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2022-07-08

第一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对 )

2. 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 错) 3.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对 )

4.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对 ) 5.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错) 6. 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对) 7. 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 错 )

8.“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 对 )

9.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 对 )

10. 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 。( 错 )

11.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错 ) 12.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对 ) 13. 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错 )

14.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错 ) 15. 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对 )

16. 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对 )

17. 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方面。( 对 )

18. 英国人视《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未来”的世纪承诺。( 错 ) 19. 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均来自于国家财政。( 错 ) 20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 对 )

21. 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 对 )

2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 对 ) 23. 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 ) 24. 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

25 “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 错 )

26.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 对 )

27.“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 对 )

28. 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错 )

第二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试题判断题答案

三、判断题

第1题:2010年4月,UNDP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中国走向低碳之路的一揽子政策选择,建议渐进实施碳税制度. 是

第2题:自从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开始减低. 是 第3题: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 否

第39题:基于项目的碳市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的市场. 是

第4题: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是

第5题: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是 第6题: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是

第7题: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95%,如果人体减少水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否

第8题:社会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最高级形式. 否

第9题: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开始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每张证书有效期为18年。否

第10题:日本称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为“动脉”产业. 是

第47题:生态补偿是指对生态损失进行弥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与方法. 是 第48题: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否

第11题:能源利用指标中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否 第12题: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下。是

第13题:环境法的利益平衡中,首先应明确基本的环境公益和基本的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环境公益的保障机制。否

第14题: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

第15题: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是 第16题: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是

第17题:“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是

第18题: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 否 第19题: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否

第20题: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外部性问题均可通过协商后的补偿得到解决从而实现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是

第21题: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否

第22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80%.否

第23题:1999年后,意大利通过立法的形式…….有效期为18年。否

第24题:瑞典已成为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2006年达到23%,到2030年将达到75%,铸就名副其实的“风电王国” 否。

第25题: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否

第26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否 第27题: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否

第28题: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是

第29题: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险发展。是

第30题: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是

第31题: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

第32题: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是

第33题:消费的物质保证上看,消费决定于以增值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即消费决定生产. 否

第34题:“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 是

第35题:低碳消费首先需要一种态度,然后形成一种习惯,最后定型为一种价值观. 是 第36题: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

第37题: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

第38题: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

第39题:综合能耗强度这个指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数据需求量不大且易于被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其缺点是过于笼统。是

第40题:范式涵盖了模式,具有整体性的意义. 是 第41题:“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是 第42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否

第43题: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可以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为原则。否

第44题: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否 第45题:人类可以采用征服者统治异民族的方法来对待自然界,而应当在改造的同时,积极地加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双方的协调发展。是

第46题: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是

第47题:低碳经济是消耗化能源小、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 是

第48题:CO2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最低的。是 第49题: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占电力结构的80%.是

第50题: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途径。是

第51题: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是

第52题:我国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是

第53题:保护和改善环境仅指保护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严衡。否

第54题: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根据各国政府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的前提下,对本国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进行交易。是

第55题: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否

第56题:低碳经济的发展仅靠单一市场规则也是可以实现的. 否

第57题:“新领域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否 第58题:“低碳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放弃的过程. 是

第59题:“低碳”概念由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是 第60题:我国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是

第61题:臭氧(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

第62题:中国又是一个煤炭消费大国,2007年煤炭消费占全球的30%左右,国内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电力部门90%的燃料是煤炭. 是

第63题: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是

第64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否

第65题:减量技术能够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技术. 否

第66题: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否

第67题: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属于零碳技术. 是

第三篇:论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20102072103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唐政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们有相同的理念,内容有交叉,极易产生混淆,却又在研究的侧重点、突破口和研究核心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相关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一、来源及含义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受当时发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三)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四)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二、相同的理念、支撑点和追求

(一)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二)支撑点是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经济伦理为支撑点。

绿色科技是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因而又称之为生态科技,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它涉及到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绿色科学技术或者生态科学技术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目的是促使人与自然协同演进、共同发展,是在生态自然观指导下,受生态意识支配和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约束的科学技术,这种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与统一的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越融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优化也就越有保障。自然性和人类性是绿色科技的显著特征。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三、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二)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2、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3、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4).

4、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5、李彦龙.哲学视野中的生态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4.

6、陈建国.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J].江西社会科学,2000(7).

7、费平,卢风.生态经济与市场激励机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第四篇:低碳循环经济判断题库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判断题答案: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对 )

2. 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

错) 3.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

)

4.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

) 5.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错) 6. 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对)

7. 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

)

8.“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

)

9.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

对 ) 10. 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 。(

) 11.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错

) 12.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

) 13. 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错

)

14.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

) 15. 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对

)

16. 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对

)

17. 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方面。( 对

)

18. 英国人视《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未来”的世纪承诺。(

) 19. 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均来自于国家财政。(

) 20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

)

21. 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

)

2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

) 23. 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 ) 24. 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 25 “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

) 26.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

)

27.“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

)

28. 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

)

29: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民间机构牵头,企业,社会团体,政府共同参与促进碳的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

) 30: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

否 ) 31: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约生产塑料袋能耗约1.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

)

32: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 (

) 33: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则减小。(

) 34: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阿尔赫尼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5~6℃。( 是

)

35: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

)

36: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

37:低碳概念是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下有利于工业化国家的策略,其用意是十分深刻的。(

否)

38: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 ( 否

) 39: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先进的发展观念. ( 否

)

40: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经济无论从制度安排还是在实际经济实践中都没有出现。( 否

)

41: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

)

42:低碳产业集群是指低碳产业及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在全世界的聚集. ( 否

) 43: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是

). 44:低碳产业创新系统应以保持和提高我国低碳产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为系统目标,以低碳产业技术的有效创造、扩散与利用为系统核心. (

)

45: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是

)

46: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险发展。(

是 ) 47: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比一直居于较高水平。( 是

) 第55题: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是

) 48: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也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

否 )

49:2010年4月,UNDP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中国走向低碳之路的一揽子政策选择,建议渐进实施碳税制度. (

是 )

50: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最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首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

是 ) 51:企业生态伦理是指在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 (

是 )

52:从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是 ) 53:臭氧(O3)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它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是

)

54: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因而是最受关注的温室气体。(

是 )

55:1982年4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是 )

56: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力是指市场机制. (

否 )

57: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模式的两个特征。(

否 )

58: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是

)

59:“循环”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社会系统中各家庭之间、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 (

否 )

60: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 是

)

61:系统化技术是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

是 )

62: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 是

)

63: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 否

) 64: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是

)

65: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

)

66: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是 )

67: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使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是 )

61、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单独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错)

62、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进行回收。(错)

63、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对)

64、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对)

6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

66、对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可以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对)

67、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错)

68、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需要拆解和再生利用的,应当交售给生产企业。(错) 6

9、《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效后,《清洁生产促进法》就可以不必执行了。(错) 70、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不能进行开采。(错) 7

1、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对) 7

2、国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并将主要统计指标每季度向社会公布。(错) 7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对)

74、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

7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错) 7

6、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普通公民关系不大。(错)

77、塑料器皿底部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是“循环再生”标志。(对)

78、废弃的电子产品可以直接放入生活垃圾中丢弃,不必送回厂家或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错)

79、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到钢厂回炉再炼。(对) 80、医院中所使用过的针头可以回收直接再利用。(错) 8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对)

82、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对)

83、对用电高峰和低谷执行差别电价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对)

84、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将有机垃圾转换成电能,因此无论城市大小,都应该大力推广。(错) 8

5、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这种方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错) 8

6、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但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对)

87、我国的废纸回收率较高,用于造纸的废纸原料基本都来源于国内。(错) 8

8、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对)

89、《循环经济促进法》施行后新建的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对)

90、再生水是指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供作回用的水。它可以用于补充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等。(对) 9

1、在一个工业园区中,不同企业的废水可以不加预处理就可以直接送往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错)

92、国家应该无条件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错)

93、如果住户现在居住的房子或新买的住房还不是节能型住宅,可利用家庭装修的机会,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对)

94、手机含有大量不能降解塑料和有毒重金属,同时,手机中占较大比例的有用重金属。因此,废旧手机的回收是十分必要的。(对)

95、能源效率标识应当包括生产者名称或者简称、产品规格型号、能源效率等级、能源消耗量、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内容。(对)

96、出于安全考虑,汽车到达一定使用年限或一定里程需要报废。报废汽车应该送往专门的厂家进行回收拆解,所有零部件都不允许直接回用。(错)

97、汽车报废时,汽车生产厂家有义务来回收自己生产的汽车。(错) 9

8、国家应该禁止过度包装,但对月饼等传统食品除外。(错) 9

9、坐公交车出行属于绿色消费行为之一。(对)

100、国家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对) 101:系统化技术是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

是 )

102: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 是

)

103:碳交易是指允许企业对政府规定的碳排放权利进行买卖的市场行为. ( 否

) 104: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但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已相当严重。( 是

)

105: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改善能源、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

)

106: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生产中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来自国外,而大部分光伏产品也依赖国外市场。(

是 )

107: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使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是 )

第五篇: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六套试题单选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A:煤)。

第2题: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行又依赖于(D:政府)

第3题:(B:开发新能源)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4题: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的方式没有(A: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第5题:近百年来极冰的大量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了(A:10-20厘米)。

第6题: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A:200年)。

第7题:从1995年起,每年的(C: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第8题: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C:-15℃)左右。

第9题:(C:1976年)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

第12题: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总结为(D:“2+4”模式)。

第11题:企业内部循环指(B:中循环)。

第12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D:自然)。

第13题: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起步、发展完善、成熟的复杂过程是指(A:系统性原则)。

第14题: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C:《环境保护法》)。

第15题: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A:低)。

第16题:低碳经济的目标是(D: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17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第18题: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第19题: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C:技术进步与创新)。

第20题: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C:多立法)。

第21题: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不包括(C:可过度开发原则)。

第22题:(C:可操作性)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第23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D:碳中和技术)。

第24题: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A:碳密度)。

第25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可持续消费)。

第26题:《京都议定书》,规定了(A:4种)受控温室气体。 第27题:(A:1988年)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28题: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A:增加)。 第29题:(A:1993年)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

第30题: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B:二)产业,调整

一、

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第31题: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A: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 1/4。

第32题:增物质化模式是指(A:A模式)。

第33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是(D:源动力)。

第34题:碳金融不包括(C:银行的绿色信贷)。

第35题: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得是(A:人类发展指数)。

第36题:(A: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第37题: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人生哲理)。 第38题: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包括(D:核污染)。

第39题: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第40题:关于科斯定理论述正确的是 (D:只要产权明确,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交易开始时将产权赋予哪一方,市场均衡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第41题:发展低碳经济,加速煤炭企业转型的对策与出路不包括(D:只需政府,企业做好就行了)。

第42题: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A:消费市场)领域倾斜。 第43题: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B:经济消费)。

第44题:(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第45题:政府低碳责任的带动失力原因没有(B:发展观不正确)。

第46题: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A:生产)驱动型”发展阶段。

第47题:(D: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

第48题:臭氧(O3)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B:O2)。

第49题:(A: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50题:气候变化是由(D:气候系统)的变化引起的。

第51题:(A: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

第52题: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B:城市基础设施)。

第53题: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属于(A:降碳技术)。

第54题:(B: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第55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B:环境)。

第56题:清洁能源,包括(C:太阳能)

第57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法律保障)。

第58题:我国(A:石油)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我国能源安全。

第59题: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B: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第60题:张扬提出的生态环境子系统中不包括(D:生态环境治理)。

第61题:一个健康成人,每天平均要喝(A:2100)毫升水。

第62题: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石油)。

第63题: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主体单一化)。

第64题:(B:人口众多)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第65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与悖逆)。

第66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D:碳中和技术)。

第67题: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A:恒温消费)。

第68题:CO2虽然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力(GWP)是(A:最低)的。

第69题:中国于(D:1995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第70题:(B: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第74题:以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典范的是(A:小循环)。

第72题:不属于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的是(D:人口基数大)。

第73题:下面属于低碳产出指标的是(A: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单位个人鉴定意见下一篇:党委换届选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