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教学在高校公体课中的教学现状研究

2022-09-10

1 体育理论教学在高校公体课中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 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而体育教学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为高校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通过体育理论教学, 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开发智力, 提高心理素质, 陶冶情操, 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所以, 通过体育理论教学, 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理论, 增强体育意识, 提高体育能力, 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 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同时体育理论教学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术水平。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技术课和理论课中有效地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欣赏比赛, 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 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 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 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 当然要进入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 对高校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校学生的竟争力, 拓宽了择业面。

2 高校公体课理论教学的现状

2.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不健全, 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 高校体育自建国以来, 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高校特性的理论体系, 致使高校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抹杀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校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 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 更别说高校了。

2.2 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 每周2学时, 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 (大约每学期4~5学时) , 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 不少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 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 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 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 无法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 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2.3 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低下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 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 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 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 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 教室安排紧张, 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 学生不愿学, 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 体育理论教学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施途径

(1) 建立体育理论教学管理体系。高校公体不仅肩负着身体锻炼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体育围绕运动实践产生了大量的人体运动规律, 而这些规律就是指导身体发展的理论依据。因此, 体育部 (室) 应专门成立公体理论教研室, 教研部 (室) 领导应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加强理论教材与教具建设, 并合理调配理论教学人员, 抓好管理工作。

(2) 加强理论研究, 注重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形成具有符合现代高校特色的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高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校公共体育与其他高等院校体育有所区别。高校公体要发展就必须进入深入的理论研究, 寻求理论上的突破, 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 形成现代高校特点的高校公体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编写适合高校教育的体育教科书, 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 高校公体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3) 优化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目标对体育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等原则, 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4) 结合实际, 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我们应在上实践课的同时穿插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在课的开始时可以讲解体育的基本常识;在课中可以讲解某些与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在课结束、放松的时候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讲解运动卫生保健常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在课下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 利用学校宣传部举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宣传, 以此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可以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体育理论素养。体育教师是保证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师资本身的好坏, 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 高校公体教学由过去的单一技术教学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 由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掌握新知识, 加强科研, 接受在培训, 提高自身体育素养, 才能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学重要性, 提出加强体育理论教学的实施途径。即:建立体育理论教学管理体系、优化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在实践课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体育理论素养等。

关键词:体育理论,教学,高校,重要性,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 梅玉萍.网络条件下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特色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6) .

[2] 杨成伟, 唐峭峻, 普春旺.论高师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9) .

[3] 孙天明, 许彩明.新《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11 (6)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监理工作论述下一篇: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