014年,福建省森林面积80127万hm2,森林覆盖率6595%,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生态优势。近年来,福建省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区域错位发展,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拳头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发展,成效卓著。

23文化底蕴深厚

福建历史悠久,多元文化享誉一时:名扬海内外的妈祖信仰、勤劳淳朴的惠女风情、富有民族特色的畲族民俗、厚重有致的茶文化、船政文化、民间戏曲与手工艺等特色文化资源,都构成了福建文化的精神内涵。此外,历史上,福建人才济济,涌现出许多像理学大家朱熹,思想家、心学家李贽,著名女作家冰心等杰出人物,他们的不朽事迹咏传至今。此外,福建省还是全国重点老区省份,革命老区遍及全省62个县市,承袭着先辈们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每年都有无数中外游客来闽感受厚重的闽地历史文化。福建发展创意农业便可着眼于八闽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其内在精华,丰富文创设计的内容。

24区位优势凸显

突出的区位条件是福建省发展创意农业的绝佳优势。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南北承接我国两大综合实力强劲的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与内陆省份经贸往来密切;东隔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福建省拥有与台“五缘”的合作先机,随着海西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其位置愈加举足轻重,成为中央对台政策的先行区和试验点。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立台商投资区、两岸农业合作园区或示范基地等形式吸引台商来闽创业、投资,福建成为台商投资密集区之一[3],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25政策环境优越

随着创意农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创意农业的发展也日益成为福建关注的焦点,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2007年与2010年福建省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先后出台,将福建省的目标领域不断细化,成为推动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其后,为衔接国务院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而立下的发展目标,福建省根据客观情况,出台了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研发创新等扶持文创设计服务业发展的8项措施,为福建省创意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意农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经济持续增长再添亮点。

3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政府引导和宏观顶层设计

当前,福建省创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创意农业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虽然出台了一些指导意见,但仍缺乏整体的谋划布局,相关配套设施资源也相对滞后,难以实现产业间交融联动发展而发挥最大效益。而有些部门虽可能已经认识到宏观顶层设计的缺失,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加以改善。由于普遍缺乏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力量部署和产业发展规划,福建创意农业发展整体上处于低层次水平,无法达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2缺乏文化内涵,同质性严重

福建省创意农业的经营主体大多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吃和玩方面,对自身市场定位和当前游客的需求把握得不够精准,缺乏创新思维和理念,产业同质性较强,相互模仿、照搬照抄、恶性竞争现象频现。独创性的缺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市场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此外,创意农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活动项目过于单一,景观设计人工化,许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八闽传统特色文化和民俗资源未能得到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缺乏创意和地方特色,创意农业的文化内涵和消费体验层次亟待提高。

33专业人才紧缺

目前,福建省从事创意农业的人员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并不高,亟须专业人才予以推动。一是新型农民的缺乏。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更是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作用不可小觑。但由于大多数农民自身水平有限,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无法与时代接轨,经营理念也相对保守,具备创新思维的新型职业农民极为缺乏。二是复合型创意人才的缺乏。创意农业尚属新兴产业,加之福建起步晚、底子薄,因此需要既懂得农业相关知识、又能够进行创意设计服务和管理运营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来拓宽创意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高层次人才的紧缺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意农业质量的提升和未来的长远发展。

4福建省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分析

41加强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

创意农业在福建刚刚萌芽,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在产业发展初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地为创意农业制定综合发展规划,明确创意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着力发展关键性部门,并贯彻落实。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安排计划资源,扶持创意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省级创意产业园区和示范企业。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资金要向创意农业重点项目倾斜。最后,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福建各地区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注重结合地方文化,因地制宜地选择创意农业发展的特色项目,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培育创意农业的本土特色品牌,最大程度地避免产业的同质化带来的不良竞争。

42充分挖掘福建特色文化价值

文化决定了创意农业的生命力,而创意正是开发它的工具,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福建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政府应加紧整合农村的文化资源,落实好八闽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护并沿承好传统特色文化,创造一切有利于福建省创意农业成长的环境。同时,立足福建独有的文化优势,有机结合高新产业运营方式,实现特色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和谐、永续发展。加强农业与文化创意元素的融合,深挖地方文化的内在精粹,为农业注入文化活力,創意开发农业的美学价值和体验价值,为人们带来别样的精神享受。此外,还要设计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项目,并形成产业化发展,进而最大化地提升创意农业的附加值。

43培养创意人才,服务创意农业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可与当地相关农业类机构进行长期对接,定期为农民实施专项农业培训和农业政策解读等,帮助农民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理解。长期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加强文化学习的平台,努力推进农民的职业化建设,使职业农民成为创意农业的重要推动者。其次,引进创意人才。国家层面可以出台、试行相关优惠政策或专项计划,各大高校拟实施定向培养专业对口的优秀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等,辅之以配套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倡导这些高学历人才从基层做起或阶段性调研,为基层农村社区留住人才。同时,加快推进台湾人才来闽合作、交流,形成两岸人才的良性互动循环。

44深化闽台创意农业的合作与交流

创意农业在台湾起步较早,经过多年发展已日臻成熟。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台湾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已开始向岛外转移。而福建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土地成本相对低廉,但在融资、人才方面却有很大短板[4],闽台两地在创意农业的合作上有很大的互补空间。福建应充分发挥闽台优势,加强闽台在创意农业等产业领域的有效对接,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闽台创意农业合作园区或示范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积极吸引闽台高端项目入驻,促进创意农业集聚化发展。在借鉴中国台湾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经验的同时,还要大力培育一批具有闽台特色的创意品牌,成为引领两岸创意农业发展的风向标。这样既能促进福建创意农业的崛起,又有利于台湾相关产业重组升级,焕发新生活力,从而实现两岸经济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王爱玲 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2-74

[2]福建省信息协会 福建省创意产业学科发展报告[J] 海峡科学,2013(1):136-144

[3]张伟利 福建发展创意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J] 台湾农业探索,2010(6):56-58

[4]林炳坤,吕庆华 双钻石模型视角下闽台创意农业合作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3(4):114-119

作者:姚燕 曾芳芳

生态视角创意农业发展论文 篇3:

黑龙江省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考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发达国家的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延伸、丰富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创意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多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在实践中显现。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资源丰富,传统农业的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在我省发展一定的创意农业,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意农业在我国的发展

创意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手段,充分应用艺术学、生态学、养生学、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将农业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以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我国各地立足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抓住新时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各地的创意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显现,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郊区县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品牌,将资源特色转化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区域农业品牌,大兴区、通州区、密云区等区县,以创意为理念,着力培育、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如怀柔板栗、大兴西瓜、平谷鲜桃、通州花卉、房山磨盘柿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都市锦江区充分利用紧邻大城市的地缘优势,与绘画、摄影、雕塑、音乐创作等创意艺术有效结合,推动文化创意与观光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此外,上海、重庆、南京、郑州等市区的创意农业发展也如火如荼,达到了农民增收、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美化的效果。

二、我省创意农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我省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1.创意农业形式各异。我省农业发展的潜力,不应仅仅是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应从质量、品种、特色与品牌入手,将创意理念与农业资源进行结合与整合。哈尔滨市北大荒现代农业生态园是集生产、观光、销售、旅游、科研、开发于一体,是将农业生产和新型旅游融为一体的创意农业。绥化市兰西县黄崖子关东民俗旅游文化村,2010年建立全国最大的以虎头为图案的“玉米迷宫园”。哈尔滨闫家岗农场建设东北最大四季常绿的智能温室,同时依托距今23 000年前旧石器时代“哈尔滨人”遗址的文化产业,建立现代农业园,发展创意农业。

2. 打造了一批创意农业品牌。我省一些县(市)依托资源优势,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创意为理念,通过打造品牌,将资源的特色、优势尽情发挥,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区域农业品牌。如克山马铃薯、克东腐乳、桦南白瓜子、依安大鹅、五常大米、讷河粉丝、富裕酒业、伊春林区的蘑菇、大兴安岭蓝莓、东宁黑木耳等等。许多产品经过精心打扮,成为人们馈赠的绝佳礼品,创造出远远超过其本身仅供食用的价值。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极具市场知名度的宠儿,其成功同样来源于创意。

(二)我省发展创意农业面临的问题

1.统一和明确的认识稍显缺乏。创意农业近几年在我国各地发展很快,尤其在京、沪、成都等地的郊区。但我省基层部门熟悉“农家乐”、“特色农业”等,还没有从“创意农业”的视角来看待、指导农业的发展,对“创意农业”仍很陌生。

2.农业生产效率低。我省农村机械化率还不高,低效率的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着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土地要素的粗放式投入,耕地产出靠天吃饭的状况依然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相对落后。

3.创意农业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下,致使创意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没有充分利用。特色创意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林区特色产品仍然是粗放型生产,加工和营销服务滞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效益亟待提高。

4.农业投资稳定的增长机制没有建立。主要是投资随意性、被动性很强,或擅自改变农业投资方向及截留、挤占、挪用农业投资。农业投入增长与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现代农业推广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渠道不畅、手段单一,没有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激励引导机制。

三、我省发展创意农业的对策

1.政府应鼓励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在创意农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特别是要更多扮演“助燃”的角色,为创意农业发展制定战略和规划,确定政策导向,搭建发展平台,通过举办创意农业发布会、主办休闲农业创意大赛等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发展创意农业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创意融入农业文化之中。鼓励农民充分利用既有农业资源,发挥独特创意、创新,开发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内涵并富含地方特色的创意产品。

2.加大创意农业投入力度,强化组织领导。各级财政应安排创意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扶持创意农业建设,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确保做大规模,做出效益。进一步拓宽创意农业投资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创意农业投入机制。要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创意农业投入的比重。

3.推进黑龙江省创意农业示范工程。以我省创意农产品生产为核心,整合农村各类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以品牌塑造形象,使农产品具有“六美”特性:美色、美型、美味、美质、美感、美景,进而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充分利用现代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充分展示,及时宣传。黑龙江省创意农业示范工程可在全省选10个县(市)作为试点,每县利用一些土地作为创意农业试验基地,建设10—20个国家级的创意农业富民计划重点示范区,重点发展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加速农户集群、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的发展。

4.努力打造黑龙江创意农业园区。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化、有机绿色的农业,举办“黑龙江省创意农业博览会”,以宣传、展示创意农业成果,推动创意农业交流,全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创意农产品和创意园区,以黑龙江省品牌特色农业、特色精品花木、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为重点,打造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景区,构建生态农业保护区,花木生产中心和东北农业物流中心,不断提升我省创意农业的投资价值。

5.健全创意农业品牌,建立激励机制。当前,我省农业品牌主要有“北大荒”、五常大米等,可开发的潜力巨大。以建立绿色农业、生态型农业、集约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为基础,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黑龙江省品牌农产品,提高黑龙江省农业大省的知名度。鼓励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开展品牌经营,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创意农业品牌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创意农业品牌企业,支持创意农业品牌发展。

6.培养专业创意开发团队,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一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社会联手,着力培养农业创意开发的专业团队,要从项目策划、价值分析、市场定位、设计建造、招商营运等方面,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运用创意产业的专业技术,开发具有知性之美的体验农业产品。二是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鼓励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创意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

7.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注重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创意农业产业协会、质量协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专业性行业协会以及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创意农业企业提供品牌推介、法律服务、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商标代理等各个方面服务。开展创意农业理论研究,搭建创意农业信息交流平台,从理论和市场实际状况两方面为创意农业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作者单位:省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所)

编辑/王沫wangmo@fendouzazhi.cn

作者:潘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建筑结构设计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