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教学管理论文

2022-05-04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英语教材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编排决定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英语教材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推进医学双语教学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要想走上国际,就要学会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医学领域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医学双语的基础,因此,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成为了医学双语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医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办法。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材建设;医学双语教学

【作者简介】刘英,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引言

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在国际医学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远远少于西方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原因是语言障碍受限,无法用专业术语说明医学研究成果,为此,加快医学英语教材革新速度,提高医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医学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医学双语教学与医学英语的概述

1.医学双语教学简论。医学双语教学是指在医学专业内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英语进行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简单而言就是用除汉语之外的语言进行课程教学。就中国医学专业教学而言,第二语言是指英语,即医学双语教学就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结合进行医学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在医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汉语与英语有着不同的教学作用,汉语发挥着帮助医学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的作用,而英语则发挥着帮助医学学生进一步探究医学理论的作用,一个是基础理解,一个是延伸探究。医学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医学外语水平同时提高是医学双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培养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还能为人才走上国际奠定基础,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医学双语教学政策,落实医学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医学人才。

2.医学英语简论。简而言之,医学英语就是医学专业生的专业英语课。英语课程不是简单的词汇语言教学,而是实际的语言交流教学,让医学专业生具备英语交流能力,便于学习其他医学理论知识。从课程的本质来说,医学英语是一门医学语言课程;从课程的用途来说,医学英语能够提高医学专业生外语交流水平,奠定医学双语教学基础。因此,加强医学英语教学已成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任务,只有提高医学专业生的英语水平,才能更好的推动医学双语教学。

二、医学英语教材现状分析

1.医学英语教材数量过多且质量较差。在国家医学教育政策的影响下,医学英语教材大量出版,但是大部分医学英语教材内容质量较差,缺少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详解。目前,大部分医学英语教材内容存在医学术语翻译不准确和语句不通畅等问题,此外,医学英语教材未能将医学理论知识和英语内容有效结合。虽然医学英语教材在数量上实现了巨大飞跃,但是在内容质量上还处于低水平的地位。

2.医学英语教材定位不准,理论知识缺少层次性。大部分学科的教材书籍都等级分布,但是医学英语教材却没有等级分布,这就使得教学管理者很难对医学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分层,同时,医学英语教材大纲的内容完善性较差,不能指明医学英语教学重点,进而导致医学英语教材定位不准,难以开展有效的医学英语课堂教学。

三、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的方法

1.选用优秀编者编撰医学英语教材。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难度大、要求高,需要专业的编写者来完成这项工作。首先,医学英语教材编写者要具备雄厚的医学文化底蕴,并且其医学思想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有助于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其次,编写者要具备较强的英语翻译能力,能够准确、恰当的翻译医学理论内容。最后,编写者要具有较强的医学理论或英语翻译检索能力,及时发现教材内容的编写错误。最佳的教材编写者应具备医学教育理论知识和英语教育翻译能力,选用优秀编者编撰医学英语教材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2.实地考察调研,增强医学英语教材的适用性。医学英语教材内容的编写要与学习者的层次相一致,将学习者摆在核心地位,因此,教材编写者在编写前要明确教材的学习人员,根据其能力水平编撰相应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在编写医学英语教材前,编写者要对教材使用地區进行详细的调研考察,通过随机抽问、问卷答写等形式获取编写信息,分析使用者的教材需求,并根据其共性需求编写相应的医学英语教材内容,不仅能满足学习者的教材需求,还能增强医学英语教材的地区适用性。医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一定要建立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学习者的教材需求为依据,科学编撰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3.实时删补医学英语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教材编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存在诸多教材问题,例如:医学理论知识讲解不充分、遗漏部分重点知识以及翻译偏差较大等问题。因此,教材编写者在教材适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开展教材信息回访工作,向有关教师询问教材问题,并做好详细笔录;倘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自行解决了教材问题,教材编写者要将老师的解决方案记录在案,通过多方商讨解决教材问题。医学英语教材要紧跟时代脚步,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理论知识,增强内容的时代性和通俗性,确保医学专业生充分理解医学知识。

四、结束语

医学英语教学为医学双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课程基础,为进一步推动医学双语教学建设,我们可以采用组织优秀编者编撰医学英语教材、实地考研调查,增强医学英语教材适用性以及实时删补医学英语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科学性等方法,加快医学英语教材内容革新速度,实施医学双语教学,培养国际医学专业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冯晓洁,罗欣,董伟,李任,温黎明,戚孟春.我国口腔医学双语教学研究现状与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4,23(02):243-247.

作者:刘英

英语教材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摘要: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编排决定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今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发展历程;现状与建议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内容合理、体系完整的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目前我国用于大学英语的教材有十多套,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研究远远少于前者。笔者认为,只有使用高质量的教材,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

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从1961年到20世纪90年代可分为3个时代(董亚芬1991)。第一代教材以《理科英语》和《文科英语》为代表,出现于1961年~1966年5月前。此时大学英语教材采用“以课文为中心,以语法为刚要”的传统模式。第二代教材出现于1979~1985年,主要有复旦大学的《英语》(文科用)、北京大学的《英语》(理科用)等,大体沿用第一套教材的教学模式。第三套教材出现于1986年~90年代中期(《教学大纲》修订前),此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开始进行分级、分册。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合编的《大学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编写的《大学核心英语》等。第四代教材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陈珍珍2010),国家对原有的文科和理科两个《大学英语教學大纲》进行了合并、修订,我国大学英语教改进入了新阶段,教材开始配备光盘和学习软件系统,从纸质平面教材向多媒体网络教材方向发展。此期间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蔡基刚在2005年提出“第五代大学英语教材”的概念,提出大学英语应具备“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实用性”、“主题性”、“内容化”、“以学生为主”、“有利于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立体化”、“多样性”八大原则(蔡基刚2008),此后不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大学英语教材,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新标准大学英语》等。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20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更新换代,但仍面临不少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无法很好地将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与高中英语不衔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2)提出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须具备3500的词汇量。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生要掌握4500个词汇。据调查,大学英语教材里有相当一部分新词与高中课本重复。此外,教材中大部分的语法和单元主题也与高中相近。知识重复率高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重复而缺少新知识的内容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懈怠感,不利于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课时的设置与内容不协调。目前全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2~4课时,时间短、任务重,教材的许多内容在课上无法完成,而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课外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剩余内容上,使得这些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此外,由于时间有限,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有开展丰富教学活动的意愿,却受制于有限的教学时间无法进行。

3.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现代大学英语教材往往配备学习光盘、教学光盘、网络教学管理平台、配套试题册等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如学校硬件设施缺乏、教师素质不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造成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很多教师“不清楚”或“不会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更无法指导学生使用。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后的“自主化学习”流于形式,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

4.缺少文化底蕴。当前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有语言、没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英语不错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每个人用10来分钟来讲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结果很多“英语尖子”竟说不了几分钟,交流无法进行。以《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为例,10个单元中,只有Unit9 Holiday and Special Days涉及到了西方文化,其余内容都与文化没多大联系。没有文化的交流是空洞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应仅仅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而应是一个以语言为载体去了解多元文化的课程。

5.应用性不高。我国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坚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忽视了学习者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很多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却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如用英语交流、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报刊等。更无法轻松地查阅本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撰写英语论文。蔡基刚2011年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在今后有“用英语读本专业的文献和文章”的需求;56.5%的学生表示今后会“选修全英语或双语课程”;79.3%的学生认为“能够用英语写摘要、文献综述、实验报告、小论文和研究非常重要”。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增强英语交际能力,用英语为本专业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使用比语言欣赏对学生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对于大学英语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笔者对大学英语教材未来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与高中英语的衔接。陆俭明(2010)指出“鉴于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建议对各学段英语教学重新定位。”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大学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是因为学生在中(小)学进行了近10年的基础英语学习,而大学英语仍在重复这些内容。大学英语教材应在中学基础英语的基础上,加大文化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与高中英语进行有效衔接和进一步深化。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生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材。这样既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巩固原有知识,也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

2.精简内容,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应对大学英语教材现有的内容进行精简,避免知识的重复,提高教材利用率。目前,很多教材配备的光盘内容只是课本的翻版,并没有增加学习内容,利用价值不大。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光盘中加入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介绍等内容,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此外,对于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教材编纂者应对其网址、內容、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教师了解和学习,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提高教材内容的真实性。调查显示,即使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阅读英语报刊文章、听英语广播时仍存在较大困难,原因之一在于教材内容缺少“真实性”——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经过修改或调整,没有让学生学习到“本土化”的英语,使他们在面对原生态文章时束手无策。笔者认为教材可以增加国外报章杂志原文、电影对白等,尽量使内容保持“原汁原味”,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反而会增强学生的真实语篇理解能力。真实的语言材料能够使学习者身临其境地学习语言,丰富语境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增加教材的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仅依靠他的语言能力,更多的是语言外的文化知识。大学英语教材不能仅仅学习纯语言知识,而应该成为让学生认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窗口。因此他国的历史文化、行为模式、文化价值应贯穿于英语教学始终,让学习者吸收不同文化的精髓,增加文化宽容意识。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材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多元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人才。

5.提高教材的应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更为频繁,企业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全英语教学课程。然而据调查,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都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缺少与职场和专业相关的内容,在应用性上有所欠缺。大学英语教材在选材上应结合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职场知识,通过大学英语学习,大学生应具备听英语讲座、参加学术讨论、用英语阅读、撰写论文、查找文献、参加会议等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高质量的教材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力、对学生具有实用性的教材。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会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更新,编纂出更好的教学英语教材,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陈珍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历史与发展规律[J].宁波大学学报,2010,(5).

[3]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4]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5]董亚芬.《大学英语(文理科本科用)》试用教材的编写原则与指导思想[A].(李荫华主编)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6]黄建滨,于书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2009,(6).

[7]陆俭明.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致辞[R].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上海,2010-06.

[8]应慧兰.新编大学英语[E].第三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9]张蓓,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

[10]张海彦.认知视角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之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2).

作者简介:莫菲菲(1983-),女,广西桂林人,讲师,跨文化交际方向。

作者:莫菲菲,李秋红

英语教材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大学英语教改背景下对立体化英语教材的再认识

[摘要]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文章回顾了界定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过程,陈述了它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并就立体化英语教材的优势及在运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充分了解立体化英语教材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将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立体化英语教材

[作者简介]赵婉莉(1970- ),女,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和语用学。(陕西咸阳71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有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JK280)和咸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我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02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倡导个性化、自主性和超文本化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深化也给教材的编写注入了新的活力,英语教材的开发已经从多媒体到立体化。然而,对多媒体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也凸显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认为重视多媒体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并正视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地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对于我国目前的英语课程改革十分必要,而且对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

一、立体化英语教材的定义

多媒体英语教材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开发的,具有字、音、形、义的合成性、动态性及可再生性等特点的现代化英语教材,它是一个多方位的立体教材。陈坚林等认为立体化教材是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印刷品而言,它集书本、磁带、录像、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于一体,集各种教学手段之所长,将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输入方式有效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配合教学过程,使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展①。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在国外早有类似的说法,如:learning package(即学习包)、study package,在国内则最早出现在2001年教育部文件中②。关于立体化教材的内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比较认同王扬帆老师的观点,即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学解决方案③。

立体化英语教材的设计是依据现代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交互界面设计、屏幕显示设计等多种设计和综合创造的过程。它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清晰的认知导航路径,能适应学习者特征的学习策略以及有效的自测反馈手段,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立体化英语教材的产生背景

《課程要求》明确指出要“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这就更加体现了当前对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材的需求。

作为一门普通高校的公共课,大学英语每周只有4个课时,通过这有限的4个课时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训练需要学生在课外来完成。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它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容量,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

《课程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立体化英语教材下的教学系统有利于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督促者;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较大程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这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具体形象;教学内容丰富,更具时代感、趣味性和实用性。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学生认知图式。

三、立体化英语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

多媒体教材设计的理论,已经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至现在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即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方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有知识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另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材的设计思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

四、立体化英语教材的使用特点

立体化英语教材因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而具有以下几个相对于传统单一纸质教材的优势:

1.知识表达的立体性。媒体形式的立体化很容易实现,内容的立体化往往比较复杂。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不是形式上简单的一加一,而是内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补充,它们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在教学方案的统一计划和安排下,组成立体化教材的各个元素通过不同的编写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师生。比如,教师演示光盘以教材内容和基本的教学环节为主线,提供备课、提示、讲解、活动、评估等多项功能供选择;学生自学光盘则以学习目标和基本的学习环节为主线,提供学习、练习、测试和娱乐四个基本的自学环节及限时、反馈、提示、统计等辅助自学的功能。

2.教学的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互动,并有利于建立协作型的学习模式。学生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互动性还体现在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的听说训练上。

3.教学的自由性。多媒体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管理平台与教材配合,构成的立体化网络课程,打破了教学时空的界限,它使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自主性,真正将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对不同地点的多个教室实施同步教学,学生也可以在教学计划指导下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如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的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其他形式的教程弥补不足。

4.教学管理的灵活性。立体化英语教材重视教学评价,提供多种测试手段。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试题库提供听、说、读、写、译等不同形式的测试题目。就考试形式而言,教师可以在局域网上组织多个教室同步测试,也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实现无纸化测试。网络平台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也为组织教学评估提供了方便。通过教学、管理与测试相结合,教师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学生也能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供学习效率。

五、运用立体化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立体化英语教材集声音、图像、娱乐、知识于一体,在提供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在运用多媒体英语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丧失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教学风格,却不知多媒体英语教材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是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

2.学习过程引导不够灵活多样,缺乏情感交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英语教材的丰富多彩,缺乏和教师的情感交流,心灵互动。在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带给学生心理上极大的安全感,解除学生的“防御机制”,为认知活动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也减轻了“情感过滤”,提高了学生课堂英语交流的积极性。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默契所导致的良好心理气氛,能激发起学生学好外语和完善自我的内部动力。

3.教学方式技术化,教学艺术缺失。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成为教学专家④。现代教学技术的本质意义在于对教学活动的优化以及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而主要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应用技巧或活跃课堂氛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技术效率自身只能导向平庸和乏味,技术本身带来的更多的是即时刺激的满足,而不是更深的思考!技术只能服务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而不能代替教学艺术。在教学“技术化”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匮乏!教学艺术,是教师作为一个鲜活生命个体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独特風格。因此,只有教学技术为教学艺术服务,才能取得锦上添花的教学效果,也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技术的价值。

六、结束语

多媒体立体化英语教材的确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激活了课堂、教材和师生,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节奏明快、层层推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视、听、说并举,真正感受英语的魅力,使他们学在课堂、乐在课堂。只要我们能真正恰如其分地把多媒体教学运用于教学实际中,教学就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多媒体与教师的合作与互补会使教学更加高效。

[注释]

①陈坚林,赵学吴.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3(6):45.

②庄智象,黄卫.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立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3(6):10-11.

③王扬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理想与现实[J].大学出版,2007(4):28.

④温欣荣,薛国风.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林伦伦,朱永锴.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3]孙平华.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作者:赵婉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货币政策实证检验论文下一篇:作文心理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