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提出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

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探讨

【摘要】农业高校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发源地,如何破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的难题,探索其有效转化途径,是创新强校及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基于此,主要探讨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重点分析学校自办、校企联合、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科技市场的建设,为农业科技的转化提供有效形式。

【关键词】农业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有效形式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需要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其中最主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此背景下,农业高校作为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优化各项科技投入资源,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然而科技成果实现的转化效益还远远低于科技投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是转化率仅有30%~40%,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平衡,转化驱动力弱,转化途径效应不明显。如何破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的难题,探索其有效转化途径,是创新强校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一、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四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大学给予的厚望。作为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要服务的对象无不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我国农业领域而言,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不足4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农业高校中这种“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

1.加強校企协作,推进产学研结合

(1)积极参与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村广大土地上正在进行建设,农业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首先,科技园区的建立,使得科技成果有了自己的实验基地。它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不再是政府指导、行政命令的方法,而是在园区内,在基地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利用、配套使用,在当地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新技术,向农户集中展示,该技术既有实用性,又有先进性,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威力和切实的农业生产力。其次,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减少了因盲目引进技术而带来的损失。农户分散经营,单独引进项目和实验项目,这样的做法使得农户资金紧张,心理压力过重,个人承担很大的风险。而通过科技园区引进的项目,因为园区,成为了科技成果的扩散基地,农户的压力和风险就会得到减轻。

(2)组建股份公司

农业高校以入股形式与农业企业组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农业高校与生产单位联合,推进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高校提供高新技术、科研人才,企业提供生产设备、经营资金。经营操作方式以企业为主,高校参与,根据市场需求,实行产业化经营。经营运作由“企业—高校”双方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项目,企业投资,企业运作,高校研究开发,取得的科研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整个过程,实行一条龙服务,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保证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2.完善民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主体体系

可借鉴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国外高校除了研究机构之外,一般设有中介服务机构。如咨询公司、联络办事处、大学专利事务所、综合服务机构等,主要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推广转化民生农业科技成果的主体——政府和高校并未设置联系校企的有效中介服务机构。因此,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经验,可建立以政府与农业高校、中介服务机构有机结合的民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主体体系,规范技术转让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交流、科技成果发布行为。

3.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农业领域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首先,在各部门各自努力的前提下,涉外机构为农业科研部门和农业高校等相关单位提供国际农业协会的最新动态,发布全球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随时准备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从而为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吸收发达国家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机会,完善农业装备,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其次,高薪聘请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华侨回国兴办涉农企业,为中国的农业大事贡献一份力量。再次,国内农技企业与海外先进农机企业强强联合,在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合资兴办农业科技企业,海外先进企业的引进可确保国内农机企业接触国际消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国际知名度。

4.提升科技成果质量

加强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促进农业科研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需做到:第一,对技术先进、应用性强、有明显经济效益、并能自创条件尽快完成研究任务的选题优先批准立项。第二,对项目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确保项目按期完成。第三,科研管理部门应履行监管职能,严格按程序执行成果鉴定、核查、审批手续,保证鉴定结果质量。第四,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在选题时要切入实际,把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选准选好研究项目。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生产变化特点、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完善课题,使研究成果不但价值高,且易于转化。

三、结语

农业高校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对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有许多学者已经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怎样加强它的转化途径,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戚元勇徐秋红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5):85-87.

[2]赵正洲,李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133-136.

[3]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55-58.

作者:刘子晨

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基于“校-园”合作的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分析认为,乡村振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进而提出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在比较“校-园”合作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异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校-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模式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给出“校-园”合作应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推进农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等建议。

关键词:“校-园”合作;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模式;SWOT分析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乡村振兴,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关键。高校是智力资源集聚的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基本职能之一,然而,高校多年来形成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导致涉农高校与农业产业融合不够紧密,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研究、轻科研成果转化,重纵向联系、轻横向交叉等问题较为突出[1]。因此,产教融合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是2001年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的一项重大科技行动计划,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之一,其主要功能在于农业创新成果研究与开发、农业创新型企业孵化与培育、农业新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相应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创新[2]。国家农业科技园集聚了高端农业技术、人才、资金、龙头企业等创新要素,且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2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辐射面广,充分整合国家农业科技园的优势资源来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涉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

1 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1.1 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农业创新创业人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核心任务之一。高校是高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是涉农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才需求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懂信息技术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信息技术,怎么跨界、怎么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蒸蒸日上,但技术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还远远不足,现代农业环境下技术创新的知识结构需求复杂,须要涉及到农业各领域、信息技术、经济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人才,对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量大。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进程中重要的平台,应纳入创新体系。大学生是农业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从大学时代开始,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有社会担当的农业创新素质人才,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3]。

1.2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须要加快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和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自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聚焦农村、农业和农民,凸显出“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的一号文件重申了这5个要求,并加上了脱贫攻坚,形成“5+1”的六大任务,即产业兴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文件按照鄉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的人、地、钱三大要素,进行了全面部署。解决人的问题成为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振兴乡村的关键因素之一。涉农高校应该主动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强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大批高素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1.3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后,农业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可见,农业转型升级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和途径。农业产业转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化,讲究高效集约、追求投入产出比[4]。农业转型升级须要紧紧围绕新型农产品研究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自动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态保护、经营模式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工作展开,这些工作知识和技术含金量高,传统农民无法完成,须要农业科技人员的攻关和新型职业农民来实施。因此,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环节,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成败的关键。现有的国家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形式相对单一,人才素质和技能要求与农业产业需求不完全匹配,须要政府、涉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农户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紧密联系起来,创新体制机制,多元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多元化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5]。

2 “校-园”合作: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2.1 “校-园”合作的基本内涵

“校-园”合作是指涉农高校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国家农业科技园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将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农业科技园里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创业和学以致用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校-园”合作有别于校企合作。国家农业科技园是农业创新创业载体,是国家重要的创新密集区之一,承担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示范、农业科技资源集聚等职能,园区内有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优惠政策和资金等农业创新创业要素[6];而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个体,具有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诉求,且自身的创新要素和创新能力跟国家农业科技园这样的载体无法比拟,涉农高校跟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能够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和实践资源。“校-园”合作也区别于校地合作。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进行科教融合,是农业业务范围内的合作,双方有相似的诉求,即农业科技公关、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产业推广等,合作的体制机制自然也会更有效率;然而,校地合作通常是指高校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区域或相关区域范围内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的一种合作[7],政府行政单位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满足政绩的需要,合同资金、申请项目数量、专利数量、申报人才项目数量等是其追求的目标,与涉农高校的合作理念存在较大差距,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效率自然也会低一些。因此,涉农高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符合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合作机制更有效率,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将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2.2 “校-园”合作对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扬弃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经济、科技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处在不断变革和发展中。纵观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的异化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在额外压抑作用下被塑造、被专业化[8],很多高校仍然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灌输过多参与过少、结论过多问题过少、封闭过多发散过少、知识过多实践过少[9]。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为了加快调整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直接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主张;2016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在此政策背景下,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园”合作的体制机制适逢其时,十分必要。

2.3 “校-园”合作是产教融合的新途径

产教融合模式是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强调高校要加强产教融合,2017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至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国家层面的大力推进阶段。所谓产教融合,就是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依托各自的资源和优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开展协同育人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10]。当前,产教融合的主要实施路径是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合作渠道不宽、融合不深、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涉农高校应当总结产教融合发展的经验教训,有意识地寻找新的协同路径,提升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数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孵化示范基地,截至2017年底,已批准建设了2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范围覆盖了全国各地。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农业创新创业载体,给涉农高校产教融合带来了新的合作路径,“校-园”合作协同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具有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所没有的诸多创新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必将成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之一。

3 SWOT分析:“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全透析

为了有效发挥高校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效率,须要对“校-园”合作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即SWOT)进行全面分析和梳理,以便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互惠互利,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

3.1 “校-园”合作的优势分析

实现国家农业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须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地位,促使农业技术设施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引领农民发展致富,带动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卓越农业人才,而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等院校[11]。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阵地,更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众多涉农高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优质办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农业基础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来源,涉农高校自身的农业科研优势、技术服务优势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等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能够吸引农业行业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开展合作。另一方面,国家农业科技园可以为高校農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实践场所,输送具有丰富农业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这样既缓解了高校在自身软硬件投入的不足,提高了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了办学影响力和内涵[12]。因此,“校-园”合作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各自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3.2 “校-园”合作的劣势分析

双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大范围普及,但还是存在办学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建设滞后、社会影响力不强等劣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社会对农业技术人才、农业服务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农业产业管理人才及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高校传统的注重理论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许多高校都没有明确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千遍一律,涉农专业建设缺乏地域农业特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从国家农业科技园方面来看,“校-园”合作往往停留于表面形式,普遍存在学校积极性高、园区积极性低,一头冷、一头热的不和谐现象。一些国家农业科技园领导认为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园”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国家农业科技园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深入的“校-园”合作无法进行。

3.3 “校-园”合作的机会分析

国家政策层面给予“校-园”合作越来越多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人才培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促进三农产业、推进农业人才培养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无一例外地都对推进“校-园”合作给予了支持和鼓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1年)、《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3年)等政策均要求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探索高等农林院校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全面提高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2017—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等科研和服务平台;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可见,国家在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对“校-园”合作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为“校-园”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国家农业科技园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创新载体,具有建设周期和考核要求,亟需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客观上须要与涉农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合作来发展自己,这也给“校-园”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更大的机会。

3.4 “校-园”合作的威胁分析

加强“校-园”合作,提升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如今,全球进入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转型周期,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迫使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须要由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新创业型经济转型,实现这种转型,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而我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成为新时期经济转型的重要制约[13]。就高校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和大众化,国家鼓励地方高校积极向应用型转型,这无疑对国家、地方和高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若地方院校不能顺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自身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制约,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对于众多地方高校来说,无形中带来了压力。就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来说,须要按照前期申报承诺完成的任务和建设周期来按部就班地建设,农业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推广、科研平台申报与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农业创新创业专业化人才。世界银行2011年的报告显示,我国现在低技能工人的饱和与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加大了企业向提高产出质量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难度。对农业来说更是如此,对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成為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内生需要。

4 “校-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策略

涉农高校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须要协调政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投入、转变教学方法、强化实践平台交易等进行系统优化,产生同步的联合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农业人才培养的绩效[14]。

4.1 加强“校-园”合作激励政策等体制机制建设

“校-园”合作属于公共事务,理应有政府部门的参与,并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校-园”合作的行为,保护合作成效。首先,为“校-园”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地方政府应将“校-园”合作纳入到公共经济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来,并建立健全“校-园”合作法律规范和管理办法,划分规定合作主体的责权利益,为合作主体的权益提供保障。其次,为“校-园”合作提供资金保障,要通过国家对国家农业科技园进行减免税收、专项资助、专项基金等方式来激励更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积极参与“校-园”合作。可以设立地方性“校-园”合作基金,并加大有关部门和政府的财政投入,接纳社会捐赠以及园区培训基金,多渠道筹集“校-园”合作基金,以此推动“校-园”合作的良性循环发展。最后,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要注重发挥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建立一系列适合“校-园”合作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确保“校-园”合作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

4.2 “校-园”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园”双方要从教育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农学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国家农业科技园由配角变成主角,全程参与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高校应以农业职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农业岗位职业能力和技能要求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合作开发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农业发展需求、农业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还应整合优化农业专业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把农业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实习、实践、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15],对农学专业学生,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场地和资源,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引入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取创新创业知识。

4.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农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农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效果,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须要具有创业激情、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经历,而这类教师在我国高校中非常缺乏。很多高校农业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一方面由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学校的行政人员、学生工作队伍中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他们以兼课老师的身份加入农业创新创业的指导队伍中来,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农业专业教师组成,而农业专业教师往往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体验。因此,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安排教师进国家农业科技园挂职锻炼,同时引进科技园的技术培训人员兼职参与教学,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和技术人员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同时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完善配套的奖励机制,提升高校教师参与“校-园”合作的积极性。

4.4 推进农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

“校-园”合作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模式属于产教融合模式的范畴,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在国家层面政策推动下,涉农高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全面深入推进,传统的农学教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农业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改革是必由之路。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应采用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国家农业科技园实习实践,还可以进行导师的工作室化培养模式或双导师的现代学徒制等实战方式。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考核制度的方式应多样化,例如,农业理论知识考核可采用试卷的方式,也可以推行考教分离,创造力的考核可采用试验、设计、调研等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定期测试,农学专业学生应加大实践能力考核,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属于纸上谈兵,只有在农业实践中把所学的农业相关理论知识付诸于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完善理论、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刘 民,谢清平. 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J]. 中国高校科技,2016(12):42-44.

[2]王 昭,谢彦龙,李同昇,等.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9):23-31.

[3]吕金梅. “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6(6):72-75.

[4]李 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河南农业产业转型困境及对策[J]. 农业经济,2015(10):30-31.

[5]吕剑红,黄文勇. 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14(1):108-110.

[6]喻璐颖,杨 君. 基于功能分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研究——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2):78-82.

[7]易桂姣. 校地合作协同培养新媒体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思考[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1):145-147.

[8]母小勇. 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 教育研究,2014(7):9-14,36.

[9]冯 娟. 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7(6):47-49.

[10]王 鑫,王华新,于家臻. 教育决策视角下的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9):93-96.

[11]谢华丽,高志强. 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文史博览(理论),2014(12):47-48.

[12]刘 峥.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高教探索,2017(3):41-44.

[13]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 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3-148.

[14]张继延,周屹峰.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协同培养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7):61-66.

[15]秦乐乐,于乃文,杜洪茹.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16(21):81-84.

作者:王建仙 张卫民

高校推广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研究

摘 要:文章分析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结合新建的地方高等院校——贺州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阐述了地方高校结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为地方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加强共建合作的建议,为地方高校建设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地方高校;产学结合

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社会职能中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要[1]。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密切服务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成为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农业)之间的合作,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迫使落后、低效的传统农业转型为低碳、环保、高效的新型农业,这需要大量的实用的农业科技参与构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地方农业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这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因此,地方高校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建立地方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地方高校与当地农业建立更切实高效的交流机制,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更开阔通畅[3]。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具目的性、方向性和具体化,应用型教育的个性和特色更鲜明、突出[4]。而且,借助农业、农企的平台,通过大学生实习、就业、技术入股等方式与市场沟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能够催生一个“来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互动机制。

作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场所,地方高校具备的自身特点和较大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最独立、最自由的一环。加强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步共建,成为高校和农科服务体系高效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部分地方高校逐步建立起“项目推动、信息服务、技术技能培训”的“三农”服务模式[5],如“杨凌模式”、“寿光模式”等的成功充分验证了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的重要性[6]。本研究在对广西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地方高等院校与农科服务体系的共建经验,以期为相似地区的农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是广西的农业重点地区,被誉为“两广菜篮子”。贺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535.6mm,年平均降雨日171天,年无霜期320多天,非常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7]。近年来,市政府围绕农业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县、乡两级农服机构、畜牧兽医站为基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用人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性农服体系基本健全,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27个,乡镇农服中心94个,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公益性服务。

目前主要存在一下四方面问题:

1.各机构管理松散,无统一目标与行动,自行其是。市县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各站(如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农科所、高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缺乏配套性协作。比如,地方搞农技推广活动时往往各自为政,开展单项技术推广时各县乡也缺乏协调;多数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追求“短平快”的项目,以发文章评职称为重,不愿从事大田试验。

2.经费不足。由于人力成本和物价飙升,已使农技部门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正常农技活动常被压缩或取消,科研成果被搁置,也导致服务盲区的出现。另外,有的农技推广单位无心技术推广,而是忙于赚钱,推广科技项目时高价收费,给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带来了不良影响。

3.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配置结构呈倒三角形,全市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3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70.3,乡镇一级占29.7,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机构管理松散,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指导断线,导致服务滞后严重。

4.服务质量低。服务形式单一,服务项目少,服务时间短,是农科服务中最常见的三大弊端[8]。当前贺州市的农科服务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规范化、系列化、长期化的服务。服务方式不能做到“科技-农业-贸易”一体化,往往只是针对其中一点来开展“突击式”、“重点式”的活动。而且在服务体系中,缺乏标准化服务的规章规范,导致各种服务基本上都变成走过场。

二、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的合作模式

1.人才联合培养,产学无缝对接。培养人才是高校最主要最传统的功能[10]。贺州学院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素质好、技能强”为目标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在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通过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接轨。根据学院与农服体系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强化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园林技术、食品专业等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以农服体系为平台,建立多渠道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教师改进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此外,学院要整合农业类专业教师队伍和设备资源,建立本地区专家库,加强校外专家、能手与学院师生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科的进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农服体系服务质量。

2.联合攻关科研项目,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市政府的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向高校开放和倾斜,贺州学院积极参与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进行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共同承担项目攻关工作。贺州学院与市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在本地特产“芳林荸荠”的产业研发上开展了广泛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在荸荠的种苗组培、种植技术、保鲜技术、加工处理、废弃物利用技术、市场开发、品牌战略、乡土文化等多方面开展了“一条龙”式的产学研究,在种质优化、优质高产、市场销售、食品加工与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学院还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自主选题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同时,通过派遣由贺州学院优秀教工人才组成的广西自治区级的“科特派”科技人员,将贺州学院的科研成果与本地规模较大的农场、养殖场、加工厂等企业直接对接,与农服体系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服务质量和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率,为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持下,贺州学院建立了乡、村级产学研基地,深入农村,在乡(镇)、村集中办班,根据行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开展学术讲座和示范,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致富能力。

3.建设校内基地。贺州学院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320亩)、桂东特色植物繁育基地、食品开发研究中心,改善科研、教学实验条件,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学习-生产”顺利过渡,无缝对接;同时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引进和示范,逐步建成贺州市高新农业试验、示范的窗口。通过农服体系,高效地传达农业信息到各级终端。

三、完善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促进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而地方高校对保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不可或缺[11]。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不仅要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还要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机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提高农科服务科技含量,增强农服体系工作职能。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农业新技术和农户的科技素质[12]。现行各种基层科技服务机构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有效整合,在各行政村设立常驻的农村综合科技服务站。服务站的人员由高校教师或大学生轮流担任,保证“岗在人在”。服务站主要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方方面面的科技、信息和管理服务,包括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在管理上进行指导、提供产品营销和科技信息服务等。同时,要力所能及地指导和帮助农民提高素质。

2.促进人才流动,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员结构。在加大对现有农技人员训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厚实的人力资源,充实农业科技服务队伍。通过“换岗”的形式,使高校教师、实验员与农服体系的人员进行岗位临时调动,增加双方的了解和交流,采长补短,提高工作实效。

3.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与本地高校科研有效互动。地方高等院校在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中有较明显的劣势[13]。地方政府在科技计划、科研项目上应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开展良性互动,这既有助于地方高校科研力量的培育,也有助于提升当地科技服务质量[14]。以学校的宏观调控为主导,把地方高校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整体性、有序性、目的性和产业的效益性有机结合,在构建适应于当地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时,发展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共建体系的新模式。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改变农业科技与开发由政府出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农户受益的模式,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高等院校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成果评价、项目招标及激励奖励制度,确保高等院校农业科技研发在规范、共赢环境下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永刚,杨昭.城市化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地方农业高校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38-41.

〔2〕张禧,邓良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以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3〕刘玉环,闫盆吉.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走特色兴校之路——以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1):74-75,80.

〔4〕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9-11.

〔5〕温小林,张玉军.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构研究——以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3):73-76.

〔6〕孔玲玲,吕德宏.寿光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2,(8):234-235.

〔7〕唐政,陈小香.贺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2,(23):82-83.

〔8〕陈俊红,李红,周中仁.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J].广东农业科学,2013,(2):223-225,232.

〔9〕丽军,宋敏.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基于不同申请时期、申请主体和技术领域的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12,(17):3617-3623.

〔10〕周晓唯,赵轩轩.我国农业专利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6-100.

〔11〕杜华章.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1):66-70.

〔12〕胡中应,余茂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140-144.

〔13〕王丹.透视“农消对接”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优化——以沈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3,(2):111-113.

〔14〕张豆豆,刘鹏凌.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2,(7):1619-162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作者:陈小香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胰腺炎手术治疗论文下一篇:流通产业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