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对传统诗词的

2022-11-02

第一篇:现代诗对传统诗词的

毛泽东革命诗对历史的影响

汉语言102班 吴波 学号10011223

毛泽东诗词与中国革命

毛泽东,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上一颗闪耀的红星,他点亮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缔造着革命的燎原之势。集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与诗人词家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毛泽东,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有具体革命斗争的实践和体验;既有史林文苑的深厚修养,又有政治生活领域和两军对垒中的现实较量;既有深邃的思辨,又有豪迈奔放的奇思。他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不朽的诗篇。有人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上次作业主要结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本书谈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今天,带着对文学的追思和对历史进一步了解的心情,结合文学结合历史想通过毛泽东的这些诗词,来了解一下毛泽东其人同时也感受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和波澜壮阔。

他的诗词恢宏浩瀚,博大精深,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而且堪称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一) 远大理想和抱负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纵观中国的近代史,旧中国似在风雨中飘摇着的一叶扁舟。虽然有林则徐之流勇于率领国人抵御外强凌辱的义举;亦有梁启超、康有为等仁人志士扛起了“变法”的大旗,还有孙中山等为首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活动,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力将中国这艘航船驶向理想的彼岸。而毛泽东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为中国的革命也增添了新的活力。

他小的时候曾经改诗立志,发出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宏愿。 我们看他13岁时写的《井赞》,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

这首诗表现了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和抱负。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理想。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代的召唤激起了毛泽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动着他去主宰历史的命运,去拯救多灾多难的民族。

(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19-1927年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五四运动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突出特点是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进行。这一时期,毛泽东参加过中共“一大”、“三大”和国民党“一大”,并先后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在国民大革命中,已经开始关注农民运动,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四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等。就其中《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简单谈一下认识

《菩萨蛮·黄鹤楼》

读他的《菩萨蛮.黄鹤楼》,我们会感受到,作者所身处的那个苍凉无奈的社会。茫茫、沉沉、莽苍苍、锁,几个字眼勾勒了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画面,令人压抑的笔调,表达了一种苍凉的心情。联系1927年春大革命的形势,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沉重?

1927年春,诗人和夫人来到黄鹤楼,时值烟雨茫茫,瞭望辽阔的大地。不禁感慨万千。因为,当时的革命正处在那样一个危险的时代,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士,武汉的汪精卫也在酝酿着事变。毛泽东敏锐的觉察出危机正在日渐逼近,可是党的总书记陈独秀还有苏联顾问鲍罗延,对此并无察觉,还一直主张对蒋介石妥协。从“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来看,诗人此时的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可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将全词笔锋一转,表现出那种豁达的情怀。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词人依旧可以对酒当歌,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并且抒发了诗人对江盟誓,以身许国的强烈感情。

《沁园春·长沙》

词中“忆往昔”的内容,是作者回忆在长沙一师求学期间,与同学们一块畅游湘江、针砭时政的情景。而词中的“怅”则引出了作者的困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联系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形势,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但关于合作后的领导权问题,这次大会并没有明确规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但从合作开始,共产党就一直受到国民党右派的排挤。这首词写作的背景就是1925年,因受国民党右派的排挤,作者回乡一面“养病”,一面组织农民运动,其间遭到当局捕拿而潜入长沙,故地重游情景。作者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前夕作者凄凉的心情。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也逐渐由内战走向抗日。

这时期也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革命道路的坎坷,个人命运的沉浮,战争环境的艰难,战斗场面的惨烈,给了诗人更多的灵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也应运而生。存在决定意识,此时毛泽东的诗词,既有对革命斗争写实般的记载,如《西江月·秋收起义》《西江月·井冈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律·长征》等,又有因个人命运的沉浮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又有对人物的讴歌赞美,如《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等。因此这一时期也是毛泽东创作诗的高峰期。我们主要来看五首,分别是:《西江月·秋收起义》《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沁园春·雪》。

《西江月·秋收起义》

这次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工农革命军;由于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开始带领军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毛泽东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终于使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大为恐慌。1930—1933年,国民党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国民党与红军之间展开了一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毛泽东对次也作了史诗般的记载。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这首词写得痛快淋漓。词中提到“七百里驱十五日”,反映了红军作战的主要方式是以运动战为主。在共产党领导的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前三次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胜利。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被剥夺了中央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仍然执行毛泽东的军事路线,第四次“反围剿”也取得了胜利。而第五次“反围剿”是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执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这也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但一曲《忆秦娥·娄山关》则又如柳暗花明,作者心情豁然开朗。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晨月、凄鸣的寒雁,哽咽的军号,细碎的马蹄声,把人引入悲壮萧杀的境地。而“从头越”三字则显露了作者瘦虎雄心之威,死地后生之勇。何为如铁雄关,今也要从头越过。想一想:作者的心情为什么如此豪迈?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历史重又选择了毛泽东。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所以毛泽东的心情是豪迈的,遵义会议也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冲破敌人的包围圈;又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西。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行,如此惊心动魄的征程,总该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对毛泽东来说,最好的表达方式依然是写诗。于是,我们又听见了诗人的吟哦。

《七律·长征》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红军长征的路线。长征是什么?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1936年2月,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到达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黄河时,适逢大雪。皑皑白雪把个西北高原盖得严严实实,这又激起了素爱白雪的毛泽东的无限诗兴。一首千古绝唱《沁园春·雪》便在陕北小小的窑洞里诞生了。

《沁园春·雪》

平生爱雪,正好置身于雪的世界,凭着雄奇的构思,给我们描绘了半个中国的雪色:内外茫茫的长城,顿失滔滔的大河,如银蛇逶迤的山群,似蜡像驱驰的高原;忽而又想到了红日照耀雪国的妖娆壮美。长征中牺牲的许多战士的身影一一浮现出来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壮烈情怀化为意欲超出历代有为政治家的具体图像。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但真正让世人领略到毛泽东风骚独步的事发生在1945年的重庆。是啊,没有经历过艰难险阻,没有博古通今的文化积淀,怎能写出如此大气的诗篇?词中提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1958年,毛泽东在自注中提到,“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啊,在毛泽东眼里,只有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方才造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来看第三篇“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7年7月-1945年8月是全民族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斗争中得以巩固和扩大,直至战争完全胜利。除了《四言·祭黄陵》和《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外,毛泽东很少写诗。但在这个时期,他理论方面的著作却很多,如《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这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来看第四篇《天翻地覆慷而慨》。

(五)天翻地覆慷而慨

1945年8月—1949年10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这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艰难地指挥着全国的解放战争,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取得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时期毛泽东的诗主要有三首:《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两首描述的是作者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时战斗的场面或战后的感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于渡江战役后。诗中提到“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指的是项羽。项羽先胜后败的严重教训,使得这位政治家诗人能够遇喜不亢,临胜不骄,不去怜悯毒蛇一样的恶人,而择取彻底消灭顽敌,一统中国的历史必由之路。

(六)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1956年)

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这时期毛泽东的诗词主要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五律·看山》《七律·莫干山》《七绝·五云山》《水调歌头·游泳》。

我们主要来看《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一阕《水调歌头·游泳》,道出了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奥秘。毛泽东说这首词是赞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词中提到“一桥飞架南北”中的“一桥”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它是万里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5年9月开始修建,1957年10月建成通车。词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指的是三峡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由当时正成为现实的“一桥飞架南北”,而憧憬“高峡出平湖”,不正是毛泽东勃勃雄心的诗化吗?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所预言的“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历史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历史最终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毛泽东一生奋斗,一生有诗。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正是革命战争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的诗词不仅是他个人的心理实录,也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希望大家能喜欢毛泽东的诗词,更加深对中国革命的理解。

总之,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的革命史诗。首先他,引经据典,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其次,具有乐观的革命精神,浪漫的创作手法;再次,诗词中的“山”“水”独具特色;最后,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以“诗言志”的革命史诗。艺术上,运用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思想上,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风格上,独具匠心,其神韵以傲骨取胜,豪迈奔放,激越昂杨,气象恢宏,无论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还是“力拔山河兮气盖世”的项羽,无论是“秋风起兮白云飞”的刘彻,还是“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的朱元璋都是望尘莫及的。柳亚子曾评价毛泽东诗词:“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间”“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此人共折腰”。毛泽东诗词的境界与气魄,绝对是千古一人,既前无古人,也肯定是后无来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以后的人们,诵读这些诗词,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作者满腔的热情,豪放的气概,深远的意境。从而心灵为之震颤,视野为之拓展。

我想通过这些诗词的研读,我们能提高的不仅仅是文学修养文学创作,更大的意义在于透过这些壮丽的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革命背后的艰难与辉煌,而通过这些我们建立更有效更坚强的精神火炬并将其传递促进个人也促进社会的进一步成长。

第二篇: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三篇: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句 (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

第四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关于春节的古诗;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唐)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2) (唐)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 (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5、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杜甫《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白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关于寒食节的古诗:

1)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唐)韩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7、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1)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夜放花千,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2 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8、关于七月初七的古诗:

(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3

第五篇:现代诗词的【押韵】及【余论】

【押韵】:

律诗不押韵是不行的吧?

那是当然喽。不讲平仄,没有对仗,你可以说我写的是“古风”。要是韵也不押,那就根本不是格律诗了。押韵非自律诗始,从唐朝再往上退一千年,诗经里的诗就全是押韵的了。哪怕是现在写快板、京韵大鼓、山东快书,京剧及各种各样的地方戏唱词,都是要押韵的。完全不押韵的自由诗是学外国人产生的,况数量也很少。因此可以说押韵就是汉诗的特点。汉语是以元音为主的语言(只有元音才能拉长吟唱),音节结构很整齐,给押韵提供了方便。

古人比现代人更容易被音乐感染,他们更爱唱,爱吟诵。古人不仅在写诗时押韵,写一般文章时也常常押韵的。如《老子》是讲哲理的书,全书都是押韵的。庄子、荀子、列子、淮南子、吕氏春秋都有许多篇幅是押韵的。似乎他们认为押韵能使语言增强说服力。所谓“诗言志,歌永言”,“永言”就是把字音拉长了唱,尤其一句诗的末尾一个字会拉得更长,所以句末要押韵以方便吟唱。律诗必须押平声韵,因为只有平声是可以任意延长的。

律诗押韵有什么特点?

从南北朝开始,由于受梵语佛经的启发,人们懂得了字音是可以切分的,可分为声、韵和调,押韵于是趋于自觉。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元年),由陆法言等人编写的第一部现存比较完整的韵书问世,押韵就有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开元天宝以后,科场做诗押韵规定必须遵照韵书,当时就是根据《切韵》编成的《唐韵》。这幺一来,律诗押韵就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了。《切韵》《唐韵》分韵都很细,它不是根据某一方言来分的,而是根据全国各地方言求出的一个“公约数”。长安方言里可以相押的字,如在编者所知的另一方言里不同韵,就要把它分开。他们认为这样写出来的诗才能使各地的人读起来都顺口好听。当时共分出205个韵部(有些可“同用”,实际为112个韵)。因它是人为划分的,很难记住,但人们为了要做官,只好死记硬背。唐以后虽然不再以诗取士,但人们重视押韵的风气毫无改变。

宋朝规定的韵书是《广韵》和《礼部韵略》,虽根据《唐韵》做了一些简化,也还有108个韵。到元末又有山西平水人刘渊编了个《平水新刊礼部韵略》,根据宋代的官方韵书《礼部韵略》作了一些归并,得106韵,这就是一般所谓“诗韵”或“平水韵”。明清两代写旧体诗都沿用这个韵。虽较唐代的减少了六个韵,但基本没变。唐以后不再以诗取士,但作为一个文人要是不会写诗,或写诗越出了韵书的规定,那是一定要被人耻笑的。在封建社会里,写律诗是当官的条件、谋生的手段,为了竞争,自然要提高难度。这就不得不死背韵书。那个时代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现代人写律诗不过兴之所至,偶一为之,背韵书当然是不必要的了。但是韵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找韵脚时提供方便,所以还是有用处的。

现在写律诗是否还要按平水韵的规定来押韵?

古人没有现代语言学的知识,他们也不了解各地的方言,当然只好沿用旧的韵书来押韵。“地有南北,时有古今”,唐代的语音跟现在当然已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当时编的韵书是很科学的,到现在也早就不适用了。既然押韵是为了顺口好唱,当然应该根据现代语音来押。何况现在普通话已在全国基本普及,用普通话押韵,全国人读起来都会顺口,是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全世界的华人中,普通话并未普及甚至不被认可,就如简体字和繁体字之争一样。而且自建国乃至如今用韵之争仍无定论。我们还注意到,在全世界的广大华人社区仍然在延用着繁体字和平水韵;而且,我们还注意到,全国各大诗词论坛以及其他全囯性的诗词比赛仍然坚持以平氷韵和词林正韵为主。同时,在词谱的运用上,普通话仍然有它的局限性。有鉴于此,我们在古典诗词教学的时候,还是以平水韵为主。

和诗是否一定要用原韵?

不一定的。如毛泽东和郭沫若的《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没有用郭沫若的原韵。 郭沫若的诗是: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能胜愚曹。” 毛泽东的和诗是: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一个是ao韵,一个是ai韵,不论于古于今都不是一个韵。 但郭沫若又和了一首则是用原诗韵脚的: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散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也可以不用原诗韵脚,只用与原诗同韵部的韵。 【余论】:

是否认为应该用文言来写律诗?

没有这个意思。白话是现代汉语,文言是古代汉语。我们是现代人,当然应该用现代汉语来写诗。至今未能把文言赶出诗坛是一种无奈,并不是主张用文言写律诗。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诗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好作品以形成一种新的格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我们现在还只能沿用旧的形式。律诗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锤炼,称得上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但是现代汉语的多音词显然比唐朝时是多得多了,现在写律诗有如大人穿小鞋,累得很。唐朝时由五言发展到七言就是因为汉语里双音节词的增多。

现在我们写七律显然比古人更难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提倡用文言写律诗,用文言写律诗是避重就轻的做法。暂时没有合适的鞋子,小鞋也得穿,因为我们不能不走路啊。更明白地说,我们应该尽量用现代汉语写律诗,稍为简古一些是可以的,但要让现代一般人看得懂,尤其一些生僻的典故不能用。这不是规定,而是向真正想以诗传世的人的劝告。首先让人看得懂,才有可能被人喜欢。我们看见现在有许多人花大钱给自己出诗集免费赠送,其志可嘉,能起多大作用值得怀疑。当然这里说的是那些纯粹用文言写诗的作品。

写五言的好还是七言的好?

我看是七言的比较好。晚唐的人写五言的就已经比初唐时少得多了,现在还去写五律五绝是很不容易写好的。当然处理得好也不一定就写不出好诗,例如十个字的一句话也可以打成两段写进五言里去的,但这也只能是偶一为之,不能老这样。一般说,七言比五言的难度总是少些,也容易被人们读懂和流传。现在的快板诗和戏剧唱词等大多是七言的。有的句子七言里也放不下,那就要在通俗和简古之间找平衡了。这须要有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方面较深的功力,否则会产生“削足适履”的现象,例如“今天听了一个报告”写成“今天听了一个报”之类。这是举例,不是真有这样的诗句。诗要精炼,太“白”的白话放到律诗里也是不会被人喜爱的。任何艺术品都须下工夫精雕细刻,“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精神今天还适用。

谁写的律诗更符合上述要求?

毛泽东、陈毅、陶铸、叶剑英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作品基本上都符合上述要求的。不是他们的诗符合我们的要求,而是他们的诗使我们认识到现在写律诗应该那样去作。通俗又精炼,精炼又不古奥。他们极少用典故,所用的都是群众熟知的。如毛泽东的诗里有“霸王”(不可沽名学霸王),“华陀”(华陀无奈小虫何)“牛郎”(牛郎欲问瘟神事)“舜尧”(六亿神州尽舜尧)“逝川”(别梦依稀咒逝川)“陶令”(陶令不知何处去)“帝子”(帝子乘风下翠微)等等都是大家知道的典故,不须翻查古籍就能懂的。有些暗用的典故如“武昌鱼”等,只照字面理解也能通,又不妨碍更深的理解,做到了雅俗共赏。正是由于老一辈革命家写了许多优秀的七律诗才使这种旧的形式有了新的生命,为许多人所仿效,也使我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毛主席等写诗本来都是刻意追求语言的通俗易懂而避免古奥艰深的,但有些注家却努力把他们的诗往艰深的方面引,似乎是要把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革命家拉到天上去。例如“大渡桥横铁索寒”,明明说的就是铁索的寒,非要解释成心里的寒,反把战斗的豪情削弱了。“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个“泥丸”费了注家许多笔墨。一般是把它和上句“腾细浪”对照起来解释成对乌蒙山的比喻。一面说乌蒙山“磅礴”,同时又说它小如“泥丸”,自相矛盾。照我看,直白一点把“泥丸”解释成“滚动的泥土石块”就行。律诗的对仗主要是形式上的、字面上的,并不要求内容的相对。

上句是说人马走在五岭的山脊上,人马随山势起伏有如“腾细浪”般轻快前进;下句是说乌蒙山十分高大险峻,此时人马不是走在山顶而是走在山腰上。山腰上当然也没有马路,是小路或干脆没有路,人马一踩,泥土石块就顺着陡峭的山坡纷纷滚到深不可测的山谷里去。不论什幺形状的石块,滚下去时看起来都是圆的。上句是比喻,下句是写实(也有比喻,但主体不同)。如果我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那就加强了我所说“现在怎样写律诗”中“现在”两字的观点。现在写律诗,旧的格律一定要讲,否则不成其为律诗;但语言必须是现代的,大众化的。这就是所谓“旧瓶装新酒”。

律诗是否要避同字?

尽可能地避免用同字,尤其是韵脚不要用同字,最好连同音字也别用。尤其在

二、三联中,避同字的要求应更严格些。一首七律才56个字,韵脚才四或五个字,当中两联是两个韵字,还用了同字,显得作者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了,就是词汇量太小了,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来是“浪拍”,因前面刚用过“浪”字(五岭逶迤腾细浪,且在中两联中),虽“浪拍”比“水拍”更贴切,也只好改掉了。但是在中两联外,离得比较远的,人们不容易感觉到有重复,在内容优先的原则下,此要求可以降低。如:《长征》诗里用了两个“千”字(万水千山,千里雪),两个“军”字(红军不怕,三军过后),大家不会感到重复。迭音词本来就由同字组成,当然可以,不仅可以,而且更见工整可爱(因迭字要对迭字,比一般对仗更难)。如:“青山簇簇水茫茫”(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州”(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歴歴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历来在一句之内是不用避同字的。如杜甫《得舍弟消息》:“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若为心厄苦,乆念与存亡。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旁我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总的说,避同字是技巧问题,不是诗律的规定。

风雅颂课件/铃歌编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下一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