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及时评价

2022-07-31

第一篇:数学课堂及时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及时评价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极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实质是:根据目标,测定效果,判断价值。 所谓课堂及时评价,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所作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所谓课堂及时评价有效性,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课堂及时评价是有效的?是指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所作出及时评价,通过评价,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突出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和激励功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及时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教学及时评价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

2、

课题所要解决问题的分析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即时评价。课堂即时评价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所作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新理念下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重视获取知识多少的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把着眼点集中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使之有效地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就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评价,关注教师从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如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评价应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即时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份积累素材。它无疑是完居课堂教学目标的调味剂、催化剂和兴奋剂,对实质性目标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信心,激发动力,提高潜能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教学评价方法。具体内容:

1、有效及时评价教学活动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影响。 以往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以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学习态度等综合评价;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纸笔考试和过于注重量化,忽视了多元性;评价结果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结论,而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特别是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评价更显得刻板、单一,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缺乏实效性,这样的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很难发现和发展学生诸方面的潜能。

在研究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在实施阶段,为了全面的搜集和科学处理研究对象信息,提高及时评价的质量,通过对评价对象观察、个案研究和对比,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做到:评价的对象全员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机会多次化,评价内容合理化。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2、制定小学数学课堂及时评价研究目标。

3、建立小学数学课堂及时评价有效体系。突出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方法

1、

观察法: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对研究对象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积累原始资料。

2、

个案研究法:找出研究对象中比较典型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运用谈话、问卷等手段搜集更多的资料。

3、

对比法:在自然状态下,对班级实验组和普通组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接受及时评价的情况,同一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活动中接受及时评价情况的对比,探讨产生问题行为的相对因素。

四、课题研究步骤

1、准备起动阶段

2008.7- 2008.10 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在这一阶段,我完成了学习资料的前期搜集准备,进行了教师课堂及时评价方法的调查,为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完成了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

2.实施研究阶段

2008.11-2009.9 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完成中期成果报告,积累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读书是一个老师成长进步的最好途径,这一阶段制定了个人读书计划,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的改革评价》《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等专著,完成读书笔记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对课堂教学及时有效性的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提高推广阶段

2009.10 总结推广研究成果,完成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本人努力下,较为顺利的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对课题的研究不敢谈取得怎样成绩,但是通过学习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了很大改进,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这与我选择个人课题的宗旨和出发点是一样的。现将一年来的研究收获总结如下:

1、

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开展及时评价,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形成性评价方式。 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教师评价“一言堂”、评价语言滞后的现状,提倡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一课中,努力营建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争论、相互理解,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学习讨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对知识的学习,对方法的掌握过程中,获取了极大的情感满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评、互评。让数学课堂进入一个充满愉悦、欣喜、快乐的人文境界。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把他人的评价和自我反思相结合,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他人的评价,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思,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智慧。因此,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中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为了体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教学中,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之上,通过他人评价与自我反思的结合,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悟,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教师及时有效的引导评价,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分析处理信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自己的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通过他人评价和自己反思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集体的智慧碰撞中修正自己的思维。教学中,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及时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与兴奋状态,使得学生能自觉地参与知识背景的构建与生成,体会到他们所学习的是“有价值的数学”、“生活的数学”,从而将原本静态知识动态化,将数学材料实践化,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与争论中看到了知识的成因,突现了思维的过程。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应该是终身受益的。

六、存在问题及反思

1、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评价氛围需要教师努力营造。 在以知识传承、技能训练为宗旨的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将学习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营造一种紧张高效、严肃有效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一种和谐有序的环境中,学生的思想不受束缚,在他人评价和自我反思相结合中,在思辨、操作、争论、探究的过程中,才能积极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课堂及时评价教学的关键还是应该课堂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把握,做到课堂教学评价的常态化,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效益。今后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侧重于课堂教学评价环节,不断建立完善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真正的打造高效课堂

数学学习评价方法

一、激励评价法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激励评价。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自尊、荣誉的心理需求,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受到激励和鼓舞,以达到强化动机,增强信心和主动发展的目的。例如教学“34-18”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算,然后汇报交流,大部分学生汇报用竖式算的一般方法。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不是用竖式算,是这样想的,把18看成20,先算34-20=14,因为多减了2,要再算14+2=16。”我及时表扬他:“你真聪明,这样思考比用竖式算更简便。”同时鼓励全班学生要积极动脑筋,以便找到更好的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灵的碰撞过程,不光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合作的应用。所以我在鼓励、激励学生的过程中不满足于对他们认知的评价,还注意自己对学生的情绪感染。有时候用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个会意的微笑来表示对学生的赞赏,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觉得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比较科学,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效应,还能够产生人格效应,使学生希望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虽然,学习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以免给学生造成误导,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

二、参与评价法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权利往往是操纵在教师手中。这种评价方法单调、呆板,既不科学,也不全面,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因此我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上完课我总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的表现怎么样?再互相评一评:谁发言最积极?谁表现最好?谁最值得我们学习?表现好的学生就能得到我奖励的一颗星星。当课堂上学生有疑问或回答有争议的时候,我不是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多问其他学生:“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们认为他的回答需要补充吗?”。通过学生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学会在自我评价中进行反思,改进学习策略。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如教学“位置”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说说自己在班里的位置是第几组第几个,自己的前后、左右的位置上分别是哪个同学,由其他同学判断正误。学生很喜欢这种民主的评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与竞争的意识,以及听取别人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伙伴的品质。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活动评价法

活动评价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能

力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设计了一个拼图的活动,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一些有趣的图案。在活动中考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直观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并利用它们组合成相应的图形。孩子们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评价他获取数学知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如是否喜欢身边的事物,是否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是否会与人交往,是否做事持之以恒等等。

四、延迟评价法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推迟作出评价的方法。如我所教的班里,有个学生有一次单元测试考得不好,失去了信心。我允许他重新解答,当他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我就他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延迟评价法”淡化了评价的筛选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延迟评价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上,更要提倡延迟评价。不能在提问学生时,马上就叫学生做出回答,舍不得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当学生回答不出,就忙着启发,暗示;不能在小组讨论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研究,有的学生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就马上要求汇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有的学生在积极思考,有的学生不思考;有的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有的学生只听不想,思维得不到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我会耐心等待,给足时间让学生深入思考,探索研究。特别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更要以期待目光等待他们,或做适当点拨,切莫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草草行事。

五、非言语评价法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言语评价法(口头和书面言语)。由于学生个体有差异,如果采用多种评价的方法,特别是多采用非言语评价法(包括情感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有时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课堂上我通过表情、动作与学生直接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赞许地点点头;当学生因紧张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以充满希望的眼神鼓励他;当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时,我轻轻地拍一拍他的肩膀,提醒他听讲要专心,以此来传达一种关爱,表达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大于随意的言语评价。

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评价时我注意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通过上述五种方法的教学尝试,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都得到激发与保护,他们积极活跃地投入学习中去,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这样,学生自主活跃在课堂中,懂得互相倾听,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课堂上的学习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多少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多方面评价学生,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就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评价,关注教师从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如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建立自信,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探索之一:需要及时评价,更需要延迟评价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不少老师都习惯于在学生解题或发言后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把学习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能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后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量。但一堂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过早的评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当学生答错后,教师马上判错,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会丧失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这就要求教师不能轻易地给出“对”或“不对”的结论,而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延迟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无拘无束地开展积极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

案例一:《8加几的加法》教学片断

师:你们还会算哪些“8加几”的算式?

生1:我会算8+8=16。生2:(立即大声反对):不!8+8=17。(众生哗然,都说“错了”。生2黯然失色,满脸通红,嘴里嘀咕着:早知道就不说了„„)

师(微笑着说):大家先别急,说不定这位同学有什么新发现,听听他是怎么想的,好吗?(此时,生2又重新抬起自信的头,但眼睛里还是流露出些许疑惑的目光。)

生2:昨天我们计算9+8=□时,不是说过9哥哥得向8弟弟借1来凑成10吗?计算8+8=□时也一样,8向另一个8借1,另一个8就剩下7,不就等于17了吗?

(哦,原来是受“9加几”算法的负迁移。找到了症结,师把生2的想法板书于黑板上,让大家了解生2出错的原因,也让生2明白自己疏忽所在,最终算出了正确答案,教室里又回归平静。)

师:通过刚才的争议,同学们都明白了计算“8加几”有一种方法就是利用8和2凑成10进行计算„„(师话音未落,生2又激动地站起来发表意见。)

生2:我明白了,计算8加几就拿2凑成10,以后计算7加几就拿3凑成10,计算6加几就拿4凑成10„„这样计算快多了。(生2语速之快,见解之新,令全班同学刮目相看。)

以上案例中,当学生8+8=17的答案遭到众人一致反对时,教师选择的不是一票否决,而是宽容接纳、亲和引领。延迟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寻因、纠错的台阶。于是,这位遭遇挫折的学生重拾可贵的信心,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

探索之二:需要认知评价,更需要情感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课堂学习中不管哪方面的提高都离不开知识体系,缺少“知识”这个载体,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课堂即时评价中,要做到“知识评价不放松”。但是,课堂除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也应是学生体验价值,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新理念下的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首先是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案例二:“找规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我们今天学习的“找规律”呢? 生1:☆☆○ ☆☆○ ☆☆○ ☆☆○

师:你的想像力很丰富,能用图形来表示规律。 生2:112 112 112 112 师:真不错!能用数字简洁地表示规律。 生3:×× × ×× × ×× ×

师:很有节奏感,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家。 评价应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即时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简单的好坏之分,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以上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多的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给予了积极而又客观的评价。老师对这三位同学的评价除了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理解程序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开发与唤醒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同时,那出自老师肺腑的鼓励的话,沟通了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情感。学生把老师对他的鼓励化作行动,师生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信息,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促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以上的这一案例很好地体现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下面是收集到的几则注重情感评价的课堂评价语,我想,老师经常能用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怎能不受到鼓舞,不产生学下去的愿望呢!

——同学们都认真思考了问题,老师感到很高兴。

——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同学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来思考。

——没有做对的同学不要灰心,只要保持像今天这样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总有做对的时候。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发明家爱迪生经常要经过上千次实验才能成功一项发明,失败了,下次再来。

——某某小组也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虽然他们并不是全班最快的小组,但他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默契,相互协调,有了问题大家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解决。他们这种团队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探索之三:需要教师单向评价,更需要生生互动评价 教师评价是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评价方式,即在学生发表了见解之后,教师对观点给予直接评价,以促进他们进一步的思考。这种评价过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很快领悟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的关键。教师肯定某一学生的观点,就树立起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赞赏某一学生思维的火花时,就点燃了其他学生思维的火炬。因而说,教师真诚的评价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活力。但是,如果评价作为教师的“专利”,学生就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点、评说,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评价,应十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评价中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可以变教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还有想发表意见的吗?对刚才同学们的各种解法你有什么想法?对于××同学思路,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其他意见吗?谁对××的回答作补充?让学生参与评价,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使评价成为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调控的过程。

案例三:“分数混合运算复习课”教学片段 出示题目:

师:老师这里有几道题,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谁的方法简便,从组友的做题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要向谁发出友情提醒。(学生四人小组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师:请小组汇报你们讨论最热烈的一题。

第一小组代表:第四题我们讨论得最热烈,因为小组成员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教师请学生介绍三种解法)

第二小组代表:第三题,我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乘法分配律做,还有一种更简便,是把左右两边的算式直接减,因为减号两边算式的意义是一样的。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对第二题的意见有分歧,有人认为先算括号里的比较简便,有人认为在第二步时把连减变成加法做比较简便。

生:我要向第三组的同学发出友情提醒,因为在计算混合运算题时,有时可以直接简便,有时只能中途简便,但是只要能简便我们应该灵活采用,这样我们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会更高。(其他同学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包括其他小组的汇报内容。)

师:你很有见解。不过,我认为只要自己感觉简便就行,因为我们每人对数学的感受不同。

新课标提倡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调。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唯由教师评价学生这种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我们讨论最热烈的是第四题,因为我们小组的成员找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我们小组对第二题意见有分歧„„” “我要向第三组的同学发出友情提醒„„”这些评价,不再是教师的“独白”,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由不同思想和观念构成的“复调”——学生与学生之间,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争论、相互理解,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知识,觉悟方法,修正思想,同时获取极大的情感满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评、互评。

探索之四:需要激励性评价,更需要反思性评价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老师们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滥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发言总是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圈子表扬,甚至连学生的错误不但不敢明确指出,而且还要想方设法鼓励几句。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因为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激励、促进、反思、完善,光有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反思、帮助

学生完善。因此,课堂评价在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的同时,更要将反思性评价贯穿其中。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案例四:“数与式的大小比较”教学片段

在巩固练习中,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写几个比较数与式子大小的题目,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的小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启发,有什么问题呢?现在又到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的时候。

生1:我发现我们组的同学,有的都用“>”连接,有的都用“<”连接。

生2:我发现我们组的同学写的都是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和一个数比较的。我看到他们那组里有人用乘法、除法的。

师:你觉得用乘法、除法的式子行吗?生2:行的,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也会写。 师:请你举个例子。生2:8>2×3,10÷2<6 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生3:我们组的×××说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又犯了一个毛病„„ 生4:我们组认为,都是先把式子加起来或减起来,再比较大小。 如:14+20>30,先算出14+20=34,再拿34与30比较。 生5:(反驳)有的式子不要加就可以比。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5:如51○43+51,两边都有51,相互抵消,右边还有43,所以右边大。

在学习中,如果能把他人的评价和自我反思相结合,则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分析智慧水平,因为他人的评价,只有通过自己的反思,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智慧。因此,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问题解决中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前面教学片断中的教育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不太懂得什么叫评价,但教师创设的“你说,我说,大家说”这一环节,正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评价他人与对自己反思性评价的机会。从上面的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说的这些话,其实就是对他人、对自己、对小组的评价。在评价与交流中,学生知道了数与式比较中的式子可以含加法、减法(教材中只有加法、减法),也可以含乘除法运算;知道了可以把式子得数算出来比较,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较;知道了语言表达时该注意什么等。

新课标指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新的评价观启迪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新的课堂给了我们更加广阔的评价空间。评价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新课堂需要这样的评价

延时评价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上总习惯于及时给学生作评价,即“指点迷津”,但这种及时评价往往给了学生一个思维的框框,一种说法的定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中新的想法不会出现,原有的想法也难以更加深入,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仿佛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它们对问题的理解单一或局限于表面,更加谈不上创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教学评价理念,也逐渐渗透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延时评价的原理是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其根本内容也就是通过延时评价,让人们头脑中新颖的“想法和观念”在没有“看守”的情况下蜂拥而出,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新颖独特的见解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免造成对其他学生思维的定势影响,而应该适时适度地灵活应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时间,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延时评价的应用,也有利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可以静下心来思索。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内在潜能也得到了挖掘。

由此可见,延时评价对创造性思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更是值得教育界同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现笔者就几例课堂实录,谈几点在此问题上探索的心得体会。先来看二则实例:

实例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时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乌鸦心中会想些什么?”师问。

“乌鸦伤心极了,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了狐狸的当。”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从座位上跳起来说。

“乌鸦可后悔了: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会儿就有肉吃了!”

“„„”

发言的同学一致认为乌鸦会后悔、丧气。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问:“还有不同意见吗?

短时沉寂,不少同学摇头。突然,一个男同学猛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了,从没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让我听到了。不就丢一块肉么,孩子们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 (顿时,教室里一阵哄笑。师先是一愣,随即笑着问该生。) “那么这只乌鸦要是再找到肉,还会让狐狸给骗走吗?“

“不一定,乌鸦喜欢听好话,又没有自知之明,很有可能还会被狐狸的花言巧语迷惑呢!”那个男生又站起来说。

这时,教师笑眯眯地说:“这位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请大家把自己的看法,以《乌鸦和狐狸续集》为题,编写一则有趣的故事,好吗?”

“好!”大家鼓掌赞成。

实例2:一教师在上三年级《纸的发明》一课时,要求学生列举纸的用途。

一开始,学生争先恐后,迅速说出了“印书”、“写信”、“包东西”等普通用途,接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少。

突然,一学生说:“我能用纸叠飞机。”全班又活跃起来,纷纷补充,可以叠灯笼,叠小船等,随后气氛又不热烈了。“再想想,还有吗?”教师继续问。

“我能用纸糊火柴盒”又一学生回答。于是,不少同不又补充说:“还可以糊纸箱、信封、香烟盒等”。这时,大家似乎又无话可说了。老师又说:“再想想,也许还有呢?”

忽然,又一位学生举手说:“纸还可以做茶杯、快餐盒、一次性鞋子、衣服。”

以上是二例延时评价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成功运用的典型例子。

下面是笔者从中得到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延时评价——让创新的火花熠熠生辉

1.诱发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传统型课堂教学而言,只要学生答出乌鸦能吸取教训,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例1中老师的一句“有不同的意见吗?”则引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诱导学生产生了乌鸦沾沾自喜,下一回还有可能上当的独特想法。又如例2中如没有老师耐心等待的“再想想”,学生思维很难到达用纸做衣服的独创性高度。

2.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大量尚未加以利用的潜力。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潜能,且都有实现潜能的愿望,只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创新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现有能力,更重要的是那些处于胚胎或萌芽状态的潜力。这种学习潜力,在维罗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是指现有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而实例1中教师的延迟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条件,使发展学生学习潜力成为了可能。

3 .创设了独立思维的空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已习惯于连珠大炮式的提问,喜欢热闹的气氛,对问题缺少静思熟想。而当教师延长了思考的时间时,使学生有了独立自主进行思考的自由空间,有了思考的真正自由,长此以往,就训练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例2中,老师至少给予了学生3次训练的机会。

二、延时评价——在科学原则下卓见成效

1.目的性。提问必须为教学服务。在创新型课堂教学中,提问实质上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服务。同样,教师的延时评价,也必须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也就是说,所谓目的性,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描述提问的明确目标,确定运用延迟评价的最佳时机。例2中,若教师本来就无意引导学生思索纸张的新奇用途——

做衣服、做餐盒,则学生的思维很有可能就在教师的第一次再想想前定格,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发展创新思维的绝佳时机。

2.层次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延时评价,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妄想一步到位。在例2中,教师用两个“再想想”,使学生的思维认识过程从一般性思维升华到了独特性创新思维。其间出现了四次高潮。即最初的“印、写、包”,接着的“叠”,随后的“糊”,到最后的新奇用途——做衣服。

3.适度性。凡事应有度,教师的延时评价,也要把握好两个度。其一为量度,即教师在一堂课中运用延迟评价的次数。一般来说,一堂课中,只能选择1个或几个易于开发学生心智、发展创新思维的问题,使用延时评价,以帮助达到教学目标。切忌用“延迟评价”对所有问题都进行“狂轰滥炸”,否则课堂教学将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其二为时度,即教师在运用该评价方法时,还须控制好时间的长短,不能针对某一问题,无休止地延迟评价,这样,势必给提高课堂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4.灵活性。延迟评价运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机智,尤其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创新型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包括学生提出的一些奇思异想,怪读妙论。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随机调整运用延时评价的量度和时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跳跃。

三、延时评价——在最佳时机中绽放异彩 1.学生有怪问时

罗杰斯认为,产生创造性创见的外部条件是自由与安全。延时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安全的心里环境和外部学习环境。当学生提出非常古怪、非常幼稚,甚至是极度荒诞的问题时,如果教师委婉地告诉他,你想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千万不能妄下断言,而应通过延时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与众不同、敢于“发现”与“挑剔”,然后及时转换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转换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教学实践看,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嫩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 2.理解有异议时

语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理解时总会带有主观色彩。如上《田忌赛马》一课时,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孙膑或田忌,但也有少数几个小朋友喜欢齐威王,觉得齐威王“遵守比赛规则,不耍小心眼” “大度直率,有帝王之相”这表明学生已学会了鉴赏阅读。这种审美的多元性,难免会超越对课文的单一评价尺度,教师不必及时评价学生,应让它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允许学生存异,那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是“在自己的肩膀上长着自己脑袋” 的新一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3.问题有多解时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说明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对前几个学生的发言要采用延时评价,不能过早地给予及时的终结性的评价,否则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小站》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解决问题:“从哪里看出小站确实很小?”一位学生说:“一是这个小站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教师一听,答案和自己想的一样,不禁评价道:“你想得真全面,非常正确。”其他学生一听已有标准答案了,便放下了手。这样的评价便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其实,教师可以运用延时评价,让其他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那么应该会出现多种理解:“如果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就不会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我从小小的喷水池知道是个小站。”“我从蜜蜂嗡嗡翁地飞舞,使这个小站显得更加宁静看出这是个小站。”“我从也没有电铃也可以知道„ „”成功地运用延时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维活跃,从而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显而易见,延时评价这一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将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引导学生向着创新之路大步迈进。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1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

课堂:可以称作班级或教室,英文中统称classroom,是伴随着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广义的课堂被引申为任何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或活动;狭义的课堂是指这一无意义的物理形式;中意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是一个充满生计和活力的复杂系统。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的内涵要比课堂教学广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是应运而生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评价判断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其内涵小于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区别:教师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过程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等内容。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内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有所不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而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有学生的活动及与教师的交互作用等。

1.1.1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的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比较、鉴定选择的功能,而从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注重的是诊断、改进和形成功能。正如CIPPP评价模式的创始人斯塔福尔比姆所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各种功能都是为共同的终极价值服务的,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这便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

1.1.2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

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三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或教材、教学内容)。

2) 四要素说:有人认为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四要素;还有人认为

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条件。 3) 多要素说:比如“七要素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教师,学生。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过程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的角色系统,而维系这个系统的是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常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等一系列因素。以上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大多都是从静态的角度考虑的,刘志军则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讨论了课堂教学要素。静态要素是指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物质环境。动态要素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呈现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等。 从以上的对教学几班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各个要素都无法孤立存在,每一个要素都必须以其他要素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各个要素只有综合的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好质量的课堂教学。各个要素的高水平不一定能形成好的课堂效果,相反只有各个要素紧密的融合入在一起,才有能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质量实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在生成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故。

综合已有的对教学基本要素的研究,结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可以将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概括为七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在这些要素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时评价的核心因素。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之间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它既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所传递的教学内容中,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教学行为中。 2.教学内容

现在已经不是教材是圣经的时代了。现在的教学内容,就不仅仅是教材呈现的内容,也包括教师把生活中于教学目标相关的事物纳入课程教学中成为教学的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及相关的内容还原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目标,确定内容及范围;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概念的呈现应该是分阶段的,有时只给初级概念,描述其含义,这是更要确保概念的科学性;再次,要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先呈现什么,再呈现什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还要考虑数学思想方法发热合理渗透。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使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因素。要依据不同的教学时段的要求,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手段,并且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讲求实际效果,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那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条件;设计练习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坚持面向全体同时又因材施教。

4.教学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环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上师生关系。这一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形式和作用比较特别。它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并不存在,或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只就有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后,这一要素才逐渐生成。而它一旦生成,就会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持久和广泛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其他要素。这一要素形成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 5.教师行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者和领导者,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他在教学中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以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案为中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恰当的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机制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一系列的教学行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形成。

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特征是由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决定。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另外,教师的人格特征,如理解、公平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6.学生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行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正式通过这些行为,具体体现出学生又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提出目标;是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学习;是否积极参与他人合作;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督,并参与评价的过程。 7.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是指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包括是否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智能是否已经有所提高、情感态度的教育是否恰当、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官渡、信息交流是否多向、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课堂整体效果是否良好等。

1.2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的转向

1.2.1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转向

课堂教学评价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这是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前设。课堂教学价值是有关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和意义的具体表现,是指课堂教学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课堂教学有很多价值,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中学的价值是多元的,包括知识的价值、发现知识的价值、方法的价值、交流的价值,他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从单一的传递书本知识,转向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总体来看,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升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1.2.2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我国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 评价功能异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行政人事和管理取向,用于对教师的考核和评比,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晋升直接挂钩,也正因为如此,带来虚假的“公开课”。在这种评价中,评价的功能和作用被异化了,仅仅成为对教师评定等级的工具。而事实上,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应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应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 2. 目标的局限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偏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绝不是教学的全部。正如苏霍姆伦斯基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的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态度和情感发展。 3. 过于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

以往的评价,过于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而对于学生的发展却毫无意义,而且严重束缚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不可否认,一节好课必然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但教学法中有一句话很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因此,教学评价的重在体现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空间与机会。

4. 从本本出发,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传统的评价,评价者偏重评“教”,忽视评“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主要以教师的语言、板书、课堂提问技巧、内容的安排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教学中最核心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由此造成了教师为书本至上,使课本成为教学之本。

实际上,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材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条线段,并非教学活动的圣经。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的处理,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1.2.3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的转向

1.由关注本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2.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上的掌握,同样也要关注教学中的情感、一直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情感的有益变化、意志水平的提升。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以知识技能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3.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向重视学生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的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的背景的活动中去探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4.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清净的营造

按照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搜集资料,获取经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由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 6.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现在的课堂,教师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儿学生也逐渐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真正学习生活的主体。

1.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等。 1.3.1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

课堂观察法是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它是指研究者或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现实实施的方法,在自然的情境中,评价者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进行研究,可以随时捕捉各种教学现象。

另外,观察法简单易行,操作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原始材料。 观察法也有本身不可避免的弊端。比如,由于评价者本人的偏见或片面性。而且,观察者的情绪、态度、水平、洞察力、鉴别力等,都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2.课题观察的基本步骤

不同类别的课堂观察在运作时有不同的过程,但一般来说,课堂观察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观察前,观察中,观察后。

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计划,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其次,要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的焦点,即需要记录的事件和行为,再次,设计或者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和工具。最后,如果有可能,应该事先确定被观察行为的一般标准

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课堂,以及在课堂中,按照事件拟定的计划和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进入课堂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先决条件。在课堂情境中,按照预先选定的记录方式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是课堂观察的主体部分。记录方式基本方式基本可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定量观察的记录方式包括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包括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示记录、工艺学记录等。

课堂观察后——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课堂观察结束后,最后能在近期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以整理和分析。避免时过境迁而发生偏差。资料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对原始资料的有效利用和对结果的准确解释。资料分析和整理之后,即可以从系统的资料中归纳推论出研究结论。 1.3.2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及特点

访谈法是评价者通过与被评价者面对面的交谈来搜集资料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的优点:可以保证较高的回答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使被评价者更好的合作;适用范围广。 二.访谈法的步骤 访谈计划的制定

访谈计划中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问题:访谈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访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了解教师对自己这节课的评价,了解教学背景,包括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教师的学生的基本情况等。

 拟定访谈问题

教师访谈参考提纲: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你是否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策略,做了哪些调整;课的背景:包括这节课与前后学习内容的联系与单位教学内容的关系等;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可情况;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

学生访谈参考提纲: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你都能听懂吗;你认为老师讲的内容能使你举一反三,有启发性吗;老师的讲了有趣吗;上课时老师让你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了吗;上课时你都能解决了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你和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意见吗;你们是怎么样进行小组合作的;下课后,你有兴趣思考老师在这节课中讲的内容或题目吗;你能独立完成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作业吗;你能说出这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的联系吗。  安排问题呈现的次序  确定访谈的方式和程序  确定访谈的时间表 1. 正式访谈

 一般的访谈,在正式访谈之前,要经过一次试谈,以检查所设计的问题及提问方式是否恰当,问题之间的排序是否合适等。

 在正式访谈中要注意访谈时间、地点的选择,要能够尽快接近访谈对象,建立一个融洽的访谈气氛,自然地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访谈,并且做好访谈记录。

2. 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

访谈结束后,要对访谈中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体和分析。原始资料的整理需要进行分类和编码。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各种类型回答的平均数或百分比,或者对访谈中表述的性质进行直接分析。

三、访谈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访谈的时间安排。课堂评价访谈的时间应安排在听课之后的当天举行,并且尽可能早的安排,这是评价的双方对课堂场景都保留着陈科的印象。  访谈的地点选择。访谈的地点应该保持适当的安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 访谈的气氛。在访谈中,评价者应该注意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被评价者,不能以领导和专家的身份自居,努力减轻被评价者可能产生的心理负担。

四、访谈的主体意识

访谈一定要围绕主题进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信息资料。

五、访谈的技巧

访谈法的关键取决于评价者本身的访谈技巧。 1.3.3测验

1.测验法的含义和特点

测验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法属于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随堂快速调查,通过编制简单的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的形式。 测验法的优势在于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较强的定量化获取教学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2.测验法的步骤

明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也就是编写测验明细表;选择、设计和汇编评价任务,即编制试题;测试的实施、测试的结果的分析和使用。 3. 测验法的注意问题,

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测验试题的编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测试题目的叙述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要求,测试结果的使用要淡化其评定等级的功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

1.4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一般说,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 1.4.1课堂评价的准备阶段 1.确定评价的标准

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将一节好的数学课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是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该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内容的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需要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需要学生去探索,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

(6)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的理解和需要一定创造性的问题更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2.确定评价者 3.确定评价方案 4.进行评价有关技能的培训 1.4.2课堂评价的具体实施 1.收集评价信息

收集信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说课; 课堂听课; 问卷调查、测验、座谈、访谈. 2.进行评价面谈 3.撰写评鉴报告 4.经常性的自评 5.中期检查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

1同学们,你们真肯动脑筋,智慧爷爷都伸出大拇指称赞你们呢!

2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3有创意的想法啊,同学们也想到了吧!

4这是一个十岁孩子的构想吗?太令人惊奇了!

5分析得太透彻了。换一换,你来当老师,好吗?

6从你们身上,老师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希望。

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相信,你们这些后来者一定能居上。

8你的好学令老师感动,你的博学令老师敬佩。

9这一节课,你的表现太突出了,老师代表同学们宣布“你被评为我们班的数学代言人!”

10虽然,你提的问题比较幼稚,但,老师分明看到了一颗创新的幼芽正破土而出。

11老师欣喜地感到你们不再是一张张任意涂抹的白纸,而是有独特思想和个性的当代少年。

12即使你摔倒了,老师一样为你喝彩。因为你迈出了别人不敢迈出的一步。 13老师不说你多么优秀,但你是——与众不同的。

14因为你努力了,即使失败,也是美好的!

15他是勇敢的因为他一百次的失败,他又一百零一次地站了起来。

16机会的大门永远为那些作好准备的人敞开着,他——就是其中一个。

17或许,现在的他很平凡,但谁能说平凡中不孕育着伟大呢?、

19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太有价值了,老师没想到同学们这么出色!

20一道题,你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解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21你看,数学家总结出来的知识,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们多棒!、、、、、、、、、、、你非常善于提问题,老师非常佩服你!

33、没关系,只要你认为有道理,就要大胆地说出来!

35、“能提出这个问题很好呀!科学家就是这样成功的,祝贺你得了一枚科技章。”

37、多有创意的想法!你真聪明!

39、同学们跟科学家想得一样,真了不起!

41、试一试,你能行。

43、你真聪明,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注意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真了不起。

45、 同学们摆小棒算出9+2得11,那9+3得多少呢?你会不会摆小棒算出来呢?(生摆)同学们不仅会摆,而且说得也很好,老师真替同学们高兴。

47、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49、 问得好!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在我们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同学们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一想,这些问题该怎样解答。

51、 今天,大家学得很好,认识了人民币、角、分和它们相邻单位间得二进关系,回家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把爸爸妈妈给你的零花钱一分一分地攒起来,比比看谁是储蓄小能手。

53、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对这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看来,年、月、日这部分内容也有很多有趣的知识,课下同学之前可以利用学具玩一玩“年历卡”的游戏,看谁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最棒!

55、 评价答题有错而引起哄堂大笑:没关系。能够站起来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这说明他思考了,这本身就是收获。

57、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学问是苦根儿里长出来的甜果,只要你付出努力了,你一定会成功。

59、 评价爱迟到的同学:„„同学,你为什么迟到了?我也猜想你迟到肯定是有原因的,找出迟到的原因并克服它,你便会成为一个遵守时间的孩子。

61、 ×××,你今天表现得真好。

63、 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表现得更好。

65、 同学们想的方法很好,观察都非常仔细。

67、 刚才的问题,你回答得棒极了!老师非常喜欢你!

69、 你比老师想得还要多,你真行!

71、 同学们有强烈地合作意识和共创精神,非常好。

73、 你们的发现很有新意,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75、 ××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所以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77、 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非常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研究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79、 今天,××同学开动脑筋,认真想,细心算,顺利地解答出了问题,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8

1、 同学们利用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为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把你们的奇思妙想展现给大家。

83、 这个问题你回答得真精彩!老师也为你骄傲。

85、 你这种细心解答的好习惯,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

87、 你是一个聪明爱思考的好学生,你的进步让老师高兴!

89、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看哪位同学勇敢的做小组代表,向大家汇报你们讨论的结果。

91、 刚才由于时间、工具等条件的限制,虽然同学们没有得到一个十分满意的长方体物体,但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长方体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也就是说同学们刚才的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93、 不要紧,坐下慢慢想,凭你的聪明,再给你些时间,你一定会回答好。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新课程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问题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只能做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笔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构想如下:

一、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体评价的构想

1、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原则;通过教与学双边活动是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数学最佳知识结构。即,那些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法则、规律、公式和数学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

3、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在智能的开发和提高;是否通过“获得 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培养和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 手操作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既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兼顾“因材施教”的推进。

5、课堂教学是否较好地体现了“认知结构”、“教材结构”、“教学结构”三者和谐一致的整体关系。

6、全体学生在求知的全过程中,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如何,发展趋向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7、进行“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课时教学效果的量化测试和“智能”与“情意”方面相应的课外跟踪考 查结合。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评价的构想。

(一)对“掌握知识”的评价构想。

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非要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 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掌握具有迁移的生动 的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掌握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实;

②感知材料的选择是否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

③感知阶段的诱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展开求知探索;

④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是否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的点拨是否有助于激起学生“短 兵相接”的思维交锋,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⑤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2、“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①思维阶梯的铺设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揭示新知本质的求知过程中,展开高效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 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

②学生在归纳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经过了一个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又将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往返历程。

③学生对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学生对新知本质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浅出,表述具体严谨;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学生在探求、获取新知中个性意识倾向性作用的发挥如何,全员参与的竞争质量与程度怎样。

⑤教师指导学生求知获取的“投入”与学生学会求知方法,得到收获的“产出”是否成正比。

(二)对“发展能力”的评价构想。

能力的发展只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 的传授过程去进行,知识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 识传授过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发展能力必须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 向高级逐步提高。练,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就小学数学综合课“发展能力”的评价而言,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课堂“半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给出的题目是否属于紧扣新知要点的基本型题目;是否便于全体学生直接运用新知,起到巩固理解,强化记忆的作用。

②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立足于学生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的形成,“扶”与“放”适度,不包办代替学生对新知的再现。

③学生运用新知解答基本型题目的技能和叙述算理,或法则或解题思路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④教师在本阶段的课堂小结是否切中由学生板演和课堂巡视所反馈问题的要害:“结语”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要点的再现和发展。

2、对课堂“独立性练习”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本阶段习题设计是否由三类不同要求的题构成;这些题目的编排是否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类题目的要求如下:低档题:比基本型题目稍有变化,其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新知解题形成技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中档题:以新知为主体的综合型题目,题目的编排既突出适度的综合性,又带有一定的思考性色彩,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和灵活性。高档题:思考性较强,略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不超越学生的知识范围和思维能力的限制,用以解决“ 吃不饱”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吃得饱”学生竞争意识的激励,推进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

②在本阶段中, 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时间(区间为10至15分钟);是否较好地完成本阶段课时教学任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3、对“独立练习交流与课堂总结”层次的评价内容。

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练习交流中,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自信、民主的课堂氛围。

②教师对学生的解题交流与评定是否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广阔性、创造性;是否致力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

③师生合作的课堂总结是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便于学生回顾求知过程,掌握新知要点,获得求知启迪。

(三)对“陶冶情操”的评价构想。

人的智力商数是先天已有的,而情意商数却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科学界已提出:一个人的“智商 ”只占其成功要素的20%,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此,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 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去陶冶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科学品质,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情意因素投入的质量与程度,应当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是否做到 为此不遗余力,持之以恒。

总括起来说,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学生从事学习的正确认识是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基础;良好的情感又能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而坚强的意志则能 使学生锲而不舍地提高认识和陶冶情操,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评价学生的“认识过程”,旨在界定学生揭 示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的水平,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评价学生的“情 感过程”,在于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情操的培养。评价学生的“意志过程”,使教 师明确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中加强砥砺学生意志的教学力度,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学习目的,在求知中胜不骄,败不馁,知难勇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据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去评价教与学 的双边活动。

第五篇:让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更精彩

姜莉

实例一: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实例二: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一节课中,教师忙碌于粘贴小红花,忙碌于说“你真棒!大家鼓励他!” 学习好的学生忙于回答问题,忙于得到老师给的粘贴;而另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抢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只能观看。而在这种貌似激烈的状态下,教师却常常忙中出错,一会儿贴错了小组,一会儿又忘记了贴标志。课堂一片混乱„„

这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评价。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度关注学习结果,评价形式过于单调、机械、而且同一形式的评价频率过高,脱离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不足。

课堂评价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总之,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评价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采用丰富的评价语言

1、评价语言准确,有针对性

语言评价直接、快捷,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对知识丰富的学生,教师可评价:“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对积极思考,探索的学生,教师可评价:“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对成绩

差、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教师可评价说:“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样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要规范、简洁、科学、准确,于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变得枯燥乏味。要改变这个现状,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我认为可适当采用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使整个数学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挂在钉子上的小黑板一下子掉了下来,随着小黑板掉地的声音,一些学生惊叫起来。这位教师立刻反应过来,及时的对他们说:“孩子们学得太认真了,小黑板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同学们马上停止了尖叫,都笑了,并迅速回到了学习状态中,并且学得更认真。通过幽默化的评价语,不仅能使原来濒临"崩溃"的课堂"起死回生",而且有时可能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3、巧用体态语言

课堂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适当的无声语言更

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二、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互评的过程。例如在新课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既对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小组或全班交流时,是开展生生互评的最好时机。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回答的基础上,说一说他人的想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三、把握恰当评价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假如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并进行巧妙的评价,会有较好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可对他说:“你做得真好!通过你的努力,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不是吗?”当学生的回答很有创意时,教师会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回答太棒了!”通过这样的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更加积极认真的思考。 总之,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评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位教师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让课堂评价更精彩。

我要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心教育学习心得下一篇:少先队建队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