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儿童心理最佳期优化德育工作效率初探

2022-09-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 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因此, 一切事物, 包括个体的思想品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所以, 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不仅要探索影响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诸要素的空间联系, 同时也需要探索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时间特征, 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并给予最优化的教育影响, 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一、德育工作中的一些误区

长期以来, 人们对德育过程中的时相运动和最佳期的研究关注较少, 失误甚多, 因而在德育工作中不讲时相, 不求时效, 或是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或是顾此失彼, 坐失良机;或是方法呆板生硬, 成人化倾向严重, 这不能不影响德育的效率。尤其是小学阶段, 如果过多向少年儿童灌输一些脱离现阶段心理特点的大道理, 不仅会造成囫囵吞枣的现象, 甚至还会使学生对德育工作和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

二、对最佳期理论的学习、理解

最佳期, 又叫关键期,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动物习性时提出的。他在1937年进行动物早期习性学研究中发现, 小鸭、小鹅出生之后, 通常将第一眼看到的对象认作自己的母亲, 并对其产生一种偏好和追随反应。这种“认母即刻”所发生的时间是出生后10—16小时之间 (现在的研究结果更精确为8—9小时之内) 。洛伦茨讲此刻发生的时间称为“关键期”, 并根据有关实验指出:关键期形成的即刻, 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去, 是不可逆向的, 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倘若幼畜的即刻过程遇到障碍和中断, 即一旦错过了这个关键期, 其认母能力就将永远丧失, 母畜和幼畜将不相认识。

洛伦茨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对关键期的注意, 并进行大量研究。人们发现, 在人类个体时期发展过程中, 也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从学习和培养角度看, 这时期对某种特定的行为和学习最为适宜, 效果最好, 发展速度也最快, 因此又称最佳期。对此, 有人在实验中提出:幼儿出生后3—6个月是学习游泳的最佳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期等。许多研究者认为, “最佳期”学习是一种天生的、本能的、迅速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生理状态, 只发生在生物刚获生命的最初时期, 并具有短时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这一概念一经用于人类, 其意义就复杂得多, 高级得多。如果仔细研究, 把握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时相运动规律, 并在特定的时相期中, 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 采取特定的教育方式, 去达到特定的教育效果,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个体思想品德发展最佳期的研究概述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我们了解到国内外关于个体思想品德发展最佳期的一些研究成果, 并力图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上海师大李伯黍等人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认为, 儿童自7岁起开始有集体的道德意识, 8-9岁开始初步形成道德判断, 其中包括强制性和回避性惩罚之间的选择。

林崇德的研究认为, 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最佳期, 但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发展水平呈“马鞍型”态势, 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 中年级较低。他还认为从品德结构的发展角度看, 个体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一定度的品德特点, 并把0—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分为3个时期。1—3岁主要为品德萌芽时期;3—6、7岁主要为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6、7岁—11、12岁即小学阶段, 主要是品德发展协调性时期。据此, 他认为:2.5—3岁, 5.5—6岁, 小学三年级等是儿童与青少年个性发展, 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例如:小学生划分男女界限及小学中的乱班出现是三年级的现象。因此,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工作, 要适应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年龄的质变特征, 采取适当的措施, 做到把握时机, 有的放矢。

梅仲荪关于理想形成的研究认为, 理想孕育于幼儿幻想之中, 萌芽于儿童阶段, 开始形成于少年阶段, 确立于青少年时期。虽然上述这些研究在科学性、严密性和精确性方面“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是统一的, 即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 确实存在着一个最佳期问题, 这正是我们研究德育最佳期的着力点。

四、利用研究成果, 尝试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效率

德育是一门科学, 它与心理学既相联系, 又相区别, 应当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 尝试利用这些研究成果, 去探索德育目标、内容选择、途径, 以期获得较好效果, 并从中尝到一些甜头。

1、选择与目标一致的德育内容。德育按其内容, 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 每一方面又可分为许多具体的教育内容, 头绪很多。为使教育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接受性, 就需要进行筛选和优化组合, 按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其最佳时期, 选择最佳教育内容。

6、7—11、12岁即小学阶段, 主要是品德发展协调时期。因此, 在这一时期, 通过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教育,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国情教育, 树立远大理想的榜样教育, 艰苦奋斗的劳动教育等内容, 使小学时期成为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黄金期”。

另外, 2004年3月,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 也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2、探索实施德育的最佳途径。在德育实践中, 过去由于存在着对学生心理缺乏深入了解, 教育方法缺乏精心设计, 有枯燥乏味、空洞说教现象, 因此常常收效甚微, 有时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所以, 我结合教育心理学和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 试图探索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1) 结合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年龄特征, 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社会实际, 避免空洞说教, 同时, 注意在教学中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 (2) 为人师表, 注重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3) 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结合, 建立一体化的教育机制, 优化各自的教育环境, 形成整体的教育气氛。 (4) 美化教室, 重视环境建设, 让学生置身其中, 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从而产生愉悦向上的精神力量, 并让学生自己布置教室, 让学生在自己创造美的过程中, 享受美的欢乐, 珍惜美的环境。 (5) 创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按照心理动力理论,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进行的, 因此, 我注重创造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 平时多关怀、鼓励学生, 在班上形成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为少年儿童成长创造积极的动力因素。 (6) 防微杜渐, 严格要求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 如督促学生课堂认真思考, 凝神倾听, 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做好必要的批注;作业要求一丝不苟, 规范整洁, 有错必改等等。只有老师一以贯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养成。

综上所述, 认真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 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把握其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各个关键期, 选择与之相关的德育教育内容, 是每一位从事德育工作或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究数字化油田建设的有效应用下一篇: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经验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