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实验兴趣促进能力培养

2022-09-1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实验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 我们从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增多就可看出端倪。然而, 让许多教师不解的是, 虽然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反而有“江河日下”的趋势。让我很是担忧, 也很苦恼,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 笔者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所在:一是不少学生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做实验不如背实验, 不做实验有时照样也可以拿高分;二是高中物理时间紧, 任务重, 部分教师忙于完成教学进度, 无暇顾及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家庭实验和探究实验等;三是一些学校由于资金所限, 仪器与药品短缺, 该做的实验做不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也是“能省就省, 能略就略”, 不是由教师自己演示, 就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 从不愿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其中的原因找到了, 我们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能力。

1 借助物理发展史, 进一步提高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实验是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基石, 可以向学生介绍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钱三强、钱学森等许多科学家, 百折不挠搞实验, 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讲述祖国的发展及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志向。

2 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

2.1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不但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 而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要满足21世纪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必须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和模式进行改革, 挖掘实验教学与培养创造思维的结合点。在开放实验室里, 学生可以一改过去“照方取药”的方式, 在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作实验内容, 将实验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 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恒心, 因此, 开放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2.2 倡导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

实验室的课程资源不仅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设备, 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 或替代实验药品。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节约和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小制作, 作品可以是与教学有关的内容, 如自制电笔、自制秒摆、自制验电器、自制弹簧等, 对学生作品要进行评比, 并给予表扬或奖励,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荣誉感, 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创造激情。

2.3 信息技术要进入物理实验室

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 加快中学物理实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校园网建立教学案例、参考文献、音频视频、检测评价等数据库和学习讨论室, 通过信息共享、交流反馈等方式, 为师生提供大量的课程信息。也可以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实验资料, 拓宽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3 变换实验的呈现形势

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画地为牢”式地做实验, 学生往往兴趣不高, 也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我们可以将学习材料进行重组, 变换形式, 以学生乐学的形式呈现, 这样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3.1 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 为学生增加探究的机会

设计创新探究性实验是发现与创新的手段。教材中实验的形式有所改变, 增加了一些探究性实验, 但若教师本身缺乏创新精神, 就先讲授知识, 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这种做法将造成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 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这样的验证实验必须加以改变, 例如, 高中物理中“单摆的周期由单摆的摆长决定, 单摆的摆长不同时, 单摆的周期不一样, 改变单摆的摆长, 测周期, 作出曲线, 可依次尝试作出单摆摆长与周期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关系式, 选择最明确, 最简单的曲线进行处理, 写出曲线代表的函数式, 确定函数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3.2 创造条件, 增加分组实验的次数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 因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演示, 学生是观众。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旁观者地位, 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大量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自主的分组实验, 这样做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的机会, 获得必要的感性体验,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 单纯地演示肥皂液薄膜的复色光干涉实验, 学生对很多问题读存在疑问, 效果不好, 如果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做实验, 即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眼睛、薄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 (2) 为什么在肥皂薄膜上会出现反射像? (3) 条纹有何特点?条纹的颜色排列是否有序? (4) 上部和下部的彩色条纹宽度是否相同?彩色条纹宽度是否随时间变化, 怎样变化?

3.3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万事大吉”了;实施新课程后, 我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一些课外小实验外, 还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可以从自己的周围入手, 调查的课题可以由教师拟定, 也可以由小组学生谈论而定。比如建立“节约型、和谐型”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我就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 并通过实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下面就是一个学习小组提出的节能小窍门:安置冰箱时, 与墙之间要留出空隙, 这比起紧贴墙面来每天可以节能20%左右;用电饭锅煮饭前, 米最好浸泡30分钟左右, 用温水或热水煮饭, 这样可以节电30%;电器插头与插座的接触要匹配良好, 否则将多耗电40%;电脑在不用时即进入低能耗模式, 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一半以下;充分利用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能, 如白色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80%, 能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等。

总之, 没有兴趣的物理实验教学, 是低层次的实验教学,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实验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有它的规律性。教师要在加强实验指导的基础上, 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进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了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 教师就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促进能力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激发实验兴趣,促进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叶歆, 李春密.主体性物理探究演示实验教学策略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8) :60~6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高水平会计专业建设与实施下一篇:光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