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蒙古族婚俗

2022-08-05

第一篇:新疆的蒙古族婚俗

新疆的蒙古族婚俗

新疆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隆重、热烈而传统。婚前要请喇嘛,还要合婚、测定吉日。男女要举办搭新毡房仪式,女方亲属要为出嫁新娘举办饯行宴。

婚礼头天下午,新郎一行人带上酒肉去拜会新娘父母,商量婚礼的具体事项,献哈达、喝酒、唱歌、议定各项事宜,为挽留来宾,新娘的兄弟有藏客人马鞭、马蹬的留客习俗。

婚礼当天,接亲队伍带足酒肉、礼品,策马扬鞭,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首先要呈上各种礼品。但新娘的嫂子拦住不让进,免不了“挑三说四”逗一番,才放人进毡房。进入毡房,新郎要拜灶神和其他神位,并向神位献羊背和哈达,向岳父母敬酒、献哈达,行磕头礼。岳母要送女婿一身袍靴,并把腰带亲自系在女婿腰上。另外,父母还要送女儿一匹马。临行前,新娘要围着毡房绕三圈,以示怀念故乡父老,人们要唱辞别歌送行。

新娘到新郎家后,要在新郎毡房前参加由喇嘛主持举行的拜日月天地、拜神佛喇嘛、拜父母仪式,后诵经祝福。婆婆要先给新儿媳一碗奶表示接纳和祝福。新人进毡房后,还要由婆婆、嫂嫂给她梳头,辫发时加入新郎的几根头发,表示从今为一家人。亲朋好友免不了敬酒、献歌,热闹一番,新媳妇将在这银色的毡房里开始新的生活。

新疆的蒙古族

分布区域: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族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

语言:新疆蒙古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历史:“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新疆的蒙古族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系,是卫拉特蒙古的后裔。13世纪初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天山以北。明代,蒙古族分为东部鞑靼和漠北瓦刺两大部分。16世纪中叶,漠北瓦刺分为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准噶尔部,清代统称为厄鲁特或卫拉特,驻牧于新疆北部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18世纪中叶,清廷出兵伊犁,平定准噶尔上层贵族叛乱,并把当地的厄鲁特人按满洲八旗制度编为厄鲁特营,以后就称“厄鲁特蒙古”。1771年,原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10万余人在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现居住在巴音郭楞、和布克赛尔、精河等州县的是他们的主要后裔。1764年和1813年,清朝从张家口以北地区迁来部分察哈尔蒙古族,现在他们的后裔主要居住在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的博乐、温泉县。

生产方式:新疆的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部分蒙古族人开始从事农业。

饮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面食为主,并喜欢用牛羊乳制作奶酒。

文化:《江格尔》是蒙古族的长篇史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以马头琴最为著名,还有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托布术尔”。

节日: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每年开展一次那达慕活动。

宗教:最初信仰萨满教,16世纪以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但萨满教仍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中留下深刻印迹。

服饰:传统服装是蒙古袍。

房屋建筑:牧区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第二篇:蒙古族婚俗

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碧波荡漾、青翠欲滴,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着白云,成群牛羊在清澈的小溪旁栖集嬉戏。乳白色的蒙古包升起袅袅炊烟。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蒙古包旁。

伴着欢快的音乐和马蹄声,男方的迎亲队伍由新郎、伴郎、媒人、主婚人、亲友、祝词家(歌手)等数十人组成,一路上有说有笑地来到女方家。此时,女方的亲人们,给男方亲友献哈达、敬酒、互相问安。接下来,按照蒙古族传统习惯,新郎由主婚人陪着给神佛点香、敬酒、磕头。

敬神仪式结束后,由男方主婚人赞礼,并介绍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及其诸位尊长。片刻,女方摆好酒宴,款待新郎、迎亲人员及双方亲友。此是在女方家的头一道宴,即求名问属宴。女方参加的人员除亲属外,还有善于对歌的嫂子。通过求名问属,女方与男方祝词家展开喜剧式的对歌。嫂子要以攻为守千方百计难倒对方,对方祝词家又穷追不舍,想尽办法战胜嫂子,整个过程形式生动活泼、激烈,对唱诙谐幽默,情趣盎然。求名问属宴过后进行的是献茶歌。经过献茶盘古,女方家开始装扮新郎,盛赞着装。按照女方母亲的吩咐,女方的嫂子手拿银碗,碗内盛满粮米,走到蒙古包中央,用粮米画出吉祥图案,之后给新郎换衣服。新郎在女方妹妹们的推拉下走到嫂子跟前,把脚抬起来,嫂子先抢下一只靴子,让新郎一只脚蹦跳,新郎求饶作揖,而嫂子却一把将新郎推倒,让众姐妹抢另一只靴子。好半天才给新郎换上新靴子,接着在给新郎换新衣服扎腰带时,女方的嫂子和姐妹们从两边使劲勒新郎的腰,使新郎气喘吁吁,连连作揖求饶,直到女方的父亲出面喊:装扮新郎的过程才算结束。晚间举行的沙恩吐宴是女方家设的第二道宴,也是新娘出嫁的宴,离别的宴。席间,新娘、新郎、嫂子和姑娘们围坐在一桌。先唱《沙恩吐宴歌》,之后女方祝词家手端一只大木盘,快步上场,盘内装有红布包裹的羊嘎拉哈和一大块肥羊胸脯肉。羊嘎拉哈被弹向桌中,席上众人哄抢嘎拉哈。本来应该归新郎的那块象征着儿女联姻的沙恩(俗称嘎拉哈),在女方主持人的有意偏袒下,总是被新娘的姐妹夺得,于是,女方的嫂子用刀割下一大块羊肥肉,叫新郎吃,又不许新郎动手,结果新郎被嫂子戏耍得满脸羊油,连连作揖、点烟、求饶。此时,善歌的男方祝词家唱道:小小的嘎拉哈,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嘎拉哈在,大腿小腿不能分。小小的嘎拉哈,连着血肉连着心,只要嘎拉哈在,连着男女两家亲。边唱边向对方索要沙恩,一直唱到《报时歌》,女方的姐妹们才无可奈何地把沙恩交给新郎。此时,启程的时辰到了,新娘与父母、姐妹们泪眼相望,依依惜别。闹了一夜的亲人们骑马赶车,护拥着新娘,踏上了送亲的路程。送亲队伍启程了,女儿的父亲站在院中望着远去的女儿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娶亲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蒙古族的婚姻习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

公元13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求亲,是青年男女在定亲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以定亲。

聘礼,青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礼品,又叫彩礼。聘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畜牧为聘礼。嫁妆,女方陪送女儿的 出嫁礼物。蒙古族非常讲究陪送嫁妆,男方送多少聘礼,女方就要陪送相应数量的嫁妆。娶亲时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 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到女方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

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父或姑父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遭。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拜火,蒙古族婚礼中的重要仪式。各地蒙古族尽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礼上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新娘、新郎从两堆旺火之间双双穿过。接受火的洗礼,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坚贞不渝,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

一般牧区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顺时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尘,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 新郎、新娘进人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席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

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延续两三天,亲友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 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通常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新娘家要来人,看望新娘和拜见新郎家的亲属。来者多为姑姑、嫂嫂等人,她们各带礼品或食品来到新郎家举行 认亲仪式。新郎家设宴款待. 男女双方彼此相识,相互问安敬酒,充满着热情洋溢的景象。一个男子同时和几个女子结为夫妻关系的婚姻形式现已废弃。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

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

第三篇:蒙古婚俗

《内蒙婚俗》脚本大纲

(一),从内蒙古某地一场即将举行的婚礼引入,跟踪记录;

(二),蒙古婚俗简介:

蒙古婚俗可谓五彩斑斓,绚丽多彩。在一望无垠的蒙古高原上,因地域、部族和传统习俗的不同,各部落、各地区的婚礼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蒙古族婚礼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了古老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是蒙古族世代传承、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蒙古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价值判断等精神内涵。

(三),蒙古婚俗演变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阶段: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婚俗文化。从部落时期的蒙古婚俗到蒙元时代的婚俗,到清朝时满蒙联姻到现代;

(四),蒙古传统婚俗程序 一, 定亲: 1, 定娃娃亲:

双方孩子为~男一女,家长就让他们按约定成亲,如果是两男或两女,就让他们结拜为兄弟姐妹;

2, 家长为成年男孩寻找合适的女孩, 找到后请喇嘛看生辰八字,牧民对婚事合适与否的判断以喇嘛的推测为准。然后男方派媒人去女方家说媒。如果女方同意,他们就会答应下来并接受哈达,如不同意就找理由拒绝,说媒时男方要带上哈达和礼品并说明来意。 二,下聘礼:

成年男女定亲后,由男方送给女方礼品,双方在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和订婚宴。聘礼的种类和数额双方要预先约定,牧区常以牛、马、羊等牲畜作为聘礼,也有银子。商定后,男方要把送给女方的牲畜拴在绳索上,让女方来验收。如果女方不喜欢哪个牲畜,男方就会把它换掉,但此程序一般最多只能重复三次。然后女方将礼品变卖为钱,给新娘准备头饰等。 三,订婚期和请客人:

婚期一般由男方找喇嘛来定,定好后,男方向女方和亲朋好友发布婚礼消息。婚礼中的重要人物,如主婚人、祝赞人、歌手等,需要男女双方亲自去请,其他的朋友请大家互相转告。出嫁前一个月,女方的亲戚朋友要邀请新娘去家里做客。 四, 缝制毡包:

准备婚礼时,男方要专门找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举行婚礼,并缝制新蒙古包。有的蒙古包由男女双方共同缝制,有的则是全部由男方准备,女方负责里面的摆设。 五,婚礼前准备:

熬奶茶、装奶制品,作婚礼前的准备。 六,互赠礼品:

女方家主要送的礼品是做蒙古袍的绸料、腰带、手绢、荷包,点心、碗等。男方家的礼品一般是半熟的全羊、砖茶、奶豆腐、酒、哈达,有的还送活羊羔。其他客人也会带着酒、小块的地毯、嘧哈达等礼品前来祝贺。客人进人蒙古包,女主人都要敬茶,敬奶制品。 七, 双方各自举行婚宴:

娶亲前,双方各自举行婚宴。由长者吟诵祝赞词,回祝日后家庭兴旺富有。然后大家唱长调,常见的曲目是《太平盛世》和《圣山》。

八, 娶亲:

在正式结婚典礼的前一日,新郎先着礼服行祭祖之礼,然后再出发娶亲。男方要先派两位“呼德”去姑娘家,通告娘家新郎已经出发。“呼德” 到达后,女方要款待他们,婚礼前女方家请喇嘛根据姑娘的属相确定新郎到达和新娘出嫁的时间。娶亲当晚人们整晚不眠。待到出发时间,新郎要穿上颜色鲜艳的新蒙古袍,配上弓箭,和伴郎一起向长者辞行。陪同新郎娶亲的还有伴郎、大戚(娶亲的长辈贵宾)和数名男性陪同人,皆着节日盛装。出发前,与新郎一同吃“上马饺子"。新郎的妈妈让他品尝奶制品。接着喇嘛念经,新郎绕毡包顺时针转一圈,然后出发,一行人皆骑马,随行还有一至两辆骡马轿车,其中一辆用红毡蒙罩,以备新娘乘坐。同时还牵一只“碰门羊"(活羯羊),一副羊乌查一瓶酒、50个馒头。新郎到达时要举行顶门仪式:女方家几个小伙子,用拴着哈达的柱子顶门,不让新郎进去。接着双方祝赞人开始唇枪舌战,女方问“你们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你们是干什么的?看你们佩戴弓箭,是否要去打仗。”

宴会开始,男女双方的祝赞人要各吟诵一段祝赞词。内容大多是希望美好的祝愿能够实现。随后女方开始唱宴会歌曲,曲目与上述婚宴基本一致。然后新郎分别与女方亲戚见面,在佛龛上放哈达.有的还会敬献羊或马,给女方的父母和亲戚送礼品,其间必须要有祝赞词。娘家为新娘准备的嫁妆比较丰富,尽可能地把姑娘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穿戴都准备齐全。富裕的家庭还会准备装箱子、水缸和牛羊马的车等。女家设行宴款待送亲队及亲戚邻里,每上道菜,新郎和伴郎手拿哈达向新娘家和亲友献哈达、并逐一敬酒、叩头。大戚唱歌、祝愿女方家长、亲友幸福长寿。 九, 讨封:

晚上在新娘卧室炕上摆宴上乌查,新娘的姐济(嫂子)、姐夫等同辈站地上,还有几位姑娘围坐新娘。新郎单腿跪在炕沿上,与嫂子用问答式争辩方式求问新娘芳名,俗称“讨封”。如果嫂子提问的新郎答不出来,要罚歌、说绕口令等,最后由嫂子告诉新娘芳名才结束。求问芳名,本地有三种说法:一是考验新郎的才智、口才、性格、诚意;二是新娘名字是否与新郎祖辈名字相重或近亲名字相重相克,若有相重相克,土旗蒙古族的婆家有重新起名的习俗;三是认为这与抢婚习俗的流变有关,因为抢婚时不知女方名字,需要求问。

十, 系腰带:

晚上举行新娘内弟辈的人,给新郎系腰带仪式,系腰带人使尽全身之力,一圈一圈束紧,新郎憋住中气或手插入腰带中不让束紧。拜神佛与祖先:第二天早晨,新郎和伴郎先给神佛和新娘祖先烧香叩头。 十一,掰羊脖:

新郎要把半熟的羊脖子从中掰开,以此考验新郎的臂力,此环节不允许其他人帮忙,但在掰之前,允许新郎先用刀划条缝。 十二,射该: 新娘出卧室后,同新郎各骑一马,一前一后,由新郎牵引,到墙外绕三圈新娘家,以示留恋娘家。然后新娘下马上车,新郎则拉开弓,按喇嘛指定的方向射一箭,俗谓“射该”。射该是射灾之意。 十三,送陪嫁: 新郎来女家那一天,女方家派车把陪送姑娘的嫁妆、衣物、箱柜等物送往男方家。同时请一位老年妇女(当地称谓勃力更)随车去男方家。一方面是为经营陪送物品,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给新娘以指点,助女劳作,遇事调节期间,以助成夫妻、婆媳间的和睦。 十四,送亲:

第二天正娶日子。出发前新娘的朋友和姐妹都会哭泣,以此挽留新娘。出门后将筷子和食物扔在门前,以表示不忍带走娘家的福禄。送亲人数与男方接亲人数相等。在大家的劝说下,新郎把新娘带走。在送亲路上,人们要“压尘”,新娘和送亲的人都要骑马,新郎带领小伙子们特意骑马追赶,姑娘们会让马拼命奔跑,看谁跑得快。 十五,迎亲:

男家估计娶亲队伍快到时,先派

四、五个善骑健儿前去迎接。并带一羊头、一瓶酒,一条两头系哈达的木橼,将木椽横放在道上。当娶亲一行来到木橼前,皆下马,互相问好后,迎亲健儿把酒洒在喜车、马头、马背上;将羊头扔在车底下。然后三股队伍一起上马,跨过木橼,互相纵马竞赛,并互相叼抢帽子,互相嬉戏。到达后,女方家送亲的人要压压婆婆的锐气。因此,快到男方家时送亲的人要策马狂奔,围绕男方家顺时针转几圈后,仍不下马,继续狂奔。送亲队伍绕蒙古包转两三圈后,新娘的“分头母”迎接送亲的人,给他们敬奶制品,让他们下马,并请到屋里。男方的小伙子也要把门用木柱拦住。双方祝赞人唇枪舌战后新娘方能进去。“分头母”给新娘分头,然后新娘到另一个毡包,穿上专门为婚礼准备的蒙古袍。

十六,接亲:娶亲、送亲的人先后到达男家院门时,男家的院门外有四至十个头戴钿子帽子、身穿绸缎长袍的女子和头戴红缨帽、身穿长袍的青年男女相迎接,另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接待送亲者。此时点燃立于门旁的草把子,婆母以勺往草把子上撩油,口中念吉祥语:“一勺勺,二勺勺,来年生个胖小小”等。 十七,拜神:十八,梳头;十九,拜灶:二十,拜天地:二十一,拜人。

二十二,男方家的婚宴和仪式:在蒙古族婚礼的送亲环节中,姑娘由母亲陪同,父亲不送。因此,在男方的宴会上,有“还母亲恩情”的仪式。同时吟诵祝赞词,教育自己的姑娘要如何伺候公婆,接着继续唱歌。宴会的开始必须要有祝赞词和长调,接着演唱婚宴歌《太平盛世》。新娘穿戴完毕后,给公婆磕头,并接收礼物。然后新娘拜见婆家的其他亲戚且接收礼品。仪式结束后,大家也要在新家举行宴会,女方家的祝赞人吟诵祝赞词。 二十三,入洞房:

二十四,掏灰:次日晨,由勃力更老妈引导新娘逐屋生火,先己屋,后公婆屋,以表示尽媳妇本分。生火必须先掏灰,灰中公婆早埋有银戒指或玉耳环等首饰,以示灶神赐给新娘的福分。 二十五,宴请帮忙的人:

二十六,回看姑娘,认亲:娶回新娘第三天,新娘的近亲要前来新郎家认亲。男方称他们为“伊尔格沁”(即来会之宾或探望者)。来者包括新娘之父母、叔伯、姑嫂、哥哥、舅父母、姑父母、姨父母等。他们成群结队,有时竟是几十人的庞大阵容。进屋后互换鼻烟壶、敬献哈达,先茶后设宴招待之。

(五),婚礼服饰:新郎一般着鲜艳的绸缎长袍、马褂、腰系红绸腰带,头带圆顶帽,脚登牛皮靴(或大绒靴)。在左肩挎弓,腰系箭囊,囊中插五支箭,腰带上系绸缎绣花的鼻烟壶袋,胸前揣哈达。新娘身着绸缎彩袍,脚穿绣花缎红鞋,头戴红缨帽,罩上筒状兰面罩,在传统婚礼上,新娘通常要换三件新蒙古袍,代表着富有、美丽之意。

(六),蒙古婚礼歌曲:蒙古族民歌在民俗活动中广泛存在,而婚礼宴会就是牧民们尽情欢唱、彻夜高歌的重要民俗场合。

(七),蒙古婚俗文化意象:

一,天,光,火,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完美结合; 二,驱鬼,驱魔,家庭认同;

三,梳头,胶俗:两性的完善结合; 四,改装,戴箭:人生角色的转换; 五,回避,忌讳:两性法律;

五,德吉,秀木尔,全羊:圆满富贵; 六,马,五谷,奶子:招福。

(八),蒙古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婚俗上的一些差异:

(九),当代蒙古族婚俗演变:

一,婚俗演变的时代背景成因: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加速了城市蒙古族生活方式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城市蒙古族思想观念与民俗礼仪。 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冲击下,蒙古婚礼仪式和婚礼歌目前的存在状况,如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三,现代蒙古婚礼的形式风格:庄严性,娱乐性,审美性融为一体。 四.现代蒙古婚礼的变化:

1,择日:20世纪80年代传统婚礼复兴后,农村牧区和都市蒙古族结婚,开始请喇嘛或懂占卜的人择日。生活在农村牧区的蒙古族,他们的婚期选择多与生产和气候条件有着紧密的关系,城市蒙古族在择日方面已与汉族没有多少差别。首先考虑节假日,如五

一、十

一、元旦等。

2,礼品选择:最主要的礼品做蒙古袍的绸料,是蒙古族传统婚俗中极其重要的礼品之一。虽然现在的年轻牧民在平常生活中不一定都穿蒙古袍了,但在婚礼的礼品选择上,他们还依然以蒙古袍为主。虽然礼品中也有现金礼,但实物礼仍然是最主要的交换形式。然而在城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礼品本身也发生了嬗变。这些张贴着现代化标签的各种礼品在局外人看来,似乎有些惊讶和好奇,而这些穿着传统的五颜六色蒙古袍的蒙古人却欣然接受,而且显得相当自然。不管是电脑桌、煤气灶、现代电器,还是随处可见的果冻、饼干、伊利蒙牛的盒装牛奶;不管是新房中的各种现代化布置,还是送亲娶亲路上浩浩荡荡的车队;不管是礼品中数张崭新的人民币,还是具有典型现代特征的专业摄影师的介入,都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笔者也发现,各种蒙古族的文化符号极其自然地镶嵌在其中,虽然弱小,却极具生命力。这种种事象向我们共同传达着一种信息,那就是现在的蒙古族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共存的一个特殊时期。处于其中的蒙古人对此有着强烈的适应性,他们对待传统的态度似乎比我们乐观得多,认为这样的糅合理所当然。

3,婚前准备:发送请柬:哈达、银碗、奶食品、鲜花、烟、酒、撒花

4,预定饭店:在牧区传统蒙古族婚宴在蒙古包里举办,宾客多用12个哈那的蒙古包。现在,有的在蒙古包里举行,也有到旗镇的饭店、饭馆里举办的。现代都市蒙古族婚宴基本都在饭店里举行。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以及参加婚礼人数预定饭店,要考虑饭店的档次、饭菜特色和装饰特色。

5,确定婚礼上的角色:蒙古族传统婚礼与现代都市蒙古族婚礼角色组成和对他们的称呼表述内蒙古各地有所不同。现代蒙古族婚礼上的角色,一般由司仪、乐队、伴郎伴娘、代东和婚礼服务人员组成。

6,结婚庆典仪礼:现代蒙古族的结婚典礼基本都在饭店举行,时间在中午,中午1l:30时前,贴喜字,用玫瑰花装束的送亲迎亲队伍的车辆开往饭店开始, 7,婚礼服饰:传统蒙古族婚礼,无论农村牧区或城市,蒙古族结婚时都会穿蒙古袍。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都市蒙古族结婚,男的穿中山服,女的穿中式衣服,也不戴首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穿蒙古袍,但一般都是租的,90年代末开始自己定做,并讲究地区特点、颜色、质地。司仪团队每次主持婚礼,都穿蒙古袍、戴蒙古帽,而且要求穿戴整齐简洁。以表示神圣婚礼的尊重。 8, 婚礼只保留了传统仪式的基本框架:在传统的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祝赞词贯穿始终。它的吟诵采用介于说唱之间的吟诵调,旋律相对简单。祝赞词和歌曲可以说相互依赖,唇齿相依。在情绪上,祝赞词是歌曲的铺垫和基础,而长调歌曲则是祝赞词的延续和升华。祝赞词的表达相对直接,蕴含着吉祥、积极向上和祝福之义。传统婚礼中,祝赞人本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之一,但在现代婚礼中,女方家却没有请专门的祝赞人。请祝赞人的习俗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历史的影像中了。祝赞人的缺席,使依附于祝赞人的几种婚礼仪式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如顶门仪式、双方祝赞人的唇枪舌战等。在一定程度上,祝赞人和祝赞词的退场,也使婚礼仪式和婚礼歌演唱缺乏秩序性和规范性;

9,婚礼歌曲的风格形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随着婚礼仪式的简化和自由,婚礼歌也呈现出多元、松散的状态,嬗变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城镇生活对牧民观念的改变。如今的蒙古族在努力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牧民们对婚礼歌曲的选择也不拘泥于本地传统,而是兼容并蓄,呈现出~种包罗万象、宽容开放的多元化特征。不论是汉族的还是蒙古族的,中国的还是蒙古国的,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东部的还是西部的各种歌曲,都在现今的蒙古族婚礼上一一上演。奏响了多元文化的交响,组成了当代蒙古族婚礼歌曲的整体结构。

10, 婚礼歌曲中传统的位移:传统婚礼以长调为主,不唱短调。现在的婚礼,长调数目减少,而短调数目增多。蒙古国和内蒙古地区的流行歌曲、创作歌曲、传统长调、短调,传统婚礼宴会上,同一首歌不能重复出现,而在如今的婚礼上,此传统已被打破。传统婚礼以三首歌曲为一组,一般唱三首歌,喝三杯酒,宴会就结束,而今婚礼分组的传统已被打破,歌唱秩序相对混乱;传统婚礼宴会的紧凑程度由老人控制,一般比较严谨,现在的婚礼通常比较自由、松散,年轻人少了几分对老人的敬畏感,宴会局面出现失控状态,歌曲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之间的谈话。如今的婚礼虽然仍不请歌手,但献歌的传统已不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牧民演唱长调的嘴形依然保持着不露齿的传统风格,因此,在婚礼仪式现场,经常会出现听到歌声却难辨别是哪位歌者在演唱的现象。 11,敬酒仪式:

12,交通工具:传统婚礼中,婆婆给新娘起的新名字,就因现代户籍制度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了其原有的推广力度,甚至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传统婚礼的“压尘”仪式,也因交通工具的更换而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代替姑娘们快马加鞭的是壮观气派、浩浩荡荡的车队,这气势可以与城市中的婚礼场面相媲美。

(十),关于蒙古族婚俗礼仪旅游开发的策略: 一,构建婚礼旅游商业街区; 二,开展婚礼歌舞特色修学游; 三,建立婚礼民俗博物馆; 四,兴建婚礼民俗主题公园

(以上仅供参考,以拍摄实际场地的具体婚俗方式讲述。)

第四篇: 新疆蒙古族

分布区域:新疆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卫拉方言。用“托忒”蒙古文,目前推广全国通用的胡都木蒙古文,两种蒙古文并用。

历史:新疆的蒙古族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今天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主要是18世纪70年代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万里迢迢东返回来的土尔扈特部的后代,还有明清以来一直居住在新疆的准噶尔部后代,清代乾隆年间由内蒙古迁来的察哈尔部的后代。

生产方式:新疆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现在部分蒙古族人开始从事农业。

饮食:以牛羊肉、乳制品和面食为主,并喜欢用牛羊乳制作奶酒。

文化:《江格尔》是卫拉特蒙古的长篇史诗,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史诗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乐器以马头琴最为著名,新疆还有两根弦的弹拨乐器“托布术尔”。

节日:最大的节日是春节。每年开展一次“那达慕”活动。“那达慕”起源于祭敖包。

宗教:蒙古族最初信仰萨满教,16世纪以后逐渐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但萨满教仍在传统的风俗习惯中留下深刻印迹。

服饰:传统服装是蒙古袍。

婚俗: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 严禁氏族内部通婚。婚姻要经过提亲、订亲、送聘礼、婚礼等程序,婚后第三天还要举行揭围帐仪式,仪式后的第二天新娘回门。每种仪式都要敬酒、唱歌,十分热烈。

房屋建筑:牧区蒙古族主要住蒙古包。

第五篇:中国的婚俗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域辽阔。在婚俗方面,从古自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婚礼上所要创造的气氛--隆重、热烈、喜庆、吉祥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结成婚姻有六种礼仪程序,称为六礼,如纳彩(送礼求婚),纳吉 (送礼订婚)、迎亲等。在过去,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就请媒人到女家说亲,此时,男方不但要给媒人一些礼物,而且还要让媒人捎些礼物到女方家,此时,媒人将写有双方姓名、年龄的帖子进行交换。如果双方大体同意,就开始相亲,这时男方主妇择吉日去女方进一步了解女方的情况,比如,女方家的经济、姑娘的品德、相貌等,也有女方家长去看未来的女婿的,但在古代,女子是不能去相看未来的丈夫的。现在正好相反,多数是女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男方家了解情况,在北京一些农村,如果女方和家长能留下吃饭表示就相中了。

订婚是婚嫁礼俗中最主要的一环,虽是民间约定俗成,但它却常常起到法律的作用。订婚往往是由男方送给女家和姑娘订亲礼物,在中国南方温州,人们把一对戒指看成是圆圈,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永恒,以表示婚事不变。传统的观念是订婚之后是不能中途变更的,也不允许再与别人议婚,把订婚看成一种法律。 双方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后进入到迎娶,这也是在古今婚礼中最繁琐、最复杂 、最热闹的一项活动。

迎亲的当天,新娘一般都穿表示吉祥喜庆的大红服饰,现在也有穿白色长裙的习俗。新娘在离开家时,边走边哭,表示对家中的留念。新娘来到新郎家,婚礼仪式开始。在一些地方,女方要跨院内的一个火盆,为的是烧去不吉利的东西,使夫妻日后生活红火。 新娘进入房间后,仪式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是拜堂: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是夫妻对拜。然后,喝交杯酒。在新房里,新人还相互剪一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起来。

婚礼的高潮是婚宴,也叫“喜宴”。所以人们把参加婚礼说成是“喝喜酒” 。在民间喜宴讲究排场,因为它是表示婚礼隆重程度的一个方面,所以倍受重视 。席间,新娘要亲自为客人斟酒,夹菜,感谢客人的光临。新房又叫“喜房”、“洞房”,闹洞房是婚礼最后一项活动,参加者多是未婚男女青年。人们想尽各种方法取乐,或给新人出难题,或做逗笑的事,或让新人表演节目等,目的是为了增加婚礼欢乐的气氛,令新人终生难忘。

付: 冠(笄)之礼(汉民族青年男女成人礼)的程序

1 筮日:定日期。按照前述确定日期的原则定下举礼日期和时间。

2 筮宾、戒宾:依照前述确定人员的原则,确定有关参礼人的人选,并以请帖或各种通讯方法邀请,对于正宾,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迟一日)登门邀请。

3 陈设:备好场地、礼器等等,做好举礼的各项准备工作。 4 迎宾:主人立于东阶位等候宾客;三位有司托盘奉冠按方位立于西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冠者沐浴后,由赞者协助梳理头发,更换采衣采履,安坐于东房(更衣间)内等候;乐手演奏。

5 就位: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入场后就座观礼;主人于宾客皆落坐后就坐于主人位。

6 开礼: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拙子某某(去掉姓,下同)行成人冠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拙子某某成人冠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7 冠者就位: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冠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冠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8 宾盥:就是正宾洗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9 一加:冠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幅巾,正宾接过,右手执后部,左手执前部,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跪下(膝盖着席)为冠者戴上巾,然后起身,回到原位。赞者过来为冠者好巾。冠者起身,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深衣大带的衣服。

10 一拜:冠者着深衣大带幅巾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11 二加:冠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帽子,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赞着为冠者去幅巾。正宾跪下,为冠者着帽,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冠者正帽。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帽子相配套的襕衫和腰带的衣服。

12 二拜:冠者着襕衫和腰带帽子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13 三加:冠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幞头,正宾接过,走到冠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冠者去帽。正宾跪下,为冠者着幞头,然后起身复位。赞者帮冠者正幞头。宾向冠者作揖。冠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幞头相配套的公服。

14 三拜:冠者着公服、幞头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国旗,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三次拜。这次是表示传承文明报效祖国的决心。

15 置醴:有司撤去冠礼的陈设,在西阶位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冠者入席。冠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16 醮子: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冠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冠者席前,面向冠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冠者拜,接过醴酒。正宾答拜。冠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冠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冠者拜,正宾答拜。冠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17 字冠者:就是给冠者取“字”,此项可选。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冠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冠者答:“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冠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18 聆训:冠者于席跪于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冠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对父母行拜礼。

19 冠者揖谢:就是冠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冠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20 礼成:冠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拙子某某冠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冠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然后说,请各位宾朋至家中客厅茶叙!此时,所有宾客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出席,并可向主人致意后自行散离。主人和冠者引其它宾客至家中客厅茶叙即可。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冠礼场地。

至此,冠礼结束。

华夏宴饮礼示意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村振兴助力脱贫下一篇:新建燃气锅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