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2022-11-09

第一篇:学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培智学校分类目标管理研究课题

阶段总结

济南市影壁后街学校

2004.1

1我校提出的《培智学校分类目标管理研究》课题已实施一年半,现对这一年半的实施情况做以下总结:

1.智力落后儿童的情况十分复杂,他们的行为表现、运动技能、语言认识过程、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诸方面各具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入学前所受教育也都不一样,如果在教育教学中不充分估计到这些情况,就很难达到培智儿童的教育目标。使用《培智学生目标管理手册》后,需要各任课教师教师对每位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学习起步点、学习目标合理设定,对学生进行分类目标管理,更好地促使学生受到适合其需要的教育。

2,使用《培智学生分类目标管理手册》,能对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有科学的评定。每学科的评定分为:学习兴趣、注意能力、接受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各科具体内容,评定内容非常细致、全面、严谨,教师填写时综合学生一学期情况,字斟句酌,非常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3、探讨教师对所教学科学生现阶段学习能力的科学认定,例如:语言学科,教师对本年级本学科学生现阶段具备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科学的认识,再加以评定,形成宝贵的资料。

4、本手册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找准学生学习起步点,对完成本学期学习目标起重要作用,按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形成课堂教学方法。

5、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主体多元化评价的模式。

以下是教师对使用手册的评价:

(1)班主任老师有利于掌握全体学生各方面情况,搞好班级德育工作。

(2)手册为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本手册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家长对本手册的使用评价:

(1)与学校更好地交流沟通。

(2)很贴近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

6、探索主体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

学生通过看手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对待学习有了积极向上的表现。

通过《培智学生分类目标管理研究》的实施,在科学认定学生学习能力、找准学习起步点、对完成学期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以及主体多元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方面有所突破,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方面有所突破。

第二篇: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何对待、处理和利用垃圾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质。

我校很早就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定了分类的方法,在全校设立了十几个多个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的垃圾箱,在每幢楼处设立了有害垃圾桶,并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我校地方大、绿地多,产生的很多有机垃圾经过分类很多被当作不可回收垃圾清运处理,给垃圾的清运带来很大压力。同时由于社会对部分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渠道不太畅通,如一些过光膜的纸、饮料软包装盒,我们虽然将它们分出来,但社会没有回收渠道。因此垃圾分类不仅要抓源头,而且要抓好过程的管理,要有出路,这样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才能见到实效,群众才乐于接受,才能持之以恒。为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新的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管理,把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洁做细做好,深入民心。

一、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

人人有责,源头做起,加强管理,渠道畅通,重在实效,有奖有罚,持之以恒。

二、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办法

1、生产劳动和环境清洁产生的垃圾:

A、落叶和杂草、泥土:在现有垃圾池旁边和生物园水稻田后靠近高速公路边各建一个落叶杂草池,教师上劳动课要要求学生将落叶和杂草及泥土与其它垃圾区分开,并将上述垃圾运送到这两个池内,学校定期将这些落叶、杂草和泥土运送到后山做堆肥,循环利用。

B、树枝:运送到新工具房北侧空地,学校定期在消防安全保证的前提下进行焚烧,草木灰可做肥料。 C、其它垃圾和少量的砖头石块,运送到垃圾池,压缩到两个大垃圾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生活的垃圾:

A、剩饭剩菜:宿舍的由各人自己倒入宿舍楼前的鱼塘内喂鱼。食堂的倒入潲水桶,用来喂鱼。

B、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利用且社会接受(能变卖)的垃圾,如废纸和纸制品、塑料、玻璃瓶、金属、塑料饮料瓶、易拉罐等,不含塑料袋、过塑或加光膜的纸、软包装饮料瓶。这些垃圾单独放在宿舍内的垃圾桶或废纸篓内,学生宿舍的将它们倒入楼下的可回收垃圾车内,教职工宿舍的在晚上放到门口由专人收集。其它地方的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全校的可回收垃圾由总务处负责收集、统计数量、变卖处理。 C、有害垃圾:指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垃圾。如废手机电池、废机动车电池、废荧光灯光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以上垃圾放入每座宿舍楼设置一个有害垃圾收集桶内,一定时间后由学校与有关部门联系进行处理。

D、不可回收垃圾:瓜果皮、废纸巾、牙签、塑料袋、塑料包装纸以及其它垃圾等。学生宿舍的倒入楼下不可回收垃圾车,教职工宿舍的用塑料袋装好于晚上放在门口,由专人收集。其它地方的投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内。最后运到垃圾池,再由清洁工压缩到两个大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三、垃圾分类的管理

1、加大力度,进行广泛的宣传。要把分类的具体方法标示在显眼处,要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遵守,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每周的学生都是不同的,都是新来的。工人要养成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不能四处乱丢垃圾。教师要督促学生、检查落实跟进劳动课的垃圾处理,要清运到指定地点,不能乱丢乱放,也不能留手尾。

2、要加强过程管理,对已分类的垃圾要及时收集,清洁工人要按要求进行处理,把好出口关。学校对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提供物质保障。

3、奖罚结合,持之以恒。对初次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职工给予提醒指正,造成不良影响或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批评后仍不改正者将按照过失给予处理。对模范遵守本制度,表现良好者,学校每年集中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基金可从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提取一定比例,学校再提供一部分,两者结合。

第三篇: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下)

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

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下)

引 言近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满周年之后,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地方制度。有关民办教育的讨论再次热络起来,也因此有很多争论凸显。对此,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形成《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系列简述,以供各方参考。

此为该系列第6篇,前续已发布:

1、《非营利性还是营利性?初心是关键》

2、《多年制现有学校的转营之路》

3、《民办学校重选办学属性,如何获得补偿与奖励?》

4、《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选什么很重要,办学行为更重要!》

5、《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谁有“转设”权?》

6、《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上)》

3、董事会如果单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设执行董事,而不一定设董事会。但正如前文所言,营利性民办学校也要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因此其董事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等规定。

也即是说,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设立董事会、人数不得少于5人、必须包含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党组织负责人等席位,可邀请社会人士作为独立董事(这也是国家鼓励的),并且其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董事长有着特定的资质要求,包括具有中国国籍(具有政治权利)、信用状况良好等。有观点认为,以上对董事会的要求主要适用于学历教育学校,对那些规模较小的幼儿园和培训机构标准过高。对此个人认为,只能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放宽后再作执行,目前仅有这些规定、也就只能如此执行。需要注意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有关董事会职权的规定存在差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董事会职权有部分在《公司法》中属于股东所有。对此,个人以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互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相对于《民办教育促进法》,营利性民办学校属于民办学校中的一类,因此《公司法》成为特别法;而相对于《公司法》,营利性民办学校属于诸多公司制企业的一类,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成为特别法。所以,股东和董事会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同时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即两部法律叠加后的共集。也即意味着,某些特定事项,需要同时由董事会和股东审议通过、缺一不可。这是尝试对现有规定的调和,还有待国家予以进一步地明确。 同时,董事会的职权在于对学校的事务进行安排和决策,并不是直接进行管理。对学校直接履行内部管理职能的,是下面这位:校长。

4、校长校长(在《公司法》中称“经理”),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必然聘任的,也是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的关键之一。按规定,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并且是列为学校的“重大事项”、需2/3以上董事同意方可。校长的职权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并且《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五条、《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等一再强调,要落实和保障校长“依法”“独立”行使管理权。

5、法定代表人按《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的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或者校长(即经理)担任。具体由谁、如何产生,学校的章程应当予以明确规定。另外,对于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民法总则》有明确的规定,即“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可谓岗位关键、责任重大。

6、监事(会)在各企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中,监事制度都已普遍建立。但在民办学校中,包括早已设立的非营利性学校,鲜有设监事的。而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的要求,以后所有的民办学校都应当设监事,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更是有着更为细化的规定。

因此,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建立监事制度。至于是仅设监事还是设监事会,则是学校自己决定。同时,需要注意监事会给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工代表的席位需要预先留出,并且教职工代表所占比例不得少于1/3。另外,监事的人员与董事会的人员不能重复。

监事的职责,《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有着明确的规定,归纳而言就是监督学校的内部管理。

7、群众组织民办学校的群众组织,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群众组织,都受党组织的领导(少先队受共青团的领导)。同时,近年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被日益重视,营利性民办学校也应积极考虑和探索。 其中,关于教职工,应当按照总人数规模,建立教职工大会或者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如上文所述,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都需要由教职工代表(二者不能重复),这个教职工代表的产生最严格地说就应当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或者至少是工会推选确定(此方式在很多学校施行,但并不推荐),不能由其他各方指定。

8、学术组织学术组织包括面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教研)和教学水平评估、面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等各类机构,在这方面无论是非营利性的还是营利性的民办学校,都应当逐步健全完善。这也是目前公办学校正在探索的,民办学校以其体制机制的灵活,可以多作探索创新。综上,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与以往长期存在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存在一些差异。以上所述也只是通常讨论所涉及的机构,还有民主党派、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监督等都未作探讨,学校可以逐步探索和健全完善。

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需要学校先行组建符合规定的组织结构、方可取得办学许可,然后才能完成法人登记。因此,想要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和学校都需尽快健全完善治理结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现有的各法律部门之间,对营利性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存在构成差异与职能重叠(如股东与董事会的职能)。上文看法基于现有规定尝试着予以调和,但也更期望国家能够出台新规定予以细化和明确。

第四篇: 《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当前,教育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问题。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教养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这个道理人人都能理解。就目前状况来看,普遍家长对孩子都深切关注,但家庭教育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决定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则是家长本身的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理论素养等。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请教师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为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一包到底,不仅仅是穿衣吃饭,叠床铺被,还包括整理书包,有的家长甚至把牙膏都要挤在孩子的牙刷上,使孩子形成依赖的习惯;有的家长把自己置于教育者的位置,押运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样子,而喋喋不休地说教,只能让孩子感到烦躁,甚至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安排好孩子的课余学习,而是看到人家干什么他就要让孩子干什么,经常批评,指责,打骂孩子,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这种比较,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否定了孩子,压抑了孩子,限制了孩子;有时家长过分的溺爱子女,不得让孩子受一点挫折与委屈。不少的父母为了孩子买下了养老保险不仅为孩子的现在做打算,而且为孩子的结婚、养老尽心尽责。这些家长的做法,会使孩子在竞争的社会里不能自强自立。就我校曾搞的一项家庭教育调查表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占64%,在这些家长中或忙于赚钱,忙于玩乐的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发展变化或忙于事业、工作,顾不上多关心孩子,在这些家长中存在着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态度不端正,教育心理有偏差等问题,他们片面地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当孩子一旦成绩不好或犯一些过错,他们就牢骚满腹,一怨老师,二怨孩子,就是不怨自己。实际上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正是家长忽视家教酿成的,由此看来,提高每一位家长对搞好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向家长传授一些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家长教育的质量就成了学校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种种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要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抓好教育家长的工作,为此我们决定办家长学校,把家长组织起来上课,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家风,更新家长们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经过努力,家长学校是办起来了,家长也能按要求到学校来接受教育了。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差异很大。大部分家长跟小学生是一样的心态,你上课,他听课;你布置任务,他应付完成,家长学校的实效性较差。因此,如何把家长学校办得规范有序,实实在在,如何能让家长有能力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鉴于这个情况,我们积极承担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实践研究摸索出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的办学方式及最大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的办学途径,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互相配合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大体一致的情况下,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和每一位做父母的深切关注。家长赋予子女的不仅是生命,家庭每一天的氛围,家长成员的关系,家庭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家庭生活的习惯等等,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一生具有奠基作用;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对子女有终身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思想: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编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编造世界的历史„„

革命前辈康克清语重心长地指出过:“家庭教育是长期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良好的国风和家风教育我们的后代,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兴衰的大问题。”

李岚清同志也提出:“家长必须从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教孩子怎样正确做人转变。”做人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即怎样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怎样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使教育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起着一定的教育作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不但学校教育要改革,而且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但是,现今家庭教育并没有真正被社会和所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家长文化程度的差异、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个体户、外来户的家庭等等不同,使得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总体偏低。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每个家庭都有教育的功能,每个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课题概念的界说

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以学生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中心,传授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合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业余学校。

家长学校管理: 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家长学校的教学和活动管理。

办学实践:主要指家长学校围绕研究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实验假说

假如我们能从社会的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工作,就能够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探索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构建具有五中特色的学校、家庭互动模式,共同提高教育的艺术。

五、课题研究的任务与目标

课题研究的任务:⑴、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法规、条例,增强家长的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 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⑶、向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⑷、研究和推广家庭教育先进经验;

⑸、促进家庭与学校、社区的交流、配合和支持,协同一致教育学生。

课题研究的目标: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确实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能使100%的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上有所转变。

六、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课题组利用集中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借鉴,提高了组员的知识理论水平。

2、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表格和问卷对家长、学生相关研究领域进行调查,摸清现实状况,确定研究手段和目标,为课题深入的探索提供了基础材料。

3、比较法。对家长学校的学员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通过问卷进行测试,并将家长到学校学习前后的家教能力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4、 经验总结法 。我们要求教师把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对个案的追踪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反思,经过提炼和整合,写一些案例和研究论文。

5、个案法。对特殊家庭的家长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对象,健全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组。学校决定将2003年初一新生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并成立课题研究领导组,组长(家长学校校长)由校长王文清担任;副组长(家长学校副校长)由学校副校长刘琳玉担任;组员由教导处主任、政教处主任、初一年级主任、初一全体班主任担任。明确各自的分工,把家长学校所需资料提前准备好,打印好家教调查表、家长调查问卷、家长签到表。制定好家长学校培训学习计划。完善家长学校组织网络结构。建立课题组研究规章制度。出台了家长学校章程和管理办法、制度。如活动制度,考勤制度,评选表彰制度,文档制度等。研究决定好家长学校开学的时间,将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2、召开开题会。课题组长王文清首先召集所有课题组成员召开了一个开题会,对为什么要研究这一课题,如何研究这一课题做了具体的说明。并对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做了明确的分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使课题组所有成员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一致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项实验研究工作搞好,确实出经验,出成果,出人才。

3、制定方案。我们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家长学校管理模式研究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步骤清楚,内容具体,易操作等特点,这一方案从实验背景、理论依据到实验目标、实验步骤,直到最后预期成果都做了详尽的阐述与说明。这一方案成为课题研究总的依据、要求、指挥棒。这一方案的制定,校领导亲自参与,经过了多次的修改才得以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

1、调查分析,确定培训具体内容。2003年9月初,我们对初一新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让我们初步了解新生家长的状况,让我们掌握家长最需要什么,最感到困惑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过对问卷进行分析60%以上的家长还缺乏家教理论知识,认为孩子不好管,自己说的话孩子不愿意听,甚至你说东他偏要往西。好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根据家长反映的这些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具体内容:五中概况及教育教学特色,家教有关理论(五中校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何解决家长对新课程的“不适应症”;创造学习型家庭,做合格家长;家教“十要”、“十忌”;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为子女播撒一片灿烂阳光等内容。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组织家长学校的带课教师,认真学习《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成功家教的启示录》、《家教的智慧》、《古今中外名家教子300例》等书籍,首先提高带课教师的家教理论知识,给每一位教师确定所讲的内容,让教师编写教案,然后学校对教案进行检查,如不合格的教案要进行重新修改,这样教师才有权利对家长进行讲课。

第三阶段:积极动员,开启家长智慧之门。

学校组织初一新生的全体家长召开“榆次五中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大会”。由校长作了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学习的动员报告,介绍学校概况,从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师队伍建设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五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这样使家长对学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校长还要讲一些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及趋势,讲一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让家长感到获得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四阶段:培训学习,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我们首先组织初一全体家长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体培训学习。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家长到子女所在教室参加两课时的学习。由本班的带课教师任教讲解有关家教知识。这首先由政教处制定出家长学校的学习计划,对讲课时间、讲课地点、讲授内容,主讲人做出详细的安排。这样,家长学校就能有序、顺利地进行。讲授内容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到怎样完成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从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到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从怎样与孩子相处到怎样批评、表扬、教育、指导自己的孩子等等,每个专题紧紧地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举例、分析、讨论、提高认识水平,确立家庭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家长学校课堂上我们还给家长印发了《家长行为规范》,开辟家庭教育宣传专栏,征集家教论坛等,学习自编家教教材,并把课程改革、家庭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都引进家长学校的学习之中,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增强家长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家长的素质,自觉地为孩子树立表率,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第五阶段:形式多样,科学指导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几节课,而贯穿于以下的方方面面,进一步充实自己。

1、召开家长会。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各班迅速召开家长会,由班主任主持,政教处老师和本班代课教师参加,进行学校和家长的双向交流,班主任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代课教师介绍学生入学以来在思想、纪律、学习、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表现,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受教育的情况和在家的表现,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班主任、科任共同协商并制定出有效地教育孩子的办法和措施。

2、成立家长委员会。我们在实验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选举一些热心教育事业,能积极为大家服务,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选作为家委会委员,家委会有成员6-7人。主要职责是:组织家长共同研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学校开展校外教育工作;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关系;为学校的教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特别是走进新课程后,利用家委会能极大地开发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对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各类课程的有机整合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沟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并参与班级管理,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是学校开展创新型家庭教育的又一内容。学校每学期都要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就是让家长在今天无论上午还是下午随便听课。那个教师的课也可以听,听课完毕后要填写听课意见表。“开放日”活动起到了四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当“开放日”到来之时,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都想在家长面前汇报一下自己的教学技艺,提高自己。二是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家长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孩子活泼主动地学习,都非常高兴。三是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开放日”活动振作了孩子们的精神,激起了努力学习的情趣,课堂上,人人积极思考,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四是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出现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三好学生”的可喜局面。

4、印发家校联系卡。我们每学期还印发家校联系卡,将学生的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表现选取学生最有特长的一项以鼓励性的语言反馈给家长。同时让家长填写对学校对班级甚至对每一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

5、搞好家访工作。鼓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针对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对个别家教方式与方法不当的家庭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其中的家访形式主要采取了电话家访、书信家访、随意家访。

6、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课题组成员每周轮流值日,负责接待家长来访,帮助家长排忧解难。

第六阶段: 经验交流,传播家长育人方法。

每个学年末,学校对班级、学生都要评选一些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我们除此之外,还要表彰优秀家长,依据学校对家长的考核以及全体家长的评选产生的。表彰的家长要在全年级的家长会上做经验交流。我们对家长的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笔答题,主要内容就是家长学校培训学习的内容以及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所讲的内容,分值占60%,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问卷,看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思想、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与孩子是怎么相处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是如何对待等等,分值占40%,两者结合起来是这个家长的最后得分。如果合格,学校给家长发放一个“合格家长”证。如果不合格的家长跟上下一批新生家长再进行培训学习。

第七阶段:归纳总结。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003年9月初,我们对初一新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的家长占64%。2004年6月,通过对家长的综合考核92%的家长都基本合格。由此可以看出家长学校的举办提高了每一位家长对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传统的家教观念。

(2)、总结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典型实验案例和论文编辑成册。

八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们利用家长学校这校中之校为载体作了大胆尝试,看到了一些较好的现象,取得了初步成效。

1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的成长。,经过两年的不断学习、探索,教师们逐渐在研究实践中成长起来,学会了怎样搞课题、做研究,提升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2 、办学实践促进了家长素质的明显提高。首先大多数家长们端正了教育思想。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了旧有的子女成才观,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工作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了解支持。其次,家长的教子方法得到了科学性的改善。通过调查对比,我们发现家长在以身作则,与子女沟通交流、关心子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社区内还出现了一批学习型家庭,成了众多家长们学习效仿的榜样。这其中,家长学校有一名家长程建华被评选为“山西省十大杰出家长”

3 、家校形成合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积极配合,使得在校学生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迄今为止在校学生没有发生一起违法犯罪事件,他们的学业和以前相比也有了进步。这其中,有五名同学被授予山西省三好学生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市、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称号。

4 、课题研究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家长学校真正起到了中介作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我们家长学校由于工作出色,还相继被评为市优秀家长学校、省示范家长学校。

5、初步形成了培训——充实——参与——考核一体化的家长学校管理模式。

九、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家长学校是校中之校,是学校、家庭乃至社区密切联系的一条纽带,一种载体。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潜在作用,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学校只有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办学目的宗旨,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办学计划,详尽的活动方案,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的精神,才能正常开办,办出效果和特色。

虽然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然而家长学校还将继续办下去,并且要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这其中还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我们将把现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办学实践中去,不断探索研究,争取在新课程背景拓展一片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教育的新天地。

第五篇: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民办学校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教师队伍的管理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目前,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特别是中小型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缺乏主人翁意识,工作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教师结构不合理,导致学校无法生存。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了解教师心理问题,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实行工作民主规范化;对教师实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民办学校;教师管理;难点及对策。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民办教育在国家财政不足的情况下,受《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感召,异军突起。尤其在2003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制定的《民办学校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民办教育便像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然而民办教育作为改革开放浪潮推动下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最近几年里虽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作出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民办学校赖以生存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研究的难题。

一、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难点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民办学校教师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一部分老师在原单位停薪留职,随着原单位政策规定和家庭因素的变化,他们有随时返回原单位的可能;一部分离退休教师受年龄和身体的限制,工作周期较短。亦有一部份刚步出校门而加入民办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他(她)们多数只把所任职的学校当作一个暂时的停留单位,随时因各种各样的因素而离开学校。

(二)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期望过高, 缺乏安全感,缺乏主人翁精神,团队 1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的劳动,除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指导课外活动,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研究及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因此,教师期望值会较其他职业要高。每位教师都期望所教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有较好的成绩,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他们又对自己所付出的劳动期望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与尊重。一旦他们遭遇挫折,就会造成教师职业荣誉感和事业感严重缺失。另一方面民办学校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为合同制关系,所以多数教师也存在教一天算一天的心态,而没一种把学校当成一个大家庭一样来同共努力的精神状态。民办学校的老板行为上表现较急功近利,把老师看作为他们创造利润的工具,因此教师们对学校也普遍缺乏主人翁精神。

(三) 民办教师水平不均衡

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因来自五湖四海,有退休的,有停薪留职的,也有刚步出校门的。有教学经验老到的老一辈的教师,也有新一代新思想新主观却只有理论而无实际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

(四)学校经费不足,校长钱权分离

民办学校为组织或社会个人独资或合资,在财务问题是错综复杂,很多时候会面临着出资人资金周转不灵或抽调资金而使学校的经费不足,无法完善教学环境或在该投入的经费的地方却因受到出资人的干预无法实行,更严重的是无法准时发放工资而导致教师情绪不安等等问题。现在的民办学校校长也大多数受聘于私人老板,他们虽然有管理学校的权利,但缺乏资金管理权,有的甚至连学校所需清洁工具的购置都要报告老板审批。试问这样的民办学校如何能让老师在工资薪酬、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呢?

(五) 学校对教师的选聘和培训不合理

民办学校为非公益性教育机构,最终的目的是盈利,那么在选聘教师上会考虑到每位教师的工资等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非常实际而又矛盾的问题,好的教师必定要求较高,而校方却不想支付过高的工资,这样的话必定退而求之对工资要求较低的教师。同时民办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再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比较有限的,在职的教师无法受到继续教育,在知识方面补充不充份,无法继续提高教学水平,对总体的教学成果有一定的影响,对民办学校的总体素质也是有影

二、民办教师管理的对策

民办学校要实现教育目标,主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要办好学校就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民主规范的管理,采取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确立教师的归属感

在我国,“民办学校”是近十几年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新概念,许多民办学校的教师,总觉得在身份上、感情上、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如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教师低人一等,加上个别民办学校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在工资薪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和感情沟通上做得不尽人意,使教师的心理受到伤害,让教师没有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因此,民办学校可以参照公办学校,成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成立专门为教师工作和生活服务的教研机构和后勤机构,从政治、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关心教师。在管理上,要完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

(二)营造“家庭”的温暖,引导教师的荣誉观。发挥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各自的特长,使其能更好的服务学校

“单位”不能只给教师以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和激励,而要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每一名教师自己内心要有潜在的动力。教育投资和其投资有显著的不同,因为他生产的产品是“人”,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和道德标准的美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平常的日常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家庭般的温暖,要重视对教师的情感投入,注意调整其人际关系,在管理上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协商。学校除了要关心教师的疾苦之外,还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要信任教师的工作,理解教师心情,要经常跟教师交流,了解影响教师心理情绪的心理因素,掌握教师心理需要、结构和层次,引导教师正确对待需要与现实的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要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使大家产生一种参与学校决定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要让大家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以生活和工作在这样的学校而愉悦而自豪,合理的分配布置任务,发挥不同教师各自的特长。检查工作,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和气,表扬时要有理由,批

评时要讲道理,沟通时要注意方法,不要因为工作方法问题,影响学校的工作,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丰富“学校”的内涵,满足教师的成就欲,及教师的选聘与继续教育 对人的管理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报之以利还不行,还要能使之以梦。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要培养这样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这样的教师。学校是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地方,同样,也是培养教师的基地。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渴望收获成功的经历和快乐,每一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心灵的满足,教师当然不能例外,特别是年轻教师希望通过努力,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能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提高和发展,而所有这些要靠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帮助,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的管理者在教师成长的经费和情感上舍得投入,在招聘和使用教师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使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学校的价值观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建立教师培训培养的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培训,走出去,走进来,还要有计划的选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要建立教师的晋级、表彰和奖励机制,鼓励、促进和帮助教师成长,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学校的长期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实现学校领导班子结构的合理化;建立独立的财务体系

合理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独立的财务体系可以保证民办学校的经费和管理方面正常的运转,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更好改善教育环境、教师福利,使学校在建全的财务体系中正常的运转。

资金一直是民办教育办学的瓶颈问题,有不少不错的学校最后毁在了缺钱上。可以通过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按工作业绩兑现奖金。在用人上坚持“不惟学历看能力,不惟职称看实绩,不惟过去看现在”的原则。这种市场化的管理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拼搏精神,优化了教师资源的配置。如果每个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能用心的做到这些,我们民办学校的教师一定会多一点奉献之心,多一点感动之情,多一点融合之意,多一点家庭之爱,我们的民办教育会越办越好,为中国的教育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乐平.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与管理,2001(07).

[2]陈言.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市场化特点[J].教育与管理,2000 (04):30,31.

[3]郭明飞.关于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

[4]陈国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因应对策[J].江西教育教研,2004(09):21,23.

[5]高鹏.民办教师“感觉不好”原因何在[N].中国教育报,2004-4-13.

[6]方亮.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M].长城出版社,1999.

[7]钟述.民办教育的机遇、困难、对策[J].广西教育,2003(15).

[8]晓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北京教育,2000 (10):32,33.

[9] 冯铁山.民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误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 (13).

[10] 楼世洲、徐勇.民办学校教师权益的保障[J].教育发展研究,2000 (0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防性侵工作制度下一篇:学校各功能室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