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方法论

2022-09-1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教育保护手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HERITAGE, 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 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NUESCO)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同时, 按照《公约》的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1、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按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对在调查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 为16类。16类结合当下的学科划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到8个学术门类, 12个一级学科以及40个二级学科。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现状。

自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NUESCO) 通过《公约》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以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进展很快。但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要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 还需要不断地努力。目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不充分、不系统;专业教材缺乏、研究人员和教师队伍不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 但它又是在我们以往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生成的, 所以, 我们应当重在从已有的学科体系出发, 根据客观真实性、专业独特性和有机系统性特征, 把偏实用、非专业和松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建成为有学理、有专业和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消失和流失, 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完善立法、大力宣传、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等进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使新生一代经济而高效地获取传统文化,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学科建设也是紧密相关的, 纵观其它传统学科的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 教育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 学科建设可以为教育提供新的知识体系。2003年以来, 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续出台了有关文件, 要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国家打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中, 使受教育者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的教育。有了这样的国民教育体系, 就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基础, 其研究、保护和传承就会后继有人。因此, 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 也可以推进其学科建设。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方法

(一) 建构主义的理论及流派。

近年来, 建构主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 这给当代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 流派众多:激进建构主义 (r a d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社会建构主义 (s o c i a l constructivism) 、社会建构论 (social constructionism) 、社会文化认知 (sociocultural cognition)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 、控制系统论 (cybernetic system) ) , 他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倾向, 但都坚信知识的学习并非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 基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 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 建构主义提出了它独特而新颖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知识理解的主观性, 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 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提倡创设符合当前教学主题的学习环境;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反省与思考以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可以看出, 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学习者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论。

建构主义者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 (S c a f f o l d i n g I n s t r u c t i o n) 、抛锚式教学 (A n c h o r e d Instruction) 、随机访问教学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

支架式教学强调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 通过设计一种概念框架支持学习者进行持续建构。这种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 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习者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 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不断把学习者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认为这个“概念框架”就好比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 (Scaffolding) , 于是有了这个形象化的比喻。

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 而不是仅仅通过间接经验 (如教师的讲解) 获得。因此, 教学的关键就是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 因为教学情景的确定意味着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确定, 就像水手“抛锚”一样。

随机访问教学强调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其理论基础是:对于同一个事物, 学习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它要求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对同一教学内容, 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以帮助学习者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最终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 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教授, 轻视应用训练, 以致学生学习多年依然缺乏运用能力, 对于这种局面, 建构主义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很大的启发。

(一)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中心。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这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教学实践中,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自由展开学习, 教师可以不站在讲台之上, 而是在学生之中。当然, 这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全部, 为了避免建构主义学习不系统、不连贯的不足, 教师授课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形成良性互动, 仍然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中心。

(二) 重视情境的再现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重心。

抛锚式教学认为, 学习者与情境是建构主义的两个重要因素, 正是两者互动创造了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以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组织者, 学习中的情景也许就是实际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实际情境的观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很有意义。所以重视情景的再现,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重心。对此老师应该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将其注入教学内容, 并配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以重庆为例, 为了增加情境性, 可以在教学中插入石柱土家啰儿调、川江号子、川剧、铜梁龙舞、走马镇民间故事、梁平木板年画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另外, 在课堂外, 老师可以召集学生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活动和表演以及参加一些民间艺人走访活动等。这有利于学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具体情境的应用, 就避免了用所谓的各种记忆方法死记硬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同时, 学生也可以自动选修一些渗透性的课程, 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关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用声音、绘画、动作来等表达和展现所学内容, 通过交流来检测和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建构是否有效, 从而达到“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课余的时间, 学生还可以自主组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活动, 如民间舞狮团、舞龙团、民间剪纸团、古琴艺术团、民舞团等等。

(三) 注重方式的协作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经过师徒式的“口授心传”传承和延续的, 具有明显的代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注重协作学习, 提倡师徒式的教授是积极而有效的。通过协作的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 给学生设置一个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目标,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感染。如在讲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时, 老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要求每一小组把它同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遗产等做对比, 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思想的碰撞, 但是经过充分讨论, 大家形成了共识, 然后老师口授加以修正。另外,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可把相同地方的学生分为一组。如要求学生做自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还加强了彼此间的协作, 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 坚持学习的探究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根本。

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 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强调创新, 但是研究是同样重要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之一的田野调查法, 怎样给学生讲, 这是一个盲区,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才刚开始起步, 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为此, 可以运用抛锚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田间地头”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大概告诉学生需要哪些步骤, 需要搜集哪些有用的资料及怎样获取, 其它类似的案例等等, 使学生在寻找答案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最后, 在课堂上展示调查活动的过程, 通过交流与讨论, 指出优缺点, 从中发现并总结归纳出显现的规律, 达到加深对田野调查法的理解和知识建构。

(五) 强化资源的整合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 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等) 。这个过程可以采用随机访问教学, 对同一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传授。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 可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录音放给学生听。如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等;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剧, 可以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视频给学生看, 如昆曲、安徽黄梅戏、川剧等。有时老师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照片, 利用多媒体放给学生观看, 这也能加深学生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总是有限的, 但是教师通过上面的一些办法, 可以让学生了解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为学生自我探索提供了途径。

摘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建构主义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些实践性思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 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5] 王琴.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教学[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6] 禹实.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7] 杨玉春, 温勇.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 2006

[8] 张卫民黄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设计教育, 2006

[9] 孙露日希、张血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J].文化建设, 2007.12

[10] 孙凡.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11]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9 (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隧道养护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延安文化景观照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