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2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地质资料具有取得成本昂贵、数量大、类型复杂、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等特点,是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因此,做好地质资料的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简要阐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论文 篇1: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与社会化服务

摘要:地质档案资料是众多地质工作者努力工作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土资源信息资料,在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科研以及抗震减灾等诸多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进步。因此,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于地质档案资料的搜集及整理工作极为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基于此,本文详细说明了地质档案资料的内涵及价值,同时,对地质资料管理及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社会化服务;优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迅速加快,人们对于矿物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因此,地质勘察工作越来越重要,地质档案与我国国防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开展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应该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认真做好地质档案资料的编制工作,进而全面提高地质档案信息的服务质量,确保地质档案效益最大化[1]。

一、地质档案资料的内涵及价值

首先,地质资料作为众多地质工作者的工程成果,汇总了所有的国土资源信息,进而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为了避免过度消耗能源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而生。众所周知,矿物原料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相关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是寻找更多的矿物原料,而地质资料就是他们的工作成果。地质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管理是此项工作的关键内容。

其次,地质资料的使用价值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地质资料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地质资料属于一种上游产品,主要体现在地质资料的价值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2]。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多,因此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量;其次,由于地质资料具有形成周期较长、所需成本较高以及专业技术较强的特点,因此,其属于一种多环节产品。任何一个矿床形成详细的地质资料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每道技术工序极为复杂;最后,地质资料存在较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原有的地质资料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索得知,加大其工作力度能够更好、更快地得到地质成果。

二、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及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国家和省级共同管理模式是现阶段我国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管理方式,换句话说,我国地质档案资料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级的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全国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隶属于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各省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3]。上述管理模式尚未明确划分具体的管理权限以及管理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交叉管理的问题,对我多现阶段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以及社会化服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地质档案资料汇交工作不够及时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工作中的相关资料汇交工作不及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隶属于地矿部门,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倘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部分汇交工作人员过于追求自身利益,将会导致出现拒交或者迟交的问题[4]。因此,建立健全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相关汇交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尤为重要。

三、提高地质档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能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随着其需求量不断增幅多,对于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因此,提高地质档案社会服务能力,既能够将地质调查结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同时,也能为经济建设及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提高地质档案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地质档案信息资源有利于工程建设、防范自然灾害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中,提高地质档案社会服务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地质档案的开放性、集中性以及高效性使用,进而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共享的目的。将档案信息管理应用于如科普馆建设、党史展馆等档案馆(室)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国家发展需求,有利于扩大其档案接受范围,改善档案馆的组织结构,丰富其馆内收藏。

四、优化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管理模式以及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质勘察单位应该将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转变为开放性及主动性的服务方向[6]。同时,不断提高地质档案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地质档案信息资环管理力度,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的应用价值,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及社会化服务水平,进而为地质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提供保障。基于此,为了确保地质资料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任务下达后,应该及时按照相关流程认真做好资料文件的归档及分类存储工作;其次,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好室内综合整理工作,与此同时,应该确保地质科技资料具有同步性,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集合客户的实际需求,不断多起进行优化完善,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服务。其中,室内综合整理是指对原始资料进行编写、报告整理等,科技资料是指记录野外地质工作成果以及整合不同时期的相关资料,在二者的操作過程中,应该确保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与社会化服务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进程加快。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人员的成果,能够充分展现工作人员的兢兢业业,大部分地质工作人员为此耗尽毕生心血。优质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能够有效约束全球各地资源的大环境问题,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基于此,在进行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扩大服务范围,进而将以往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式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雪枫.基于“一张图”的泰州市矿产地质信息整合和管理平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汪艳梅.专业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特色与成效——以内蒙古地质档案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20(07):57-58+61.

作者:邓耀梅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地质资料具有取得成本昂贵、数量大、类型复杂、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等特点,是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因此,做好地质资料的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工作实践,简要阐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

一、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地质资料汇交工作难度大。汇交单位因考虑自身利益,担心成果资料汇交、外借后,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而推迟或不汇交资料。2. 已汇交地质资料保管不当。地质档案资料,按照其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可分为以传统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地质档案资料和以磁、光盘为存储介质的电子地质档案资料两大类。相当一部分地质档案资料由于保存时间长,疏于管理,造成光盘打不开、纸质老化、产生退色,文字和图件逐渐变得模糊不清,造成信息丢失而无法正常使用。3.保存硬件设施建设落后。绝大多数单位原始、成果资料保存于一般的建筑场所,防火、防潮、通风设施简单落后。场所内设备欠缺,档案的存储依旧使用古老的铁皮柜,占地面积大,使用空间也不能完全合理应用,有的甚至就地堆放,不利于防火、防潮、防盗、防蛀,更不利于开发利用。

4.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在档案管理手段上,没有单独的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查阅地质资料档案信息仍采用手工查找,工作效率低下。5.管理人员水平落后。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无相关专业(地质、档案、计算机)或无专业的占大多数。日常管理中的新老交替存在交接不力和接替人员业务不熟等问题,给地质资料管理、统计、利用带来了不良影响。 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造成一些归档的材料不够真实准确,归档材料未能及时、准确地得到补充,使存档的材料不能真实地反映地质勘察现实情况,导致地质资料档案的不完整。6.对地质资料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项目负责人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查档就行了。这表明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已无法适应现代管理需求。

7.地质资料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不是专职的,所以在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档案、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字的不签字,导致档案数量、材料等问题责任不明、界限不清。甚至有人认为,档案交接只是一串钥匙的问题,使得地质资料档案交接工作前后脱节,出现地质资料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等现象。

二、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及思考

地质资料档案的取得得益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广大地质工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可谓来之不易。所以,只有加强地质资料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才能更好地为地勘经济和社会服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及对策。

1.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现有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繁多,并且多形成于80年代以前,大多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要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和《档案法》,修改制定《全国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并结合各个省市自治区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以促使并保障地矿主管部门依法加大地质资料的管理力度,真正做到地质档案资料的集中统一管理和现代化管理。2.开展地质资料编研工作、延长地质资料的利用寿命。做好地质资料的清理核查和补欠交工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破损地质资料抢救性复制工作,提高老资料的质量、延长地质资料的利用寿命。以项目带动工作,开展地质资料的采集和编研工作,在促进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同时,使地质资料更好地为地矿工作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3.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各地勘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独立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场所,场所建设应具前瞻性,其库容量应足够,防火、防潮、防盗、防蛀、通风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4.建立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取招标形式,委托有资质单位开发建设地质资料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档案信息开发,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质量,使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为大力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尤为现实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加强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开展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实现纸质综合类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地质科研报告的图文数字化,刻录地质资料光盘,加大投入开发“数字城建档案馆”项目,重点抓好修订和完善服务规章制度和实现地质资料服务网络化,大力促进地质资料服务工作。构建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建立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信息服务器,建立网络系统内上下相通的分布式地质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升地质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专业化管理。5.建设专业化地质资料管理队伍。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化管理需要有一支人员固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档案管理队伍。地质系统可通过各种方式,招募专业素质较高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还应经常组织培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参观交流学习活动,对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对地质资料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培训,转变过去重保管轻利用的观念,使工作人员在参加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管理技能,使工作人员学会更及时、更全面、更稳妥地收集资料,会更规范、更科学地进行立卷分类,更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如影印技术、缩微技术、计算机查询技术等,明确以社会化服务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地质资料管理上新台阶。6.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强化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地质资料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手段也必须更加现代化,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地质档案资料工作人员的头脑,以求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方法管理、充分利用地质档案资料。

本文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经验总结和粗浅认识,其中难免有错谬之处,敬请业内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地质数据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16号.

[2]刘义英《地质资料管理与利用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作者:张淑云

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论文 篇3:

矿产地质资料的价值和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矿产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资料,矿产地质资料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料管理需要规范,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矿产地质资料。严把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矿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质资料;价值;优化管理;对策

[作者简介]祝君,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办公室研究馆员,广西南宁530023

矿产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矿产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也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更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地质资料在广泛应用于地质工作领域的同时,也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地质资料,2006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确定为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对地质矿产资料的管理与利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矿产地质资料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为矿产地质资料的科学管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新的要求:一是在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矿产地质资料管理要面向世界,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

1、矿产地质资料的属性。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其先行性表明它必须先于其他行业之前进行工作;基础性则表明它是“垫底”行业。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论大国小国,基本上都依靠矿物原料而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加快地质找矿工作,工业化进程将无法实现。矿产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地质资料。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说到底是对其生产的最终成果产品的需求,地质资料这种产品是物质产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2、矿产地质资料的特点。从应用角度来看,矿产地质资料属科技产品,有科技产品的鲜明特点。

(1)矿产地质资料是许多地质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成熟的矿产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开发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对于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地质资料,通过不断加大地质工作力度,就会产生新的矿产地质成果。

(2)矿产地质资料是上游产品。它是原材料的依据和源头,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上,如果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及对地质工作信息的需求越大,地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就会加大;反之,其使用量减少,使用价值就会变小。

(3)矿产地质资料是多环节产品。地质资料与其他档案资料不同,前期投入成本高,形成成果时间长,专业技术性强。一个矿床所形成的地质资料,要经过踏勘、调查、普查、详查、勘探等多个技术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联系,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二、地勘单位矿产地质档案管理现状

1、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由于矿产地质资料的重要价值,因此,对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就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地质队三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管理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政府管理方面,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汇交管理体制,并设立了专门机构,保管向国家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地质资料(档案)馆(室),保管原始、实物和部分成果地质资料。全国各部门(系统)的1200多个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保存了大量的地质资料。

2、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法制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对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作了原则性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统一汇交制度。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地质资料管理规定。除地矿主管部门外,其他相关部门和系统也制定了本部门和本系统的地质资料管理规定,形成了较完善的保管体系和管理制度。在《矿产法》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使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法制体系和标准体系不断得以完善。

三、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存在问题

1、矿产地质资料相互封锁、利用困难。近十余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地质资料需求日益增大,但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这段时期馆藏资料的利用率反而降到历史最低点,其原因为:(1)大部分地质资料属内部资料,只供一定级别的单位或承担国家地质工作项目者使用;(2)大量地质资料未汇交,处于相互封锁状态,地质资料馆的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而汇交的地质资料大部分处于无限期保护状态等,导致地质资料的利用困难重重。

2、过去由于受矿产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地质勘查单位在地质档案的归档过程中,立卷不明确,分类不准确,归档的科技文件材料质量不完全符合完整、准确、系统、规格、清晰、载(体)质(量)、整饰七个方面的要求。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主要是以服务为主题,但服务方式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也较低,手工管理模式仍未完全废除。管理人员变更频繁,缺少专业知识培训。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地质资料库藏条件较差,硬件设施不完备。

四、提高矿产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水平的办法

1、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矿产地质资料。地质勘查单位是矿产地质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矿产地质资料的管理和保存。尤其作为省级二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和保存的地质勘查总院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单位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资料代保管点来说,对上承担着向地矿局上交、汇交地质资料的责任,对下行使着各分院资料室实行业务指导、归口管理的权利。这种双重身份迫使我们必须以内控制度为核心,全面加强制度化管理,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灵活、有竞争力的管理体系,做到有章可循,依法依规管理地质资料。

2、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管理机制。2002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实行地质资料的统一汇交制度,确定了地质资料汇交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在此背景和形势下,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自身的现状和经营特点,以《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为基础,健全适应矿产地质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资料管

理机制。要依法、依规全面负责建立各地质勘察院的地质、矿藏、工程、技术等资料档案、岩心岩屑等实物资料的接收与保存、管理与检查、汇交和上交等方面的工作队伍,使之成为负责地质勘探开发信息与岩心实物信息的建库以及查询服务和开发利用的职能机构。

3、严把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原始地质资料的形成,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有立项、设计、野外勘测、综合整理、成果报告编写、审查验收等六个阶段。为了使各阶段都保证形成地质科技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地质资料管理应该与地质工作同步进行。

(1)从计划任务书人手,建立地质资料档案。一个项目的计划任务书的下达,就标志这个项目的工作已经开始起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制定地勘单位“原本地质档案归档要求”及“地质档案立卷分类标准”,编制档案目录。各项目负责指派一位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项目资料管理员,根据目录把立项建议书、计划任务书、设计书等收集起来,分类积累到资料袋中。

(2)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和室内综合整理阶段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归档。例如,项目中要送化学样、岩石样等,填写的送样单必须分开,不能把化学样、岩石样的送样单填写在一起,以免日后归档时无法分开。工程编录过程中,每个工程记录表要分开,做到每个工程都有一个素描图和工程记录表相对应。在工作过程中,以立卷分类为标准,把积累的技术文件材料分类装入资料积累袋中,以便后一阶段的立卷、分类归档。室内综合整理包括原始资料的整理、综合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由项目负责人正式填写“原本地质档案明细账”进行归档。这样就保证了原本地质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

(3)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及成果报告验收的归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立项、设计、实施作业、综合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编制、资料归档等六大过程进行控制,利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检查质量体系与原本地质档案的严谨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原本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在成果报告提交验收之前,应对原始地质资料的立卷、归档进行验收,加快项目结束的进程。

4、矿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建立矿产地质资料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管理,以实现快速检索、快速查阅、高效利用的目的。矿产地质勘查单位要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要求,结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特点,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开发适合本单位矿产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实现矿产地质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地质勘查单位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信息,方便快捷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地质工作者只要在目录检索系统中输入所需资料的电子文档号,就可以方便查阅原本地质档案,不需要再到库房调用纸质档案,进而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利用水平。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库存原本地质档案,延长了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

总之,矿产地质勘查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地质资料的管理,从源头保证地质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强化管理目标,加大现代技术应用力度,充分挖掘矿产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矿业开发服务。

[责任编辑:清 泉]

作者:祝 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工作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