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2022-09-15

第一篇: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汉语方言研究历史简述

论变形记的主题

姓名:陈明江

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201411582013 《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奠基者之一的卡夫卡享誉世界的寓言式的名著。他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在家人的厌恶和遗弃下,悲惨地离开人世的故事。

卡夫卡的寓言式作品却通过诡奇的想象,违反理性的思维,不可捉摸的象征,非逻辑的描述有了丰富的神秘的内涵,有了多义性和接受上的多样性甚至是歧义性。本文将就《变形记》的两个主题:人丧失自我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进行一些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异化的表述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因此可以理解为,人在某些外界条件(如金钱)的影响和力量的压迫下,自我的丧失。

格里高尔的职业是旅行推销员,工作繁重而劳累。他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个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总是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老板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地坐在桌子上对职员发号施令。他想“跑到老板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但为了替父亲还钱老板的债务,他不得不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像奴隶一样被人驱使。但勤恳用心和四处奔波,受尽的却是冷眼和欺压。不仅得不到到公司的信任,还被怀疑贪污现款。可悲的是,在变成大甲虫之后,仍然想着赶火车去上班,想着家人在他失去工作后生计将成问题。等秘书主任来到家里之后,为了不丢掉饭碗,甚至忘了自己已经是一只甲虫,还要艰难地下床,费力地拧动钥匙打开房门。然 后对受到惊吓的秘书主任进行安慰并向其求情,还要去追赶被吓跑的秘书主任。

格里高尔即使在家里,也有锁住所有门的习惯,这其实是其内心孤独的表现之一。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一听到动静、一见到人,就躲在沙发底下,可以解释为是他怕吓到家人,但又何尝不是其孤独感、恐惧感和自我封闭的延续?格里高尔讨厌自己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又是 ①②①

③④ 卡夫卡著,高中甫选编,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

卡夫卡《变形记〈译者叙〉》,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页。 ③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 ④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 其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更何况有父亲的债务。可以说赚钱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这也是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甚至被物所役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变成了正如马克思所言的“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格里高尔也许有着自己的理想,想拥有一份甜蜜的爱情。他曾经想起过一个乡村客栈里的侍女,一个爱过的女帽店里的出纳。为了不丢掉工作,为了还债养家,其内心受到了极度的压抑,已经毫无个性,毫无自主性,自由和爱情更是奢望。变性只不过是人异化的象征性表达。格里高尔的异化,也是现代人为物驱使的反映。

卡夫卡在写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之后,着重写了其遭遇并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变形初始还有语言能力,虽然声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可以用语言表达,但后来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依旧保持了人类的心灵。变成甲虫,便属于异类,意味着与人的世界的隔绝。秘书主任看到格里高尔的样子,吓得大叫,慢慢后退,而后仓皇逃走。外人的反应尚可理解,那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无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

母亲见到格里高尔吓得昏倒于地,是本能反应。后来格里高尔的生命受到父亲的威胁时,将父亲抱住,救了格里高尔一命。但是最后妹妹提出要抛弃格里高尔时,也并未反对。父亲由于破产而债台高筑,自己无力偿还,只依靠儿子劳碌赚来的钱来还债,但在家里却是最有权力的。他初次见到格里高尔的“虫相”时,“紧握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格里高尔追秘书主任时,他拿着拐杖随时准备一击。当格里高尔要返回房间,身子被门夹住时,使劲推了一把。到得后来,更是怒不可遏的把苹果砸进了格里高尔的背,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妹妹是卡夫卡着墨最多的。妹妹对哥哥开始还是有感情的,承担着照顾哥哥的任务,包括送食物、打扫房间。看到送来的食物并没有吃掉,又为哥哥换了食物。但其内心还是多少隐藏着不安,“她一进房间就冲到窗前„„用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党风站着做深呼吸。”以后妹妹也厌恶和冷落了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哥哥。妹妹喜欢音乐,喜欢拉小提琴。一天晚上她在拉着小提琴。而房客们却在窃窃私语,不耐烦地听着,不断从嘴里和鼻子里冒着烟。格里高尔被亲生吸引,觉得只有自己能欣赏妹妹的琴声,便不由自主地爬出了房间,不过是想亲近妹妹。妹妹看到了他,却把琴往母亲怀里一塞,冲进了房客的房间。因为她觉得格里高尔的出现影响了他的心情。直至最后说出把怪物弄走的话,并且还进一步劝告父母说:“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如果这就是格里高尔,他就会自动地走开。”相比之下,被家人认为是“异类”的格里高尔,内心依然充满人类美好的感情。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为家里的生活担心,还一直想着供妹妹上音乐学院的事。为了维持家庭的 ⑤⑥

⑥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8页。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09页。 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7页。 生活,长年累月的奔波付出,受尽辛酸和欺压,灾难来临时换来的却是厌恶和抛弃。格里高尔离开了人世,其家人无动于衷,感到的只不过是如释重负。

于此可见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之冷漠。卡夫卡曾经说过:“人际关系是祈祷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是进去关系;从祈祷中汲取进去的力量。”当格里高尔不能够从朋友那里获得进去的力量、生存的勇气时,死也就成为必然的终结。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前,其家庭不乏温馨和谐,但伴随着他的变形,温情的面纱便被无情地揭下。格里高尔是家庭的支柱,是他辛苦挣钱维持着家庭的局面,挣钱靠的是工作能力。变成了大甲虫,便意味着工作能力的丧失,也就没有了维持家庭局面的钱。当家人对格里高尔恢复成人的希望一天天落空,他也就越来越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将之抛弃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对卡夫卡的生平、家庭环境、生活时代等有一定的认识,将有助于对其所表现主题的了解。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父亲是犹太商人。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后在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1908年起任职于一家半官方的工伤保险公司;1917年患肺病,1924年病逝。卡夫卡主要的生活和创作时代在一战前后。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但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在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面临严重的精神和信仰危机。特别是在工伤保险公司任职期间,卡夫卡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认识到他们只是富人驱使和压榨的对象,下层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时期奥匈帝国也即将崩溃,政治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而卡夫卡的身份又复杂:他是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作为资产者的儿子,却不属于资产阶级,但又不是劳动者;作为捷克人,又是奥匈帝国的臣民。在家庭方面,卡夫卡的父亲专制而粗暴。“他脾气暴躁、专横。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那种神秘莫测的特性。他坐在他的暴君椅里主宰着世界:妻子、儿子、女儿、商号和商号里的职工(他称自己是职工们‘付薪的敌人’)。”卡夫卡感到压抑却没有勇气反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目睹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认识到下层人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加之其自身性格、身份、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感到的只是绝望、孤独、恐惧。《变形记》等作品正是卡夫卡这些情感的流露和宣泄,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别具一格的揭露。

《变形记》是荒诞的,荒诞的背后是悲凉,使人感到压抑的悲凉;更是真实,使人感到震撼的真实。无论是异化或人际关系之冷漠,都不是一种社会或某个特定时期存在的,而是人类之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正如美国作家奥斯等所言:“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正是现代人的困境” ⑧⑧ 阎嘉《反抗人格——卡夫卡》,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第二篇:汉语方言在电视台使用情况及反响研究

重庆方言在电视节目使用情况及反响研究

研究背景: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开始将地方方言纳入电视台工作语言,且在很多区域都很是红火,比如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的《老舅娘》、湖北的《有么子说么子》,重庆的《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湖南的《越策越开心》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收视率极高的电视节目。2004年8月,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评选“全国百佳栏目”,《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越策越开心》和《阿六头说新闻》等方言节目名列其中。

基于此,我想做一个关于重庆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情况研究,以探索重庆方言在电视节目中的生命力,及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受众反响。

研究目的:

通过以重庆话方言节目为案例,探索方言类节目的特色特点,总体形象、制作素材,也就是其作为电视节目的特性;结合社会反响,发掘使用方言带给电视节目的不同、形成的效果。探索方言类在电视台的生命力,及对传播方言文化所起到的作用。

本次调查以重庆方言为案例,调查《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节目的受众反响情况。调研重庆当地部分群众对本地方言类节目的了解情况。

文献综述:

关于方言类节目的产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方言类节目产生于普通话节目之前,普通话未普及时,主持人大多操地方方言进行主持。后因中国媒体越来越多为政党服务,普通话的各种需求在电视节目中得以体现。在1992年开始正式出现了以方言为表现形式的电视节目。至今,业内并没有关于方言类节目的具体、系统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受众意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现场纸质问卷结合。年龄分布着重于中青年与

老年人,问卷设计包含人们对方言文化的接受程度及方言类节目出现前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比较法与众多普通话节目作比较,发现不同,发现特点,进一步探究维持其生命力

的方法。

3.访谈与各阶层民众及有关部门直接对话,了解受众范围,评估其生命力。

研究价值:

对中国方言类电视节目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重庆当地现有的方言类节目的进步起引导作用。对重庆广电集团等传媒事业单位对方言的使用进行开发有一个现实的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活跃中国电视行业气氛,制造多元化气息。

研究局限性:

局限性主要在于方言类节目本身的瓶颈。方言类节目主要面对的困难在于播出面的局限性和并不被主流媒体接纳的处境。大多数人不了解,不重视,不理解,取样较为困难,题材较冷僻。

第三篇: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推荐阅读书目

[1]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类阅读书目

Carl James,Contrastive Analysis, 青岛出版社,2005。 许余龙,《英汉语对比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潘文国,《汉英与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杨自俭、李瑞华,《英汉语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周志培,《英汉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5)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语对比与翻译(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翻译理论与实践类阅读书目: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赏析》,译林出版社,2002。 乔萍、瞿淑蓉、宋洪玮,《散文佳作108篇》,译林出版社,2002。

杨平编,名作精译——《中国翻译》汉译英选萃,青岛出版社,2005。 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居组纯,《高级汉译英语篇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居组纯,《汉译英翻译强化训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黄新渠,《译海浪花——黄新渠译文译诗选集》,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陈文伯,《译艺》,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陈文伯,《教你如何提高汉译英技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John Pinkham, 《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方梦之主编,《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出版社,2003。 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青岛出版社,2002。 方梦之,毛忠明,《应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陈仕彬,《金融翻译技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张 今,《文学翻译原理》(修订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英语世界》(中英对照)系列 《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

[3] 翻译理论类阅读书目: 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Eugene A. Nid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Gideon Youry,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Jenny Williams & Andrew Chesterman,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 Hermans, Translation in Systems

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Basil Hatim &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

(以上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 Mona Baker,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 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谭载喜著,《西方翻译简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张光明,《英汉修辞思维比较与翻译》,军事谊文出版社,2002。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 语言学类阅读书目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言学丛书) :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A.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Thomo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Jon I. Saeed, Semantics Fasold, The Socialinguisitics of Language E. Ungerer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杰弗里 N 利奇, 李瑞华等译,《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期刊类翻译研究参考文献

莫娜 贝克,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外与研究》2005(3) 刘文华, 李红霞,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特征,《外与研究》2005(4) 王建国,从语用顺应论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外与研究》2005(4) 肖维青,自建语料库于翻译批评,《外与研究》2005(4) 司显柱,言语行为框架理论与译文质量评估,《外与研究》2005(5) 张 云,系统论观照下的“翻译单位”概念范畴,《外与研究》2005(6) 翁义明,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论汉译英的翻译单位,《外与研究》2005(6) 丁国旗,姜淑萱,也谈“对等”与“相当”, 《外与研究》2005(6) 马 霞,口译:选择、协商与顺应——顺应论的语境关系在口译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 2006(3) 李占喜,何自然,从关联域视角分析文化意象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2) 易 经,诗歌翻译活动的本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5)

徐伟彬,翻译与SV提契句的语用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6) 张蓊荟,翻译的认知隐喻观,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6)

徐 涛,语篇与语篇的对话——语篇互文性的理论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6) 魏望东,思维风格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7)

陈 琳,张春柏,译者主体地位:分析哲学的解释,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9) 胡 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9) 蔡 华,陶渊明诗歌叠词的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张景华,崔永禄,解释性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实践哲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1) 陈 寒,从混沌的“眼”到晶莹的“境”——唐诗意境重构与“优势竞赛论”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2)

肖坤学,论词汇层面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 穆诗雄,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2) 娄 奇,语篇互文性与外语教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2)

胡开宝, 论异化与《新世纪汉英大辞典》中文化限定词的翻译[J],外语教学. 2006(1) {其中谈到异化与归化的概念发展与承传} 王洪涛,从含蓄朦胧到显豁明晰——以中西比较美学为指归的散文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 2006(1)

曹山柯,黄霏嫣,试论中国古诗词的模糊性和可译性障碍[J].,外语教学2006(1) 陈正发,也谈“异化”与“归化”[J], 外语教学. 2006(1) 汤 莙[??] 译本批评的方法[J],外语教学. 2006(1)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标准再论[J],外语教学. 2006(2), 姚雪椿,论语言象似性翻译观[J],外语教学. 2006(2)

(作者主要讨论文字语用象似性成因及其表现,从象似性视框、视点属性与功能等分析出发,指出研究特殊象似性语际转换对翻译指领的意义。) 黎士旺,翻译的理解与表达——“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简评[J]. 外语教学. 2006(2)

李 屹,新批评与诗歌解读[J]. 外语教学. 2006(2) 杨 蒙,语境顺应与文化翻译[J]. 外语教学. 2006(3) 陈琳霞,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 外语教学. 2006(4)

马可云,罗思明,“解构„忠实‟”之解构[J]. 外语教学. 2006(4) 李炯英,从语义基元视角比较Wierzbicka 与Jackendoff的语义学理论[J],外语教学. 2006(5) 赵 亮,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J]. 外语教学. 2006(5)

刘世英,曹华,英汉词序象似性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6) 范祥涛,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 外语教学. 2006(6) 宋晓春, 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J]. 外语学刊,2006(1) 陶有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 外语学刊,2006(1) 郑海凌,吕萍,等值观念与对等理论[J]. 外语学刊,2006(6)

陈 刚,翻译观与翻译实践应是统一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文中总结了翻译的20项功能) 霍跃红,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

李 弘,王 寅, 语义理论与翻译研究——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理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杨俊峰,语境顺应与语用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熊学亮,对关联理论中逻辑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熊学亮,话语的宏观结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朱玉梅,张永玲,基于语篇宏观结构理论的英语语篇解构与生成的思维模式[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王 军,论翻译中语篇解构与重构的思维模式[J]. 外国语,2001(6) 侯国金,双关的认知语用解释与翻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陈新良,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及其意义[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 吕 俊,何为建构主义翻译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2)

期刊类翻译研究参考文献

屠国元,廖晶,翻译等值概念述评,《中国科技翻译》2001(2) 杨全红,警察(官)英文表达知多少,《中国科技翻译》2001(3) 毛显辉,电影片名及相关术语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1(3) 刘卫东,文化层次翻译观,《中国科技翻译》2001(4)

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中国翻译,2005(3)

林克难,从语境宏观把握 于词意微观入手[讲评],中国翻译,2003(1) 尹富林,英汉称谓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3) 李运兴,论语篇翻译教学,中国翻译,2003(4)

陈淑萍,语用等效与归化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3(5) 马 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与翻译,中国翻译,2003(5) 杨雪燕,“语篇”概念与翻译教学,中国翻译,2003(5)

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4(2) 仝一

王慧莉,译入语中信息量的调控和源语会话含义的再现——论商品宣传材料汉英中言外之力的对等,中国翻译,2004(2) 罗益民,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国翻译,2004(3)

杨坚定 钟莉莉,动态翻译单位探讨,中国翻译,2004(5) 徐莉娜,认知与翻译单位,中国翻译,2004(6)

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外国语,2005(1)

侯国金,语用标记价值假说与语用标记等效翻译假说,外语学刊,20005(2) 王建平,汉诗英译中的格式塔艺术空白处理,外语学刊,20005(4) 孟 瑾,冯 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外语学刊,20005(4) 王振平,论翻译之道 说《尤利西斯》——金 教授访谈录,中国翻译,2000(1) 杨自俭,对译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新认识,中国翻译,2000(5)

蔡新乐,从德理达的翻译思想看理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建构,中国翻译,2001(4) 李常拴,《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中国翻译,2001(5) 戈玲玲,预设及翻译技巧,中国翻译,2002(3)

肖辉,英汉语用差异视阈下习语文化可译性探究,上海翻译,2004(1) 马清海,试论科技翻译的标准和科技术语的翻译原则,中国翻译,1997(1) 李运兴,句群分析,中国翻译,1997(1)

陈奎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中国翻译,2005(3) 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中国翻译,2005(5)

(指出,翻译中“等值”只不过是经验结构的相似性,体验性(embodied mind)) 曹敏祥,谈等值翻译,中国翻译,1998(2) 张德让,重构 体验 融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张保红,意象与汉诗英译——译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谭业升,葛锦荣,隐喻翻译的认知限定条件——兼论翻译的认知空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认知映射:从认知语言学关于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入手,通过探讨认知限定条件与隐喻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指出认知层面的多样化的映射、转换和连接受制于认知运作的共性,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翻译可译性空间的拓展,但语际转换翻译的可拓性空间是有限的,从三维的现实世界,到有逻辑和隐喻作用的认知,再到单位线性的语言,思想和艺术的自由空间受到了限制。) 郑诗鼎、潘维新,评《翻译学的辩证逻辑学派》外国语,1994(3)pp65-70 黄杲

英诗格律演化与翻译问题,外国语,1994(3)pp55-64 杨自俭,学术研究六条建议,外国语,1994(5)pp77-78 乾桂元,论翻译等值,外国语,1991(3)pp47-52 伍铁平,再论词义向其反面转化和一词兼有相反的两个意义,外国语,1991(4)pp13-18 杨金华, 静态义素与动态义素,外国语,1991(4)pp19-22 王立非,关于标记理论,外国语,1991(4)pp30-34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2)pp12-18 吕俊, 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外国语,1998(3)pp34-39 苗兴伟,论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外国语,1998(4)pp44-49 刘超先,音译的缘起,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梁志坚,等效、视点转换与揭示语的英译,外语教学,2002(4)PP89-93 王东风,翻译中“雅”的美学思辨,现代外语,1996(1) 刘重德,论译诗,现代外语,1996(2)pp26-30 赵彦春,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上),现代外语,1996(2)pp31-36 刘重德,论译诗(下),现代外语,1996(3)pp30-32 杨自俭,谈谈翻译科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外语学刊,1996(3)pp25-29 马会娟,对奈达的等效理论的再思考,外语学刊,1996(3)pp74-79 陈志杰,动态的读者反应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PP89-92 段俊晖,庞德汉诗英译个案,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PP117-121 任淑坤、赵琳,《归园田居》四个英译本比较,2004(4)PP122-126 肖辉、陶玉康,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1)PP51-52 谭业升,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刍议,山东外语教学,2001(4)pp9-12 陆钦红,声韵传神绘浮世——试评译林版《尤利西斯》的拟声词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pp46-49 苗菊,翻译准则——图瑞翻译理论的核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1)pp29-32 傅似逸,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2001(11)pp37-39 王小凤,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pp41-44 将顺应论与文化语境结合起来,作为翻译批评的依据。

魏望东,试析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的忠实性与等效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pp54-57 但汉源,英汉翻译中的语义铺垫,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3)pp45-46 王克非,关于翻译的本质,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8)pp47-49 张南峰,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 外国语,1995(3)pp1-3 吕俊,翻译学应从解构主义那里学些什么,外国语,1995(5)pp48-54 吕俊,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标准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pp41-45 王芳,翻译标准的双向系统,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pp46-48 刘云虹,解释的合理性:文学翻译批评的基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pp55-57

期刊类翻译研究参考文献

彭长江,翻译标准何其多, 何以断是非,外国语,2000(5)PP.62-69 彭长江,也谈翻译单位,外与研究,2000(1)PP.36-41 陆永昌,论文学翻译标准中的“动态”内涵,外国语,2000(5)PP.70-74 杨晓荣,翻译标准的依据:条件,外国语,2001(4)PP.70-76 蒋洪新,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外国语,2001(4)PP.77-80 许 均, 翻译价值简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pp35-39 白爱宏,超越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生,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pp39-41 孙迎春,“翻译标准多元标互补论”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pp43-45 汪榕培, 传神达意译《诗经》,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4) 罗选民,论翻译的转换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张荣根,关于翻译标准的哲学思考,外语教学,2002(2)pp55-57 黄国文,《清明》一诗的人际功能探讨,外语教学,2002(3)pp34-38 吕航,关于建立翻译心理学的构想,外与研究,2000(3)pp29-31 刘军平,解构主义翻译观,外国语,1997(2)PP.51-54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外国语,1997(6)PP.55-60 蔡新乐,“含意本体论”关照下的“译意”与“意译”,福建外语,2000(1)pp40-50 司显柱,翻译单位命题研究述评,外语学刊,2001(1)pp96-101 侯向群,“理解”的重释——建构主义的翻译学之理解观,外语学刊,2003(4)PP94-98 高玉,翻译本质“二层次”论,外语学刊,2002(2)PP81-84 刘肖岩,试论戏剧对白的翻译单位,外语学刊,2002(2)PP104-106 王振国、李燕林,古诗英译比较—谈模糊语境的等值翻译,外语教学,2001(4)PP68-71 习华林,意象在英汉诗歌翻译中的地位,外语教学,2001(6)PP36-39 方开瑞,动态对等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外语教学,1998(4)PP43-47 朱达秋,翻译中的语用因素,外语教学,1998(4)PP48-51 穆诗雄,翻译标准与翻译目的、对象和语篇类型——重温严复的译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PP51-53 语言学

沈家煊,句法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曲卫国,也评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严辰松,略论从语篇层次研究语言,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5) 熊学亮,单向语境推导初探,现代外语,1996(2)pp1-4 徐盛桓,信息状态研究,现代外语,1996(2)pp5-12 王寅,滤减象似性与语言符号象似性,外语学刊,1999(2)pp14-19 熊学亮,语篇研究中的“块构”现象,1991(4)PP3-9 袁野、李丹, 语言理解的体验性及行动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PP47-51 孟建钢,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语篇连贯类型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01(1)pp21-24 孟建钢,关联性与会话语篇连贯研究,外语学刊,2001(2)pp54-59 张韧弦,语篇连贯的认知图式方案,外国语,2002(2)PP.15-22 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外国语,2002(3)PP.25-30 汪榕培译,关于语义三角,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2)

汪榕培译,关于语言的Connotation,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3) 李绍山,命题与文本处理,外语研究,2000(1)pp8-12 王全智,宏观结构与意义关系,外语教学,2001(5)PP8-12 徐盛桓,理论语用学研究中的假说,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PP1-5 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PP55-59 袁晓宁,刘成,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PP26-28 许均, 简论翻译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与理论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PP33-39 侯向群,主干清晰 多元丰富——论翻译学的理论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PP40-43 温秀颖,翻译批评的困境与出路——维尔斯翻译批评理论介评,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PP52-55

第四篇: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

朋友们:

语言是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沟通的主要媒介,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多么严重的限制。如果说文字是语言的衍生物,那么相对于文字而言,语言则是一种缺乏固定性的沟通媒介。

由于受自然环境、地域、种族等客观因素的交替影响,生活在不同国度的现代人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体系,同一国度的现代人也由于上述原因,逐渐形成了细化的语言派别。其主要特点,即依附于同一种文字(指汉字,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在习惯上,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同一种文字,但口头发音略有区别的汉语称为“方言”。

虽然语言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但随着地域交流的频繁和深入,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在一点程度上呈现出萎缩的现象。普通话的作用是便于人们的口头交流,事实证明它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十里不通风,百里不通俗”的现象已经基本成了历史。在普通话推广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今天,只要一个人的口语能力没有太大问题,他(她)在沟通方面就不会有什么困难,普通话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通行证”。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普通话为人们消除了种种沟通障碍的同时,也无形中侵占了方言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方言的萎缩。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人们逐渐由乡村涌向了城市,倡议书《关于保护及弘扬汉语方言的倡议书》。而相对来说,城市的普通话氛围要比乡村浓烈得多。另外,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升,70后从小学开始就满嘴的普通话,紧随其后的80后、90后就更不在话下了。虽然由于上一辈的缘故,方言不会在上述三代人手上消失,但在这样一个普通话占据主导地位的语境下,特别是人口大流动的今天,他们的下一代会有多大的几率继承家乡的方言呢?当然,由于人口大幅度流动,方言有可能被用交叉感染的方式被外地人继承,但这种互补就像美国人背《论语》背得比中国人熟练一样,是一种莫大的反讽。

查字典范文网

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方言理应像我们生命中的遗传密码一样,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世世代代传下去。假如这种延续变得刻意了,甚至是仪式化、职业化了,那就证明我们的语境出问题了。它原本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就证明它应该永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份不言自明的遗产。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或许能给后代留下各种各样的遗产,但他们最需要其实只是一种纯正的方言,是带着乡土气息的无声召唤。他们凭借着那一声召唤,就可以循着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包括一些很琐碎,但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方言继续萎缩下去,势必会带动地方文艺的萎缩,以戏曲为代表的地方文艺将越发后继无人。虽然地方文艺的萎缩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但如果没有了方言这个根基,正宗的地方戏曲必然会荡然无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会出现一个无法弥补的缺口。假如没有几个90后会说安徽话了,我们难道就用普通话唱黄梅戏吗?

面对这个看似滑稽的问题,我们应该沉默,并且行动起来。

第五篇:汉语方言与文化

W38-1310080422-陈梦珠-食工1301-论文-13588242887/652887

汉语方言与文化 --吴语之台州方言

时光荏苒,历史变迁,自古以来,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桥梁,是传递文明的媒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国家,更拥有56个民族,语言丰富特色鲜明。我的家乡台州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地区,当地的话称为台州方言,属于吴语。

吴语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浙话,是一支派生于汉藏语系中上古汉语的语言集和吴语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吴语与吴越文化、江南文化血脉相连,“醉里吴音相媚好”。江南人的方言,有它独特的娇柔,而台州方言却存在一股大雅之气。

台州方言属于吴方言的一种,有关资料显示,台州方言大部分来自古语,故有“古语活化石”之称。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普及,我们年轻人对方言的接触却是越来越少,只有难得回家一次,才能和家人说说方言,但事实上很多方言也都是讲不出来了。台州话其实很有味道,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最爱看的就是《阿福讲白搭》,方言新闻节目,他们用地道的台州方言讲述台州市发生的大事小事,亲切近人,十分有趣。身在异乡,说方言是一种奢侈。偶尔在路上听见有人在用方言打电话,便忍不住驻足感慨,大概是同乡吧,油然而生亲切感。乡音--对于孤身在外的孩子是不可多得的渴求,回想高三那年,每晚伏案用功到深夜,妈妈总会过来提醒“好困高吆”,而今往往忙到凌晨却再也没有亲切的关怀。

提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台州的专属本土方言,在台州,你叫尔,他叫渠;明天叫天亮,早晨叫枯星头/枯星,上午叫早界头/早界,中午叫日昼头/日昼,下午叫晏界头/晏界,傍晚叫黄昏头/黄昏;年轻人叫后生头,姑娘叫豆娘头,男孩叫细佬头,女孩叫囡儿头,师傅叫老司头,婴儿叫 毛头娃;耳环叫丁香,手镯叫手鑨。这些话,你们的方言里有吗?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台州片的语言特点

台州方言约形成于秦汉间,由于台州地处海隅,故较多地保留了古越及吴语音。其在语音和词汇、语法等方面和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其中语音方面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台州话辅音总共有34个,分为清音不送气音、清音送气音、全浊音、次浊音。

一、声母

1 没有舌尖后音:zh、ch、sh。通常将[zh]发为[z]或[j]。2 舌尖后浊擦音[r]也不存在,一般发成[n]的音:“小孩”——小宁(由“小人”而来)、“日子”——捏子、“每天”——每捏(每日)、“认真”——宁jin,还有上面提过的“猪肉”。、

3 普通话中只有m、n、l、r四个声母是浊音,但台州方言中浊音声母比较多,如b、d、g、j、s一般都发为浊音。4 舌面音[j]一般读成舌根不送气清塞音[g]。5舌根音[h]读成零声母[w]。6零声母[w]读成双唇浊鼻音[m]。7舌面清擦音[x]读成零声母[y]。8双唇送气清塞音[p]读成[b],双唇发音时没有一股较强的气流。9“万”与“饭”,在台州方言里一律同音,声母皆读为[v](个别词汇有白读音除 外)。 10“基”和“资”,在台州方言里一律不同音,前者为舌面音,后者为舌尖音。

二、韵母

台州方言是以单韵母为主体的方言,元音韵尾比较少。

1、[ai]一般读成[a]。

2、[ie]一般读成[ia]或者[a]。

3、[ia]一般读成国际音标中[o]。

三、发音

1、中平调是台州方言的主流调。临海、黄岩、椒江的部分地方有略微的中降现象。它的变调类型以”前变型“为主,其连读变调的形式和类型非常复杂。如:你这人怎么这样——你咯人咋嗯恁(悌)咯、挺厉害的——蛮杀甲咯。

2、齿音较少,鼻音一般不经过鼻子,而从喉管发出。

3、台州方言常用入声,阴平与上声比较少见。发音干脆、急促,这也是台州话不太好听的一个原因,少了份南方方言的婉转,多的是北方方言中的豪气,或者说硬气和掷地有声。

4、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区特有的语尾助词,台州话当然也不例外。就像北京话和杭州话名词词尾有明显儿化音,虽然说两者在重音位置上有明显区别。台州方言中有:嘎、矣、唔、哦等。

文化之美在于个性,一个有方言的城市大多是有故事的城市,方言的变迁其背后是文化的变迁,也因为此,传统语境中,方言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乡情的代名词。我们提倡留住方言,并不是有意排斥普通话。确实,在语言的工具性越来越剥夺其他属性的今天,如果依然固守方言,那只会犹如一只仿制的古董让人掩鼻。但如果放弃方言,则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把火把祖上留下来的老宅子烧光的“昏蛋”。在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加剧的今天,我们提倡留住方言,其目的只是为了给城市留住根,让我们的城市保持传承,让我们的历史不至割裂。我们提倡留住方言,更不是为了和普通话抢市场,我们应该鼓励人人练好普通话,人人学好外语,以进一步扩大对外交往交流。但也应该给方言留一丝空间。

我很感激这门汉语方言与文化,能让我静下心来去了解关于家乡的一些方言,回忆起小时候的那些美好记忆。对我们个人而言,方言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弘扬高尚师德演讲稿下一篇:弘扬法治精神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