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2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五年制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性格的可塑性非常大。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五年制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复杂和緊迫。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今后的社会生活。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中职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本文笔者简要叙述了目前中职生在社会化成长中存在的心理問题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职生 社会化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部分学生因考入中等职业学校而兴奋或因中考落榜而失意,在面对就业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自卑、厌学、缺乏自信心和无成就感等心理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简要叙述了目前中职生在社会化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一、中职生在社会化成长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生活适应中出现的问题

新生中此类问题较多。目前,在校中职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生活贫困,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入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调整适应问题。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培养责任心和坚强意志的阶段,但由于社会或个人的原因,他们往往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没有远大理想,而其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又比较差,就容易使学生表现为性格怪僻、难以合群、自傲自卑、情绪反复、胆小怕事等。

2.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进入中职院校后,很多新生不知道如何与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如何去寻找新的知心朋友,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只能压抑自己的交友欲望,从而造成了性格上的缺陷。如果中职生对人际交往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3.学习和职业能力中的问题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学习方式和中学阶段区别很大,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学习生活环境等一时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学习困惑、焦虑。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就业压力严峻,他们认为读中职更没有出路。种种困难和挫折对中职生的打击造成了很多学生有了专业抵触情绪、厌学、考试焦虑等。

二、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

从主观因素上看,中职生总体年龄偏小,他们既不同于大学生,也不同于高中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但自我定位往往偏高,加之心理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这就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产生心理问题。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弱的弊端就显露出来。另外,由于身处青春期,其性发育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生物因素,这给青少年带来最初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冲击,如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将来的性心理障碍。

2.社会客观因素

社会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风气等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客观因素上看,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一部分人眼里,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二流教育”;也有不少家长把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看成是上不了所谓“正规”学校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歧视高职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势必对—些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产生冲击,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阴影。另外,因为初次过集体生活,一些学生在吃、穿、用方面相互攀比,客观上给有些来自偏远地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的学生增加了思想负担,使他们在生活上感到有压力,心理失衡。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个体来说,升学、转学、考试、职业选择、早恋等都要求青少年学生消耗相当的精力去适应,由此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某种情感上的冲击,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作为一种刺激都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加大。部分学生认为即使自己学习成绩好也未必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从入学之初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自卑感严重,产生忧郁情绪。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为了有效的开展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1)目标性原则:按制定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2)主体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中职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使其主动接受外在的心理辅导,真正乐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可以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自我的方法与技巧。(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本着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4)针对性原则: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5)愉悦性原则:指定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要求,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化、趣味化。

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1.开展文体活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问题活动,关心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宏观上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问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增长其才智,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2.优化教学活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中职学生大多是被中考淘汰的后进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中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和进取心,以便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丰富中职学生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通过了解自己心理发展规律,掌握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惑的方法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其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五、小结

综上所述,开展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树立健康心理观念,自愿接受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心理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大伟,石忠男等.不容忽视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4):157-158.

[2]马娥英.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3):149-151.

[3]余莉,吴玉斌,黄杰.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524-525.

作者:张维利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五年制”中职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

【摘要】五年制中职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性格的可塑性非常大。由于来自家庭、社会、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五年制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复杂和緊迫。因此,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今后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五年制

G633.3

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往往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外在体现。五年制中职学生往往呈现出许多性格上的偏执等缺点,而这恰恰说明了许多中职学生其实心理存在着许多偏常的因素。学生的厌学、早恋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本文首先探讨了五年制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而阐述了如何解决五年制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五年制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在学习上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在初中学习的失败从而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缺乏自信心,现阶段学习主要是被家长和社会的形势所逼,因此,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厌学情绪和行为。

2.学习动机不够,对于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不愿意主动接受新知识,只对实用性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二)情感意志方面的心理问题

1.控制情绪能力弱,情绪具有两极性,学生容易出现极端情绪,例如: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

2.承受挫折能力差,学生对全新的学校生活不够适应,不能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环境;因而出现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甚至犯罪等。

3.冷漠情绪,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后的一种习惯性退缩行为,学生主要表现在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无视,对集体活动冷淡。

(三)个性方面的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等表现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2.自卑心理,表现: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

3.自私自利,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要求被别人爱而又不懂得爱别人。

4.“错+错=对”心理,处理问题、与人相处缺乏正确的准则;报复心理严重,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的价值观。

(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1.与异性的交往行为上有偏差。据调查有45.9%的学生存在性困惑;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对异性的狂热性。

2.网络交往中不得当行为,学生无法正确处理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容易将虚拟世界的感情带到现实世界中来。

二、解决五年制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多学习偏差,而由于升学压力,他们得到老师的关注是很少的。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失爱”群体。来到新的环境,他们心目中对老师的感觉既想亲近又不知如何开口。这就要求我们的中职老师主动放下为师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你。这就要求班主任要认真负责,不能做“例会老师”,即只有一周的例会才露面。任课老师也要利用上课时多和学生互动。努力建立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氛围,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这样才可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防治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的重要部门,为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在职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传导,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使学生对自我心理特点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又更多的了解和体验,教师及时发生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辅导解决,不能解决的,可转至学校心理部门。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心理的缔造者,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一方面教师要学习心理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要掌握心理教育的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传授心理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调节各种心理障碍的方法。教师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系统搜集、整理、分析学生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问卷,从主客观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新情况,预防各类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辅导课。教给学生必要的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心理問题,使他们懂得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2.开展心理健康训练活动和举办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社会上、到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为学生举办丰富的课余活动例如:第二课堂、知识PK赛、体育比赛等,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开展心理挫折训练活动,如野外生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力、抗挫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对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让他们认知到:作为学生家长,要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成长,注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当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候,要更多地配合学校,及时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他们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五年制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以及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五年制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科学的对策,以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障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洪升.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李露露.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研究--基于心理教师的视角[J].职教通讯,2015(25)

【3】胡文.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索[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4)

作者:伍娟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成因分析

摘 要 中职学生在青少年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与心理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他们出现了很多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认为,找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合理分析问题成因以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成为中职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因素

现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决定着我国高技能水平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职业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造就了无数高技能水平的人才,国家更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的主体,即中职学生。他们如果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由于各个地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还未达到完善的层次,这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得到广泛开展,所以,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也需要再度深化。

1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1.1 情绪起伏不定

正處于青春期后期的中职学生的情绪会受到他们身心发展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生理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时代观念的更新与社会风气的转变使他们不知所措。处于这一时期,中职学生难以保持稳定的情绪,喜怒无常是他们的情绪常态,多表现为坐立不安、心情焦躁、无故哭泣、闷不吭声、随口脏话、打架斗殴、沉迷网络等,甚至有的学生会偶尔出现轻生的念头。如果没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帮助与积极引导,他们焦虑、自卑、畏惧、迷茫等不良情绪就会难以控制,这将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1.2 存在自卑感,缺乏自信心

中职学生之所以存在严重的自卑感主要是因为她们身份的特殊性,大部分是由于学习成绩差考不上高中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类型开始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跨越性变化,其发展方向也由以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就业为主。大部分中职学生经常承受着教师、同学甚至父母的指责和歧视,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自卑情绪。

1.3 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

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由于他们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其次,中职学生不存在升学或高考的巨大压力,所受的束缚力较少;最后,外部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歧视和偏见也加剧了他们的逆反心理。[1]由于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有时也会出现过激的行为。

1.4 存在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中职学生有着固执、偏激、多疑、自卑的性格,他们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而且为人处事能力也相对较差,这就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于中职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障碍。其中,一些中职学生会出现自我封闭、沉默寡言等人际关系的不良性倾向。他们的法律意识不强,道德观念不清,自我意识浅薄,对周围的人缺乏信任,不愿与别人沟通,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甚至会出现打架斗殴从而导致出现校园暴力行为。这种人际关系障碍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1.5 存在性心理障碍

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性意识和性情感的出现。但是中职学校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性教育,甚至部分学校尚未开设生理教育方面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职学生的性观念模糊,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待异性过于亲密或过于疏远等行为偏差,也会出现羞涩、疑惑、排斥甚至畏惧等不正确的心理反应,这些都是当前中职学生容易出现的性心理健康问题。

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自身因素

中职学生所处的生理发育阶段比较特殊,心智尚未发展成熟,阅历较浅,经验不足。他们往往会表现为自我意识薄弱甚至产生错误的自我意识,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无法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同时,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也会带给他们一定的烦恼。

2.2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初期的基础性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成孩子的种种不良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中职学生。有部分学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接受到的父母的关爱相对较少。此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有的家庭对孩子指责过多,都尚未做到适度关爱和要求孩子,造成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在现代中国,社会主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特点的“核心家庭”,这类家庭的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们的智力发展,轻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导致这类家庭中的中职学生的协调能力、受挫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变差。[2]

2.3 学校因素

中职学校的教育多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尖子生、轻后进生等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学校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很多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把教室视为牢狱,把学习当作劳役。中职学校的一些老师也会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体罚和心罚这两种不恰当的方法教育学生,使得许多学生产生了烦躁压抑、性格内向、缺乏学习和生活兴趣等不良心理倾向,也造成了学生自卑、孤独、悲伤、绝望等更为普遍的现象。[3]

2.4 社会因素

目前,社会急速发展,东西方价值观念存在冲突,贪污受贿的腐败性社会现象以及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使得中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变得激烈,就业市场也更不景气。他们在求职时会面临理想与现实、兴趣与专业、地域与职业等方面的种种矛盾,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和迷茫、内疚、困惑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4]社会腐败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对社会风气具有毒化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亦不能小觑。[5]

2.5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非公有制经济虽然丰富了经济市场,但也冲击着整个社会观念,同时,会影响久居校园的中职学生。非公有制经济对其影响是既有利又有弊的。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鼓励自由竞争,对中职学生形成平等意识有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引入的竞争意识打破了“铁饭碗”的职业观念,多数求职者为追求工资高、环境好的工作而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因此,这些经济因素带来的新旧思想冲突和利益矛盾使得中职学生产生了种种心理冲突。

3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设立心理咨询室,做好中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部分中职学校尚未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针对中职学生情绪起伏不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引起重视从而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配备足量的心理专业的老师给予他们指导,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做好对个别心理问题案例的追踪工作,对学生个人隐私问题要保密,消除学生们的顾虑,使他们真实反映心理问题,从而敞开心扉与指导老师交流。[6]这样教师才能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竭尽全力为学生抚平心灵创伤。

3.2 提升中职学生社会认可度,重塑学生自信心

由于中职学生接受的是社会认可度较低的职业教育,易受到他人的歧视和社会各界的偏见,从而导致他们陷入自卑。学校可经常性地组织职业技能大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更要推进校企合作,使各企业乃至社会各界摒弃对他们的偏见。因此,学生也会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正确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做好合理的自我评价,最终消除自卑这一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其社会认可度。

3.3 对学生言传身教、积极引导

中职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差异性,安排专业指导老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形象,做到言传身教,努力为他们创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表扬为主,做到积极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逆反心理出现的次数大大降低,从而引导学生向心理健康方向发展。[7]

3.4 加强中职学生与家长以及学校之间的互动

中职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家中,要想密切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就要求家长做到主动与孩子、班主任沟通,进而了解其学习情况,适时给予适度的表扬。在学校,班主任要做好领导工作,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建立友爱互助、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体验到班集体或校集体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并且,要想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求老师多鼓勵学生,使其树立起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进而有效地为学生消除人际关系障碍。

3.5 开设生理教育课程,正确引导中职学生的异性交往

在对待中职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上,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应开设生理教育方面的课程,配备专业教师教授一定量的生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生理上的发展特点,减少与异性交往的疑惑和羞涩;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然、大方的交往态度,适当组织异性学生共同学习、活动,消除对异性同学的神秘感和差异感;最后,引导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相互尊重,把握好适当的“度”,不过分亲昵或疏远。教师要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性心理,引导学生与异性文明交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十分艰巨。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引起了学校的密切关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在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地缓解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这是一项需要中职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长期坚持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牛利.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创新教育,2016.

[2] 张大均.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17-23.

[3] 叶元辉.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8-141.

[4] 闫晓波.我国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5] 张智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2):98.

[6] 张世斌.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理论与实践,2016(2):32.

[7] 赵文志.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2016(3):122.

作者:高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论文下一篇:监督电网电力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