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资源架设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程资源架设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小初衔接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从全面质量观的视角出发,以全面育人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以精准适需为旨要设计课程内容,以多维推进为旨向开展课程实施。教学研究的紧密联动、教学方法的贯通融合、学习方式的升级转型,能够让小初衔接的课程教学有效落地,为开展小初衔接课程教学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区域样本。

语文课程资源架设小学德育论文 篇1: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的阅读衔接主要是以课内阅读作为基础,对阅读量与阅读范围进一步扩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并且促进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内外衔接,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才能够带来学生开辟出一片心的阅读天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课外

对于阅读的具体要求,也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也多次提到,并且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积。并且要求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应当高于 145 万。”这样,我们不难看出语文的半壁江山已经被阅读教学所占领。

1 依托教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善于挖掘阅读资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担任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充分地挖掘教材,找到能够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作为一种线索,为课外阅读提供指引,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能够了解获取相关的经验。就可以在课文知识点的学习上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促使其主动参与到资料的查阅中。比如:在《白鹅》的教学中,就可以抓住学生对动物感兴趣的这一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找寻白鹅相关知识,为课堂的交流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带着兴趣去翻阅资料,在无形中也会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知识。

2 架设课内外阅读之桥——以读促读

曾经,有人说过:“生活的外延与语文的外延式相互对等的。”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仅要针对课本,还需要引入课外阅读,才能够丰富学生的内涵储备。第一,以师带读、生生讨论:在充满差异性的阅读活动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独立看书,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如果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阅读,能够与其他同学讨论,对于阅读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帮助作用;第二,适当拓展,以课堂阅读促进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就是一把钥匙,通过这一把钥匙的使用,学生可以打开不同的书库。”并且还再三强调,语文教材并非是终点,仅仅能够充当一个出发点,通过教材入手,是为了其余的种种阅读书籍,实际上就是架设了一座课内联系课外的桥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面积。

3 生活当中处处道道都是语文,帮助学生树立 “大语文观”。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其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标准》这样理解到:“无论是哪一个区域,都会蕴含丰富的人文、自然与社会等语文学科资源,我们所需要的是强烈的资源意识,能够对这一些资源进行开发,积极利用资源。”

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中、在人声鼎沸的书店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语文的存在。在大街上,广告招牌一直以来都是数不胜数的,而行人嘴里面津津乐道的谈论,难道就不是我们所认知当中的语文材料吗?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数不胜数,只要学生细心地“阅读”,就能够品味到生活就是语文课内阅读的延伸。如果可以将这样的潜在课堂好好利用,那么,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在不经意间得到飞速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口语、阅读等综合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4 向着人物与作品渗透,懂得走近作者。

能够对每一位作者与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就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这一类方式也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将其分作两类型:第一,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日常生活与写作背景;第二,让学生尝试着阅读作者的其余作品,分析作者在每一部作品创作时的不同心情、心态以及内心所想。

比如:在学生阅读了李白的《静夜思》这一首古诗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李白的《将敬酒》、《早发白帝城》等作品,让学生对李白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个机会,开展一次以李白为中心的读书会,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觉得好的古诗,然后在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谈谈感受、讲讲故事的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5 把握文体,让阅读朝着同类体裁渗透。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而已。”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好课文的文体,就能够朝着同一类型的体裁渗透,让学生通过课内所学习到的阅读方式运用到课外阅读,就能够在课外阅读时显得得心应手。

比如:当学生学习了散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阅读《冰心散文》;在学习了深化故事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在学习了富含哲理的故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智慧背囊》。在课内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资源,也能够对体裁有进一步的认识,在不断地实践当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6 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动机,通过课内外阅读相互融会贯通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够让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呈现出更多的自动化与自主化,从而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基础。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的衔接,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小学语文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处处都是阅读,如此,才能够对母语产生强烈的情感,从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杨锦.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教师,2011(19).

[2]胡志宏.浅谈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7).

[3]张德霞.将德育渗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S1).

[4]马桂蓉.课外阅读辅导初探[J].中学语文园地,2002(05).

[5]苏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小学时代,2010(02).

[6]袁俊.浅谈语文教学中导读的作用[J].读与写,2010(07).

[7]李永新.信息技术时代语文阅读教学的偏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5).

[8]王培菊.阅读教学必须摒弃繁琐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5).

[9]陈国春.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四宜”[J].中学课程资源,2007(12).

[10]朱莲.浅谈语文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J].才智,2009(12).

[11]林平福.导之有法提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12]施圣贤.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双语学习,2007(07).

[13]雷黎英.阅读教学要强调整体,化繁为简[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1).

作者单位

重慶市长寿区凤城第一小学校 重庆市长寿区 401220

作者:曾静

语文课程资源架设小学德育论文 篇2:

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区域实践

【摘 要】小初衔接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从全面质量观的视角出发,以全面育人为目标进行课程设置,以精准适需为旨要设计课程内容,以多维推进为旨向开展课程实施。教学研究的紧密联动、教学方法的贯通融合、学习方式的升级转型,能够让小初衔接的课程教学有效落地,为开展小初衔接课程教学一体化研究与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区域样本。

【关键词】小初衔接;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惠兰,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苏州,215004)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让学生享受完整、贯通的九年一体化学校生活是高质量义务教育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自2016年起,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启动“贯通·融合·协同:小初衔接的区域实践”项目,从理论引领、机制创新、研究实践、评价导航、整体保障等维度对义务教育一体化进行顶层设计与全面思考,经过五年的实践摸索,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质量保证的小初衔接的区域实践样态。课程建设注重全面育人的课程设置、精准适需的课程内容、多维推进的课程实施,确保区域实践改革的精准与落地。教学实施注重教学研究的紧密联动、教学方法的贯通融合、学习方式的升级转型,努力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区域实践方式。

一、全面质量: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定盘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意见》中“质量”一词成为高频词,共出现了28次,足以说明国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意见》中所说的“质量”,是一种全面质量观,包含: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全面质量观照下的小初衔接课程教学一体化强调课程教学视域下五育并举的“贯通衔接”和“有机融合”,关注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以全面质量观作为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的根本价值观,是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良好路径。

二、全面·精准·多维:小初衔接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指南针”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的载体,也是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建设是义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小初衔接的一体化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上以全面育人为旨向,在内容安排上以精准适需为旨要,在课程实施上以多维推进为指南。

(一)以全面育人为旨向的课程设置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即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进程中,课程设置坚持以全面育人为旨向。

我们遵循“基于国家课程、补充区本课程、适度校本课程”的原则进行小初衔接的课程设置。由12所初中、20所小学组成的小初衔接试点联盟校基于小学与初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方法、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课程“一体化”的融通与对接。创生小初融合课程资源群、“苏·慧”线上课程,在“区本课程”教学单位时间内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各联盟校还基于实际,设计、研发校本特色“一体化”课程,有力补充并丰富“衔接”课程的外延。

以区本“苏·慧”线上课程为例,课程建设涵盖全学科,以“发展性”为研发要义,以“专题化”“模块化”“衔接化”为呈现方式,为六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服务。如语文课程关注文体学习策略及阅读素养提升;数学课程瞄准学科素养发展关键环节,分类涵育;英语课程突出指导实用性学习技巧;科学课程意在丰厚学生科学素养;信息课程精心创设主题情境,聚焦信息化能力;体育课程直指核心力量训练,全面强化学生身体素质;音乐和美术课程呈现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与创造性,涵育学生艺术素养;德育课程重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桥梁”架设到学生心田。在实践中,课程育人、全科育人、五育并举始终是“苏·慧”线上课程的核心要义。丰富的课程陪伴着学生自主、自由、自能地前行。截至2020年年底,“苏·慧”线上课程共上线138节,学生的线上学习量达144588人次。

(二)以精准适需为旨要的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维度来看,义务教育课程教学一体化旨在实现小初教与学目标前后的贯通、教与学内容的自然对接、教与学效果的融汇通达,切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准确掌握当前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需求,我们针对小初学段“学”与“教”的现状展开了广泛调研,征集初中教师对小学课程、小学教学、小学毕业生发展的建议,结合市、区相关监测数据对小学生、初中生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梳理出主要问題,从而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精准适需为旨要设计课程内容。

小初衔接的课程内容基本从“贯通、对接、融合”三方面进行研发:贯通是指厘清学段教学目标,实现小初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序列化;对接是指梳理必备知识、方法与能力,实现小初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构化;融合是指从知识能力、态度方法、情感心理等全面育人维度打通空间、融通标准,实现小初教与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的衔接化。

以区本研发的小初融合课程资源群为例,我们基于学生发展规律,从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心理等角度给予学生“衔接”成长的有力帮助。概言之,适应现实需求、有机融通、上下贯通的课程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一体化发展与提升。

(三)以多维推进为旨向的课程实施

小初衔接的课程建设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实施上,我们通过“亲密携手”“线上+线下” “专题+渗透”“由点及面”等方式方法,让课程建设有序落地。

1.“亲密携手”的同频共振。

小初衔接的课程实施得到区域初中、小学的普遍认同和主动参与。初中根据本校初一新生的学情实际选择与优化“入学周”“入学月”“入学季”课程资源群,开展“伸出手”活动,温暖关心每一位踏进中学大门的学生。初中教师与小学班主任、任课教师面对面的“恳谈会”活动成为拉近学生“成长距离”的有效路径。小初携手开展课程实施,亲密无间、心手相连,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2.“线上+线下”的组合发力。

小初衔接的课程实施不但有线下的“深耕广积”,更有“线上”的“丰富自主”。区本“苏·慧”线上课程、校本“苏·慧+”线上课程正是基于“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姑苏区分中心”建设的优质课程资源。每个线上课程都由精心研制的“导学稿”“在线直播”“课后评估”“课程答疑”“我要评价”等模块组成,每一位参与的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型,更能促进育人方式的全面升级。

3.“专题+渗透”的多维路径。

小初衔接的课程实施既有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的常态“渗透”,也有拓展实施的“专题”设计,开辟了“专题+渗透”的多维路径。面对各种课程资源,教师可结合日常教学进行整合运用,渗透实施;可每周安排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授课。灵活多样的选择使教师获得更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由点及面”的逐层推进。

小初衔接的课程实施,我们不仅在“点”上下足功夫,更在“面”上普遍着力,坚持“由点及面”的逐层推进。如从实施主体的角度,我们建立试点联盟校,明确核心定位、职责及要求,引领市、区整体推进;从实施资源的角度,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专任教师联合研发相关课程规划、方案、样例等,引领苏州市、区、校自主创构,外省、市、区卷入跟进,辐射带动使教师拥有更清晰的研究方向与更有力的教学行动。

三、联研·助教·强学:小初衔接教学一体化落地的“航向标”

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促使教学的有效落地。紧密联动的教学研究、有力助“教”的教学指南能有效推动学习方式的升级转型。

(一)紧密联动的教学研究

在日常教学中,小初学段教学研究割裂的现象仍然存在。小学教师不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初中教师也不了解小学都教了什么,对学生的习惯、能力状况如何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教学衔接出现诸多盲区。紧密联动的教学研究是打破壁垒的有效手段,这里联动的载体就是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基于全面质量提升的义务教育一体化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五年来,我们举行的分阶段、有主题的推进活动达50余次,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一起参与全学科、全领域的同题异构,共同开展教学交流,进行实践碰撞。课堂全部打开,研究全部开放,基础、习惯、能力、方式、情感、心理、需求等成为小初共同的话题与研究的目标。

(二)有力助“教”的教学指南

小初衔接教学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进行教学落地的关键是明晰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教、学什么”,二是“教、学到怎样的程度”,三是“怎么教、学”。为让小学、初中的教师在教学中打破学段阻隔,保持教与学的一致性与连续性,我们研制了《小初衔接学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全学科覆盖,达成教学方法的贯通融合。《教学指南》引导教师整体把握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特点与方法等,明确小初衔接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资源开发、作业设计要求及教学评价建议等问题,为小学和初中教师教学的有机统一提供参照与指导。

以《教学指南》中的语文学科为例: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分析小学、初中在学科教学上的分割点,如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上,存在盲点、断点、交叉重复等问题;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存在不融通现象。另一方面,着力“問题解决”。一是回到原点,从课程标准中寻找一体化教学依据,促进小初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序列化发展,即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三、第四学段的目标表述进行梳理,前后比照,厘清小初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实现学生能力、学力发展的序列化。二是瞄准重点,从教材中寻找一体化教学价值,梳理出小初语文知识、方法的具体结构和落点,即研究与把握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编写理念,理清学段间的联系与区别,明了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梯度,站在回顾梳理已学、为新学铺垫的角度设计教学,教与学的内容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有效实现学段衔接。三是打通断点,从互动中寻找一体化教学方式与评价标准,即通联研制小初语文质量评价标准,以“评”促“教”,以“评”导“学”,促进教学深度融合。

(三)升级转型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初衔接的教学要坚持并充分体现学生发展立场。课程建设、教学创新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循序渐进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保护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其长远发展奠基。

我们研制了《小初衔接学科学法指导》(以下简称《学法指导》),旨在比较小学与初中课程知识特点、学习方法和学生思维习惯的不同,解决小初衔接阶段学生在学法上、心理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法指导》供学生自学所用,不断完善与提升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节奏、心理调适、综合能力等,实现小初学段衔接的无缝融合。

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区域实践,尝试打破学段壁垒,衔接学段断层,探索构建“贯通·融合·协同”的小初衔接课程与教学一体化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一条新路径。

作者:惠兰

语文课程资源架设小学德育论文 篇3:

利用媒体资源活跃中职语文课堂

多年来,语文教学都过于古板和老套,中职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把语文教学的路子摸得一清二楚。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資源,结构过于单一,教学时,教师往往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在作文教学中,教材里多是命题作文,失去了文学创作原有的“缘事而发,缘情而做”的自然规律,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亲身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的流露。对教学任务的过分关注,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语文教学的局面得到很大改观,师生创造的空间得到扩展。《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新鲜事物以不同的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如何把身边的事物变成语文课程资源,这是语文老师应该遵循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多种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利用创新的思路处理教材资源,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知识的前提是对教材的消化及吸收,以往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照大纲,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有意识地避开这种现象,利用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去解读编者的意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戏剧”单元时,往往都以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但后来笔者发现学生只重视朗读中的表现,再悲惨的情节让他们读来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被那些情节所感动。于是,我先是因势利导,详细分析,给了他们一节课的时间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最终学生因亲身体验和材料积累的太少而让授课陷入低谷。讲到《雷雨》一课,我灵机一动,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找来影片《雷雨》在教室全剧播放。看完片子,我就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四凤与萍儿的恋爱正常吗?结合《雷雨》,说出你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致,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远没有以往的沉闷。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奋笔疾书,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慷慨陈词。两三节课下来,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我又趁机设计了拓展性提问:谈谈你心中的爱情故事,评论一下你心中的恋爱观……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创造性地完成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同时也为师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德育目标,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可谓一举多得。

发挥网络媒体资源的优势,拓宽中职学生的知识领域

当今社会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媒体资源,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例如,我在讲授《永远的校园》一课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来进行学习。首先,我简单介绍自己理想的大学校园,然后布置几道相关的习题,如:列举你知道的世界著名大学校园?你理想的大学校园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多少著名大学的校史等。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大量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们参与其间分析评价,最后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在网络中阅读了丰富充实的材料,有效地克服了说明文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弊病。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对大学校园的了解,我找了许多国内外著名学府的图片,介绍著名大学的校训、人文底蕴和教学要求,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打造一片天地。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论坛和e-mail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使得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使学生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水平。

走进社区,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学习经验

“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中体会独特的感受。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现在的学生思想过于单一,缺少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上这一缺点暴露无疑。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他们都以“三点一线”的方式呈现,语言贫乏,缺少对社会的洞察力,对事物的感悟力。这样的作文读来如同嚼蜡。我曾多次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号召他们假期随父母游历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最终,他们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

每个假期结束,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我都设计一堂“世间文化面面观”,让学生展示自己假期的照片,介绍旅游的经历,游览景区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了口才,又拓宽了视野,为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也积累了一笔素材,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力,强化他们的生命意识。

我还号召学生建立一个微信群,要求随时随地发表言论,图文并茂展示不同时期的感想,从最初的几个字,发展到几句话。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建立创作的自豪感,为语文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的交往,使学生对现实、对生活、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不断地改变和加深,让学生把社会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实,又反映了对人生的态度。

通过家庭生活的互动交往,提升中职学生的亲情感悟

“家”是学生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素材库。但是学生每次在创作相关内容的文章时,却总陷入无内容可写的尴尬境地。即使写了,文章也缺少色彩和亮点,只是千篇一律的家庭琐事的重复,可能从小学到现在不知复述多少遍了。中职学生情感激荡的缺乏,笔调的冷漠单一,是这个时期、这个时代孩子写作的共性。如果不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情,写作时,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的情况是不合乎情理的。因此,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讲真情、写真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给学生提供与父母交流的机会,我特意组织了一次《我的父亲母亲》的学习活动,以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记录几道问题,来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所做的事;询问白天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烦恼;回忆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几件事;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和想到的话以长信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平时不在意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一封给爸爸妈妈的情真意切的长信。父母亦受到强烈的震撼,父母孩子间沟通的桥梁架设起来了,最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感受。几乎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亲情进一步被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感悟力更强了。一位学生在他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父母在辛劳的工作之余还送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爱的浇灌,我由衷地感谢你们。”这是亲情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在家庭中的体现,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更体会到亲情的力量!

语文教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只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周围的资源,定能提升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得到富足的人生感悟,在提高智商的基础上更能完善其情商的合理发展。我想这是语文教学今后所要探索的一条育人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必将尽己所能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张红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司法公正法制监督健全分析论文下一篇:建筑抗震设计深度分析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