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议论文范文

2022-05-17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创造奇迹议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思维定势是关于思维活动的倾向性,它的发展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思维定势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然而消极的思维定势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一篇:创造奇迹议论文范文

拉动内需 创造奇迹

上期本栏目的《论中国农业体制改革之一》讲到了在经济危机下,我国虽然承受了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本期经济制高点将继续阐述作者独到而又犀利的观点。

在百年难遇的机遇里,用百年难遇的超常规政策去争取百年难遇的高速发展,这不仅仅是“保七创八”的问题,而是能否追创德国高速发展模式的经济奇迹。德国曾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两次世界大战每次战败后国家和社会更是一片废虚,但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却创造了GDP增长过15%~25%,用传奇般的超短时间发展成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如果中国政策得当,加快进行农村转移改造、城镇建设、规模化农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工人改造,中国也可以在五年内拉动近50万亿的内需,并可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再维持30年,创造近200万亿新需求,打造成全中国最大的内需市场,成为拉动亚太经济、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创造属于中国的另一个世界奇迹。

农业体制改革后乡镇社区化、集约化、企业集群化的建设,使最终“消灭农村”,“消灭农民”,这是农业体制改革的核心。

农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中国农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消除现有零星、分散的自然村落,以城乡科学统筹、资源综合利用来对农村、城乡、城镇进行新的规划,从而建立新的聚集化的乡镇社区格局,有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在新的乡镇社区基础上,逐步进行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的改造,使农业从小农个体经济直接发展成农业企业、工厂、农场、集团、上市公司……,使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从而最终实现“消灭农村、消灭农民”。

政府应该鼓励全社会、国内外以及所有企业和有实力的个人来联办、兴办农业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政府给予法律法规和政策税收上的支持和世贸框架的各种农业补贴等,包括制定与当地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各地区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政府要从直接管理具体的小农经济、农村人员、农业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等大政方针,同时企业化后的农业企业单位将使政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能真正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例如:以企业为单位一定比个体为单位更能有效贯彻实施农业税费改革、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有效转化等政策措施。仅以现在的科技下乡为例,专家下到田埂地头一个个、一遍遍的进行技术指导,与到农业企业生产现场集中培训相比,贯彻落实力度无法相比拟。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高科技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而增强的企业对工人也可提供更为长期稳定的保障。大部分现在的农村人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转换、来放弃目前所谓的个人的、家庭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而成为有基本医保和社保的农业企业的员工、工人,并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内部分工培训成为相对稳定的、有所专长的职工。这样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将会得到合理、合适的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并且会进一步分化成各种相互配套、配合、关联的企业集群体,如农业产品的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等等,这样的农业企业将比个体农户更有生存力、竞争力,更容易进行科技革新、更新换代,对农业企业员工进行更为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整体提高农业企业员工的素质。这样会形成一个很好双向态势,政府依法支持管理农业企业,农业企业依法依规管理农业产业工人,农业工人依法依规凭其劳动成效取得其应得到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要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各种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遍布全国的大规模农业经济特区和发展园区、农业产业孵化器、农业高新科技开发区,各种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养殖、培植基地,使农业产业也走上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农业体制改革尤为重要的问题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的素质,“人的改变比经济更为重要深远”。数以百万计的规模化农业企业建立后,如果农业产业工人的素质跟不上企业需要,将使农业体制改革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政府要在近10年内,特别是头5年内,要加大对法定劳动年龄段的现在农村人员进行最基本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再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就业能力,每年应该对农村再增加500~1000亿元教育培训投入,短期内可临时提高当前“农民工”的就业机会,长期则为全面农业体制改革后的农业企业打下人力资源基础。

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不缺乏单个城镇的总体规划,但缺乏区域性、全省性的乡镇社区体系规划,更缺乏全国性的乡镇体系规划,造成目前农村建设的盲目性、重复建设和土地等各种资源的巨大浪费。科学的统一规划的农业体制改革将有利于大幅降低不必要的土地浪费,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如不必要的道路建设、田埂建设、小水利建设、房屋基础建设,更不必要的村村通公路、通水电、通电力通讯等建设,因此可以增加有效耕地达数亿亩。企业化的土地大生产比小农个体生产更好的避免重复生产,避免出现当今一家一户小农经营与市场经济下大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所造成的农产品大量趋同、重复生产、产大于需的严重损失。因此农业体制改革后乡镇社区化、集约化、企业集群化的建设,使最终“消灭农村”,“消灭农民”,这是农业体制改革的核心。

中国最大的内需市场建设

由于大部分农村人员不必再一生为了一亩三分地而四处奔波,不必凭直觉、封闭式的生产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并从此有了基本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不再需要把大量的收入投入到原始的生产资料中而转向消费,转向自身需求、家庭需求以及相适应的自身健康、提高教育知识水平以及文化娱乐等方面,那么中国的内需才能真正如涛涛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这才是真正、可持久的扩大了内需,而不是低收入下的短期消费。

中国扩大内需、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政策制定,是对此前《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重新修改,应重新制定“新兴农业产业科学建设和发展规划”,为中国在10年内基本“消灭农村、“消灭农民”,把农业变成规模农业产业企业,把农民改造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把农村村庄相对集中并规模化变迁为区、镇,提供巨大支持和难得发展机遇。

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外需受限和内需不足,而城乡二元体制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一个正在力求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内部需求(尤其消费需求)持续不振,反映了整体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失衡,创造了巨大财富的中国劳动力红利,特别是农村廉价劳动力因不能融入城市化、城镇化进行消费而产生的巨大供需缺口是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内部需求不足与贫富差距的悬殊直接相关。中国城乡二元隔离制造成巨大的城乡贫富差距,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失衡的核心。

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富起来,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内需,关键还在于城镇化。城镇化率上不去,农民要富起来是不可能的。把农民转型为城镇居民,把农民改造为农业产业工人,从而最终实现“消灭农民”、“消灭农村”、“消灭城乡二元隔离体制”的终极目标。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原始农业、最多农民和历史久远的农村,作为一个区域差别大、发展不均衡的巨型经济体和农业、农民占较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规模化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须加大投资对农业产业和农村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科学规划和改造建设。

要综合地质、环境、城市规划等多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为城镇的重建科学选址,并将人口较少、规模小、分散零星的小村子重新整合起来,集中选址建设新的集约型村镇,放弃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有缺陷、易受风雨、洪涝、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寄害的地域,在水源、地质等自然环境好、交通相对方便的地区重新选址、科学规划,从根本上减少农村盲目重建所带来的巨大社会资源、国家财富、人民利益的浪费。

对于人口少、规格小、环境较差的农村(除非特殊的国防战略需要)盲目进行“村村通工程”(通路、通电气、通电讯等),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利用此次新农村城镇化转移改造建设和扩大城镇化率的契机,有效迁移、整合农村人口,以一个社会、经济活动成本合理相匹配的人口比例、规模建立新的聚居区式的新村镇、集群型农场,可以保障国家投入资金的最高社会效率、经济效率和回报率,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重组,将可使全国的耕地面积从原有的18亿亩节约提升至22亿亩左右。

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最困难之处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起步于城市,最终落脚在农村。预计加大投资后的农村城镇化转移改造建设将在短期内为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GDP高速增长。

由于此项建设数量巨大、市场巨大,且需长期建设,因此会持续拉动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家居、设计、保险、金融、银行、旅游、商业、餐饮、娱乐、城建、城管、物管、医药、卫生、文化等相关行业,并可大幅增加税收,并增加和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村、农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转移改造等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空间,大多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需求增加,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转载自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民营经济报》)

作者:孙明杰

第二篇:走出定势,创造奇迹

摘 要:思维定势是关于思维活动的倾向性,它的发展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思维定势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然而消极的思维定势却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思维定势;思维惯性;思维广度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反复进行同类课题的学习中,会找到解答这类问题的固定方法,以后学习类似课题时,会大大地提高解答效率,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会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对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但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思维定势也不例外。由于思维定势的指向作用,学生的思路容易受到误导,即使面临已经变化了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被局限在原先存在的解决问题的固有模式中。

一、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学习中的表现

1.考虑问题不周全,对知识一知半解,观察问题局限于表面现象

2.思路狭隘,不能顾及问题的细节及题目之间的联系

3.思考问题因循守旧,呈现消极化

二、消极思维定势的成因

1.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

小学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思维缺少批判、开拓的品质,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限制,对后面新知识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2.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干扰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后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产生了干扰,导致部分学生分不清公式的适用范围,乱写一气。

3.学生思维惰性、惯性的影响

小学生思维惰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沿用一种习惯、常见的方法去解答不同的题目。在教学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学生熟练掌握了改写的方法,但当出现把356826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时,学生还是套用以往的思维模式,从这个数个位起向左数8位找到亿位,得到0.356826亿错误的答案。

4.教师不良教学措施的影响

低年级教师往往因知识比较简单,教学中总是按照固有的思路模式讲课,学生被动地按照一定程序机械重复地进行某一种练习。

鉴于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有人主张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个棋手不经过“定式”的训练是不会入门的,在数学学习中同样如此。无论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无论解决哪一种类型的问题,都要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规方法。

三、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过分依赖先前积累的经验,总愿意套用现成的模式,欠缺认真的审题习惯。例如,平时学生总接触一些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题目,考试时很多学生就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把从大到小的习惯当成从小到大,做出错误的结果。这时教师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中都要把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加上着重号或圈出来引起注意,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2.加强对比训练,避免混淆

有的题目在叙述上很相似,使学生很容易混淆。如“一根铁丝长5米,①截下去1/2米,还剩多少米?②截下1/2,还剩多少米?”为避免学生因错误类推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别。

3.变式训练,增加思维广度

小学生对于相似刺激往往容易产生泛化,会简单片面地根据题目中的一些固定、熟悉的词语选择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变换题目的呈现方式。例如,“某畜牧场有牛1000头,比羊少20%,羊有多少头?”类似的描述还可变式呈现为“某畜牧场有牛1000头,羊比牛少20%,羊有多少头?”即变换题目的条件或问题,使数量关系发生变化,以避免解题方法的固定及习惯性。

4.克服惰性思维,增加思维的灵活度

学生解题时常会按习惯了的单一思路去思考数学问题,为使学生不拘常规、不死套模式,应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善思、会想,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题目,以克服思维的依赖性、呆板性、懒惰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人一旦走出了思维定势,就会有许多奇迹的创造。从飞鸟可以造出飞机,从蝙蝠可以联想到电波,从苹果落地可悟出万有引力定律……一旦走出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会让学生的思维更缜密,向着更广、更深、更宽、更灵活的方向发展,从而在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梁镜清.小学数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李春忠,男,出生年月:1966年7月,学历:大专,就职学校: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金穗希望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李文慧,女,出生年月:1986年5月,学历:本科,就职学校: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万华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作者:李春忠 李文慧

第三篇:四大战略创造贸易增长奇迹

外贸发展战略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1990年我国首次提出外贸发展战略,到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我国先后提出的四大外贸发展战略功不可没。

外贸发展战略是关系一国对外贸易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和,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直接和重要影响。“八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提出了四大外贸发展战略,即 “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大经贸”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四大战略提出和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的奇迹,为我国贸易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十一五”以及今后较长时期,要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贸易,实现贸易强国梦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就有必要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制定和实施新的外贸发展战略。

四大战略的主要内容各有不同

尽管四大战略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总体目的都是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额,提高我国外贸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四大战略的具体情况见表一。

四大战略功不可没

四大外贸发展战略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成果,是有效提高了我国进出口的规模。在我国首次提出外贸发展战略的199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1154.4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547.4亿美元,14年间增长了整10倍。在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出现7年逆差。实施外贸发展战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8年顺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000亿美元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1991年之前用了13年时间,2004年仅用了4个月(见表二)。

由于进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序,由1990年的第15位跃升为2004年的第3位。我国贸易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30%,提高到2004年的69.3%。世贸组织不久前发表的报告指出,中国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对一个拥有如此贸易规模的国家而言,是“史无前例的”(unprecedente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也积极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报告说,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区间贸易,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四大战略实施的具体情况看,各战略都部分或全部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分别在不同方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出口市场的分布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我国对美、日、欧盟、香港等四大传统市场的出口绝对额大幅上升,但这四大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下降了6.6个百分点;我国对东盟、韩国、台湾等三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绝对额增长了近四倍,占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我国对原苏东、中东、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分别增长了186%、397%、810%、404%和501%,对中东、拉美、非洲、大洋洲的出口占比分别提高了0.9、1.8、0.6和0.7个百分点,合计提高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在深度开拓传统市场的同时,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得到明显加强。

为了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提高出口商品质量的政策法规;在全国大面积采用和推广ISO9000系列标准,保证出口产品在开发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等各阶段都符合相关规定;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制成品快速增长,促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幅提高,使彩电、洗衣机、电冰箱、DVD等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计算机、数字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汽车等产业和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空前提高;积极培育名牌企业,在家用电器、电子、服装、机械等方面形成了若干一批国际名牌商品和国际知名企业,出口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实施大经贸战略最重要的成果,是外经贸经营主体的数量极大增加,形成了千军万马参与国际经贸竞争与合作的崭新格局。国家逐步放宽了取得外经贸经营权的资格标准,实现了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转变,指定公司经营的商品范围逐步放开。上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只有不到100家专业外贸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外商投资企业数量极少。截至2003年底,共有11万家内资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3万余家,各方面发展进出口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从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引进技术的速度明显加快,1999—2003年五年间,我国引进国外技术总额752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引进技术总额的4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加,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655亿美元左右,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前1998年的8倍半,年均增长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已从1998年的11%跃升至目前的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拉动整个外贸出口的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国家还先后形成了年度性的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上海工博会等高科技展会,成为了高新技术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桥梁。

四大战略缺陷日益明显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之后,我国外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外贸发展战略已经明显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发展和完善。

“大经贸”战略已完成其历史使命

国家1994年提出和实施“大经贸”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针对性很强:一是为了打破当时进出口由少数外贸公司垄断的局面,实现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二是为了跳出部门和行业的框框,从国民经济全局高度认识和促进对外贸易,形成扩大出口的合力。随着新《外贸法》的颁布实施,所有法人或自然人均可依法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目标已经实现。当前,对外经济贸易已不再是个别部门和少数行业的事情,而是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经贸战略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继续作为外贸发展战略已失去基础。

部分战略需要充实新的内涵

这主要体现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受当时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外贸发展水平的限制,最初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意图比较狭窄,主要是为了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减少国际市场风险。提出以质取胜战略,是针对当时一些出口企业不讲信誉,出口商品质量不高的情况,强调要“重合同、守信用”,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经过14年的发展,市场多元化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已经成为广大外经贸企业的共识;质量意识已经成为广大外经贸企业的重要理念,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显然,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的传统内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如果没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就有变为空洞口号的趋势。因此,应重新审视这两大战略,根据形势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研究制定与新内涵相适应的政策措施,使之能够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继续成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方针。

战略仅限于出口,对其他方面考虑不够

四大战略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一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我国外汇相对短缺,外贸发展战略着眼于扩大出口是完全正确的。但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截至2004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6099.32亿美元,外汇短缺已经成为历史;当前我国与多数贸易伙伴均存在顺差,而且贸易摩擦趋于增加,适当扩大进口的条件已经具备。特别是近年来,进口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重要,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越来越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因此,新时期的外贸发展战略应同时涵盖出口和进口;应对石油、金属矿产等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以及主要行业的进出口予以充分考虑。

战略对服务贸易和贸易方式等缺乏考虑

现行外贸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促进我国商品出口,而且促进商品出口时缺乏针对性。除科技兴贸战略外,其他战略的政策力度对各类商品是相同和近似的。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也增长较快,贸易方式不断创新,电子商务、跨国采购等新的贸易方式不断发展。如何使我国外贸发展战略适应新形势,在更大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调整四大战略的初步思路

借鉴美国做法,制定我国的“国家出口战略”

为了扩大出口,振兴美国经济,美国政府从1993年开始制定和实施美国“国家出口战略”,其内容包括:改善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环境(如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开拓新兴市场;扩大贸易融资;提供信息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出口;多双边贸易合作、强化出口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责任及财政预算等。美国“国家出口战略”每年公开发表,由总统或商务部长作序,内容和侧重点每年都根据形势变化有所调整,是美国政府促进出口的一揽子战略、政策和措施的集合,对促进美国经济和就业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完全可以借鉴、消化和吸收美国的做法,逐步形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针对性和指导性强、推动力大的出口发展战略。

在现有外贸发展战略基础上进行完善

制定我国的“国家出口战略”工程量较大,需要一定时间。近期应争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可考虑以下几点:

——不再使用“大经贸”战略;

——保留“市场多元化”战略,重新研究战略的目标、内涵,研究制定开拓新兴市场的新的政策措施,深度拓展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使之更加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保留“以质取胜”战略,在这一战略框架下,重点培育出口品牌,通过政策引导,完善技术标准,促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和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进一步完善“科技兴贸”战略,在其内涵中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新型贸易方式、支持外贸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等内容。

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确定优先支持的重点行业和领域

目前,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不同出口商品的重要性和产业关联度差异很大。如果外贸发展战略、政策措施、财政资金等对各类出口商品平均使用力气,就会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因此,新的外贸发展应优先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吸收就业多的部门和行业。目前,可优先扶持能源、信息产品、汽车、环境、服务贸易等行业和领域。对石油、木材、金属矿产、农产品等重要商品,应有专项的贸易发展战略。

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对贸易促进体系予以充分考虑

目前,多数国家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在出口促进政策方面已竭尽所能。我国近期在促进出口方面也难以出台突破性政策。因此,制定新的外贸发展战略应十分注重完善贸易促进体系,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新《外贸法》的要求,在改善贸易环境、制定贸易标准、发挥促进出口的金融机构作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加强贸易信息服务、扩大国内外中介组织合作、推广电子商务等方面挖掘潜力,积极推进,争取在调整外贸发展战略的同时,逐步形成完整、规范、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促进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进出口银行)

相关链接:

外贸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美国产业竞争力委员会成员、经济学家Michael Porter(1980、1985、1990)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甚至发展成为超级大国,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柱产业、企业效率、重大机遇和政府作用等6个方面。其中,政府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可以促进一国形成和积聚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样,政府制定外贸发展战略,也会有利于提高一国外贸和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进口替代理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关税、汇率、配额等手段实现资源配置,以此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生产,培育支柱产业,减少和替代进口品,为本国经济发展和赶超争取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41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政策进行评估,认为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实施效果总体不佳。

出口导向理论是对进口替代政策总结和反思的结果。出口导向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可以通过扩大制成品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出口导向政策需要贸易自由化的密切配合。亚洲“四小龙”主要通过大力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在较短时期实现了经济腾飞,给予了这一理论生动的注脚。一些学者认为,出口导向理论和政策只适用于地域狭小的国家,对大国经济不适用。但也有学者认为,出口导向政策对所有国家都适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前提,强调政府的适度干预对贸易、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在寡头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因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而形成的租金和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或进口进行干预,影响本国或外国竞争者的行为,达到增进本国福利、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从我国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实践分析,我国实行的贸易政策,90年代以前大致属于进口替代政策,90年代以来大致属于出口导向政策、战略贸易政策以及自由贸易政策的综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贸易政策。

(严启发)

作者:严启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野生动物论文范文下一篇:快乐学数学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创造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