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023-04-05

第一篇:山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先导性、载体性和保证性的巨大作用,今年以来,作为贫困山区的山东省泗水县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为泗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插上了翅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先发展农业机械化。那么,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笔者通过十多年的农机推广工作经历,及对贫困山区所作的调查研究,下面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加快贫困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边远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含量普遍较低,都是小型、轻便的农业作业机械。相对地讲,小型、轻便农业作业机械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服役周期短,单位面积配套成本高等等,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想办法、不采取措施,大中型、新型农用机械就无法进入山区。山区就不可能实现机械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边远贫困山区的地理环境、人为因素、单一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等给农机化事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缺陷,根据贫困山区的本地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政府行为参与、加强农机组织自身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科研、推广、生产有机结合等几个方面入手,在贫困山区营造一个适应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新型的农机作业环境,进一步推进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加大政府行为的参与,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扶持机械化事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完全靠市场调节和农民自发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尤其是在贫困山区,更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状况等决定了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小,使用效率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再加上优惠政策没到位,政府引导和参与少,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很缓慢。各级政府应把发展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纳入到日常议程上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完善农机法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轨,加快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2、完善基层农机推广网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技术培训等主要是靠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但农机部门,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机部门经费一般十分紧张,很少有到外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健立健全贫困山区基层农机服务站,落实提供推广服务经费,组织开展一些流动的现场会,进行产品介绍,示范表演和技术交流,对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进行武装和培训,进一步推动新机具、新技术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力度,进一步调动贫困山区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的工作服务热情和动力,以便推动山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3、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得到正常发挥等都是与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贫困山区的乡村公路,机耕道,水渠网路,田土改造(主要是小块改大块)山塘沟坝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在山区营造一个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这样,子孙后代受益,也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机作业的完全系数和机动性,能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明确条款,关键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落实。

二、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创新,推动和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仅靠农民自发的力量和市场的导向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树立好的样板,以人为本,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在职能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组建以村支“两委”牵头的农机作业协会(或服务队),或者以农机户自愿组成的联合服务体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服务组织。这是新形式下贫困山区规避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的需要,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发挥农机效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品种差异等,再加上田地带的不连片,农户的土地纠纷等不利于机械的连片作业。所以,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期待土地的规模经营,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让大块田给种植能手集中管理经营,加快土地流转,形成种植大户。这样有利于土地步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进农艺及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有利于优化配备农业机械和配置劳动力,可以推进农机化的进程,提高农机的作业效力,转移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三、拓展农机服务领域。 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劳动力流转发生重大变化,农机服务领域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贫困山区的园林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发展速度很快,但这方面的机械投入和引进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工具的出现,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大力开发和拓展农机的服务领域。

四、加大培训力度。 针对贫困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有关职能部门应利用自已的优势和特点,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市场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好包括农机操作、修理、安装、焊工、车工等多种适用技能的培训和引导,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五、加强信息综合和技术反馈工作。 科研、推广、生产分属于不同的三个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和沟通,三个部门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主性差、责任心不强,受经济利益约束等。在科研方面存在着成果技术性差,适用性不强,转化率低,不配套等;在推广方面存在着无目的,无选择,推广的方向受政府及单位领导的偏好所左右,推广结果的好坏与其它单位无关;在生产方面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售后跟踪服务不到位等。三个部门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营,很难形成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相互之间各种信息不能得到很好的沟通,从而给农机具的开发,创新及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所以,政府应该充当一个很好的连接器,使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技术推广服务部门把最终的使用性能,适应性能,技术效果等综合信息反馈给科研单位,科研单位再进行综合开发,进行技术革新,指导生产部门开发新产品,新机具,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出合格的新产品。把新型的合格产品再推向市场,形成如此的良性循环,不断研制和生产出适应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

由此看来,全面提高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建设新农村应尽的一份责任,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重要内容的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民职能的扩展、农村劳动力活动流转的局面,客观上都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 没有现代的农业机械化,怎能显示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呢?所以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机是主导,发展农业机械化才是根本。 (泗水县农机局 杨玉栋 蒋瑞平 尤伟)

第二篇: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山区经济

许 坚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00035)

摘要陕西省陇县跃先村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其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

关键词生态农业集约经营山区

陕西省陇县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它位于陕西省西陲的千山腹地,海拔124米,距县城约15公里。1991年统计,全村有40户,173人,88个劳力(其中男劳力只有39人),4550余亩土地,人均26.3亩,劳均约51.7亩。虽然人少地多,但土地是山地,质量低劣。1986年以前,跃先村以粮为纲,单抓粮食生产,经济落后,1986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28.8元,相当于当时全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的76%。1986年12月,跃先村在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生态农业试验。试验使跃先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28.8元增加到1990年的69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6元高出40.4%。1991年大旱,人畜长期缺水,跃先村的粮食产量仍远高于周围村庄,人均纯收入增加到719.4元,相当于1986年的3.19倍。目前,陇县正在全面推广跃先村的经验,陕西省、宝鸡市有关部门也在广泛宣传跃先村的事迹,约有20种报刊做过宣传报道。

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两条,一是建立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二是集约经营。

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跃先村是一个典型的山村,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山区农业经济不应以粮食为主,应以林牧为主。可是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粮食作物面积相当大,林草面积却很小。由于人少地多手工劳动,迫使人们不得不广种薄收,实行粗放式经营。跃先村的粮食亩产,70年代仅62.9公斤,1986年也只有80.11公斤。广种薄收没有增加粮食总产,还限制了畜牧业发展。1986年以前,跃先村的畜牧业主要以牛、马、驴、骡等役用畜为主,猪、鸡甚少,奶畜几乎为空白。畜牧业除利用天然牧草和农作物秸杆外,很少得到优质人工牧草和精饲料补充。畜牧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畜牧业的作用只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动力和少量农家肥料,经济产值很低。

农业与工业不一样,工业可以实行两头在外的策略,从外地购进原材料,在当地加工之后,再销售到外地去。农业不行,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交织,非常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跃先村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应,是跃先村农业经济落后的主要根源。1987年开始的生态农业实验,以调整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为突破口,主要内容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发展畜牧业,最终形成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1987年以来,跃先村逐步压缩粮食作物面积,从原来的1570亩压缩到1990年的1015亩,减少了35.3%;林地面积从1986年的1510亩扩大到1990年的2240亩,扩大了48.3%;苜蓿面积从1986年的312亩扩大到1990年的728亩,扩大了133.3%,另还发展了其他豆科牧草161亩。林地和人工草地面积扩大,提供了大量的饲草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跃先村的大牲畜由1986年的74头发展到1990年的137头,增长了87.1%;奶山羊从1986年的31只发展到1990年的268只,增长了764.5%。粮食、林业、牧业收入比例,从1986年的1:0.046:0.224变为1991年的1:0.085:0.408。经过几年的生态农业建设,跃先村形成了一个与当地自然条件基本适应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示意图如下:

生态农业是实现高经济效益和高生态效益的农业。就跃先村的自然条件来说,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既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也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符合生态农业的根本要求。苜蓿有利于培肥地力,种了三年苜蓿的地种粮即使两年不施肥,产量也不低。苜蓿还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据国外报道,苜蓿地的水土流

失量仅为同等条件下农闲地的2.5%。另外,种苜蓿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跃先村的土地生产力很弱,从前种粮,一般亩收入只有50元左右,很大一部分田块还上不了30元。改为种苜蓿,亩收入一般能上80元,经济效益高于种粮30—50元。跃先村户均退耕还草10亩,仅此一项,年收入户均增加300—500元。种树的生态效益远高于种粮,这不必说,经济效益也远高于种粮。据调查,在跃先村,一般一棵生长5年的树至少值2.5元;一棵生长10年的树至少值50元,平均每年长5元;一棵生长15年的树至少值150元,平均每年长10元;一棵生长20年的树至少值250元,平均每年长12.5元。按平均每年长10元计算,一亩地种上300——400棵树,一年就长3000——4000元,经济效益是种粮的10多倍。发展畜牧业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畜粪肥田上。畜牧业发展带来畜粪增多,大量的畜粪投到耕地上,根本改变了山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太少、质量低劣的现状。发展畜牧业也给跃先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1年,跃先村有许多农户仅出售鲜奶一项,月收入就达200元以上。有个村民,仅出售育成牛和育成羊一项,收入就达2800元。在跃先村,种植业是靠天吃饭,种植业结构各家也差不多,因此,农户在种植业的收入没有多大差别。另外,跃先村几乎没有工商业,农户在工商业上也几乎没有收入差别。跃先村农户的收入差别主要表现在畜牧业上,畜牧业搞得好的家庭成了富裕户,畜牧业没有上去的家庭仍是贫困户。 2 集约经营措施

跃先村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把过去的粗放式经营转变为了集约化经营。

2.1 种植业的集约化经营措施

2.1.1改良土壤。一方面通过粮草轮作、生物养田等措施来培肥地力;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畜牧业积累大量农家肥来培肥地力。1991年全村农田平均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比1986年高出1倍。另外,在化肥施用上,改革过去单纯施用氮肥的作法,根据当地土壤缺磷的实际情况,增施磷肥配合使用,每亩增施25公斤磷肥,三年小麦累计增产105公斤,比不施磷肥增产44.3%。

2.1.2农田基本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大抓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平梯田,面积从1986年的315亩增加到1990年的490亩,增长了55.5%。水平梯田的修建,既便于耕作,又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据

测定,水平梯田土壤氮磷含量分别比其他田块高35.7%和22.4%。

2.1.3改良品种。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逐步引进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高产、稳产优良小麦新品种。他们先后从有关科研单位引进78

52、植16

8、武农1

32、小偃6号等优良小麦新品种,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实现了小麦品种良种化,优良品种区域化。此外,他们还引入了大麦、玉米新品种。优良新品种的引入,为粮食丰产创造了条件。

2.1.4积极推广先进播种技术。长期以来,山区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耕作制度。小麦大多采取“一把麦籽飞上天”的撒播方式播种,小麦发芽率低。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跃先村积极引导农民采用条播、开沟亮种、水平沟播等先进播种技术,800亩小麦全部采用开沟亮种和条播技术播种,基本上杜绝了撒播。推广先进播种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据调查,采取水平沟播种小麦亩产高达225公斤,比非水平沟播种增产69.8%。

2.1.5精耕细作,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跃先村积极推广“麦宝”等多种微肥拌种、化学除草、叶面喷肥等技术。在冬春季节,利用农闲时间组织人力追施化肥,清除杂草,喷洒农药防治条锈病、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害,收到了明显效果。

由于实行集约化经营,跃先村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1986年,跃先村的粮食平均亩产只有80.11公斤,1990年达到210.39公斤,提高了162.6%;1986年,跃先村每人平均产粮只有622.7公斤,1990年达到1166.9公斤,提高87.4%。跃先村的粮食总产量在粮食面积减少35.3%的情况下从1986年的125785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213547公斤,提高69.8%。

2.2 畜牧业方面的集约化措施

2.2.1建设饲料草基地。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跃先村大力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同时,注意精饲料生产。1990年,全村种植大麦120亩,高梁22.5亩,黑豆106亩。此外,还积极组织青贮饲料生产。在牧草方面,先后从新疆等地引进了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无芒雀麦等牧草品种进行试种。另外,还组织农民加强草地管理,利用农闲时间清除杂草,增施磷肥。采取以上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牧草产量,据测定,三年生紫花苜蓿一茬产干草594公斤,增产80%。

2.2.2品种改良。畜禽品种是影响畜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跃先村先后引进了关中奶山羊基础母羊、西农莎能羊的优秀种公羊、莱航

蛋鸡、迪卡蛋鸡、罗斯蛋鸡等。此外,还用秦川牛改良当地黄牛,提高产肉性能和役用性能,用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黄牛,培育乳役兼用牛,等等。

2.2.3科学饲养。不同生理阶段的家畜有各自的特点,科学的饲养就是针对家畜各自特点分别饲养。根据奶山羊生产性能高、需要营养物质多的特点,跃先村积极组织农民在冬春季节补饲适量的青干草,在泌乳期内适当缩短放牧时间,补饲一定量的优质牧草。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奶山羊泌乳的营养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因运动量过大而带来的体力消耗。此外,还积极倡导农民每只羊平均日补饲0.2公斤混合精料,8克食盐。这些科学饲养措施使泌乳期平均产奶量提高了33.4%,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还引导农民对奶山羊科学组群,分群管理。1991年,建立了一个拥有40只公羔羊的羔羊肥育专业户及一些挤奶母羊专业户。组织奶肉专业化生产,既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又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效率。

2.2.4防疫。跃先村先后到西北农业大学培训了两名畜牧兽医技术员,通过这两名技术员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疫病防治工作。还定期组织群众对圈舍进行清毒,确保畜群健康。

2.3 林业经营措施

既注意保持防护林基本稳定,又积极营造经济林,发展经济价值高的苹果、梨、核桃、花椒等树木。经济林管理上及时组织科技人员传授果树管理技术,帮助农民科学施肥、修剪、整技;防护林管理上采取农户承包、封山育林、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以杜绝乱砍乱伐现象发生。

3 跃先村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1

3.1 为生态农业的理论提供了实据

广种薄收,只能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劳力投入多而产出少,粮食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要改变这种局面。有效的办法就是走“生态农业”之路。跃先村的成功实践,为生态农业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一个实据,树立了一个样板。

3.2 为建设生态农业总结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技术路线

跃先村的“林草——畜牧——粮食生产系统”,基本特点有二:(1)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豆科牧草,轮作倒茬,生物养田。(2)发展畜1 以下部分借用了《西北农大报》总第953期第三版评论员文章《生态农业 大有可为》,在此致谢。

牧业,着重发展奶山羊,以它为转化器,把苜蓿、树叶转化成畜产品优质肥料,促进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协调发展。

3.3 促成了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

跃先村的生态农业试验,是西北农业大学刘荫武、李震钟等教授作指导,陇县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蹲点实施的一项科学实验活动,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跃先村的变化充分证实了: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为跃先村的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通过几年艰苦工作,跃先村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村民的科技意识也大大增强。由于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土地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实力也明显增强。这就为进一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1991年跃先村通了电,1992年人畜饮上了自来水,困扰山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变成了促进生产的有利因素。电和水将为农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刊载于《生态经济》1994年第1期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山区经济强县

一、充分认识现代林业发展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多重价值和多种效益,致力于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它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大幅度提高生态服务、林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对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湖北省山区经济强县及和谐文明幸福新竹山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要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漫山遍野的林竹,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绿色资源是竹山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必须要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全面增强林业多种功能,进一步提升林业促进绿色增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建设生态水电大县,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作

用。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增加降水的巨大作用,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当前,我县堵河流域潘口、小漩电站首台机组即将投产发电,龙背湾水电站已实现截流,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近40座,总装机100万千瓦。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环,将造成降水减少,水流量减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淤积会大大降低这些电站的使用效率和年限,对工程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因此,只有加快林业发展,保护好森林资源,建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实现生态水电大县的战略目标。

第三.加强扶贫开发进程,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关键作用。实践证明,林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县是山区林业大县,林地是我县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林木是农民最宝贵的绿色财富,林业是农民最适合的就业门路。大力发展林业,既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状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又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山区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所在。对我县来讲,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如果依靠科技进步和精根细作,将我县437.1万亩林地亩均产由目前的100多元提高到与耕地相当的1000元(2011年我县实现林业总产值5.38亿元),产值就可提高达40多亿元,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将加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夺取新一轮扶贫开发新胜

利。

第四,建设生态文化大县,必须充分发挥林业的引导作用。森林作为人类的摇篮,既是一座循环再生的资源宝库,又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在孕育、发展、繁荣和传承人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兴起于森林、繁荣于森林的生态文化始终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省委“两圈一带”,市委“一统三分”,县委“文旅一体”等发展战略,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撑。丰富的生物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名的文化品牌,是我县最大的优势。建设、保护、利用好生态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是立县之本,也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根基。

二、着力构建完善的现代林业发展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业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县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会更加突出,林业必将肩负更加光荣的使命、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加强竹山现代林业发展,既是确保一江清水送首都的政治任务,又符合竹山县情,也符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更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

1、今后一个时期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竹山为核心,以生态立县、产业富民为战略,以森林资源增加、农民群众增收、林业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快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湖北山区经济强县。

2、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目标: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将人口聚集区建设为生态示范区,将“一城两带”建设为生态恢复区,将25度以上坡耕地建设为产业开发区,将竹房城镇带建设为生态景观区,实现山上治本,身边增绿,林业增效。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3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林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全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业富民强县能力明显提升,生态文化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山川秀美、生态优良、资源充裕、产业发达、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竹山现代林业建设工作重点

(一)实施三大项目,打造国家生态山水名片。要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重大机遇,大力加强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圣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等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全力创建和打造以堵河源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圣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圣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龙头,以武陵峡桃花源、女娲山、县城到坝区景观林建设等景点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网络,把堵河源核心景区与神龙架自然保护区有效对接,把山水资源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使我县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竹山生态文化大县建设。

(二)推进三大工程,构建秦巴山区生态屏障。一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按照《竹山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要求,对全县已纳入政策兑现的29.8万亩和因政策原因未能纳入国家计划的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全面完成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任务。同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力争使我县已退耕未纳入计划5万亩和未退耕的坡耕地面积在国家重新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时能够全部纳入国家计划。二是管好护好天然林。按照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建设要求,科学编制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森林抚育,加快推进公益林建设,抓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严格执行天然林禁伐政策,把每一棵该保的林木坚决保住、把每一寸该守的林地坚决守住。使全县300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大力实施全民义务植物绿化工程。积极争取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竹山实施,争取过多的低产林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项目计划。以这些工程项目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义务植物活动,加速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绿化的重点区域为荒山、

鲍竹路(236省道)、305省道可视范围内的山场地块、城乡道路、县城四周山体、农村房前屋后后、路边河旁等,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到户,努力形成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绿化一体的现代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绿色全覆盖。

(三)发展三大产业,努力实现兴林富民目标。现代林业发展难点在产业,潜力也在产业。一是要在肚倍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按照“树、虫、藓”三位一体要求建设肚倍基地,大力推广肚倍高产稳产技术,提高肚倍单位亩产,力争到2020年,使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亩平产值达到1000元,实现肚倍产业综合产值3亿元。二是要在林果产业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按照适地适树适生原则,着力推进以核桃为主导品种的林特产业基地建设,每年新建2万亩,嫁接改良1万亩,力争到2020年,使全县高产高效优质核桃基地达到20万亩;另一方面,以湖北强生园油脂公司、古牛泉酒业公司为龙头,以嫁接改良为主,以新建为辅,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加强现有油菜、板栗、木瓜等林果基地的抚育管理、嫁接改良、提升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产高效林果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20万亩。三是在森林蔬菜产业上取得新突破。森林蔬菜,亦称山野菜、长寿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是难得的绿色食品。森林蔬菜不仅野味诱人,而且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

素等营养成份,尤其是维生素、胡萝卜素的含量普遍高于一般蔬菜。我县森林蔬菜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可采摘竹笋、香椿、蕨菜、薇菜、葛花、蘑菇、藓耳等各类森林蔬菜50万吨,发展森林蔬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以耳菇林、笋竹两用林为主导品种,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要方式,以兆华山野菜公司为龙头,力争到2020年,全县耳菇林面积达到20万亩,高效笋竹两用林10万亩,努力把森林蔬菜产业培养成全县的支柱产业,打造出全国的知名森林蔬菜品牌。

(四)抓好三个保护,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森林生长周期长,破环容易恢复难。一是突出抓好林地保护。科学编制《竹山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批及林地用途管制,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严格保护林地,坚决遏制杜绝林地非法流失。二是切实加强林木保护。坚持和完善凭证采伐林木和采伐限额全额控制、分类管理制度,严格禁止采伐天然林,人工商品林和农民自用材也坚决控制在省政府规定的采伐限额内,坚决遏制超限额采伐林木;坚决实行木材经营加工、木材运输凭证制度,打击乱收滥购、无证运输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木材流通秩序。三是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野生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种群是构成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最重要、活力最强的因子,没有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就没有良好的森林、湿地、荒漠

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体系,强化依法管理,突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的保护建设,着力搞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与防控,着力抓好森林病虫害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控与防治,积极开展大鲵、红豆杉等珍稀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努力促进竹山野生动物植物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争取三大政策,夯实林业发展外部环境。一是争取受水区对口扶持项目。要结合我县地域特点,就水源地保护、生态建设、水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治理等内容,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研究对口协作的形式、方式和方法,加大宣传,及时汇报,制定方案,储备项目,争取对口扶持第一时间启动。二是争取林业碳汇功能。碳汇林业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而且可以有条件地通过碳汇贸易获取收益。目前我国的林业碳汇项目多以履行社会职责的公益事业为主,林业碳汇交易少,碳汇造林项目相应也少。但我们要及时捕捉信息、看准趋势、把握机遇,争取有林业碳汇造林项目落户我县。三是争取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积极向上汇报争取,首先力争我县区划界定的87.96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国家级51.81万亩,省级36.15万亩)全部纳入国家、省级补偿范畴。对没有纳入国家、省级补偿范畴的市、县级生态公益林,争取市、县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提

高广大林农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

三、加强现代林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林业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林业建设要做到认识上有高度,工作上有目标,行动上有措施,投入上有保障,机制上有创新,做到加强林业建设的决心不动摇,扶持林业发展的力度不减弱,强化林业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切实把林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林业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着眼实际,从长计议,抛弃功利,避免急躁,埋头苦干,扎实推进。建立健全林业工作责任制,县、乡党委政府对本地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县、乡(镇)长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具体抓。把森林覆盖率、森林保有量、采伐限额执行、林地保护利用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监督考核。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超限额采伐等破环森林资源行为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保护和发展好森林资源。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在完成确权发证主体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在经营方式上,推行森林经营新理念,鼓励和引导农民组建各种类型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培植林业大户和林业科技示范户,加大对林业专业组织和造林大户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

他们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在林权流转上,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将集体林地规范流转到大户、能人手中,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在林木采伐上,抓好森林采伐制度改革,对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严禁采伐,对人工商品林和农民自用材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赋予农民更充分的林木处置权;在林权抵押贷款上,从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入手,打通银行资本、社会资本等各种资金大规模进入林业建设的渠道,全面盘活森林资源资产,进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构建保障体系。将林业部门行政事业经费和林业基础性建设、公益林业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公安以及林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加大对林业产业构建的投入力度,对自选项目、自购苗木、自主造林且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和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企业个人给予每亩300元的资金补助,对改造改良现有肚倍、油茶、干鲜果低产低效林且没有切入林业项目资金的企业个人,经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亩200元的资金补助,通过加大投入,促进林特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支撑。根据我县林业建设实际,整合科技力量,围绕主导品种、关键环节、提高产量、增强品质等

重点、加强与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就挨打科技培训力度,培养万名农村林业科技示范带头人,努力实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的目标。建立健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控制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搞好林产品保护,促进林特产业健康发展。加强与大专院校和林业科研院所的全面科技合作,开展科技攻关,新技术推广和新产品开发。构建基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及时、管用、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第四篇: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

云南省威信县委老干部局肖泽波

农业是贫困山区的主导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根本要求和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现状

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牢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农业生产的很多环节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得到普及和推广,科技农业的效益开始显现,但在农户中看天作业、靠习惯和经验生产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显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规模扩大,但农业整体上生产出售初级产品的现状没有改变,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一定发展,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的功能、作用有所发挥,但体系的松散性、手段的脆弱性、经营和分配的随意性还很突出。总之,贫困山区农业远没有走出靠资源和劳动投入、靠产品数量增加、靠政策保护和价格上涨的单纯增长性的发展道路。因而,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二、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首先要提高对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

方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生产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生产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农业功能由单一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转变,农业效益由只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农村实行改革发展以来,虽然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很好,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同时,我们还要特别看到,在农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要继续发挥农业对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只有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从而加快推进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的实现。

三、贫困山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优质高效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资源投入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由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的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上来,由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到质量效益并重上来。总之,加快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是要走经营集约化、功能多元化、发展可持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走科技兴农之路,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指导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要切实抓好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长治工程、水保科技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设,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要积极创新投资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科技综合治理,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研开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农民应用科技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建立农业科技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二是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组织创新之路,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转变,从单一主体参与竞争向联合起来创市场转变。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土地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批发市场等适应产业化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

主体,创新组织形式,形成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培育畜牧、蚕桑、果蔬、山嵛菜、竹、核桃等绿色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要切实强化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职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不断拓宽合作社经营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实突破耕地等资源“瓶颈”。要积极引导鼓励建立农作物保护服务等公益性合作社,以先进的植保技术和植保机械为依托,扶持和发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全覆盖。要指导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等经营法人进行联合,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发展机制,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三是走拓展农业功能之路,从简单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多功能转变,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重视农业的劳动力吸纳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扩大农业内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增收功能。通过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泛开发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特色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充分运用资本、基地、设施、文化和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事体验农业等,提升农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向实施可持续发展转变。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行资源良性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的经济化,突出农业的生态环境维护功能,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生态的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

五是走农产品安全之路,从主要重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牢牢把握产品优质化的方向,加快建立以农业标准化为主导的生产机制。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制度,建立一套与品牌农产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从种子到产品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出外观统

一、内质符合要求的优质农产品。

第五篇: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了历史的高度,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机化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存在,有力地推动了,特别是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步伐,如何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农机使用效益,成为当前研究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课题。3月8日-10日,四川省农机局科教处一行就此问题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了近6个乡镇6个村社,4个农机大户,两个农机站点,特别是对**现有农机大户(拥有农机资产15万元以上的农机户)近10人作了专题问卷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了解,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认为目前大力扶持和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时机已趋成熟,国家应根据丘陵山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节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努力。现就调查情况及相关问题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一、县域概况及农机化发展现状

县域概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带。东邻广元市中区和剑阁县,南接梓潼县和绵阳市涪城区,西界安县、北川县,北连平武县、青川县。全市幅员面积2719.3平方公里。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平坝占8.6,丘陵占49,山区占42.4,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全市共辖41个乡镇,481个村民委员会,3433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87.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8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2.7;农村主要劳动力37.63个,外出务工16万 人,务工人员占农村主要劳动力42.52。全市总耕地面积58.67万亩,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3万亩,常年种植水稻40万亩,小麦30万亩,我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

农机化发展现状:近两年,**市农机部门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围绕全市农村工作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兴机富民”工程和“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强化农机科技宣传,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截止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5万千瓦。现已拥有联合收割机282台,耕整机(含微耕机)380台,机动脱粒机9000台,小麦播种机32台,机动割晒机28台,水田埋草旋耕机56台,高性能插秧机1台,稻种催芽机8台,稻种精量播种机2台,气流式抛秧机20台,电动风车300台,秸秆工业化燃气站一处,供气用户180户。全市机电提灌设施总装机容量达5.045万千瓦,其中:有固定电力提灌站1124处1260台3.28万千瓦,其它移动柴油机和微型抗旱提水机具近8000余台套1.8万千瓦,平均一个自然村有2—3处固定电力提灌站;全市常年提水量达8500万立方米—1.3亿立方米,年提水灌溉达到20多万亩水稻、14万亩旱地,并能较好地解决在旱灾中人畜饮水的困难,确保了本市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2005年完成机耕作业63万亩次,机电提水92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7万亩,机收稻麦12.5万亩次,机脱18600万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节支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仅联合收割机收割稻麦一项就为全市农户增收节支1000余万元。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态势

1、劳动力转移后,大量土地腾出,使土地向农业集中成为可能,而“两减三补”减免税费的出台、种植业主集中和种植规模化土地,其土地转让成本为零、这两个因素促进了土地被留在农村的种田能手集中,种植业主渴望拥有农业机械,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点加快了城市经济建设,农业基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和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上个世纪末至最近两年,国家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和措施,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作为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

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良好机遇。近几年,**抓紧贯彻实施《农机化促进法》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全市农机化发展进程,特别是三合镇、太平镇、中坝镇等平坝地区乡镇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村村“无牛”化耕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坝地区的农业机械已逐渐趋于饱合,不再成为农机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过去

“农机化易在平坝地区发展”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农机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使农业机械更广泛地更直接地为“三农”,特别是丘陵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始终是国家和大众认为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首先要解除丘陵山区不能发展农业机械的误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打开了这个瓶颈。

以**市战旗镇为例。该镇全市农村人口共6200余人,2005年外出务工4100余人,留守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幼妇儒,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个别种田能手和技术骨干抓住机遇,大量租用荒芜田块,形成较为广的包田现象。战旗镇近100户包田户所租赁的土地均在10亩以上。如该镇梨园村四社农户唐仕华,2003年租用土地6亩,2004年租用16亩,2005年租用了近30亩。这种现象在**市各丘陵山区已普遍存在。这部分农户将较大数量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耕种,成为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雏形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同时也使农业机械在丘陵山区的大面积推广和运用成为可能,并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农户唐仕华为例,2005年底,该农户已拥有抽水机3台、耕整机1台,农用三轮车1辆,微型联合收割机1台,2006年,又计划投入3.8万元购置水稻育插秧机1台,这些机具基本属自用型。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的相对集中,农村种田能手的出现,包田现象的广泛性等,都对山区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加速发展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若不加以重视,将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速度。

2、农民对农机化服务要求增加,购机补贴政策催化了农民购机热潮。农村劳动的转移后,留守在家中的老弱妇幼不能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粮食收割与耕作环节,这部分家庭对农机化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大,给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部分农机经营专业大户抢抓发展机遇,首先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不仅解决了收割耕作难的问题,也为农机经营者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了当前农村脱贫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三合镇阳合村七组农机大户马志勇的发展历程为例。该农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做豆芽生产与经营,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后初见成效,占领了**市一半以上的豆芽市场。1997年,马志勇看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大部分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的现象日益明显后,决定用做豆芽生意积攒的资金经营农机,从事农机耕作、收获作业经营,积极参加跨区作业。2003年又购买了新疆2号联合收割机1台。经过9年的辛苦经营,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5年,马志勇决定放弃市场已非常成熟的豆芽生意,转而专心经营农机,在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积极影响下购置了一台价值23.9380万元的日产久保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仅2005年大春一季净收入就达6万余元,并计划3年内收回购机成本。我们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大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渴望程度,激发了农民自用和经营农机的热情,而购机补贴政策的及时出台,刺激了农民的潜在需求,使农机具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成为可能并已初见成效。这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机遇来临的一个重要信号,是解决丘陵山区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折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国家和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看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成发展丘陵山区经济、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生活质量水平这一历史性的战略任务。

3、种植业主使用农业机械是增收节支,其优势明显,生产成本降低。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大部分田块荒芜。以**市重兴乡为例。重兴乡农村人口10350人,耕地17860亩,劳动力7000余人,2005年外出打工者4700人,占总劳动力的67以上,近3000亩田地待耕种或转让。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增收节支效益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收割水稻成本为130元/亩,机械化收割为85元/亩;人工收割小麦成本为120元/亩,机械化收割为70元/亩;人工插秧成本为140元/亩,机械化插秧为100元/亩。由此可见,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降低了劳动强度,二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机户及农民增收与节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农业机械化弥补和解决了因劳动力转移而使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现实问题,促进了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五是种田能手抓住机遇,采取承包和租赁等方式把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管理(据统计,种植业主平均拥有可种植经营土地面积均在10亩以上)。这部分种植业主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农业机械增收节支的需求日趋明显,使中小型农业机械在种植业主中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这也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趋势中的重要方面。

4、对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增强,对农机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扩展了农机化内涵和外延。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丘陵山区传统农业以稻麦生产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经营朝着农副产品后期加工、园艺业(如茶叶、花卉)、种植业(如农业、蔬菜、水果、药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如产品成品加工、包装)等的多样化方向发展,这对农业机械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扩展了农机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农机化向纵深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各方面对丘陵山区农机化投入甚少,山区农机化基础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主要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出现的新状况。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平原和平坝地区,各种优惠政策也主要针对农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倾斜,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主要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机化发展速度较快,且已基本趋于饱合,如**市中坝镇、武都镇、三合镇等平坝乡镇已基本实现无牛耕作。丘陵山区因地形复杂,田块分散,坡多路陡,一直是农机化发展的难点,各个方面也未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对这些地区的农机化投入甚少,包括近两年出台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也主要是以补贴平坝及大型农机具为主。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与丘陵山区复杂地形地貌的客观限制,使山区的农机化基础愈来愈薄弱,与平坝地区的差距也愈来愈大。

近几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民外出务工增收的迫切要求,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沿海城市,简单而繁重的传统生产耕作方式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家扶持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研制、开发、试验、示范的力度十分薄弱,特别使山区农机化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现实需要。建国以来,国家积极扶持研制和开发农业新技术,农机新机具,特别是大中型农机收割耕作机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适宜山区丘陵地区收割耕作的农机具研制、开发、试验和示范的力度却十分薄弱。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查研究不够。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和分析山区农民的需求,使研制和开发的种类不适宜或者不完全适宜山区农业生产,在农民中存在“想用而不知道用什么”的问题;二是试验、示范及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由于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及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的缺乏,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在丘陵山区进行试验和示范,在农民中存在“想学而无从学”的问题;三是培训资源不足,培训力度不够。**农机部门在培训农机操作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平均每年培训人数均在800人以上,但由于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培训工作不能深入开展,特别是对新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技术培训相对较弱,致使农忙季节农机户不能有效实施机具的保养和维修,影响了农机具发挥最大效益。这些因素使山区农机化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

3、适用丘陵山区作业的农机具品种少,性能质量差,价格高,不能满足农村需要。近几年,一些厂商看到了丘陵山区对农机具的潜在市场,纷纷上马开始研制和生产小微型收割耕作及其他农业生产机具。一方面,由于是启动新型市场,所以品种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利益的趋动及技术成熟度不高,新生产投放市场的农机具价格较高,性能质量较差,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供求矛盾。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以满足农业和农民的实际需要。

4、油料涨价太快,作业费用陡增,使用成本太高。近年来,油料价格波动较大,农用油料补助甚少,使农机作业成本大幅增加,相当部分农户因油料价格居高不下而“望机兴叹”,甚至出现农忙买高价油或买不到油的现象。

5、服务体系人员流失,无财政支持,服务功能偿失,不具备基本的服务手段。一是乡镇机构撤并、人员遣散,资产平调,使原乡镇农机站及所属企业资产及人员严重流失,各项农机管理服务工作难以开展;二是乡镇村社农机行政性职能弱化,行政性收费大幅度减少,履行公益性职能的人员经费难以为继。各乡镇政府在撤并农机站时只重视接收财产、现金、企业,而对如何妥善解决站内管理人员及职工的待遇和后顾之忧采取消极态度,已造成部份乡镇原农机站职工集体上访等不稳定因素;三是部份经营管理效益较好、目前存活下来的乡镇农机站人员知识结构较低,观念陈旧,管理落后,经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萎缩,不能适应市场竞争,业务和效益大幅滑坡;四是一些乡镇农机站为解决职工待遇、安置费和养老保险,变卖集体资产,造成经营和农机业务停顿。

四、发展目标及措施

1、积极引进、示范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微型耕作收割农业机械,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确保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持续快速稳定提高。至2010年,计划在丘陵山区推广小型、微型联合收割机800台,年机收稻麦面积20万亩,机收稻麦作业水平提高到80;推广小型拖拉机和微型耕整机10000台,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85;示范推广小麦播种机200台,机播小麦1.2万亩;机械化插秧机100台,机插水稻1.5万亩;同时结合当地实际示范推广播种催芽设备、粮食烘干设备、油菜收割机以及铺膜机等。

2、大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的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一是加快丘陵地区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力度;二是以推广和使用耕整机作业为主导,解决小田块及坡地耕作问题;三是加强与农艺部门协作,大力推广小麦播种机、铺膜机等技术。

3、树立农机经营大户典型。农机大户是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农机大户指拥有农机固定资产在5万元以上,带动至少3人从事农机生产、作业、经营的农机业主,对农机大户的扶持是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各乡镇农机协会,各农机合作组织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要在购机补贴、农机作业燃油补贴、作业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传递、贷款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建议

1、提高认识,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已经到了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刻不容缓的地步,将山区机械化投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否则将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村经济水平。

2、调整政策,小型机具进入国家目录,山区只适用小型农机具,山区农民享受国家购机补贴优惠政策的权力应得到充分保障。就现行的国家农机购机补贴的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适合平坝地区生产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对丘陵山区的小型、微型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相对较弱,补贴资金相对较少,特别是对1500元-5000元的小微型农业机械发展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而这一类型的农业机械才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需求点和重点。据**市战旗镇农机站站长倪大贵同志介绍,2005年,该镇农户共购买3200-4000元的小微型耕作机械49台,其中仅4台享受了购机补贴(农机部门向市政府申请补贴给扶贫对象的机具),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该型号属小型农业机具,不在国家购机补贴目录范围内,二是购机补贴项目资金少不能满足农民购机要求,分配指标有限,致使战旗镇的购机农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权力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另外,该镇还有相当部分准备购机的农户正在翘首以待,期望在2006的购机补贴机具目录中,列入适应丘陵山区的微小农业机械。因此,国家对农机化购机补贴政策应作适当调整,应根据各地农机部门调查研究的结果,通过申报确定补贴机具目录,同时根据各个丘陵山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总额度,在最大范围内满足农户在购买机具中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加速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国家应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以及资金上向丘陵山区倾斜,适当增大丘陵山区农机购机补贴比例,建议提高到40。以**市农机大户马志勇为例。马志勇,**三合镇洋合村农机大户,现拥有农业机械资产30余万元。2005年,抓住农机购机补贴机遇,购买价值24万余元的久保田联合收割机1台,并配套运输汽车长安轻卡1辆价值7.5万余元,仅2005年大春一季就净收入6万余元,实现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在调查中,马志勇谈到,目前愈来愈多的农民看到了农机化发展的前景,使用和经营农业机械的热情日益高涨,如果农机购机补贴额度能增加到40,不仅自己将再购置1台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周边也将有更多的农户参与到购买使用和经营农机的队伍当中。国家及农机政策研究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过去“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无对策”的任其自由发展的观念,要及时了解、看到和抓住客观上已经存在的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新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提高农机购机补贴的额度,有力地促进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使农业机械在发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效益重要作用的同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之一。

4、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农用油料供需矛盾,增加用于农业生产的抗旱机具及其他农业机械油料的补贴额度,进一步降低农机使用成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机械拥有量的稳步增长。据调查,丘陵山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目前油料价格高,稳定性差,上涨幅度过快过大,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客观问题;而且,主要农业耕作、栽插、收获和加工机械的使用和经营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农忙以后,大部分农业机械闲置,通过油料直补和提高直补额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先进农业新机具新技术在农村的快速推广和运用。

5、高度重视和建立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开发、研制及生产,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丘陵山区的小型微型农机具。

6、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和示范推广的长效投入机制。

7、尽快出台燃油补贴政策,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8、加强农民培训,建立农机化新技术培训投入机制。

9、建立一个长期扶持农民购机的金融信贷支持体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商业招商工作总结下一篇: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心得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setFuzzy() on a non-object in /www/wwwroot/99xuesh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