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2023-02-19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政府、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汇报总是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内部以及相互合作的组织之间,而汇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那么,你懂得写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融工作会议汇报材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金融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村镇银行在金融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就我行经营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经营情况

目前,我行设有营业部、中山支行、黄河路分理处三个营业网点,共有员工49名。截止6月底,我行各项存款余额40128.77万元,同比增长83.54%;各项贷款余额29474.11万元,同比增长71.92%,其中涉农贷款23294.60万元,占比79.03%;实现收入1704.86万元,同比增长46.96%;实现利润513.38万元,同比增长191.40%;累计上交税费182.83万元,同比增长74.71%,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各项业务快速推进

1、内部管理方面,顺利召开一届八次董监事会和一届四次股东大会,深入开展“合规执行年”活动和“执行力建设年”活动,持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员工竞聘上岗,完成第四批员工招聘、培训工作,推进本行全面发展,确保实现稳健、规范经营。

2、存款方面,利用电视、户外广告牌、网络等媒介扩大宣传力度,与各单位、企业协调吸收对公存款,持续开展 1

优质文明服务活动,积极挖掘潜在客户、培养优质客户,实现存款稳步增长,资金实力不断壮大。

(二)优化信贷投放模式,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我行始终坚持将所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优化信贷投放模式,为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本年度上半年:

1、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发放“林产品创业贷款”9笔共计1300万元,发放“协会+会员贷款”7笔共计870万元。

2、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涉农经济组织,为从事大米加工、粮食收购等多种行业的企业、个人发放涉农贷款23294.60万元,占上半年贷款发放的79.03%,为百姓医药物流、开开援生等25户中小企业共计发放贷款6605万元,申请4000万元支农再贷款也全部用于支持本地农村经济发展。

3、针对部分客户缺乏抵押品、担保人的情况,积极与本地恒信、仁德等担保公司合作,共计发放担保公司保证贷款12笔,金额累计1910万元。

4、针对信用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大力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与华兴木业、南方木业、一鼎通等14家企业累计签发承兑汇票242笔,金额达10024万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缺乏难题。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下一步工作中,我行将按照县经济会议要求,继续坚持“立足固始,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信贷管理,夯实服务基础。我行将按照“三法一指引”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执行灵活的定价利率,多角度、全方位提高信贷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确保信贷支持力度,在严格控制存贷比和央行贷款控制指标前提下,存贷比不低于7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85亿元,本年净增5800万元,增长17.74%。

(二)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扶持三农经济发展。一是优先发放涉农贷款,积极探索、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重点加大对粮食收购、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等涉农行业在创业、扩大规模、流动资金需求等方面支持;二是加大对史河湾产业集聚区涉农企业扶持力度,对从事林产品加工的优质企业客户,采取联保贷款形式,支持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据调查了解,金地种粮、广德农业等专业合作社在下一步粮食秋收、购买农机具、修建渠道塘坝等方面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我行将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联保贷款形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三)提高对中小企业服务能力,支持其做大做强。一

是在传统抵押、担保贷款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实行联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贷款、商户+协会贷款,大力支持副食、印刷、粮食加工等行业发展;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我行实际,强化营销策略,深入开展市场调研,适时召开银企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资金需求,为信贷决策提供真实、可靠信息;三是加强与担保公司合作,针对有发展潜力、保证人和抵质押品不完备的企业,引荐担保公司为其提供保证,及时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四是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为信誉好、有市场、缺乏流动资金的企业及时签发承兑汇票,支持其业务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2011年上半年,天骄银行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这得益于固始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民银行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工作中,天骄银行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旋律,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力争在推动固始经济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 金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精品)

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金融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受省政府委托,现将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金融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全省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全省金融工作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金融强省为目标,努力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整体实力,全省金融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4月起,在省长亲自主持下,博采各地之长,深入调研论证,起草了《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7日,省政府以鲁政发[2015]17号文件发布,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由此迈入新的阶段。

(一)努力壮大金融业规模实力。坚持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谋划发展,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多方施策,努力提升金融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

金融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8%,高出同期GDP增速5.7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265亿元,同比增长13.7%,占GDP比重达到4.1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0.08%;金融业实现地方税收344.76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部地方税收比重为10.64%。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一举突破万亿元,达到1.08万亿元,较上年多增1533亿元;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6万亿元和4.7万亿元,新增贷款超过5000亿元,新增存贷款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直接融资和保费收入等增长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4年3月末,全省金融业总资产超过8.8万亿元,是2005年末的约4.3倍。

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各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金融组织体系。银行业方面,3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全部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另有19家外资银行进驻我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现已分别达到44家、85家,比2012年末分别增加16家、21家。证券期货业方面,我省有2家证券公司法人机构(齐鲁证券、中信万通证券);证券公司分公司、证券营业部目前已分别达到31家、328家,比2012年末分别增加11家、44家。有3家期货公司法人机构(鲁证期货、招金期货、中州期货);期货营业部现已增至86家,比2012年末增加9家。保险业方面,目前驻鲁保险公司达到79家,其中,寿险公司44家,财险公司35家;有泰山财产保险、德华安顾人寿保险2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另外,青岛中路交通财险、烟台华海财险获批筹建)。与此同时,信托、资产管理、财务公司、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产业基金、股权投资、产权交易、股权交易、典当等多种类型金融组织蓬勃发展。

(二)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目的,全方位推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努力扩大银行融资规模。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情况下,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推动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督促落实与多家银行总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引导银行业机构千方百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15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3357.9亿元,比年初增加7916.8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952.1亿元(今年3月末已突破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023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增加2584.2亿元和1749.3亿元,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4.1和13.2个百分点,连续4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鼓励银行业机构积极稳妥地开拓表外融资业务,2015年表外业务融资增加4294.9亿元,同比多增1947.1亿元,对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瓶颈”约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开拓直接融资渠道。创造条件,抢抓机遇,不断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2015年全省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达到1950亿元,其中,债券融资1837亿元,同比增长20%。积极开展企业上市培训推介和上市资源培育活动,大力推动我省企业上市。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37家,累计募集资金3172亿元;现有2家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核待发行,28家公司排队待审,40余家公司启动境外上市程序。继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之后,去年以来我省又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为我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创造了更好外部条件。储备“新三板”挂牌企业资源超过800家,其中19家进入全国首批集中挂牌范围,居全国第三位。顺利完成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公司制改造,通过实施功能提升工程,该中心已形成了股权托管、挂牌交易、上市孵化、融资服务、综合展示和企业规范等六大功能平台,创新开展了私募股权、信托、股权质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在全国同类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中心挂牌企业309家,托管企业452家,展示企业2260家,实现直接与间接融资已累计超过100亿元;吸引和培育各类中介机构260家;在全省设立了50余家分支机构,作为全省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我省在全国率先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签署合作协议,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在省内得到广泛推广,“区域集优债务融资”模式已在多地试点。我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累计发行额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已发行企业达91家,累计融资64.1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步伐加快,累计备案企业62家,今年前3个月新发行8家,募集金额10.6亿元。

充分发挥保险业功能作用。大力推动保险业改革创新和规范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和民生能力。2015年,全省共完成保费收入1280.4亿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2.35个百分点;保险业累计赔付441.7亿元,同比增长36.1%;承担各类风险责任29.1万亿元,增长50%。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新增花生等9类补贴品种,覆盖县域从103个扩展到134个,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6.9%;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订单贷款保证保险、菜篮子工程保险、农房保险等特色涉农险种取得初步进展。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今年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3.52亿元,同比翻了一番。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体现,治安保险、安全生产等各类责任保险发展迅速,在诸城市开展的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启动了诸城市特色种养业保险互助组织试点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4]13号),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省统筹。我省保险资金运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新落实到位83亿元,累计达到178亿元。

(三)加快推进地方金融业改革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地方金融业作为关系全省发展大局的长效工程,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改革创新,开创地方金融业发展新局面。

地方银行类金融机构稳步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完善治理结构,延伸服务触角。截至2015年末,城商行分支机构县域覆盖面达到92%,有14个市实现了县域全覆盖;省内14家城商行资产总额达到8758.2亿元,比年初增长25.5%。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今年以来新改制设立农村商业银行14家,累计达到44家。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农信社消化历史包袱,吸引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加快银行化改革进程,探索建立以股权纽带关系为核心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信社服务县域经济和“支农支小”能力。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14573亿元,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713亿元、7890亿元,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草根”金融组织发展迅速。出台了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新政策,在准入门槛、融资渠道、经营区域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2015年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082亿元,95%以上投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截至今年3月末,我省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399家,注册资本479.5亿元。针对融资性担保行业现状和外部发展要求,提出“增资扩股做大一批、重组联合做强一批、提高标准改制一批、严格监管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融资性担保公司自身实力和服务能力均有明显提升,2015年新增担保金额近1300亿元,支持了7万多户中小企业发展。全省现有融资性担保公司483家,注册资本517.8亿元。我省设立村镇银行数量居全国首位,今年以来又新设6家,总数达到85家。另外,立足于为“三农”提供最直接、最基础的金融服务,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调研论证工作,目前有关试点方案已征求专家和国家部委意见,近期将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随后上报国务院。

民间融资机构规范发展。为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2012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18号),在全省部分市县启动了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积极探索,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工作现场会,对试点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推广;当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的意见》(鲁政办发„2015‟33号),在全省范围内推开民间融资规范引导工作。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民间融资机构达到298家,注册资本143.6亿元,其中,民间资本管理机构264家,当季投资56亿元;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34家,当季登记资金需求1.8亿元,成功对接资金0.66亿元。随着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我省非法集资活动呈明显下降趋势,已退出全国前十名这个“黑榜单”。

各类交易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在对省内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各类要素交易市场建设。目前我省共发展各类交易场所57家,其中权益类交易场所18家,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39家。2015年以来,批准设立了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业务范围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12个农村产权交易品种,对改善“三农”融资难、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批准筹建金融资产、能源等2家交易场所,提升对相关产业的要素配置能力;筹建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探索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正规类金融机构牌照由中央管理部门核发,近年来申领难度越来越大。经过不懈努力,我省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近年来申办了4家保险法人机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获批数量已经达到15家,青岛市进入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名单,汽车金融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与此同时,齐鲁证券、鲁证期货、山东信托等省内骨干金融机构运行稳健,业绩良好,对地方金融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四)着力优化金融业区域发展布局。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根据我省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金融业发展“点面连接”战略。具体内容包括“两点一面”,“两点”分别是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和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一面”就是县域金融业发展。

大力推动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2011年5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11‟17号)。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济南金融核心区建设、金融机构培育引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特别是济南“汉峪金谷”金融新城规划建设已初具规模,将成为我省重要的金融产业聚集区。

协调推进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青岛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金融活跃度和开放度较高,近年来针对发展财富管理业作了有益探索,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目标,突出发展高端金融。2015年6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总体方案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201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等11部委印发。目前,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载体建设、机构培育引进、舆论宣传、政策推动等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科学谋划县域金融业发展。县域金融是我省金融业发展的“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所在。我省对发展县域金融给予了充分重视,2011年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在10个县(市)开展了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工作;2012年3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全省县域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2]14号);2015年,将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20个县(市)和莱芜市。截至目前,一些试点县市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有效促进了全省县域金融业发展。

另外,坚持“区域发展、金融先行”理念,围绕全省“两区一圈一带”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资金投放、机构设置、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大倾斜力度,支持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金融业与全省重点发展战略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五)全面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按照营造环境、夯实基础的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制约金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省政府成立全省金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郭树清省长亲自担任组长,全面负责金融重要决策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意见》(鲁政发[2015]28号),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条块结合、完整覆盖、运行高效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目前全省17个市、137个县(市、区)已全部独立设置金融工作机构,并加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牌子也会在这次省级机构改革中挂起来。对金融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持明显加强,开展了大规模领导干部金融业务培训,启动了我省与中央金融部门双向人事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全面增强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组织开展了全省地方金融风险排查工作;积极稳妥处置了齐鲁银行“12.06”、烟台商业银行“1.31”、邹平民间借贷等重大风险案件和10余起涉及我省的全国性非法集资案件,切实维护了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加大了金融宣传力度,扩大了金融对外合作交流,山东金融业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发生积极变化,全社会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意识普遍增强。

二、全省金融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通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客观分析,我们认识到,当前全省金融工作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金融业认识仍有不足。在某些地方和某些同志当中,仍然存在对发展金融业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的问题。没有真正把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去推进发展,或单纯强调金融的要素功能,忽视金融的产业属性、运行规律及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善于利用多种金融业态、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促进区域内资源聚集和经济发展。

二是金融业总体实力不强。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存量不活”。2015年,我省GDP居全国第三位,但金融业增加值仅居第六位,占GDP比重分别低于江苏、浙江和广东2.1、3.8和2个百分点,存贷款余额、上市公司数量、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也有不小的差距。我省地方金融资产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30%左右,比重明显偏低;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度不高,地方金融机构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骨干金融企业规模实力偏弱,难以比肩国内同行业领先企业,对地方金融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

三是金融业发展方式粗放。金融服务领域狭窄,信贷服务向大城市、大项目和大企业集中,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比较薄弱。金融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金融业发展仍以外延扩张为主,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能力不强。银行业“一业独大”,资本市场发展不足,其它金融业态发育迟缓,尚未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协调发展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四是金融产业布局需要优化。一方面,金融产业布局没有体现其固有特性,中心城市聚集度低、辐射力弱、优势地位不够突出,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任务很重。另一方面,作为全省经济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重点的广大县域,金融业发育滞后,金融资源利用量明显偏少,县域融资总量仅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县域金融抑制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

五是金融运行潜伏一定风险。今年可能会成为金融风险集中发生的关键年份。实体经济运行遇到较多困难,部分行业、地区信贷风险逐步显现,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我省企业互保联保问题较为突出,企业流动性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容易随担保关系不断蔓延,引发连锁反应。非法集资、票据诈骗等金融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对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构成一定威胁。

三、下步全省金融工作的思路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金融工作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总抓手,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重心,强化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把握好工作路径、次序和方法,努力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主要围绕以下重点领域开展工作:

(一)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努力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保持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表外业务融资规模。全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我省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公开上市,同时引导企业通过股权交易、债券、私募、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融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提升地方金融业发展水平。一是推动农信社、城商行等地方银行类机构改革,提高治理水平,增强规模实力,促进竞争发展。二是开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试点工作,规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组织,探索发展互助型保险组织。三是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普惠金融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推进权益类和大宗商品类中远期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农村产权、金融资产、能源、知识产权等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发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优化。五是科学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规范有序地发展民间资本管理机构及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我省地方金融机构改组改制或发起设立中小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六是顺应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着力培植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融资性担保等大型地方金融骨干企业,促进做强做大做优,适时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对地方金融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三)促进金融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经济转型和社会民生的战略需要,加快推动对重大项目、新兴产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民生消费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创新,促进金融业集约化经营和内涵式增长,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功能。强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完善风险投资和风险保障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和成长环境。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引进省外境外优质金融机构进入我省,鼓励我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业务、聚集资源,推动我省更多企业到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

(四)发挥好保险业功能作用。保险业是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保险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省保险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功能作用发挥不够。下步要积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探索推行更多强制类保险,促进商业保险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协调推进科技保险试点,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风险保障。鼓励我省保险法人机构利用总部优势,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五)深化金融业“点面连接”战略。依托济南省会城市地位和金融资源优势,强化工作合力,做好金融机构引进和金融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利用青岛市已有基础和蓝色经济区龙头地位,抓住国家政策机遇,从机构培育、市场建设、政策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好工作,加快推进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把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继续往纵深推进,研究制定新的鼓励支持政策,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县域和农村地区,不断增强县域金融服务能力。

(六)打造更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业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法制建设对金融业发展尤为重要。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特别是地方金融监管工作,对法制建设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目前,《山东省地方金融业发展条例》、《山东省民间融资监督管理条例》已列入2014年地方立法二类和三类项目。恳请省人大常委会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抓紧研究起草法规草案,尽可能加快立法进程,努力为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非法集资、非法融资中介、非法证券、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票据诈骗、保险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查处力度,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三篇:社区工作务虚会议汇报材料

树立雄心

坚定信心 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

——在2010务虚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0年以来,梅荆一社区以及荆心村实业公司根据街道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开展“与幸福相约”主题活动,强化社区管理,维护社区稳定。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代表梅荆一社区和荆心实业公司对2010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及明年的工作计划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社区稳定长抓不懈,全力打造和谐生活环境。

一是我们始终把维护社区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积极培养了一支思想素质好、能够拥护政府的维稳队伍,随时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确保信息采集及时,矛盾化解及时,疑难矛盾上报迅速。由于各项措施得力,今年以来,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

二是加大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及时让群众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让群众在理解政策上出现偏差。社区认真开展“反邪教”、“创建无毒社区”、“五五普法”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为社区和谐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健全综治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综治、警务、治保、调解和外来人员管理的积极作用,“五位一体”管理职能正常运转。我们在已有的“红袖套”义务志愿者巡防队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范围,同时配合社区警务协管员,对社区户籍及外来人员进行统一登记和梳理,做到社区人口信息的全掌握。同时,配合物业保安队伍,对社区治安加强监管力度,使得社区治安案件的案发率大大降低,社区治安环境良好。

四是完善了社区群众调解室的功能,做好社区民调工作及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工作,全年共受理居民信访89人次,化解各类矛盾37起,其中容易激化的矛盾5起,矛盾化解率达95%。协调处理各类渗漏水问题5次。

五是针对社区早拆迁户多,一套房多,群众情绪也比较多的特点,抓重点人员的管理和疏导工作。在解困房的分配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对分配名额提前张榜公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分配,减少不稳定因素,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二、强化党建工作,积极开展主题活动,营造“幸福”氛围。 通过每月25日的党员学习,使党员干部接受党的知识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和老党员教育工作。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与幸福相约”主题活动以及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的系统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每一位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意识,为推进梅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上墙亮身份,展示党员风采,接受居民群众监督活动,提升党在居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发现在创建和谐社区作奉献的闪光点,努力提高作风效能建设,努力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做好社区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社区建设健康发展。今年共吸收了3名入党积子为预备党员,4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同时广泛征求了广大党员的意见,吸收了5名入党积子参加了党校培训,社区党总支部将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考察和培养,以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今年以来,社区党员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街道慈善捐款献爱心活动中,共捐款35000余元。

从今年4月起,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号召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社区始终把居民幸福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动力和检验标准,把居民幸福作为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按照既定方案,开展了“与幸福相约”主题系列活动,分阶段、有重点、抓特色,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向社区居民宣传、展示“幸福”,让居民寻找、感受“幸福”,努力建设幸福宜居新社区,让居民生活越来越优越、环境越来越优美、社会越来越文明,让所有的社区居民都倍感安全、倍感温暖、倍感舒畅、倍感自豪。

三、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

(一)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根据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梅荆一社区全面实行扁平化管理新模式。社区通过错时上班、值班制度,分片包干责任制度,定期走访调查制度,条线分工融合制度,社区四方会议制度等,逐步、有序地推行扁平化管理这一全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学习相关优秀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社区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了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提升社区形象和公信力,为各项工作的展开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抓好民政、社保、劳保工作,让居民生活有所保障。 社区根据居民和家庭实际需要,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居民的满意度,着力抓“敬老、助残、扶贫、帮困”工作。结合“与幸福相约”主题活动,了解掌握居民群众的基本情况,真心听取他们的呼声和要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与幸福相约”主题活动,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今年共发放低保救助金50000元,发放低保慈善爱心券174余张。

在社保接轨工作中,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政策宣传,确保人人知晓此项工作对群众的利益。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召集党员、居民组长召开了6次推进会,目前已签字人员达3800余人,保障未签字18人,完成了99.5%。为降低失业率,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与中介、企业多沟通,解决就业,全年共推荐就业80余人次。在2011年居民医疗保险的登记办理工作上,社区提前做好宣传准备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参保人数1300余人,占总参保人数的80%以上。我们还将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全力确保全覆盖。

(三)全力做好社区环境整治,给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梅荆花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街道2010年的一项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社区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要求工作人员分工、分片深入楼道,征求广大党员、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重点部署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处理各类矛盾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要求广

大党员干部、居民以这次“与幸福相约”主题活动为平台,为构建幸福梅村而共同努力,确保这次工程的顺利实施。

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做到长效管理,定期组织人员整理,清运建筑垃圾及居民的废弃杂物35车,铲除乱涂写、乱张贴,清理乱牵挂458处,确保社区长治久洁,让居民有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社区对小区内大巴车、货车停放无序、混乱的情况进行有效整顿,做到车辆有序停放,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四)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完善社区职能。

社区利用宣传栏、公告栏等平台,做好“世界环境日”、 “助残日”帮残助困、上门服务、“重阳节”为孤寡老人免费安装报警器、“消防日”特邀市消防支队教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消防知识培训等各类宣传,定期对社区居民开展公民道德、文明礼仪、消防安全、老年保健、青少年教育、健康卫生、民主法制、计划生育、交通安全、就业技能等培训教育,弘扬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良好社会风尚。完善社区教育职能,定期开展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健康教育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和吸收新知的新渠道。同时,创建青少年科普工作室、绿色网络中心等,为社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阵地,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的功能性。

(五)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帮助弱势群体。

社区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及时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独居孤寡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年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卡50余张;积极为育龄妇女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建设社区世代服务室,完善计生服务功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健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服务工作,热心为老年人服务。今年累计接待了社区内贫困、孤寡独居困难老人百余人次,为社区内日常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提供了满意而周到的生活照料,为我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获得省AAA级居家养老中心的荣誉肯定,走出一条政府、社区、家庭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新路子。

(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活跃社区人居环境。

一方面加强建设“老年腰鼓队”、“十番罗鼓队”等多种文体队伍,另一方面社区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使小区呈现出健康、活跃的文化生活氛围。1月4日,“迎元旦”广场文艺晚会;3月份,参加新区打莲湘队表演;4月26日,“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社区文艺晚会;6月19日,街道健身月广场文艺汇演;10月1日,“庆国庆”社区文艺晚会;11月9日,街道家庭才艺展示。通过举办广场文艺演出和各类社区活动,培养了居民群众的兴趣爱好,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活跃了社区的人居环境,营造了和谐氛围。

(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

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按照文明卫生城市和绿色社区的创建要求,修复绿化面积为4000平米。扩建了健身场地40平米,修缮、更新健身器材10件余件。

(八)加大创建力度,完善社区宣传阵地。

一是抓好城管爱卫工作,美化社区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社区加大了拆违拆临力度,及时发现、制止、拆除小区内的违法违章建筑。二是对宣传橱窗每季度进行更新,不定期开办各类知识讲座,提高了群众对各类信息的知晓率,大大提高了居民对文明创建的参与率,积极开展文明社区、健康社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的社区环境。

(九)积极做好人口普查工作。

认真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做好普查员和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全体动员,分片包干,深入楼道走访摸底,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人普资料,确保人口普查信息零错误、零遗漏,准时、保质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

(十)做好两委换届选举。

圆满完成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新两委班子人员本着对居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形成合力,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工作,脚踏实地的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取得居民群众的信任。

四、攻坚克难,抓好村级经济工作。

荆心村1-12月份预计能完成技工贸收入8.5亿元,比去年7亿元增加1.5亿元。其中,工业销售完成5.5亿元,三产营收完成3亿元。预计完成增值税收700万元的目标任务。全年村级收入确保完成135万元。目前,已完成签约项目2个,完成注册资本700万元。

五、2011年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

(一)强化党建工作,健全各项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的党建工作网络,增强党的工作在梅荆一社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二是加强梅荆一社区党总支和分支部建设,发展有志青年,提高基层支部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完善党建带群团组织的工作,健全梅荆一社区工、青、妇组织和活动制度。

(二)强化维稳工作,争创社区和谐稳定。

本着“保稳定、创和谐”的原则,全力做好综治、信访工作,一是健全群防、群治联防网络;二是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把握工作主动权;三是加强民情走访,完善信访责任制,抓好初信初访工作,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社区调委会的中坚作用,切实协调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杜绝非正常上访和群访、集访,确保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三)突出文化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品位。

通过建设文化社区、文明社区,大力发展广场文化、楼道文化、家庭文化,充分利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安居乐业,以锻炼身体,娱乐大众的宗旨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树立社区文化形象。

(四)加强社区管理,积极开展各类评优活动。

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梅荆一社区将大力开展各类评优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梅荆一社区将在社区里组织开展“文明楼道”、“孝媳妇”“敬老爱幼”等评选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先进党员”评选活动,旨在提高大家的文明素质,为创建特色社区奠定基础。

(五)坚持环境整治,争创美好社区。

明年梅荆一社区要坚持环境整治制度,除完成上级规定的整治任务外,

还需要不间断的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乱堆放、乱张贴、维护好社区的绿化和亮化,为争创环境优美社区而努力。

(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升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

明年梅荆一社区要切实关注民生,除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各项民生社事工作外,梅荆一社区还要随时走访居民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和建议,坚持访贫问苦,扶贫帮困,推荐就业,通过各项民生实事来取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赢得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

(七)稳定中求发展,进一步加强村级建设。

荆心村在2011年计划完成技工贸收入9.5亿元,比2010年增加1亿元。其中,工业销售计划完成6.5亿元;三产营收计划完成3亿元;计划完成增值税收800万元;计划完成村级收入140万元。同时,认真做好梅荆六期地块内的拆迁工作,确保安居房的顺利施工。

领导同志们,在2010年的工作中,我们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完善社区服务,使社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工作措施,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居民素质,树立雄心,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务实奋进,全力将梅荆一社区打造成一个生态环境更优、居民生活更好、文明程度更高的优秀社区。

梅村街道梅荆花苑第一社区 梅村街道荆心居委会 2010年11月18日

第四篇:组织工作务虚会议汇报材料

**乡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乡辖5个行政村,总人口6700人,下设9个党支部,有党员198名。2014年,**乡组织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党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服务型和攻坚型党组织,为推进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201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教育,强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2014年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活动中,我乡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参与,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了“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在学习教育环节,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带头组织观看专题片和专题讨论;在征求意见环节,带头走村串户,广泛征求意见,共征集到对基层党建意见152条;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带头揭短亮丑。狠抓整改落实,认真抓好中央、省、市、县部署的66项专项整治,针对“四风”方面存 1 在的问题制定了23项制度。通过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思想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全乡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抓制度,强服务。一是建立党员干部与群众“双向联系卡”制度。按照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至20户群众,每户群众都有一名党员干部联系,实现了联系群众“两个全覆盖”。同时,乡党委安排每个村2万元资金,专门用于联系群众过程中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全乡全年共解决群众困难300多个,调解纠纷89起。二是完善了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和村民事务代办制。 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5个,对来访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站做到了有服务窗口,有服务人员公示牌、标识牌,有来访登记台帐,有上墙制度,实行了干部轮流值班和村民事务代办。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考核制度。乡党委在制定年度村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时,把各村全年完成党建工作情况和村干部的绩效工资相挂钩,增强了村干部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使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做到有章可循、规范操作。五是完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各远教点分别明确了一名远教负责人、管理员和操作员,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专家授课和自主收看红星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培训,确保了各站点 2 每月集中组织学习不少于1次,个性化学习每月不少于6次。六是建立贫困党员工作台账。对困难党员实行专人帮扶,开展党员走访慰问活动,全年共慰问走访困难党员45人次。七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对流动党员进行造册,跟踪管理。

(三)抓队伍,强基础。一是突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5个村共更换“两委”成员6名,村级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更加合理。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议事会等机构,村务管理更加民主。加强了对村支两委干部的培训和锻炼,突出干部队伍的能力提升,全年举办各类村干部培训班10期,培训村干部60余人次。狠抓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上级党组织帮助整顿与提高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相结合,组建工作组,对软弱涣散村巴山村党支部进行“整帮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每名乡党委成员联系一个村,具体指导党建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农村党员民主评议工作,处置不合格党员1名。二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推进组织覆盖工程。我乡非公有制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有2家。党支部有活动场地、有设施、有制度,选派了党建指导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建设,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非公经济组 3 织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我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坚持原则,严把党员发展关。制定年度党员发展工作计划,确保发展党员工作上的规范性、合理性、严肃性、民主性,注重从年轻、女性、较高学历、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为组织注入新血液。今年新发展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名。没有连续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支部。

(四)抓投入,强保障。在确保上级拨付的村级运转保障经费及时足额到村的基础上,乡财务每年拨付每村不少于1万元运转经费,用于党建、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开支。全年共投入资金5万元,完善了乡政府“五小设施”建设,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做到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场地干净整洁,设置管理规范,为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困难

2014年我乡组织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对照党员干部群众的期望,我乡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

(一)阵地建设不完善。部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场所设置不合理,建筑面积小,加上一层房子多数用于门面出租,使用率偏低。部分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不规范,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 4 和村民事务代办等制度未能完全执行到位。部分村级远程教育设备老旧,无法正常使用,用于日常维护使用的经费明显不足,村党组织负责人和远教管理员对远教站点设备维护和使用业务较欠缺,偏远山区的村安装互联网难度较大。

(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不够。农村部分无职党员只是在开会时参与一下,参与村级管理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不够,服务群众不到位。

(三)党员教育管理不规范。部分村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时间较少,内容单一,大多数停留在学学文件。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部分村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停留在名册上,多数流出党员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也很少向党组织汇报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四)村级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部分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年龄较大,文化素质较低,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有的村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不重视,新发展的党员和培养的后备干部素质不高。另外,部分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会的作用发挥不够,部分村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及时。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

(五)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乡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只有1个村,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有2个村, 5 地处偏远的村由于资源缺乏,交通不便,增收难度较大。

三、2015年工作打算

针对我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乡进一步强化抓党建责任意识,2015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提高素质为着力点,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能力建设。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定期集中培训,安排村级干部到乡政府机关跟班学习锻练,提高村级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每个村培养思想觉悟、文化水平高、年龄在35岁以下的后备干部3名以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以制度管人。

(二)创新方式,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行“三亮三比三评”等制度,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抓好党员承诺践诺,试行党员服务群众计时积分制度,通过积分制度让党员认领服务事项,并全程记录积分,纳入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完善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搭建党员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便民服务站的建设。完善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和村民事务代办制,制定考核制度,加强日常督查督办,把轮流值班情况与绩效工资相挂钩。继续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由党委书记亲自抓,派出专门工作组和第一支部书记,通过增强能力建设和思想、作风等方面的整顿,全面加强软弱涣 6 散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三)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关,着重培养思想觉悟、文化水平高的农村青年加入党组织。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采用党员冬训和远程教育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实用技术,全面提升素质。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机制,落实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党建和经济发展双促进。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中心工作,通过创建党建示范村,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调动全乡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涉农单位项目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涉农单位项目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市农发办

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围绕主导产业扶强龙头企业,强化产业特色,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10年项目实施情况以及2011年及以后项目争取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项目基本情况

2010年,通过不懈努力,共争取到高兴镇改造中低产田等三个项目,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882万元。

(一)2010年高兴镇改造中低田项目

2010年高兴镇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总投资59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92万元(中央财政资金328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47.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6.4万元),农民自筹98万元。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排灌渠13800米,蓄水池8口,加固山坪塘3口,修建机耕路2960米,改良土壤4500亩,推广良种3500公斤,栽植防护林2.5万株。项目计划实施地

- 1

涉农单位项目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元,其中,中、省财政资金11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4万元,项目单位自筹402万元。

项目计划新建钢架大棚鸡舍3200平方米,改扩建鸡舍及库房2600平方米,新建办公室100平方米;购置鸡笼等设备500台套,引进优良巴布考克B-380种鸡25000只。

项目于2010年8月开工,已完成新建钢架大棚鸡舍3200平方米,新建办公室100平方米,路面及场地硬化4000平方米,采购设备450套,完成投资230万元,完成投资进度44%。

二、2011年拟争取项目情况

由于国家农发办加大对产粮大县、畜牧大县的投入,对我市这样的农业小县争取项目资金极为不利。今年来申报项目呈现几个新趋势,一是提高对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比例,降低了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比例;二是龙头企业申报产业化项目由原来扩权县自行申报改为由地市州统一统筹申报,名额由原来每个县申报一个改为一个地市州申报2个;三是提高了专业合作社的申报比例,但又降低专合组织财政资金补助比例(以前年度一般申报多少资金批多少,今年参加评审的项目都被省农发办砍调50%的资金比例);四是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倾斜,高标准农田建设立项条件必须是产粮大县。以上四个特点,对我市争取农发项目影响很大。据了解,我市达到贴息贷款额度的龙头企业很少;

- 3

涉农单位项目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报土地治理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培育一家具有实施土地治理能力的专业合作社。

四是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取得“两类结合”项目(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结合)项目县资格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销售工作总结精选下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