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示意图

2022-10-22

第一篇:生态农业观光示意图

观光农业的特点,观光农业可研报告,观光农业管理

我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大国,科技支撑能力、经济基础和农民素质还较低,政府支持在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便是从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以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历看,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产业化转移更离不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发展。

政府支持的集中表现体现在管理与政策保障体系的构建上,政策与管理措施应贯彻到生产、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要全面考虑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教育、农民就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问题,全方位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本研究提出的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

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框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分别从政策和组织两个层面进行战略构建,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信息与市场战略是与产业化战略的关系更为直接与密切的,但也需要进行有效地政策引导与组织驱动;全民参与战略和示范推广战略是实现政策与管理战略的重要保障 区域推进战略是从国家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建立的,以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为支撑的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原则、内容、方向和途径的总称。

由于自然环境差异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探讨和关注这些差异,明确各区域生态农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不仅是做好中国生态农业国家总体发展规划的需要,是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而且对提升中国生态农业的区域优势度、适应性、多样性和持续性,整体促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作用。

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汽修学校HTTP://WWW.ZZDZQX.COM/

生态农业区域差异 中国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生态农业发展基础差异等几个方面。 C自然环境条件 我国南北纬度跨度较大,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热量环境差异明显;从沿海到内陆的径向上经过了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和荒漠或冻源四个类型。年降水量从2000余mm降低至几十mm,地势起伏从低平原跨越到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貌变化复杂多样等,农业生产条件地域性差异性明显。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不同,我国形成了明显的三大台阶之间的差异。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的屋脊,平均海拔4000m以上,年降水一般在200-SOOmm,高寒,昼夜温差大,干旱多风,形成了以高寒草原为主的景观。由蒙新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组成第二级台阶,海拔多在500--1000m,北部的蒙新高原、黄土高原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地区,形成了以干旱草原为主的自然景观,农业基本要依靠灌溉才能维持;南部的云贵高原降水虽然较为丰富(年降水一般在1000mm以上),森林及灌丛植被较为茂密,但因多为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瘩薄,农业的水平并不高。

东部平原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区,城市密布,交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著名的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分布着我国众多的粮、棉、油和猪肉生产基地。 C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明显。东、中、西部以及南北区域发展差距显著,东部进入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西部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东部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农业产业化基础,而西部还处于摸索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农业上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内陆省区的边境地带在发展农业贸易上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中心城市在活跃农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等,而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却不具备这些条件,处于发展与竞争上相对劣势的地位。

生态农业发展基础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的基础不同和生态农业技术及其模式的差别等原因,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水平有较大不同。发达地区用较为先进的常规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整合,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相对就较好,而落后地区多采用传统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整合,整体技术水平与推广水平就较低。

正是多样化的区域差异,决定了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种类丰富,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汽修学校

HTTP://WWW.ZZDZQX.COM/

林业、牧业、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多个层面,具体模式的结构及功能也不尽相同,产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为中国生态农业区域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巨大机遇。

观光农业:HTTP://WWW.YXSTJG.COM/ 汽修学校HTTP://WWW.ZZDZQX.COM/

第二篇: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现代旅游观光农业

生态农业主体模式剖析 经过20余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国生态农业己经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群,形成了若干有价值的成功模式,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和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也为本研究的模式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生态农业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视角可以形成不同的分类结果。

本研究从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整体出发,依据模式所应用的生态学原理、核心技术内涵和模式的普遍性等,同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将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生态位立体开发利用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不同海拔地带、不同空间环境组分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种群适应性的特点,在空间立体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发挥生态系统整合效应。 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的方式。

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

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模式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代表性杰作。它集种植、养殖于一体,将生态环境整治与利用、生态位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生态学与传统农艺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达到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目的,又取得了生产与生态双丰收,值得在今后模式创新中借鉴。

四川省的“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广东省的“山顶种树种草,山腰种茶种药,山下养鱼放牧”等模式,都是很好的山坡地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

中国传统的青鱼、草鱼、鲍鱼和蟾鱼混合放养模式,则是利用不同鱼生活在不同水层的习性进行分层放养的水体立体利用模式。 农田中高矮作物、耐阴与喜阳作物的间套复种,以及在高秆作物下养殖鹅鸭、培植食用菌等,就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合理搭配,使不同组分各得其所、地尽其利的生态农业模式。

农林(草)复合系统也可以看作是这类模式的一个例子,果粮间作、林草间作、枣粮间作、桐粮间作等都是根据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多样化和互补互利的原理建立的立体开发利用模式。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我国不少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己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黄土高原和华南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淮海平原及西北灌溉农区的盐碱化问题,西北的干旱与沙漠化问题等。

在这些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首先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在生态环境建设实践当中,逐渐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环保净化型模式、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模式等。 黄土高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总结出了一系列防治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他们利用梯田、沿沟筑坝蓄水、等高种植、鱼鳞坑、集雨窖、作物覆盖等技术,较好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对天然降水进行了很好的利用,在非常严酷的条件下,获得了生存和发展,不少地区还取得了生产、生态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双赢”结果。

广东省五华县在治理花岗岩红壤低丘的严重水土流失时,在坡面开水平梯田、开竹节沟拦截表面径流,在山坳建拦沙坝截留流失的水土,植被则采用乔灌草结合,模拟自然顶级群落,取得了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保育的效果。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的食物链组装模式 该模式是按照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该模式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一条条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潜力,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食物链模式设计可采用“依源设模,以模定环,以环促流,以流增效”方法,通过链环的衔接,使系统内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畅通,从而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第三篇:生态观光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调查报告(范文)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形成政府、科技界、农民、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格局。目前,尽管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不少地区也形成了一些自发的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但由于目前的生态农业社会参与机制缺节断链,或参与机制很不完善,导致生态农业建设一头热一头冷,无法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宣传不到位,没有得到农民和消费者的的认可;地方领导认识上的差异,或者是热心政绩工程,主抓领导换人后出现生态农业建设不连续;没有充分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技人员没有投入生态农业一线建设,无法实现农业生产和高科学技术的正真结合,生态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激励机制和有效的扶持机制,从事生态农业的企业少。以上问题导致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在旧水平上徘徊不前,无法产生飞跃。

这些问题需要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不断摸索生态农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带动生态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薄弱环节 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目前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函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C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薄弱。农业生产具有外部性,生态农业的正外部效应往往被忽视。常规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口益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投入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生态农业尽管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来看,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一般不如常规集约化农业,导致生态农业的生产者积极性不足。同时由于生态农产品的认证与监管体系不健全,各个级别的生态农产品标准也不统一,导致消费者无从识别生态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的区别,难以刺激生态农产品的有效需求。

组织管理中政府行为较浓,群众主动性不足,企业参与薄弱。纵观中国生态农业二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其成功经验主要来自中国政府的大规模推动,主要做法是在全国设立生态农业示范县,在示范县设立示范镇、示范村和示范户,各级政府把设计生态农业示范点作为政绩工程,很少考虑农业生产者的意愿,政府干预色彩浓厚,经常导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相脱节,许多在政府扶持下成长起来的示范点在政府扶持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和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背景下,渐趋于没落。

生态试点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中国农业生态建设重建轻管现象严

重,各级政府只重视申报和建立生态农业示范点,关心的是产中环节,管理模式以行政干预为主,很少关注产前农资供应和产后的销售渠道,使得生态农业的产业组织难以融入区域乃至区际市场交易大循环,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其市场价值。

投入动力源不足,缺乏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广泛参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以政府推动为主,但国家投放的资金很少,一个生态示范县的国家资金一般少于3万元,大部分建设项目由国家、省、县和农户共同承担,但实际上省县二级的配套资金经常不到位,资金的不足使得示范点示范片的管理者只能虚报建设规模,重点建设样板工程以供验收。企业以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主要投资于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市场价值较高的农产品,生态农业由于生产工序比较复杂,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工厂化生产,使得龙头企业在没有政府优惠政策的鼓励下一般不愿意进入。

市场机制培育不足,信息体系薄弱,绿色消费体系远未形成。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农产品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生态农业建设二十多年还利用市场机制来推动其自组织发展,生态农产品无法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网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改观,农业生产者的科技与市场信息渠道依然很少。

第四篇:观光农业调研报告,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优良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制约机制分析 中国农民创造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宝贵财富,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为丰富中国生态农业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有些模式己经显得落伍了,逐渐被它的发明者一农民所抛弃。除了模式本身的问题,一些良好模式推广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不当,也产生了农民对模式的抵触情绪,最终以失败告终。我国生态农业模式推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难以推广 一般说来,我国生态农业模式都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力。

如在以沼气为纽带的模式中,向沼气池添加物料和沼气池残渣的清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在食物链组装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中,食物链每加一个环,就需要多付出人力。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当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弱化严重,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的产投比低,不少地区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劳民伤财的现象,农民们更愿意出外打工,甚至在家中闲着,也不愿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特别是较为繁杂的农事劳动。因此,对于比较效益低且劳动较为繁杂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民并不热心。如一些地区,政府帮助建立起来的沼气池被废弃停用,秸秆仍在田间直接焚烧,等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农民不愿意投入劳动去换取并不显著或眼前看不见的利益。

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难以推广 很多生态农业模式的适应性较差,克隆、复制难。由于不同的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千差万别,把一个别处运转良好的模式生搬硬套到此地,或在改变条件的情形下还使用老的模式,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现象。沼气模式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曾经得到大面积推广,然而,不少地区却先建而后废。究其原因,一是沼气模式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适用的,如在能源供应丰裕的地区就难以推开;二是一些前期运转良好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了,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增加了,同时获取能源的途径改善了,农民可能就不再热衷沼气模式了。

同样,对于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在经济不发达、市场不完善的地区,如果加工的产品销售困难,这样的模式也难以维持下去。我国中西部的不少区域,近年旨在发展加工业甚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但由于市场、技术、管理不配套等原因,失败的很多,不仅劳而无获,而且劳民伤财,损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留民营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京这样一个农副产品大市场和对外贸易的窗口

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难以推广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模式推广失败。在实践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重生产不重市场,不少地方发展温室蔬菜生产,农民种的菜获得丰收,却找不到销路,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留民营是我国的“全球500佳”之一,但沼气利用中的废渣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近年引进有机肥生产车间,生产的有机肥不仅用于当地的生态农庄,而且外销获利,这不仅彻底解决了废渣污染问题,而且使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

不考虑农民意愿与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接受新生事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另一方面,农民对于新事物的总体辨别能力还不高,对新事物有个认识的过程,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进行模式的推广。如果一味地采用政府行为,强制农民去接受一个空降的模式,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在一些吃过政府行为亏的地区,农民甚至对政府提倡的东西具有逆反心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农民绝不是一味地排斥新事物,现有的很多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农民的创作和智慧的结晶。

生态农业建设,既要总结农民创造出来的经验,认真从实践中学习,又要通过健全的农技推广体系,逐步教育农民,使其认识到新模式的作用与价值,进而指导农民,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五篇:生态农业观光规划思索

本文作者:倪川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因此在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1]。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农业生态园作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不仅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喜爱,也具备了巨大的研究价值。在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最初的形式为观光农场,后来又逐渐衍生出农家乐,度假村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年来不断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形成了复合式观光农业生态园,并成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城乡人民的精神生活,优化投资环境,而且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农业生态园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产物,是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笔者以福鼎秦屿镇冷城村农业生态规划为研究实例,对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农业生态园进行初步探讨。

1 项目区概况

冷城村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太姥山东麓妙帽峰下,距福鼎市秦屿镇西北方约 8km,沙吕线旁。冷城村南、西、北 3 面为山,成怀抱之势,东面为东海,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太姥山,南距福州 200km,北接温州 100km,距福宁高速公路太姥山互通口 6km,离已投入使用的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 5km,交通十分便捷。项目基地总体规划面积约为 166.7hm2。冷城村现有经济的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由于近年来太姥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配套太姥山旅游产业成为了秦屿镇经济寻找新增长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冷城村不仅拥有绝佳的农业生产环境和自然景观,还保留着唐代的灵峰古寺、宋代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以及明代的抗倭古城墙遗址等著名的人文景观。笔者依据镇政府发展规划,利用冷城村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依托优势,对冷城村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除此之外,项目地由村政府负责协调,对田地与居民地进行整改,使冷城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的乡村旅游经济转变;使农村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实现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 设计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园区的规划建设都应建立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按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良物种,合理使用土地,科学安排生产,适量施用农药、化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生态循环与经济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维护旅游区的生态平衡[3]。

2.2 体现生态理念原则

观光农业生态园重点在于体现生态理念,传达生态思想。在冷城

农业生态园的规划中,生态的内涵从 4 个方面得以体现。

2.2.1 自然式设计自然式设计是相对于人工化设计而提出的理念,通过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出发点进行利用与保护,避免掺杂过多的人工化元素。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群落的布局以及地形与水体的处理,表现出自然的形式。对原有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的景观片段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取舍,突出生态美学。

2.2.2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并尊重当地的立地条件以及环境中的植被种类和自然史,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适合当地的景观特色,创造出保护生态最为有利的景观模式。

2.2.3保护性设计通过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生态学规律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使设计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同时维持并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大小,进行分类与评价,按照价值等级体系,再进行土地利用模式的划分,实现生态保护作用[4]。

2.2.4恢复性设计许多农林类用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而成为污染严重的废弃地。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生态学原理与科技手段,修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利用创造园林空间,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重新恢复平衡[5]。

2.3 生产结合观光原则

经济生产是园区最基本的功能,而在满足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观光项目,是挖掘农业生产副价值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规范的农业生产

布局,利用农业生产所独有的景观效果,鼓励游客参与,结合道路的开辟和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使游客获取生态性与农业性的审美,增强旅游活动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倡导休闲观光农业的理念[6]。

2.4 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必需体现科普教育的原则,以便游客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应充分体现园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修复生境的功能,普及生态文化。使得冷城村旅游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生态知识。

3 总体规划

设计总体上把握了冷城村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与土地利用情况,在不破坏现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布局,目的在于实现生态农业景观化[7]。并结合当地环境本身的优势———深厚的人文气息底韵,意在实现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

3.1 功能分区

规划了 6 大功能区:迎宾服务区、历史文化区、生态农业区、文化教育区、娱乐休闲区、观景休息区。

3.2 景观规划

3.2.1 交通组织规划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农业区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农业生态观光园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 12~16m,用于汽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宽为 8~10m,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 1.5~2m。规划道

路以道路分割区域主题为出发点,以道路为边界,道路内部所筐定的区域进行农业规划,实现各个生态模式的并存。

3.2.2 植物景观配置植物配置原则为力求接近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充分展示四季植物的不同景观,形成植物品种多样、层次丰富、季相特征鲜明的绿化景观效果[8]。①根据植物生态位进行搭配:根据植物的习性进行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立体种植,以及从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水平配置,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系列景观。②从季相上进行合理搭配:每一个季节都有几个品种的观赏植物形成整个园区的主格调,成为吸引人气的观赏亮点。③根据园林美学进行搭配:依据植物的高矮、色彩、香味进行配置,同时合理配置落叶和常绿植物,远景和近景,个别突出和整体协调,给人们的感官以最佳的感受。④植物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苗圃原有长势较好的苗木及宅旁树木,以原有红豆杉、白茶等为基调树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体系年检工作总结下一篇:社团文艺晚会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