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艺术语言论文

2022-05-07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线条艺术语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线条艺术语言论文 篇1:

对灯工玻璃艺术中线条语言的认识

内容摘要:线条作为灯工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创作元素之一,在灯工玻璃媒介的艺术创作中得了广泛的应用。其制作工艺有弯曲、拉伸、增厚、添加、工具辅助等。但因其工艺在灯工工艺培训中就已教授,所以作为基础的线条本身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关注。笔者通过试验和研究,对灯工玻璃艺术中线条语言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灯工玻璃 艺术 线条

一.引言

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工艺材料,其材质在化学方面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组成元素,而物理方面的特殊性则在于它的亮泽度和折光性。在灯工工艺的制作条件下,玻璃材质的这种特殊性可以表现得更加充分。线条作为灯工玻璃艺术作品中的重要表现语言之一,更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线条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线条因方向不同会引导观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结合灯工创作,这些感受性的心理引导加上玻璃本身的语言,能够使作品的视觉表达更加深刻。

二.灯工玻璃线条语言探究初始

玻璃材质的可塑性、折射性、易碎性可以给观者带来柔顺感、璀璨感、脆弱感等,正是玻璃的这些特性成就了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地位。灯工技术上的可控性给线条表现带来了可能性、多样性和 工业性等特征,技术上的不可控性则给线条表现带来了延伸性、随机性和自然性等属性。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曾在《机器神话:技术和人类发展》中写道:“制作者和作品是相互作用的,直到現代,出了富有深奥知识的牧师、哲学家和天文学家,人类大部分的思想和想象力都是通过手来表现。”手工驾驭成型材料可以将个人创造力在作品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即使是相同形态的线也会因使用不同的材质而在视觉、触觉、感觉上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案例结合及深入

就元素特质而言,线条本身具有强烈的概括性和表现性。从感性角度来看,线条是具有个性的,弯曲的柔美,刚直的坚毅。同时线条也具有它独有的“心情”,即使是相同粗细的线条,也会因长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蜘蛛网纤细的盘丝,呈现的是轻盈而不可碰触的易碎感;房屋的脚手架,粗大的钢结构呈现的则是厚重的安全感。

线条的重复会形成力量感。不同线条的组合方式也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下面从三种组合方式进行阐述:不同线条的相同组合方式;不同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相同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

不同线条的相同组合方式:首饰作品《婉-项饰》采用不同线条的相同组合方式,凸显出作品中强烈的几何感和方向性。在线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同的组合方式,不断堆积、增加,在增加的过程中线条的方向性不断 增强,视觉效果也更突出。因项饰为三角造型,在线条表现方向性方面指向性很强。玻璃的脆弱感、唯美感,直线条的理性、冰冷感与造型的简洁性碰撞后所呈现的作品不羁与不同。

不同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作品《婉-胸饰》,采用不同线条的不同重复方式。作品采用点元素和线元素的结合。大小不同的点相互层叠形成立体空间,不同长短线条的不同方向组合拓展了整个作品的面,使整个作品具有点、线、面三元素。相同粗细,不同长短的线,在45°角的范围内变化排列。从作品可以看出,长的线条相对于短线条指向性更强。相近角度排列的线条越多,越有力量感。玻璃灯工线条若即若离的视觉感,打破了其他材质线条的僵硬感。线条长短搭配,增加作品的丰富性和空间感。线条在整个构成中承担着线和面的角色。在相同元素中寻找不同的存在方式,求同,求异。光在玻璃线条上流动、渐变,美不胜收

相同线条的不同组合方式:《婉-腕饰》采用相同的三角线条进行有规律的错 位重复组合而形成空间。三角线条的每个转折点经过错位组合后形成虚化线条。作品由单元体的重复达到二维到三维的转变。重复次数越多,形成的空间越大,转折点盘旋形成的线条越丰富

综上所述,玻璃材质的独特心理感受以及灯工技术下的独特呈现手段使得线条在火中的流动有了新的生命和韵律。材质与技术的结合有了灯工作品有别于其他艺术作品的独特面貌。玻璃材质的特性和灯工工艺的不可替代性融合后赋予玻璃作品感性和理性;感性和理性的并存融合最终将晋升为创作的完美性。

参考文献

【1】《Contemporary Lampworking:a practical guide to shaping glass in the flame I- III》-[美]BandhuDunham 2010年出版

【2】《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俄]康定斯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作者:陈玉琼

线条艺术语言论文 篇2:

浅析梵·高线条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

摘 要: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关键词: 梵·高 线条 动势 空间 情感

线条是对自然的抽象——自然中本来是没有线的。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然而在人们的视觉中,极细长的体积便有线的感觉(如铁丝、电线等),物体的边缘轮廓也有线的感觉,都是抽象假设的。线条与线条组合会产生美感,不同的线条会有不同的性格和意蕴,可以表达不同的事物和情感。梵·高绘画艺术语言有很多——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等等,这些元素在梵·高画笔下相互结合,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梵高似乎对线条所蕴含的情感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我读小学时就曾欣赏过梵·高的画(当今小学美术教材都或多或少的介绍关于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儿童时代的我们更容易接受梵·高那种用最纯粹的线条和极其绚丽的色彩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的画似乎比文艺复兴以来那种讲究写实逼真的油画更加使我喜爱。

“绘画艺术最初是以线造型的,中西方艺术家都很注重线条的作用。”[1]我们知道就大多数古典画家而言,为了完美再现物体的审美效果,习惯性地把线条抹掉,把画面修饰得特别光滑与平整,在表现物体结构上大多数是以面来展现,而对现代画家而言用线条的方式来表现物体,笔触往往外露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梵·高生涯的前半部分,几乎都投注在素描上。如今他被誉为19世纪伟大油画家之一。初期的作品他尝试采用木匠的铅笔、蜡质的黑色炭笔等做工具。如1882年的作品《剥马铃薯的女人》具有非常清晰及有力的轮廓线,大胆而粗犷,是这个时期他所喜爱的画风。同时使用蜡笔、不透明水彩、墨水、铅笔等种种媒材,画得非常细密的素描也为数不少。从这些画中,看得出他想努力学会使用各种画材与技法的痕迹。这些效果多半给人阴郁或强烈的印象。西方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用线条把绘画目的和绘画理念表达得接近完美,因此,今天我们就通过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线条在梵·高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

一、线条在动势上的表现

在梵·高绝大多数画中,除了绚丽的色彩之外还有错落有致的线条。梵·高为了表现人物或动物、树林等的动势,虚构了许许多多的线,这些线在现实中往往看不到,但在画面上则能助成动势线。而更多的动势线是巧妙地利用物象本身的线助成的。如在法国圣玛丽亚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图1),墙用直线,煙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漩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梵·高对特征性的捕捉是主观性、个体性的,我认为在这幅画面中,任何事物都增加了许多动势线,画面的动势立刻增强了,画面中的事物仿佛具有了新的生命,绿色的植物向不同的方向旺盛地伸曲、生长,墙面是笔直的、向上的,许许多多的垂直线条整齐排列与地面松动的点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墙壁无比坚固。远处的烟用曲线来表现,这里的曲线具有柔和舒展、灵巧生动、飘逸流动的特点。从梵·高的绝大多数画中我们大都看到了类似于这幅画的特点,可以看的出梵·高的画具有一定的张力,使线条增强了运动感和方向感。在增加动势线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事物新的生命。在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向上生长的,房子总是错落有致地合理安排在画面当中。连最基本的小石头都被表现得很有动势。如果说铅笔赋予了梵·高以生命,那么梵·高则是赋予了线条以生命。

二、线条在空间的运用

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指出:要认清轮廓的来龙去脉,讲究线条的完美和曲折、清晰与模糊、粗与细[2]。每个画面由许多线条组合而成,于是形成了各种组合关系。由于线条的性质不同,组成了线条的对比,在绘画中强化线条的对比使之更具有表现力,使画面空间无限增大。如图2近处横的小路用水平的线条排列,紧接着用一竖列排列紧密的线条突出路边草丛,画面中线条排列数量的疏松与密集,疏处更疏,密处更密,正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景刻画比较仔细也非常丰富,用疏松的线条把篱笆那种材质表现得很生动,同时也把远景和中景相互隔开了。远处的小河和小路,又采用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相互更替变换使用,远景则采用小线条表示,使之虚向远方,大大增强了空间感。画中的线起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限于物象,是一种非主要的造型因素。其线条是形存在的辅助基础,如一些轮廓线或是为再现物体的结构而服务的。西方绘画更注重形体、结构、色彩块面,所以必然不会将线条纯粹出来。而梵·高却不是这样,他认为线是运动的延续,所以在绘画上用线条把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活力,使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节奏感。我们今天向梵·高所学习的不光是在颜色、笔触上的运用,更多的是他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把复杂的事物用不一样的线条表现出来,把画面当成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感受。

三、线条在情感上的表达

梵·高的绘画强有力地表现个人主观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素描风景当中。他最先发现断枝残茬,任意截取繁杂的灌木篱和广阔的庄稼地之美。他从星空、果树园等等环境选取主题描绘的自然景色,就像表现人一样深含画家自身的情感。

梵·高的艺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是一种热情的表现,成熟时期的作品,画面上布满着长条状的线条和笔触,把自然界的物体形象画得像翻腾的波涛、闪动的火焰。最后几年的名作《向日葵》用线条的游动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情感,可以看作是他整个人格的象征。线条具有表现力,每个成熟的艺术家其线条必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与画家本人的性格特点是相吻合的。

阿尔地区,灼热的阳光照射大地,使人热汗淋漓、头晕目眩。但对于梵·高来说太得劲了,他就是爱在烈日下折腾,拼命作画。在他那里印象派那种分析色彩的方法不再适用了,他使用的色彩更加主观或“大胆”,他那种小“长条”的笔触,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不光是描写大自然的笔触而是无数表现心中汹涌热情的音符。于是,田野、房舍、丛林、道路、行人、花花草草,一切事物都在他的画面上翻腾、旋转。金光灿烂的向日葵大如车轮,浓碧的丝柏直矗云霄,这一切仿佛只在天国中才能出现。还有带阔边草帽的老农,以及小咖啡厅中用黄色线条排列整齐的昏黄灯光,卧室中铺着大红棉被的板床,却又透露着人间的温情,梵·高在最后两个月中所画的《麦田和群鸦》,画面中线条排列紧张,天空显得灰沉沉,金黄的麦穗显得憔悴,一群乌鸦正从地面飞起,仿佛听得见一阵不吉利的鸣叫,悲壮而急促的交响乐发出最后几个音响,猛烈喷射的岩浆爆出最后一个火花……

线生活在画家的作品当中,所以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绘画中,虽然存在着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的不同,但各自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着绘画的表现语言。线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绘画语言,也是最高级的绘画语言。梵·高永远活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同时又与之对抗,生活激情又求助于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过程中追求高于自身的东西,真诚地展示了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后人在学习素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而更吸引我们的恰恰是那种线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宏健.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张婧.浅谈中国画的线条艺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

商航,江苏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作者:商航

线条艺术语言论文 篇3:

油画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

艺术语言概述

对于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来说,如果离开了我们可以感知的特定的物质形式,那么作者的艺术表现与表达,以及欣赏者的欣赏与接受就无法实现。这种我们可以感知的物质形式为媒介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及相关的表达方式和手段称为艺术语言。对于任何形式的艺术品来说,表达的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作为一种中间媒介,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艺术语言是艺术品的艺术功能最终得以实现的物质形式。

从构成来看,艺术语言大致可以分为媒介料层与媒介质料层和媒介料质的形式化与组织化层。媒介料层就是艺术作品物的特性,也是艺术品的外在形式与结构,比如书画艺术的墨水与纸张,绘画艺术的颜料等等,这是艺术语言构成的物质基础;而媒介料质的形式化与组织化层,也就是艺术创作的方法与技巧,是创作主体对物质媒介的操作、运用与驾驭的一种能力表现,是创作者创作情感与审美情趣的具体化的技能。艺术品的艺术语言,都是通过媒介料层与媒介质料层和媒介料质的形式化与组织化层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的。

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实现艺术表达的目的,欣赏者则借助艺术语言实现艺术欣赏的目的,对于创作者与欣赏者来说,艺术语言在完成艺术功能的过程中起中间媒介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艺术语言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来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交流的物质存在。在交流的过程中,艺术语言是客观的物质表现形式,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主观心理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人或者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于同一艺术品的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肯定会存在极大的差异,这是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主观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语言是客观的,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状态是主观的,对于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必须通过艺术语言进入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去,同时还由于创作者的创作心态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还必从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中出来,来认识创作者创作艺术品时的外部客观环境,分析创作环境对作品形成的影响。

对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还是一个欣赏者对艺术语言的主观解读的过程,欣赏者的主观心态以及对艺术语言的解读过程都会对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读,还须对欣赏主体与欣赏过程的本质进行了解。

油画艺术语言构成因素

油画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人类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从哲学上来看,其艺术表达功能的实现也同样遵循上述的所有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一般规律与特征。但是,油画又是一门具体的艺术形式,在符合艺术语言的一般规律与特征外,也有自己的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表达语言形式。首先是普遍性。从艺术语言的一般性特征来看,油画的艺术语言是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即媒介质料层和媒介质料的形式化和组织化层;其次是特殊性。油画的语言艺术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油画艺术语言的具体构成要素上。油画有自己特殊的媒介质料层,如颜料、画布等等,这是油画艺术形成的外在形式与结构,也是油画艺术形成的最基本、最基础的要素。任何油画都不能脱离这些媒介质料层,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说的:“……审美体验也不能克服艺术作品物的特性”。

油画艺术语言的构成,是从油画媒介质料层和媒介质料的形式化和组织化层的特殊性上来讲的。从媒介质料层看,油画艺术语言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一是线条。油画中的线条就是勾勒画面轮廓时的线,在一幅油画中,通常同时或者单独存在有曲线、直线、拆线和粗线和细线等等。线条是油画的物质表现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通过线条可以将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以及画面中不同的人物、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

二是色彩。在油画艺术中,色彩是油画艺术语言的又一重要的构成要素。彩色的物质形式就是在绘画中使用的各种颜色,比如,白色、红色、黄色以及各种不同颜料调配的混合颜色。任何油画都是由我们视觉上可以感知的不同的颜色,按照创作者的艺术构思组合搭配而成的,是油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份。

三是光影。在油画艺术中,光与影也是油画艺术语言构成要素。油画作品中的光影就是作品中的光线与影子。在油画作品中,光影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艺术表达。

四是明暗。油画艺术中的明暗是对油画画面中的光线对油画色彩环境的影响,明暗也是油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媒介质料的形式化和组织化层看,油画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指创作者如何操作、运用和驾驭上面的媒介质料层材料,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物质材料,将艺术构思表现出来的一种技能。比如如何运用物质材料营造某种艺术表达需要的环境氛围、如何运用某种物质材料表达某种思想、如何运用物质材料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

具体地讲,媒介质料的形式化和组织化层主要包括画面的整体构思与布局;画面上的线条的分布、搭配与运用,如线条的曲直、粗细的搭配与运用等等;色彩方面的浓淡运用、不同颜色的搭配组合等,以及对画面中的光影、明暗的处理等技巧与手法。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使用的“明暗转移法”使画面的调子异常柔和,仿佛罩上一层黄昏时薄暗的光影。

用结构主义思想来看,油画艺术语言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油画的艺术语言是直接由油画画面所表现出来的物质性的要素和一些艺术家运用物质材料的艺术手法组成。这两方面的内容一实一虚,各自又有自己不同的构成系统,在油画的语言表达上有重要的作用,共同完成了油画艺术的表达功能。

油画语言艺术的识别与解释

油画的艺术语言是油画艺术品在产生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加工后最终定格的。我们通过视觉器官可以感受到的外在物质的表现形式,它凝聚了、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意图、情感、审美情趣等主观感情;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油画的艺术语言将油画艺术传达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情趣传达给欣赏者。关于艺术欣赏,根据解构主义的理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解构与重建的过程。因而,对油画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需以油画艺术语言为媒介,进入油画的艺术世界,通过认识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与欣赏者的欣赏过程来进行识别与解释。

(一)创作者在油画语言艺术识别与解释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在《诗艺》中指出,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生活时代环境是孕育油画艺术的气候条件,艺术家则是艺术之母。从油画的产生过程来看,首先是艺术家与生活的时代发生联系。其次是艺术家被生活感动,并进行艺术思考,在心目中形成初步的艺术形象,从而盟生创作的冲动。再次是艺术家将心中形成的艺术形象再借助一定的画笔、颜料画布等物质手段,运用相关的绘画技巧,将心目中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形成油画艺术作品。

从油画的产生过程来看,对油画的艺术语言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时代环境因素、艺术家的个人因素。对油画艺术语言识别与解释,应当借助艺术语言媒介,进入到艺术生活的那个时代以及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一是时代环境。这是油画艺术形成的基础,油画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它产生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二是个人因素。一幅杰出的油画艺术作品,除了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外,艺术家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性格、经历、情绪、审美倾向、绘画技巧等等也是影响油画艺术形成的重要原因。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艺术语言表现出来。对油画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离不开对艺术家个性的了解。

(二)欣赏者在油画语言艺术的识别与解释中的作用

对油画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其实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而言的,是欣赏者借助油画艺术语言来对油画艺术本身的识别与解释,这种识别与解释的过程,是欣赏者自己对油画作品的主观解读的过程。

当欣赏者面对一幅已经完成的油画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油画的艺术语言,这时的油画的艺术语言还是一连串艺术符号,是一连串的能够代表与表达各种意义的具有“能指”功能的艺术符号链条。其次是欣赏者在自身审美能力与艺术符号能指功能的指引下,对艺术语言符号进行识别与解释的过程,从而“再现”其意义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油画的艺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不存在于艺术语言符号之中,而是存在于欣赏者的识别与解释过程中,离开了我们每个人的阅读与欣赏,任何油画作品都只是作为一件物质产品的形态出现,不具备任何精神上的意义存在,那么油画艺术也就失去了它最大的精神上的价值。

油画艺术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实现的。那么,欣赏的过程对油画语言艺术的识别与解释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艺术作品欣赏的认识,可以借助西方解构主义思想作为指导。解构主义认为,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实质是对创作者在艺术语言符号中赋予的意义的分解、拆散的过程,再进行重新组合、构建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相对于创作者的表达原意来说,必然会存在“曲解”和“误读”的现象,这种现象是难免的。同时,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欣赏者的个人学识、经历、审美,bN等原因,对相同的油画艺术符号所代表的识别与解读必然存在差别。所以,在对油画艺术语言的识别与解释过程中,欣赏者的欣赏过程与个人因素也起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陈旭光:《艺术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第132页。

[3]冯敏:《色彩交响的巡礼:解读欧洲名画》,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4](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10页。

杨友成: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杨友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顾客资产测量论文下一篇:职校校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