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有研究,厘清主要的研究观点并简要评价,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1:

新增本科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摘要]新增本科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是整体提高新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议题,也是加强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要动力,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鉴于当前一些新增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推进“05方案”具体化,加强课程、教材、教法建设,设置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提升教师的教研转化能力,探索和把握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方面作出努力。

[关键词]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

[作者简介]罗志发,百色学院教务处主任,教授;李凤玉,百色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黄修卓,百色学院社科部教师,广西百色533000

新增本科院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结构调整而出现的新型高等院校。自1999年至2007年,我国高校坚持“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方针和有关政策、原则进行了重新组合和布局,数百所高校参与了这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本文所指的新增本科院校是由专科学校直接升格、专科学校之间组合、专科学校与中专学校合并而成,通过教育部审批而新设立的本科院校,不包括有多年本科办学历史的老牌、名牌学校参与的合并、调整、合作而成的高等院校。据初步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之间,教育部先后批准新设立本科学校212所。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处于地级市的中心地带,只有少数学校分布于省会城市,因而它们属于区域性中心本科院校。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由“98”方案递进到“05”方案,现已进入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这些新增本科院校而言,如何在教学理念、方式、资源、途径上有效实现由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化和提升,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这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必须面对且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既是整体提高新增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议题,也是加强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要动力,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新增本科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新增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承担了近六分之一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培养任务将会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增本科院校多处地级中心城市,尽管在教学科研、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招生就业等方面都不及老牌本科院校,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上却是一致的。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在将人才培养视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将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教学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从而改变人、提升人、发展人、开发人等方面发挥所起的教育、引导、保证作用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它不仅仅只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既解决现实问题,又具有先导作用。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实现新增本科院校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课题。

1、有利于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高校思想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直接担负着提高生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业务发展的职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旨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通过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既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彻底”认识,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地“掌握”和“说服”大学生。

2、有利于整体提高新增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是整体提升新增本科院校质量的题中之义。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大众化、现代化发展趋势日趋增强。自2006年开始则由数量增加向质量加强方面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自2006年以来的历届《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05方案”鲜明地体现了注重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需要。该方案从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布局、编排和调整,对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分别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三年制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98方案”的五门课程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概论》(2008年修订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四年制本科学生则将“98方案”中的7门课程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概论》(2008年修订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新的课程设置在本、专科办学兼有的新增本科院校中均有出现。由于培养层次的不同而导致同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相异。因此,在新增本科院校中,需要根据教育对象、层次的特殊性而予以区别对待。

3、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因此,如何将高度抽象且系统化、规范化、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所自觉接受、理解和认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问题。对于新增本科院校而言,需要考虑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方面的层次性、差异性,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规律,注重实效性和加强针对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领域、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

4、有利于提高新增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多数新增本科院校源于专科学校,这些学校

在专科学校中曾是佼佼者,但在本科院校行列中则实力较弱,其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竞争力均处于弱势,在招生就业方面都难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提并论。因此,为提升这类学校的大学生全面素质,需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二、影响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新增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覆盖面,优化了高校的地区布局和自身的办学结构。各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都把升格为本科院校看作是促进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的契机。但是,新增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从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机构设置、经济条件的“硬件”上看,还是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制度体系等“软件”上看,都与老牌本科院校差距甚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其与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硬件方面

1、办学环境与条件较差。新增本科院校多处地级中心城市,与省会大中城市的本科院校相比,在学术交流、交通条件、信息传输、人才引进以及资源共享等方面均难以企及,是教育的边缘地带,难以走入高等教育的中心。这些学校的总体规模属于中等层次和水平,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原来的专科层次的教学设施难以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况且,随着本科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学设施有的是超负荷运行,有的是质量低下、使用率低,有的是严重短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2、师资力量结构失衡。一是师生比失衡。主要是教师总数偏少,学生多,教学压力大。在这些教师队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兼职教师,分散于学校领导、系部负责人、机关行政人员、部分辅导员之中,他们以所在部门的工作为主,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辅,本末倒置,有部分教师是跨专业转行而来,缺乏学科知识结构;更有甚者,学校为引进一些“高级人才”,将其家属“搭配”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列。二是学历结构失衡。新增本科院校所聘用的教师学历低,硕士、博士层面较少,升格为本科以后,通过“本科教学评估”的方式引进了部分高学历人才,但从总体上还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三是年龄结构与知识失衡。在新增本科院校中,老、中、青分布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很多“跳槽”,引进的人才尽管专业知识丰富,结构合理,但多属“新手上路”,学与教联系松散,而老教师则知识更新缓慢,创造力减弱,难以满足与时俱进的教学要求。

3、教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的设置绝大多数属于融合型,和其所在的大类学科相结合,隶属于二级系部,“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块牌子”。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或者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相近专业招生的综合性院校中则独立设置“社会科学教学部”、“马列教学部”等。在理、工、农、医等专业性院校中则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统一安排到“公共教学部”、“人文社会科学系”、“基础教学部”当中。这种部门设置在一定意义上遮蔽和边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和作用。

4、教研活动缺乏资金保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有些新增本科院校刚刚升格,鉴于资金不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资金投入少,有的基本上没有投入。有些新增本科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漠不关心,对他们的正当需求置之不理;还有些学校对于每生每年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也难以按时划拨到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二)软件方面

1、教学理念滞后。学校已经升格为本科了,而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处于专科教学层次,没有及时进行升级。他们关注了教学中的感性熏陶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该课程的理性折服的意义;重视了受教育者的知识需要,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强调了教育者的教育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主体作用。

2、理论、课程、教材、教法之间缺乏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包括理论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在内的整体。从理论体系到课程体系,再到教材体系,再到教学体系,最后形成学生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外在的教学需要内化为学生的接受需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连贯互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途径。对于新增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对理论体系的科学把握、课程体系的准确定位、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教学体系的生动运用还缺乏有效联动。实践表明,只有在这四个方面实现很好地转换,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

3、教学与科研脱节。新增本科院校多属教学型院校,注重应用性,忽视理论科研,教学与科研联系松散,难以及时、有效地将教改理论等科研成果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教学实践则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造成教学与科研“两张皮”,不能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与进展引入课堂,习惯于单纯地传授知识或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多角度研究。

4、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技术落后。在这些学校中,许多教师习惯于采用生硬、显性、带强制性的“灌输”方法进行教学,使本来可以生动、灵活、富有情趣的课程反而变得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旨趣与价值诉求。同时,身处一线的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使用比较生疏,费时费力,课件没有创新性,大都通过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千篇一律,不新颖,不能吸引学生。

5、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片面。一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通过课堂渠道进行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则包括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实践环节内在地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广义说来,课堂教学也是教育实践,是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实践,但它不是与“理论”相对的“实践”。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往往会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有了实践环节而忽视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二是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认为只要潜心钻研专业就可以了,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没有学习自觉性。三是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够重视。新增本科院校的领导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往往重视适应学校发展的新专业建设,在教师编制、教学资金投入、教学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而作为公共课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往往被边缘化,与专业课地位不对等。四是教育者自身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确认识。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

治理论课在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中的基础作用,往往围绕社会竞争、就业压力进行“应急”教育。在这种教育目标影响下,大学生有一个知识丰富的脑袋,却伴随着一颗精神空虚的心灵。

三、新增本科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与方法

对于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理想目标,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积极推进“05方案”在新增本科院校中具体化

“05方案”是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它从理论指导、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目的与要求、领导方式、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出了整体、系统的安排,并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新增本科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认真领会“05方案”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思想定位,将中央的要求与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新增本科院校要依据本、专科学生的不同教学任务、要求,开设对应的课程,使用统编教材,保证教学时数,安排专任教师,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将“05方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材、教法建设

1、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提高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突破口。地方教育资源是新增本科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当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它大多与新增本科院校在同一区域,可信度高,且内容丰富、感性直观、特色明显、针对性强、取材方便、施用及时、快速见效。新增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对当地人文、地理的了解和学习,增加大学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了解程度,较快地融入当地,融入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和化解老牌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宏观性与人才流动复杂性脱离基层需求的缺陷。因此,可以通过开设地方革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延伸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2、发展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是课程体系的具体展开,“是教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载体,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是系统阐述该门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论体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具有普遍性,无论是新增本科院校还是老牌本科院校都必须统一采用,但是,新增本科院校却由于教育对象的认知、心理、思想、道德状况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它们在教材内容选取的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客观上要求教师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再次开发和内容组合,形成具有新增本科院校特色的教材体系,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3、创新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联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与学生认知体系的“桥”和“船”,它是促进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已由中央统一规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教材体系中所承载和涵盖的理论、内容、目的、要求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大学生,并转化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同时,通过教学体系及时反馈教学的实际效果,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诚然,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不是教师脱离教材体系仅凭自己的教学思路、专业特长和学术旨趣而构建的独立体系,而要遵循既定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的基本精神、内容框架和体系结构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

4、提高教师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中的转换能力。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者。实现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之间的转换与互动要求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转换能力。首先要认真领会“05”方案的基本精神,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二是吃透教材所蕴含的基本理论,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引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当代社会实践的发展,诠释不断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批判性的认识;四是合理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恰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应超越规律,即“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五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应该具有使教学适应学生德性发展需要的能力。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所有的课程中,是最具德育功能的,也是直接担负德育使命与职责的课程”。

(三)建设科学、合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1、逐步实施专业教师担任教学的制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邓小平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目前,中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六个二级学科,从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都有专业布点和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供应稳定、充裕,实施专业教师任课制度的条件具备。新增本科院校在人才聘任和引进上,要加强专业、学科对口管理,减少教学过程中的话语、知识转换难题,实行准入制度和遴选制度,在人事编制、进修培训指标上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增加专职教师,通过优化组合转轨部分兼职教师。

2、多层次、多渠道提高教师素质。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学术交流、对口帮扶等措施,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一是实行校内、校际之间的集体听课和备课制度,经常性举办各种教学研讨会和教改交流会议;二是有计划地选取骨干教师进修;三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力强的高校结对子,重点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与对口支援高校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四是以内部为主、内外结合培养教学名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五是各门课程确定一名责任教授,具体负责指导该课程的各项教学活动,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优化教师学历、学位结构,并以此为契机,整体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获取工作信息和资料提供

方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二是优化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分布有序;三是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四是优化教学队伍的人员组成结构,要求以教学人员为主体,辅导员、党团干部、学工人员共同参与;五是打造一门或者若干门精品课程,建设一门或者若干门重点研究基地,并积极发挥“精品课程”和“研究基地”平台和资源的教育功能。

4、完善激励机制。新增本科院校要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从培养“四有”合格人才的角度出发,加强指导,加大投入,提供配套经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在教师待遇上,有的学校落实“两个略高于”的措施,即:一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待遇略高于同级别教师的待遇,二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在总体上略高于学校教师的平均水平。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也是符合新增本科院校的实际状况的。

(四)设置独立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

这是提高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实效性的组织保证。独立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是指属于学校中层机构、独立进行教学管理、拥有自己独立的师资队伍、独立的经费开支的教学单位”。它比融合型教学单位有更大的自主权,有助于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地位,有助于加强学校党委的直接和统一领导,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展开。独立型教学单位设置又可分为完全独立型和相对独立型两类。完全独立型的教学单位从领导班子、人员组成、机构级别、资金配置、教师工作分配等方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隶属于学校独立的中层管理部门,教学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一体化,“单独班子,单独人马,单独牌子”,它在一些综合性的新增本科院校中适宜采用。相对独立型教学单位一般与其他公共课,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哲学、社会学等课程合并,组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位,“一套班子,单独人马,合署牌子”,这种设置方式要受制于学校公共课的整体规划与建设格局,独立性是相对的,在专业型的新增本科院校中适宜采用,但要求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公共课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提升科研质量。促进教学与科研的互动

新增本科院校多属教学型院校,科研是其薄弱环节。教学与科研互为条件,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科研的动力。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加强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途径。为此,需要重点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总结教学经验,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动态,及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教师要求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方面科研扶持力度,缓解新增本科院校在科研方面滞后和缺乏竞争力诸方面的难题。

(六)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

积极探索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一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的群体,在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特点、心理变化特征、人生价值诉求,突出新增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在探索和把握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的过程中,要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整体、持续发展趋势相协调,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一致,与各种教育力量相连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获得持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本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责任与办学定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5)。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时长江,刘彦朝,“三个转换”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林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转换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8,(21)。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陈维杰,王建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设置现状与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责任编辑:霁 月]

作者:罗志发 李凤玉 黄修卓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有研究,厘清主要的研究观点并简要评价,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现状

作者简介:梁丹(1990-),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徐涵(196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徐涵)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1]《决定》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思想及转型前提,并提出转型发展的基本走向。

随后,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各地采取计划、财政、评估等综合性调控政策引导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积极推进以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为重点的转型发展试点,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形成一批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对区域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专业集群。”[2]《规划》依据上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地方应给予的政策调控、转型方式以及对转型的期望等内容。本文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思考,以期为该方向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3]。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以下简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其观点主要集中于《纲要》中提及的两大方面,即经济层面的需求和教育层面的需求。

(一)经济视角说

总的来说,持有“经济视角说”观点的学者普遍将社会、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定位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上,而我国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于层次而不满足于类型,高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于类型却不满足于层次。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兼具类型和层次的双重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转型发展势在必然。

有学者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内忧外患,提出基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予以支撑。然而我国现阶段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之要求不相适应,进而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型发展,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4]。也有学者从产业类型转变的角度出发,指出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端产业转型,而“学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转型发展[5]。还有学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需要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变的方式就是要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地方本科院校通过转型发展得以实现[6]。

(二)教育视角说

总体而言,持“教育视角说”观点的学者主要阐释社会与教育、教育与教育之间的不适应反逼地方本科院校加快转型,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出现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表面上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上的交错引起的,其根源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调,寻根溯源,从源头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填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空缺[7]。也有学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基础科学产生理论,应用科学将基础科学运用于实际,依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本身具有的属性,高等教育结构应涵盖学术研究型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8]。地方本科院校作为身处学术性大学和职业技术高校之间的“中间类型高校”[9],“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着同类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重点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后夹击”[10],地方本科院校的求生之道在于实现转型发展。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问题影响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顺利转型。有关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方面的研究,尽管各学者对此持不同看法,但观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观念上的分歧会滞缓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甚至导致转型无法落实。针对该问题,各学者从不同层面给予阐释。有学者在社会层面上指出,我国长期以来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地方高校对于转型问题持怀疑、迟疑、观望等态度[11]。在学校层面上,有研究者通过实际了解到,在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教职工担心“与应用技术搭上边就‘降格’了”[12],学校的地位会有所降低。在教师层面上,一方面教师认为转型要求的“双师型”师资的定位,会使教师的地位从“学者”降低为“技师”[13];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的中老年教师已经适应学术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对指导学生生产、研发存在抵触情绪[14]。

(二)专业设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遇到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应用性特征不明显,同质性特征显现。在区域性特征方面,有学者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其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15]。在应用性特征方面,有学者指出,地方本科院校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的专业结构同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职业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存在矛盾[16]。此外,还有学者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显现出同质性,没有体现出不同类型教育应有的特色[17]。

(三)师资队伍

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结构不合理和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有学者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以学术资格为基础建立教师队伍,与应用技术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矛盾[18];由于其以培养研究教学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科体系主导专业设置,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9]。有学者从人才引进的角度指出,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以高学历为取向招聘教师,将人才引进定位于博士、学者、教授等,忽视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的聘任[20]。还有学者从师资培训的角度指明,地方本科院校多以理论指导为主,缺乏技能训练[21]。此外,从制度层面上看,学校“缺乏有效引导教师参与企业行业实践的机制”[22]。

(四)评估制度

首先,在评价标准方面,有学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采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无显著区别[23];地方本科院校以学术标准为主进行评价,这与应用技术型高校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取向的评价相矛盾[24]。再者,在评价主体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主要的评价主体为教育部门,缺乏行业、企业以及第三方中介组织参与评价,评价主体单一[25]。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当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研究已经从“要不要转型”转向对“如何转型”的探讨。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从政府和院校两个层面分述之。

(一)政府层面

首先,在政策方面。有学者指出,国家要在政策上向新建本科院校倾斜,扩大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自主权[26];制定优先安排招生录取批次的相关政策,确保招生质量[27];打破现有的人事政策的制约,核定院校总编制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聘用教师,同时采取职称聘任和聘期考核政策的规定,考核教师在教学、科研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情况[28];制定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承担学生的实验、实习及实训等教学任务,鼓励企业同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投资兴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29]。

其次,在制度与机制方面。宏观层面上,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中央宏观调控的引导机制,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30]。也有学者提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及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31]。微观层面上,针对考试制度,有学者提出支持开展对口招收高职生和技术技能人才在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提出探索“知识+技能测试”等类型的选拔录取机制[32]。针对“双师型”教师,有学者提出建立符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点的绩效工资制度[33]。针对评估与评价,提出鼓励专门机构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课程、专业等进行评估,建立社会高度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针对校企合作,指出支持转型高校吸引企业、社会机构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34]。

第三,在经费方面。有学者提出需要“研究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共同设立转型示范学校专项资金”[35];加强对新建本科院校在资金上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补偿性投入[36]。

(二)院校层面

第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学者提出,“要推行‘本科学历(学位)+职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兼具层级和类型需要的整体[37]。也有学者提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实际的教学体系构建为核心,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依照切合实际、满足需要的原则,形成规范的、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38]。

第二,在专业建设方面。一方面,专业设置要考虑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情况。有学者指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并得到其认可;同时还要瞄准地方的支柱性优势产业[39];并且专业设置要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办出特色[40]。另一方面,根据专业设置的特征,有学者提出要突出专业设置的应用性和针对性[41],改造基础理科专业,建设应用性理科专业,改造文科专业,建设应用性文科专业[42],体现地方特色及产业需求[43];通过对区域行业产业发展和未来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分析,确保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发展新兴学科专业[44]。此外,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建立专业教育对接职业资格的认证制度[45]。

第三,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在课程上,有学者指出要“正确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与专业任选课、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平台与模块、理论与实践(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密度与学习自由度、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等关系”[46]。同时还要增设与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考证考级课程,形成专业化的本科教育,促进学历教育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47]。在教学上,有学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五大转变: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知识输入为导向转向社会需求为导向,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理论知识为重转向实践为重,死板固定转向组合搭配[48],并且要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性教学、情境体验教学等教学方法[49]。

第四,在教师方面。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师资培养,既要坚持让教师走出去,同时也要让教师走进来。因此,有学者指出,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需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实习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新上任的教师需要经过企业实习后方可上岗,并且选派优秀教师去国外进修;另一方面,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50],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51]。同时在教师聘用上,优先聘请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52],形成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资格认证机制[53]。在激励机制上,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基金,激励教师主动到企业或生产一线进行培训和挂职工作等,支持教师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54]。在科研上,建立教师科研团队[55]。在考核上,要根据教师的个人特征以及完成工作量等情况建立动态的、可供调整的评价机制[56]。

四、对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现有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研究范式模式化

从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局限于“问题-对策”的经验范式,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实践层面上面临的困境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学者们普遍采用在教育问题研究中常见的经验范式来研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研究范式的僵化会导致研究内容浮于表层的经验层面,不利于发现现实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经验范式的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性,说服力不强。因此,应突破“问题-对策”的经验范式的桎梏与藩篱,对研究范式进行多角度的创新性思考。

(二)研究方法单一性

可以说,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研究,呈现出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十分匮乏的局面。在仅有的部分实证研究中,研究成果又局限于对某位专家的访谈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及教育自身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进行量化,并加以剖析。在此需要指明的是,在研究方法上,绝不可持非此即彼的一刀切态度,应将调查法与分析法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三)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1.研究视角狭隘性。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各国的发展中取得了诸多丰富且成功的相关经验,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瑞士应用技术大学、荷兰应用技术大学、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芬兰应用技术大学以及爱尔兰理工学院等。而我国现阶段提出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从层次上看属于本科层次,从类型上看属于技术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如何从本科层次的学术型教育向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转型发展,基于国际视角、比较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是当前较为缺乏的研究视角。

2.研究内容宽泛性。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其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瓶颈。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研究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过于宽泛的现象,其研究内容覆盖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仅有的篇幅中一味追求研究内容的宽度,往往会忽视研究内容的深度,使得研究内容的重心不够突出。因此,未来的研究上,应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某一具体问题入手,如课程方面的问题、师资队伍方面的问题等等,也可以上述问题为基础,选择问题中的某个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如对课程问题中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等。

3.研究内容经验化。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无疑为在转型发展中持迟疑、观望状态的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个案研究偏多,而区域性研究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因此,通过分析区域内行业产业的切实需求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契合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对策是今后研究的方向。另外,已有研究多重视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这一问题的描述,如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或对地方本科院校探索办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经验进行介绍。鲜有研究从价值层面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也缺乏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技术本科、高职本科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的剖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 国发[2014]19号,2014-5-2.

[2]教育部,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zcwj/201107/xxgk_122688.html.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发[2010]12号,2010-7-8.

[4]汪明义.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8):8.

[5][13][20][22]俞国锋,阮晓菁.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N].福建日报,2014-7-7(10).

[6]陈衍.本科转型与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4(9):4.

[7][19][21][25]张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本科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2):10,11,11,11.

[8]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

[9]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8.

[10]阙明坤.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大幕[J].教育旬刊,2014(2):10.

[11]刘振天.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克服恐惧症[N].光明日报,2014-4-8(15).

[12][1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网.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EB/OL].http://www.chinagz.org/a/gaozhidongtai/gaozhiyaowen/2014/0311/875.html.2014-3-11.

[15][49]肖地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天中学刊,2014(5):115,116.

[16][18][24]焦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呼唤顶层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4-1-6(4).

[17][23][31][35]焦新.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26][36]许青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4):121,121.

[27][34][41][43][51]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71,71,70,70,70.

[28][40][42][44][56]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4,3,3,3,4.

[29][32]栗甲.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 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技产业,2014(7):26,26.

[30]刘博智.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4-28(3).

[33][50][52]刘教民.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大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J].华夏教师,2013(9):8,8,8.

[37][45][47][48][54][55]夏明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二次转型发展的探索[J].决策咨询,2014(2):46,45,46,46,47,47.

[38]张君诚,许明春.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三落实”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4(3):7.

[39]董洪亮.为大量培养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怎样转型[N].人民日报,2014-5-15(18).

[46]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71.

[53]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20.

责任编辑 韩云鹏

作者:梁丹 徐涵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论文 篇3:

基于SWOT分析方法的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创新探析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就业工作质量对我国高校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

SWOT

[作者简介]郝文静,嘉兴学院副教授(浙江嘉兴314001)

SWOT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中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高校与企业尽管存在本质的差异,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时面临与企业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尝试运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问题。本文所指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地理概念,即不在省会等中心城市或直辖市,非“211工程”大学,非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

一、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的SWOT分析

(一)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优势分析

1.本土化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本地生源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本地生源产生一定的吸引力,本地生源比重较大。这些毕业生在本地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在就业上具有本土优势。以嘉兴学院2010届毕业生为例,嘉兴地区生源比重占到21.63%。(2)本土文化优势。地方企业从人才稳定性和较快适应本地环境的角度出发,更希望招聘本地学校、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在招聘营销、财务、会计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时,企业更倾向于吸纳具有本地文化背景的毕业生,以便于沟通、管理。(3)本地政策信息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和地方政府联系紧密,能及时获得地方政府对毕业生的优惠礅策信息,使毕业生享受当地就业优惠政策。

2.专业适应性优势。与很多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专业设置也更适应市场需求,专业调整相对容易。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较新,“冷门”专业少,就业率相对较高。地方院校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便于及时了解地方企业的招聘信息,而地方企业对本地高校比较了解,也更有信任感。地方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与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能与本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例如,浙江省台州学院坚持校地互动,完善专业布局,在服务地力中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被专家们称为澌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转型的一个“样板”。在专业门类上,积极拓展与地方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紧密对应的应用型专业,及时撤销社会工作、社会体育、公共关系等发展前景差、社会需求少的专利专业,着力改造基础扎实、发展前景好的传统专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

3.组织保障优势。地方院校的定位决定了他们更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因此,地方院校一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机构,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实施党委书记和校长负总责的“一把手”工程,二级学院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卓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效果较好。

(二)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劣势分析

1.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很难和中心城市的高校相比,高层次人才和教师的比例也相对较少,毕业生的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许多著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一般都通过校园宣讲和网投相结合的形式招聘毕业生,所选高校均为大城市的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往往很难参与竞争。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层次较低还体现在培养研究生等高学历的人才较少方面,毕业生求职无法面向学历要求较高的岗位。目前各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对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应届本专科毕业生考取的比例越来越低。而且,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也偏好招聘具有较高学历的毕业生,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较难获得面试机会。

2.学校就业指导能力相对较弱。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方面有很强的组织保障,但由于地理位置、学术氛围、教师待遇等原因,就业指导专业人才还是相对缺乏,就业指导水平不高。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都是兼职的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其自身经历简单,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全过程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而且,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特色,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3.地方院校很难举办大规模的招聘会。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方面很难形成集群效应,较难吸引大型企业集体前来招聘。主要有两个原因:(1)地方本科院校的规模相对较小,专业设置虽然比较新,但专业种类有限,而重点大学则专业齐全,具备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2)大城市特别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高校云集,具有很强的集群效应,如上海、北京、武汉等地,企业一次招聘就可以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人才,同时节约了招聘成本和时间。

4.高质量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较窄。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对称性、规模性是高质量就业信息的保障。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关系等原因,很多就业信息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地方本科院校,造成毕业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各地政府和高校联合举办的各类大型招聘会,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或重点大学校园内,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因为信息不对称或应聘成本太高无法从中受益。另外,从大型招聘会的规模和质量来看,一般在重点大学和大城市中举办的各类综合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不仅能吸引全省各地企业,还能吸引其他省市的大型企业和单位参加,这些优势是地方本科院校所没有的。

(三)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机会分析

1.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作用巨大。例如,在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省,至2007年底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1300多万就业岗位,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企业群体。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求职目标已经逐渐转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城市的中小企业将是未来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之一。

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是不可逆转的。2008年12月,人保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暂缓缴保费、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社保补贴、对不裁员企业员工培训进行补贴等五项措施,帮助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吸纳人才。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将给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2.日益改善的政策环境所带来的就业机会。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扩大毕业生就业。中央政府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特别是2009年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2009年3月出台的《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明确规定,国家对到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应征入伍,参加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为了积极落实中央政策,也出台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扶持政策。例如,辽宁省提出:2009年开发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上述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扩大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面和提高就业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不断改善的创业环境所带来的创业机会。在国务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中,专门有为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而提供的多种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提出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等。例如,宁波大学2005年11月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2006年9月宁波大学学生创业基地落成。截止2008年底,该校在校学生已有14个创业团队入驻基地,已注册为有限公司的有7家,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解决了很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 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威胁分析

1.人才供求矛盾突出。金融危机和微利时代导致人才供求矛盾突出。(1)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甚至倒闭的现象。同时,日趋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促使中国市场微利时代加速到来,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更加慎重,千方百计降低用人成本。(2)大学毕业生供应方面却又出现大量增加的态势,毕业生人数激增,不断增加的供给和有限需求导致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

2.各层次就业市场被不断挤占。就高端就业市场而言,比如大型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中重点院校和名牌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较大,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全球性经济危机引发很多留学生和高层次人才回流国内高端市场就业,这对少数优秀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该市场就业形成了较大冲击。此外,近几年研究生扩招比例不断扩大,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34.4万,2009年已经达到47.5万。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必定会对培养研究生比例较小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进入高端市场就业形成新的压力。同时,由于高端就业市场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很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降低了求职期望,冲击了原来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中端就业市场。就低端就业市场而言,职业技术类学校竞争实力强大。职业技术类学校一向重视毕业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校采用“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这些学校和企业联系更加紧密,采用“订单化生产”方式满足企业需求。职业技术类毕业生就业期望普遍较低,动手能力普遍较强,能够从事其他大学生不愿意从事的工作,被用人单位所青睐。

3.就业观念转变跟不上就业格局的转变。大学生就业体制经历了“统分统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过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格局再次发生重大变化,即从事被社会默认的所谓传统、正规行业的毕业生比例下降,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非正规就业正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新模式。很多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皇帝女儿不愁嫁”、“读书就可以获得一个稳定良好的工作环境”上,造成了毕业生既无法在正规行业部门就业,又被就业市场淘汰,沦为失业大军中一员的结果。

二、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创新

(一) 实施SO战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SO战略就是指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尽可能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1.加强和地方政府联系。地方本科院校地处地方,能够获得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发挥区位优势,有重点地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同时,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及政府组织的联合招聘会等。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为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和地方企业联系。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属于“龙头老大”,在与企业合作中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应最大限度地发展这一天然联系,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建立实习基地、为当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等办法,加强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在当地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和校友联系。校友资源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地方高校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依托。地方本科院校可以经常联络在政府和企业中有影响力的成功校友,利用成功校友所积累的人脉资源,直接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让毕业生受益。目前,校友联谊会已成为推动很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力量。例如,在南阳理工学院,60%以上主动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都与该校校友有关。

(二) 实施WO战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WO战略就是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克服内部的劣势,从而挖掘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就业工作需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这可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手。

1.打造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地方本科学校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课程、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高校可以通过针对大学生的SYB项目培训,使大学生将创业激情转化为理性的思考。

2.校企合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具体措施而言,需要高校主动出击,通过与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开展学校教育,用人单位可以承担职业技能的培训课程,使学生学有所用,除获得实习就业机会外可使学生尽早对社会有所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三) 实施ST战略,细分毕业生就业市场

ST战略就是指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外部威胁。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特色专业和特色培养模式培养的特色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保持固有特色,不能盲目扩张,走“大而全”的综合性高校发展模式。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是简单的专业数量和学生人数,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更应该追求“少而精”,凸显特色,形成比较优势。

(四) 实施WT战略,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WT战略就是指尽可能减少内部劣势,并且回避外部威胁。

1.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个性化就业指导可以通过各种详实的数据和真实的资料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择业目标,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例如专门针对女生和男生的就业指导。

2.采用“全过程分级”教育模式,增强就业指导的时代性。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形式要改变原来简单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发展过程的特点,采用“全过程分级”动态就业教育模式,分级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所需开展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大一侧重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大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大三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适应,大四转向政策教育与求职技能培养,使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角色转换的准备。

3.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一方面,通过正式聘用、人才租借、定期指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尤其要聘用社会上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提升本校的就业指导水平。另一方面,加强自有人才培养。改变目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就业工作人才的培养,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人才队伍。优秀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综合知识的人才,他们不仅和用人单位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开展就业咨询和指导、个性化指导工作。

作者:郝文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论文下一篇:司法鉴定人法律责任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