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

2022-05-0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既要坚决抑制通胀,又要防止中国经济的下滑,防止“硬着陆”、防止发生金融性风险。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成为影响今年经济增长宏观走势的重要因素。

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 篇1: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体制改革研究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既要坚决抑制通胀,又要防止中国经济的下滑,防止“硬着陆”、防止发生金融性风险。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成为影响今年经济增长宏观走势的重要因素。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企业改革、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以及政府改革。

关键词:防“硬着陆”;通货膨胀;金融风险;保增长;体制创新

一、关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200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08年初的两会,对今年的工作有一个基调性的安排,这就是“两防”:一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从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的通胀。但是,这半年来的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两防”思路需要调整。美国的次贷危机,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石油、粮食和矿产品价格迅速上升,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我认为,宏观层面要坚决抑制通胀,同时防止中国经济的下滑,防止“硬着陆”。

我们面临的局面很复杂:一方面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一方面又担心经济下滑。如果下滑严重且持续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又“胀”又“滞”,那将是非常难解的局面。因此,我们要两方面考虑问题:一要考虑制止通胀的问题,二还要考虑会不会“冷”的问题。

围绕经济形势,分析三个问题。

(一)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后,有两次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一次是1988年~1989年,CPI达18%以上。当时,民众抢购冰箱、彩电、洗衣机,主要是日用消费品带来的通货膨胀。第二次通货膨胀是1993年~1995年,CPI达到了14.7%、24.1%、17.1%。我认为,今年我们也面临类似克服通胀的问题。

今年3月,中央十大媒体开展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当时媒体把从几百万网民搜集的问题排列了出来,其中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国务院机构改革、农业发展、物价上涨、政府应急、文化建设、奥运筹备等问题位列前十。这反映了老百姓对这些问题的关心、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民意。但是,前面几个问题,如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都是过去几年一直关心的问题,今后几年恐怕还会一直关心。根据我个人的研究,2008年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将会是排在第七位的物价上涨,它应该排第一位。

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含服务收费价格和消费品价格,服务收费价格包括医疗、教育等等)去年已上涨4.8%。国际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5%,就是比较明显的通胀。今年1月份中国的CPI是7.1%,2月份竞达到了8.7%,是到现在为止涨幅最高的一个月(今年3月份是8.3%、4月份是8.5%,5月份是7.7%、6月份数据尚未发表)。整体算来,今年1月份~5月份的CPI上涨幅度是8.1%,是中国自1993年、1994年、1995以来,十几年来通货膨胀率最高的。虽然5月份上涨7.7%,涨幅比上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但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十分严峻。

导致中国2008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如此之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价格拉动的结果。主要是食品价格,即粮、油、肉、菜、蛋、奶的价格。一系列数据表明,2007年的涨幅4.8%中,85%起作用的是农产品,是从猪肉开始的。去年7月份猪肉价格的突然上涨,拉动了整个食品价格的上涨。去年食品价格全年上涨12.3%,大大超过了总的CPI的上涨幅度。如果把总的CPI的上涨幅度看成10成的话,八成五是因为食品。2008年前几个月物价上涨8.1%,食品价格上涨21.4%,影响6.7个百分点,八成四还是食品价格的原因。而食品价格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像肉、菜、蛋、奶、粮食和油料。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内在原因。

其一,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到2006年,十年(不含去年)中国CPI指数是:2.8,-0.8,-1.4,0.4,0.7,-0.8,1.2,3.9,1.8,1.5,有3年是负数,一共上涨9.3%(平均一年不到1%)。这十年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没有相应提高,同一时期农民种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农机具)价格则明显上升。这种失衡一旦有机会就会爆发。2007年以猪肉为导火线迅速爆发出来。透过导火线,我们应该看到过去十年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受到的压制。

其二,如果从更广阔视野看,还受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两大浪潮中的供求关系的影响。

——工业化,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期。过去十年,工业的增长幅度大大快于GDP的增长幅度。2002年~2006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0%、12.8%、11.5%、11.6%和12.5%,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长率9.1%、10%、10.1%、10.4%和11.1%的水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工业化来势迅猛,特别是重化工业,包括天津在内,尤其是天津的滨海新区工业的增长速度很高。

——城市化。目前中国大陆城市化水平达到43.9%,第一次超过了工业化的比率(中国的工业化比重是43.1%)。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间提高了25.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0.93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2006年间,城镇人口比重从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这十年,平均每年城市化增长速度1.34个百分点,就是说,一年有1700万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乡,到城里打工而且住在城里,10年共计一亿七千万。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如此巨大的城市化浪潮,1亿多农民由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给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带来了新的变数。在这样的格局下,农产品的供给增加是必须的。根据国际先例,在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剪刀差”缩小亦即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的情况,这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问题在于,这种趋势从去年7月份开始到今年7月份,在这一年里集中“爆发”。

2.国际传导型的价格上涨,或曰输入型的通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地联在一起。我国一些产品特别是一些大宗的原材料的外贸依存度很高,而内部不能完全解决。

——原油。大陆一年需要3.4亿吨~3.5亿吨石油。国内所有的油田加起来,能生产1.8亿多吨(2006年中国产油1.8415亿吨,2007年,1.8735亿吨。2007年俄罗斯产油4.86亿吨,沙特4.21亿吨,美国2.57亿吨,伊朗1.97亿吨,中国列第五),缺口1.6亿吨。中国的原油外贸依存度达47%,就是说47%需要进口。这是一个“传导”。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导致国内成品油不断调价。如果中国石油价格不涨,就意味着国家要补贴。实行低位油价,就要补贴给炼油厂。因为它高价进了原油,然后炼油,再低价卖给加油站。炼油企业一年亏损不少,政府就得给它补贴。这样转来转去,实际上是补给了国内成品油的使用单位,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外资企业。这种传导最后的结果就是提价。

——铁矿石。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钢产量3000多万吨,2007年达4.89亿吨。但中国没有那么多铁矿石,自己的矿山只能供应50%,另外50%需要进口,中国大陆一年进口铁矿石约3.8亿吨,外贸依存度是50%,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以及从非洲进口铁矿石。铁矿石价格比原来的基期价格,低的涨85%,高的涨96.5%,相当于价格翻一番。

——大豆。中国一年进口3082万吨大豆,进口占整个需求量的68%。大豆的价格过去一段时间上涨了95%。国际上这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作为传导机制传递到我国生产企业,尔后逐步传递到消费品的价格上来,导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3.成本推动的结果。成本推动,除了原料,主要是劳动成本。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态势(10%以上的增长率),而这10%以上的增长率,重点是“两个依赖”——依赖投资和出口。这种“两个依赖驱动型”经济,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和劳动力。土地价格明显上涨,用工的劳动力成本,即工资水平也会上涨。2007年全国工资平均上涨了18.7%(这是平均水平,各地情况差异很大),上涨后城镇平均收入是24932元,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等。当然,不同地区有所差别,上海平均49310元,北京46507元,天津34938元,等等。劳动成本的上升,反过来使物价成本明显推高,尤其是在南方打工者较多的企业反应更敏感。近来台资企业出现要走的趋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务工成本上升,他们要到越南或东南亚其它国家去。今年三四月份,我到东部台资企业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导致用工成本上升、支出增加,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二)关于金融风险问题

“金融风险需要防范。越南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警惕。”这是我4月份研究报告的一段话。

今年四月份,我应邀到达河内,明显感觉越南陷入严重的通胀之中。今年前三个月,越南物价同比上涨达19.39%,这在全球都是比较高的,其中重要的因素是国际游资起了恶劣的作用。越南1986年在阮文灵倡导下实行“革新开放”,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由于投资控制不佳,加上外资游资大量进入,导致价格上升。今年5月CPI的上涨按年度计算达到了25.2%,股市从2007年10月到今年5月,跌去了64.25%,楼市平均下跌50%。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越南的金融危机向周边蔓延,大量从越南甚至其他国家抽逃的国际资本为套利而涌入中国,逼人民币快速升值,进而全身而退,将会威胁到中国金融安全,有可能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中国政府和经济界人士的关注。最近一段时间,热钱流入比较多,因而要重视研究我们的金融安全问题,包括股市、汇市安全。当然,中国股市有自己的问题,例如有制度性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股市价格与宏观基本面走势并不完全匹配。所以,宏观经济第二个问题,就是防止出现这种金融性的风险,尤其要从越南的情况吸取教训。经济工作还是以求稳为主,即要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为此应采取多种方法,启动财税、投资、信贷和外贸等方面优惠政策。可以预期,未来将有下调利率、提高信贷额度和鼓励出口的相应政策出台。有关政策在制定和出台过程中应灵活审慎,审时度势,随时调整,保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三)关于经济增长问题

我国2008年经济增长会不会出现明显下滑?这是一个许多人担心的问题。

我国过去五年的经济增长是强劲的。第一,从增长率的统计数据看,2003年增长10%,2004年10.1%,2005年10.4%,2006年11.1%,2007年11.9%,年年超过两位数。第二,从年度波动看,起伏比较小,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比较稳。一是高,二是稳。不像以前忽尔大跃进,忽尔一下子又跌很多,大起大落。

分析今年经济增长的宏观走势,需要看投资、出口、消费三匹“马”的情况。

第一,投资。中国是投资增长驱动型的国家。2008年国际投资增长放缓,国内投资项目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也存在投资的因素。

一是政府换届的因素。按照过去三十年的经验,凡是在班子换届的第一年,都是投资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今年是新班子上任第一年,这里有政治的原因,然而这是研究中国经济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今年一至五月份的情况看,地方投资项目增长26.4%,中央投资项目增长18.5%。可见,地方投资冲动还比较强,尽管中央政府采取措施,但这个因素不可忽视。

二是国内需求旺盛,需要增加一些行业的投资。如煤、油、电、运紧张,有些地方已出现缺煤、断电的现象。

三是房地产。房价现在出现变数,可能有人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长放缓。但国家统计部门最新数据表明,一至五月份,房地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1.9%,这意味着过去5个月房地产还是在增加投资。

四是灾后重建。汶川地震灾难的损失约数千亿,恢复重建需要上新项目,房子、道路、医院、学校、桥梁、水库、电力、电信等等。仅房子这一项(共4000万灾民,其中严重受灾的灾民是1000万,即没有房子而住在活动房里的),要盖永久性房子,按三口之家算,大约需要300万套房子,按60平方米计算,需要1亿80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成本如果是1000元,需要近2000亿元的投入。估计灾后重建全部投资约1万亿元。

从上述四个方面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可能会达到17%甚至是20%。过去五个月投资实际增长是17.6%。(名义是25.6%,涨价部分则是17.6%。)

第二,出口。今年我国出口面临着比去年更加困难的环境。一是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成本增加。二是出口目录做了修正,原来有的鼓励类产品变成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即出口政策发生了调整。再加上一些中外合资企业原来享受15%的税率,两税合一以后,由原来的15%提升到25%。最后是劳工成本上升。因此,这半年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非常困难,有一些企业已经支撑不住。算起来,今年前五个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22.9%。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比估计的要好。但这些订单很可能是去年订的,今年上半年交货,而今年上半年的影响可能在下半年才能体现出来。针对出口比较困难的企业,政府会采取扶持措施,如某些行业提高出口退税比率、贷款扶持等。

第三,消费。中央政府近几年一直希望拉动消费。出口一直受国外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疲软,订单就会减少。政府希望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但由于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一直上不来,尽管去年经济增长了11.8%多,但物价也上涨了很多,拉动消费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前五个月代表消费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减去物价增长,实际水平则是13%。近几年,消费增长都是12%~13%,接近14%。今年大体和往年持平,没有明显上升或下滑,比较稳定。

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很完备,因此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财富增长很快,蛋糕越来越大,居民收入也得到一定的增长。1978年,中国的GDP才3600亿元,2007年达到24万多亿元(现价),社会财富增长确实很快,但分配格局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居民、政府、企业从这个蛋糕上拿的比重不一样:居民占的比重是下降的,政府、企业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我曾经做过一个研究,1996年居民收入占69.3%,2003年即提出科学发展观那一年是64.8%,减了4.5个百分点。再如,拿储蓄来说,社会总储蓄(政府、企业和人民的储蓄加在一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平均起来,居民占50.4%,政府是13.6%,企业占36%;到2006年,居民只占社会总储蓄的38.5%,下降了11.9个百分点。政府增加财富的同时,要讲藏富于民。启动中国的内需,应调整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要促进居民收入比重上升。

我认为,三驾“马车”加起来,2008年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在10%左右或略低一些。世界银行近期调高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测,预测中国经济增长9.8%,比年初调高了0.4%。这样大体上和2003年、2004年、2005年的情况类似,比2006年、2007年要低1~2个百分点。明年的增长幅度即使出现更复杂的情况,从中国现在所处的增长周期来看,增长8%以上还是有可能的。今年估计会在增长率10%左右(或稍低一些)与通胀率6.5%左右之间形成一个均衡。通胀不会高于7%,不会出现越南那样的情况。最近有资料显示,俄罗斯通胀率在10%以上,印度接近10%,印度尼西亚10%以上,委内瑞拉10%以上。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10%的国家已经不少,中国不会达到这样高的通胀率。

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从总体战略看,改革包括四个领域,即四位一体的改革: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经济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这16个字就是中国全方位改革的基本思路。这里侧重分析经济改革。

(一)关于企业改革

我国企业改革已经三十年,国有企业改革曾是我们的中心环节。过去三十年的改革,主要是在竞争性行业推进的。当然,还没有完全到位,还有任务没完成。

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是“两线做战”:一方面继续完成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另一方面是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垄断性行业改革比较复杂,涉及十几个行业,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自然垄断性),烟草、食盐(专营专卖性),供气、供水、供热、交通、垃圾处理(公用性),石油天然气(战略性)等。中国垄断性行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的自然垄断性业务,凡是带网的,如铁路网、航空网、电网、热力网、水网、电话网等政府要管住、控制住,将来要搞成特许经营权竞争;另一类是这些网以外的,虽然也是垄断性行业,但业务是非自然垄断。比如发电、手机增值业务、邮政快递业务、热电、铁路运输的业务,航空公司的客货业务等要放开,要引入竞争,即直接竞争。

归纳起来,中国经济将由三大领域组成:竞争性领域是完全的充分竞争;垄断性领域的非网络部分是直接竞争,如发电;第三块是自然垄断性领域,属于特殊的竞争,即特许经营权竞争。总之,将来我国的经济领域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无时不有,只是竞争的形式不同。

(二)关于金融改革

银、证、保三线齐发。要推动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改制上市。

此外,应关注马英九先生上台后,两岸的合作会有新的内容。过去两岸合作主要在工农业领域,台湾当局一直禁止台湾金融资本在大陆登陆(当然,工业资本也有40%的上限),估计这方面会有新的转机。因为台湾已经在大陆建了7万个企业,实际到位资金400多亿美金,这些投资需要金融服务,需要有台湾自己的银行。台湾经过经济转型,目前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2006年创造了4200亿美金的财富,其中农业占1.7%,第二产业占25%,第三产业占73.3%。台湾的产业结构和大陆完全不同,大陆农业是11.7%,工业、建筑业是49%,第三产业不到40%。两岸不同的产业格局,就有一个优势互补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业。根据我个人的研究考察,台资转移的下一个热点是金融业,因为台湾金融机构规模比较小,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都可能是两岸金融合作的首选。

台资已经看好环渤海地区。中共中央对滨海新区在体制改革上有很大的希望,既然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体制上就要先行先试。去年天津搞了一个“直通车”,不过没有实施。最近国务院批准天津在金融业创新,应有新的构思。

(三)关于财税改革

财政改革的方向是公共财政,即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来搞财政改革。缩小包括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很难做到,但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可以做到均等化。一是义务教育,二是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三是社会保障,四是就业服务,应由公共财政完成这些任务。税收也应做一些改革,有些正在酝酿之中。

(四)关于政府改革

政府改革既是经济改革又是政治改革,方向是服务型政府。要按照公共服务的目标建设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这方面已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的《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观分析》有专论,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陈文杰

作者:常修泽

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 篇2: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既要坚决抑制通胀,又要防止中国经济的下滑,防止“硬着陆”、防止发生金融性风险。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成为影响今年经济增长宏观走势的重要因素。

一、健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跟本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量上来看,体现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从质上来看,公有经济应该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和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公有资产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还要注重质的提高。为此,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总的原则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二)对产权的明确和保护,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

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解决产权的问题。市场经济对产权的基本要求是产权的人格化。一旦产权明确,企业就称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决策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明确后,国家应该对产权实施有效的保护,通过立法的途径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对侵犯产权的人进行严厉的打击,保护产权所有者的权力。使每个人认识到产权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

(三)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尤其是近年来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逼近红线,给社会带了一些隐患。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根源是生产条件分配的不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条件分配不公的问题,必须构建收入分配的微观基础。一是在市场准入、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公共物品的使用等诸多的领域实行统一的制度安排,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二是打破垄断,消除市场分割,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条件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三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四是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的公平。

(四)建立创新的意识、机制和模式

中国的出口贸易量很大,但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很低。随着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为此,创新迫在眉睫。一是改革和提高教育水平。二是着力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的创新,改进商业环境的质量和流动性。三是企业的制度安排应该有利于创新。

(五)进一步推进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

一是完善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三是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建立起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机制。

二、积极推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的一般原则是:

(一)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然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又是平等进入、一视同仁,如果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会妨碍公平政策的制定和公平有效的执行,甚至会形成行政性垄断。因此,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应当放在把裁判员的职能和运动员的职能彻底分开上,即政企分开。

(二)应该建立高效、廉洁的强政府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功能是宏观的、方向性的。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应当定位准确,应当是能够稳健地驾驭市场经济,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主要以法规的方式引导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高效廉洁、令行禁止的强政府。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当代中国的政府更应该是强势的。因为“过渡”,意味着“变革”,就是要打破旧的均衡建立新的均衡,会产生诸多的矛盾,需要政府强制性地推动。就政府改革而言,也需要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推动。

(三)政府改革应该消除部门利益与垄断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个别政府部门形成了部门利益。如果这些部门还有管辖的企业,更形成了行政支持的垄断进而导致广大人民群众不满。应该明确中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而不应该有部门的、独特的利益,更不应该以职权去谋取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进一步改革,应当通过制度设计,消除部门利益,消除依靠行政力量的垄断。

(四)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使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改革,不仅包括对中央政府的职能和架构进行改革,而且还包括对地方政府职能、构架以及评价标准进行改革。

三、结束语

未来的改革任务艰巨且有风险,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攻克难关,建立与中国当前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为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作者:李岱云

中国宏观经济改革论文 篇3:

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分析

摘 要:供需平衡是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特点主要呈现为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和高出口率,使得我国的社会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外贸,经济泡沫化和风险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从供需机制来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世界经济疲软、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背景下,要平衡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做好供给侧改革,从而转变以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背景、未来国内国际经济走势及经济管理经验等进行深入分析,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 供给机制 需求机制 供给侧改革 调控

回顾我国近几十年来高增长的供给管理政策可以看出,前几十年我国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行政力量、大量的资本、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为摆脱贫困近乎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所采用的管理政策几乎都是供给性政策,包括前几十年各地方政府政绩均以GDP来论高低。自2008年以后,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发生转变,逐步将供给管理转为需求管理。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是,首先要实现要素供给增长和实际总需求的增长。在供给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刺激内需和扩大外贸是当前经济背景下实现经济中长期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引擎。供需关系不能分离,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矛盾不仅有需求矛盾(内需市場还未完全打开),也有供给问题(“高精尖”需求缺口巨大)。

1 供给侧与需求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理论上宏观调控管理政策主要分为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需求管理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需求管理是一种短期的调控手段。供给管理手段主要有:产业政策、就业政策、人力政策、工资福利政策等,其调控措施耗时长,主要作用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管理中。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这就使得我国地区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需要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特点做出供给侧或需求侧的管理来稳定经济增长。

需求管理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市场价格水平短期内总水平保持不变,由于价格粘性,需求侧的总需求一旦不足,会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这时通过刺激需求,则能有效带动供给侧总产出同步增长。在社会物价水平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银行和政府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财政倾斜力度能有效调整需求,最终实现总产出尽可能高,实现实际产出达到极限。

供给管理主要着眼于经济增长的长期。经济的增幅主要受制于社会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社会技术、政策因素等。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处于高增长状态,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供给侧调控政策主要随总需求的变动同比例正向变动,使其产出长期处于高水平不变,通过制定中长期的产业结构政策、技术扶持、资金扶持、人才扶持等来促进实际经济增长。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不仅依赖传统的供给数量,还要在供给的质量上实现突破——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在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还要落实各阶段的短期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1.1 需求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据凯恩斯理论可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会导致需求不足。通过必要的宏观调控来有效刺激消费、出口和投资,能使经济产出尽可能增大,从而达到供给潜在水平,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一般调控手段主要为:(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买入债权,降低各类企业贷款成本等,刺激企业投资和生产。(2)增加政府财政支持,提升企业产能,扩大攻击。(3)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增强各类企业活力,激励和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强投资信心。

1.2 供给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供给管理主要通过改善供给要素的成本和效率两大方面来影响经济增长。

1.2.1 降低供给要素成本

降低供给要素成本简言之就是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生产成本、赋税成本等。降低要素成本的主要手段主要有:深化赋税改革,通过合理减税,降低企业赋税负担;通过搭建平台或信息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信息帮扶,减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等帮扶工作,进一步降低企业人力培训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不仅能有效提升就业率,还能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等问题。

1.2.2 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

提高要素供给的效率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条例,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体系,通过优化市场环境,从而有效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来。同时通过优化自主创新和市场环境,使市场留得住人和留的住人才,并最终有发展和成果。通过优化产能、优化技术全面提高生产率和人力资本水平,不断协调好各供给要素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现经济朝更高水平发展。

2 新形势下保持经济高增长质量的供给侧和需求侧

通过我国前几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需求管理职能扩大产能,提高经济总量和数量。新形势下,通过需求管理不仅能实现长期增长还能使传统经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在以往的经济增长中,消费不足时要想继续维持经济高增长,必须不断扩大投资、扩大产能、提升效率。一旦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贸易壁垒抬头,我国的经济增长必将遭遇断头式下跌。因此,供给侧问题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下、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因此要想实现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能过剩、加强自主创新扶持,从政策上和财政上加强扶持和倾斜,通过需求侧来刺激内需和外贸(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来确保经济高增长、包就业和保稳定。

2.1 新形势下需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刺激投资与投资方式转变相结合。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投资管理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招商引资策略,要科学合理地引导资本进入朝阳行业,要让有限资本起到杠杆作用,撬动更大的市场。通过转变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方向,最终提升投资效率,实现资本良性发展。

在各大领域,不断实现资本来源多元化,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转变为由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多元化发展,由政府灵活引导社会资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刺激需求和绣球结构不断优化想结合。进一步落实和改善城乡居民民生需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共消费需求,进一步提高社会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面,让社会居民不再为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犯愁,让人民学有所用、劳有所居、病有所医,使人民放心地消费。

2.2 新形势下供给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供给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淘汰产能过剩、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产业低端逐步走向产业高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由“中国生产”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大力发展创新性经济,创新能力是企业、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攫取市场份额。

不断完善供给结构,打破贸易壁垒思维,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市场来决定供需,将政府摆放到服务的角色和位置上来。

3 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分析

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中国经济更加致力于长期增长因素的改善,并通过可持续性的生产能力改善,来达到一种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平衡。通过改善社会供给关系,将当前的短期增长任务纳入到长期的增长框架之中,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到达一种可持续性的状态。在整个供给侧改革思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兼顾短期的供给要素和中长期的发展需求,其主要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基本核心

以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要方向,希望通过强化基础设施投入来扩大国内供给从而拉动经济发展。但在目前产能过剩、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当下,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必须按照“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并通过降低垄断、赋税减免等措施,减少对市场经济的管制,从而达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促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目的。整个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要求社会生产资料逐步从生产过剩的行业退出,并积极转向新的产业,用新的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新需求。而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方面,也需要在金融、政策以及税收等多个方面给予便利,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效率。

3.2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也是由传统产业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所引发的。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当下,供给侧改革必须走一條与以往所不同的、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政府要积极以“供给侧改革”主导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利用结构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并引导各种国内资源向着新型产业聚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资源的调控中,新型产业发展和分工体系,要注意摆脱以往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向集约化、高效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方面要将原有的资源消耗性增长逐步转变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另一方面要将原有的数量型经济扩展逐步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从而保证环境、资源和经济增长的平衡,促进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完善。

3.3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注重短期与中长期管理的协调性

经济的增长必须考虑到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协调性,只有当经济的短期波动于长期趋势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能保持长期且稳定的增长,也才能避免短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悲观情绪。因此,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和供给侧改革,都必须充分重视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趋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善短期增长模式、优化长期增长效率,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影响长期经济因素、扩大生产边界和效率,达成以“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促进国内经济体系、供给体系及产业分工体系的组织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停.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6).

[2] 江飞涛,李晓萍,贺俊.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基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 2016(08).

[3] 任保平.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经济增长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6(04).

[4] 毛振华,张英杰,袁海霞.近年来中国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特征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30(05).

作者:倪国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六西格玛物流企业论文下一篇:物流企业经济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