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流程图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柏拉图流程图范文

流程图-柏拉图-鱼骨图

开始门诊挂号医生看诊划价是检验,检查?检验,检查开具处方划价医生修改处方不合格电子审方合格调配处方复核核对,发药病人领药离院结束 合格否

西药房8月份配药发药差错柏拉图100%12010090%80%70%差错次数80604020050%40%30%20%10%0%错错错错数量药名规格起剂型个几人差错类型放到一其他累计影响60%

西药房8月份配药发药差错柏拉图100%12010088.40%82.60%91.30%92.02%90%80%70%55.07%差错次数80604020050%40%3830%20%8411110%0%0%错错错错量名格起型数药规一个几人差错类型放到剂其他累计影响7660%

人员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方法对药物不熟悉不同人的药品放一块情绪不佳经验发药看错、漏看标签或处方过期精神状态不佳 凭感觉 业务水平不够流程不熟 药品加错位置贴错标签闲谈 心不在焉散装药不规范化储放贴药品用法标签不规范化环境喧哗对本职工作不重视漏发、漏拿病人干扰取药窗口缺少秩序工作时接电话配药发药差错原因分析多张处方漏盖章同药异人未收收费盖章换包装特殊药品交代处方标签不一致麻醉精神高危及冷藏药品色带打印多次用法用量不当 数量 计算错误位置相邻打印机故障配伍禁忌 电脑故障标签不清无检查药品性状处方模糊不清医生操作失误诊断不明或与用药不符一品双规其它 包装相似针片外形相似剂型机器药品

第二篇:柏拉图

一、理念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idea).这两个概念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在英文中通常以大写的Idea与小写的idea来区别客观的“理念”与主观的“观念”。

柏拉图提出人可感觉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事物和绝对永恒与不变事物的话题,他把人可感觉到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个体事物称为假象,把不可被人感觉到但可被人知道的、绝对永恒与不变的一般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的理念论哲学是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相互区别基础之上的,这种区别最初是由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得到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继承,继而影响了柏拉图。

二.洞穴比喻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向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在他们之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名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

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有—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认为他所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柏拉图通过“洞穴”比喻来区分假相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前者被称之为“可感世界”,后者被称之为“理念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现象和本质。哲学家眼中的世界与日常生活与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正好相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怀疑周围的事物的真实性.哲学家却告诉我们.眼前的世界不过是假相.假相背后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存在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哲学家是第一个自觉地走出洞穴的人,而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人类从黑暗中引向光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主张摒弃感觉经验.以思想把握真理.既奠定了西方哲掌此后2000多年的基本思路.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例如本质与现象、一与多、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理性与感性等等。

三.摹仿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

按照柏拉图,有三张桌子,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这3张桌子当中,哪个是真实的存在?画家画的桌子不过是现实存在的桌子的摹本或者影像,而现实存在的桌子不过是桌子的理念的摹本或者影像.真实存在的是作为理念的桌子。

四.理念论的功绩

1.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理念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开创了强调共相、追求普遍性和形而上者的哲学道路。

3.理念论发现和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现象,指出了个体事物可以被人感觉到,一般事物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认识特征,揭示了同名可感事物是若干或许多、同名理念是一的客观事实,初步界定、区分和彰显了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创立了现象和理念的基本概念,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篇:柏拉图绘制方法

1、打开Excel,做好排列图,选中“项目”、“频数”、“累计百分比”三列,再点“插入”——柱状图。

1

2、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柱状图,即砖红色柱状部分;右键单击,选择“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2

3、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折线图”,便出现下面第二张图里砖红色曲线。

砖红色柱状图变成了红色折线图

3

4、左键点中“累计百分比”项折线图,即砖红色折线部分,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5、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系列选项”中的“次坐标轴”选项(若为2003版Excel,则在新窗口中点“坐标轴”—“次坐标轴”),之后关闭窗口。

4

6、下图为初步完成的图,还需要继续绘制(加油!)

7、左键点中蓝色柱状图,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在新窗口中的“分类间距”中调至“无间距”,便出现第三张图所示的柱状图。

5

这时,我们发现,折线图的起点还不在坐标轴的0点上,所以要进行以下的调整:

6

8、左键再次点中红色折线图,排列图中会出现各种颜色的框框,将代表“累计百分比”的框框(即蓝色箭头所指部分)往上拉一格,折线的起点就会回到横坐标轴(x轴)的0点,如第二张图红色箭头所示。

上图看到折线起点与x轴重合,那么以下这两步,要将起点调至左y轴0点。

7

9、点中柏拉图,选择图表工具中的“布局”选项,再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显示从左到右坐标轴”,得到图3

图1

图2 8 图3

10、再次点中“坐标轴”——“次要横坐标轴”——“其它次要横坐标轴选项”,得到下图:

9

11、在弹出的新窗口中选择“在刻度线上”,得到下图:

12、左键单击上方横坐标轴,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将“主要刻度线类型”及“坐标轴标签”都设为“无”(如箭头所指),得到图2:

图1 10

图2

从上图我们看到折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在x轴和y轴上,但是还需要更改主y轴和次y轴的标签,其中左y轴的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的总和,右y轴最大值设为1。

11

13、左键点中左y轴标签,右键选择“设置坐标轴格式”,如下图:

14、在弹出的新窗口中将“最小值”设为“0”;“最大值”设为不良要因累计频数值,在本例中,即设为“19”;“主要刻度单位”和“次要刻度单位”根据频数的大小设置合理的间距,本例设为“5”,如下图:

12

15、同样方法,设置右y轴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即100%),得到下图:

16、调整各柱状图的颜色方便区分。选中单个柱状图,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填充”——选择颜色,如下图:

13

17、选择“布局”——“图表标题”——“图表上方”,设置图表标题。

18、最后根据80/20原则绘制“二八”线,找出关键不良要因,图表完成! 完成的图表如下图所示:

14

注:标准的柏拉图绘制,需将不能分类的原因归为“其它”放在最后。

15

第四篇:柏拉图的真实观

柏拉图的真实观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阐释了他的真实观:真实高于一切,真实与智慧相近,真实存在的只是美本身,而不是美的许多事物。美的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事物,是理念。理念是思想的对象,不是见到的对象。在凡是我们能用一名称称呼多数事物的场合,我认为我们总是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理念的。神在言行方面都是单一的、真实的,神是善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真实与善接近。知识与真理都是美的,善比这两者更美。善本身不是实在,而在能力和地位上高于实在。

柏拉图真实观中的真实与善、美密不可分。善者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善在可见世界中所产生的儿子——那个很象它的东西——所指的就是太阳。太阳跟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正好象可理知世界里面善良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关系一样。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我们一旦看见了它,就必定能得出下述结论: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任何事物处于最好状况之下,不管是天然的状况最好,还是人为的状况最好,或者两种状况都最好),是最不容易被别的东西所改变的。善的事物是最具有神性的,永恒不变的美的事物。所谓美好的和可敬的事物乃是那些能使我们天性中兽性部分受制于人性部分(或可更确切地说受制于神性部分)的事的。真实是善的、美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是一种密连接着永远不变不灭的真实的,自身具有这种本性并且是在具有这种本性的事物中产生的事物。

无论哪一个城邦如果不是经过艺术家按照神圣的原型加以描画,它 文艺真实观:是永远不可能幸福的?他们大概还要擦擦再画画,直至尽可能地把人的特性画成神所喜爱的样子。至善至美才是真实的。他指的是逻各斯本身凭着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那种知识。在这里假设不是被用作原理,而是仅仅被用作假设,即,被用作一定阶段的起点,以便从这个起点一直上升到一个高于假设的世界,上升到绝对原理,并且在达到绝对原理之后,又回过头来把握那些以绝对原理为根据提出来的东西,最后下功夫降到结论。在这过程中不靠使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从理念到理念,画成神所喜爱的样子才是真实的。模仿术乃是低贱的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而诗人由于摹仿的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了两层,因而和真实距离很远。因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把除赞颂诗人之外的诗人逐出理想国。绘画以及一般的模仿艺术,在进行自己的工作时是在创造远离真实的作品,是在和我们心灵里的那个远离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与真理为目的地在向它学习。

亚里士多德的真实观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是募仿,但他认为摹仿是真实的。“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他认为悲剧是对高贵者的摹仿,喜剧是对低劣者的摹仿。确切地说“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性的事。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写作(希罗多德的作品可以被改写成格律文,但仍然是一种历史,用不用格律不会改变这一点),而在于前者记述已经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做诗的需要,作品应高于原型,以及一般人的观点。就做诗的需要而言,一件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一件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生活中或许找不到如宙克西斯画中的人物,但这样画更好,因为艺术家应该对原型有所加工。为不合情理之事辩护可以公众的意见为理由。此外,还可用如下理由:此类事情的发生有时不是不事情理的,因为事情可能在违反可然性的情况下发生。(第178页)”

第五篇:柏拉图与灵魂论

柏拉图灵魂论,以证实意识不朽为开端。他认为凡复合的事物皆会灭亡,而灵魂非复合性事物,因此不朽。另一方面,凡自身运动由他物引起者不能永存,灵魂是自动的,所以永存。

一、 灵魂是存在的

柏拉图用两点证明灵魂存在,其

一、辩证法中证明灵魂与肉体作为对立而存在。他认为“在一对的对立面中,必然有相互产生的方式,从一个中产生另一个,反之亦然。”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理论,使柏拉图认为生和死之间存在循环,生者会死去,那么死者也必复生(尽管这在我们看来有些荒谬)。其

二、“灵魂回忆说”提出灵魂生前存在,这样,人在接受灵魂时才不会感到怪异。灵魂独立存在的时候,它可以感知到理念世界的存在,并从中接收本质的东西,然而一旦它附着于肉体,除非肉体消失,否则就不可能与之分离。

二、 灵魂有形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受外物的作用的,所以并不具有常规形态,灵魂的永恒来自自身的运动,只有通过外物作用的事物才会出现停滞,所以灵魂不朽,不会随着肉体消亡。

三、 灵魂与肉体

柏拉图承认许多享乐是好的,是有益于发展的,但应当学会判断何者是有害的,并加以适当的自制。

柏拉图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只要不是肉体的快乐,心灵上的快乐都是德行的生活。这显然是一个缺漏,因为超脱了肉体欲望之外,我们自身还存在着许多心灵的污浊点,例如权利欲、嫉妒、毁灭欲等等,这都可以带来快乐。但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可能远远超出于肉体的欲望带来的痛苦。这就是说,柏拉图实际上犯了一个错误,他隐示给了一些满怀野心的人一条道路,使他们追求心灵的快乐—因为只要它是与肉体快乐无关的,就是高尚的。

四、 灵魂—马车

在阐明怎样去超脱灵魂时,他将灵魂比作一架马车,驾辕人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才能最终使得灵魂驶向理念之路……当每次历经观礼归来,骏马的羽翼就会更会丰满,最终化为不朽的神圣精神。

灵魂在柏拉图看来是实体,可以通过哲学方式去感知、引导、描述,本质目的是为了解脱灵魂,使之摆脱肉体的束缚,使之感受到真、善、美的召唤。

五、 不死的灵魂

柏拉图认为灵魂与永恒不变的“理念”相关,所以灵魂不朽。哲学家不怕死,虽然死亡使灵魂和肉体分离,但灵魂仍独立存在,不会消亡,等待另外的时机—灵魂的轮回。

对于“什么是死”,柏拉图这样论述:死是灵魂从肉体分离出去,而死的状态就是肉体与灵魂分开,独自存在,同时灵魂也从肉体中离开。对于哲学家而言,再没有什么比追求真理、知识更重要的事了,但肉体却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最大障碍,灵魂一旦和肉体结合就会在思考时受到极大的蒙蔽。哲学家的灵魂总是十分轻视肉体,总是力求摆脱肉体,尽量使自己独立存在。

六、 灵魂可以解脱

柏拉图认为,灵魂正确的解脱方式就是依靠哲学的力量。灵魂解脱实际上是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只有挣脱了一切物质、情爱上的享受,追求真理才能真实神圣的深入灵魂深处,依靠灵魂的力量去观察现实世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报关业务流程范文下一篇:白酒淡季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