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2023-01-16

第一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

《电阻》教学反思

《电阻》这节课,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改变电流的两种途径,探究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电阻大小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初步形成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强化了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并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通过两种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经过实践,效果不错。

一、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设计实验,通过讨论来设计电路图,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步骤。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究,他们都能积极地实验,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从而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科学思维和方法的熏陶。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对自然科学的亲和力等情感态度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心智方面也可得到培养。物理课程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节在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活动中,学生小组合作比较成功,组内同学能够达到互动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深刻地理会了方法的实质,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从学生的检测和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就学生的学习这一块的目标基本达到。

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好,遇到公开课这样的场合,有点怯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

康争明

20

10、11

《电阻》教学反思

2011.11

第二篇:电阻及教学反思

《导体的电阻》教学反思

《导体的电阻》是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小节的内容,本节既是电流、电压的深化与延伸,又是学生对电学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滑动变阻器以及欧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虽然前面已经学习了导体与绝缘体,但只知道导体容易导电,并不知道导体在导电的同时也会对电流产生阻碍作用,所以电阻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既抽象又陌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是:(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2)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科学问题。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决定因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形成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生活的理念。

新课标中指出:“科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知识总是情境化的,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电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个知识,直接用教材知识下定义学生很难明白,不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引入电阻概念上,本人引用生活中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导致速度不同来作类比,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路面越窄,路面越不平,坑坑洼洼,路面车辆越多,汽车受到的阻碍就越大,速度越慢。电子在导体中运动情况和汽车在路面行驶情况很类似,电子在导体中运动也会受到阻碍作用,自然很清楚的引入到电阻的概念上,学生也很明白。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学生们很难凭空去想像电阻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我还是就拿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例子来作类比。如某人开车要从单位回到家里,一条是泥泞的小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问一下,哪一条路人走的时候受到的阻碍小?(平坦的水泥路)看来人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组成材料有关。当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时,一条是直线到达,还有一条是要转一大圈子才能到达,同样到达目的地,从哪一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也就是说受到的阻碍比较小?(直线到达的比较轻松)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车所受到的阻碍跟车所通过的距离的长短有关。相同的水泥路面,相同的路面长度,但一条水泥路又宽又大,

1 另一条很窄小,你会选哪条路?引入车在路面受到的阻碍与路面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车越容易通过,也就是受到的阻碍越小。利用这种就生活情景来作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学生探究性学习、教师问题式教学、师生合作化课堂。无论是在概念的建立,还是在分组实验中,都通过各种手段向学生提供了多条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课堂自始至终贯穿一种多向探索、勇于创新的积极氛围,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我没有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素质,以至于有一组探究电阻和横截面积关系时没有顺利得出结论,经过我课堂指导,最终达到了要求。另外,有一个小组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课上我没有有意识的找简单的问题点名提问,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以后讲课时候要注意个体差异,尽可能调动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第三篇:电流电压电阻教学反思

《电流电压电阻》复习课教学反思

电流、电压、电阻,是新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五至七章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是电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三个物理量,它们是学习电学其他物理概念的基础,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所必不可少的知识。这几章的主要内容有:电流的概念和单位,电流表的使用,电压的作用、大小和单位,电压表的使用,电阻的概念、大小决定因素和变阻器。

目前的教学是处在九年级下学期第一轮总复习阶段,对于这三章内容的复习关系到整个电学的复习,能够清晰地掌握好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符合复习课的特点:低起点、小坡度,远着眼,考点多,容量大,结构完整。以考点为先导,讲练结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的书写;在考点练习之后没有立即就出现针对性练习;习题讲解之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总结。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加强素质教育,争取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四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反思

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很重要,不能以老师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实际操作,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归纳出结论。

2. 本实验中,学生重点要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3. 要让学生明白测量小灯泡电阻和测量定值电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 要让学生明白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不能求平均值。

5. 要让学生会维修简单的电路故障,并找出这些故障的产生原因。

第五篇: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学反思

《电阻的测量》的教学反思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中的一种基本测量,也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伏安法是电学综合实验,涉及的知识面广,实验技能的要求比较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

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阻,通过对比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加深学生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他的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几处成功之处:

一、本节课的引入利用了多媒体的呈现性,将学生课下研究问题的小片段录制下来,录像中的同学遇到了难题“没有电阻表怎么才能测量出电阻的大小呢?”同学们通过观看录像直接引入新课。这样做既贴近学生的实际,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由学生发现问题,这样就避免了由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的那种生硬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二、本节课力图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起着引导作用,把问题的解决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培养了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观测能力、分析、总结、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课件的设计能有效的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利用视频引入新课,既生动又形象,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模拟电路的连接环节有效地展示了实验电路的连接过程,解决了学生连接电路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因为连接电路环节出现问题而无法完成实验。直观,形象,生动,省时,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这节课中反映出个别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有的组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别人动手的机会;也有的同学依赖性强,自己不愿动手。这些迹象表明在实验课中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组内成员间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有效监控各个组的动向等问题还有待我深入的思考想出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不到位,学生发言的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个别同学没有主动地跟随老师的问题积极的思考,而是冷眼旁观,随大流,等着其他同学的答案。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加强学习,拟补自己的不足,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18-10-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腹部手术术后病人护理下一篇:方案设计比选文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