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2022-12-24

第一篇: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别让自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你打开了圈圈第 216 篇原创文章每周为你带来一篇有洞见的文章

上周深圳校友会线下大趴,有读者问我个问题—— 他毕业9年多了,刚开始几年成长很快,收入上涨也不错,大概3年从4000块到了1万,平均每年有2000的涨薪,作为一个非985/211的毕业生来说,还算不错。

但之后的5年,突然陷入了停滞,收入到现在也就是1万4,每年涨幅还不足1000。不仅如此,他也觉得自己这几年,没什么明显成长。 实际上,这不是特例,很多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

在职场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天花板。每个阶段,如果不能捅破那层天花板,就会出现成长和收入的停滞。

一. 个体的收入是一个偏态分布

如果我们把中国人的收入分布拿出来看一下,你会发现,是这样一个趋势: (来自《中国阶级报告 2009年第一版》) 也就是说,整体中国社会的收入分布其实是个偏态分布,而非很多人所想象的正态分布,收入低的群体占大多数,而中收入群体的数量很少,至于高收入群体,就是凤毛麟角了。 那么,如果我们抛开几亿农村人口不看,仅看在企业工作的职场人,会不会有不同呢? 我之前所在的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各大行业的薪酬数据报告。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如果把一个公司从最底层到最高层划分成20个等级,那么每一级之间大概相差20%的薪水。 也就是说,根据市场薪资水平,如果我刚毕业时候是3级,上涨到4级,理论上讲我能够涨20%的薪资。

当然,很多公司是没有这么多级别的,比如你的公司只有10级,那么就意味着说,每上涨一级,薪资可以上涨44%。

那我们来算笔账:假设一个人从25岁毕业开始工作,到45岁做到企业最高层,差不多是20个年头。

这是不是意味着说,我们从刚毕业开始,每年都能涨20%的薪资呢? 你也知道,这不可能是真实情况。你可以算一下,自己从毕业开始到现在,薪资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多少。 根据我们之前的调研数据,对绝大部分工作超过8年的人来说,每年平均增长不超过10%。

(顺便,我自己刚才也算了一下,从刚毕业到我去年开始创业一共9年,平均每年将近40%,我只待过2家公司,而且那次跳槽是转行,薪资没涨。)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前几年的涨薪一般都比较快。比如说你刚毕业月薪4000,涨800块就20%了。

但是当你月薪20000的时候,要给你涨20%,就是4000块,这时候公司就要想想,你的价值到底是不是足以支撑这个成本了。 所以,如果我们对比“社会整体层级的收入差在20%”以及“单个个体的收入增长不超过10%”这两个数据,就会发现:

从社会整体来看,每个人都是有一个向上通道的,通道里面的薪资是随着职位层级的升高而不断上涨的,但是从个体来看,很多人并没有达到那个收入水平,是有天花板的。二. 个体是否也会陷入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

我突然觉得这个现象有点熟悉,跟前些年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在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很像。

区别在于,“中等收入陷阱”说的是国家,而我们现在说的是个人,但道理都差不多。

2006年,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提出,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速既不如高收入国家,也不如低收入国家。 之后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报告《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提到了“中等收入陷阱”,最典型的就是拉美国家,比如阿根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它都是中等收入国家,但始终没有跨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根据Homi Kharas和HarinderKohli的说法,中等收入陷阱是指——

当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后,因为经济发展、收入提升,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那么过去支撑其发展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失去了发展优势。

但与此同时,该国家的创新技术并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所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也发展不起来。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这个国家既无法在制造业上跟低工资的国家竞争,又不能在高新技术创新上跟发达国家竞争,最终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甚至倒退,导致该国家不能发展为高收入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很多公司把中国的工厂往东南亚搬的时候,不少人开始忧心忡忡。 好,我们类比到个人身上,你会发现,“中等收入陷阱”似乎也成立:

很多人在工作初期,依靠自己的努力、执行力,可以有不断的上升;但是到了一定阶段,突然发现,过去收入增长的方法,无法支撑自己未来的收入增长,自己遇到瓶颈了。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不光上不去,还要跟追赶上来的年轻人竞争,最终甚至被公司淘汰。 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是靠体力来赚取收入,那么可能6000是一般情况下的天花板。

如果你是靠听话、执行力来赚取收入,那么可能1万是一般情况下的天花板。

如果你是靠出卖某项技能,那么可能2万是天花板; 而如果你不仅有执行力,还能思考创新,那么天花板高一些,但如果到了某个阶段,你不能带团队,天花板就又出现了……

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天花板等着你。 所以,我们常常觉得“我跟以前一样努力,甚至更努力,为什么成长和收入都好像停滞了呢?”就是这个原因。三. 我们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好,回到我们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在中等收入不断徘徊,如何才能跨到高收入的行列呢?

我们可以借鉴经济学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来得到答案。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个跨越,日本大概花了12年时间,韩国用了8年。 (来自世界银行《2030年的中国》图1-3)

对比成功和失败的两类国家,经济学家们发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成功转换增长动力机制、调整发展结构,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对于个人来说,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你在到达天花板之后,是否能够及时学习,掌握新的能力,从而调整自己的增长方式,是你能够达到高收入区间的关键。 那么,中等收入跟高收入的增长驱动力,到底有何不同呢? 圈外商学院9月份的时候,曾经联合国内顶尖领导力咨询公司励衿,做过一个关于中国人领导力的测评和调研。

报告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我在各地校友会线下大趴的时候有分享过一些。 其中有一项发现,跟我们今天的话题高度相关:我们把收入跟能力项做了个对比,想要找出来,较高收入(比如跨过3万大关)的人,跟较低收入(比如不到1万)的人,普遍来说,能力差异主要在什么方面。 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三大方面:

1)思维高度相关的能力:需要把自己的思维视角,从一项任务、一个岗位,上升到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 2)抓关键的能力:需要从“很好地执行上级规定的每项工作”、“关注工作过程”,变成“直接承担最终责任、对结果负责,然后从结果来倒推自己和团队的工作优先级”; 3)知人善任、打造人才梯队的能力:需要从“自我管理”到“团队管理”,知道如何搭配团队、通过别人来工作。 以上这些能力,其实都属于“非执行能力”。 如果一个人努力工作,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的专长,执行力还不错,具备基本的与人相处的能力,那么他达到中等收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能否达到高收入,则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以上这些“非执行层面”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达到中等收入(在一线城市,这个数值大概是1万)之后,没有能够提升自己以上能力,那么他的收入再往上增长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四. 是什么让我们掉入陷阱

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用同一种方式在努力,最终掉入了个体的中等收入陷阱。

我观察下来,让大多数人掉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有3个: 原因1:被社会红利冲昏头,把红利当成自己的能力 帮我出书的编辑曾经跟我说,他跟一些自媒体人交流,觉得他们走不长。他们吃的是微信红利,但不具备维持的能力。 实际上,微信公众号出现之前,媒体渠道是被专业人士占领的,你想发文章、想把你的观点表达给读者,就必须通过几个传统媒体。

而微信公众号是一种新的渠道,并且这个渠道是开放给所有人的,所以任何人都不需要通过传统媒体、就可以直接接触读者了。

但另一方面,微信巨大的用户量,让需求一下子变得很大,可刚开始的时候供给还没有跟上(最初公众号上面的内容非常少),这时候如果你恰巧做了公众号,哪怕随意拼凑一点鸡汤,读者都会如饥似渴。

但很快,大家都看到这个机会了,内容供给多了,不稀缺了,反而优质的内容开始稀缺了。

可是,这些人本来在各自领域的积累就一般,只是误打误撞到了风口,靠一些红利让自己从低收入进到了中等收入,他们是无法提供高质量内容的,所以收入也就不可持续了。 这跟我们前面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如出一辙。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劳动力低廉带来的比较优势,让自己从低收入到了中等收入,反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国力强盛、发展快速,没有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那么跌入陷阱是必然的。 原因2:过去的增长机制形成了惯性,很难跳脱出来

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靠的是努力和执行能力,比如你好好完成老板的任务、听话就好。

但很多人误以为,一直这样做就可以了,然后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停滞。但停滞之后,他们依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觉得是自己努力不够,所以更加拼命。

但因为大脑一直处于执行层,所以学的也都是执行层的东西,比如背单词。

你们会在朋友圈看到不少人打卡背单词,实际上,背单词这类学习,除了对考试有用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为你的词汇量而支付很高的价格。

所以,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形成了学习的惯性,但思维模式又没能从执行层面跳脱出来,就去学一些重复性、背诵性的内容,比如背单词,那么对他的发展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因为背单词属于背诵记忆,是非常初级且重复的大脑劳动,一旦你适应了这个模式,就很难让自己进入高级模式去深度思考了,当然也就很难让自己的能力进入高收入区间了。 原因3:所有时间都耗尽,抽不出时间精力来投入高收入能力的提升 美国人芭芭拉·艾伦瑞克是一位专栏作家,有博士学位,白人,标准的精英。

但她为了研究贫穷,隐姓埋名、假装穷人、混进了美国社会底层,先后做过女招待、清洁工、收银员等等。

她就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她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畅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 但是,当芭芭拉混入底层后,她惊讶地发现,穷人们过着一种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

如果你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收入就不会高,所以为了维持生活,你就不得不工作很长时间,这会导致你没有时间学习和提升自我,然后日复一日,你还是只能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在我们看来,他们有很多办法:比如学习一个技能,好好做自己的财务规划……

但是,他们的思维带宽全部被眼前的柴米油盐占满了,疲于奔命,根本没办法考虑什么长远的未来。

偶尔能够抬头的时候,他们宁愿让自己沉浸在可以获得短暂快乐的游戏、偶像剧里,让自己喘口气,没有一丝多余的意志力用来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现在带团队,跟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只埋头苦干,加班通宵我都不会表扬你一句;腾出一点时间来思考,你的效率才会高。

所以,如果你真的陷入了这种循环:工作辛苦且重复—>时间精力被耗尽—>没办法学习提升—>继续做辛苦且重复的工作,那就需要想一想:在哪个环节可以打破这个循环?是干脆壮士断腕、辞职充电学习,还是对自己狠一点、去掉一切娱乐活动来学习?

最后,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陷入各个层级的收入陷阱: 1)不要把社会红利当成自己的能力2)搞清楚自己当下以及上一层级的增长驱动力3)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但不要进行重复而无用的学习4)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抓关键的能力,以及带团队的能力

第二篇: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不管你现在身处公司的基层还是中层或高层,既然选择了这家公司,就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公司共命运、同发展,只有这样在公司取得辉煌成绩时,你才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荣誉感。

强大的公司都是由优秀的员工组成的,公司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优秀员工而骄傲。当公司的发展遇到困难时,你会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为转变公司的困境而倾尽全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公司这艘船上成为卓越的员工。

只要你是企业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激情和智慧,全身心的融入公司,处处为公司着想。把公司所有的事情看作自己分内的事情,与公司同舟共济,这样你就会成为值得信赖的人。当公司需要提拔一批员工时,说不定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午夜时分时,回想一下自己在公司全力以赴以及尽心尽责时,你就能安心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为公司的良好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个视为公司为家的人,最终将走上与公司双赢的阳光大道。一个成熟的公司或者说一个发展实力很强的公司,公司各方面的制度和管理都以健全完善,这时公司创始人就会为公司员工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例如让员工成为公司的持股人即成为公司的股东。同时,因为你已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也成为你真正的家,所以对于工作会表现的更有激情,更具有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然而,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你只有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全力以赴与公司共命运、同发展,美好的未来才会慢慢的向你走来。也许有一天,你还在埋怨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那么请你审视一下,它是否适合你,你是否适合它,毕竟现在是双选的社会,要么留、要么走。如选择留,请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家,全身心的去经营和付出;如果走,我们祝福你,会有更好的发展。因为公司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承载快乐、取得成功的平台,也是默默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家人。

第三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心得体会

建水三小 金花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初为人师时的誓言,要做一名好老师,相信是每一位同仁当时的心声。老师如园丁、蜡烛、人梯„„,人们评价好教师也可以说出教师的许多优点,如爱岗敬业、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工作踏实等等。但我认为但我认为一个好老师的第一要素是爱,也就是爱学生,关注学生----时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天生兔唇,左耳又先天失聪,在学校里没有一个同学喜欢她,她觉得除了家里的父母以外没有会喜欢自己。在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她来到了伦纳德老师的班级里,在一次“耳语测试中”,伦纳德老师对她说“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这句话如沐春风,让这个小女孩体会到了爱,从此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就是伦纳德老师的这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从看过这个故事后,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经常用这句话“希望你是我的女儿”来提醒自己。

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才有一条心灵的通道。师爱是教育的推动力。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魔力,具有神奇的作用。具有爱心的教师对后进生都是“一分严格之水,加上九分情感之蜜”。教师惟有心中充满师爱,才能把学生置于心中。因为师爱是育人的催化剂,是育人的促进器,是育人的航标灯。

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假如一个教师讨厌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训斥,甚至谩骂,那他不但教育不好学生,而且还有损于教师形象。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爱心,可以说教师就是一种爱的职业。

请爱自己的学生吧,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热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家长的放心。学生需要教师的爱心,家长需要教师的爱心,人民需要教师的爱心。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关注学生是教师的灵魂,让我们时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诚心、热心、细心、耐心、操心去爱他们吧!

第四篇:理性爱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一位名人说过:“爱国心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古往今来,人们可以用无数故事证明这人类“最高的道德”的崇高。令人感动的不是这种“道德”的结果,而是这样的“道德”往往蕴藏于普通人的心灵、勃发于国家民族的特殊时机。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前夕,发生了种种令中国人民义愤填膺的事件:从**集团分裂国家、策划组织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破坏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行径,到西方极少数政客抵制奥运的无耻言论,再到少数不负责任境外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和恶毒攻击,这些事件充分暴露了反华势力丑化中国形象、散布种族主义、煽动反华情绪、制造对立的险恶用心。他们试图在中国内部制造混乱,让奥运会无法顺利举行,破坏中国经济建设。

中国人民历来都是友好的、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什么总会有一小撮人时时刻刻处心积虑地以中国人民为敌?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害怕中国崛起;他们希望中国四分五裂,希望中国始终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面对反华势力的丑恶行径,全国各地相继掀起了“支持奥运、反对藏独”的爱国活动。在2008年这个纷纷扰扰的春天,亿万中国人民表达爱国主义的澎湃激情,让我们又一次为这样的道德而震撼!

当然,我们在进一步认清反华势力丑恶面目的同时,也要自觉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要让这种“人类最高的道德”转化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让“爱国心”落到实处,使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有爱国的激情,还要有爱国的理性。

这种“理性”反映了一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作为个人,我们有表达爱国热情的权利;作为公民,我们有以大局为重、理性爱国的责任。敌人的气焰越是嚣张、言语越是恶毒、行为越是卑鄙,我们越是需要冷静和理性,越是需要思考该如何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记得1993年我国申办奥运会因西方国家排挤而失利时,敬爱的邓小平的同志这样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的,只有共同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现代化中国,我们才有资本与别人平等地谈话;只有中国真正强大了,侮辱和攻击中国的事情才不会再发生!

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让中华民族崛起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落实到每个人的职责,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做起,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本领,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只有先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一个秩序井然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进一步凝聚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与热情,才能把经济建设搞好,才能把奥运会办好,才能让人民的生活变好,才能让国家的实力得到增强。

爱国不是一句口号,爱国不是一次行动。把自己手中的事毫不含糊地做好胜过许多的豪言壮语。让我们从现在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学会拜师学艺而不会忘了归家的路,学会胸怀三尺青锋而不示之以人,学会爱人,学会信仰,学会祈祷和平而不放松对豺狼的警惕,学会唱歌,学会拥抱,学会做一个世界充满鸟鸣洒满鲜花的美梦......

第五篇:把安全紧握在自己的手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工友同志们:

您们好!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矿山安全的认识及管理的思索和探讨。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把安全紧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屈指算来,已在矿工作23年了。先后在采掘、生技科、安环部、企划部等单位工作过。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遵章作业,规范上岗,多年来没发生过人身事故和违章事故,做到了“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在座的工友,有很多同志安全工作都做的比我好,我在此也没啥好的经验可谈,但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干工作,就是应该时刻绷紧安全弦,做到严格自律,自己管好自己,把安全紧握在自己的手中!” 安全需要关爱,需要支持,需要帮助。我要感恩维护我们生命的人,我要感恩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领导。下面请听各领导对我们安全工作的嘱咐吧:

总经理有句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安全是天字号,是效益、是幸福,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任何人都不能粗心大意和思想麻痹,谁抓都不过分,怎么抓都不越位”!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矿山安全生产的真谛,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很值得我们深思、咀嚼和回味!

殷矿长在安全管理中说的好:“安全是财富、是安康,希望大家不要放过隐患,一但放过隐患,隐患不会放过我们,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道出了治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性!给大家指出了安全生产需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张矿长在每天安全生产中强调:“各生产单位必须树立安全第一,先安全,后生产,各项安全工作必须到位,不能滞后,安全工作最重要的一条是坚持,关键是要落实”。张矿长对我们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日常安全工作布置,强调的是多么地深刻。关键在于落实,为我们提出了做好每项工作的基础。

1 安环部张部长对我们的安全工作,每次的培训教育,每项工作的细心检查,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严抓“三违”,及时制定和补充安全措施,使我们的安全生产得以规范化提升。他说:“安全工作是推动我矿经济效益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人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对安全不负责任,就是对企业和家庭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张部长能这样要求我们,一个目的就是要把安全为天、警钟长鸣,当成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座右铭。 以上领导对安全工作的三令五申和谆谆教导,我们一定要心系安全!共同做到安全在我心中。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隐患你查我查,人人查方安全。

安全生产百分百,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认认真真掌握好每一位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岗位责任制外,还要多几颗心:专心、细心、虚心和责任心。俗话说,“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每一位从业人员对工作充满责任心至关重要。

一、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负责,任何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珍视生命,其中包括自己的生命;

二、这是对他人生命的一种负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因为自己工作中的疏忽而给他人带来痛苦,这是不公平而又残酷的事;

三、这是对家庭的一种负责。“安全我一人,幸福我全家”,如果鲜活的生命不慎或不幸在日常工作中与安全失之交臂,造成了生命的丢失或残缺,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多大的痛苦,我们有义务对家人的感情负责。

四、这是对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负责。“安全是碗,效益是饭”,没有安全的碗,就谈不上碗里的饭,也就更谈不上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安全生产无小事,如果人人重视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做起,安全就会平安你身旁。海尔经验告诉我们,不容易就是,把容易的事情一千次,一万次地做好。安全工作时刻从零开始,未雨绸缪胜过

2 亡羊补牢,让我们时刻为生命系上安全带,共筑安全大堤,与安全同行!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清晨那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和谐的生活。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我们脸上永久不变的笑容。安全是我们心里最美丽的愿望,最平凡的寄托,也是最美好的期盼。而对于这个无时无刻不在耳边萦绕的词语,我们又能真正的理解多少呢?

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祥和美丽的大家庭中,虽然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但共同的心愿只有一个 ,那就是平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故隐患的根源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总有些人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好象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为了别人的利益,于是放任自由,导致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还有的职工认为企业的安全是安环部部门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所以对安全工作表现的莫不关心,甚至对与事故的惨痛教训抱有幸灾乐祸的态度。更有的职工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种玄妙莫测的东西,凭的是自己的运气好与坏,片面夸大什么所谓的规律性,以至在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执行中无所适从,听天由命。

理由再完美,也不能够掩饰住它背后的灰暗;借口再充分,也不能够弥补事故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一个个教训不但不能够叫人们深思安全的重要,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对安全的错误认识,全国安全形势的严重怎能够不让我们震惊。

安全不是一个口号,更不可能是一阵风一阵雨的教条主义,而是关乎我们每一个职工生命代价的砝码,而是关系到我矿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亲情、友情和领导关怀的包围环境中,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的关爱。我们的每一个好与坏的讯息都凝聚着无数的牵挂。清晨高高兴兴的离家上班,傍晚平平安安的回家是多么平常而普通,但在这平常而普通中又将倾注了多少家人和朋友的祝愿,融入了多少的关爱。一人的不安全,

3 就是一个家庭的不幸福,一个人的不安全就是全矿的悲哀。如此想来,你做不好的一个不安全隐患将是多么大的代价?你的一个思想麻痹将会带来多么大的亲情损失?面对这些,你有将做何感想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万个重视,只为安全两个字,而万分之一的一个不小心,损失的却是不能弥补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就注定今生和我矿的安全生产有缘了。无论我们矿井的发展会如何辉煌的发展,但始终不能够忘记的还是安全这个大问题,我们谁都不想看到悲剧的发生,谁都不想看到亲人的痛苦,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

我始终有一个想法在心头,那就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杜绝自己的违章蛮干,阻止身边的安全隐患。时时刻刻都不忘记安全,最大限度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安全前提下做好工作,为他人做好榜样,督促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矿井的发展稳定做点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那么,就让我们共同珍重我们自己的生命,关注身边的安全,为家人的牵挂多一些安慰,为矿井的安全工作做出点自己的贡献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每一个生命都是天地之魂,万物的精华,在我们呼唤生命的同时,朋友们,你是否会想到安全的重要性?是的,安全是企业的天,安全是矿工的命,安全是稀土矿永恒的主题。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希望:工作下班回家,一家人围着餐桌品味着美酒佳肴;周末带着爱人,领着可爱的孩子,出去轻松一下,拥抱着大自然;时而约上几位知己朋友,打打扑克,下下棋,或喝上几杯,都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此时,您感到的是幸福,温馨,是充实和快乐。

这是什么,这就是安全。安全说白了就是父母盼子归,殷殷的目光;是妻子迎,夫妇甜甜的微笑;是孩子渴盼爸爸,要拥抱时那双挥动着的小手……

4 珍惜生命,勿忘安全。我们曾一遍一遍的感叹,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它,让鲜血白白流淌。我们矿,从88年到2007年,曾先后出现过6次伤亡事故,给社会,给国家,给企业,给家庭带来的是多么大的损失与伤害啊。当我们面对鲜活的生命骤然消失,当我们看到昂贵的设备不再运转,当我们面对健壮的身躯不再完整,我们怎能不痛心扼腕、痛定思痛。我们才发现:只有把安全放在个人与企业的利益上,占据安全制高点,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安全之实,才能尽职尽责保安全,所有沉痛的灾难也就完全可以避免。

今年以来,我们矿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稀土市场比较稳定的有利时机,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保持了政通人和,人心思上,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当前正值实现安全达标年的关键时刻,让我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决战中去,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将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继续保持下去。

作为矿山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充分的认识到我们所有的工作必须要做到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务安全,一切服从安全,一切保证安全。朋友们,我们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我们每名干部职工都是紧密联系的,木桶原理和链条原理告诉我们:决定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在最长的木条,而是决定于最短的木条;决定链条的正常运转不在长短,而在于上下链环的紧密连接。木条和链条就是手拉手,就像我们企业的各个环节,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问题,企业都无法正常运转。没有安全,也就无法保障生活,于个人,于家庭,于企业,于社会,都会受到阻滞安宁和繁荣。因此,我们只有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努力做到时时绷紧安全弦,做到管理抓得严,规程执行的好,措施真落实,才能真正确保我矿的长治久安。

职工朋友们,安全决战的号角天天在吹响,为了企业的宝贵财产,为了父母苍老的慈颜,为了妻儿的翘首期盼,为了您,为了他,让我们充分牢记:

5 “个人关系整体,细节关系全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正规操作,依法按章,在共同创造我们未来安全生产蓝天。

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经历着一些事情,感悟着生活带给我的一切时,我开始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尘世中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是生命。而保证我们生命存在的又是什么?那又是安全。

从第一声啼哭到蹒跚学步,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在亲人的叮咛下摇摇晃晃地开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行走。生命的成长历程里,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一直凭借“安全”这个拐杖我们才平安地走在充满阳光的生活中。

“安全”是重要的,对在企业中工作的我们就更为重要。我作为一名管理者,以前却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大多数职工一样,只是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被动地学习一些文件、计划,被动地记录每次安全活动的内容。总认为安全管理工作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情,那些“安全事故通报”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好象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在思想中根本引不起我足够地重视,所以在脑子里也没有留下“警钟长鸣、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今天的我,与众不同,不但安全二字是我的座右铭,而且我心目中的安全给我们企业拴在了起,不但要学安全,做安全,而且还要把各项安全生产知识传授给大家,所以,公司领导对我带领大家安全培训的期望很高、很高,对大家安全生产技能学习的应用期望也很高、很高,我自己也觉得安全工作成了我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职责,及对大家生命应该负责的一切。

同志们!记住教训吧!安全二字我们不要写在纸上,而是应该认认真真地写在心间。

“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这些都会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安全生产,会给我们带来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要杜绝此类不良习惯的发生,就要让我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

6 重要性,认识到安全与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道理,从“要我注意安全”转化到“我要注意安全”。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仅只有的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彻底清除“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认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事故不一定降落在我的头上”的心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把握好自己的安全关。

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个责任,不仅仅关乎着我们的企业,更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因为没有安全,就谈不上企业的发展;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我们个人的生存;没有安全,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未来将无从谈起。

为了你,为了我,为了我们企业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把安全真正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大家要知道,我矿目前还是自求生活温饱的时期,家底还不够富裕,我们在也经不起安全事故的折腾,必须人人树立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从新的起点做起。不论是井上还是井下,无论是职工,还是领导,人人必须要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作用,都要深感自己肩上的安全责任重大,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大意。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集中精力、谨慎操作,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为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要求自己上班前一定做到休息好、心情好,上班前坚决不喝酒,保证精力充沛和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各管理者都要尽心尽责搞好现场安全,坚决不让安全隐患存留在我们身边。

通过今天安康杯演讲活动,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安全连着你、我、他,搞好安全靠大家,只有人人讲安全,做安全,大家的安全才会各自有保障”!

今年来,我矿每一个从事井下作业的班组长人员和中层干部,包括特殊工种岗位人员,都分期、分批和定期接受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培训学习。今后公司和安环部每年都要强制性的参加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公司及负责安全的领导对我们的安全工作是多么的重视!大家有目共睹:每天上岗工作前,值班领导、安全员在班前、班后会上,整天苦口婆心地讲安全;各职能部门领导每天深入井下查安全,发布安全信息提醒我们整改安全;安环部针对存在的问题,给我们剖析一些事故案例,还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三违”和险肇事故,进行现身说法。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是多么地重视啊。然而,一些零打碎敲的安全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部分员工的安全观念淡薄,自主保安意识差,互保联保不到位,“三违”和“三惯”不断。工作中图省事、怕麻烦、有章不遵、落实找借口,闯侥幸,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根源所在。我们要记住,《安全规程》的每一条、每一款,都是无数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我们千万不要自己去验证它。聪明的人,总是从别人血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愚蠢的人,才让自己血的教训去教育别人。只有杜绝“三违: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远离“三惯: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纪、习惯性操作”,自己管好自己,才能真正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由于参加工作时间长了,工作环境熟悉了,违章的“经验”多了,胆子就越来越大了,领导的叮嘱听腻了,有时干脆当成了耳旁风,对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有章不循、我行我素。殊不知,这就给现场的安全埋下了事故的祸根。有些人总是心存侥幸,违章有它的偶然性,更有它的必然性,常在河边走,那会不湿鞋?冒险要不得!违章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如此侥幸下去发生事故是必然性,违章就意味着蛮干,就意味着事故的发生。这一次违章侥幸躲过了,也许下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有些人在平时的工

8 作中,偶尔发生一点小的事故,思想上也会震动一阵子,个人行为暂时有所收敛,过后又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这种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毛病,就会为以后安全工作埋下了隐患。虽然,我们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及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搞好安全的关键在于规章制度的现场落实,把握好安全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每个人自己。带班区长、班组长、安全员、监理小组,谁能天天看着你,时时处处跟着你,况且我们也不能钻进你心里,你精力不集中,马马虎虎不在乎,有时甚至有意而违章,有时安全问题不整改,殊不知,事故也许就会在此时发生,突然敲开你的门,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搞好安全这个问题上,个人的自主保安最为关键,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去管,指望别人是不保险。

没有安全,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幸福,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安全是什么?安全是天!是我们的一切!亲爱的工友们,为了自身安全,为了家庭幸福,为了企业发展,我们一定要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三违”告别,和“习惯性操作”说再见!严格自律,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时刻绷紧安全弦,认真治理好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让事故沾粘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你、我、他同携手,把安全工作牢牢地紧握在自己的手中吧!

谢谢大家!

殷昭春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手册检查表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五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