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

2022-04-18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尽管由规模发展到提高质量会遇到许多障碍,但只有科学的办学定位,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才能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运用科学发展观,更新审计的理念

当前,我国的审计工作已开始进入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的全新时期。在这一期间,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审计工作的话,便自然知道,在审计定位、审计领域、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审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适应这一要求,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千方百计谋求发展,扎扎实实促进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当前我认为是要更新审计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率审计工作,确保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把规范行为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来对待。审计机关是经济领域内的监督机关。审计事业发展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只是满足于揭露问题,则是我们的大忌。我们决不能为监督而监督,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要把规范行为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来对待。通过揭露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种问题的性质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在严肃查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这应当说是现代审计的基本理念问题。

把当好参谋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事来对待。面对现实,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罚了之的传统办法,要多措并举,当好被审单位的参谋,力求做到,既要即查即纠,又要注重防范;既要采取经济手段,又要施加必要的行政、纪律手段甚至法律手段。除此之外,在进行审计评价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决不能以偏概全,主观臆断。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既要提出问题,又要分清责任;既要定量分析,又要定性分析。审计机关应把分析原因、指导工作、规范行为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事来对待。要通过真实合法的审计,帮助被审单位深入剖析,查明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科学决策,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把宏观指导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要责来对待。审计应该围绕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来思考问题、作出贡献。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目标和各项经济建设任务,为政府宏观调控服务。审计工作要把宏观指导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重要职责来对待。应围绕经济中心,把握各项调整政策的重点,通过审计监督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当前要关注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关注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关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有利于宏观调控的措施,要给予有力支持;加强审计调查,摸清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找准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确保有限的投入资金能够足额到位,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政府领导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竭尽全力为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保驾护航,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审计的办法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来审视审计工作,我认为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审计办法,是每个审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审计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质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们知道,提高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把握好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

“望、闻、问”,使“病态”露面。“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被审单位的经济状态。“闻”,就是运用听觉,收集被审单位的信息,真实、快捷地掌握财务管理情况。“问”,就是嘘寒问暖,与被审单位的员工闲聊,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从有意无意中了解我们所需之情况。我们知道,人的精神、表情、言语及动作等,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留心被审单位这些方面的变化,就能及时了解其财政纪律的执行情况,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自然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境地。

“询、查、访”,使“铁钉”转脚。询者,征求意见是也。查者,检查调查是也。访者,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是也。“询、查、访”,自然也是我们开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方法。进入审计的实质性阶段之后,查资料、看情况、询问题、访群众等,是我们审计人员必须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比如,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时段的问题,要查深、查透、查细、查实的话,如果我们不采取深入调查、走访知情者、广泛地征求各方人士之意见,就账查账的话,是很难真实地反映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的。须知,现代人的文化素养都比较高,用上了正道,自然能为社会作贡献,一旦他们要违法乱纪的话,自然作案的水平也比较高、犯罪的能力也比较强。审计人员应该有高度的警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审计决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决不能满足翻几本账册。走进一个被审单位,就应该采取“询、查、访”等办法,全面地掌握它的情况。诸如计划安排、投资决策、内控制度、管理效益、招标投标、收入分配等等,统统纳入于我审计之视野。从而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办成铁案,让“钉子”转脚,使审计质量得到保证,使审计风险得到防范。

“对、核、思”,使“黑鬼”难逃。对者,对着政策法规实施检查是也。核者,仔细地考察核算核实是也。思者,悉心考虑认真分析是也。“对、核、思”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对每一条线索不放过,对每一件事情不马虎,对每一条法规不懈怠。因此,我们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大胆地探索“对、核、思”的具体内容,保证这种方法的行之有效。要正确处理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我们知道,审计实施、审计定性、审计处理,它的基本依据是各项制度法规,而正确的审计判断除了对照这些制度法规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事实。事实核准确,才能定性准确;定性分析恰当准确,才能处理合法、公平、公正。“对、核、思”正是这个阶段派得上用场的审计方法。准确的事实铺垫,为审计人员打足了底气;足够的法规依据,为审计人员指明了方向,审计人员就能理直气壮,击中要害,纠正违规,打击犯罪,使不义之人难避纪律处置,使不法之徒难逃恢恢法网。

运用科学发展观,刷新审计的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体现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是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思想素质高、政治素质高的审计队伍。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因此,审计工作不能傻乎乎地忙、傻乎乎地干,疲于奔命一般,而应合理、科学地把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审计队伍的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缺失,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完善运行机制,用“法律”二字来规范审计人,使之形成公正的形象。审计人员是执法人员,更应完善运行机制,一切按程序办事,努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一切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序、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

建立自律机制,用“廉洁”二字来鞭策审计人,使之形成清政的形象。审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廉政建设更应紧紧跟上,以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强化约束机制,用“监督”二字来跟踪审计人,使之形成无私的形象。审计机关虽然不是管钱管物管人的部门,但宪法、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检查权和审计处理权。这种权力,它同管钱管物管人的部门不一样,它具有分散性和难以预测性的特点。审计人员基本上是分头作业、分散作业,人人都操有一定的权力,只要私欲膨胀,其权力就会滋生腐败。因此,强化审计权力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权力约束机制,对于审计机关而言至关重要。

派出激励机制,用“管理”二字来关爱审计人,使之形成模范的形象。审计人员长年累月在基层工作,一个项目一干就是十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翻账本、查档案、看发票、搞调查、写报告,枯燥乏味。审计机关要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的关爱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量化审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健全用人机制,用“德才”二字来衡量审计人,使之形成高大的形象。各级审计机关不仅要在用人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实现自觉转变,而且要在审计队伍建设的实践当中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实现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上的切实转变,要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审计人才,不适时机地将他们提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作者:谢作文

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2:

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尽管由规模发展到提高质量会遇到许多障碍,但只有科学的办学定位,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第一线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领会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当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新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思想理论精髓是更好地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总是处于优先发展地位,我国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育均衡,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进入快车道,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扩张,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才能持续充满生机和活力。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改革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融合,肩负着培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大量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重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产业均衡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内涵:

(一)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发展

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必由之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迅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6—2010年是稳定发展期,2010后将进入调整期。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序轨迹看,它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需而生、按需发展的。以江苏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例,改革开放后,江苏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迫切需要大批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需求,1980年江苏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地方性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苏率先进行经济转型,逐步把长江三角洲建设成“全球制造中心”,并明确了重点发展的产业和产业带,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江苏高等职业教育由此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江苏又吹响了率先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到2006年,江苏共有高等职业院校75所,在校生63万人,形成了一个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他院校广泛参与,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布局相对合理,结构日趋优化,具有江苏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1]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完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交相辉映,高等教育内部改革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外部需求复合作用催生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持续的发展空间。

(二)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人的全面提高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是培养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高技能型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以书为本”、“以教为本”,具体地说:

第一,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功能,教学、科研、基地生产、校园文化建设、后勤服务等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一切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关键是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举办一些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以及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等,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受社会欢迎的人才。这不但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同时也体现了为学生家庭谋利益的教育服务理念。

第二,以教师为本。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但由于观念更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再加上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带来的规模扩张使得教师疲于应付课堂教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双师型”更多地成为应付各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评估的指标追求,而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转入以专业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发展期

科学发展观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走质量优先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以超常规的速度在发展,目前,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名副其实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2006年,全国高等院校1909所,其中高职院校1173所,占61%,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1738万,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825万,占47.5%;江苏省高等院校119所,其中高职院校75所,占63%,高校在校生人数124万,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63万,占51%)。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还处在刚起步的成长期或脆弱和稚嫩的不成熟期,人才培养定位还不够准确,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教学条件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教学手段未达到现代化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办学质量还不能得到根本保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基本完成数量扩张的发展任务下,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稳定、巩固、深化、提高”的指导思想,即:坚持质量优先,同时兼顾数量和效益;坚持特色办学,进行结构调整;培植示范专业,形成品牌优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办学效益。[2]

二、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障碍

近几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使高等职业院校受益匪浅,规模扩大、新校区崛起、基本建设投入增加、收入成倍增长。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也有很大的收获。社会充满了继续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惯性

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寻求强强联合、提升竞争力的发展之路[3],这种思维从普通高等教育逐渐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的思想上追求大而全的发展目标在短期内很难转变,仍会继续要求增加招生指标、开设新专业,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呈现惯性的增长。

(二)制度缺陷使得教育竞争压力需要一定的数量来化解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教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竞争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但足够的教育投入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而教育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因此,扩大教学规模和数量则可增加学校的收入,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正是依靠收费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和教学设备投入,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另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旨在强化内涵建设的办学水平评估,其评价体系中许多都是刚性的数量指标,而教育管理中柔性指标评价的弹性较大,有的甚至可以用技术手段和人为因素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盲目追求教育数量型的倾向。

(三)个体教育利益的考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的规模效益充分显现,现在,学校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处在一个社会高位,高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尽管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质量是数量的保证,但质量的影响是长期的,提高质量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质量能否提高具有许多不可控制因素;数量的效益是立竿见影的,而且是短期的,再过几年,生源迅速下降,保证现有办学规模将非常困难,因此,抓住眼前机遇,再扩招3年左右是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出于个体教育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无疑会遇到许多障碍。

三、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找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明确自身的任务,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坚持走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办学之路,既不能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低层次延伸,又不能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延长。

第一,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整体定位,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目前,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前者重技术,后者重能力。[5]除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外,教育类型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游离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既要作为高等教育来办,又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很难两者兼顾,定位的模糊从招生制度上可见一斑,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是高考中没有被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制度的设计实际上又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低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来看待。

第二,要明确各类型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定位。职业教育要求紧贴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同行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不同区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应有各自的办学定位,办出自身的特色,服务于不同产业和不同区域。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具有趋同性,无论是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基地建设、管理体制都很相似。农业类、工业类、服务类等不同院校对其培养的人才要求具有各自的行业特色,必须寻求各自的办学特色,“长三角”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和西部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具有地域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百花齐放,满足经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二)用科学发展观处理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质量、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规模与质量、改革与稳定是相辅相成的,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应该继续保持持续的适度规模的增长。为了正确引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国家正在实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100所国内一流水平的高职院校,优先在化工、建筑、护理、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10个专业领域,加快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下,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教学模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激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三)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创新,实现资源共享

第一,校企合作办学,走产学结合之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人员担当实践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通过校企合作,不但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对口的人才,而且利用了企业的资源,实现了校企“双赢”。第二,组建职教集团,走集团化办学之路。高等职业院校联合企业、高等院校、同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组成具有本行业特色的职教集团,通过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发挥学校的办学效益。[5]江苏省从2002年以来,先后组建了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的江苏商贸职教集团、江苏农林职教集团、江苏建筑职教集团、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1]第三,高职院校区域集成,形成高等职教园区,促进高等职教园区内各高职院校间资源共享、专业相互配合、课程开放、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并形成强大的服务地方经济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江苏省常州大学城是全国首家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大学城,汇聚了6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大学城已基本全方位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了强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效应。

高等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理性的思维、高度的教育责任、务实的办学态度,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将它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华中文.走向现代化的江苏高等职业教育[EB/OL].(20050601)[20060209].http://www.JSxinhuanet.com.

[2]孙兰芝.科学发展观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6670.

[3]朱九思,王怀宇.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7(8):15.

[4]刘润忠.科学发展观与高等职业教育[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3.

[5]马树超.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60914(03).

(责任编辑古东)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inciple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IN Hanxue, TAI Peipei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Jurong 212400,China)

Key words: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incipl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unning principle of college

作者:尹汉学 邰沛沛

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形成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以人为本 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 段芷薇,女,1986年生,湖南省怀化市人,硕士研究生。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的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服务于人民的发展,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民观。所谓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方法分析和认识人民,由此而形成的对人民的总的观点和态度。①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是社会的人、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因此,在这里的“人”是处于一定现实中的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而劳动者又是由占人口多数的劳动群众来担当的。由此唯物史观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三,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其意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二)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

首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毛泽东的政治视野里,人民的地位尤为重要,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

其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奋斗历程中,丰富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充分反映出他站在人民的立场、心系人民的利益。

第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江泽民曾说:“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从而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在当代的升华

(一)以人为本思想概述

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和说法。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观念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上。“民本”一词来源于《伪古尚文书》:“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⑦但这里的“民”是相对于君而言的,即被统治者。从根本上说,这种思想是维护封建阶级统治出发的。

在西方,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人是第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指出:“放弃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但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思想侧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把人看成是超越历史、超越阶级的人,因而是一种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唯心史观。

虽然,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以及西方的人本思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些观点都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提出和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意义。这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

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整个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框架由过去注重“物”的增长转向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的那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⑧这表明了我们党尊重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化在当代的全新升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原理和精髓理念,坚持和发展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本思想,并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三、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现实价值

(一)凸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源和核心,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本质和核心。

(二)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实践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健全民主制度。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弘扬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因此,怀抱“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正是我们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可靠的保障。

(三)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决定了必须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才会不断丰富和多元化。

毋庸置疑,我们党正是因着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从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得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朝一日终能成为现实。

注释:

① 焦玉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载《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12月18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⑥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⑦ 徐亚文,《“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载《中国法学》,2004(4)。

⑧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作者:段芷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临床药学信息管理系统论文下一篇:企业核心员工薪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