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19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伦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常常受到学界的追问。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随着人们自主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与追寻,单纯以意识形态性为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难以获得人们的内心认同。即使以科学性为本位,也难以满足后工业社会来临而给人们带来的多样化需求。

伦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的路径

摘 要: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须适应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趋势,适应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虚拟化、开放化、多元化的要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和教育渠道等的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出场路径

信息化视域下,信息交往实践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刻把握信息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在一个更广阔和更深度的视角下积极深入研究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出场路径,探索“信息科技理性”与“信息伦理”辩证融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之路,实现“信息技术理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合理对接,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理论旨归,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旨趣。

一、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视角,更新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肯定了实践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提出对对象不能从直观的形式理解,而应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只有过时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式和方法,而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过时,思想政治工作内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之中。如果说理论宣传和政治说教失效了,那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老套了。我们需要在开放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1]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关注信息时代特征、确立现代信息观念,优化和创新教育方法,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升教育实效。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2]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思想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和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做到有的放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某些倾向和问题,宜疏不宜堵,宜导不宜压,堵则对立,压则逆反,而疏则通畅,导则提高。适应受教育者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和方式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引导网上舆论,形成网上正确、健康、向上的舆论态势,并注意做好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优良的内外生态。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不是思想决定了利益,而是现实的物质利益决定了思想,“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胜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主义者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3],这不取决于思想的一厢情愿,而取决于对现实利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属于人的范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在做人的工作,是为了满足人的利益需要,是为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针对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呈现出虚拟化特征、大学生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特点以及信息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和教育文化逐渐形成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信息交往实践的视角,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互信的交往关系,营造宽松宽容的教与学的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以真理教育人,以事实说服人,帮助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解疑释惑,在学习和生活中排忧解难,寓教育于管理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利用信息网络的技术优势和虚拟空间扩展迅速等特点,积极克服信息网络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网络文明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它是信息化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育主客体秉承实践的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在把握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事前、事中、事后紧密相连的环节着力,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将教育主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和有效发挥出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立足于教育者主体素质建设视角,强化教育手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有效性的提高。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立足于信息化视域下的教育者素质建设的视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手段,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

1.注重教育者政治素质建设,做好“把关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了“把关人”理论。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中,他认为信息的传播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守门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4]。传播学认为:“守门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守门人”起着决定继续或终止信息传播的作用。守门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守门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抑制与疏导。前者是指“守门人”准予某些信息传播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信息传播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1950年,学者怀特把“守门人”理论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他在研究时发现媒介组织常常从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实现出发对新闻内容进行取舍,总是倾向于不断地设置重重的审核机制决定哪些内容应最终面对受众。因此,在传播学意义上讲“把关人”就是设置一定的机制、一定的形式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把控的人,“把关人”可以对信息发布形成垄断和集权。

信息化视域下,信息媒介的延伸和扩张趋势客观上要求人们根据“把关人”理论,适时地重新整合和拓展相关信息传播机制,以对各类多彩信息进行有效地过滤与掌控。信息化视阈下,高校信息网络媒介以服务教育受众,提供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为第一要义。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特征,使得在传播高等教育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掌控负面信息的入侵,从而影响到受教育者即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作为信息网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作用就需要得以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是连接包括信息网络和多媒体在内的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各类活动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在信息交往实践平台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也不断发掘包括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中蕴含的重要人文价值。当前,从国际上看,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扩大化等的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社会矛盾冲突渐趋增多,大学生们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选择与冲突等的考验。

信息化视域下,面对开放、多元环境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能对多彩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性等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辨析,从而做出符合社会主流文化思想和价值观要求的取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一定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纪律性。从“把关人”理论的视角来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政府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表现在政府可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手段把好信息传播的“第一道关口”。作为另一种意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与引导功能,来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信息交往实践行为,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自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培育他们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和行为。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信息进行鉴别、收集、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具有导向性的观念“灌输”给大学生,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关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将“把关人”理论移植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是提升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2.加强教育者业务素质建设,当好“培育人”

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培养”理论也称为“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是由乔治·格博纳开创的。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信息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们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共识”的高度和程度如何,关系到整体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社会成员对他们所处社会的各个部分乃至社会整体的认识度,要让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有一个相对一致或接近的“社会共识”。唯有如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等才可能形成统一和共同的基准或标准,社会才能实现协调与稳定。

在封闭或相对封闭环境下,传统的信息媒介掌控着各类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它们的信息发布能较容易地左右受众的视野和认知,能够较容易地提升“社会共识”,从而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培养分析”。信息化视域下,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信息媒介传播的开放化、多元化和互动化特征,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虚拟化和开放化特点。开放化环境下形成的信息传播格局,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自媒体时代”和“个性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这种信息传播格局使得信息传播的自由度、速度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为“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凝聚增加了难度。基于信息交往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虚拟世界里,作为信息主体的“网民”因为兴趣、利益和观点等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各样、形态多样的虚拟社团组织,它们之间往往观点相左、利益相悖,甚至相互攻击。同时,在开放环境下,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声音的传播媒介由于很难全部和牢牢掌握各类信息的发布权等,从而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其所发布信息权威性认同的缺失,导致了“社会共识”形成的难度。

信息化视域下,大学生群体主体性得到了很大增强,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创新能力高。但也由于自身知识与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对于网络中各种繁杂的信息判断力较弱,再加上各种反动、腐朽的观点在网上大行其道,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很大阻碍,凝聚“社会共识”的难度增大。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话语有效灌输给大学生,培养和提高“社会共识”,须加强和提升教育者业务素质能力的建设,当好“培育人”的角色。因此,探索开放环境下“培养分析”实现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扩大和增强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理性和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各种挑战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方面,不断提高教育者教学与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在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和学生语言之间寻求平衡点,要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教材上抽象的理论作出诠释,善于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熟悉大学生的话语特点,缩小教学语言与学生语言之间的距离,让理论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切实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理论素养,不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取舍,随意性较大,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信息化视域下,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文化冲突要求教育者切实起到引导作用,一些大学生的不成熟性需要教育者不断彰显其促进作用。“教育者真正的任务是从作为知识唯一的来源转换到新知识的鉴别器。教育工作者必须教会学生如何成功地获取资料,如何评估资料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些资料的技能。”[5]在此过程中,教育者主要起指导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既要有计划地选派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课跨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过滤相关信息,确认信息,综合信息,学会通俗易懂地解释信息。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潜心向学、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构筑起广博丰厚的知识结构,并善于用知识和事实的力量去打动学生,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视角,整合教育资源

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这里的人是“社会历史中活动的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以实践为基础,实践是人作为主体所从事的实践,实践表现了主体性。主体性实际上就是实践主体或主体实践的特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创立,都要有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6]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的论述是主体教育理论构建的重要哲学基础,是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哲学基础。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主体性与有效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的提升对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升教育实效

一般意义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有了主体性,教育者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这也是教育活动可能性的理论前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这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理解的,凸显了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化生存方式下的教育价值形态,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差异,表现之一就是在信息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去主体化”。在信息化境遇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开展教育活动的主导性、支配性与控制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弱化甚至消解,呈现出传播者日趋大众化的状态。信息化视域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下功夫。

2.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信息鉴别能力,提升教育实效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提高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作为技术结晶的信息技术是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产物,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取向,其价值作用取决于应用技术的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满足了大学生群体成长和成才的需要,也在拓展着他们的社会关系。但信息交往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虚拟时空又构筑了符号化的虚拟世界,虚拟时空下的信息主体是以“符号”的形式与身份进行交流,这在一定意义上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和接触,从而在直接和间接上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友谊。“人的发展的层次性、全面性,即人的能力水平,人在政治、道德等人文素质上的水平,决定科技使用的方式与结果,运用一定水平的科技,需要人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与人文素质,现代科技则需要人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科技能力与现代人文素质。”[7]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要求,取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信息化视域下,要达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相互割裂,需大力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通过让大学生了解信息网络的本质和特征,了解并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理论、方法及其发展,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等。通过突出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信息主体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

3.满足受教育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提升教育实效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基本问题是如何从不知转化为知,特别是如何由知转化为行的问题。”[8]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面对社会深刻转型,思想日益多元,技术不断变革,就业压力较大,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等客观形势,如何成才以及成为怎样的人才是大学生最大利益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9]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传播活动,在传播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满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才能切合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闵春发.经济运行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内在逻辑[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205-206.

[5][美]德怀特·艾伦.高等教育的新基石[J].新华文摘,2005,(22).

[6]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5.

[7]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5.

[8]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4.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6.

(责任编辑:许广东)

作者:宋振超

伦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公共管理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常常受到学界的追问。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随着人们自主意识的日益觉醒和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与追寻,单纯以意识形态性为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难以获得人们的内心认同。即使以科学性为本位,也难以满足后工业社会来临而给人们带来的多样化需求。于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又再一次凸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不得不反思。本文试图从公共管理的视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本质。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合理性基础。

一、公共管理: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指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一表述中内涵着四个要件:第一,公共管理的管理属于公共领域的行为,不涉及私人领域I第二,公共管理活动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组织为依托。它不是个体行为;第三,公共管理需要运用某种公共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就没有约束力,无法进行有效管理,第四。公共管理的目标是要获得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是公共管理的一种方式,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公共管理的以上要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但是需要略加辨析。

第一,与一般的公共管理不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对象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它既与群体有关,也是个体有关。因而,既有对于社会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针对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社会宏观层面看,它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要倡导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使其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和接受,以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秩序,从而在社会意识层面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它属于一种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教育活动,其目标是要使教育对象树立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整合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具有一定的“软权力”。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法律、军队等类似的强制力或“硬权力”,但是它通过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者的吸引力、教育环境的感召力、教育方法的渗透力等,对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社会整合的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软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管理活动,既具有公共管理活动的一般特性,又有其特殊性。既然它属于公共管理行为,那么公共管理中所蕴含的伦理精神也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体现。这是我们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时不可忽视的切入点。

二、服务精神:公共管理的伦理精髓

在公共管理领域,已经历了从传统的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到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现在正在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迈进。相应地,社会管理体制也经历了从“权治”到“法治”的转变,现在正呼唤着“德治”的出现。这三种治理模式是一个连续不断而又不断超越的过程。所谓权治,指在传统统治型社会中,主要是依靠权力的强制性力量对社会实现控制和社会管理。在这种模式中,等级观念普遍存在,伦理关系依赖于权力关系,权大于法的现象时常出现,以致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正性。许多人认为在我国古代就是“德治”的治理模式,这是一个误解。尽管在我国古代也有“德治”的思想,但是有“德治”的思想和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德治治理模式是两回事。我国古代的德治思想是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其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护以君王为代表的剥削阶级的统治利益,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德治”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属于权术与权谋的范畴。一旦这种“德治”危及到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会毫不犹豫地使用“硬权力”取而代之,将“德治”击得粉碎。可见,我国古代的所谓“德治”只不过是权治的掩饰物而已,而权治的本质就是人治。

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进入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法律和制度规范的力量,即依法治国。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遵循法律和规范制度的约束,它所追求的目标是速度与效率,强调的是制度的科学性。在这里,权力依然重要,不过已经由统治者的权力变成了法律和制度的权力,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制度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治理模式至少在法理上解决了原来的“权大于法”的不正常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法律的机械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它与伦理关系的不相容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得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的时候是不讲任何情面的。这就对管理者本身的灵活性带来了制约。不仅如此,由于制度和规范通常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其价值取向大多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于被管理者而言,制度和规范本身的合法性和伦理向度必然会受到质疑。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服务精神”为价值理念的德治治理模式成为人们新的诉求,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治理模式不是从管理者自身的视角来思考社会治理的方法与途径问题,而是从被管理者的需要来确定管理的原则与规范,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治理模式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制度规范本身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来自于被管理者或被服务者,是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出台的。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模式倡导的是“服务性”理念,要求管理者把“为公共利益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树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观念——服务与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状态,也使得“权大于法”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可以用图表的方式对公共管理中的三种社会治理模式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关于权治、法治和德治的分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一定社会而言,一般都具有几种治理模式共同作用的痕迹,只是在具体的模式下面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在统治型治理模式社会中,权力由职位产生,社会治理主要是权治——实际上是由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来治理,这是我们把权治的本质归结为人治的原因。但是在权治为基础的同时,德治与法治也存在,只不过是边缘性的存在,在法治社会中,法律规范处于中心地位,权力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由职位的权力转化为法制的权力。但是法治与伦理关系相排斥,德治

在这里没有市场。在以上两种治理模式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始终未能协调一致。只有到了后工业社会,以“服务精神”为导向的德治将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都置于自己的统摄下,并使之协调起来。在德治社会中,权力是必需的,但是权力的作用目标和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不是从少数人或私人利益出发的,而是从公共利益出发的。它不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压力,而是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和吸引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合作成为可能。在这里,法律也是必需的,但它不排斥伦理关系,相反它是伦理关系得以实现的保证。法律与伦理的互动使得国家,的法制越来越具有伦理特性,同时将伦理关系以制度化的方式确定下来。成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这就是在后工业社会中权治、法治和德治之间的关系。其中,服务精神是公共管理的伦理精髓。

三、服务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当然具有服务功能。但是以往在谈到这种服务功能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维护某一政党、阶级或集团的统治地位等方面来说的,是政治保证功能的另—种表述。尽管王敏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是从受教育者的视角来研究的,但是这一视角仅停留在原理分析上,并没有最终指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质询与探讨。而吴潜涛的《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则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不禁要追问: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否有伦理关系?如果有,其伦理关系是怎样的?这种伦理关系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

到目前为止,学界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定位为两个方面: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这两种特性各自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既要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和集团服务,也要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确立这种本质的立足点主要是从教育者——归根到底是从统治阶级——的视角出发的,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的。问题在于,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何在?它所灌输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它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得到受教育者的有效回应?这些问题不能由经验来解释理论,相反,应该用理论来解释和说明经验。显然,仅仅从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两方面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不够的,还必须从伦理视角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功能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不是由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而是来自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历史考察。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就已经存在,不过是以片面的形式存在着——它与意识形态性混为一体,主要为剥削阶级服务,是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和工具。对于教育对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压力。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关系被边缘化了,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要体现为一种权力关系。虽然有时候一些比较开明的统治者和思想家能够认识到这种伦理关系,并用“德治”思想为其作理论支撑,但是这种德治思想是脆弱的,它是权力的奴婢,在服务教育对象的人格塑造和素质提高方面作为不大。这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本质无法得到充分的展开。

在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依法治国是基本的治国方略,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被纳入法制的轨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等都严格按照法制规范来实施,以便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效益。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权力,但不是以个人的权力为主导,也不是以某一集团的权威为主导,而是以法制的权力为主导,任何个人或集体的权力都必须服从法律和制度规范。应该说,相对于以权力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以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先进,也较为合理。但是这种机械、僵滞的法律关系严重抑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效率和效益的片面追求使得人的本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对于统治阶级还是对于被统治阶级,其服务性功能都难以得到充分实现。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法律关系与伦理关系的相互支撑。

在以上两种社会治理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功能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其伦理关系没能得以充分体现。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功能,就必须转变思路,打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局限在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定位上,把服务性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之一,把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结合起来,特别是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情感出发,倡导服务与合作的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方式途径的进一步创新。选不是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进行颠覆性变革,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的完善和补充。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就会发现,什么时候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体现了服务性本质的时候,什么时候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其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除了党的政策纲领正确、无数党员的崇高品质和牺牲精神以外,关键还在于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体现了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有效合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性本质得到了充分体现。试想,如果革命目标不是与群众的根本需要结合在一起的话,要想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与合作是不可能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必须把服务性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对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行补充。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性的逻辑展开,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需要。

作者:李辽宁

伦理视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虚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评述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虚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有关虚拟社会定义和构成的研究,虚拟社会和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的研究,虚拟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虚拟社会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借鉴和支撑。

关键词: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G4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已经并正在改变着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的一切领域,并逐渐衍生出虚拟社会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呈现出愈加复杂多样的新情况、新变化。

一、关于虚拟社会定义和构成的研究

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发表要加强对虚拟社会的治理的观点后,有关虚拟社会的研究逐渐增多。曾令辉提出:“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互联网络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人們基于互联网络的虚拟空间,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场域。”[1]关于虚拟社会的构成,曾令辉指出:“虚拟社会的构成分为三个维度,一是技术构成;二是人的行为方式构成;三是在线运行构成。”[2] 曾长秋认为:“网络社会是基于信息网络平台,以互联网为代表并实现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互构达到一体化程度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虚拟性、开放性、一体性、自主性、共造共享性和互构性。”[3] Manuel Castells 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上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4] 可以看出,学界关于虚拟社会概念和构成的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存在很多模糊和有争议的地方,现阶段有关虚拟社会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大都处于摸索时期,随着网络技术和人们网络应用的拓展不断发生变化,紧随这种周期变化,提炼总结出虚拟社会本质特征和根本内涵,在此基础凝练出虚拟社会概念和构成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重点。

二、有关虚拟社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

曾令辉指出:“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日益交融的社会环境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指的是在发展外延上,既要寻求在现实社会场域中的发展,也要谋求在虚拟社会场域中的发展;在发展内涵上,力求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发展各要素与结构得到进一步整合和优化。”[5]曾长秋,薄明华认为:“与传统道德教育相区别,应该适应网络社会的特点,遵循兼容、共享、互惠和自律的原则。”[6] 宋劲松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须参照网络社会的人际结构博弈模式以及游戏化生存方式,正确处理好社会化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社会化过程的主体性与互动性以及社会化内容的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7] 张培方提出:“更新思政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主导性和互动性的关系,搭建思政网、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的信息机制,是网络社会背景下髙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8]综合所述,学界在虚拟社会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尤其是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如何实现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如何适应虚拟社会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综合论证,对策分析也多停留于表面,没能进行深入发掘。

三、结论与前瞻

(一)结论

随着网络快速融入人们的生活,相关虚拟社会的研究已经引起学者的重视,学者们尝试总结虚拟社会的概念和特征,界定虚拟社会的范围,直面虚拟社会生成后给人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尝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和解决虚拟社会中出现的无序和混乱问题,通过现实社会规范人们的行为来实现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對虚拟社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缺乏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应当深入理解虚拟社会内涵和特点,缕析思政工作环境变迁规律,实现两者深层次耦合。

2.虚拟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信息传播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的过程,相关研究对于如何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结合虚拟社会特点开展思政工作有待深化。

3.如何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方法的契合,形成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合力,现阶段有关这方面针对性研究不多。

4.多学科联合研究成果缺乏。虚拟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特点,需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

(二)前瞻

以上的归纳研究对于虚拟社会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网络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社会已然生成并关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承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规范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应直面新挑战和新问题,及时调整、拓展、创新。如何深层次理解虚拟社会的概念、内涵、特征,如何实现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虚拟社会中存在问题等内容,成为学界下一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

[2]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52.

[3]曾长秋,万雪飞.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45.

[4]郑中玉,何明升.网络社会的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⑴:55.

[5]曾令辉.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

[6]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130-132.

[7]宋劲松.论网络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求实,2010,(5):35.

[8]张培方.网络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9):22.

作者:李文博 朱晓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论文下一篇:PBL模式教学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