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资源为依托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

2022-12-12

目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方面, 存在着过多的重视于寻求借鉴西方思想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而忽略红色资源价值的倾向。习近平总书曾多次强调,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他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 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因此, 要守护好、建设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 必须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并科学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是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其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价值

(一) 红色资源的内涵

所谓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留下的历史遗存与承载的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物态资源, 是精神瑰宝及物质载体的总和。其物态资源包括革命遗址、革命文物以及在历史遗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烈士陵园、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的核心, 是这些物质载体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瑰宝。红色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两种形态: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 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而创造的红色文化, 凝聚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精神, 涵养了共产党人独特而崇高的革命价值观, 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红色基因, 积淀了优良的红色传统, 成为全党全国人民最可宝贵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财富, 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因而也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

(二) 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 而它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红色资源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 天然地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 具有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 强化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红色资源作为一种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的重要资源, 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 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反映了中国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国家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意识形态的本质保证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主义性质, 规范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

(2) 丰富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增强了育人的实效性。红色资源呈现的形式是多样的, 既可以革命旧址、纪念场馆、革命烈士遗物等形式表现出来, 又可通过积淀凝炼形成的红色革命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照金革命精神等加以传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体验和现场感悟的优势, 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 引导他们亲身去感受、主动去思考, 从而多层次、全方位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从而构建出寓教于境、寓教于情、寓教于乐, 寓教于思、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我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

(3) 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道德示范功能。红色资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不懈追求, 饱含了对祖国的浓烈挚爱之情, 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情操, 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 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追求,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在实践教学中都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与影响作用, 比单纯的灌输更加有效。

(4) 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心理情感教育功能。高职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阶段,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红色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以体验、参与、观摩等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知情意结合地提升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 塑造健全人格。

二、以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途径

陕西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革命旧址数量多、分布广。如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边区照金革命根据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纪念馆等旧址, 是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 其蕴藏着丰富的红色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本土红色资源, 使之成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将会大大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

(1) 立足省情,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 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立相对固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高职院校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了切实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整合省内周边红色资源, 建设相应的爱国主义基地, 将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如我校在调研的基础上, 从便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出发, 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纪念馆等管理部门协商, 共同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通过对教育基地的参观,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为拯救民族危亡, 实现民族解放, 英勇奋斗, 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学习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德, 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 从而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

(2) 借助红色资源网络平台, 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空间, 达到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互联网和新媒体日益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迅捷性等优势, 更加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因此,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通过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主题网站, 整合全省红色资源, 实现与政府和省内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红色网站对接, 达到资源共享, 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重温中国革命历史, 深深体会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内涵。借助APP平台、微信等手段, 进行师生互动, 拓展课堂空间, 让学生随时能体验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3) 借助陕西本土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 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时机, 通过报告会、诗词比赛、主题演讲等形式, 广泛开展主体明确、富有特色的革命精神教育活动。如我院思政部举办了“弘扬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 以塑造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磨炼意志, 砥砺品格, 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这种形式更符合高职学生乐于参与, 不喜欢单纯灌输性教育的特点, 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好。

(4) 广泛组织生开展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由于学期内理论教学任务重、时间所限, 不便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但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长, 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

如我院思政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展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暑期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到革命摇篮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到铜川照金等革命遗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环境, 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精神,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实践活动之后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报告或心得体会, 并将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实践的表现, 列为发展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和思政课学生平时成绩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面对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带来的冲击,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更加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新模式, 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 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载体, 有组织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活动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其魅力, 感悟其精髓并内化为自身信念, 领航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样, 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功能, 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挖掘、利用本地区的红色资源, 把红色资源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和提高思政理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是新时期创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泰城, 魏本.论红色资源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中的价值[J].求实, 2009 (4) .

[2] 孙志勇, 冯译冉, 刘青.“太行山红色文化走廊”育人模式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3) .

[3] 曾丽萍, 凌日飞, 辛立章.以“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 .

[4] 胡燕, 王超.论红色历史文化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中的构建[J].华章, 2013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论文下一篇: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