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的心德体会

2022-09-21

第一篇:技能培训的心德体会

培训心德体会

“领雁工程”第一期培训心德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领雁工程”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绿城之秋”名师观摩;有黄亢美老师的“语文教学沿革与现状”、“字理教学的方略”、“阅读教学的基本方略”“阅读教学”;有周瑞宣老师的“汉字学基础”;有杨世全老师的“书法的审美和智慧书写”等等。回顾这一期的培训,收获颇丰。现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

1、 我对汉字的了解是多么的肤浅。从学生时代到从教十几年,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汉字的字理。以往对汉字的教学,着重强调学生读准字音,讲得最多的就是,什么结构?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至于“为什么?”,从来不问,也不敢问,因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对形近字机械记忆,很少运用字理知识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对字词的理解停留在让学生凭借认知水平和查阅字典、词典上,也很少用字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语意思。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认识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字理教学贯穿在小学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作用不可小看。可我对字理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心里感到着急和不安。我得加强字理知识学习,提高字理教学水平。在参加这次培训时黄亢美老师发给我们的这本《汉字学基础与字理教学法》,我将会好好地学习,好好地运用。同时,我也希望,能有这么一本字理字典,里面包含了常用的几千个字的字理分析,有图,有文,有教学方法。这样,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能运用自如,然后敢于骄傲地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不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却对自己祖国的文字一知半解,又如何能谈得上教学?惭愧啊!当然,我会拿出王秀娅老师的研修精神,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以致用,让字理知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书法的审美和书写。以前在教学中,很少能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写字,认为,只要学生写得工整,不乱涂乱画,便为好。在书写比赛活动中,也不会欣赏,更不能评出优秀的作品来。真是误人子弟。通过这杨老师的这次培训,让我知道了怎样去作书法的评价,那就是——“势”。势的表达元素有两种,一是笔画,二是结构,也就是“造势”。培训回来后,我还在学校组织了一次杨世全老师的“书法的审美和智慧书写”的业务培训,把知识传达给老师,还在学校掀起了“写字热”。专门指定一名书法老师来负责全校的写字课和给全体教师作书法培训。 3、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和讲座,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什么叫“小学语文”?(基础语文,培养良好习惯)怎么样教语文?(在课堂上借课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等。)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在往后的培训和学习中,我将会更加努力学习,努力运用。

第二篇:培训学习心德体会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培训心德体会

***

按照州纪委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举行的第一期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工作研讨班学习,专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认清反腐倡廉形势与任务、科技发展与创新、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和处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运行的影响等等内容。培训班不仅规格高、规模大,而且收获多、效果好,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是从培训的方式到培训内容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操作,非常实用。二是学习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培训班学习内容十分丰富,大家认真聆听了中国纪检监察报社社长李本刚、科技部正部长级王志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杜登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刚的辅导报告,培训形式安排有自学、有辅导、有研讨、有交流,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体会如下:

一是经过此次培训班的集中学习、辅导和研讨、交流,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核心内涵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加深了对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

二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宽了社会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渠道。如何积极回应和妥善处置网络舆情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适应形势的发展,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努力提高科学应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能力,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保证应对网络舆情的效果,建立相关科学机制,各纪检监察组织必须明确专人负责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做好网络舆情的搜集、上报和处置工作,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加强网络宣传队伍和宣传阵地建设,及时准确公布有关信息,重大舆情随时报告,根据舆情的不同情况,研究确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四是保证应对网络舆情的效果,构建有效载体。利用网络形式多样的特点,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便捷性,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期望和要求,征求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畅通群众监督的梁道。引导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反映自己的合理诉求,既可以降低群众的信访成本,又有利于维持党政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

五是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对待网络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积极应对,才能保证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效果。

重视而不轻视。互联网已经深入影响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正视网络的严峻挑战,把网络作为日益强势的新兴媒体来对待;主动而不被动。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懂网作为一门必修课,把用网作为一项基本功,坚持每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到处逛逛”,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引导而不误导。面对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和过激言论,我们不能不理不睬或者简单否认,更不能采取删帖、删除ID、封网等简单松幕的措施,这些都会给网友以误导。对于确有其事的,要在第一时间公布有关情况,表明将严肃处理的态度,并随着事件的进展及时发布最新消息。对于造谣生字甚至恶意诽谤的,则要及时发布权威的信息予以澄清;交流而不交恶。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善待网络、诚待网民,与网民坦诚沟通、平等交流。针对网民的疑问和诉求,及时回复,把实情、真相公之于众,千万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针锋相对。除了网上互动外,还可以通过.网友联谊会、博客笔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网下交流活动,加强与活跃网友的感情交流,让他们更客观、更公正地发布网络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尽力引导舆论朝看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校本培训心德体会

校本培训心德体会 天仓小学 魏生河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通常某一类专门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可以在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2010年听课心得

天仓小学 魏生河

两天的外出学习,收获颇丰,同时也感到肩上的压力很大,很有一种危机感,一种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被其他学校所超越的危机感。

一、12月9日有幸到南关听了一节关于生命化课堂的课,听完课后和大家一起评课讨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这节课整体设计很好,无论是课件的制作、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的点拨启发还是小组的合作,都遵循着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原则。从导入开始就紧紧围绕这节课要进行的话题,对旧知识的复习环节也设计得自然,把新旧知识在这一部分连接起来,设置了很好的梯度,学生很容易自己就可以尝试新知识。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给学生一个阶梯,阶梯设好以后,为后面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学生自主合作就很容易。这是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把握不好的一点。

2、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是对听力的处理。 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在听听力之前没什么铺垫,而九中的王老师先让学生读题,也就是让给学生整体感知,这样学生听起来很容易。老师所做的每一步都有很明确的目的,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准备的。

3课堂的拓展部分也是关注了所有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只把学生当成容器,把自己的教案全都倾倒在容器内,而不让学生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以免节外生枝,其实这就是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一些想法有时正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难点,可这样的难点一旦忽略,不仅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而且会让学生发问的脑筋产生惰性,让我们的课堂毫无生意。新课程提倡对话,师与生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读本对话,这样课堂就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老师和学生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出奇迹,唤醒潜能。 在我们的课堂中老师应该多采用王老师的方法,从环节设计、知识衔接、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生命的发展规律。

从她的课堂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环节中注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老师忽略的。

2、课堂过程要有总结性评价。(书写、口语、对话的熟练程度)

3、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特别是不喜欢举手的孩子。

4、课堂上小组的展示不能过多

5、课堂展示时一定给下面的同学一定的任务,这样大家才能认真听。

6、对作业的处理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适当的渗透,这样学生做起来较容易

7、重视语言的输入,巧设语言的输出。(如听力中的跟读,单词的跟读)

8、对本节的重点可以多一个呈现的过程。

二、根据教研员的总结,课题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老师习惯控制课堂,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改进方向:体会、尝试任务型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间。

2、孤立教学内容,不能把知识整合

3、过分孤立地进行"句型教学""词组记忆"忽略教学情景的创设和使用。

4、语法的讲解走两个极端,要么忽略,要么过分强调

5、初一教学欠缺针对性,实效性差。

6、课堂用语不规范,甚至不用英语组织教学。

三、在我们的生命化教学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研究学习1/3教学模式,让每一个老师都很清楚它的操作流程、实施要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反思我们的教学,根据1/3教学模式,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出自己的生命化课堂模式,把生命化理念一直贯彻下去。

2011年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魏生河

走进名师课堂,现场观摩学习,聆听大师教诲,是每个普通老师的心愿。非常有幸,在十二月十七号、十八号两日,为期两天的听课学习。会上,三位由全省市选拔推荐的优秀教师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纯正的发音、流利的口语、娴熟的教学技巧、精致的板书、亲切的教态、良好的综合素质等,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后省教育界的专家进行了点评,然后还安排执教者、点评专家与观摩教师互动,现场答疑,活动会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点云拨雾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我的感受体会:

一、课堂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我们想每个教师都想把这点做好,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就要求我们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上课的老师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每堂课的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同学们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尤其是来本市的赵老师的课,他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受益匪浅。另外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他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清楚明确,难易适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只有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活动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和故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语文知识进行听、说、读和写的能力。任何活动的设计都应是围绕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而不是讲究形式。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任务可参与。

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得到发展。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的兴趣、天分和能力以及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他们对学习的需求也是不同,在学习能力上的体现也不同。

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突出真实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提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并积极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们尽量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发展。把活动的设计拉进了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持久。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教学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完美?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相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我们一定能拉近与这些优秀名师的距离,不断进步!

在各位名家的点评讲解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住知识的要点。听课学习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回首听课的内容,他们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分析,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如果没有苦和累的磨砺,怎会有这么夺目的表现呢!成果的背后更承载着她们的努力与收获。现实是残酷的,适者生存。现今的教育模式早已不是一本教科书、一根粉笔、一个教杆就能存活的课堂模式了。多媒体教学也早已取代了单

一、古板、老旧的老式的上课体系。而她们却能提前跃出“龙门”,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不断的加强学习,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凭借自己实力也将脱颖而出。我觉得自己有了压力和动力。尤其是通过这次学习,更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来自全省的教学精英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震撼。“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看似他们呈现给我们的都是精彩,其背后必有汗水的挥洒。借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经历了就会感动,行动了才会有收获。”。所以为适应现状需要我去学习,为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需要我去学习。

2012年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天仓小学 魏生河

一、课堂——应是师生共建的一片真实天地。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从容不迫地走进课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教师的身上,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教师当演员的表演水准已充分显露。然后在一片掌声和褒奖中,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些所谓“精彩”、“完美”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数学教学独具魅力的美在哪里闪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流程、先进的教学手段、热闹的教学气氛,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吗? “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发现书上错了。”„„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 叶教授极具精辟地指出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现。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矫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更能演绎精彩。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生成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生成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生成转化为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二、生成应是师生共点的一盏智慧明灯。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精彩的发言。倾听能及时发现课堂生成,能使学生感受到关注。课堂上一次无意识的倾听,往往能使教学得以升华,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课堂上生机勃勃的一面应该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的上课应该随着学生的状态而调整、改进,这样课堂才会有生命的活力,当然,这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数学课堂就是要将这种差异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教师怎么问,学生如何答;怎样总结,如何过度;学生谈到哪里出示图片,等等,考虑得甚是周到。这样步步为营的设计,形成一种“线形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么? 所以,教师应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才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自身的价值,感受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切忌作茧自缚。只有将线形设计柔化为机动性设计,老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担,从而调控自如:学生的个性才能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荡漾,灵感迸发,精彩纷呈。

生成,追求的是教学的真实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味”的生活情景。这样的课堂无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修饰,美在它的清新单纯,美在它的活力四溢,美在它的朴实自然。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让数学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而这些却恰恰是考验教师的课堂调控机制和应变能力,说白了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但这些也正这是数学永恒的理想和期盼,是数学的真谛和归宿,也符合我校提出的办学特色----“怡美教育”中的“怡美课堂”的理念吧。在我们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的同时让我们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这样的课堂也一定会达到高效。

第四篇:校长培训心德体会

(2009年2月14)

2009年2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期间通过领导们的讲授和到县城学校的现场参观,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看到了县城学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时间很短,但使我受益非浅。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摸式。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又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具有如下几点意识:

1、一个好的校长必须有主人翁的意识:也就是一个好的校长总要把学校的各种事务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处理,把所有的责任当作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会把学校的各项事务处理得有条有理。因为没有人对自己的家事不理不采的。

2、一个好校长要有服务的意识:本来学校的校长就应该是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服务的,但有的校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得过且过,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到在这个位置该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及怎样才能做好。我认为作为一校之长就应该作学校师生的表率,放下自己的架子,淡化官位,真真正正、全心全意地为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办实事办好事;要强化服务意识,体现服务精神,把“服务”二字落到实处,在服务别人的时候也就是服务了自己。

3、一个好校长要有忧患

意识:作为校长要有时代的眼光,学会看大局:作为校长要全局的观念,要与其他好的学校为榜样,把人家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吸取进来参与到我们的学校管理中来。学会抓创新: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动力,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学会抓协调: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总有这样哪样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没有一定的协调致力就只会把事越办越砸,学校也就不会和谐发展,对上级的文件精神不及时传达,就不能保证政令畅通。在工作中要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学会抓安全: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搞好了安全工作,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地进行,教师、家长才能放心。

4、校长要有节俭意识:就目前农村学校而言,还全都是比较贫困的学校,各方面都还很多的资金去维护、维修,各种教学设备还有待校长想办法去解决,所以我们作为校长的要学会节俭,讲究廉洁,讲究示范,讲究团结,把学校很少的资金用在刀口上,解决当前该解决的事。特别是现在学校用的钱全是国家的免费资金,所以我们更应该管好用好,否则将成为人民的罪人。

5、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在教学管理中应结合实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学校各项事业的好坏,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学校办学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教职工,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辛勤劳动,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舒心的人际环境,从物质、精神、情感、心理各方面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落实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一定要

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教学方法均要服从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放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前面。要加强学生的一日常规管理,要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的美化、绿化、规范化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应该和其他机构一样必须做到依法办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做到依法治校,教师做到依法执教。要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首先要了解法律,学习法律。需要学习的法律有如下几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类法律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依据。学校作为国家教育行为的实施者,必须要学好,学透教育类法律.中小学校管理者、教师尤其要学好《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只有学好了法律,在制定学校的各种管理条例时才有法可依,才能有说服力。一校之长如果不能全面详细地把握和理解《义务教育法》就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

三、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办出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培养好的的教师,要培养好的教师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作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只要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不但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的校园。

四、校园文化

通过学习和现场观看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懂得了该怎能样去做好一个学校的领导,特别是局长所讲的“距离可以产生威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平时我们总是认为要和教师们打成一片,做哥们,并没考虑到如果“哥们”做事不对的时候好不好去处理,该怎样去处理,能不能放得下面子。从这次学习后在这过问题上我会认真去思考,很好地处理和教师们的关系,团结所有的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总而言之,一个好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关键。以人为本,转换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新形式下对校长及全体教师的新要求。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教师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倍努力,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辛勤工作,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环境。

第五篇:党史的心德体会czasdfsa

党史的心德体会

读了党史这本书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了无比的骄傲,为祖国母亲繁荣昌盛而无比自豪,当我看着升旗台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是凝结人们的心血,努力,汗水换来的埋在耳畔响起庄严雄壮的《国歌》时,我的内心激昂澎湃,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幸福,美好是来之不易得!从书中的荆楚大地响着雷,北伐战争摧桔巧土地改革命掀风暴,抗国烽火显英雄,解放战争反光芒,建国伟业载史册,一张白纸绘新图,一波三折求发展。扰乱反正扭乾坤,改革开放新阶段。阔步跨入新世纪,这一步一步向前走过来的。经历人生中最困难的时刻,经历了生死离别的种种灾难,而我们不反没退步反而使我们祖国更加团结,客服了一切困难,赶跑了侵略我们国家的人,九十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一轮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神州大地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在这九十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凝练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作风。铸就了千百万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品格。这些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都是我们继续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历史是有创新理论,有丰功伟绩,有光荣传统,有经验总结,有深刻教训。一部党史,是一个巨大而浩瀚的丰富的思想宝库。成功的经验宝库。革命的传统宝库,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历史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探索,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一次次实现伟大的历史扶桑。特别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经历绝处而险象环生,经历风云变幻而不倒。经历大灾难而愈加愈强在异常复杂险恶的环境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创造了为大德奇迹。这些伟大奇迹的创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造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先进的思想,这九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从中国社会变革的实线中来。又用来指导着中国社会变革的实线运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繁荣,反复证明了党的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强大的作用。党的理论成是来源于党的历史,来源于社会实线。在共产党的基本特征为:一是在生死面前。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约定,信念。二是在钱财面前。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三是在困难面前,充分显示出共产党人有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四是在平凡工作中充分显示出共产党大公无私的伟大情怀,党和人民的豪商事业凝练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伟大情怀。为了民族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发扬他们的高尚情操吧!黄光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下下一篇: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