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读后感

2022-11-27

第一篇:中国经济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和平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和平发展》读后感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内外的标志性特征,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新路。那么,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到底该怎么走?对于这些问题,徐崇温先生在其撰著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中进行了探索。

作者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放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与美国“单极世界”理论横行其道的背景下,针对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而有的放矢。不仅仅是就中国来论中国,就和平发展来论和平发展,而是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美、日、英、德等强国通过侵略、扩张、殖民、掠夺的现代化道路进行比较,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以及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联系起来。该书既有对世界发展格局、国际关系等的宏观研究,又有对国家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等的微观把握;既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事务等的实证研究,又有对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交往史、中国传统“和合观”等的历史研究,可谓旁征博引,雄辩滔滔,纵横捭阖,张弛有度。

作者没有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也没有囿于意识形态和国家间的历史纠葛,而是胸怀天下,用学者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论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指陈其内涵、

国情与时代依据以及对世界的意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作者的这种从世界范围、用天下人的观点来说中国事的行文方法,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作者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美、日、英、德、俄等国的现代化模式与外交策略,从西方到东方,从国家政策文件到领导报告,从报刊图书到互联网,从数百年之前的到眼下发生的,从正面肯定的到反面歪曲的,各色材料信手拈来,披沙沥金,或转引或辨析,或赞同或驳斥,都有机融入自己的论著中,如庖丁解牛,自然娴熟,游刃有余,切中肯綮。让人无法不惊异于作者深厚的功底和非凡的大家手笔。《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翔实的材料、雄辩的事实论证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备受世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而且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等形形色色的错误言论,这对于在国际上澄清是非,消除一些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惑和戒心,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们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代表着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的中国也必将给众多发展中国家起到表率和先锋队作用。同时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自从加入WTO以后很多国家已经从中国获得了可关的利益,中国发达了也必将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拥有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且不说要为祖国干点什么轰轰烈烈的的大事,只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尽量作到最好就是为祖国的建设出了力而不愧为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

第二篇:《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外国列强进行帝国主义的,逼迫国人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从前言到第五章,详细介绍了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现今经济的反思。

有几条主线可以整理得出。 总的时间线: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军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无法解释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上下五千年,作为大一统的中华民族人口、GDP总量、科技文化一直居世界前列,是天朝大国。为何近代就没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呢?作者给出了一种解释:中国的文化、继而政治制度是封闭式的中央集权,且到后来越来越走向封闭,越来越集中,扼杀了经济活力。而欧洲从来没有形成统一的欧洲,各个小国存在竞争关系,形成多元化的政治制度,有比较有竞争,从而使最优最有效率的宪政民主脱颖而出,并为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吧)提供了有力保障。什么保障呢?没有政府的霍布斯丛林里大家互相充分竞争,相互厮杀,最后谁也占不到便宜;因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需要政府暴力的维护,保证竞争的公平与效率,但是政府权力倾向于扩张,攫取利益。这就陷入了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权力维护同时权力又会挫伤经济发展这一两难的困境。宪政民主的解决办法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衡,限制权力扩张。当然,宪政民主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又得益于基督教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契约论也已深入人心。而中国的政治结构是中央集权专制,意识形态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从来没有保护私人产权的意识,这从根本上抑制了自由竞争市场的发展。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正是在模仿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资源配置,但是一直排斥最根本的宪政民主。晚清、国民政府的尝试失败,面临诸多困境。当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资本的膨胀不断需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单纯经济层面的模仿资本主义,这种发展模式是否会遭遇瓶颈? 就整体读后感,关于晚清、民国这段历史,作者给出的史料,真的令人感觉非常新鲜,和以前教科书的历史有很大不同。当然作者也毫不避讳这些史料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特定的理论框架;作者梳理众多史料反复印证自己的观点:"成功的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市场,还需要宪政秩序和法治来保持个人权利并提供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衡。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发展 听后感

5月22日,3408人头攒动,6点刚过早已爆满,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陈丽娇老师从新中国60年的奋斗历程和60年的发展成就两个方面出发为我们讲授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发展”的讲座。

第一个方面,她提到1840~2050的这200多年里,华夏子孙始终在为实现民族统一,国家富强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这200多年又可分为两段,前100年即1840~1949年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生存问题,实现民族解放。后100年即1949~2050年,在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60年历史过程中有两件大事:前30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30年建立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首先来谈谈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确立了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为政体,以统一的多民族和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为国家的结构形式,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政党的立国之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形成,其中多处有别于苏共所谓“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不仅没有给新中国带来来自国际世界预料中的失败,反而进一步推动新中国又快又好地全面发展,此处足见我们党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再看新中国几次重要的经济改革。邓小平说:“…社会主义革命使我们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毛泽东时代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我们能很清楚地从他们的话里提取出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新中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推行的正确有效的经济制度改革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同时也为我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新中国从1978年到党的十六大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努力发展非公经济的战略经济方针。社会主义制度体制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了体制发展的源泉。

第二个方面,从新中国建立到60年后的今天,中国经历了五个主要方面的转变。分别是从积贫积弱向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转变;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的转变;从被动的门户开放向主动的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人民生活从贫困向总体小康的转变;从弱国外交向大国外交的转变。经济总量从2007年的世界第4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3位再到2010年的第2位,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科技实力从2000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3位;军事实力超过传统强国俄罗斯跃居第2位;经济实力更是从1950年的第13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7位;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外资吸引国并拥有近3万亿的外汇储备。诚然,随着中国经济在最近30年的不断高速发展,中国在全世界的国家地位持续升高。这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譬如美国已经将中国视作一个假想敌,世界更是出现了以《中国不高兴》为代表的中国引领世界的论调。因为中国确实有自己傲人的资本,方方面面的数据显示中国如今的确有能力被称作“世界一极”,不过这并不是中国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想要看到。况且这些总体数据在我国13亿人口总数的现实之下显得也异常无力,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我们国家的总量大了,也并不一定代表我们的人均数据好了;即使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出口制造大国,也并不一定代表我们是出口制造强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认真务实的心态,继续谋求发展,开拓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各自的绵薄之力。

最后陈老师重申了我们要正确认识新中国的这60年发展。它是具有开拓性,同时具有复杂性的,因为前进、问题和发展、矛盾共存。矛盾主要体现在分配、民生、资源、环境等四个方面。我们要本着科学发展和共享原则极力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再者,它具有关联性,在理论上与现实紧密联系。

新加坡联合公报曾经有过这样一番言论:“中国的对外开放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改变世界。”我坚信真的有一天,中国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会

越走会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引领世界前进的步伐。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读后感

根据镇纪委工作要求,我及时在网上下载了新的细则进行了学习和通读。通过认真细致地学习七章详细细则,对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党的蓬勃发展,入党要求也应顺从新形势、新时期的变化。 第一章第三条提到“发展党员工作应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后,我村党支部将继续严格按照发展指标进行党员发展工作,不折不扣地严控发展指标,同时我们也要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确保了党员结构处于优化状态,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培养教育、严格日常管理、严肃纪律要求,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培养、教育、考察,加强党支部和党小组对入党人员的交流谈心,发现错误和缺点时,及时帮助提出修正,把握好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小梅子

第五篇:《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读后感

老狼的书读起来还是有点味道的,语言很白话,读起来很通俗易懂,道理也揭示得很浅显,《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读后感。

这本书总结起来还是在阐述中国的经济模式问题,有些部分是老生常谈,但是国家政策疏于解决时,重复再重复也有他的作用。

列举书中几个观点,加深自己印象

一、书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危机,在于美国无法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失业、存货、出口大减等。

二、美国无法继续消化我们的过剩产能的原因,就来自金融风暴后他们泡沫消费的破灭。中国也洽洽是缺失信用消费和鼓励消费的政策,才逼迫政府不停用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但这种方式在如今已不再神奇。通胀与炒作就是这种政策下的必然结果。

三、萧条时期娱乐经济将有所上升。这点是第一次听到的,有点新奇。

四、黄金与美元的共同持有是长期获利的对冲手段。

五、港股和美股都是神秘联动的

港股纳斯达克A股

三者同列,果然在写书之后港股和美股也有类似走法(标普的图形也差不多,这里不截图)

六、口红效应,虽然不知道老狼干嘛起这个名字…不过高端行业在哪个经济下都有着存在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是促成我们努力成就伟大品牌的动力,读后感《《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读后感》。

七、几个行业的本质,这个概念我觉得提的一般,其实我认为用除开行业要素的附加值来表达更为合适一点。环境与氛围,其实就是附加值,不同店、不同宗旨有不同的附加值,这点不能简单述说为谁好谁差。麦当劳的欢乐气氛就一定是成就快餐的霸主吗?不一定,只是还没有人找到比儿童、快乐的定位更为大众化的附加值而已。

八、6+1的概念。书中一定强调我们作为制造业大国,只懂得在劳动密集上做文章,而订单处理、物流(仓储运输)、设计、原料采购、批发经营、终端零售,都是由外企牢牢把控,中国企业要突破这个门槛,就必须掌握6+1的本质。目前国内做到的就是华为,但是他这套也是花了好几亿美元从IBM那里买来的。

简单总结如此,以后看书要多做笔记,不能傻看,一个月后都忘了不少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京剧的前世今生下一篇:最感人的爱情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