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思政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从内在具有一致性,但在实践工作中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二者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教学任务上具有一致性,但从“思政”的重点、地位和实施渠道上有所区别。

第一篇:课程思政论文范文

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摘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由“课程”和“思政”两个词语组成, 只是顺序进行了调换,“课程思政”是对“大思政”理念进行了延伸与发展。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的必要性,其实践策略是:(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二)融合创新,突破专业壁垒,着力构筑“课程思政”课程体系;(三)明晰定位,强化培训,打造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决定青年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核心因素。从教育的内涵来看,“立德树人”是全部教育活动的职责和使命,而不仅仅是思政课。2019年3月 18 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对高校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同向同行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2019年8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强化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往往呈现出“两张皮”的状态。如何从学理上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在新形势下让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变革高校思政教育的范式,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迫,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形成联动效应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三全育人”①大格局,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实践脉络

2004年,上海率先在国内开启了德育课程的改革,经过十年的探索,从2014年起,上海市又在全国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当好排头兵、先行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在上海的各大高校中逐步形成共识,引发了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形成了“4+1+X”②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紧紧围绕“95后”和“0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推出了“中国”系列思政品牌课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上海海事大学有《大国航路》等,巧妙地将思想政治之“微量元素”溶入学校教育之“营养靓汤”,“润物细无声”地回应了大学生对现实的困惑和未来的迷茫,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2017年5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课程思政”从地方性的区域实践探索正式转化为了国家级战略部署;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在全国进一步积极推广“课程思政”;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地,是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变革的有力举措。

二、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从字面上直观地来看,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由“课程”和“思政”两个词语组成, 简单的词语先后顺序的调换,“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是对“大思政”理念进行了延伸与发展。从理论上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是研究“课程思政”必然讨论的问题。“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4+1”课程,是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和立体的育人理念,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去,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实现协同育人。从二者内在逻辑的起点来说,“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基于“三全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这一创新理念与实践,将育人功能从单兵作战的“思政课程”延伸扩展到了所有课程,所有课程都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渠道,二者是一个“课程思政共同体”,统一于立德树人实践之中。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既符合内在的生成逻辑,也符合外在的运行发展逻辑。从辩证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角色定位和实施方式上有所区别,“思政课程”主要是显性方式,“课程思政”以隐性为主、显隐结合;“思政课程”的职能是铸魂育人,实施主体是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职能是协同育人,实施主体是全部教师。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新形势和新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功能、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转变,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本文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外部因素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意识形态向我国进行思想渗透,而高校是东西方文化冲突与意识形态博弈的前沿阵地,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形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背弃我国的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造成青年大学生人生方向的迷失。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使得更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点,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有改变“一言堂”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这极易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说明高校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旧范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也不能被“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从内心所接受。

(二)内部原因

第一是“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不接地气”,课堂效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以“训导者”的姿态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缺乏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互动;第二是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一,长期处于“单兵作战”状态,课堂教学以理论学习为主,对于实践方面的培养几乎是空白。而理论教学是以课本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性。除此之外,“思政课程”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紧密,无法发挥互联网线上加线下思政教育的优势,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综合上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证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并引领其他课程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现实困境

(一)从管理层面来看,“课程思政”理念的普及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有待完善

学者普遍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和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而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想价值引领,达到润物无声立德树人的目标[2]。“课程思政”理念是在2018年以后推向全国的,时间还较短,全国众多高校尤其是双非院校③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上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目前仅仅停留在校级层面,没有深入到学校各二级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短时间内很难建立起来。

(二)从课程层面来看,“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有待增强,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有待完善

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由于高校学科性质的差异化,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界限还比较明显,如何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加深思政资源与各类课程的契合度,协同发挥育人功能,是一个基本性的难点。从全国众多高校尤其是双非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来看,众多高校还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思政课教学与多学科间有效互补的合作机制还不完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还未真正建立,“课程思政”育人的圈层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

(三)从师生层面来看,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普遍偏低,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期望值高

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思政素养、教学方法是“课程思政”有效展开的关键,目前在高校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接受“课程思政”理念,部分学科的任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课程思政”的育人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新时代的“90 后”和“00后”大学生,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新特点,他们对现实问题迷惑,对人生未来迷惑,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新期待,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五、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实践策略

“培养什么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面对新时代亟待解决的思政教育范式危机,高校有必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本文依据上述问题导向,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课程建设、打造师资团队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范式变革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想得到,才可做得到,人的实践活动都是通过理念传递到行为上,马克思认为:“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必须通过头脑转化为意志的动机,才能行动起来[2]250。高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神圣使命,在思政教育范式变革中,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全新理念,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鲜红的育人底色,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大环境,回归学校教育的初心,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相结合,不搞“一刀切”,全面科学规划。大力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体系。还要明确高校党委书记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分管校领导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打破条块分割,推进协同育人,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中优先保障“课程思政”建设。

(二)融合创新,突破专业壁垒,着力构筑“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和高校办学使命的内在反映,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有效途径。”[3]“课程思政”理念所倡导的课程体系是不同课程的融通体系。基于此,高校要创新方式,将“课程思政”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体系中,通过实施“‘校、院、系’三级教学改革推进计划”,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以马克思学院为龙头做强专业思政,突破各专业之间的天然壁垒,搭建跨学科课程平台,着力打造一批示范课程,深入挖掘所有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德育元素,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多学科课程思政为支撑的新时代“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思政课堂亲和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三)明晰定位,强化培训,打造跨学科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教育的范式变革的关键在教师,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高校要积极引导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加强引进,拓展培训,同时选聘高水平专家讲思政课,采用传帮带、老带新、开发校本“课程思政”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带头走进教室上思政课,制定好合理的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引领“课程思政”方向,通识课教师要强化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善于在专业课中发掘思政元素,把专业课也上出“思政味儿”,不仅要帮助“90后”和“00后”大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其“精神成人”,努力让学生在“时代强音”中寻找困惑的答案,实现“1+1>2”的效果。

结语

改革服务国家需求,“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对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变革的有效回应,解决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性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高频词”,但是“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引领全课程教师共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注 释:

①“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②“4+1+X”: 4指4门思政课必修课程,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指1门形势与政策课,及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带进课堂;“X”指覆盖全高校的“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这就是“4+1+X”。

③双非院校:一般是指非一流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即非双一流,又称非双。具体指的就是那些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

作者简介:赵利平(1986—),男,汉族,甘肃兰州人,单位为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御夫)

作者:赵利平

第二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

摘  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二者从内在具有一致性,但在实践工作中也需要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高校能更好地开展思政工作。二者在根本任务、育人目标、教学任务上具有一致性,但从“思政”的重点、地位和实施渠道上有所区别。作为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要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促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切实把握好二者的内在联系,同时针对二者的不同侧重,提出相应对策,确保二者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育人的同时共同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承担着构建我国“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的艰巨任务。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1]。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清晰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思政课程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对大学生全面、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2]。通过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在校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成果的内容,旨在引领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念,使其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肩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校大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意识形态的养成和教育尤其重要。思政课程是党领导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高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必须要守好思政课程这一主战场,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稳健发挥思政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则强调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其他各类课程也要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该教育理念要求要将各类专业课内的思想政治元素挖掘出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再将其融入授课过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3]。课程思政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给各类专业课程融入生机。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大思政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的有力手段。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本质关联

(一)根本任务和目标的一致性

大学的任务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应当为国家服务,按照国家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高校思政课属于必修课,加强思政理论课的学习是占领意识形态高地的必然举措。大学生只有将主流价值观念内化才能顺利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现实的、真正的需要。提供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满足大学生的这一需要[4]。激发大学生对这一需要的意识并提供丰富、全面的思政理论、实践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持续、深远的,正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这也是思政课程根本任务和目标。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从其根本任务和目标上看,与思政课程是一致的。高校内的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如符合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探索精神等。课程思政在建设中,把这类资源挖掘出来,并以隐性手段传达给学生,充分利用了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在育人环节上的协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標“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5],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二者共同承担此任务,共同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这是二者在根本任务和目标上的一致性。

(二)育人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性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人无德不立”,高校除了承担为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任务,同时也应该着重承担起“德育”的工作,德育和智育要放到同等重要程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高校要突出课程中的德育内容,即实施校内的课程德育。有学者认为,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即为课程德育,学生在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知过程中获得道德启迪,培养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态度,并与之形成和谐的关系[1]。课程德育通过学生在校最主要的活动——课程学习来进行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肩负着实施课程德育的责任,这是二者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西方多种思潮侵袭的危险,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高校要明确育人目标,在课程学习中把思想、道德的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做遵守社会公德、有政治信仰、怀揣理想信念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才。

毋庸置疑,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要保持相同的政治方向,做到“同向同行”,简言之,就是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行”。在实际教学中,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保持一致、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合力,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政课程脱离了孤岛的现象,也为长期与思政教育脱节的专业课增添了活力,高校教育要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利”这一误区,将课程思政最终落在实处,确保提高高校思政工作的质量。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的一致性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本质都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对所有课程都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对象,因此二者在教学任务和要求上具有一致性。

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全力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遵循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的主要地位,在授课过程中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教育,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意识,授课要坚守纪律,不把敏感话题带到课堂中,更好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其他各类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也要强化德育部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要做到通力合作,共同进步,主动承担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职责,以专业的态度和方法将思政内容和其他各类专业课完美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除此之外,二者对全体教师的品德也提出了一致性要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所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点要求[2],这是对全体教师的要求,也是全体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坚持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做党和国家信赖的育人主体力量。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一)“思政”重点不同

思政课程是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必修的思政理论课程,其重点在于理论的学习;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强调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潜在的思政资源加强专业课价值引领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政”和专业课中的“思政”把握不好重点就极易混淆,要明确课程思政是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而不是把思政课搬到专业课课堂上来。

区分“思政”重点的不同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在高校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等同于全课程“思政化”,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同的“思政”重点,就是要把握好课堂中“思政”的“度”,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在课程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思政元素,而是要以专业的角度和关联程度,把与专业课程有关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生动讲述,融入也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生拉硬拽,把不相关的思政内容在课堂上强行灌输,绝不能无中生有,强行添加与本课程无关的思政元素,把专业课变成了思政课,忽视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行灌输只会适得其反。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完整、规范的理论体系,在加强思政课理论灌输的同时,要适时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配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和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将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经验以思政理论升华,丰富专业课的精神内涵,一起完成“润物无声”的育人过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把握好各自“思政”的重点,符合精神引领和知识传授同步进行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起点上,思政教师同专业课教师要守好各自的“渠”,抓住各自的“思政”重点,共同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二)“思政”地位不同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既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程的顺利开展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只有将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的工作做好,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才能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先要明确二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从”地位,才能做到相互配合,协同进步,确保高校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地位上是“基础与完善”的关系,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础,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程基础上的完善,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可将高校思政工作开展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有利于“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注重“课程思政”的补充作用,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发挥出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青年人的精神和思想面临着遭受侵袭的危险,思政课程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这一主渠道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抗击侵袭的“坚固堤坝”,保护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栋梁保驾护航。“课程思政”建设这一举措是协同思政课程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把手,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中的活力源泉就顺着“课程思政”建设出的若干支细小的“一段渠”,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各类专业课程输送活力与生机,其他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才得以被挖掘出来。同样,这也是对思政课程理论内容的强调与升华。在专业课中加入思政元素,让思政课程摆脱一直以来的孤岛境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了融合,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可以同步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出的这“一段渠”和思政课程“主渠道”同向前进,二者协同发展,相辅相成,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创新和发展[2],不断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真正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

(三)“思政”渠道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显性与隐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同渠道[6],思政课程是通过显性传达这一渠道来实施思政教育的,高校有完整的思政课程体系,能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必修课的方式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让大学生构建起思政理论框架。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向性明显,覆盖面广,这是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课程思政则是在构建好大学生思政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隐性手段和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放到生活和实践中去认识和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手段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为专业课提供鲜活典型的案例、强化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等,巧妙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其隐蔽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是课程思政具有的独特优势。虽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发挥“思政”作用的渠道不同,但二者通过不同的渠道,更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显”“隐”互补,协同育人,共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和进步,也是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最优化的有力手段。

作为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的政治性、理论性应该被进一步强化。高校要进一步重视思政课程的授课课时和课程考查,确保是按照国家规划的教学目标和课时来进行的,也要更加严格地对待考查的方式。除了以答卷形式來考察,也可以增加创新性的考察方式,如让学生制作近代史题材的小视频并发布在新媒体平台上,或举办党史知识竞赛、举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会等,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掌握,要确保思政课程覆盖全校每位学生,从显性渠道对学生进行公开、直接的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要求各类课程从内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把贴近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添加在课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非“画蛇添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类思政课程内容生硬地搬到专业课堂上,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反感,好的课程思政要做到如盐在水,这也是对授课教师的新要求,在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创新授课方式,巧妙地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内容融合,润物无声般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良好影响,从隐性渠道施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突破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瓶颈,提升教育实效,就要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探究,取长补短,以便二者能发挥出各自的最大优势,最终生产出成熟的育人模式。高校要重视协调二者的关系,以思政课程为基础,以课程思政为把手,进一步为高校内“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2]许硕,葛舒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辨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6):84-87.

[3]郑泽宝,等.课程思政建设在地方院校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化工,2021(2):170-171.

[4]张磊.医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18.

[5]井浩.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陕西日报,2019-06-14(6).

[6]喻江亭.新时代高校“五个思政”一体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9.

(责任编辑:张咏梅)

作者:吴沁阳

第三篇:高职院校怎样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重要指示,使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正式进入教育舞台,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引领作用。科学完善的课程思政,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彼此融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意义,丰富专业课内涵。可从协同育人理念入手,分析高职院校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问题,实现突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一、引言

近几年,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课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无论从建设还是从实际开展角度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思政育人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政课程内容较抽象,学生较难全方面深入理解,一些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课程被贴上无用论标签,导致思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秉承“协同育人”理念,将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充分结合,在开展专业教育过程中注意价值观引导,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与专业知识结合,不但是“协同育人”方针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十九大召开之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上升到全新高度。在我国目前已有的教育体系中,高等院校不但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而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场所,因此高等院校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力求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课程思政刚好满足了高职院校发展要求,不但能在高职院校内创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而且能提高全体教师与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同志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环节与根本任务,积极培养现代化新人。课程思政是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性与全面性工作。

(三)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目前已有的魂育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很多种,都需要将思政课作为媒介串联在一起。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好思政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帮助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时代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育人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构建策略。

1.完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保证“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具有的特征,从系统化角度出发认识课程思政,始终将“三全育人”体制建设作为自身指导,构建“党委领导、行业参与、教务主导、思政指导、全员育人”育人制度体系,保证高职院校内部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合理创新目前已有的激励机制。(2)要找准目前“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工作思路,推出一系列合理举措,例如各高职院校可以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课程思政验收标准》等,完善高职院校之前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创造“课程门门有思政,教育人人都育人”的良好教学环境。(3)继续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由各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牵头,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教务部的优秀人才,拓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政策的理论研究深度,聘请专家开展课程思政等专题化讲座,提高教师与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认知程度。

2.深化课程改革。

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充分结合,课程思政刚好满足隐性教育的基本原则,具有柔性缓进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要深化改革目前已有的课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高质量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发挥具有的核心作用,例如经费充足的院校可以开发“明德e堂”等微信平台,将微课资源融入其中,将改革重点放在资源、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以“四馆五室”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以“微信平台、微课资源及云班课教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翻转线上与线下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且积极的政治观念。(2)要注重结合本学校办学特点打造高质量的公共基础课程,例如对于四川地区高职院校而言,可以開设以“国学与天府文化”“创新设计思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涵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及科学精神的通识课程,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活力。(3)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特点,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合理分析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提炼专业课当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文化,例如对于“税收筹划”这门课而言,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当教育学生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始终将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指引,不应当为了降低税费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3.构建“协同育人”教育路径。

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坚持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重心在院系、成效在学生的总体思路,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当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专业特点作为基础,按照学生今后所从事行业属性及要求的职业素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2)要将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充分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原则,挖掘思政教育中包含的各类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增强获得感。(3)始终坚持施教者先受教理念,多角度出发不断强化教师思政教育的整体意识,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构建一支具有良好育德能力的教学名师与团队。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策略。

1.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培养。

应当不断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培养,积极帮助专业课教师走出已有误区。读书育人要将读书与育人充分结合,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融合,不应当将两者隔离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与思政教师之间的配合,不应当仅仅是传授基本的专业课知识。目前专业课教师普遍认为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比更关键,因此认为思政教师应当配合自己,而自己不需要为思政教育提供帮助,一些教师仅仅将“协同育人”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完全推卸责任,以上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要培养专业课教师逐渐形成“协同育人”的正确理念,与思政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全面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高尚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这种方式并不会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反而会加深学生们对专业课知识的感悟与理解,从更高层次即思想道德层面学习专业课知识,保证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效用。

2.创新课程育人方式,活化运用“协同育人”理念。

要积极创新目前已有的课程育人方式,合理运用“协同育人”理念,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充分结合,最终构建出完善的“互联网+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借助新媒体交流平台适当引导学生们的思想。另外,专业课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本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契合点,例如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如果想要与思政教育契合,就需要在一些名人著作中寻找那些被典型塑造且具有伟大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点拨育人,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探讨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人格魅力,赞扬和肯定人物的高尚品质,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学习效果。

3.发挥课程思政显性思政教育与隐形思政教育的作用。

之所以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当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希望能够保证各类专业课与思政课能够形成彼此相互协调的机制,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他专业课程是落实思政教育全过程教学的具体手段。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当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如果牵强附会地将其他课程编成思政课,将不同专业之间的内容教条式地融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应当将显性思政教育与隐形思政教育充分结合。例如,制药工程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我国在化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在介绍制碱工艺发展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侯德榜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早在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就已经在美国费城的外国博览会当中获得金牌。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成功使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这些现实生活当中的案例与专业教学有比较紧密的联系,通过适当融合,对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达到课程思政的显性与隐性思政教育效果。

4.利用互联网信息新平台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教育。

无论是教师还是高职院校都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新平台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教育顺利开展,其中内容建设是重中之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注重隐性教育内容与网络资源的融合。要积极从过去的思政课程朝着课程思政观念转变,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融入“隐性教育”功能的相关课程与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令学生们尽可能地接触更多的积极内容,获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其二,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网络思政内容资料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大思政”育人格局,借助“易课堂”“资料库”等途径合理整理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风建设体系。其三,专业课教师可以成立微信群,邀请学生进群,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分享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小文章,例如教育类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微信群当中分享一些有关农村支教的感人事迹。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微信群当中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与沟通,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交流活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

四、结语

研究分析高職院校,从协同育人理念角度出发分析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对策。从“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角度看,主要可以概括为有利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协同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构建实施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的培养、创新课程育人方式,活化运用“协同育人”理念、发挥课程思政显性思政教育与隐形思政教育的作用及利用互联网信息新平台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艳凤,石作荣.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实现路径探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2020(6):145-148.

[2]马喜宁.高校“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教学的探析[J].宁夏理工学院,2020(19):233-234.

[3]路涵旭.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1-59.

作者:郜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图像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函数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