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下教师教育

2023-02-10

第一篇:后现代视角下教师教育

多中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摘要: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核心主张为:在私有化和国有化二极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可行的方式,即人们可以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对话和利益诱导来确立公共价值,通过相互信任以实现共赢,通过相互合作减少非理性行为。该理论在现实中最大的应用价值是提出在社会治理革新中,要打破只依靠政府的“单中心治理”模式,确立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因此,参照该理论构建起多中心治理体系有助于促进当代中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从而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这种看似缜密的理论也有局限性,我们不能仅把该理论简单地移植于中国,而必须考虑该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根据国情予以借鉴。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社会治理;适用性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行了崭新定位,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革新旧的社会治理体制,打破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单中心治理”模式;而多中心治理理论主张治理应该依靠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协商共治,不是只靠政府;毋庸置疑,该理论对我国思考如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分析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很有必要。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介绍

(一)多中心治理诞生的理论背景

在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方面,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两大派别:市场派(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基础之上)和政府派(建立在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基础之上)。

持市场观点的学者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对公共事物的良好治理。然而,由于市场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等特点,在现实中,市场遭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出现了诸多市场失灵现象。

针对“市场失灵”现象,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该理论十分强调政府在公共事物治理中的作用,因此重视政府作用的这类人士被称为“政府派”;可是政府在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同样也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例如政府获得的信息不完全)的影响而出现失灵现象。

(二)多中心治理的主要涵义

由于市场或政府在公共事物的治理过程中均会出现失灵现象,所以需要第三部门即公民社会也参与到公共治理中,作为“第三只手”去弥补另两只手的不足。于是,许多学者开始认识到公民社会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发展了新公共治理理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以下简称“奥氏”)就是这些学者中的佼佼者,她基于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实证研究,创立了著名的多中心治理(Polycentric Governance)理论,并凭借该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奥氏的多中心理论主张:每个行为单位既会独立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传统的市场行为),又会相互协调合作(自主治理);每个行为体的官方地位独立、权力有限,没有任何一个行为体能作为终极权威去超越法律;如此一来,它就打破了单中心体系中只存在一个最高权威的权力格局,构建起一个多元权力中心并存的治理网络。该理论的核心主张就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层级的制度安排,实现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方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达到对公共事物的有效治理。

这一理论明确提出“社区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与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交叠管辖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多中心公共论坛和多样化的制度以及公共政策安排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达到促进公共利益持续发展的目的。”[1](P10-47)也就是说,多中心秩序作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存在于公共领域,并且独立于市场秩序和国家主权秩序之外,而且人们能通过这种多中心秩序来有效减少只靠市场或政府进行公共治理时出现的诸多失灵现象。

(三)多中心治理的优点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公共治理的知识和方法。与传统的治理理论相比,多中心治理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与特色:第一,多中心治理能为公民提供多种选择以使公民更好地享受权利;第二,多中心治理能大幅度减少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不足或过量的现象;[2]第三,多中心治理能够促进公共决策的有效性和民主性。

通过对多中心治理内容和优点的介绍,我们可知多中心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它有利于转变一国传统的从上到下的社会治理模式,并逐步构建起从下到上、从民众需求出发的为民众服务的新模式;它也有助于一国政府在倾听民众意见的过程中,与广大社会民众建立对话、协商的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有效地协调普通大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以便及时化解利益冲突,从而实现社会治理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价值目标。[6]因此,拥有诸多优点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应该“因地制宜”地被借鉴运用于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革新中。

二、多中心治理与当代中国革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契合性

(一)多中心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2013年,中国决策高层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必然要求中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充分释放民间活力、建设一个高度自治的公民社会是最核心的内容;于是,如何为社会松绑、助力公民社会的自我发育与生长,也就成为当代中国革新社会治理模式时的重要考量。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打破了由政府单一垄断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的神话,其倡导的社会自治及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对于构建一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社会秩序无疑具有积极价值。[3](P78)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逐步构建起多中心的社会治理框架是推进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多中心治理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民主并不限于选举,民主治理才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参与自治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公共事物的治理,就是民主的另一种基本形式。在当代社会,人们通常认为基层民主政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的内容,而除了民主选举外,其他三方面内容就是民主治理的基本内涵。[4]因此,在我国若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推进民主治理。而多中心治理要求不同治理主体间按照公共规范建构起一种公共服务或责任再生产的制度机制,其核心精神是充分扩展人类的合作理性,这深刻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内涵;因此,建立多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框架实际上是推进社会民主治理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它也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要求。

(三)当代中国已基本具备实行多中心治理的制度环境

谈到社会治理,必须考虑治理主体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政府作为国家最为庞大且最具权威的组织,是社会治理主体中最重要的力量;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但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政府是所谓的“全能型”政府,在国家的强力干预下,社会自身甚至不能独立于政府而存在,不仅社会自组织的程度很低,民间旧有的各类社团组织也被纷纷取缔。[5](P56)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国不具备适宜的制度环境去实施多中心治理。

但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经济领域管控的放松,民营经济开始勃发生长;与此同时,一个独立于国家力量之外的公民社会逐渐萌芽发展,并初步显示出繁荣壮大的潜力。9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新一轮改革启动,民间社会又得到新的成长契机,慈善、环保等非政府组织也渐次发育,社会自组织的程度提升,并朝着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方向发展。[6](P326-350)显然,一个不断自我成长的民间社会逐渐发展成型,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为重大的实践成果,过去社会由国家单一管控的局面正逐步被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等多元化的力量所打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关于多中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要求在中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奥氏的这一理论自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思考社会治理问题的一种理论框架。

三、多中心治理在我国的运用分析

(一)理论层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社会治理角度下的多中心其实是一种结构方式,其核心要素有二:一是政府尽管承担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职能,但它只作为多元治理主体的其中一方而存在,且不能对社会事务包揽无遗;二是公民社会自身的发育完善必须以充分的社会自治为条件,这种自治既包括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代表的企业行为,又涵盖各类公益性非盈利组织的自治行为。多中心治理指向的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格局:一方面,它要求政府行为必须权责对应;另一方面,它也以保障个人权利和社会自治的制度严格限定政府的权力,使之不能随意扩张。在多中心治理格局中,公共价值可以通过多元主体间适当的沟通、对话等方式来确立,多元主体彼此也能通过相互信任与合作达到共赢。但这种看似缜密的理论自身也存在某些局限性:第一,多中心治理易使公共治理陷入“无中心”的漩涡;第二,多中心治理理论成立的制度环境不具有普遍性。[7](P30-45)

虽然前文已详细分析了多中心治理与当代中国革新社会治理模式的契合性,但是鉴于以上两点多中心治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我国在运用该理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时,必须要严格考虑这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务必要协调好多中心治理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第二,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健全与完善国家的民主与法治建设,为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实行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环境。

(二)操作层面需要采取的对策

概括地说,多中心治理对革新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只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适用性;所以在现实的具体实践当中,我们绝对不能完全照搬这一理论模式。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出现“好理论的应用带来不好的结果”,我们必须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奥氏多中心治理理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上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与完善:第一,政府必须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则以引导社会治理;第二,创造一切必要与合适的条件促进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8](P130-135)第三,推动社会组织充分发育和完善以使公民有效参与社会治理。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的主体,这导致了政府权力异化等一系列消极影响的产生。从这一点来说,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当代中国革新社会治理模式具有极大借鉴意义。我国政府可以在借鉴和吸收这一治理理论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渐开始有所为、有所不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要逐步摆脱经济发展至上的逻辑,更加关注民生,更加积极地开展社会建设,推动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逐步构建起政府行政调控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自治机制三方相结合的“多元共治”网络,形成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合力,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正是奥氏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改革与完善我国当前治理体系的启示,也是该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M].宋全喜,任睿.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张克中.公共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9,(6).

[3]王兴伦.多中心治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1).

[4][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毛寿龙,李梅.上海三联书店,2000.

[5]余逊达.民主理论是最广泛的社会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6]Elinor Ostrom, Larry Schroeder, Susan Wynne.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Policies in Perspective, Boulder[M].CO:Westview Press, 1993.

[7][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余逊达,陈旭东.上海三联书店,2000.

[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第二篇:“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一、教师无意间的“阻碍”角色

任何教学改革都在强调学生“学”的重要性。教师努力地从课堂的主角退到配角甚至观众的位置上来,给学生更多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而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了,开放了,但往往过于形式。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提供的学习材料总是“精挑细选”,生怕学生看不懂,不会做,总想“扶着学生走”,无形中教师成为了阻碍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片段为例。(见图1)

图1 “小数的计数单位”学习任务单

之所以给学生提供“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是因为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无从下手,学生通过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涂色来表示小数更直观,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另一方面是这个学习材料可以同时探究0.1、0.01和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分享,最后全班展示的学习活动,清晰表示出了0.1、0.01和0.001,同时探究出了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得到了“0.01里面有10个0.001,0.1里面有10个0.01, 1里面有10个0.1”这样的结论。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而在后续的练习课中遇到了这样的一道题:比较0.03和0.030大小,发现学生存在的内在问题。

学生基本能正确比较0.03和0.030的大小,但解释说明“为什么”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不出原因,而更多的学生通过画正方体的方式解释,方法是那么的“整齐划一”,让教师哭笑不得。实际上,在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很多表示小数的方法,如在人民币中发现小数、米尺中找小数、长方形(或正方形)中表示小数等。

就是这个“统一”的解释值得教师思考:学生出现这样的“统一”真的好吗?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变为“以学为主”的开放式课堂,让教师成功地退下讲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经验,有所收获。而上述案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确说得很少,学生也确实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讨论得热火朝天,每个人都在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通过练习反馈出了存在的问题。这样“统一正确”的答案仅仅达成了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这一知识的教学,但却缺少了学生更多的个性化的生成,多角度的思维……教师提供的单一的学习材料显然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似乎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呢?这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困惑。

二、不同课堂教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角色不仅影响着教师本人,也影响着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成果颇丰。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一般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中“以教定学”,系统授课,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执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课改后也出现了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如交互式课堂、合作式课堂、翻转式课堂、生态型课堂……那么在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中,教师应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交互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 教师能够以组织者、管理者、控制者、监察者、鼓励者、合作者和排难者等身份组织课堂教学, 有效地发挥各种角色的不同作用,引导学习者走向知识的彼岸。[1]

合作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是“教学流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教学重难点的点拨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2]

翻转式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有效开展翻转课堂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师的角色。伴随着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师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课程视频的制作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课堂活动的组织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者。[3]

生态型课堂教学研究者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共生互动的行为,教师、学生、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所以教师是生态课堂的组织者、实施者、共生者。[4]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认识和描述,但他们的共性是都认为教师承担着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的作用。而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现代课堂中,教师应更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诊断、帮助、促进和研究。

三、“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

未参与“变教为学”研究的教师会误以为,“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分享就是“变教为学”。其实不然,小组合作只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而“变教为学”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育人。

所谓“变教为学”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通过自主探索,与同伴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活动目的。

为了实现“变教为学”的改革,力求让教师退下讲台,少说话,努力给学生创造多活动、多表达的机会,而实践起来却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潜意识中总有一种“怕”的心理存在。“怕”学生说不好,所以“我”来说;“怕”学生做不好,所以“我”来做;“怕”学生不会,所以“我”来讲……就是这样的“怕来怕去”,以至于课堂上总也“放不开手”。实现“变教为学”的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教”并不限于对知识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引导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渗透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社交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可以概括为“导学、诊学、助学、促学、研学”。[5]

(一)导学

“导学”指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讲不得不讲的话,做学生学习航行中的灯塔和导航。

导学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学”,也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和做什么;二是“愿学”,也就是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开展学习活动的动机;三是“会学”,就是让每一位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合作的,不同的学生可能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导学中的任务设计要着眼于引导学生看懂教材,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比如,在“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单。

请你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示出0.1、0.01和0.001,并观察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提供多种学习材料,包括米尺、人民币、方格纸、“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实物以及平面图……教师出示的学习任务单就是要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和做什么。而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统

一、不规定探究方式,而只是根据学生需要提供素材。这就是一个导学的过程。

(二)诊学

所谓“诊学”就是诊断学生的学习。诊学的手段主要是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课堂中的观察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的办法。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课中备课”的过程,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与观察,为应当“讲什么”和“对谁讲”获取信息,使得“教”的活动更有针对性。无论是在学生的独立思考环节,还是在同伴交流、小组合作环节,抑或是集体汇报展示环节,都需要教师发挥诊学作用。

比如,在“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选取“由1000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平面图的材料进行探究,教师在巡视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在大正方体平面图中表示0.1的时候,有的学生涂出其中1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2)

图2

1块小正方体表示0.1

教师深入了解后发现:

呈现这样作品的学生有的认为0.1表示的是1份,所以涂出1块小正方体。而有的学生解释为0.1是10份中的1份,就是一行(10块)中的1块。这种想法的学生是把一行小正方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表示的。

有的学生涂出了1行(10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3)

图3

1行小正方体表示0.1

学生解释他所表示的0.1是正面10行中的1行,显然这样的学生是把一面小正方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表示的。

也有的学生涂出了1层(100块)小正方体表示0.1。(见图4)这是把一个大正方体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10份就是平均分成了10面(纵向观察),那么其中的1份就是1面,表示0.1。

图4

1层小正方体表示0.1

同样的学习材料呈现出不同的表示结果,而相同的表示结果也有学生各自不同的思考和想法。有的想法是正确的,有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诊断出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和困难,并尽快思考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生成,这是在课前无法预设和解决的。

(三)助学

“助学”指的是依据诊学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

比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素材,这样才能产生多样的个性化生成。在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势必会有学生选择人民币作为探究材料(因为人民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三年级下册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是从生活中的人民币引入的小数),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选用人民币的材料是无法表示出0.001的。因为0.1元表示1角,0.01元表示1分,而0.001元是比1分还要小的货币单位,学生不了解,因此无法继续研究。当探究受到阻碍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重新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继续探究。而有的学生则会执着于当前的困惑,无法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依据诊学的结果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问题或困惑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促学

“促学”是指当学习者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学习动力不足时,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把学生的学习看作是“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能够自信地对自己的想法自圆其说,并且可以有理有据地清晰表达。当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师能够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学生充满自尊和自信地继续学习。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社交、思考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研学

“研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习”,除了将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之外,还需要研读知识,清楚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在学习者学习特征与知识内在结构间,寻找恰当的结合点,实现两者间的融会贯通。[6]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是教学的追求,而学生的现实基础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研究学习就是要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最近发展区。

过去人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应该是课堂上“能说、会讲、善演”的教师。而“变教为学”视角下的教师仅仅“能说、会讲、善演”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具备设计学习任务的能力,善于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社交能力的职责。要想实现“变教为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所以需要教师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看似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实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要 “自由、自主、自信”地开展学习活动,实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每个学生都有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关注,将“育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7]

参考文献:

[1]谢洪,刘海量. 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的思考[A].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2]李东. 合作学习小组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6).

[3]张鸽,都长江. 翻转课堂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A].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4).

[4]于保东. 生态课堂:教师的角色[J]. 新课程(综合版),2011,(12).

[5]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儿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3,(9).

[6]郭燕,郜舒竹. “变教为学”困难分析[C]. 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6).

[7]郜舒竹. “变教为学”意在“立德树人”[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4).

(北京市延庆县第四小学

102100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第三篇:事件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

姚丽丽

(上海电力学院 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上海200090)

摘 要:从事件管理的角度,在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党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影响,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党员事件教育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事件管理;大学生党员;党员教育

Study on Educa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Management

YAO Li-li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and Automatic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From the aspect of event management, analyzing on student party members in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and Automatic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members upon the major social events and establishes a new mod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vent education.Key words:event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新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的快捷传递,国内外重大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和深远。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和骨干,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较高。因此,对高校党建工作者来说,如何运用重大事件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其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理解、认同并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而发挥自身的先进性,形成理性表率作用,对于党的建设和高校和谐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当下事件管理概念与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结合起来,在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党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影响,试图构建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同时也为事件管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推广做一尝试。

1社会重大事件的分类及管理

事件有多种类型,典型的城市事件是发生在每年的同一时间的同一地点,或从一个地点移到另一个地点;另一类事件是一次性庆典(如千年纪念等);第三类是任何地点的任何活动,如各类展览。有些事件与特定的人物有关,或与现存的旅游吸引物有关,如博物馆举办的[1]

特别的主题展览等。重大灾难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考虑到其突出的影响性、规模性以及引起关注的程度,笔者也将其归纳为社会重大事件。(如表1)

表1重大事件分类

事件性质 事件类型

体育事件

会展事件

有益事件

庆典事件

会议事件

涉及公共安全

涉及公共卫生

人为导致事件

涉及公共环境

有害事件 涉及公共政策

自然爆发事件 核泄露 大规模游行示威 日本海啸 舟曲特大泥石流

汶川地震

重大事件管理就是按照既定目标,将各类重大事件加以综合性、科学性、高效优化设计、规划并给予管理的一门新兴、实用性很强的多学科、跨学科管理科学,它产生于80年代的美国,是适应爆炸式增长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开展的各级各类的政治经济活动、体育赛事、主体旅游、会议会展、娱乐狂欢等需要而产生的一项具有鲜明的管理特征,既不同于普通政府行政管理也不同于商业企业管理的跨组织的高度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成功事件管理的主要五个关键步骤是:

(1)启动 成立事件管理机构,开始事件管理程序或进人事件管理阶段;

(2)调研 结合实施该类事件管理相关的国内外案例、国内相关政策规定、社会背景、技术条件等进行科学调研;

(3)规划设计 定义事件管理目标,确定事件管理的范围、时限、风险预测与协调对象及内容,选择实现事件管理目标的最佳策略和手段;

(4)实施 调动相关资源,执行事件管理计划;

(5)评估 评估事件管理的各个规划目标与步骤的实施结果,补差补漏。 [2]事件范围案例 北京奥运会 上海世博会 建国六十周年庆典 博鳌亚洲论坛 伦敦地铁大爆炸 非典的爆发

2社会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下的重大事件,公众关注度高,影响也较为复杂。其影响不仅涉及不同的事件和空间维度, 还涉及有形和无形的影响;从影响所涉及的领域上看,重大事件的影响包括政治影响、经济影响、社会与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从影响的效果看,则包括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本文着重分析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对上海电力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各年级学生党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党员对重大事件的关注点,获取渠道和认识思考,分析重大事件对大学生党员构成的影响。本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问卷回收率97.5%,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党员对时政要闻、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问题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关注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者达45.3%;经济类达32.1%;民生类高达60.5%。可见虽然在校学生党员虽还未真正踏入社会,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已有了一定的重视。

(2)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关注点不同本次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关注的热点有明显的区别。高年级学生更加关注政治、经济、民生和就业信息。有97%的学生都涉及到这些方面;而低年级学生对经济、政治的关注度则为 46.3%,对娱乐艺术等的关注度为 57.7%。可见,高年级学生党员思想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较高,更关注个人未来发展。而低年级党员处于自我角色转换阶段,更加注重娱乐身心,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3)重大事件获取渠道增多,网络成为信息获取主渠道学生党员获取各种政治经济资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网络为56.5%,主流报刊媒体为24.8%,思政课为18.7%。可见,网络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占了主导地位,主流报刊和课堂教育对学生党员的影响在下降。如何打造有效的党员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4)对热点问题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大稍有欠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2.1%的大学生党员是怀着有意识的心态去关注热点问题的,无意识的、偶尔看到的占 37.9%。其中只是知道有该事件发生的占到了28.8%,详细了解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占到了 47.5%,有23.7% 深入了解并有自己的看法。可见,深入分析思考的同学只在少部分,而大部分同学只停留于知道热点问题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独立思考,使命感和责任感相对欠缺。

综上得出,高校学生党员作为较为优秀的青年群体,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并且越来越依靠网络获取相关新闻资讯,但面对海量、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常常缺乏独立[3]

判断和思考能力。因此,借助重大事件管理的概念和理论,以高校如何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3以事件管理为视角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

3.1凝练重大事件内涵充分挖掘学生党员教育素材

我们应以重大事件为契机,营造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重大有益事件多为目标明确,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它成为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和良好契机。如建国六十周年庆典,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等都能极大地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重大有害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对一个国家可能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完全可以转化为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良机。2003年非典的肆虐、5·12汶川大地震、拉萨“3·14”暴力事件的发生都曾对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但在同重大灾难做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无数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舍己救人、乐观向上的动人事迹,如在抗击“非典”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赢得了国人由衷的敬重,这是民族精神的极度昂扬,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高校在应对重大事件时,应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精华,凝练重大事件中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内容。

另外,我们的民族文化虽然历经千年洗礼,但依然熠熠生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留下了许多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和庆典日,在中国革命历程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如:端午、中秋、元宵、国庆等节日,而这些节日恰巧是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宣传、教育的最佳时机。

3.2理顺隶属关系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是高校学生党员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学生党员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也是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关口。在重大事件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求学生党员清醒认识,严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临危不惧、听从指挥、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面貌,发挥他们在培养联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达到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把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

发挥学生党支部在重大事件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理顺隶属关系,[4]

畅通对学生党支部指导工作。完善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党委)、大学生党支部三者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建立学校党委领导联系院(系)党总支(党委)、院(系)党总支(党委)领导联系大学生党支部制度。在重大事件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上,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有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要做好学生党员的预防教育。二是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班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重大事件发生前后,做学院党委和基层党员间联系与纽带工作,建立党员班级负责制、明确班级联系对象,每个党员身边掌握有1—2名群众的基本情况,采取谈心活动等发挥党员在重大事件中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3.3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计学生党员教育方案

运用重大事件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各类事件的具体内容和不同性质,科学设计教育主题、创新开展教育活动方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党心民心空前凝聚的感人氛围,十分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抗震救灾事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我们应加以设计和引导:抗震救灾中强大的动员力从哪里来的?地震中人性的光辉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中国广大党员干部的表现怎样引起了世人的震惊的?通过引导思考,在应对重大事件中思想的光辉不断闪耀,那就是:中国在不平坦的发展中崛起;多难兴邦;走自己的路,任尔东西南北风;和平演变在中国失灵,稳定是通向强国之路;国家、民族、民生至高无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确表达、理性思考,广大党员是中国通向强国之路的中坚力量。另外,我们还应突出“情系汶川、共度难关”的教育主题,派出党员支援服务队赶赴灾区,及时向学生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举措以及灾后重建的进展成就,开展捐款捐物、志愿献血、集体哀悼等教育活动,使抗震救灾精神在全校党员及学生心中激起了强烈共鸣,增强广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4创新教育方式开辟“易班”党建教育管理阵地

互联网已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党建工作中诸如单一的读书、读报式组织生活已无法适应现代学生党建的需要。根据目前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因势利导,利用网络开展党建工作,将现代网络技术运用到党建工作中,拓展大学生党[6]

员培养、教育的方式。建立起一个集教育、沟通、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党建阵地”,将极大地简化繁琐的日常党务工作,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开创学生党员教育新空间。当前,“易班”(E-CLASS)即可打造成一个很好的党建工作平台。“易班”(E-CLASS)是上海市教卫党校、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它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

将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与“易班”相结合,打造基于支部划分的“易班”线上教育抓手和平台,包括创建党史学习专栏——通过分享学习党的经典著作、历史长卷、伟人传记、国情咨文等,增进支部党员对党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创建党建理论学习专栏——定期发布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世界政党动态等,引导支部党员关注理论热点,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实践;创建党建工作研讨专栏——利用E优势,打破时间空间局限,为本支部党员及支部之间提供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范丽琴.初探“城市重大事件”的概念和影响[J],科技信息,2007,(21):4-5

[2] 王永嘉.事件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3] 范丽琴.初探“城市重大事件”的概念和影响[J],科技信息,2007,(21):4-5

[4] 唐春波.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8):129-132

 顾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29 [6] 刘岩松,胡承波.重大突发事件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研究,2010(6):78-80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探析论文

在互联网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网络道德问题也受到了高度关注。网络道德问题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产物,对人、社会都有着重大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网络道德问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意识。而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与教育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就必须对网络道德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本文就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大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0 引言

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网络的应用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严重。网络道德是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法则,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在虚拟的网络中,网络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网络上那些虚假的世界很容易将当代青少年带入误区,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色情、暴力,难以自拔。同时,在网络环境下,恶意的传播虚假信息、利用网络非法获利的行为也日益猖獗,给我国现代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社会要想发展,青少年要想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正确的引导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避免网络问题的发生。

1.网络道德问题的概述

网络道德就是一种行为法则,它是网络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便利。同时,网络上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使得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信仰也受到的巨大的冲击,而网络道德作为人们网络行为的准则,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

2.1心理问题

对于人而言,健康的心理是有助于健康个性的培养,而健康心理的形成与人们的交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青少年而言,与同龄人或者其他门进行互动,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网络环境下,容易是青少年养成一些负面、消极的心理。对于青少年这类人群而言,他们正处于生命力旺盛的阶段,有着较高的创造力。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上那些虚假、不健康的东西会直接腐化青少年的思想,使得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受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的影响,使得青少年逐渐封闭自己的世界,将网络作为自己位移宣泄、交流、互动的对象。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只要遵守相关网络协议就可以,在网络中找自己所谓的“现实梦”。在这样的环境下,青少年就会忘却自我,远离自己的亲朋好友,在长期与虚幻世界生活一起后,青少年的性格也会变得难以捉摸。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健康的心理与环境有着,青少年只有与人交流,与社会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理解别人。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的交际圈,使得人们逐渐热衷于网络交际,使得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处于被动状态,进而使得人们的道德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引起网络道德问题。

2.2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上那些虚假的信息会误导青少年对事物的看法,引导青少年错误的认知,依托网络这些自由的平台,那些错误的认识、不健康、不正确的评论容易被传播下去,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引起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同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受网络上那些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响,对青少年的思想产生冲击,在时间的作用下,青少年蠢蠢欲动,使得青少年做出一些出格、危害社会的行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青少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青少年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离不开教育,只有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抵触那些不良信息的侵蚀。故此,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弊端,继续盲目的接收网络思想,势必就会使得青少年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扭曲,引起网络道德问题,对青少年自身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道德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是网络行为的法则,而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会直接冲击人们的心理,使得人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形成一些消极的价值观。故此,为了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强化网络道德,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让青少年认识到网络的弊端。同时,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对网络正确地定位,让青少年不要沉迷于网络,不要过分的依赖网络,针对网络上的是是非非,要善于辨别,避免网络上那些不健康的思想给自身带来影响。

3.2加强家庭教育

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作为父母,要积极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争取孩子的主动交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注重交际技巧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其次,要引导孩子正确的上网,在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网络知识的学习,进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指导。要定期的与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孩子长期待在家中上网。另外,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要及时的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对给他们以理解和鼓励,只有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关爱,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敢于挑战。

3.3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交的主要场所,学校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人格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要想有效地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必须对校园网络进行统一的管理,要积极的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增加他们的社会交往途径,如社团,让沉迷于网路偶的青少年离开电脑桌,走进真实的人群,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在交往中不断成长。

3.4加强网络管理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彼此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在网络带来积极一面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的千变万化,网络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屡见不鲜,网络犯罪的现象越来越多,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当而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还相对匮乏,很容易受到网络的毒害。加强网络管理十分重要。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广泛宣传网络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网络认识。其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杜绝未成年的人进入网吧,尤其是一些“黑网吧”,通过法律来约束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另外,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那些不合法的网络行为进行法律惩处,规范网络行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4.结语

网络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在网络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给人的成长、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分析了网络道德问题。不健康的心理、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得会引起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为了消除网络道德问题,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争取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进而培养人们健康的思想,规范网络行为,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英语课堂管理研究论文

教育生态学是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念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但是我国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比较落后,直到近年来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才开始将教育生态视角引入进来。教育生态学是指将生态学理念和教育理念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也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和周围环境(如自然、社会、规范行为)之间的和谐统一,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总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初中英语教学在不断改革,因此将生态教育学理念应用进来也就成为必然。一、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

教育生态学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面临着新旧教学方式的冲击,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当前充满活力、注重开放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就需要形成生态取向的课堂文化。要在课堂中形成合作互助的教学风气,开展小组式的学习,这样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通过和别的同学共同探究来获得结果。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每天都留出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让学生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Naturaldisaster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目前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放映有关地震、海啸、泥石流以及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视频,最好是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近的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学生就会了解自然灾害和自己其实并不远,而这些自然灾害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引起的。因此教师就在整个班级里面开展了“ProtectNature,ProtectUs”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保护自然的英文名言,然后写在标签上贴在教室后面的教学园地中,整个班级的文化氛围就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整个活动,学生增强了对自然了解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培养生态和谐的课堂共同体

在形成生态和谐的课堂共同体的时候,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观念,树立绿色的生态观,逐渐从课堂的独奏者向伴奏者进行转变,而引导学生成为整个课堂演奏的主角。为了在班级中营造出和谐生态的学习氛围,教师就需要对自己和学生交流的方式进行转变,放低自己的姿势,不要歧视任何一个同学,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通过恰当的形式给学生指出,否则就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是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的。教师要在保证平等对待学生的基础之上来开展差异教学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初中学生处于不平衡的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是不同,因此教师就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4Wildanimals”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野生动物”,就让学生表演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话剧,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英文句子和单词应用起来,设计话剧台词和服装,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同学非常用心在准备,而有的同学则感觉整个活动跟自己关系不大,教师最后在对话剧的表演过程进行点评的时候,要对一些积极的同学进行表扬,也要指出一些学生在整个话剧准备过程中不良行为,比如消极对待、不参与等,要单独来对这些同学进行谈话,教师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在一个团队中,自己认真做事,而别的同学则消极怠慢的时候,自己会如何想呢?”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集体的荣誉感。

三、构建动态可持续的评价机制

教育动态学中也提倡要对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机制进行优化,构建动态可持续的评价机制。要丰富评价过程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在对别人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会熟悉评价规则,自己再完成任务的时候就会按照标准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初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在学习中涉及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成绩的评价,还需要从情感、态度、合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6Fashion”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课文内容以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就让学生针对自己对“fashion”的理解来做一个5分钟的报告,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需要自己来准备英文演讲稿,并且熟练背诵下来。初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fashion”,因此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准备的过程也不尽相同,最后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同。有的学生就是平铺直叙将课本上的句子引入进来,而有些学生就注重将演讲通过PPT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将自己的演讲稿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自己认为流行的服装、流行的颜色、流行的偶像等,将课本内容进行了课外拓展,因此演讲效果就非常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就可以从准确充分程度、重视程度、演讲水平以及展示水平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将这个学生的演讲过程作为一个标准,这样就能够对别的同学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促进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合同违约责任条款范本下一篇: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影响