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校讯通家校圈

2022-08-11

第一篇:云南校讯通家校圈

小学科学论文 - 家校圈 中国移动校讯通新门

小学科学论文

以“神奇的中草药”主题探究活动为例谈谈小学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作者: 覃翠环

工作单位:广西凭祥市凭祥镇中心小学 电话号码:13768822967

电子邮箱:763421789@qq.com 邮政编码:532600

内容提要:通过认识植物的主题探究活动,探究小学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怎样有效的整合,涉及课程的内容、学习方式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 认识植物 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 整合

在带领孩子们进行科技实践活动中,我经常在集中学习的时间通过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两种课型来实现活动任务。我发现,科学课程可以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更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综合实践课程也为科学课程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如何将科学课程的研究方法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方式整合,甚至将两门课程更大限度地相互渗透融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话题。而且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究,发现两门课程越来越多的相似性,整合很有必要,可以发挥两门课程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为价值取向,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则写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关注学习过程,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然后从这个理念出发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策略:营造有利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环境,转变教师观念,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探索新的评价方法。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个“开放性”就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切入科学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或者可以把这两门相近的学科看成互为最有价值的待开发的课程资源。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将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

识自然、科学和社会,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科学知识。甚至可服务社会,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即将学习科学课中多样的生物之植物篇时,想到四年级综合实践课之“身边的中草药”,于是设计以“神奇的中草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尝试整合。科学课的探究内容是: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2、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4 、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我又从综合实践课程四年级相关内容出发,考虑植物与人类和谐相处,觉得有些植物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绿化和美化的作用,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中草药植物合理利用,使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我们学校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他们对植物有独特的喜好,也经常利用一些中草药植物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服务。我市热林中心也有药用植物园,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对中草药植物的研究兴趣。“我们南方适合种植哪些中草药?”“中草药可以怎么分类呢?”“服用中草药有什么讲究吗?”“中草药与民俗有什么联系呢?” 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带学生到中医院和药材公司参观,了解中草药的类别。带领学生走访民间中草药店,了解身边常见中草药的形状及功效;走访市民,了解中草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用与药用)。带学生在校外和校内采集常见的中草药,制作标本。最后孩子们把调查的成果以活动图片、调查日记、表格、心得、倡议书等形式展现交流,还提出了用中草药美化环境、工厂节能减排的建议。让学生在实践中调查和研究,不仅了解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掌握了科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祖国的情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中医草药知识的喜好程度,提高探究及创新的兴趣。

二、学习方式上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伴随着参观、调查、访问、宣传等一些活动,这些方法的教学主要渗透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进行。而在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的理念。在内容组织或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有: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参观考察、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制定考察表、设计开题报告、分工合作、调查访问、采访、递交调查表、写反思、写总结、写信、写倡议书、设计制作、表现创作、辩论、答疑、宣传等。

在“神奇的中草药”活动中,老师指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认识当地典型的植物,说出它们的一些典型 ,能讲出它们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参观、采集、自制展示

典型中草药的标本。这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方法。至于确定了五个研究主题:①中草药的栽种(主要研究对常用的中草药如何栽种并进行养护);②中草药的种类(主要研究中草药的分类方法及我们现在草药园里的草药可以怎么分类,并列出详细的分类表);③中草药与保健(主要关注在现实生活里中草药是如何为我们的生活保健服务的);④中草药与名医(我们国家从古到今,有哪些著名的中医名人,流传有哪些名医故事;而身边的一些中医,他们又是怎么为我们病人治疗的)。⑤中草药与民俗。孩子们根据选择自己制定的主题,开始了长达20多天的实践活动。这又是典型的综合实践课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课程的学习方法在这个活动中完美地配合。

三、在能力培养上的整合

科学课程的目标要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三条主线来融会贯通。从这个高度出发,“神奇的中草药”在目标上要立足:“

1、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多种生物及它们的种类,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生命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认识到人具有高级的脑,使得人成为能够劳动、进行发明和创造的高等动物。

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

3、具有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心,对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表现出责任感,对个人行为产生的环境和更有意识表现出采取行动保护自然资源的意愿。”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角度出发,能力目标可定为:“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及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归纳、处理信息及将信息汇总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问题的精神。

2、了解中草药文化的渊源。了解药用植物园里中草药的种植、养护等基础常识。了解人们利用中草药来养身保健的各种方法及中草药对人们健康生活的积极作用。了解中草药文化与当地民俗的联系。”

可以看出,两门课程在能力培养目标上何其相似,整合多么必要!

四、教学流程的整合

也可以说是教学方式的整合。在科学课程中,主要提倡学生应在探究中学习的。一般流程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拓展创新—展示交流与评价。而综合实践课一般流程是:课题确定阶段—行动指导阶段—汇报交流阶段—总结反思阶段。一看很相似,但也有差异。体现在:科学课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课重在实践。

比如“神奇的中草药”,探究性学习的成果是调查报告。举一例,一名同学的调查资料: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们知道了近年来,一些呼吸疾病如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气管炎到肺炎,都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我们通过调查、收集资料,了解到

有以下的中草药可以预防、降低这些疾病的产生: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米兰、雏菊、蜡梅、万寿菊等能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兰花、桂花、蜡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纳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我们在校园里还找到一些草药,比如车前草、艾草和三叶草。听老人们说,端午节在大门上挂艾草是辟邪的习俗。

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可能是活动日记:

参加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从书本走向了社会,这次走出去,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好大好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采访老中医的情景。当时我很紧张,可是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把要采访的问题提了出来,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的。综合实践活动真好玩,如果语文和数学课也可以这样上,那我们的快乐就更多了。这次活动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了制作采访表和分析调查问卷。总之,我对自己这次参加活动的评价是优等,因为我很努力,和同学们完成了任务,我就是最棒的。

能把两者整合起来,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而且综合实践课的任务及内涵就同一主题来说可能会比科学课大得多,比如制定研究主题,小组分工制定计划可能要花一节课。所以二者的整合应该是可以很机动灵活的。

我认为,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不一定只能呈现在课堂上,还可以有很多学科、其他领域,比如班队活动、科技教育活动。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 家校圈 中国移动校讯通新门户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姓名:肖雁

单位:开远市灵泉小学

地址:开远市灵泉西路403号灵泉小学 邮编:661600 联系电话:13988056368

摘要: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都值得去探究的问题。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环节,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提高 教学有效性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1。

信息技术课程进入小学校园在开远市已有十年的时间,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占比例极低,每周安排仅为一个课时,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个信息教师都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一、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战,想要上好课,想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精心备课,可以说,备课2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吃透教材,能够正确处理教材,并理清各章节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掌握重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对上机实践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

开远市现行通用的教材是《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这套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是按每周3个课时的量来编写的,但是由于小学课程科目众多、机房无法负荷使用,以及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够等原因,每周仅能排1课时。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师无法完成教材内容的状况。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备课时就必须更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

2、备硬件软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学离不开计算机的。所以,课前对教学硬软件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了我们教学的成败。因此,我在每堂课前都要认检查计算机状况,确保机器硬件设

备能正常运转,所需的教学软件都能正常运行,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用到的资料都先发送到学生机上,确保布置给学生的上机任务能在学生机上完成。

3、备学生

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在备课时要注意哪些知识易于学生接受,哪些学生对哪些知识点会有困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材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我想,只要我们愿意在备课中花时间、下功夫,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会游刃有余,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益。

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环节

1、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在小学里,专科教师通常所任教的班级都很多,少的五六个班,多的则有十多个班。这样一来,专科教师就不可能如同班主任和搭班教师一样有这么多精力可以投注到班级的管理上,所以,课堂纪律对于很多专科老师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所有课程都要到机房里上机完成,很多学生并没有把机房当成教室,而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动,自律性低,看到了计算机,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那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有效教学。所以,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纪律是首要的。

那么,要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堂纪律呢?

首先,要从细节开始培养。比如进入机房时要排队依次进入,不能推挤;上课前师生起立问好不能省,这是师生间互相尊重的开始;要学会爱护机房内的卫生,这是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意识到,这里也是教室,在自己班级教室里要遵守的规矩,到了机房照样要遵守。

其次,教师要多花一些精力与学生接触,让彼此更为熟悉,努力做到能够叫出所教的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准确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在他们出现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的时候,更能有效地制止他们。所以,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不安排教学内容,专门用于编排学生的上机座位,以座标的方式填写座位表,如编号为A5的计算机座的同学,填写为A5张

三、李四。用这样的方式,一是便于教师快速认识学生,只要看一下学生坐的电脑就可以找到他的姓名;二是很容易找出没有来上机的学生,并询问班长或班主任没有上机的原因,并做好记录。

第三,教师应在教学中制定上课规矩,严格要求,让学生逐渐形成习惯。我是这样要求同学们的:老师在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演示操作时,眼睛看自己的显示器;教师提问时,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别人回答问题时,认真倾听;对其他同学的回答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举手补充或说明。这些做法,可以让学生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对提高课堂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通过这样做法,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一定能够大大改善课堂纪律。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新学科有很大的兴趣,枯燥无味的教学手段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总是设法提高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并不困难,自然地产生学习动力。例如,针对二年级小学生坐不住、厌烦单调的练习的特点,我在教学生熟悉和使用鼠标时,先简单地说明鼠标的握法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玩一些小游戏:玩填色

游戏,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鼠标的单击操作;玩拼图游戏,可以掌握鼠标的拖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鼠标的用法,而且体会到了学习计算机所带来的乐趣。

3、精讲多练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动手的热情要远远高于听教师讲的热情。而且,老师讲的内容太多,学生反而记不住,会让学生的学习信心遭受打击,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所以我提倡要精讲多练。“精讲”,是针对于一些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实践操作,从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巡视学生上机情况

课堂巡视是信息技术课上必不可少的教师活动,巡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操作情况,并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在巡视过程中应给予学困生更多关爱和鼓励。

5、评价、展示学生作业

每一堂信息技术课基本上都有一定量的上机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实际就是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验收,课上得如何,学生学进去多少,都可以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表现出来。通常我在进行学生的作业展示、评价时,先让其他同学来对作业进行评价: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我最后再来进行总结。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并认识到他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优秀的作业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够优秀的作业也要进行鼓励,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因势利导策略

信息技术课一直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程,而喜爱的原因,并非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因为电脑游戏,这也是导致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喜欢游戏,这是小孩的天性,再难的游戏,他们也能无师自通。这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作为教师,没有必要一味地去禁止他们玩游戏,反而可以因势利导,把这些学习的阻力变成动力。例如,在进行指法练习时,可以用游戏来激励他们。指法练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特别是刚才练习时,许多学生都喜欢练“一阳指”,只要教师不看着他,他就用一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敲来敲去的,就是不愿把手指放到基本键上好好打,而教师的眼睛只有一双,是盯不过来这么同学的。我准备了几个益智的小游戏,推箱子、大鱼吃小鱼等,对他们说,“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奖励”。然后把游戏演示给他们看,又接着说,“待会教师会下来看大家打字,看大家的指法对不对,看谁能坚持一直用正确的指法来打,那么老师就把游戏发给他,留出一点时间来给他玩一玩这些小游戏。”同学们这些游戏激励下,进行指法的积极性和正确率都高了许多。所以,我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阻力也能化为动力。

2、帮助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是著名的木桶定律,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学困生就是那块短板3,必须把短板补上了,水才能够盛满,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够得到提高。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够像语文数学那样,有大量的时间对学困生课后进行交流和辅导,

那要如何把这块“短板”补齐呢?

首先,要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困生并不是一天形成的,我认为,只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在相同的起点下,差距是不会太大的。学困生多数没有自信心,这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由许多的小挫折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不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对其更加关注,尽可能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给予鼓励,更不要吝啬你的表扬,逐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合理搭配座位,实现“一帮一”组合。教师在对上机座位分配时,要进行有意的调控,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资优生,并对这些组合予以关注,适时提醒优秀学生要对学困生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取得“补短”的效果。

3、建立有效评价策略

许多学科对学生评价完全取决于期末考试,可以说是一局决胜负。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平时付出的努力,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无法客观的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更注重学生的平时的表现,从平时的学习态度、课堂常规、作业的完成情况、上机的出勤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帮助其他同学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奖励性的分值,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改善课堂纪律。

4、教学反思策略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可能许多教师会认为,所谓反思,指的就是课后的反思。我认为,课后反思固然重要,而随堂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教二年级的学生用“曲线”工具画蝴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原本的设计,我打算先出示画好的图给他们看,让他们思考这只蝴蝶是由哪些工具画出来的,再来进行教学演示,过程中提醒他们注意事项。就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演示。我先画了一个细长形的椭圆,让它作蝴蝶的身体,再选择“曲线”工具,在椭圆形上斜斜地拉出了一条直线,再把它调整为曲线,作为这只蝴蝶的翅膀。没想到,在对第二只翅膀的曲线进行调整时,没有调整精准,这只翅膀变得扁扁的,没有和第一只对称起来。马上有几名学生偷偷地笑了出来,我正打算马上“撤销”这步操作重新画时,突然想到,前两次课,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对曲线工具掌握得不太好,产生了畏难情绪,没有自信心,画了几次画不出来就不想再画的情况。就对学生说,“你们看,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不是一次就能把图画成功的,老师给同学们看的画,是需要反反复复的练习才能够画好的。所以同学们在画图时,需要反复的画,反复的调整,最后才能成功。”于是我接着又问,“刚刚老师的这条曲线没画好,现在不要了,要怎么办呢?”“擦掉”,许多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我马上使用“橡皮”工具去擦这条线,但一“不小心”把中间的椭圆擦破了。又问:“这下怎么办?”有的学生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它撤销掉。”我马上照做,恢复了刚刚的曲线,问:“还要再擦一次吗?”学生们想了一会说,“还是不用擦了,直接撤销就可以了。”我把刚才的曲线撤销了,重新再画一次,然后再次对他们强调说,“同学们刚刚看到了,对于这种画错的情况,如果使用橡皮工具的话,很容易把图擦破了,我们可以使用‘编辑’菜单下的‘撤销’命令,把这一步错误的操作撤销掉,再重新来画”。在画下面的两

只小翅膀时,也“不小心”画错了几次,用“撤销”命令把它消除了重新来画。我画完以后,补充说,“看,经过老师反复的画,这次画得漂亮了吧?”接着,我让他们来自己画,我在随机巡视,看看今天教学的成果如何。这一次的课堂作业,让我“意外”的发现,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也在耐心地反复的画,反复的调整,不再和我报怨了,而且能够使用“撤销”命令的同学也明显比原来多了。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反思,这样的反思,可以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无论你准备得再充分,也会出现想不到的状况。对于信息技术这样年轻的学科来说,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更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就促使我们不断去反思,反思每一个细节,反思每一个意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这门科,这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实践者必须担负的责任。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学科体系方面还不成熟,还需要我们工作在一线的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自己不断的摸索和探究,这也是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实践者的使命。

(全文共5300余字)

参考文献:

[1]伍敏.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教育报[N],2009年5月22日,第三版 [2]童宇阳. 信息技术课备课六要素[EB/OL].人民教育出版社.

http:///xxjs/jszj/jylw/200408/t20040829_119516.htm [3]邓轶.重视信息课堂教学的“短板”[J].信息教研周刊, 2010年第一期

第三篇:在历史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 - 家校圈 中国移动校讯通新门户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

阳新县星潭中学

柯炜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Flash动画。它亮丽、清晰、逼真,画面立体感强,直观性好,我被深深吸引并迷上了它。在历史课上,我向学生“炫耀”我制作和收集的历史Flash小动画,久而久之便成习惯。学生也非常喜欢Flash动画,Flash动画带给我和学生们许多情趣。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它也带给我许多启发与思考。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学科。但传统的历史教学仍局限于“一册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状态,不易调动学生学史积极性。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呢?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会自然涌现的,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而Flash是一款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它能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特效、人机对话(交互)等集于一体,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即Flash动画。Flash动画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它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就像为历史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升了历史教学的品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变静态为动态。

传统的历史教学常常使用挂图或投影,由于为学生提供的是静止的图像,因而引导学生的历史想象、使其接受抽象的历史知识是极其困难的。应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将平时只能用语言描述的静态知识变成清楚直观的动态图示,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起来,促进其内化,加深其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收到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讲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时,用Flash动画制出示意图,让作战双方的进退路线运动起来,并用按钮进行控制,将乌巢、官渡、赤壁等重要地点闪烁出现,并配上燃烧的火把,让地图动了起来,真正变静态为动态。燃烧的火把、动态的箭头和文字给学生以美感、动感,渲染了历史气氛,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带来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两次战役的视频予以配合,这样就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战场上,使其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为什么会有相反的结局?

再如,学习《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秦灭六国》Flash动态地图。通过运动的箭头,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语音解说,很好地解决了单纯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老师由此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化抽象为形象。

初中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新教材淡化概念教学,但有些历史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使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其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声音,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讲述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设计了动画《袁世凯骑木马》。这则动画很简单,它运用的是1911年出现在上海《民立画报》上的《袁世凯骑木马》的漫画。现利用Flash技术,使袁世凯骑木马动了起来,比原先的漫画更生动形象。动画中袁世凯装模作样地骑在木马上,摇来摇去,看起来好象在前进,而实际上原地不动。真实揭露了这个野心家和阴谋家的丑恶嘴脸。

再如,学习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这一内容,其中八达岭段 “人字形”路轨是一个创造。但其原理还是比较抽象的,凭教师一张嘴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运用Flash动画制作一辆火车沿人字路轨前进,教师不用多费口舌,便让学生明白了全部道理。

第三,转说教为体验。

中学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任务难以实现。运用flash动画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神入历史”,去体验历史。

如现在学习中考试不断,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考,如何选拔人才的,学生没有体验。制作一个“科举考试” Flash动画游戏可以让学生去体验一下。假设你是古代的读书人,为了前途决定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正确回答问题才能进入下一级考试。试试自己的实力,看看自己能否“高中状元”。通过体验,学生不但理解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时也给自己一次尝试成功的机会。

第四,化平淡为有趣。

一般来讲,每节历史课都要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呆板的试题使得学生提不起精神来。如采用其他一些形式,如游戏,再配以Flash动画,一定让学生味口大开。我在讲解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时,就采用游戏的形式,选用了一段Flash动画《丝路知多少》小游戏。让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帮助游戏中小骆驼御掉身上的包袱,每答对一题,小骆驼身上就减少一只包袱。游戏本身就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再配上这段动画,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和乐于助人的情感。他们竞相表现自己,为小骆驼排忧解难,以往练习时课堂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

再如学习隋朝大运河时,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内容,采取了一个Flash动画京杭大运河,让学生在鼠标的拖放中动脑、动眼、动手,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第五,变微观为宏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科学世界里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历史老师很难讲清,又由于受到学科教学的局限,要历史教师做某些实验等也是免为其难。传统的教学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不进行深入的讲解。一句“你们已经(或将要)在物理(或化学、生物等)课上学到”应付了之。现在,历史老师不可、不该也不必敷衍了事了。多媒体动画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化解教师左右两难的助手。如学习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教师怎样才能讲清它如何测量到地震方位的?其原理是什么?一幅地动仪动画使学生“目睹”了和理解了地动仪是如何测量到地震方位的。

第六,化无情为有情。

历史无情人有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利用Flash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如许多Flash动画爱好者制作了大量的MTV作品,这些包罗万象的动画作品有不少是以历史歌曲作为题材的,再加以制作精美,意境典雅的动画制作,可谓集歌、曲、画于一体。众所周知,歌曲具有强大的“表情”功能,古语“长歌当哭”“如歌如泣”都说明歌曲的此一功能,歌曲旋律缓急,音调高低,都可以传达感情。而画面则使意境凸现,化抽象为具象。把这些歌曲的动画 MTV选择性地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摆脱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眼界大开,为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觉到: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学会制作历史Flash动画;同时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历史Flash动画的强劲优势,在于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抽象概念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来,将学生难以观察的微观过程展示出来,成功地引导学生解剖知识的疑点和难点,为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要求教师要突破旧的观念,集中精力,大胆创新,敢于探究,充分把握学科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校讯通,家校沟通的桥梁(2009年校讯通工作总结)

校讯通,家校沟通的桥梁

2009年校讯通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近年来,在区宣教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移动公司大亚湾分公司和惠州一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澳头小教的校讯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项指标都居大亚湾区各中小学的首位。2009年,全区校讯通开通比率和应用综合分前四名都是澳头小教的学校,全小教3668名学生,有3414名学生的家长开通了校讯通,占93%多,有2间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59名老师受到了表彰。能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们主要做好了如下几点: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校讯通应用平台作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种新的渠道、新的模式,它不仅需要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硬件支持,还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文字编辑、输入能力,这对学校经济和老师都增添了一种压力。可以说,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开展好校讯通的关键。澳头中心小学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校讯通工作领导小组,召集各校校长研究制订工作措施,投入经费建设校园网络,组织老师参加计算机技术培训,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宣传动员,形成了开 1

展校讯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宣传工作到位,教师、家长积极参与。老师和家长是校讯通应用平台实际操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校讯通巨大好处,他们才会愿意和自觉使用。我们经常利用教师大会、专题探讨会、闲聊以及家访、家长会等机会进行宣传动员,让老师、家长们深刻了解到:“校讯通”是学校和家庭同步教育学生的平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与家访和校访相比,它能更便捷更及时更省时地与家长沟通,更好地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学校的学习和思想表现,交流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学校与家长快速沟通,老师与家长零距离的沟通;它还有强大的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档案、成绩等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综合分析功能,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好帮手。它能让家长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动态和行为表现,了解学校因严寒、酷暑、暴风、暴雨等天气异常变化导致上课时间的调整和其它突发事件等紧急信息以及学校新闻、公告通知等等相关信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正是因为我们的宣传工作到位,老师、家长们对校讯通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正确的认识,大力支持并乐意使用校讯通信息平台,使校讯通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成为值得老师和家长信赖的共同教育好孩子的重要手段。

三、硬件设施完善,教师计算机能力逐步提高。我们利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机会,全面完善了开展校讯通信息

应用所需要的有关设备,各校建立了校园网络,学校网络由原来的2M或提高到10M,每个教师办公室都装上了电脑,实现随时随地高速上网,为老师们使用校讯通信息平台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同时,我们每学期都进行小教和校本两个层次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全员培训,使全体老师的计算机技术有了全面的提高,奠定了开展校讯通工作的基础。

四、保证校讯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动员家长、老师开通使用校讯通信息平台只是一个开始,如何保持较高的使用率以保证应用校讯通发挥其作用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我们认识到,只有充分保证校讯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才能吸引家长继续使用校讯通,进而达到我们利用校讯通加强与家长、家庭和社会沟通,实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为此,我们要求所有的学校信息,包括学校喜讯、学校发展动态、作息时间调整信息、安全信息、开学信息、放假信息、家长会信息、开展活动信息等都必须即时通过校讯通发送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并作出一些相应的安排。同时,制订了评优奖励措施,鼓励老师经常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校讯通信息发送给家长,多表扬学生,所展现学生的亮点。几年来,我们的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家长已逐步养成利用校讯通了解学校情况以及孩子在校表现情况的习惯。

五、坚持“稳定—发展—提高”的措施。为了进一步巩

固校讯通开通率,我们采取“稳定—发展—提高”的措施,即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稳定已开通的家长,保证最低的开通率;做好尚未开通校讯通的家长动员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发展开通校讯通的家长队伍;提高开通率和信息数量、质量,使有条件的家长都乐意开通校讯通,确保学校信息以及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畅通、快捷、全面。这一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从各校不断提高的校讯通开通率就体现出来了。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校讯通信息应用平台已初步显现了它在教育领域的巨大的优越性,我相信,在宣教局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讯通信息应用平台一定会越办越好,并在教育事业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谢谢大家。

2010年3月12日

第五篇:校讯通——搭建家校联系的桥梁

内容摘要:“校讯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让学校和家庭有了密切联系,它在家长和老师,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全新的信息沟通桥梁。好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合力进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存在不及时、不充分等诸多弊病。家长们总是希望能够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班主任老师由于要管理班级几十个学生的现状,不可能与家长保持随时随地的沟通。久而久之,学校与家长之间逐渐形成了教育上的“真空地带”,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对孩子们的成长极为不利。“校讯通”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使家校进行协同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

【关键字】 校讯通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优势

如今,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方式上,如家长会、电话、家访等,这些不仅有交流的局限性,还存在着不够及时与快捷等问题。中小学生是移动的人群,缺乏移动通信手段;他们又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侵害,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呵护。他们的家长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有效顾及孩子在校教育情况。教师则是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日常教务繁忙,希望能通过办公自动化减少工作强度。

“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是一套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他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我国研究家教合作的专家马忠虎也指出,家校合作就是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任。自从,中国移动通讯为学校开办了“校讯通”业务,极大的方便了我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校讯通”能及时的把家长与学校联系起来,起到一个纽带作用,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表述我的一些浅显做法和认识。

一、利用校讯通的短信平台,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

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能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从而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展开。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忘事,因此每次学校进行重大的集体活动,我都会通过短信平台把学校要求通知家长,在家长的配合和帮助下,我班的学生每次活动都表现很好。如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要求学生6:30到校,不准带零食,学生没有一个迟到的。我还会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前,提示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以免生病。在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准备好新学期的学习用品。所以校讯通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二、利用校讯通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提高教育效果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祖辈的心肝宝贝,常常出现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大人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使孩子养成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家长学历不高,缺少正确的教子方法,对孩子放任自流、粗暴打骂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经常通过校讯通与家长联系,在反馈孩子在校表现的同时询问孩子在家的情况。我班有个叫徐铁军的同学,很聪明但经常不完成作业,通过沟通了解到他母亲神经有些失常 父亲因工作关系经常不在家,他在家既要做饭还要照顾母亲。于是 ,在班上我开始经常表扬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在学习上多给予他帮助,慢慢等他的成绩就有了进步,而且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利用校讯通进行沟通使我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因材施教,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指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此外还存在着: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等诸多教育误区。所以,我们应首先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于是,我经常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并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例如有家长反映说,才四年级孩子就开始关注异性,这可怎没办?于是,我告诉他们,这只是孩子的一个发展阶段不用太紧张也不要批评孩子,太关注反而会加强孩子的好奇心,看淡些,自然而然的就会过去。还有四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阶段,一定要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四、进行学法指导 帮扶学困生

学困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学习成绩差,经常不完成作业,往往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所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除了在校加强个别辅导外,还利用校讯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但是有些家长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进行辅导,于是我就通过短信平台进行指导如有的学生很怕背诵,就告诉他们课文较长就一段一段读懂,分开来背,然后再综合起来背全文。背一段时,先弄清有几句话,中心句是什么,怎样连贯起来的。背诵与思考相结合就会事半功倍。也会把一些较难问题的答案发送给家长以便于他们指导孩子。我班王冲同学经过半年时间,通过校讯通与家长联系在家长的帮助下,成绩有二十多分上升到了八十分。

通过这几年使用“校讯通”,我切实感受到“校讯通”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在家校联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家长能及时了解学校的信息

校讯通为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各项信息提供了帮助:比如教师可以随时给家长发送有关学校要求的信息:周一升国旗,提醒孩子穿校服;放假通知;开家长会;放假时间的安排,提醒家长及时接孩子;天气突变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穿戴的事项;宣传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学生成绩;让家长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动向,避免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信息。“校讯通”能让家长更快地从教师那里获取孩子的一些情况,让孩子重视学习、规范行为。家长在家时,也能时刻注意孩子的动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获得了良好的工作效益和社会效果;让教师和家长都受益匪浅。

2、反馈信息及时

一位家长和我说,他的孩子学习态度端正了,因为老师用“校讯通”发送表扬他的短信了。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您的孩子,热爱劳动,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请家长多鼓励。”她对孩子说:“儿子,老师表扬你啦!妈妈真为你高兴,你可要加油呀!”“儿子听了,特别高兴。还主动学习,帮我干家务,这咋变化这么大呢?这校讯通太好了!让我随时随地了解了孩子的动态,真是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

“您的孩子,这次语文考得不错,数学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空间,值得鼓励和表扬!”近日,家住瑞雪小区的陈某收到了儿子班主任发来的这条信息。真正认可了孩子的进步。

“您的孩子,很内向,但有内秀,得经常鼓励她大胆讲话,展现优势„„”

„„

3、校讯通为学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对学生的管理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头戏”,以往管理学生的主要方式就是:班主任开班会,传达、布置学校开会强调的重点工作,涉及到家长的,要开家长会,再与家长沟通等,学校建立的家长委员会,为广大教师、家长提供了家校互动平台,参与学校的管理,有需要时,只要发个信息通知家长,家长就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共同参与管理学校的事务。为学校、学生的发展献力献策。既方便快捷又省时、省心、省力。

4、加强了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彼此的信任

教育专家认为,校讯通等教育信息平台拉近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有助于真正实现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互动沟通,通过整合可形成合力构筑起“多位一体”的全新教育网络,开创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全新模式。

自从校讯通开通以来,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距离贴近了,和谐、信任的成分多了,校讯通增加了家长与孩子的亲和力,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凝聚力,增加了教师与家长的理解力,提升了教师的工作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颠覆了教师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校讯通”对学校来说:是联系社会的窗口;是实现家校联系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班主任来说:是家校沟通的互动平台;是有效完成家校联系的全新方式。对学生来说:是增进与老师感情交流,与家长亲密沟通的有效桥梁;是与家长沟通的代言人;是获得学习的园地;是学生时代成长的完整日记本。对家长来说:“校讯通”是家长获取子女在校信息的实时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与培训的有效渠道。对社会来说:校讯通是连接家庭、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是社会教育的新渠道;体现全社会、全方位、多层次随时随地关爱学生的新理念。总之,“校讯通”对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纽带作用,它的方便、快捷、实用、互动是满足新时期教育的一个好平台。

总之,有了校讯通系统,就相当于请到了最好的“教育专家”。校讯通是连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七彩桥,是社会教育的新渠道;是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新举措。只有将学校、教师与家长结成“三位一体”的稳定共同体,互相支持、配合、联系。才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育出一片又一片茂密的森林,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电信科技》(期刊)

2、《东莞移动校讯通成无线城市新坐标》《南方日报》

3、《家教指南》 2006年第04期

4、《小学教育》 2004年3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路书香一路感悟下一篇:悦纳自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