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奖学金事迹材料

2023-05-22

第一篇:研究生奖学金事迹材料

研究生 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材料

国家奖学金

申请人:xx

大学

年x月x日

Xx xx 尊敬的领导、老师:

您们好!

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研究生xx。自入校以来,我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在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师长的关怀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同学的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事无巨细,必倾力为之。以下是我的学习、思想、工作等个人事迹材料,请领导、老师予以评审考核。

在课程学习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教育科学研究使我明白了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必须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和研究方法,包括各种研究方法、统计方法的综合使用、合理搭配。在学习上态度端正,勤于思考,课上能积极与老师及同学展开相关课题的讨论,在认真学习各门专业课的同时,逐渐锻炼做研究的思想和态度。

研究方面,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深知知识的重要,研究的意义。勤于思考,探求真知,始终是我不变的信念。对于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努力利用学校的各种有效资源,聆听各位名师的讲座,不断扩展着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作为一名准教师,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预演着教师的日常教学的各项活动,向着一位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迈进。xx年xx所撰写的《xx》荣获xx奖;xx年至今,在《xx》xx年第x期发表《xx》(第一作者);在《xx》xx年x月总第xx期上发表文章《xx》(第一作者);在《xx》xx年x月第xx期发表《xx》(第一作者); 在生活上,我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孩,吃苦耐劳始终深深地扎根于我心底,我明白,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是什么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体会不到宽容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和同学之间,我也能做到团结友爱,一年多来,我能和同学们都能处好关系,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在节日里,大家也一起经常组织在一起娱乐,其乐融融。研究生校园是一个集体宿舍,同窗的缘分与共同的专业把她与同学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热情、开朗是我带给同学的第一印象,真诚待人是我结交朋友的基本原则。在班级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我积极响应,组织促进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我还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同学服务,为班级整体荣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各项活动中,在班内纪律方面,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集体的努力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着生活中的一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背后,是学校的发展给我创造的良好条件,是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同学的默默支持,也有我踏踏实实的付出和永不言败的执着。然而,它们都已属于过去,我深知成功写在未来!

进入xx,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里我更有了自信,我虽平凡但我很充实。在生活中,我乐于帮助其他同学,同学们有任何困难,我都能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尽职尽责,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我不可以躺在自己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我必须给自己定下更大的目标和计划,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工作上更上一层楼,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完善自身的各方面条件,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优秀研究生。

以上即为本人的个人事迹材料,我要特别感谢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培养,老师的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今后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我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用成绩见证青春的无悔。请各位领导、老师加以评判审核!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xx大学xx院

xx年x月xx日

第二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材料

罗威威,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徐州人。现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SCI论文发表在神经系统领域顶尖杂志 <> ,一篇EI论文,第二作者发表三篇SCI学术论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该生自研究生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在政治上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他时刻以一个优秀研究生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努力使自己做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硕士研究生。善于学习和汲取新知识,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他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严格遵守和执行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好评。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研究生同学课余生活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作为徐州生物工程学院的实习教师,他善于思考、认真踏实,在组织课堂教学以及班内外活动时,能以身作则,体现了良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一、思想品德篇

该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坚决拥护以习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平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党性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献出他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时刻牢记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并且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行动上为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且虚心求教,接受同学监督。并且时刻关注国家有关政策,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动态,具有一名研究生应有的责任感。他在科研中坚持严谨认真的作风,坚决摒弃弄虚作假等行为。

二、学习篇

学习方面,该生平时勤奋刻苦,坚持晨读,热爱钻研,并注重与同学们不断交流学习。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该生认真学习了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大部分选修课程,所选课程考试全部顺利通过,并取得了良好的学业成绩。此外,他还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其他学科的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经常参加科技、人文、社科等方面的讲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科研篇

在科研成果方面,该生在朱松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他的勤奋努力,认真钻研,现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SCI论文发表在神经系统领域顶尖杂志 <> ,一篇EI论文,第二作者发表三篇SCI学术论文。该生还参与了朱松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博士后科学基金。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第

32、33届中国控制会议,并在第33届中国控制会议作张贴论文报告。他为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和 <> 进行多次审稿。经过参加会议和审稿工作,得以一睹诸多学者的风采,也有幸聆听了很多优秀的报告和论文。他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对于当前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方向及方法内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取得这些成果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到这其中的内、外在因素。

(一)良好的知识储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八段围棋高手,却始终不忘温习围棋入门知识;驰名中外的乐器演奏大师,却时时不忘基音演奏训练。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最艰难的路程,是从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完成的;而最高超的演技,是从演奏好最基本的音符开始的。同样,高深的学问,也是建立在对最基本概念理解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之上。科研创新,特别是自然科学创新,往往来自于人们对科研工作中微细环节关注和对现象耐心细致地观察与分析。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根底不固,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基础不牢,很难取得科研上的突破。夯实基础、苦练基本功,也是对每个研究生的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首先要对科研的一些基本概念加以透彻理解。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深刻的领会并掌握,并自由地运用到实际科研中,却并非一日之功。该生在研一选定导师之后,他对随机神经网络方向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他就根据导师所给参考书目,首先在图书馆借到了《随机微分方程》这本书,正当他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时,他是既兴奋又茫然,这是因为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是有关随机系统的知识,而他在本科只学习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并没有学习有关随机系统的课程,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继续研究随机神经网络必须要一切从头开始,他又继续看了第一章内容,发现其中的知识点是之前没有学到的,并且信息量巨大。可是,面对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与好奇心的趋使,最终他还是选择学习。为了填补对随机系统知识的空白,他先后选修测度论、随即分析和随机微分方程等课程,旁听随机过程和高等数理统计等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和他自己不断的努力,使得他对书中一些基本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对于书中出现的一些定理以及推论看似显而易见,例如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看似是常微分方程的平移应用,但是事实却是相反,由于随机项的出现,不能再简单的将常微分方程中的理论用到随机微分方程中来,经过观察和理论证明,他逐渐理解该定理。在对随机系统的学习过程,他还学习了《稳定性的数学理论及应用》 《动力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和应用》 《递归神经网络的综合分析与动态特性研究》《泛函微分方程》等书目以及初步学习了MATLAB等数学软件。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使得该生的基础得到提升,为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科研中必备的一些素质

科研中必备的素质包括强烈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怀疑的心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还有,要抓住科研中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好科学实践和科学理论的相互关系,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和总结等。该同学在学习和论文创作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英语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文献都是英语撰写,面对这个新的挑战,他通过图书馆的数学专用字典,逐渐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基础概念的含义,这为以后的论文创作打下语言基础。他在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对于MATLAB仿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他就是不信他画不出来,一边他从网站论坛例如小木虫、MATLAB论坛等发帖并请教高手,一边他翻阅MATLAB书籍从中汲取他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有时为了编出一小段代码,经常熬夜到凌晨2点才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月的科研攻关,终于把MATLAB仿真给做好了。下面紧接着就到了论文的排版,原先以为用Word排版,他还没来得及写,朱老师说用Latex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导师的讲解、同学间的讨论以及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完成了论文的撰写排版工作。

(三)导师的教导与帮助以及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

在科研中,学术气氛的自由与民主是保证学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同时离不开导师的谆谆教导。该同学在创作第一篇论文过程中,关于理论证明中,关于噪声的理论放缩中一直存在疑点,于是他在讨论班的时候给讲了出来,推导到这一块时,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导师在旁边细心的听着,最终认为我的想法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他没有细心去推导最终结果,导致中间的一些部分,存在一些错误。正是导师的每一次的教导,使得他培养了细心、严谨认真的习惯。关于MATLAB仿真问题,要是没有导师的悉心指导与谆谆教诲,他也不会最终得到结果。正是这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和博学和蔼的导师,使得他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创作。

(四)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

在取得科研成果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学院不时会请国内外学术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学,这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舞台,可以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还有讨论班的设立成为了导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的平台,推进了学生的进步。正是由于学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才给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为他们的科研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外部保障。

四、创新能力篇

在创新能力方面,该生善于发现、总结问题,并通过咨询导师、查阅文献、与同学进行讨论等方法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不畏困难,敢于进行新实验的探索,探寻未知的领域。于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第六届研究生科技创新论坛报告二等奖。

五、社会实践篇

在社会实践方面,该生在我校的发展规划处担任学生助理一职,为尽快适应工作的要求,该同学通过学习、实践来提高自己,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工作中多思考多想办法。经过努力,该同学总结摸索出了2条经验,使他在“繁琐、杂乱、无规律性”的日常事务中,有条不紊的处理好各种事务,做好工作。一是将需要办理的事情在记事本上一一登记,注明完成时限,天天翻看、对照、清理,确保及时完成老师给定的任务。二是平时积极搜集素材,注重保存,做好预备,一旦需要,马上调出使用。他在工作的认真最终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另外,该生还在徐州生物工程学院实习一年,在实习中,他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致力于教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为人师表的自豪感,潜心育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学过程中,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逐步有了提高,并进一步地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经过两年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该生不断努力进取,在思想、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他仍能正视并且改变自己的缺点。面对未来,他立志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力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导师寄语:

在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共同见证了你的成长,你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但是,我得提醒你:不要骄傲,不要自满,再接再厉,你的前途一片光明。成功属于不懈追求的人。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永远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第三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个人事迹

人物简介

王鑫,男,南京工业大学药物化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开展采用温和高效的有机催化剂代替金属催化剂,作用于聚合反应来合成可降解的生物相容的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在《Polymer Chemistry》、《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等SCI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一作、合作论文4篇。获得校“海辰奖学金”一等奖,被评为校“三好研究生”。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鑫的大学生活并不多彩,但是他坚定自己的方向:做精彩的自己,做有用的人。他相信人生没有捷径,要想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就必须付出几倍的努力与汗水。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他特别的踏实,虽然他不是最聪明的,但是他要做最努力的。

“农村的孩子”是一种财富

王鑫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为了使生活富裕些,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乡打工,他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教会了他自强自立,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的心却紧紧相连。爸妈不在家,他就是家里的小当家,他帮助爷爷奶奶干各种家务活、农活,替爸妈照顾爷爷奶奶。他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撒娇,他通常要很早起来自己做早饭,然后骑自行车去离家很远的学校上学。虽然那段时间对于一个10多岁的小孩儿来说有点艰苦,但也正是这样一段经历造就了他独立自强、不言放弃、吃苦耐劳的精神。“农村的孩子早当家。”这也许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财富。

进入理想中的大学,走在校园里,享受着这里美丽的一切,他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身边来自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同学,让他压力很大,自己在起点上没有优势。看到同学们多才多艺,能说会道,活跃在各类活动中的身影,他总有一丝自卑,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周围的同学,朴实的他只有选择默默地为同学们服务,搬桌搬椅,拉横幅,布置教室,他觉得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站好自己的岗就是最大的收获。他知道,能力不如别人,学习可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他经常泡在图书馆和自习教室,课堂上他更是不放过老师的任何一个要点,要想取得好成绩,还需独立思考,深入探究。他在学业上如鱼得水,他的笔记也成了同学们的宝典。期末考试时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且获得了校级奖学金,王鑫终于找回了他久违的自信。

班级又一轮班干竞选开始,王鑫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竟以高票当选。这对王鑫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鼓励。他干劲十足,努力学习,谦虚请教,时刻把班级的事情放在心上,班级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稳。他还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各种困难与问题。虽然有时忙完大型活动后疲惫不堪,但是同学们对他的信任和举办活动给同学们带来的欢乐使他充实和满足。王鑫感到大学阶段与中学不同,在大学里不但可以学习到书本里的知识,还可以更广泛地锻炼能力。进入大四,到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关口,他毅然加入到考研的大军中。他不断坚守信念,刻苦努力,他不愿浪费青春,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仿若又回到了高三清淡充实拼搏的日子,这种生活让他很满足,最后他如愿考上了自己喜爱的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锲而不舍是一种态度

2012年秋,王鑫开始了全新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导师有机化学与材料化学专家李振江教授在他入学伊始就要求他写论文要是英文的,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也不知道这样的论文离他有多遥远,他只要求自己:天道酬勤。在导师的带领下,他开始了自己的课题研究。

在研究碱及其共轭酸催化体系在环状内酯的开环聚合中的作用的课题中。王鑫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开始接触到这个课题时,找不到头绪,一切都是未知的,实验的理论机理、设备装置、条件以及药品定量等等都是未知的,万事开头难,他每天不断的与师兄师姐讨论,查阅大量的英文科技文献,总算把基本的实验方案拿出来了。他每天很早就来到实验室,带上面包、水,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也常工作到深夜,周末、寒暑假几乎都在实验室中度过。本想按着实验方案,一步一步做下去,谁知做到聚合催化时,机理上出现了困难,对于新机理的验证还没有想到合适的手段,整个实验陷入了停顿状态,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儿,他感到非常的苦恼。他不甘心放弃,他开始查阅更多的文献,甚至给海外学者发邮件,寻求方法。他还不断与导师讨论,导师的建议在这个难题中给予了他很大的启发,导师的指点迷津、和蔼鼓励,使他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结合他查阅的文献中记录的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对于机理的验证终于有了一点想法,慢慢摸索,不断尝试,茅塞顿开,他的课题又重新打开了局面。他不断告诫自己,科研的道路不会一路平坦,有导师指引、同学相伴,自己勤奋,困难总能解决,美好的风景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困难不仅仅于此,自己的科研成果出来后,由于导师的要求论文必须写英文的,这对于英语水平不高的他来说难度不小。他一句句推敲,一句句修改,寻求英语专业的同学帮助,同时把英语好好恶补了一番。成型后的文章再跟导师一句句讨论,一句句斟酌,又耗时近一个月,文章总算定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英文论文,他的研究成果《A base–conjugate-acid pair for living/controlled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trimethylene carbonate through hydrogen-bonding bifunctional synergistic catalysis》最终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Polymer Chemistry》上。也许探索的过程是枯燥的,但是当走过这一艰辛的科研过程,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篇科研论文,他得到的是一生受用的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态度,相信在未来的科研路上,他会越走越远。

回报家乡是一种追求 一路走来,他或许即将踏入社会,或许继续读书完成他的科研梦。再次选择人生路时,他的思路是那么的清晰,他不能放弃自己喜爱的化学专业。即使是踏上社会,也要把化学实验继续下去,他要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为家乡做点事情。王鑫的家乡是小城泰州,作为江苏的一个小城市,并不为很多人知道。这个生他养他培养他成才的地方正在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现在他快硕士毕业了,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积累了丰富的药学、化学知识,心中还是惦记着要为家乡的产业做一点事情。因此,他摩拳擦掌,想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如一滴水推不出大海的波澜,但是他要用一颗感恩的心融入家乡,他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学有所成后,到祖国建设更需要的地方去。王鑫知道自己缺少的东西很多,所以他开始有计划的培养自己的技能,在语言能力上,他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外,还选择了第二外语——日语进行学习,他知道语言能力在拓宽他的专业视野上有着巨大的作用。在专业领域上,他也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更多的领域。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平凡的故事,但平静的背后总有着心潮澎湃。王鑫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父母给予了他生命、更给予了他生命的意义。每当看到父母的双鬓露出的华发,他的眼角总是湿湿的。回首奋斗的青春,或有遗憾,或有松懈,但是他没有虚度光阴。或者他没有那么优秀,或者他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但是他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生活很平凡,但不管如何演绎,这世界都是那样的真实鲜活,感人至深。未来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他深知继续奋斗是不变的主题,在平凡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精彩的人生。

(审稿人:赵晓兰)

导师寄语:

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淡泊名利,要有博大的胸怀,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学习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保持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更新。希望王鑫同学在接下来的路上能够学有所用,保持初心,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李振江

第四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示例

人物简介

陆新晓,男,河南南阳人,中国党员,安全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方向为矿井通风。曾担任安全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学术部长,现担任中国矿业大学通风防灭火党支部支委,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一等、二等各一项),申报专利12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综合素质测评全年级第一,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

好学力行的科研攀登者

自从第一次踏上徐州这块宜居的土地,陆新晓在这里一待就是八年。除了寒假偶尔回家看望父母,他基本上在中国矿业大学度过了八年的近三千天。在这里,他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学术引航人-导师王德明教授,从此在这里,他开始与科研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就是在这里,他获得了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一、思想政治篇

作为通风防灭火第二党支部的支委,陆新晓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他通过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关心国内国际大事,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和提高自己,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中国矿业大学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关心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认真参加学校及院里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时刻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让他在思想行为方面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事务,并且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

他积极配合支部书记秦波涛教授完成支部的各项工作,组织支部成员参加生活和理论学习活动,并在党支部会议中踊跃发言。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爱所学专业、学风严谨,一直精力充沛且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学习科研当中,起到了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支部同志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并在2013年“七一表彰”中获评优秀党员。支部先后于2013年

11、12月召开了两次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党支部会议,会上他将国家在2013-2014年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讲解,并积极引导大家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创造性发明。此外,她还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年逾耄耋的老人让座,搀扶盲人同志过马路,虽然这也许都是一些小事,但他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应从点滴的基础开始做起。科研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但是他愈加珍惜时间,学习之余从来不吝啬地帮助同学,因为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健全自己人格。

1

二、学习篇

学习是一个陪伴我们终生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肯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研究生是决定以后成就高低的一个分水岭,研究生做得好了,很可能会决定我们以后所达到的高度。作为一名博士生,在研究生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陆新晓勤奋努力、好学上进。但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方法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一开始他也不适应,但是很快在王德明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法,努力上进。课前,他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认真预习,对自己一时弄不清楚的地方用笔标出;课堂上,他虚心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认真地做笔记;课下他细心地整理课堂笔记,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必要的复习与巩固。此外在课下,他还耐心地帮助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努力提高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认识与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刻苦努力,他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优秀,其中,博士英语-学术翻译90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86分,博士英语-学术论文写作85分,博士学科前沿专题讲座92分,实验数学95分,全年必修课加权成绩89.6,通过CET6,综合素质测评名列全年级第一。

在他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他始终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时刻提醒自己端正学习态度,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作风,保持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当然,这些成绩绝不是终点,积极进取的他还会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他学习上坚持不请假,不早退,不让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流失,他在研究生期间,每年回家的时间不超过10天,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还时常几天熬夜等待实验数据,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下,饿了就先买点面包垫肚子。“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的思维中,学习与能力并重。所以,他一直对自己要求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自己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他不断尝试着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进入实践锻炼,并且与同学们在一起探讨交流了许多有意义的专业问题,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训练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和同学们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科研学术篇

当前,我国雾霾天气频现,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其提升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措施的战略高度。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高效除尘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而矿尘作为矿内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不仅会导致矿工尘肺病,还会发生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的健康与安全。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火等灾害已得到明显控制,但矿尘灾害依然十分严重。目前,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过百万,其中约50%为煤矿工人,煤矿每年因尘肺病死亡的人数已超过所有事故死亡人数的总和,每年煤矿工人患上尘肺病的人数超过1万人。此外,煤尘爆炸是煤矿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事故,建国以来发生了1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占同类25起总事故的56%。因此,我国矿井粉尘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已有防尘技术难以满足矿尘防治要求,为此,陆新晓作为课题组骨干成员提出了泡沫降尘的理

2 念,利用泡沫较水雾,具有接尘面积大、湿润粉尘速度快、黏附粉尘能力强的高效捕尘特性,尤其是对呼吸性粉尘有很强的抑制能力特点,进行快速高效的降尘作业。他围绕制约该项新技术核心的成本问题,提出必须进行发泡剂低比例稳定的添加,并发明了并联式比例混合器(获得发明专利2项),解决了长期制约发泡剂添加环节的问题,简化了泡沫降尘实验系统,在煤矿井下掘进面等小空间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此后,他又设计开发了高性能泡沫发生装置(获得发明专利2项),为降尘泡沫的制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装备。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他始终牢记一个道理,理论要与实践结合,尤其要与国家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为此,在2012-2014年中,他平均每年在矿上的出差时间都在4个月以上,仅2012年下半年,他就在淮南集团潘三煤矿试验新型设备近4个月,期间共计下井200多个,通常每天要下2个井,每次试验调试6-8个小时,有时吃饭都顾不上。经过他与课题组几年的共同努力,研究终于在2013年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成果在2013年和2014年进行了初期的产业化应用,研究成果据煤矿粉尘灾害防治的紧迫需要开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示范性,目前已在淮北矿业集团、中平能化集团、枣庄矿业集团、徐州矿务集团、中煤大屯煤电公司、山西焦煤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安徽恒源煤电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获得了应用,对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平均降尘效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是常规喷雾降尘的2倍以上,而耗水量仅为后者的20%-50%,有效改善了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并防止了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煤炭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及实验室的不断完善,他将泡沫降尘的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学术化,并先后在“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等高水平期刊上先后发表科研学术论文数篇,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高效泡沫降尘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四项发明专利“一种风动射流式比例发泡装置”、“一种负压式矿用泡沫降尘装置”、“一种发泡剂自动添加装置”、“一种综掘工作面降、隔、除一体化防尘方法”获得授权,参赛作品《基于自吸空气旋流发泡的高效泡沫降尘系统》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作为主要成员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综掘工作面泡沫射流抑尘原理与方法”。

四、工作生活篇

在生活中,陆新晓性格活泼开朗,为人诚实正直,能积极团结同学,与人融洽相处,共同进步,他所在的宿舍多次获得“优秀宿舍”的称号。作为年级较高的博士生师兄,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帮扶师弟们,因为他是农村来的,他更懂得关心对师弟们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刚入学的研一师弟们,他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缘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这是值得珍藏和回忆的。为了让师弟们在这里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主动策划了一系列的篮球赛、乒乓球赛、校园周边郊游等,促进实验室的交流,而在和师弟们的相处中,他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师兄弟情谊。

他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探索创新,有很强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在担任研究生会主席期间,他积极组织安全学院品牌活动-安全科

3 技论坛,聘请安全领域专家教授为大家作专题报告,该活动得到了学校及学院领导的一致认可;作为负责人,他与学生会兄弟姐妹们规划举办了安全学院第三届和第四届“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同时积极参与组织院、校研究生篮球联赛,锻炼体魄,增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并在校篮球联赛中,帮助安全学院首次闯入全校八强。

五、社会实践篇

作为团队负责人,陆新晓组织负责了的安全学院博-硕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以“发挥专业优势,科技服务煤矿”为活动主题,实践团结合安徽皖北矿业集团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专业基础,分析煤矿在技术装备及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与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人进行交流,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了实践团成员的综合素质,活动获得了矿领导很高的评价,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借此机会推广中国矿业大学自主研发的最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了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矿的知名度。

在皖北矿业集团下属的祁东煤矿和刘桥一矿,他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科技服务煤矿”这一主题组织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考察。并在煤矿组织召开了“博-硕团与煤矿技术管理人员的交流会议”,针对祁东煤矿煤炭自燃易复燃、埋藏深、火源点隐蔽特点提出了采用新型煤自燃防治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方针。他深入煤矿井下,对粉尘治理中存在的效率底、环境差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泡沫治理粉尘的技术。他还深入煤矿井下指导生产,就瓦斯抽放中存在的难题和技术总工程师进行了交流,探讨瓦斯治理的新模式。此外,他还针对矿井通风,矿井火灾,矿井瓦斯,矿井粉尘,监测监控等技术问题做报告宣讲会、现场技术指导会共10余次,他带领的实践团队也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他也被评为校“暑期实践先进个人”。

六、未来篇

生活中的陆新晓是一个艰苦朴素、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的人,他爱好广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现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学习、只会科研的“书虫”,因为能力强、做事踏实、思维开阔、想法创新。 转眼间,他在中国矿业大学已经待了整整八年。八年的光阴,八年的梦想,在这里起航,在这里绽放,在这里绚烂。时间的运动似乎是同心圆式的,兜兜转转,重复着同样的年华,又经历着不一样的辛勤汗水。在这八年里,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最初的选择,每一步,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回想刚刚踏入大学的那一刻,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和美好,那葱茏玉翠的悬铃木,那闪烁的阳光,那宽敞的林荫道,和八年之前几乎没有变化,但经过时间的荏苒和雕琢,却多了几分成熟的味道,在这片天空下,成功变得更有意义。他十分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岁月韶殇,时光蹉跎,他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留下深刻的足迹,这是曾经的荣誉,也是未来的起点,他将用自己的执着与毅力继续前行,谱写着绚丽的青春乐章。

在研究生阶段,他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他也渐渐懂得了,人的一生, 没有最高层次的目标, 只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只有不断向着更高层次追求,才会不断发展、进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荣誉是对他过去一段时

4 间努力的肯定和认同,然而,他认为人的目光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当然,这份荣誉将使他更有自信,使他更加积极地为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六、导师寄语

陆新晓同学思想端正、学习认真、科研严谨、成绩优秀、成果丰硕,希望你能够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并时刻牢记做学问与做人是一体的,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努力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创新;要懂得感恩、学会宽容、富有爱心,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要坐得住板凳、耐得起寂寞,要能沉下心来做学问、不能浮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学者;要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要计较一朝一时的得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王德明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德明教授)

5

第五篇: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先进事迹

司垒,男,汉族,198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2012级博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Measurement》、《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

持之以恒,方能与理想同行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这同时也是司垒同学的座右铭。从这句话中他领悟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不都是凭借聪明,努力和态度也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要自己坚定信心、脚踏实地、不断努力、勇敢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必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 思想道德方面

在思想方面,该同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正确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该同学在思想上积极向上,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另外,该同学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保持与时俱进,并时刻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他人,达到共同进取的目的。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能结合理论与实际工作进行分工,自加压力,有意识要求自己多学一些,学好一些,学深一些;二是在学习、生活的安排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事和大政方针,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做到“四勤”,即勤看,勤听,勤记,勤思。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该同学始终不放松对党的理论、观念、先进思想的学习,这使该生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与优秀党员先进性不够一致的地方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同时在思想、学习、工作和作风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理论知识水平,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该同学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该生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不仅要有先进正确的理论知识,更要去勇于实践,把党的思想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同自己的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2) 坚定信念。通过认真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3) 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新世纪,新发展,要求该生这一代人要有新的知识结构。只有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时代所摒弃,做时代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量。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努力做到学一科,爱一科,精通一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才能不愧于中共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向周围的同学和同事学习。在该生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党员和优秀的积极分子,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该同学。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态度一直是司垒同学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5) 贵在坚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中共党员,什么是党。”我们都应引以为戒,不论组织上是否入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青年执着追求真理的必然之选。他们这一代有能力担负起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该同学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乐于助人,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人排忧解难,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参加每次的组织活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仔细聆听大家的发言和准备自己的发言,及时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充实提高自己。通过上述学习和思考,该同学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学习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党性原则,按照新党章划定的党员尺度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身边的党员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同学之间保持紧密联系,提高了自己的觉悟和认识。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践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

二、学习与生活

司垒同学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还有2个姐姐,1个弟弟,家境并不富裕。生在这样的家庭使他从小比同龄人更懂事、更独立也要更坚强。曾经年少的他看着班上那些独生子女每天上下学有父母接送,下雨天有人送伞,而他却要先送弟弟上学然后再去学校。大一开学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带着行李来到了学校,看着宿舍同学爸妈在帮她们铺床叠被,心里百感交集,既有淡淡的失落也有浓烈的羡慕。但想到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些天以及填报志愿

的日子里,曾经的种种在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现在的他反而要感谢我的父母,使他们让他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勇敢,更重要的是使我学会了感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付出才有回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该同学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始终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他就牢记学习是自己的第一任务。说到学习,智力因素虽不可忽视,但更多的却是勤奋,只要你想学好,没有不行的。从学习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位,班级共30人,他就要争取做第一。此后的学习中,我一直怀着这个目标,并为之不断地去拼搏奋斗。在大学本科的4年中,他认真学习,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除了学习之外,该同学还积极才加校外学术活动,期间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力学竞赛三等奖以及校级奖多项的优异成绩,通过自己的艰苦学习,最终以专业第二名的成绩顺利免试保送至本校研究生学习。四年的本科时光让司垒同学成长了许多,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他深刻感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什么会让我们的人生目标一刹即明?是奋斗,是努力。努力,是多么珍贵的财富!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下,他深知时间的紧迫和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必要性。因此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第二年,该同学毅然决然的申请了硕博连读,就此成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

三、坚持理想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大相径庭,也许是对这种学习、生活模式的陌生,刚开始,司垒同学总是显得有些不适应,没有完善的实验计划,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明辨的方向,这些都让他彷徨不定,犹豫不决。而在不断的反思和学习中,他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能再像本科阶段一样老老实实地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死读书,还得深刻了解科研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平时主动和导师交流关于实验方面的知识,及时请教和询问,虚心听取建议和意见,并能及时总结和反思,认真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研究生三年的时间,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严谨、有条理地完成自己的实验目标。就这样,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一开的茫然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其中所包含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付出了汗水之后,他也收获了各种荣誉。这些荣誉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鞭策着他不断前行。

过去四年的坚持和探索,成为司垒前进的动力。读研的道路,对茫然无知的人,是一种煎熬,是一个错误,在这四年里有的只会是忧愁和烦恼;对逃避就业的人,是一种解脱,是一个避难所;对不会严于律己的人,是一种挣扎,是一种恐惧。而对于他来说,读研是一种

乐趣,是一条探索真知的道路,是一把开启科研知识大门的钥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秘方。

在努力做好自己科研工作的同时,司垒也会热心帮助实验室的师弟师妹。当师弟师妹们在实验方面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他,而每一次,即使他再忙,也会停下手中的任务热情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将自己所学和所知倾囊相授,因为他希望师弟师妹们可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继续向前迈进。当然,他也知道不能让别人完全依赖自己,因为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他每次都侧重于告诉学弟学妹们“为什么”,而不仅仅是“是什么”。科研以外,司垒在工作上也踏实努力,积极负责,认真完成学院、班级安排的工作。就拿协助导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说,他总是尽心尽力。本科生在刚刚接触实验室、实验的时候都会有些生疏,这时候他便会耐心地引导,让他们早一些熟悉实验室的环境,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当他们在实验上存在疑问的时候,他更会不厌其烦地解答;在答辩前,他还会帮助本科生组织预答辩,帮助他们尽早进入状态,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四、梦想与行动

司垒在生活中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平日里做的多,说的少。他认为,拥有坚定的信念,切实地用行动做好眼前应该做的事情,那时成功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他很喜欢王国维总结的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觉得只要埋头耕耘,顺其自然,结果自然就会显现。

生活中的司垒是一个艰苦朴素、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的人,他爱好广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现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会学习、只会科研的“书虫”,因为能力强、做事踏实、思维开阔、想法创新,已被留校任教。

转眼间,他在中国矿业大学已经待了将近九年。九年的光阴,九年的梦想,在这里起航,在这里绽放,在这里绚烂。时间的运动似乎是同心圆式的,兜兜转转,重复着同样的年华,又经历着不一样的辛勤汗水。在这十年里,他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最初的选择,每一步,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回想刚刚踏入大学的那一刻,如果不是自己的坚持,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和美好,那葱茏玉翠的悬铃木,那闪烁的阳光,那宽敞的林荫道,和十年之前几乎没有变化,但经过时间的荏苒和雕琢,却多了几分成熟的味道,在这片天空下,成功变得更有意义。“有福方能坐读书”,他十分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岁月韶殇,时光蹉跎,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他不断地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留下深刻的足迹,这是曾经的荣誉,也是未来的起点,他将用自己的执着与毅力继续前行,谱写着绚丽的青春乐章。

他并没有因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而觉得自己有多么优秀,得奖并不意味着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为人热情、态度诚恳。他深知,这些荣誉的取得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不仅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且其中更有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和帮助。研究生

国家奖学金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荣誉是对他过去一段时间努力的肯定和认同,然而,他认为人的目光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当然,这份荣誉将使他更有自信,使他更加积极地为国家贡献绵薄之力。

虽然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司垒同学获得了一些荣誉,但是在收获喜悦时,他从没有忘记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司垒同学真诚地感谢党和国家的关怀,感谢学校及学院、老师的栽培,赋予了他学术氛围浓厚、文化生活丰富的校园生活。难忘师友的指引,带他走过柳暗花明;难忘师友的支持,一直支撑他奋力前行。他在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中,给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划了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司垒同学在徐州学习生活的第九个年头,也是他博士生涯的最后一年,作为一个徐州人,他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喜欢这里的人文气息,喜欢学校里的花花草草,喜欢和同学交流的方式。这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是他各方面努力的结果,他定会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标杆,督促他继续前行,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认真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写作,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导师寄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眼科实习护士个人小结下一篇:育龄妇女宣传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