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古建筑论文

2022-05-05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宗祠古建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我们惊叹其榫卯结构,却忽略了将结构性与装饰性完美融合于一体的木质雕塑单件。本文试图以传统建筑古祠堂为例,分析探讨祠堂建筑中的木质雕塑单体。关键词:宗祠;古建筑;木刻;艺术表现中国传统古建筑风格独立于世界建筑风格,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宗祠古建筑论文 篇1:

湖北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

【关键词】湖北省;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

【摘要】湖北省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三组建筑组成,其中李氏宗祠是湖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无论在建筑形式、结构布局还是装饰手法上都反映出了鄂西地区宗祠建筑的特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利川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隅,地跨东经108?觷21′~109?觷18′,北纬29?觷42′~30?觷39′,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之间,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云多雾大,日照较少,潮湿亦盛,风量较小。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三组建筑组成的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利川市大水井乡,李氏宗祠和李亮清庄园东西相距200米,高仰台李盖五庄园相距较远,距李氏宗祠和李亮清庄园8公里。大水井古建筑群南距利川市46公里(图一)。

李氏宗祠是此三组建筑中保存最为完整、营造手法最具南方木构建筑特点、最具研究价值的一组建筑。

一、建筑历史沿革

元、明时期,大水井乡属龙潭安抚司黄土司辖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利川县即属施南府。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湖南巴陵人李廷龙、李廷凤兄弟二人入川经商。李廷龙落户四川奉节大水井后,为黄土司管理钱粮,他与黄氏爱妾私通窃取黄氏家产,成为大水井一带的当权者。此后在160余年的时间里,李氏家族在大水井一带共建立八处庄园,其中有三处保存较好,即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李盖五庄园。

1930年,川军贺国祥攻打李氏宗祠,因宗祠城堡坚固,三月未克,后截断李氏宗祠的水源——大水井(位于城堡外山坡下的一个自然泉水井),最终以“围祠断水”的方法打败李氏。此后,李氏将大水井圈进城堡,该地此后名为“大水井”。

李氏宗祠的围墙始建于明代,为土司城堡。其主体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竣工,一直使用至1949年。建国初期至1992年,该宗祠由粮站和水井村小学长期使用。1992年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高仰台李盖五庄园)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由利川市文化体育局接管,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成立大水井古建筑群保护管理所。

二、建筑布局与形制

宗祠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李氏族长作为一个地方豪族的封建掌门,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地方武装的首领。因此,李氏宗祠不仅是李氏崇祀祖先之处,也是行使政权、族权之所,自然也就成为宗族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李氏宗祠坐南朝北,建于一座略呈长方形的城堡内,其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北部略宽,南部略窄,建筑面积29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含围墙)10000余平方米(图二)。院内的排水系统至今保存完好,说明当时的建筑设计和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李氏宗祠在平面布局上基本符合南方宗祠建筑的布置原则,即“前为大门嗣启闭,中为祖堂伸跪拜,后为后寝栖神灵。两侧围房庖福,借歇宿治饮食”。 中轴线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前厅、祖堂、后寝三座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各建有一组“四水归池”的厢房。建筑形式均为穿斗式结构小青瓦顶建筑,中轴线上的前厅、祖堂、后寝及东、西厢房的明间作抬担式结构。柱头、梁架及门窗皆有精美雕刻(图三),造型各异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在建筑上随处可见。飞檐和屋脊均用青花瓷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瓷片皆为修建时用新碗、新盘敲碎后按构图造型精选而得。木构件还残存有少量彩画(图四)。

1、城堡石围墙随山势而建,条石砌筑,南高北低,墙体厚3米,高6米。为加强防御功能,1900年将围墙加高。城堡的东、西各开一门,东门名为“承恩门”,西门名为“望华门”。城堡北面是一道9米高,用大型条石纵联砌成的石堡坎,形同峭壁。堡坎之上是高1.3米、厚0.4米的石栏墙,墙上凿36个直径为0.16~0.25米的圆孔,兼具鸣礼炮和防御功能。栏墙上部出单檐硬顶。围墙上原有木构瓦顶的廊道,现已无存。为巡逻防卫,在城堡围墙的四角各建有一座木构瓦顶碉楼,东北角、西北角的碉楼建在地面上,为木构穿斗列子小青瓦顶两层楼阁式建筑;东南角、西南角的碉楼则建在石围墙上,现已无存。大水井的石围墙是李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于1930年修建的,扩建后的石围墙使大水井与宗祠形成一个整体(图五)。在水井北面的墙壁正中镶砌着由李盖五所书“大水井”三字的方石。

2、前厅位于中轴线上,面宽三间。明间用抬担列子,两山用穿斗列子。明间开大门(又称朝门),即李氏宗祠之正门,门上原有封火墙,毁于“文革”时期(图六)。粮站使用期间,为方便出入,在东次间开一便门。两山原有“五岳朝天”式封火山墙,亦毁于“文革”时期。后檐作“鹤胫一支香”式廊轩,后檐两山开券门,经廊道分别通往东、西厢房。

前厅屋顶为小青瓦两坡水,后檐出檐用单挑枋从檐柱挑出,上承挑檩、挑挂,檩上钉桷子,桷子上直接铺仰合小青瓦。室内地面明间铺土砖,两次间铺青条石。后檐廊轩、扇门窗、两山板壁、前檐板壁均毁无存,前、后檐墀头均饰堆塑贴瓷吉祥图案(图七)。前厅两侧有东、西耳房各四间,分别与东、西厢房相连。

前厅两侧各开一个随墙门,为平时出入两厢的通道。东门名为“平为福”,西门名为“居之安”。从门的名字可以看出主人祈求安居乐业、平安是福的心态。

3、祖堂亦称拜厅,是李氏家族三月清明、七月盂南、十月冬至跪拜祖宗的地方。因地形的关系,其台基高于前厅,前后均有石台阶。面宽三间,明间用过担列子,两山用穿斗列子。祖堂前、后出檐,均做成“鹤胫一支香”式廊轩。过担之间有扁平浮雕饰件,过担、明间檩挂施彩画,室内地面为三合土。明间梁架有精美雕刻(图八)。在明间的脊挂下皮曾发现有“道光二十九年”的题记。前廊两山开券门,经廊道通往东、西厢房(图九~一一)。

两山外墙皮正对东、西厢房明间处做成廊心墙式照壁,西山照壁书“忍”字,两边为“头上有天心可对,眼前无事业当修”对联,横批“安分守命”。东山照壁书“耐”字,两边为“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对联,横批“顺时听天”。东、西照壁下面分别以石板砌长3.1米、宽0.8米、高1.2米的水池,其正面分别刻“廉泉井”、“让水池”。水池两边砌花台。前檐明间檐柱外面斫成平面,原刻楹联“先辈勤俭持家做出许多事业,吾侪耕读为本莫忘这个根源”,“破四旧”时被铲毁。后檐明间檐柱外面斫成平面,上刻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堂内原有木刻挂屏“族规”、“家训”,及“长发其祥”等多块牌匾,现多已散失。

4、后寝是供奉李氏先祖李廷龙、李廷凤兄弟的夫妇木雕像及历代宗亲神主牌位的地方。后寝台基高于祖堂,为两坡水青瓦人字顶, 前出檐用单挑枋从檐柱挑出,上承挑檩、挑挂,檩上钉桷子。梁架均用穿斗列子,明间檩挂施彩画。步枋做成宽扁的扇面形浮雕饰件,浮雕内容为“渔樵耕读”等传统题材。前檐廊做“鹤胫一支香”式廊轩,前廊两山开券门,经廊道通往东、西厢房。前檐两山墀头饰堆塑贴瓷博古、花鸟图案,下面书对联“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后檐以砖、石砌墙。

后寝两侧为东、西耳房,与东、西厢房连成一体。

5、东厢房为一组“四水归池”的“四合头”式建筑。南、北两侧分别为后寝、前厅的东耳房,前、后厢房中间以天井相隔,天井挖做水池,中间以青石桥连接(图一二)。厢房梁架明间为过担列子,其余均为穿斗列子。各间以板壁相隔,除明间外,每间又以楼板隔为上、下两层。屋顶为小青瓦人字坡顶。

6、西厢房与东厢房在建筑形式、结构布局上均相同。

三、结语

李氏宗祠是湖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它作为大水井封建庄园的一部分,无论在总体平面布局、建筑形式、结构上,还是装饰手法上,都与川东南民居有相似之处,但也反映出鄂西地区宗祠建筑的独特性,如中轴线上三座建筑的明间梁架做法、建筑外部堆塑贴瓷装饰等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李氏宗祠在建筑设计与营建理念上表现出清代中期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史学、风水学、礼制及美学在这组建筑中都有所体现,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湖北省利川市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维修保护工程方案》(内部资料)。

2、《祁英涛古建论文集》,华夏出版社,1992年。

〔责任编辑:张金栋〕

作者:张 枫

宗祠古建筑论文 篇2:

中国传统古建筑宗祠的木质雕塑装饰浅析

摘 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我们惊叹其榫卯结构,却忽略了将结构性与装饰性完美融合于一体的木质雕塑单件。本文试图以传统建筑古祠堂为例,分析探讨祠堂建筑中的木质雕塑单体。

关键词:宗祠;古建筑;木刻;艺术表现

中国传统古建筑风格独立于世界建筑风格,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的差异,驱使人类因地制宜地建造空间建筑。中国传统古建筑,始终保持着同西方建筑(古希腊、古罗马风格建筑)不一致的建筑文化风格而发展。

1 古建筑宗祠的基本结构与木刻装饰关系

中国古建筑作为东方建筑体系中的代表,亦被称为“历史年鉴”,拥有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一座传统古建筑可谓一眼千年,高度浓缩中国几千年的智慧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存在砖石建筑,自宋代以后逐渐发展为“砖心木檐”的砖木混合结构的形式。明清以后,基本大式建筑原则强调“三段式”造型节奏设计,讲求比例匀称、尺度均宜。“三段式”分别为台基、屋身、屋顶。建筑底部为砖石台基,台基以上为屋身和墙面,再以两坡和四坡顶反宇式屋顶为盖,组合成基本的大式建筑框架。整座建筑以木为主要材料,辅料为砖、石、瓦等。建筑结构在一榫一卯之间,以穿插、拼接、相交、相扣等手法,再以体块堆叠组合形成气势恢宏的整体型复合式院落。

《大学》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祠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心生敬畏的场所,亦是单个族群部落的集权中心,也是祭祀的重要场所,集制度纲章、道德伦理、血緣亲族、神灵敬畏等。以建筑角度看来,其木刻装饰比一般古建筑表征显得更加严肃庄严,有吉祥祝福庇佑之意。装饰上,以木质为主料,大多装饰艺术表达都用木质雕刻的形式呈现。我国受地理环境特点的影响,多产木料,木刻便成为了我国最重要也是最突显的装饰手法之一,古代哲匠们发挥其精湛的手法和技巧进行艺术创造及舒适度的平衡。一方面,依托雕塑材料的个性、各建筑的主题需要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则,遵循建筑架构结构走势、力学承重原则、功能用途,实现装饰表现。大式建筑中,木质雕塑主要分布在梁枋、斗拱、雀替、檐橼、驼峰、窗棂、门楣、门扇、楼层栏板等位置。木质雕刻主要有大木作与小木作装饰两种类别。大木作装饰,以大件构架结构加工装饰为主,梁枋为装饰刻画重点,又譬如梁、柱(木质柱子不加装饰)、枋、椽、斗拱等单件部分,其单件结构外形加工为曲面,不仅外形显得柔和丰腴,且空间灵动生气,使横平竖直的木头看起来具有弹性。小木作装饰,是大木作以外的小件结构装饰,以格扇门为装饰重点,再如藻井、天花、门(板门不做木雕装饰)、窗、栏杆等,实行艺术的精细处理,使穿梭在室内空间的各个结构体系得到美化、衔接柔和,使空间灵动、望而生趣。

2 古建筑宗祠的木质装饰雕塑表现分析

将古式建筑的单件木刻作品看作是单独生命体,它既是物质,又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表现。我国艺术表现多半柔美、淡雅,雕塑亦隐约透露出感性表现。“于形中意”是古代装饰理念,运用表吉祥的图案分布于屋内空间装饰,题材繁复,多半刻画喜庆吉祥场景、花卉形态、历史章节、神话传说、寄情美好事物的祈祷、抽象灵动形式纹案等,具有文化教育、赏玩把趣、道德树立、审美品位提升的功能。

雕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木雕在雕塑大系中属于一节分支。塑即加法,将材料依附在需要塑造的部分,如泥塑;雕即在材料上做减法,裁去需要修饰的部分。木质雕塑就是这样,我们可以贴切地称呼其为“木刻”。传统祠堂中,木刻多运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表达方式。以建筑空间划分,浅浮雕、圆雕归于一处,多用于枋、梁、斗拱、椽子等结构;浮雕、圆雕同在表面刻画,在不伤其结构架构的原则上做装饰;透雕与之区别开,出现在较薄的木板上,轻便不稳的材料不能置于承重之处,用作装饰玩赏较为多见。刻画装饰前,古代哲匠们都会用“烫样”的方法做出模型,雕刻模型同建筑效果及配料模型大不同,以艺术的角度看,感性因素占据较大的部分。木刻雕塑有比例这一说法,但没有严谨精确到比例尺,每步落刀都随哲匠的手法、技巧和个人品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气韵效果,所以木刻模型是1∶1放样。

江西婺源俞氏宗祠,以抬梁式结构为建筑架构,建筑材料为古樟木,樟木软质易塑形,木质雕刻装饰处处可见,斗拱未见木刻纹样,从艺术角度看是为了使整座建筑的装饰繁而不杂,亦显得庄重。宗祠中梁枋的底面多有花卉茎叶木刻纹饰,呈整条大块底面出现,纹饰复杂又有条不紊。两头运用装饰着锦纹的雀替衔接,雀替可缓和重量,还可在视觉上柔和不自然的直角,云纹居于雀替上端的拖台四周,几何纹则沿雀替底端走势,两面侧面装饰着历史章节的浮雕,此面刻画较深但不是透雕,以免影响结构支撑。雀替在屋内空间较为多见,额枋两端也有很多,不同方位的雀替装饰有一定区别,更有用以圆雕手法木刻的生灵动物作为装饰。祠堂内椽栿拱形体块可见一斑,连接柱子竖直之间用作加固,屋体外围跨度较大的椽栿的底面内弧刻画了茎叶、花卉,其纹样是植物和抽象纹样的结合,线条流畅自如、伸张得宜、或卷曲或舒展。飞朵也是俞氏祠堂中常见的数量较多的装饰,是缓和椽栿终端突然收尾的重要木刻装饰,昂头向上与椽栿一起生成起伏的节奏。面积较大的结构单件部分会出现大幅叙事性木刻,如历史篇章、神话传说、吉祥故事等,宛如一幅立体画作,浮雕刻于“地”(木板平面)以下,哲匠们运用高浮雕木刻表现。俞氏宗祠中最典型的是门上方额枋雕琢的木刻,额枋木刻纹绘以房屋为背景,人物以多层次出现,其最表面的一层刻画了近景围栏之类的物象,营造出半假空间效果,使木刻纹饰更加生动。门两侧的柱子上分别设有集装饰与美感为一体的圆雕瑞兽——狮子,造型憨态可掬,动态好似云端下凡降祥瑞,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与美观性、流动之感,同时又分担了梁柱间的垂直压力。祠堂梁、柱、额枋、房檐结构之间的间隙,运用透雕雕版填充,纹样繁多,以对称、重复形式表现。为在复杂多样的木刻中体现规律和整体,哲匠们在柱子和小型梁椽上不做木刻装饰,仅在其两端做面积较小的浅浮雕装饰;祠堂窗扇的木刻装饰上,古代哲匠智慧地运用透雕,窗扇图案繁杂而有规律,有的透雕窗扇两面纹样繁复但不相似,或在窗扇排列多层木刻,阳光和彩光自如地穿梭屋内,光线柔和且不失明亮,是使屋内保持空气流通的装置。冬日寒冷,可在窗扇的内部贴上薄纸,既不影响光线的进入,又能阻挡刺骨寒风,实用与美结合的装饰方法令人惊叹不已。古代哲匠们艺术创作思源不断,细小空间之处都填充了精致的木刻,整座祠堂犹如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表达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的追求祝福。

3 结语

中国传统古建筑犹如厚重的历史书,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承载了文化、艺术、历史、哲学、力学、工程学、建筑、美学等智慧结晶。出于美的角度品鉴,称其为木刻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对当代不管是木刻雕塑,或其他雕塑表现,都具有教科书式的借鉴、品读、学习的意义,真正达到了形、神合一的艺术造诣。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古建筑全集——祠祀建筑[M].中国林业出版社(建筑分社),2016.

[2] 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 柳肃.古建筑设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 戴志坚.传统建筑装饰解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叶蕾(1992—),女,福建建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雕塑。

作者:叶蕾

宗祠古建筑论文 篇3: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宗祠也称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并进行祭祀场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宗族组织存在的象征。汉寿县近年来掀起一股复建宗祠的热潮,许多新修宗祠拔地而起。宗祠的复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宗祠内含的尊礼仪、祭先祖、兴教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人文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另一方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过于强大,会挑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及权威,给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不良影响。在当前强调社会治理创新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需要加强宗祠管理与利用,使其发挥新的活力,成为实现振兴乡村和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笔者就全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原因、意见建议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汉寿县宗祠建设利用的基本情况

汉寿县下辖15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园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姓氏宗祠共89座,在空间分布上每个乡镇都有宗祠。

宗祠是乡村公共建筑,通常坐北朝南,拥有两进(两排)以上房屋,占地面积比普通民宅要大得多。调查发现,宗祠建筑结构以“二进”最多,占50.6%,其次是“一进”,占30.3%;“三进”占19.1%。从建筑占地面积来看,300-800平米的最多。

宗祠内部设施中,戏台是标准化设施,调查发现有戏台的宗祠占59.6%。所有宗祠都供设有祖先的神主牌位,大殿正中设正龛,左右各设配龛,大殿上方均张挂象征家族荣耀的牌匾。拥有族谱的宗祠占81.6%,并且大多数宗祠均多次修谱。张贴族规家訓的占52.5%。

宗祠建设与维护经费主要来源于宗亲自愿捐款,比例达68.7%,其次是按户平均摊派,占47.5%。3.1%的宗祠有经营性收入。调查发现,宗祠重建经费普遍在50-300万元之间,宗祠的建设资金一般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向族人募集。族人除了按人丁标准出资外,还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自愿捐资,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几千元。因此,宗祠建筑的豪华程度与族人经济实力通常呈正比。

二、汉寿县宗祠建设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攀比心理严重,建设资金投入巨大

修建宗祠在当前农村已成为一种热潮,很多人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如果别的村里都有宗祠而自己村里没有,就会感觉没有面子。修建过程中出于为祖宗“争脸面”的心理,往往在用料上追求“高大上”,而不顾本地本村的实际收入,而当前修建宗祠祖堂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个人捐助和按人口摊派,人口摊派每个男丁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搞得部分村民苦不堪言;有的村庄采取赊账的方式来做工程,在修缮完毕后往往留下一屁股呆帐、坏账;或是由于金额过大,宗祠修到一半便由于资金不足无法修缮完成,变成烂尾工程。

(二)文保意识缺乏,原貌损毁现象突出

大部分宗祠都为土木或砖木结构,部分村民对宗祠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并不重视。对宗祠保护利用存在重利用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的思想,忽视古宗祠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宗祠出现损坏甚至坍塌,沦为一片残垣断壁。一些地方修缮宗祠时“好心办坏事”,宗祠建设中族人自己规划、设计、施工,违背“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只一味的追求新颖耀眼,将原有的历史建筑部件或者建筑材料毁掉,甚至出现大动干戈推倒新建的现象,大大破坏了文物价值。还有一些宗祠存在电线老化、焚香烧纸随意和缺乏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隐患,极易引起火灾。部分群众为扩大自家房屋面积将宗祠两边建筑推倒,致使宗祠仅剩中间一部分建筑。

(三)政府管理缺位,违规修建时有发生

虽然我国颁布了《土地管理法》,使土地管理有法可依,但在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混乱的背景下,宗祠土地产权不明晰,始终处于土地使用的尴尬境地。如很多宗祠因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缺少产权证明、无法提供权属来源证明,容易与周边临近的新建建筑、设施发生产权纠纷;一些宗祠建设选址不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合法的建设批准手续,且占地面积过多;还有些宗祠违规占用农用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部分宗祠没有经过村民集体民主协商同意就擅自修建。出现这些违法违规现象除了法律法规不完善外,还与因职能划分不明确而导致政府部门管理缺位有关。当前对于宗祠的管理,没有一个对应的管理单位,宣传部门、统战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乡镇政府等都有关联,但却都不是直管部门,出现多头管和没人管的问题。调研中发现部分乡镇政府对宗祠建设管理抱着“不表态、不干涉、不过问、不反对”的态度,缺乏对宗祠建设管理的引导和规范。

(四)宗祠功能弱化,闲置浪费问题明显

现代社会中的宗祠功能与古代相比产生了很大转变,当前很多宗祠的主要功能就是祭祖,道德教化、扶弱济贫、惩恶扬善等原本的功能已经有些弱化。大部分宗祠长期大门紧锁、常年闲置封闭。大部分宗祠仅仅作为一年一次祭祖的场所,或者是红白喜事摆酒席的场地,且仅本族人员可以使用,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汉寿县加强宗祠管理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开展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力量,宗祠的宗族特性决定了宗族成员是宗祠的创造者、传承者、守望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培育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宗祠的保护与利用中来。

1.提高节约意识。针对宗祠建设中攀比浪费、求大求全等现象,要通过对反面案列的深入剖析,对正面典型的积极选树,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奢侈浪费、炫富斗富、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另外要通过宣讲政策让村民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告知群众宗祠建设资金筹措要遵循自愿原则,且不得向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以及残疾人员等生活困难群体收取建设费用,让群众在规划宗祠面积、计划资金投入时树立节约集约意识,量力而行。

2.提高保护意识。文化、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要通过积极宣传宗祠等古建筑文物的艺术价值、历史魅力和保护的重要性,使城乡广大居民在意识层面上高度关注,并在内心中达到共鸣,产生认可,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宗祠保护的队列中来。可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创作演出节目,通过举办现场咨询会、送展览进社区、开展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借助报纸、电台、网络、电视、公交车视频电视及车站电子大屏幕等媒体,多渠道宣传。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民众讲解、宣传《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进而唤醒自身内心深处的保护意识、并转换为自觉行动,营造出全民保护宗祠等文物的良好氛围。

3.提高法律意识。当前一些地方违规修建宗祠的现象不时出现,如有人倒卖土地用违法所得支付修建宗祠工程款,有的为修建宗祠擅自拆除村民房屋等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管理缺位、没有对宗祠修建予以规范,另一方面则源于农村群众法律意识的淡薄,针对这种情况,应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组织业务骨干重点讲解修建宗祠、成立宗亲组织有关政策。使依法申请、及时报备的政策家喻户晓,让“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使依法建祠、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二)加强管理监督,推动规范发展

宗祠管理与利用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政府不是旁观者而是引导者。建议成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宣传、国土、规划、民政、农业农村、文化、住建、文物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园区组成的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规范全县宗祠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宗祠的积极作用。

1.开展宗祠普查。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牵头,文物、规划、国土、乡镇与村等单位配合,广泛开展宗祠普查。要邀请对地方历史有一定了解、对宗祠文化有一定认知的专家参与,注意听取各宗族人员的对本族宗祠及其历史的解说,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确保普查工作科学、合理。普查过程以乡镇为单位,全面掌握宗祠的位置、所在村落布局,宗祠建筑布局、修建历史概况、保存现状、环境状况,宗祠所有权、使用权及管理利用情况和村落的主要姓氏等基本情况。普查完成后,组织专家对摸底情况进行分类评估,根据保护价值、轻重缓急、群众意愿等,将宗祠分门别类并建立相应的宗祠档案,确定分类保护名录。

2.建立规章制度。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加强宗祠建设、监督和管理的实施办法。规定所有宗祠必须成立管理组织并向民政部门注册审批,使用统一规范的名称如“××宗祠宗亲理事会”,将其作为宗祠产权的代管人;宗祠改建原则上要“原地址、原面积、原高度、原规模”,严格控制新建宗祠数量、规模和造价;将宗祠建设纳入村庄规划区内乡村公共设施管理范畴,所有宗祠应当依法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等审批手续;要以文件形式规范宗词的申请审批流程,建设前宗祠管理组织向所在村提出书面申请,村委会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公示,乡镇实地调查审核申请材料是否齐备、申请是否符合条件、拟用地是否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最后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审批。

3.强化部门协调。在县宗祠管理和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配合,及时沟通协调,形成管理合力。针对部分宗祠违规建设问题,建议土地、规划等部门以及乡镇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对当地的宗祠建设切实加强管理,对宗祠修建过程加强现场监管,引导群众适度筹款、合法修祠。针对宗亲会、理事会等组织非法问题,建议民政部门根据《社会团体登记条例》制定实施办法,引导此类组织成立时进行登记注册,以便于后期规范管理。针对古宗祠因缺乏维修经费日益破败问题,建议文物部门根据宗祠普查结果制定分类保护措施,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维修及保护经费。针对目前族谱普遍非法出版现象,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加强对非公开出版的族谱、家谱的印刷出版管理,加强内容审核,引导其健康有序印刷。针对宗亲活动人群大量聚焦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建议乡镇政府明确要求活动组织方在每次活动开展前报村(社区)备案并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查。有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宗祠建设施工预决算的透明化管理,采取措施公开建设成本,帮助和引导群众自觉堵住宗祠修建等费用开支中的财务漏洞,预防腐败的滋生。

(三)加强综合利用,做好活化文章

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创新思路,合理利用宗祠,将宗祠打造成乡愁记忆的殿堂、乡风建设的阵地、乡俗传承的平台。

1.弘扬宗祠文化。宗祠是存放民间乡愁的陈列馆。宗祠不仅饱含丰富的物质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还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我们要充分利用宗祠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推进宗祠融入全县文化旅游圈。

2.培育文明乡风。有条件的宗祠可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将宗祠转化为乡风文明的教育基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

3.开展公益活动。对一些条件较好的宗祠,可建立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和送戏下乡固定演出点。鼓励各地利用宗祠组织开展扶老助幼、扶贫助学、大病救助、赈灾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把农村宗祠建设成为教育后人、倡导公序良俗的阵地。

作者:杨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论文下一篇:园区党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